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分析

2022-01-01 来源:钮旅网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分

摘 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是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拓宽思政教育路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高校面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偏低、课程思政融入点欠缺、思政教育目标亟待明确的现实问题。针对于此,高校应采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切入点、明确思政教育融入目标等举措,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思政;道德品质;家国情怀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人才核心素养,致力于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其中,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我国人民健康保障工作推进的重中之重。同时,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可以说,思政教育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学任务的关键。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对于提升“三全育人”质量和高质量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意义重大。在此情形下,深入探究课程思政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极其有必要。鉴于此,文章立足于课程思政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意蕴,进一步探析高校面临的相关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根本方向。

一、课程思政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意蕴 (一)拓宽思政教育路径

探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实现二者有机融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持续拓宽思政教育教学路径[1]。从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高校学生存在价值观念扭曲、缺少诚实守信美好品质等问题,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顺利推进。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有利于教师能够从心理视角解读学生的思政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拓宽思政教育实施路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遵循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利于引导课程思政向其他方向延展[2]。另外,课程思政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通过多种心理健康社团活动,为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有效提高学生思政课程参与度,促进思政教育工作高效开展的同时,拓宽思政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路径。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诸多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尤其在当今愈发重视素质教育的新时代,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视度日益提升[3]。在此情形下,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不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式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时代发展进程同步的关键举措。由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深入挖掘时代发展新内容,为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根本保障。课程思政与健康教育的融合能在极大程度上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将思想品德、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其中,促使学生通过建立系统化的思政知识框架,接收课程思政相关内容[4]。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既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能辅助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

二、课程思政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难点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偏低

从实际来看,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在于关注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从而减轻这类学生的心理压力,而尚未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指导不足,进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时效性偏低,难以及时满足高校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和心理健康问题,不利于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5]。此外,高校存在

主动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且相关教材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但当前大部分高校缺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机制,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时效性偏低,不利于二者的有机融合。

(二)课程思政融入点欠缺

高校思政课程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寻找适合思政课程的切入点,即需要找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从而发掘二者的融合点,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融合[6]。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工作中,教师尚未明确二者的结合点,导致思政课程难以深入融入心理健康课程,即便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但也存在二者分离现象,难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学效果。由此,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应持续针对心理健康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融入点展开研究,为推进二者的深度融合提供保障。

(三)思政教育目标亟待明确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目标不明确问题。具体而言,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讲述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内容,将思政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不足。在此情形下,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学习兴趣不足,且难以理解思政职教理论知识。高校思政教育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7]。同时,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思政教育相关知识多是浅尝即止,思政教育教学内容的深度开放不足,这导致学生难以进行深度思考,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课程思政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健康程度与高校教育教学任务落实情况、育人效果直接相关。因此,若想确保心理健康课程与课程思政高效融合,高校教师需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施过程,高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措施,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8]。同时,在思政课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制定阶段性的心理健康疏导,最大程度地发挥心理教育的导向性作用。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显著等诸多问题,教师需要通过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提升学生自我心理疏导能力的同时,辅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切入点

在当前经济发展速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为匹配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高校普遍开始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保证学生身心健康,这为培育高水平人才提供重要基础[9]。由此,为了高效推进先例健康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高校教师应通过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切入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与思政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形成丰富趣味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为实现高水平育人目标提供根本支撑。具体而言,教师讲解有关于党史政治知识过程中,能够将历史故事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呈现形式。此外,针对专业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学而言,高校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参加演讲等方式,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丰富视野,塑造健康人格,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明确思政教育融入目标

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契合性,满足高校“三全育人”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以及思想水平,针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保证学生拥有积极的思想和健康的身心,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人才培育方面,

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目标、情感培养以及能力目标三个维度实现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同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相关知识,从多个维度保障学生健康发展,为高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提供助力。

四、结语

总体而言,高校开展思政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高效推进学生学习进程提供方向。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可见,二者均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由此,为了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适应性,高校需深入考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课程的融合点,将教育教学重点偏向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加速实现高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同时,促使学生找到人生价值。而伴随着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高校面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偏低、课程思政融入点欠缺、思政教育目标亟待明确的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政课程的融入。因此,高校应通过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深入挖掘健康教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切入点、明确思政教育融入目标的方式,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小婧,王俊,孙克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诊改问题与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2):175-176+185.

[2]白瑞婷.电子商务专业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23,44(02):321-322.

[3]郭志峰,杜连东.基于“心理赋能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3,25(01):67-69.

[4]白晓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02):110-112.

[5]李亚玲.思想政治元素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J].中国学校卫生,2023,44(01):161-162.

[6]陈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8):95-96.

[7]李琳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7):98.

[8]王晓丽.基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4):89-90.

[9]Zhu Jiaming,Lei Lanchuan,Wu Pengjv,etc.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integrated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mentality [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2,13(10): 1002468-1002468.

作者简介:王岩峰,女,汉族,(1992.06.05),河南安阳人,硕士,会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基金课题】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2年度校级课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分析》、(SD-YB202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