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学案
课题:春 课型:讲读 时间:2011年8月 执笔:王会书 审核:王昌天 修改:李艳丽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体验性教学法 一、预习·导学
1.走进作者。(自查资料,把作者介绍写在下面。名、时、地、评、注)
朱自清:字 ,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 、 、 、 。代表作有散文集 、 等。 2.字词梳理——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1)酝酿( )(2)黄晕( )(3)披着蓑衣( )(4)涨起来( ) ....(5)宛转( )(6)应和( )(7)戴着斗笠( )(8)抖 擞( ) ....3. 字词梳理——理解词义。
(1)欣欣然: (2)朗润: (3)赶趟儿: (4)酝酿: (5)卖弄: (6)宛转: (7)黄晕: (8)舒活: 4. 阅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曲线标在书上,并简单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二、学习·研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班德瑞《春天里的一天》)朗读。请认真听示范诵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 2.正音、正字、释词 。 3.带着情感自由朗读。
4.《春》描绘了春天的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春天的图画,想想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几幅怎样的画面?请你为这些画面起个漂亮的名字。
1 / 5
《春》学案(有改动)
5.说说全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意思是什么?教师可追问:文章开头第一段,怎样体现 人们对春天的盼望之情?结尾的三个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 倒,为什么?(小组合作,组内交流,全班展示)带有感情再次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分别用欣喜愉悦、喜爱欣赏、高昂的语调朗读)
6. 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请用“我觉得《春》像 ”概括自己读《春》的感受。
(三)美读课文,品析语句。
《春》的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美,找出并带着感情来朗读你喜欢的语段和语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在自读的基础上,讨论交流) 1.品味亮点词语。(注意:品析词语角度:修辞方法、用词特点、表现手法。)
示例:喜欢的语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
喜欢的理由:“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2 / 5
《春》学案(有改动)
2.感悟精彩的句子。(注意:品析句子的基本步骤:(1)说出分析的句子(2)判断句子特点(3)能说出这种特点的基本作用(4)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
示例:喜欢的句子: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喜欢的理由: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山瑞泽,春水泱泱,春日暖人的特点。
(四)朗读课文,语言积累。
1.积累本课中精妙的词语以及精美的句子。
2.背诵并写出古诗文中有关《春》的诗句。
(五)知识归纳,教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
春雨梨花
每当梨花盛开的时候,梨乡都要举办梨花节。每年的梨花节前,都会有一张素洁得如同,
3 / 5
《春》学案(有改动)
梨花一样的请柬飞到我的案头,传达着梨花对我的召唤。
我在一个飘雨的日子,踏上了去梨乡的路途。一路风雨,心中默念着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却全然没有女词人那种洒脱和悠然。“梨花一枝春带雨”,美倒是美,可那柔弱的梨花,能经得住几番风吹雨打?记得当年秋末,大丰收后销不出去的雪梨堆得像小山,压得人们心里透不过气来,梨农们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去年夏天,梨乡的朋友捎来一箱他们自己生产的雪梨汁,细细地品上一品,那甜丝丝和凉幽幽的浸润,又让人闻到了梨花的芬芳。我想,今年梨农们该不会为销梨发愁了吧。
细雨霏霏,春意阑珊。路旁是一片片青绿色的麦田,阡陌间的农人披着雨衣,烟雨中,一望无垠的绿一直铺上西边山影朦胧的太行群峰。干旱的北方原野,此时竞有了一种江南水乡的气息和韵味。
车到梨乡,只见蒙蒙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
拨开横陈的枝桠,迎着甜丝的细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枝头上,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密或疏,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圣洁的美。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丛丛梨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绽放着少女般清纯的笑靥,深情地贪看着这雨中的春光,让人不忍去触摸他们,生怕惊动了一个个美丽的梦。
细雨还在飘着,天空中似有千万条飞舞着的丝线,北国的雨竟然也像江南的雨一样的缠绵。身旁的花枝在雨中簌簌抖动,不时有一阵雨珠和花瓣掉落,一层素馨飘零,如同一曲缥缈而伤感的弦乐。花浓雨密,香雾迷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雨。这雨中的花,这花中的雨,这清凉的芬芳,这芬芳的清凉,花香水色,似梦非梦。啊,这美丽而圣洁的陶醉与洗礼,竟会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不由得想起一些古人吟咏梨花的诗文,李重元的“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秦少游的“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洪升的“天涯谁品梨花雪”等。这花与诗,浇上这缠绵的细雨,营造出一片忧伤的美丽,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美好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虽年华暗替,终也不改。
一年一度,花开花落。梨花的花期虽短,留给人的美却永恒。更何况花落过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遥望中秋时节,这片片梨园当是枝叶葱茏,黄金万点,雪梨飘香。到那时,人们就又会想起这些洁白的,在细雨中飘落的梨花。 1.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赋予了梨花哪些美好的象征意义?
2.本文写的是春天的梨花,看过后,你能联想到《春》中的哪两个情节?请具体写出来。
3.本文中除了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外,还大量引用了古代诗词,你认为引用这些诗词有哪些作用?
4 / 5
《春》学案(有改动)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