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本次研究是对《新闻调查》这一个案的集中系统研究,研究将结合电视新闻和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挖掘电视调查性报道中的采访心理策略,为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成功采访提供心理层面的依据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深度报道节目,属于电视调查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在西方新闻文体中有特定含义,它是一种专门的揭露性报道,有时也称揭丑性报道,是一种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的新闻报道形式。中国式调查性报道是指,由媒体相对独立完成,以记者调查为主要方式,揭示不为人知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形式。
调查性报道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整个西方国家。目前,它已和解释性报道、客观报道一起,构成了西方国家新闻报道的主流。中国的调查性报道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一经出现,就以其穿透力和影响力征服了中国的新闻媒体。
(1)社会背景
普利策论及调查性报道意义时说:“如果人们想和世界上的罪行、邪恶、灾难作斗争,就要知道这些罪行,因为这些邪恶、罪行和灾难正是在秘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电视新闻报道的多种形式中,调查性报道因事件典型,社会意义重大,又往往涉及政府职能部门而引起深远影响。
在当代中国社会,调查性报道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社会的转型加速,伴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也被打破,各类社会问题有所增加,新的“罪行、邪恶、灾难”正在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内心不免产生困惑,甚至对社会不满,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从媒体了解事件尤其是负面事件的完整信息,而提供事件的完整信息,正是调查性报道的特长。加入WTO后,中国已经步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轨道,WTO组织的透明原则也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使得公众要求更广泛的知情权,调查性报道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中国民主建设进程正在加快,中国舆论监督的渐进过程也将调查性报道推向更重要的地位。
(2)媒体环境背景
当今社会,媒体竞争日趋激烈,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种竞争主要有:电视媒体自身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电视节目内容日渐丰富,电视节目形态日渐多样,电视新闻节目日渐精致。三种传统媒体的竞争,在我国,新闻媒体在近二十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三大媒介在各自获得大发展的同时,竞争的烽烟也从来没有停息。媒介大战愈演愈烈。这种媒介之间的竞争情势还将一直延续下去。新媒体的竞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因特网已经逐渐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新媒体,并且已经有了第四媒体之称,
1
这一新兴媒体一经出现,就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海量的信息、极强的时效性、方便的互动性,赢得了受众的青睐,它也因此自然地成为传统媒体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境外媒体的竞争,中国自从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至今已经过去了5年多时间,早已过了贸易保护期。在这种情况下,境外媒体的加入显得更为迫切,中国媒体和国外媒体的完全竞争局面,在中国迟早会出现。
不论是何种类别的新闻媒体,要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加强公信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努力方向。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权威、品牌的综合体现,而调查性报道对一家媒体确立权威、树立品牌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新闻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当更加重视调查性报道的这一功能,调查性报道本身,也有必要不断发展,发挥节目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树立栏目品牌和媒体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3)《新闻调查》自身背景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领军者《新闻调查》,自1996年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在这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新闻调查》节目经历过摸索阶段的迷茫,也经历过发展过程中的艰辛,更经历过成熟期到来前的阵痛。这十年来,该栏目组制作人员精心耕耘在这片土地上,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
在节目开播十周年之际,对节目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是很有必要的。本次研究立足于节目的采访环节展开,是从采访心理层面对其所作的较为系统的归纳和分析。
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代表《新闻调查》,研究内容是采访心理,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的量化方法。本次研究将从《新闻调查》这一个案着手,集中系统地对调查性报道这一特定的新闻报道体裁进行采访心理层面的分析。本次研究的主要成果,对新闻心理学中关于采访心理的相关理论将是进一步的充实。
(2)实践意义
本次研究是对《新闻调查》这一个案的集中系统研究,研究将结合电视新闻和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挖掘电视调查性报道中的采访心理策略,为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成功采访提供心理层面的依据。研究结论将从对《新闻调查》节目本身的分析中直接得来,因此,它对于指导同类电视新闻节目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对于此类电视新闻节目打造品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次课题所采用的方法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主要是按照由总到分的逻辑关系进行,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展开:首先论述一般采访活动心理特征;其次,论述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特征和电视的采访特征;最后,锁定本次研究的核心--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心理进行研究。在后半部分的论述中,需要用到定量研究,主要是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CCTV《新闻调查》节目进行集中研究,得出相关结论。
2
(三)研究创新点
1、以往关于采访心理的研究,没有针对某一个特定节目的系统进行,以往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研究,多数停留在节目层面,对节目采访心理研究虽有所涉及但并不系统。本次研究是对一个个案《新闻调查》的采访心理的集中系统研究,研究结论基本上都从节目中直接得来。
2、研究中将用到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是过去同类研究中所没有的,这也是本次研究的创新点。
3、本次研究在内容分析过程中,将所有样本节目划分为广义调查性报道和狭义调查性报道两类进行对比分析,这也是以往《新闻调查》研究中所没有的。
(四)章节安排
按照研究方法部分所阐述的研究思路,论文核心部分章节安排如下: 1、采访活动的心理过程及特点。
2、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特点,是影响采访心理的重要因素。
3、电视的采访特点,决定其采访心理必须区别于其他媒介的采访心理。
4、《新闻调查》的成功采访,是记者采访心理的外在表现(此部分研究主要通过内容分析进行,将涉及理论框架、研究的设计及数据分析等)。
5、《新闻调查》的采访心理策略(此部分是内容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6、结论与建议,这部分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电视调查性报道提出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此部分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本研究在其中所处位置的综合概述。在本次研究中,“相关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于采访活动的基础研究;对采访心理的研究;对调查性报道采访的研究;对电视新闻采访的研究。此外,还有对《新闻调查》栏目本身的相关研究等。
对这部分的研究分析,主要是通过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公共检索系统和CNKI知网数字图书馆查询系统进行。
在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公共检索系统的书刊检索部分,笔者以“题名”为检索方式,对有关文献进行搜索统计后发现:以“电视新闻”为题名的著作共有102本;以“采访”为题名的著作共有91本;以“调查性报道”为题名的著作有2本;以“《新闻调查》”为题名的著作有2本;以“普通心理”为题名的著作有28本;以“社会心理”为题名的著作有82本;以“认知心理”为题名的著作有11本;以“新闻心理”为题名的著作有9本;以“传播心理”为题名的著作有3本;以“采访心理”为题名的有1本。
在CNKI知网数字图书馆查询系统的期刊检索部分,笔者以“篇名”为检索方式,对有关文献进行搜索统计后发现:以“电视新闻”为篇名的论文有2223篇;以“新闻采访”为篇名的论文有422篇;以“调查性报道”为篇名的论文有65篇;以“《新闻调查》”为篇名的论文有251篇;以“采访心理”为篇名的论文有43篇。
3
(一)国外文献综述
1、国外关于新闻采访活动的基础研究
国外关于采访活动的基础研究有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美国人杰克·海敦所著的《怎样当好新闻记者》、美国人麦尔文·曼切尔所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美国人约翰·布雷迪所著的《采访技巧》、美国人约翰·钱塞勒等所著的《记者生涯》、美国人查尔斯·拉格米奇主编的《美国名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美国人肯·梅茨勒所著的《创造性采访》等、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所著的《风云人物采访记》及其续集、斯诺的《红都延安采访实录》等。
以上著作多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就如何做好采访、当好新闻记者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论述有关采访的相关理论和技巧。但是,在这些被奉为西方新闻界的经典书目中,并没有对特定类别的采访进行研究,对采访心理的论述也较为少见。本课题是针对特定的新闻体裁--调查性报道的采访进行的集中探讨。
2、国外关于采访心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关于采访心理,国外诸多文献中也有所涉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下: 普通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有:阿特金森等人所著的《心理学导论》、前苏联人H·п列维托夫所著的《普通心理学》、美国人丹尼斯·库恩所著的《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
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有:美国人E·阿伦森所著的《社会心理学入门》、美国人迈克尔·E·罗洛夫所著的《人际传播》、美国人米德所著的《自我、心灵和社会》、前苏联人安德烈耶娃所著的《社会心理学》、前苏联人德米特里耶娃等人所著的《劳动心理学》等;
认知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有:美国人司马贺所著的《人类的认知》、美国人安德森所著《认知心理学》、美国人K·T斯托曼所著的《情绪心理学》等;
采访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有:美国人约翰·孔蒂所著的《电视心理学》等。
以上论著的作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规律,为采访心理的进一步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些著作都不是以专门针对采访心理所作的研究,对采访心理也并无十分系统的论述。
3、国外关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研究
国外关于电视新闻采访的研究著作有很多。其中,较为经典的著作有:英国人安德鲁·博伊德所著的《广播电视新闻教程》、美国人特德·怀特所著的《广播电视写作与报道》、英国人罗·蒂特尔等所著的《电视新闻的采制方法》等。
美国是广播电视新闻事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因此,对广播电视新闻的理论研究也较为成熟。在以上论著中,作者大多是从较宏观的层面,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所作的系统论述,对广播电视媒介中各种新闻体裁的报道方法都有所涉及。但是,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这一体裁的采访,这些著述虽有涉及,但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本次课题在参考以上著作的基础上进行,是对电视调查性报道这一特定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进行的集中研究。
4
4、国外关于调查性报道的研究
关于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国外有已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比较经典的理论著作有:美国人威廉·C·盖恩斯所著的《调查性报道》、美国人罗伯特格瑞斯所著的《调查性报道与编辑》等,法国人贝尔纳·瓦耶纳所著的《当代新闻学》、美国人威廉·E·布隆代尔所著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布赖恩·布鲁克斯等人所著的《新闻写作教程》等著述对调查性报道的采访也有较为深刻的论述。
对于调查性报道的采访,这些著作中都有较多篇幅给予论述。但是,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只是对采访活动的较宏观的论述,并没有就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心理作出系统阐述。本课题针对的是调查性报道特定的采访心理所作的系统研究,是对以上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展开。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国内关于新闻采访活动的基础研究
关于采访活动的基础研究,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艾丰所著的《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采访概论》、刘海贵所著的《现代新闻采访学》、蓝鸿文所著的《新闻采访学》、梁一高所著的《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申凡所著的《当代新闻采访学》、罗以澄所著的《新闻采访》、周胜林所著的《高级新闻采访与写作》、李海明所著的《对外新闻采访与编辑》、童宁所著的《即兴采访》、周克冰所著的《中外经典采访个案解读》等。
这些著作对新闻采访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它们论述的都是一般意义上的新闻采访,并没有对特定体裁新闻的采访进行集中论述。本课题是对一特定体裁采访的研究。
2、国内关于采访心理的研究
关于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曹日昌所著的《普通心理学》、黄希庭所著的《普通心理学》等。
关于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沙莲香所著的《社会心理学》、全国13所高等院校编写组所编的《社会心理学教程》、时蓉华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章志光、金盛华主编的《社会心理学》、乐国安所著的《论现代认知心理学》、高玉祥所著的《个性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王承璐所著的《人际心理学》等。
关于采访心理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刘京林所著的《新闻心理学概论》、《大众传播心理学》、虞达文所著的《新闻心理学》、林之达所著的《传播心理学新探》、申凡所著的《采访心理学》、刘晓红、卜卫所著的《大众传播心理研究》、郑兴东所著的《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刘京林、周光荣主编的《新闻心理学论文集》、刘京林、罗观星主编的《传播、媒介与心理》等。
这些书或辟有专章对采访心理进行论述,或是对采访心理的系统论述,但对于特定体裁新闻的采访心理,并没有系统的论述。
3、国内关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研究
国内关于电视新闻采访的研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叶子、赵淑萍所著的《电视采访学》、陆晔所著的《电视时代--中国电视的新闻传播》、叶子所著的《现代电视新闻学》、
5
朱羽君著所著的《现代电视纪实》、王纬主编的《镜头里的“第四势力”》、叶子主编的《中国电视名记者谈采访》、叶家铮所著的《城市台电视新闻研究》、石长顺所著的《电视新闻报道学》、叶子所著的《电视新闻》、贡吉玖所著的《电视新闻创优方法辨析》、王振业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等。尽管这些书中有的开辟了专章介绍调查性采访,但并没有专门针对该题材的采访心理进行论述。
4、国内关于调查性报道的研究
国内关于调查性报道的研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周海燕所著的《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梁建增所著的《调查中国》、张洁、吴征编著的《调查〈新闻调查〉》等。叶子、赵淑萍所著的《电视采访学》、叶子所著的《现代电视新闻学》中,对电视调查性报道也开辟了相关章节进行论述。
国内的电视调查性报道中,《新闻调查》是领先者。调查性报道的理论研究著作中,《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吴征编著的《调查〈新闻调查〉》,是在《新闻调查》开播十周年之际出版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也是最能反映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最新发展趋势的。该书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新闻调查》有着较为深入的论述,但是,它只限于对节目本身的回顾与分析,并没有在采访心理方面有单独的系统论述。本课题是从采访心理的角度对这一节目的深入系统研究。
(三)文献综述小结
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有的是关于采访活动的基础研究;有的是对采访心理的研究;有的是对调查性报道采访的研究;有的是对电视新闻采访的研究;还有是对《新闻调查》栏目本身的研究。但对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心理的系统分析,在以往研究中并未出现。
本次研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归纳、综合和深化。对于基础的传播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而言,本次研究是对已有理论的具体验证和运用;对于调查性报道的研究而言,本次研究是对此类采访活动在心理层面的分析和总结。因此,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此次研究,有其独有创新性。
三、理论框架、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一)理论基础 1、采访和采访心理 (1)采访活动的实质
大众传播学认为,信息从信源到信宿有一个渠道和过程,其间有若干个关口。新闻传播活动也是由许多环节构成。从新闻传播的过程来看,采访是一切新闻活动的基础,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当今新闻工作最有价值和最具独创性的成就,通常都是从采访中得来的。”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它实质上是一种调查研究工作。”以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来考察,采访活动是主体认识客体的活动。因此,采访活动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6
从心理学角度看,采访活动可以分为“采”和“访”两部分。“‘采’,侧重于研究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对新闻事实的认知过程及其规律,主要表现在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收集上;‘访’,侧重探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及其规律。”
(2)新闻采访心理及其特点
新闻采访心理是指“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和采访对象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采访是一种人际交往,而人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会在交往中表现出心理变化与相互之间的心理感应。
新闻采访心理活动的的主要特点:
第一,采访心理活动离不开对新闻基本特征的认知,它以追求新闻事实为动机而展开,追求新闻事实是贯穿在采访心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第二,采访心理主要是在人际互动中产生。它以记者活动为主导的心理过程,采访对象心理只是记者活动诱发的结果。
第三,采访活动中的心理互动属于角色互动,即:在这个人际互动过程中,记者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新闻单位(实质是代表某个阶级的利益),采访对象代表的也不仅仅是自己,而是与新闻事实相关的利益集团。因此,采访活动中的人际互动,交织着不同的群体利益。
第四,采访心理以参与采访人员的心理基础为条件,以采访过程为心理互动过程,并受到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的影响,即:采访双方的不同心理特征使每次采访中的心理活动呈现出不同状态,不同的采访情境也能给采访带来不同气氛。
(3)采访心理的制约因素
采访心理的制约因素有:记者心理、采访对象心理、新闻事实、社会背景。其中,前三者是核心制约因素。
具体而言,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是信息需求与信息供给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记者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而采访对象提供信息时却受到种种主观和客观因素制约。处理好这对矛盾,需要双方在心理上实现顺利沟通,在这种心理互动过程中,双方的态度、个性、情感都会参与其中。
采访对象与新闻事实之间,是一种叙述与被叙述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采访对象的心理条件、能力及采访当时的心理状态,往往影响着他们所叙述事实的面貌。
记者与新闻事实之间,是一种认识、选择与被认识、选择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记者对事实的认识、选择是否妥当,既与记者的认识水平有关,也与其新闻观念有关。
以上分析表明,记者、采访对象和新闻事实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采访效果的好坏。第四个因素即情境因素,对以上三者都能施加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参与性的,而是以背景形式出现的。
(4)记者的心理素质
“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可视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智力因素是认识过程中的诸因素,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言语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情感、意志过程和
7
个性心理(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和动机、兴趣等)。这里重点分析的是其非智力因素。
第一,稳定、正确的动机对记者采访活动有激发和导向作用。记者心理动机的产生有几个因素在起作用,如:职业责任、职业兴趣、线索价值等。
第二,积极的情绪情感对记者采访活动有激发和调节作用,有利于加深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第三,坚韧的意志对记者采访活动有强化作用。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总是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战胜困难的关键就是要靠控制自我,以坚韧的意志越过种种障碍,最终达到采访目的。
第四,个人的性格特征对记者采访活动有制约作用。优秀的记者都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较强的好奇心等等。
第五,创造性思维特征对记者采访活动有推动作用。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的强弱,决定了记者发现和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记者政治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
(5)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
“凡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向之索取情况和意见,或者那些以各种方式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都可以称之为采访对象。”记者对采访对象应该有一个规律性的认识,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与之进行沟通。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所结成的大部分社会关系可以分成酬赏性和处罚性两种。酬赏性关系能使人的物质、精神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处罚性关系则破坏了这种满足。满足与不满足程度的差异、人们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与是否和谐。”作为人际交往活动的采访活动,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采访中涉及的事实和采访对象的利害关系,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采访对象的态度。采访有利于对方的事实,对采访对象来说是酬赏性的关系,反之则是处罚性的关系,这将导致其不同的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指,在当前一刻相对稳定的心理背景,它是受机体内外刺激的影响,在大脑皮层中进行的兴奋和抑制活动的独特的暂时状态,它影响着人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心理状态是作为心理活动的背景而存在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发生在它上面,它可以提高或降低个体的积极性。因此,分析采访对象在面对采访时的不同心理状态,对于研究采访心理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被采访事实与采访对象的利害关系,将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划分为三类: 第一,被采访事实对自己有利时,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
事实对自己有利时,功利主义在采访对象态度中占一定比重。他们对采访所持的态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直接或间接的“自我”。心理学家在分析这类现象时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也就是说这种关系表现为人的关系,它由于主体的积极性而具有明确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发生夸大事实或歪曲事实的现象。
8
第二,被采访事实对自己不利时,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
事实对自己不利时,采访对象心理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采取“保护主义”,尽量使自己避免受到伤害。二是带有消极甚至抗拒的态度。
第三,被采访事实与自己无利害关系时,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
事实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时,采访对象面对采访既无非说不可的“推力”,亦无坚决不说的“压力”。此时,记者的个性、态度和能力,就成了采访对象能否乐意接受采访的关键。
(6)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吸引和心理互动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各类人员的人际沟通中,以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互动最为重要。”这是因为,新闻传播是大众传播的主体,而新闻采访有是新闻传播的基础和起点。曾任《新闻调查》高级记者的王利芬认为,“对各种人物心理的分析和掌握,迅速熟悉采访对象,并让采访对象接收自己,是记者的基本功。”
要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与之进行良好的心理互动,记者首先“必须了解在他们和采访对象之间经常存在的三个矛盾:取和予的矛盾,生和熟的矛盾,说和做的矛盾,并且要学会正确处理这三个矛盾。”在这里,“取和予的矛盾”,指记者要向采访对象索取情况,采访对象向记者提供情况;“生和熟的矛盾”,指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大多是生疏的,但采访又要求他同对方很快地熟悉起来;“说和做的矛盾”,指记者是“说”者、传播者,采访对象是“做”者、当事者、实际工作者。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总是会有意识地运用各种人际吸引规律,与采访对象在理智上认同、感情上相融。具体而言,采访活动中的心理吸引因素有:相似因素、情感因素、需要因素、平等因素、能力因素等:
第一,相似因素,即“接近吸引力”。美国心理学家G·L·克莱恩科认为,人们常常喜欢和他们相似的人。相似因素一般包括时空相近、兴趣和态度相似等。
第二,情感因素,即“情感吸引律”,指“交往双方通过表情的渠道,达到心灵交融、情感共鸣、心理接近、相互感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规律。”
第三,需要因素,即“补偿吸引律”,指当双方的需要和满足的途径证号有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相互吸引力。
第四,平等因素,即“对等吸引律”,指人际交往中因为双方评价对方态度对等,产生相互吸引力。
第五,能力因素,即“晕轮吸引律”,指对某人或群体的印象会影响到对其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从这个方面看采访活动,至关重要的是记者在采访中的个人能力。
2、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特点,是影响采访心理的重要因素
调查性报道的选题原则和叙事手法决定,与其他新闻报道相比,它有自己的采访特点,其采访心理也因此受到影响。
(1)调查性报道的界定
西方的调查性报道专指揭露性报道,“是对某人或某集团力图保密的问题的报
9
道。”“报道的事实必须是记者自己发掘出来的。”如:美国的《60分钟》对调查性报道的理解,就是:通过记者调查,来揭露社会某一集团企图掩盖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目前,我国对调查性报道尚无明确界定,但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分为狭义调查性报道和广义调查性报道两种,“前者必须具备三个因素:第一是记者独立展开调查,第二是有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第三是这种行为是被掩盖的。后者指的是: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次探究、对尘封历史的揭秘和未知世界的探寻。”其中,“记者独立展开调查”指,完全靠媒体自身进行调查,“并非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
《新闻调查》栏目组曾经提出“探寻事实真相”的口号。栏目制作人员对“真相”概念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狭义调查性报道和广义调查性报道的不同含义。他们认为,“真相,就是一直或正在被遮蔽的事实,有的是被权力遮蔽,有的是被利益遮蔽,有的是被道德观点或者偏见遮蔽,有的是集体无意识的遮蔽,有的是被狭窄的生活圈子或者是技术遮蔽。这些真相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通常所说的内幕与黑幕,是被权力和利益遮蔽的真相;另一种是复杂事物的混沌状态,是被道德观念和认识水平所遮蔽的真相。对第一种真相的调查,是对已经存在的事实的一种反证,也就是说对假象的一种揭露……对第二种真相的调查,就是对已经存在的事实的一种澄清,也就是反映事物存在的复杂状态。”
由以上分析可见,相对西方调查性报道而言,国内调查性报道的概念更为宽泛,题材更为广泛。
(2)调查性报道的选题原则和叙事方式 一般来说,调查性报道的选题原则有四:
第一,重大性,即:调查性报道的题材要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能够引起社会反响与人们反思。
第二,公共性,即:调查性报道的题材必须是与公共利益有密切关系,公众十分关注且具有一定时效的事件与现象。
第三,独家性。选题的隐秘性是调查性报道的魅力所在,通过记者独立的调查采访所揭示出的真相往往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第四,故事性。英美传媒业都将新闻事件称作“故事”,《60分钟》的缔造者、执行制片人唐·休伊特说过:“如果我们能使主题多样化,并采用个人新闻--不是处理事件,而是讲述故事;如果我们能像好莱坞包装小说一样包装事实,我担保我们能把收视率翻一倍。”作为中国调查性报道的代表者和领军者,《新闻调查》的选题关注题材的曲折性、冲突程度、异常性和人情味。实践证明,这种叙事逻辑在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与其选题原则相适应,调查性报道在叙事方式上一般都有明晰的叙事主线、合理的结构布局、吸引人的悬念布局和核心的调查取证过程。“悬念往往是一个调查性报道的关节点,随着悬念的出现、发展和结束,节目也完成了自身的起承转合。”
(3)调查性报道的采访
调查性报道的题材和叙事方式决定,调查性报道的采访有自己的特点。在调查性采访中,
10
记者要以一个对事态未知的角色,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挖掘真相,揭示问题本质。“调查性采访,重在‘调查’二字,即对事件从不知到知,从不确知到确知,从知之甚少到充分认识。能否做好调查性采访,是对记者素质的考验,也是对记者采访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调查性采访是成为优秀记者的必经之路。”
3、电视的采访特点对采访心理有一定影响
传播学家施拉姆曾经强调,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最有效的传播方式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而在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中,只有电视媒介可让受众亲眼看到采访双方“面对面”人际传播的全过程。《新闻调查》节目是属于电视调查性报道。研究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采访,除了要明确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特点外,还要考虑到电视采访的特点。
“电视采访,是电视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集、发现、挖掘事实与信息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电视报道的表现手法之一;还是许多电视节目表现形态的突出特点,构成特定的节目样式。”
与文字、广播采访相比,电视采访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采访过程的可视性,采访过程中,双方的语言交锋,表情、姿态、音调的真实记录、现场环境的展示等构成了全方位的信息源,一并传播出去。具体来说,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体现在:
第一,记者可以充分调动电视媒介声画兼备的优势,运用各种表现手段(即:画面、声音和文字)进行采访。
第二,电视采访以人的活动为主,因此,电视采访非常有利于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
第三,电视采访要求,记者应运用连续画面的形象来构思报道,这一特定的思维方式就是蒙太奇的思维方式。
第四,电视记者要注意采访的态度、语气、举止乃至服饰,设法营造一种和谐的采访气氛。
(二)研究设计
《新闻调查》的成功采访,是调查性报道的记者采访心理的外在表现。这部分将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该节目的采访成功之处进行梳理和分析。
1、调查方法和样本
研究中,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闻调查》节目进行量化研究。本次研究中,内容分析的基本步骤是:界定研究的问题;选择媒介和样本;定义分析的类别;建立编码程序;实施编码程序;处理资料和进行分析。
确定样本前,有必要先对《新闻调查》节目的发展历史做一简单回顾。《新闻调查》节目并非从诞生之日起就有明确定位。该栏目制片人张洁曾经将它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即:探索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探索时期是在1996年到2000年间,在这一时期,除了做内幕调查外,大量节目是属于主题性调查、舆情性调查、历史揭秘、事件性的调查或纪录式
11
的调查。发展时期,是在2000年到2002年期间,在这一时期,《新闻调查》提出“探寻事实真相”口号。“真相,我们认为就是一直或正在被遮蔽的事实,有的是被权力遮蔽,有的是被利益遮蔽,有的是被道德观点或者偏见遮蔽,有的是集体无意识的遮蔽,有的是被狭窄的生活圈子或者是技术遮蔽。”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新闻调查》开始出现一些越来越接近调查性报道本质的代表性作品。成熟时期,即2003年以后的时期,才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
由以上论述可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这一定位是《新闻调查》节目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形成的,而早期的《新闻调查》,并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有些节目并不属于调查性报道。本次研究针对调查性报道进行,因此,早期那些非调查性报道不在本次研究之列。
为纪念《新闻调查》开播十周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专题网站。从这个网站的首页可以看到:“从1996年5月17日第一期节目《宏志班》播出至今,《新闻调查》十年间共制作播出了455期节目。”为此,该节目组制作人员精选了74期节目,在此专题网站提供视频。其中,不属于调查性报道的早期节目也包括在内,如:《火车也能承包》、《山顶上的希望》、《一言难尽择校生》等。在74期精选节目中,这类非调查性报道共有11期,除此以外的63期节目,均属于调查性报道,这63期节目是本次内容分析的研究对象,采访心理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2、研究假设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和本次课题的需要,研究确定了预备检验的假设,并为检验这些假设设计了相应的程序。
经过多年发展,《新闻调查》现已形成颇为成熟的定位,即: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在这一定位下,该节目的选题遴选的标准有三个:第一是调查性,第二是故事性,第三是命运感。“调查性,一方面是指事件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另外,调查性特指选题具有调查的空间,必须要有等待揭示的真相。故事性,要求题材必须是充满悬念和冲突的事件,题材具有曲折跌宕的情节对于一个45分钟的深度报道节目来说,故事是形成拉动力的主要元素,题材的故事性张力如何,决定节目好坏。命运感,要求选题必须要有人物,不能只有事不见人,必须关注人物的悲欢离合命运沉浮,并通过节目对人物性格进行一定程度的刻画。人是节目中最重要最深刻最活跃的元素,是一切节目的出发点,传播理想的最终归宿。”在考虑这三个选题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所研究的内容——采访心理,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1)假设一:记者运用了多种提问策略,与采访对象展开心理较量
调查性是《新闻调查》区别于其他电视新闻节目的本质特征。调查性决定,记者面临的采访对象必定是多而复杂的,记者需要与各色人等进行人际沟通,在问答中进行心理周旋。尤其是伤害他人的利益的一方,面对采访往往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他们或者回避、或者欺瞒、或是狡辩。要使采访顺利进行,挖掘出事实真相,需要记者运用一定的采访技巧,与对方进行心理较量。
因此,本次研究的假设之一是:为使采访的顺利进行,《新闻调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12
巧妙运用了某些特殊的提问策略,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上的较量。在内容分析编码表中,问题四(即:各种提问策略的使用频率)反映了这种设想,问题二(即:采访对象的类别)、问题三(即: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的设置为问题四奠定了分析的基础。直接写上问题。
(2)假设二:悬念与冲突意识,在采访中得到体现
故事化的叙事方法,是《新闻调查》节目又一重要目标。假设之二是:《新闻调查》十分注重收视心理兴奋点的制造,记者在采访中善于埋伏一个又一个的疑点和问题,形成悬念和冲突,体现了故事化的叙事风格。在内容分析编码表中,问题五(即:收视心理兴奋点的制造)反映了这方面的假设。
(3)假设三:记者的采访已经深入到采访对象心理层面
命运感在《新闻调查》节目中也较多体现。假设之三是:《新闻调查》记者对采访对象心理层面的访问较为深入,对人物性格有较为深入的刻画,对人物情感有较为细腻的展示。这种假设并非理论性的论题,也并非笔者独有的见解,而是该节目的制作要求和人们的普遍感觉,本研究希望用实例和数字证实这一事实,并给这种感觉以一个更为清晰的分类图景,找到同类节目心理层面采访的规律。在内容分析编码表中,问题六(即:涉及采访对象心理状态的采访频率)、问题七(即:采访中对核心人物性格的刻画)、问题八(即:采访中对人物情感的表现)反映了这种设想。
在内容分析编码表中,问题一是内容分析编码表中所有其他问题的基础,它的设置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假设,而是为了便于对所有样本节目进行分类研究。
在编码表所设置的八个问题中,核心问题是第四、五、六、七、八个问题,问题一(即:题材类别)、问题二和问题三是为研究上述问题所设置的基础问题。
3、确定分析的类别
在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十周年专题网站选播的74期精品节目的基础上,笔者对其中的63期调查性节目确定了分析类别。在对分析类别的确定过程中,是以主题特征为划分依据,对内容进行分类的,这是本次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实际操作中,笔者按如下步骤进行(参看编码表):
(1)基础问题的类别
在编码表中,第一、第二、第三个问题是基础,这三个基础问题分别是:题材类别、采访对象类别和采访对象心理状态。关于这三个问题的分类和选项,参看表1~表3。
表1:关于题材的类别及选项 题材按性质分 按内容分 A以人为主的调查性报道
B以事为主的调查性报道
分类 A广义调查性报道 B狭义调查性报道
对表1的说明:
13
如前所述,狭义调查性报道必须具备三个因素:第一是记者独立展开调查,第二是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第三是这种行为是被掩盖的行为。广义调查性报道指的是,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次探究、对尘封历史的揭秘和未知世界的探寻。
以人为主的调查,人物命运是其主体内容,节目通过具体的人的故事,来反映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它往往没有对某个特定事件的集中调查,也没有明确的批评指向;以事为主的调查,事件真相是节目的主体内容,节目中有对特定事件的集中调查,事件的调查的空间很大。
对《新闻调查》进行这样两种划分,是在对其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笔者在观看样本节目的过程中发现,狭义调查性报道和广义调查性报道在采访对象、提问策略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不同;以人为主的调查和以事为主的调查,在人物性格和情感的表现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研究核心问题前,先对题材作一划分,再对不同题材分别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表2:关于采访对象的类别 采访对象的类别 对表2的说明:
如前所述,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面临的采访对象是复杂多样的。调查性报道选题往往是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调查》在选题上强调那些与公众利益有密切关系,公众十分关注且具有一定时效的事件与现象。”这一选题特点决定,调查性报道采访对象必然涉及利益损害方、利益受损方和利益无关方,而这三类人面对采访时的心理特征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对于采访对象的类别做出这样的划分。
表3:关于采访对象心理状态的类别 采访对象心理状态 对表3的说明:
由前面对采访对象心理状态的有关论述可知,被采访的事实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不同,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也相应地有所区别,即:采访对象对于采访的配合程度各有不同。在这里,“消极应付”是指,采访对象面对采访采取回避、欺瞒、狡辩等态度,记者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从这类采访对象那儿挖掘出真相;“积极配合”是指,采访对象面对采访是主动配合的态度,这类人能够热情地提供事实真相;“一般配合”是指,采访对象面对采访是无所谓的态度,其心理状态有较强的可塑性,在这类采访对象面前,记者水平成了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2-2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5:23 (2)针对假设一的问题的类别
A消极应付型 B积极配合型 C一般配合型 A利益损害方 B利益受损方 C利益无关方 14
针对假设一(即:记者运用了多种提问策略,与采访对象展开心理较量)涉及的采访心理策略问题,笔者设计了“抓住矛盾追问”、“激将与反问”、“设问引出真相”等6个类别,每个类别下又各设ABCD四个选项。这些类别和选项的确定是在对有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和对多期节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此部分分类和选项具体如表4所示: 表4:关于采访提问策略的类别及选项 1 抓住矛盾追问 2 激将与反问 3 设问引出真相 4 迂回问 5 多方问话取证 6 重复强调问 对表4的说明:
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尤其是对消极应付的采访对象的采访,需要记者运用特定的提问策略,同采访对象进行心理较量。在实际采访中,上述策略多多少少地都会被用到。
在表4中,“抓住矛盾追问”指的是,记者在调查采访中,抓住对方语言中的矛盾点,紧追不舍地问下去。“激将与反问”中,激将指的是,在采访对象不太合作的情况下,记者根据其个性、特点,巧妙地激发其情绪,促使其吐露真相,反问指的是,在正面提出问题得不到对方坦率的回答时,故意提出与对方想法不符的问题,迫使对方做出明确回答。“设问引出真相”指的是,在被批评对象百般抵赖时,记者在设问中有意识地设下“圈套”,让对方在不防备的情况下说出真相,另外,记者在问话中,预先假设种种可能性,然后在采访过程中对它们一一验证,也是属于设问。“迂回问”指的是,当采访对象因种种原因回避某些问题时,记者先从其他话题着手问,在对方不设防时说出记者想要的答案。“多方问话取证”指的是,当记者在进行独立调查时,真相的未知性决定,证据来源必须是广泛而可靠的,此时的采访一般要求多方问话、多处取证和重复质疑。“重复强调问”指的是,记者在已经得到问题答案时,对此答案再重复一次,请采访对象确认,这一问话方式,体现了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典型的质疑精神。
选择将以上这些问话技巧作为内容分析的分类标准,是笔者在观看63期样本节目,形成一定认识后,结合已有的相关理论进行的。
在表4中,“高频率使用”指的是,在一期节目中,某种策略的问话出现的次数占节目中全部问话数的25%以上;“中等频率使用”指的是,某种策略的问话出现的次数占节目中全部问话数的比例为10%-25%;“低频率使用”指的是,某种策略的问话出现的次数占节目
15
A 高频率使用 B 中等频率使用 C 低频率使用 D 未使用 中全部问话数的比例为10%以下。
以上比例的确定,是在观看63期样本节目后,归纳、比较各类问话技巧使用频率的基础上进行。
(3)针对假设二的问题的类别
针对假设二(即:悬念与冲突意识,在采访中得到体现)涉及的心理兴奋点问题,笔者设计了“采访中的悬念与冲突”、“采访中构成收视兴奋点的细节特写”和“采访结构方式”3个类别,各类别下又有各自的选项。具体分类及选项见表5~表7:
“采访中的悬念与冲突”的设置目的是:验证悬念和冲突有没有在节目中出现,这种设置悬念和冲突的意识有没有在采访中得到体现。(见表5)
表5:关于采访中悬念冲突的类别 采访中的悬念与冲突 对表5的说明:
《新闻调查》自觉地将故事化视为节目生成的方式,将这种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具体化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把新闻当成一波三折的故事来讲,需要在节目中突出悬念和冲突。节目中的悬念和冲突,是形成收视兴奋点的重要元素。
笔者在对样本节目的分析中发现,《新闻调查》每一期节目中的悬念和冲突并不相同,有的是事件本身就带有天然的悬念或冲突,还有的节目中的悬念和冲突是依靠各种策略人为设置。设置悬念冲突的意识,在《新闻调查》采访过程中也有所体现,如:记者在采访中抓住观众心理,把某些能吊起观众胃口的问题放一放,在后来的适当时机再提及。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2-3
“采访中构成收视兴奋点的细节”,主要是从电视媒介特点的角度,检验在画面上有无能够产生心理兴奋点的细节或情节。(见表6)
表6:关于构成收视兴奋点的细节的类别 采访中构成收视心理兴奋点的细节 对表6的说明:
“现场调查采访在展现事实的过程中,为使节目好看还要有意识地通过提问来创造兴奋点,使批评性报道更好看。兴奋点也是节目的活力所在。”在《新闻调查》节目中,构成兴奋点的有:事件的矛盾、冲突、交锋,还有典型的细节、情节等。这些元素通常也是调查报道的重点,需要记者下功夫去渲染,“无兴奋点的报道如死水微澜,平淡无奇。”
“采访结构方式”是与假设二相关的一个选项,它虽与假设二没有十分明显的对应关系,但它是分析此问题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见表7)
表7:关于采访结构方式的类别 采访结构方式 A 以事件发展为主B以记者调查逻辑顺C以对事件的分析逻A 多次出现 B 较少出现 A 题材本身有较强悬念或冲突 B 悬念或冲突靠提问策略来人为设置 16
要线索 对表7的说明:
序为主要线索 辑为线索 电视媒介特点决定,电视记者在采访中要有结构意识。蒙太奇(即:画面组接艺术)思维贯穿了记者采访拍摄全过程,电视记者的采访是伴着画面构思的,“经过反复的蒙太奇思维,电视片的结构、画面的构想就会逐步清晰起来。”要实现叙事过程的故事化,除了要有悬念冲突,有收视的心理兴奋点外,还需要有明晰的叙事主线。《现代电视新闻学》作者叶子在总结调查性报道的叙事方法时,将其叙事主线的确立方式归纳为三种,即:“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叙事主线”、“根据记者的调查进程确立叙事主线”和“以记者对事件的例行分析作为建立叙事主线的基础”。表7中各个选项就是以此为依据确定的。
(4)针对假设三的问题的类别
针对假设三(即:记者的采访已经深入到采访对象心理层面)涉及的心理层面访谈问题,笔者设计了“涉及心理层面的采访频率”、“对核心人物性格的刻画”、“采访中情感因素的运用”三个问题,每个问题下又分了几个类别,有些类别下又有子选项。具体分类及选项见表8~表10:
表8:关于心理层面采访频率的类别 涉及采访对象心理层面的采访频率 对表8的说明:
“心理层面采访频率”这一问题,是直接为假设三而设定的。在对样本节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每期节目的采访都多少会涉及人物的心理层面。在实际编码时,根据此类采访出现频率的不同,设定“多次出现”和“较少出现”两个选项。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2-4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5:32 表9:关于人物性格刻画的类别 1 体现个性的语言 2 对行为动机的挖掘 对表9的说明:
《电视采访学》一书作者叶子、赵淑萍认为,电视现场采访能够展现人物个性。“通过对特定新闻人物的采访,挖掘他的内心思想,与采访对象探讨理性问题等,都是深化新闻内容的重要手法,也是展现人物个性的有效手法。”“挖掘被采访对象的个性化语言是展现人物个性的重要方法。”以此为依据,对《新闻调查》节目人物性格刻画问题,笔者设置了两个选项,即:“体现个性的语言”和“对行为动机的挖掘”。
表10:关于采访中情感因素的类别 1对采访对象情感的表现
17
A 多次出现 B 较少出现 A 多次出现 B 较少出现 A 多次出现 B 较少出现 2记者情感的适当流露 3 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情节细节 对表10的说明:
《电视采访学》一书作者叶子、赵淑萍在谈及电视现场采访这一问题时指出,现场采访报道给予观众的不仅是信息本身,还要让观众从可视的采访中去感受、体验到某些内容,包括情感。“出色而成功的采访要在交代事实的同时,展现人物个性和情感。”叶子还在《现代电视新闻学》一书中指出,“要使报道有情感,首先是记者的情感投入。在采访过程中,情感是人际认知的重要因素。”依据此,笔者设定了“记者情感的适当流露”这一类别。“电视新闻取材要注意挖掘事实中的情感因素。生活本身是鲜活的,客观世界充满了让人感动的情感因素,电视新闻报道成功与否,总是和记者是否能够及时捕捉情节和细节,以适当方式展现其情感因素有关。”依据此,笔者设定了“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情节细节”这一类别。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3-1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5:41 (三)数据分析
在分类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编码表(见附件)。在确定编码定义的基础上,对所有选样的内容确定含义,然后按照编码表编码。最后用计算机对编码表的内容进行统计处理,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1、关于题材的数据
如前所述,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分为狭义调查性报道和广义调查性报道两种,前者是纯粹意义上的揭露黑幕、内幕的报道,它必须具备三个因素:第一是记者独立展开调查,第二是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第三是这种行为是被掩盖的行为。后者指的是: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次探究、对尘封历史的揭秘和未知世界的探寻。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这两种类别的调查性报道,其采访特点和采访心理存在较大区别。不仅如此,从调查内容上看,在《新闻调查》节目中,有的是以人为主的调查,还有的是以事为主的调查。这两类调查的采访特点和采访心理也存在较明显的区别。
因此,在内容分析中,笔者预先将样本节目进行了题材的分类,即:按照调查的性质分,分为广义调查性报道和狭义调查性报道两类;按照调查的内容分,分为以人为主的调查和以事为主的调查两类。有了这个前提,其后有关采访心理的分类研究就有了基础。
在样本节目中,广义调查性报道和狭义调查性报道的比例分别为68%和32%。(见图1。图例中的1,代表广义调查性报道;图例中的2,代表狭义调查性报道。)这一数据表明,作为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代表,《新闻调查》不仅尚未实现完全做纯粹意义上的调查性报道(即:狭义的调查性报道),而且广义调查性报道的比例还要高出狭义调查性报道许多(从此次研究的样本看,前者数量是后者的2倍之多)。这说明,纯粹意义上的调查性报道,要在中国所有调查性报道节目中出现,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18
在样本节目中,按照调查的内容分,以人为主的调查和以事为主的调查的比例分别为33%和67%。(见图2。图例中的1,代表以人为主的调查;图例中的2,代表以事为主的调查。)由此可见,在现有的调查性报道中,以事为主的报道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对此类调查性报道采访特点的深入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2、关于采访对象类别及心理特征的数据 (1)三类采访对象的出现比例
这一项目主要是考察各种类别采访对象的出现比例。
调查性报道所涉及的采访对象复杂多样,不同的采访对象面对采访时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因此,在研究中,按照事件与采访对象的利益关系,将采访对象分为三类,即:利益损害方、利益受害方和利益无关方。《新闻调查》节目中,所有采访对象都可以归入这三个类别,每一类采访对象都是按一定比例出现。这里统计的是各类采访对象的平均出现比例。
在这一统计方法下,得出各类采访对象的出现比例描述为:利益伤害方的平均出现比例为23%;利益受害方的平均出现比例为45%;利益无关方的平均出现比例为32%。(见图3。图例中的1表示利益伤害方;图例中的2表示利益受害方;图例中的3表示利益无关方。)
其中,在广义的调查性报道中,各类采访对象的比例描述为:利益伤害方的平均出现比例为13%;利益受害方的平均出现比例为48%;利益无关方的平均出现比例为39%。(见图4。图例中的1表示利益伤害方;图例中的2表示利益受害方;图例中的3表示利益无关方。)
19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3-2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5:44
在狭义的调查性报道中,各类采访对象的比例描述为:利益伤害方的平均出现比例为33%;利益受害方的平均出现比例为41%;利益无关方的平均出现比例为26%。(见图5。图例中的1表示利益伤害方;图例中的2表示利益受害方;图例中的3表示利益无关方。)
由图3、图4和图5可知,不论是广义调查性报道,还是狭义调查性报道,“利益受害方”都是出现比例最大(分别为48%和41%)的那类采访对象;在广义调查性报道中,“利益伤害方”的出现比例(13%)远远小于“利益无关方”(39%);而在狭义调查性报道中,“利益伤害方”的出现比例(33%)却超过了“利益无关方”(26%)。这一数据表明,《新闻调查》节目的采访对象中,“利益受害方”始终是一个最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和报道对象;“利益伤害方”在狭义调查性报道(题材限于揭露黑幕、内幕)中出现较多,在广义调查性报道中出现较少。这个结果说明,广义调查性报道和狭义调查性报道所涉及的采访对象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2)三种采访心理特征的出现比例:
20
在调查性报道中,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不同。在研究中,将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也分为三类,即:消极应付型、积极配合型和一般配合型。节目中所有的采访对象的心理特征都可以归入这三类,每一类采访心理特征都是按一定比例出现。这里统计的是各类心理特征的平均出现比例。
在这一统计方法下,得出各类采访心理特征的出现比例描述为:消极应付型心理特征出现的平均比例为22%;积极配合型心理特征出现的平均比例为58%;一般配合型心理特征出现的平均比例为20%。(见图6。图例中的1代表消极应付型心理特征;图例中的2代表积极配合型心理特征;图例中的3代表一般配合型心理特征。)
其中,在广义的调查性报道中,各类采访心理特征的比例描述为:消极应付型心理特征出现的平均比例为11%;积极配合型心理特征出现的平均比例为68%;一般配合型心理特征出现的平均比例为21%。(见图7。图例中的1代表消极应付型心理特征;图例中的2代表积极配合型心理特征;图例中的3代表一般配合型心理特征。)
在狭义的调查性报道中,各类采访心理特征的比例描述为:消极应付型心理特征出现的
21
平均比例为33%;积极配合型心理特征出现的平均比例为47%;一般配合型心理特征出现的平均比例为20%。(见图8。图例中的1代表消极应付型心理特征;图例中的2代表积极配合型心理特征;图例中的3代表一般配合型心理特征。)
由图6、图7和图8可知,不论是广义调查性报道还是狭义调查性报道,“积极配合型”采访心理特征的出现比例都是最大的那一类(分别为68%和47%,这两个数据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值也表明,广义调查性报道中的采访对象和狭义调查性报道中的不同,前者比后者拥有明显更多的积极配合者。)“消极应付型”采访心理特征的出现比例方面,狭义调查性报道中的比例(33%)远远大于广义调查性报道中的比例(11%)。以上数据说明,狭义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对象中,有着更多的“消极应付型”。因此,此类题材的调查性报道,采访难度会更大,更需要记者运用各类提问策略,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较量,以使采访顺利完成。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4-1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5:48 3、关于各类提问策略的使用比例
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尤其是对消极应付的采访对象的采访,需要记者运用特定的提问策略,同采访对象进行心理较量。在实际采访中,以下策略多多少少地都会被用到,即:抓住矛盾追问、激将与反问、设问引出真相(明知故问亦属此类)、迂回问、多方对比取证(就同一问题问不同人)、重复强调问(质疑)。
在各类提问策略下的选项中,高频率指的是,在一期节目中,某种策略的问话出现的次数占节目中全部问话数的25%以上;中等频率指的是,某种策略的问话出现的次数占节目中全部问话数的比例为10%-25%;低频率指的是,某种策略的问话出现的次数占节目中全部问话数的比例为10%以下。
在全部样本中,“抓住矛盾追问”这一策略的使用比例描述为:高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86%;中等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14%;低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0%;未使用此提问策略的
22
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0%。
在全部样本中,“激将与反问”这一策略的使用比例描述为:高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3%;中等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14%;低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74%;未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9%。
在全部样本中,“设问引出真相”这一策略的使用比例描述为:高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9%;中等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56%;低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35%;未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0%。
23
在全部样本中,“迂回问”这一策略的使用比例描述为:高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3%;中等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3%;低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38%;未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56%。
在全部样本中,“多方问话取证”这一策略的使用比例描述为:高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9%;中等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44%;低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33%;未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14%。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4-2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5:49 系列1
24
在全部样本中,“重复强调问话”这一策略的使用比例描述为:高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3%;中等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30%;低频率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64%;未使用此提问策略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比例为3%。
为研究方便,笔者将主要从高频率使用比例和中等频率使用比例两项数据入手,分析以上所有提问策略的使用排名情况。具体结果见“结果与讨论”部分。
4、关于制造心理兴奋点的有关数据 (1)采访中的悬念与冲突:
题材本身有较强悬念或冲突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56%,悬念或冲突依靠采访中策略来设置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44%。(见图15)
25
广义调查性报道中,题材本身有较强悬念或冲突的节目比例为49%,悬念或冲突依靠采访中的收放策略来设置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51%。(见图16)
狭义调查性报道中,题材本身有较强悬念或冲突的节目比例为70%,悬念或冲突依靠采访中的收放策略来设置的节目占全部样本节目的30%。(见图17)
26
从图15、图16和图17中可以看出,不同题材的调查性报道,其悬念和冲突的体现方式也不同。在广义调查性报道中,事件本身有较强悬念的节目比例为49%,远远小于狭义调查性报道中的这一比例(70%)。因此,在广义调查性报道中,更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人为设置悬念,以增强节目的故事性,避免平淡。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4-3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5:50
(2)采访中构成收视心理兴奋点的细节特写
多次出现构成收视心理兴奋点的细节特写的比例为95%,较少出现构成收视兴奋点的细节特写的比例为5%。(见图18)
从图18中可以看出,在样本节目中,均出现了构成收视心理兴奋点的细节,且多次出现细节特写的节目占绝大多数(95%)。这些细节特写,有的是人物表情、有的是人物的肢
27
体动作、还有的是物体特写。这些细节特写,都是能够构成收视心理兴奋点的。
(3)采访结构方式
以事件发展为主要线索的占10%,以记者调查的逻辑顺序的方式占51%,以对事件的分析逻辑为线索的方式占39%。(见图19)
从图19中可以看出,采访结构方式中,以记者调查的逻辑顺序来结构的节目占了一半以上。这一数据恰恰体现了《新闻调查》节目的“调查性”。
5、关于心理层面采访频率的数据
在样本节目中,多次出现涉及心理状态的采访比例为68%;较少出现心理状态的采访比例为32%。(见图20)
从图20中可以看出,《新闻调查》中多数节目(68%)的采访都多次深入到采访对象的心理层面。
6、关于采访中的人物性格刻画的数据
28
体现个性语言的频率为:多次出现的为59%,较少出现的为41%。(见图21)
其中,以人为主的调查,体现个性语言的频率为:多次出现的为90%,较少出现的为10%(见图22);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4-4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5:50
以事为主的调查,体现个性语言的采访频率为:多次出现的为43%,较少出现的为57%(见图23)。
29
调查性报道对采访对象性格的刻画,主要是通过采访对象说出体现个性的语言来实现。采访对象的语言都是对记者问话的回答。因此,如果记者问话问得好,采访对象就会经常说出带有自身个性的语言。
从图21、图22和图23中可以看出,以人为主调查节目和以事为主的调查节目,对采访对象性格的刻画程度是有分别的,前者的采访中,多次出现体现个性语言的比例高达90%,后者的采访中,这一比例仅为43%。显然,以人为主的调查节目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要更为深刻。
研究中还发现,在所有样本节目中,对采访对象动机的挖掘全部都有所涉及。 7、关于采访中的情感表现的数据
对采访对象情感的表现频率为:多次出现的为71%,较少出现的为29%。(见图24)
其中,以人为主的调查,对采访对象情感的表现频率为:多次出现的为95%,较少出现的为5%(见图25);
30
以事为主的调查,对采访对象情感的表现频率为:多次出现的为60%,较少出现的为40%(见图26)。
从图24、图25和图26中发现,不论是以人为主的调查节目还是以事为主的调查节目,对采访对象的情感都有较多的表现。
另外,在研究中还发现,在所有样本节目中,均出现了记者感情的适当流露和引起观众感情共鸣的细节。
对比图21、图22、图23和图24、图25、图26还可以发现,不论是以人为主的调查节目还是以事为主的调查节目,多次表现情感的比例(95%和60%)都比多次表现性格的比例(90%和43%)要高。也就是说,采访中对人物情感的表现都比对其性格的表现更为深刻。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5-1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5:52 四、结果与讨论
31
(一)与假设一有关的结果和讨论
假设一为:《新闻调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巧妙运用了某些特殊的提问策略,与各类采访对象进行心理交流和较量。与该假设相关的内容有:采访对象类别及心理特征、采访心理技巧的使用。
1、 与假设一有关的结果
(1)《新闻调查》的采访对象类别及其心理特征分析
第一,采访对象类别和采访对象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即:不同类别的采访对象(利益损害方、利益受损方、利益无关方),在接受采访时的心理状态(消极应付、积极配合、一般配合)有一定对应关系,但二者也并非完全对应。
可以较为明显地说明这一点的是:如图4所示,在广义调查性报道中,利益伤害方的平均出现比例为13%,此类采访对象通常的心理状态是消极应付型的,但在研究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如图7所示,在广义调查性报道中,消极应付型采访对象的平均出现比例仅为11%。也就是说,消极应付型采访对象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多。这是因为,利益的损害方有时也会因责任感或相关原因积极配合采访。
第二,在采访对象类别及心理特征方面,广义调查性报道和狭义调查性报道有着较为明显的分别。
采访对象类别方面,如图4所示,广义调查性报道中,利益损害者的平均出现比例为13%,而如图5同一指标在狭义调查性报道中达到了33%,另两类采访对象区别不大。采访对象心理状态方面,如图7所示,在广义调查性报道中,消极应付型心态的平均出现比例仅为11%,如图8所示,狭义调查性报道中,这一数值达到了33%,另两类心理特征区别不大。
(2)《新闻调查》的记者采访心理策略分析
笔者发现,在调查性报道采访中,记者所用到的问话技巧和心理较量的策略,呈现出一定规律。从图9~图14可以看出:
在样本节目中,最常见的提问策略是“抓住矛盾追问”,从图9中可以看出,这一提问策略的高频率使用比例最高(达到了86%),即:在样本节目中,有89%的节目都高频率地使用了“抓住矛盾追问”这一提问策略。图9还表明,在所有样本节目中,未使用该提问策略的节目为0,即:所有样本节目中的问话中都用到了这一提问策略。
除“抓住矛盾追问”外,“设问引出真相”的提问策略也较为常见,从图11中可以看出,这一提问策略的中等频率使用比例为56%,高频率使用比例也达到了9%,未使用该提问策略的节目为0,即:所有样本节目中的问话中都用到了这一提问策略。
在样本节目中,“多方问话取证”是除“抓住矛盾追问”、“设问引出真相”之外又一种较为常见的提问策略。从图13中可以看出,这一提问策略的中等频率使用的比例为44%,高频率使用的比例也达到了9%。
从图10、图12和图14中可以看出,除上述提问策略外,“激将与反问”、“迂回问”和“重复强调问话”的提问策略在样本节目中也或多或少地有所运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样本节目进行提问策略的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样本节目中,除了《与神话较量的人》这期节目以外,其他的62期节目中的问话中,闭合式问题比例全部都达到50%以上。在闭合式问题最多的一期节目(该节目为2003年1月18日播出的《死亡名单》)中,这个比例高达93%。这个数据充分证明,调查性报道的记者问话中,闭合式问题相对开放式问题而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研究中还发现,各类采访技巧的
32
使用,在消极配合的采访对象身上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在积极配合的采访对象身上的使用频率。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调查性报道中的各类采访对象及其心理特征,有一定规律。针对各种报道题材中出现的不同采访对象,记者运用了“追问”、“设问”等多种提问策略,与之进行心理交流和较量。假设一得到较大程度的证实。
2、 与假设一有关的讨论
(1)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采访要求,记者对采访对象心理状态预先有充分的了解 心理状态是作为心理活动的背景而存在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发生在它上面,它可以提高或降低个体的积极性。记者采访前的心理准备,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采访对象的合作程度。前面提到,采访心理的主要制约因素有采访记者心理、采访对象心理和新闻事实。采访对象的合作程度,与采访记者有关,更与新闻事实有关。根据采访对象在新闻事实中的利益关系,笔者将采访对象分为三类,即:利益伤害方、利益受害方和利益无关方。记者在采访前,如果能预先对采访对象的类别及其相应心理状态有所了解,就能为采访的顺利实施打下很好的基础。
第一,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对象类别
调查性报道,常常讲述的是有冲突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有对立性的,也就是说,采访对象之间常常是对抗的,即:利益伤害方和利益受损方。对于揭黑报道来说,伤害者往往是一小部分人,受伤害的则是广大人民群众。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采访,一般都会涉及利益伤害方、利益受害方和利益无关方这三类采访对象。
第二,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对象心理状态
利益伤害方、利益受害方和利益无关方,电视调查性报道的这三类采访对象都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特征。对利益伤害者(或是责任方)而言,他们面对采访常常会回避、对抗或是狡辩,也就是消极应付;对于受伤者,有的愿意面对镜头申诉,属于积极配合型的采访对象,但有的倾向于回避在镜头前表现自己的内心,毕竟接受采访可能是对他们的二次伤害,有的面对镜头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难以做到完全客观;第三种采访对象,属于利益的无关方,他们往往属于一般配合型采访对象。对待不同心理特征的采访对象,记者的采访应该有所区别。
第三,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对象类别及其心理特征之间并非一一对应
利益伤害方对采访并非全都是消极应付。利益损害方并非全都属于消极应付型。有的人做错事并非出于本心,他们是在被动行为中,损害了他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于采访是愿意配合的。如:某一群体伤害了他人利益,这个群体中并非每一个体都愿意这样做,有的人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才与群体同流合污。如:2005年2月21日播出的《胡卫民医生》节目,揭露的是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的种种不正之风。医生给患者拿高价药从中拿提成,这在该医院已是公开的秘密,损害患者利益的行为主体可以说是医院这个集体。节目中,该医院共有13位中层以上干部接受了采访,在被采访的13人当中,绝大多数对采访都是欺瞒、应付的态度,就在采访进展不顺之时,有一人主动找到记者提供真相,那就是该医院纪委书记刘庸凡。作为损害患者利益的医院的一分子,刘也应当归为利益伤害型采访对象。但他对于采访却采取了一种积极配合的态度。记者杨春面对这个主动送来的信息源,并没有只顾着感动,而是很冷静地对其提供的信息进行了谨慎的核实:“你说的这个问题,特别是作为纪检委书记,你有没有证据?”就是在这样严谨的步步求证中,记者最终得到了所要的真相。
33
由此看来,在调查节目中,像这类在被动情况下损害他人利益而又能积极配合采访的采访对象,往往比较了解内幕并愿意说出内幕,记者应给他们以充分的话语权。同时,还要对其反映的情况进行谨慎的求证,从而使观众信服。
利益受害方对采访并非全都是积极配合者。一般来说,利益受害方面对采访是积极配合的,但有时,他们会在较强烈的情绪情感影响下,说出不客观的话。对待这类采访对象,记者一定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能只顾着同情。在实际采访中,对其所说的话,更要从其他渠道反复验证,以确保报道的客观准确性。在《新闻调查》节目中,对利益受害方的话进行多方验证的情况随处可见。另外,在有的时候,利益受害方由于情绪上的原因(不想回忆痛苦),面对采访也可能出现难以开口的情况,无法积极配合好采访。此类采访对象的缄默,与那种由于损害他人利益而回避采访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尤其要尊重采访对象的感情,真诚地对其表示同情和关怀,用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将采访顺利进行下去。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5-2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5:54
利益无关方有时是采访的积极配合者。利益无关方,出于正义和责任感,有时也会积极配合。研究中发现,利益无关方的采访对象积极配合采访的比例还比较大,体现出采访对象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这对于采访的顺利进行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利益无关方的采访,记者应设法激起他们内心潜在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有些节目中,利益无关方虽然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也没有受损,但是他们是事件的重要相关人,是被调查的对象。记者调查时,也避免不了对他们进行问话。此时,他们的心态是,急于表明自己的无辜,并希望真正的责任人早日被查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对采访采取的是一种积极配合的态度。如:2002年8月24日播出的节目《疫苗风波》,是对黑龙江省密山市8000多名中小学生接种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这件事的调查。在这期节目中,此次疫苗风波牵涉的机构很多,如:密山市人民医院、密山市实验中学、密山市卫生局、密山市密山镇防保站、密山市裴德医院、密山市教育局及疫苗生产厂家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每一个机构都有可能是事故责任方,有关负责人都要被调查到。在多方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责任人最后被找出。调查结论的得出,正是多方相关采访对象积极配合采访的结果。
在相当数量的样本节目中,并没有出现利益伤害者,如:2006年2月13日播出的《长大未成人》,反映的是对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此类节目并无明确的批评指向,是对现存社会现实的一种揭露和警示。在这类节目中,当事人以外的相关者、专家,往往是相关社会问题的关注者,尽管这些相关者不是当事人,但他们的工作或研究领域多与此有关,记者关注的话题正是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他们也希望这类问题引起社会重视,因此,他们对采访的态度也常常是积极配合的。此外,涉及人的生存问题的节目,采访对象也常常都能积极配合。如:2004年8月9日播出的《河流与村庄》,是有关环保的一期节目,但其所涉及的所有采访对象,无不对记者提出的问题表现出极大关注,研究中将他们都归为积极配合型采访对象。
34
第四,题材不同,采访对象数量、心理特征和问话数量也不同。
对于事件较为繁杂,所涉问题较为复杂的题材,采访对象一般数量较多,涉及面较广。反之,对于事件较为明朗,问题较为简单的题材,采访对象数量较少,类别也较为单一。对于前者,记者采访的重点在于,与各种类别的采访对象周旋,从多种角度和途径挖掘事实真相,找出问题实质。在这类题材中,采访问话过程的顺利与否是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对于后者,采访的重点在于,发掘题材的亮点——或通过设置悬念和冲突,或通过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刻画,强化节目的调查性,引起观众共鸣。在这类题材中,采访本身难度不大,一般都较容易顺利完成,节目成功的关键是调查色彩的强化,兴奋点的制造,以避免节目平淡。
(2)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采访要求,记者要运用多种采访技巧,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沟通或较量
电视调查性报道题材集中而又敏感、被访群体庞大而复杂,致使调查性报道的采访难度相对更大,这主要体现在拒访率高、拒访原因复杂、采访局面难以控制等方面。要使采访顺利进行,这些问题都是必须面对的。
第一,为采访心理沟通营造良好的采访情境
“采访情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眼里的社会环境,它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多少加进了主观成分,是采访环境和认识主体内在因素的统一。这种统一往往以某种气氛、氛围的形式体现出来。”良好的采访情境有利于采访双方的心理沟通与交流。电视采访的特点决定,采访情境还能够让观众直接感知。
《新闻调查》记者非常善于按照采访目的去营造氛围,诱发采访对象说出真心话。如:2003年7月21日播出的《双城的创伤》,讲述的是甘肃省武威市双城镇数名少年服毒自杀的故事,节目反映的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这期节目中绝大多数采访对象都是未成年少年,是对孩子内心世界的探究。在采访情境的营造上,记者选择了采访对象熟悉的生活环境进行采访:教室、家里的院子,甚至是孩子经常在那里发呆的草垛。在每一次对孩子的采访过程中,出镜记者柴静都保持着身体前倾的姿势,语气非常轻柔、缓慢,采访始终在一种从容、宁静的氛围下进行,这样一种采访情境,对于心灵受到创伤的孩子来说,自然能够起到很大的减轻压力的作用。在这样一种平和的气氛中,孩子们渐渐向记者说出了平时不为外人道的心里话,记者也由此带着观众看到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第二,针对有着不同心理状态的采访对象,记者应当采取各种提问策略,与之进行心理沟通,获取事件真相。
“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采访中的提问与回答,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言语交流的过程。一次较为深入的访谈,也是记者与采访对性心理接触、情感交流、取得信任、获得信息的过程。下面是对提问心理效应的分析:
提问要符合采访对象的个性心理和个人身份。性格特征和个人身份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
35
式,也决定了采访对象对记者提问的心理效应。一般来说,外向性格的人善于言谈,记者提问可直接了当,内向性格的人寡言少语,记者提问应善于引导;对普通百姓所提问题是具体的、微观的,对官员、学者所提问题是抽象的、宏观的。
提问要考虑到采访对象的情绪与心境。心理学意义上的情绪,是较为短暂的心理情感状态;心境,指“在某段时间内比较持久而弱化了的情绪状态”。提问既要尽可能符合采访对象的情绪与心境,又要尽可能触发其情绪,从而启发或激励对方接受采访。
提问要符合采访对象回忆往事的心理过程。人们回忆往事,一般都是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因此,采访中的提问,也要遵循这个原则。设计问题还要有助于对方打开回忆、思考的闸门,在《新闻调查》中,记者就经常提出关于对方人生中的“关键点”。如,节目中常出现类似下面这样的问话:“你收受的第一笔贿赂是多少钱?当时的情况……?”
在《新闻调查》节目采访过程中,记者经常运用以下提问策略,与采访对象尤其是消极应付型采访对象进行针锋相对的心理较量:
一是,抓住矛盾追问。
追问是调查性报道的典型问话方式。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不仅要问,更要会听,要善于抓住对方语言中的矛盾点,紧追不舍。2003年12月15日播出的一期节目《天灾人祸》,是对一次洪灾过后的事件调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使陕西省宁陕县四亩地镇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居住了500多人的四亩地街在这场洪灾中有108人被洪水夺去了生命。然而在这场洪灾过去一年之后,记者从当地灾民提供的材料中发现,天灾似乎并不能成为这场悲剧完全而合理的解释。记者就此展开调查。在这期节目中,记者对宁陕县四亩地镇原镇长张志清有一段采访非常精彩:
记者:洪灾到来之前各位镇领导,包括你,都在做什么? 张志清:晚上我们去看了一场马戏。
记者:在特大洪水到来之前作为镇里的镇长去看马戏? 张志清:那阵雨还没下,水还没涨。 记者:一直看……?
张志清:到那阵快11点了,我们看开始下雨了,我们主要考虑房子,电影院的房子比较陈旧,害怕雨下大了掉块瓦,因为人比较多,我们提前走了。
记者:这个你都考虑到了但是怎么就没有考虑到有几百人在场的场合给大家一个预警? 张志清:我们想这个没有必要。 记者:那你说的没有必要是指什么呢?
张志清:当然现在看,也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我们认为就是原来该做的工作都已经做了,该宣传的已经宣传了,包括防汛的问题,工作已经到位了。
记者:你们工作都到位了各项措施都已经落实了,为什么四亩地镇人员伤亡会这么大? 张志清:这个我现在认为这是一场天灾。
36
记者:有了这么详细的预报还能够称为天灾吗?如果真的是纯粹的天灾的话,那这样详细的预报又有什么价值呢?
在镜头面前,在记者一个紧接着一个的追问下,采访对象逐步道明了真相。这一段采访,连续追问,采访对象渐渐招架不住,其前后矛盾的答话和尴尬的表情,已经让观众看出他的狡辩心理,由此对于事故中谁是责任人有了清楚的判断。
二是,多方问话取证。
多方对比取证,不仅是调查性报道中记者获得事实真相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用来对付消极应付型采访对象的有力武器。因此,在调查性报道的采访技巧中,它的使用频率也是非常高的。在调查性报道中,如果事件本身有较大的未知性和复杂性,那么,单听某个采访对象的一面之词,是不足以确定事实真相的。而通过多方问话取证,对这种未知性和调查性的展现,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悬念,能够刺激观众的收视期待,这正是调查性报道的魅力所在。
2003年,《新闻调查》栏目组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以后,真正意义上的调查性报道开始在《新闻调查》大量出现。如:2003年1月18日播出的《死亡名单》、2003年11月3日播出的《派出所里的坠楼事故》、2003年8月11日播出的《农民连续自杀调查》等,都是记者独立调查后的节目。这类节目存在很多未知因素,因此,它更需要记者谨慎多方反复求证。在典型的调查性报道中,记者的独立调查在最后应该有新的发现,有时甚至是对原有结论的推翻。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要揭露事实真相,尤其需要严谨的精神。
如:《死亡名单》,是对山西临汾市尧都区阳泉沟煤矿矿难中真实遇难人数的调查。此前,对于死亡人数已经有了统计,但在记者调查中,发现人数远不止是上报的那些。记者在调查中,大量使用了多方取证的手法,以一种严谨的质疑精神,使事实的真相得以揭露,那些企图掩盖实情的责任人的欺瞒、狡辩心态,在镜头前昭然若揭。在这期节目中,对安徽省界首市陶庙乡派出所指导员魏恒松的问话只有一句,就是向其核实一名死难矿工是否属于当地居民。这充分体现了记者在调查过程中的严谨。此外,《死亡名单》这期节目,虽然是对内幕的揭露,但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记者跟事故责任人接触并不算太多,而是多次与在矿上做工的各地矿工及遇难矿工家属接触,从他们身上不断找到突破口,直到找出事实真相。在这样一种可以说是由下至上挖出真相的调查过程中,记者在采访中,十分注重证据来源的广泛性和可靠性上,因此采访的重点体现在多处取证和重复质疑上。而很少用到对付消极采访对象(如:事故责任人)的那些技巧,如:激将与反问、迂回问话、设计圈套引出真相等。而这些心理较量技巧在其他调查性报道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再如:2004年7月19日播出的《钟祥投毒案再调查》节目,是对一个几年前的投毒案的再调查,对于原判的四名犯罪嫌疑人是否真的有投毒行为,公安人员有无刑讯逼供情况,是节目调查的核心。由于一切都需要通过调查来获知,而此案涉及的当事人又比较复杂,因此,记者在采访中尤其要谨慎求证。这期节目中,“多方对比取证”这一策略的运用频率比其他节目高出许多,达到了所有问话数量的26%。
37
在调查节目中,诸如“多方对比取证”的采访技巧比其他技巧更多地被使用。对采访技巧的选择,跟题材本身、记者所面对的采访对象密切相关。有些以反映现象为主的题材,较少用到常用的追问手法,而较多地用到“多方取证”手法,以求取得现象普遍性的证据。如:2003年9月8日播出的《地方病氟中毒调查》节目,是对一种地方病的调查,在这期节目中,“多方取证法”使用频率达到了22%,这个比例相对其他节目要高出很多。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5-3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5:56 三是,有意设问引出真相。
在被批评对象百般抵赖时,记者可以在设问中有意识地设下“圈套”,让对方在不防备的情况下说出真相。《新闻调查》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技巧。如:1997年12月26日播出的《再访淮河》节目中,记者先是悄悄来到排污口取水样,再来到违规排污的企业采访。提问过程中,先问对方企业污水有没有实现达标排放,在对方坚定地表示“已经实现达标排放”后,记者拿出预先准备的不合格水样,跟对方对质。观众从这场交锋中对事实真相已经了然于心,这段经典的场景,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如果设套仅是针对企图狡辩的采访对象的采访技巧,那么,设问则适用于各种采访对象。记者在设问时,预先假设种种可能性,然后在采访过程中,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锁定事实的真相。在调查过程中,如果事实未知,还存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记者调查就应显得更为谨慎。如:2004年4月5日播出的《命运的琴弦》节目,揭露的是某艺术高校招生中的不正常现象,选题的来源是该校老师宋飞的检举。在这期节目,记者柴静开篇就用了较长的一段采访,针对宋飞的检举动机进行确定,从宋飞的回答中,排除了一些其他的因素,为后续调查调查的客观性奠定了基础,充分体现了记者严谨冷静的调查精神。
记者:你告诉我们,你所在的这个学校,你担任评审的这个考试有明显的不公正,你为什么这么说?
宋:……
记者:你说这个话的依据是什么?
宋:依据这些孩子的表现和我这么多年从事音乐,对音乐和人才的一种判定的能力。 ……
(设问)记者:会不会有人说,在艺术类院校招生中有一些弹性标准,并不是每个人看法不一样?
宋:不一样可以是大红和浅红的区别,决不可能是红和黑的区别,绝不是说是第一和倒数第一的区别,反差有这么大。
(设问)记者:你所指的这些腐败,对你自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你担心什么? 宋:担心孩子,担心事业,担心整个这个专业的未来。
(设问)记者:你知道你是一个有声誉跟地位的音乐家,你面对我们镜头就意味着要把
38
你自己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你在接受这个采访之前动摇过吗?
宋:动摇过。指责的过程可能会伤害到一些其实在努力杜绝这些现象的人,因为程序上的因素她爱莫能助。这些人无形中也会牵连到。
记者:你为什么决定对着镜头说出来?
宋:可能是我爱音乐,爱学生,爱教育,而且我的成长过程中没有遭遇过这些,所以我才有今天。所以我才想当一个老师,希望给其他学生带来我小时候经历过的那种对明天的希望。
记者:你现在还是中国音乐学院的老师 宋:对。
(设问)记者:你知道你说出来你的处境,你想过吗?
宋:我觉得我不说话已经不能给别人,给这个事业,给学生带来平安和幸福了,那我宁可损失掉我自己的平安幸福,别人想象当中的这种完美,把它说出来。
在上面这段采访中,记者柴静多处用到设问的方式,来引出宋飞“自曝家丑”的真实动机。柴静在提问中为采访对方设想了其“揭黑行为”的种种后果,采访对象针对这些可能的后果进行表态,从而将对方此次行为的高尚动机一步步展现在观众面前。
四是,迂回问。
当记者预感问题明显是采访对象不愿回答的,则可以采用迂回技巧,即:先从其他话题着手问,当对方不设防时说出记者想要的答案。
如:在2001年8月17日播出的《厦门特大走私案》节目中,出镜记者长江表现十分精彩。厦门原副市长蓝甫是一个厚颜无耻、毫无党性的贪官,为了在澳洲买房子,竟然公然向他人索贿几十万澳元。面对这样一个败类,记者长江希望从他那里挖掘出,为什么身为党的高级干部,竟会张口向走私犯要钱。这个问题直接问,蓝甫不可能回答,于是长江就采用了一步两折的办法,让他在出其不意时道出了真话:
长江:你觉得赖昌星想从你这儿得到什么?(说的是赖昌星,蓝甫肯定没有戒心) 蓝甫:保护。(果然,他答了)
长江:那么你从他那儿想得到什么?(切入正题) 蓝甫:钱。(赤裸裸的丑恶嘴脸毕现)
在同一期节目中,还有对腐败堕落的福建省公安厅原副厅长庄如顺的一段采访同样用迂回法,获得了很好的采访效果:
长江:赖昌星往往是有求于人时才给人送钱吗? 庄如顺:不,如果你不收钱,他绝不会勉强。 长江:你觉得他为什么这样做? 庄如顺:这也许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长江:是放长线钓大鱼吗?
39
庄如顺:是。
长江:那你是被他钓起的大鱼?
庄如顺:啊……反正……我……我是被他钓了。
这样的采访在迂回中切中主题,记者得到了最有价值的信息,观众也看到了事情最真实的一面。
在某些题材中,迂回技巧从来没有被用到。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那种没有消极应付型采访对象的节目中。这可以说明,迂回战略主要用途还是体现在对付消极采访对象上。
五是,激将与反问。
采访双方对话的重要意义在于,经过思想的交锋和观点的碰撞,挖掘到不为人知的新闻背后的新闻,为解决问题找到新的话语通道。有时记者的明知故问,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调动对方情绪,激发出思想的火花。
2002年3月23日播出的《与神话较量的人》,说的是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刘姝威揭穿蓝天股份,打碎了又一个上市公司神话的故事。该节目获得了当年全国电视评论类节目一等奖,该荣誉的获得,跟其中的精彩采访是分不开的。在这期节目中,记者王志和本期节目中唯一一名采访对象刘姝威有着很值得回味的思想交锋,使该节目的采访处处呈现出闪光的亮点。其中,就有很多精彩对话是通过激将、反问的方式实现的。如:
王志:你只是一个学者,而你所做的只是把你的研究结论,在一个不公开的属于机密的内参上发表了。为什么会让你的生活陷入另外一个世界?
刘姝威:这是非常不正常的。按我的一位律师的话说,你这个案子将成为中国法律史上的一个大笑话。用一个不好听的名字,这是一个丑闻。
王志:你这样认为? 刘姝威:你不这样认为吗?
王志: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丑闻,你的观点? 刘姝威:她玷污了法律。
在上面这段采访中,记者王志对所采访的事实其实已有清醒的认识,但他还是有意将显而易见的问题抛给对方,调动其对方反驳的情绪,激发出思想的火花。
六是,多提闭合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指问题提得比较具体、单纯,给被采访者回答问题的范围也限制得比较严格。一般来说,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提问以闭合式问题为主。笔者在分析中发现,调查性报道的采访,使用闭合式问题的频率相当高,在样本节目中,这类问题几乎都占到当期所有问题的一半以上。当然也有个别例外,如《与神话较量的人》这期节目中,闭合式问题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这是因为,这期节目自始至终就只有一个采访对象——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刘姝威,对这样一个有着较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进行深层次的采访,记者王志只有通过较多的开放式问题,才能跟对方进行酣畅淋漓的思想交锋。
40
在此次研究中,将所有问话比例相加后发现,报道的调查色彩越强,不仅其问话数量越多,所用到的各类心理较量技巧也越多。这一数据也充分说明,调查性报道的采访,是一种需要调集多种心理策略的工作,对采访心理的掌控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事实清楚的节目,所问问题和问话技巧一般也较少,如:《胡卫民医生》,总共才用了60句问话,问题数量比有些节目的一半还少。节目所揭露的问题不存在很大的悬念,因此,节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对有着不正之风的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相关人员丑恶嘴脸的记录式展现。
(二)与假设二有关的结果与讨论
故事化的叙事方法,是《新闻调查》节目又一重要特点。假设二为:《新闻调查》在故事化叙事中,十分注重收视心理兴奋点的制造,记者在采访中善于埋伏一个又一个的疑点和问题,形成悬念和冲突。与该假设相关的内容有:节目对心理兴奋点的制造,包括:采访中的悬念与冲突、采访中构成收视兴奋点的细节特写和采访结构方式。
1、与假设二有关的结果 (1)采访中的悬念与冲突
从图16和图17可以看出,在悬念与冲突方面,广义调查性报道和狭义调查性报道有着较明显的分别:广义调查性报道中,题材本身有较强悬念或冲突的节目比例为49%;狭义调查性报道中,题材本身有较强悬念或冲突的节目比例为70%。因此,对于比例较大的广义调查性报道而言,人为制造悬念,还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方法。
(2)采访中构成收视心理兴奋点的细节特写
如图18所示,在研究的样本节目中,多次出现构成收视兴奋点的细节特写的比例为95%。因此,可以说,《新闻调查》十分善于通过细节特写,来形成收视心理兴奋点。
(3)采访结构方式
如图19所示,在研究的样本节目中,使用最多的采访结构方式是:以记者调查的逻辑顺序为线索,使用这种方式来结构的节目占到了全部节目的一半以上。
研究中还发现,《新闻调查》中有些节目悬念和冲突感并不是很强。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假设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证实。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5-4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5:57 2、与假设二有关的讨论
(1)调查性报道的采访活动中,记者要有悬念和冲突意识
前面关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论述中提到,《新闻调查》的选题关注题材的曲折性、冲突程度、异常性和人情味。与之相适应,该节目在叙事方式上也都有明晰的叙事主线、合理的结构布局、吸引人的悬念布局和核心的调查取证过程。“悬念往往是一个调查性报道的关节点,随着悬念的出现、发展和结束,节目也完成了自身的起承转合。”
在对《新闻调查》的研究中发现,样本节目中,并非每个题材都有天然的悬念或冲突。从图
41
15中可以看出,有44%的节目还需要通过记者采访来人为设置悬念或冲突。因此,记者在采访中应当有悬念和冲突意识。狭义的调查性报道,事件本身悬念性往往较强,记者采访的重点在于从采访对象尤其是消极应付的采访对象口中得到真相。广义的调查性报道,尤其是事实明显、对错分明的报道,题材本身悬念性较弱,但采访对象配合程度比狭义调查性报道高出许多。因此,对这类题材,记者此时的采访难度并不在于获取真相。如何增加其悬念性,强化其调查色彩,是记者在此类采访中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
悬念设置的根本出发点是把握好观众心理,不停地代表观众提出问题,不断地寻找答案,使调查层层展现于观众面前。记者要学会揣摩观众心理,预计观众在什么时候对什么问题感兴趣,会对什么问题质疑,在节目中合理地铺垫和渲染,“巧妙地埋伏几处问号,使观众不断地产生期待视野”,节目的悬念性由此得到增强。
(2)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采访活动中,记者要通过细节制造收视心理兴奋点。
真实的细节,可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提升主题的意义。细节,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细节,更是因其可以构成收视兴奋点而增加节目的感染力。
西方新闻界特别强调现场观察、抓细节的能力。“理想的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要做到这一点,你就要收集有关细节,如面部表情、音调、手势等。”对电视记者而言,更应该随时抓取典型细节,在采访中增加节目的收视兴奋点。在与采访对象交流中,“带着细节去提问,对方就会还你一个细节。” 1998年10月16日播出的《透视运城渗灌工程》是《新闻调查》节目早期的一期典型的调查性报道,它至今仍作为代表《新闻调查》品质的节目,被屡次提及。在这期节目的采访中,记者王利芬在现场抓住的一些细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5年7月,山西运城地委和行署共同提出,在当年年内投资近3个亿,完成100万亩的渗灌工程建设,于是一项造假工程在运城地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透视运城渗灌工程》节目批评的就是这个地区的形式主义。在这期节目中出现了一个精彩片断:记者王利芬在调查渗灌工程时,敏锐地发现了渗灌井背后的秘密,她跳上井台,拔出插在地里的水管,这节水管里面塞着一段木头——原来这水管是起不到任何渗灌作用的摆设。王利芬还仿佛自言自语道:“这不是管道,这是木头。上面还长了芽。”这个细节,让当地的造假行为昭然若揭,也成为整个节目中最能打动人的的关键,构成了绝佳的收视兴奋点,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三)与假设三有关的结果与讨论
命运感在《新闻调查》节目中也较多体现。假设三为:《新闻调查》记者对采访对象心理层面的访问较为深入,对人物性格有较为深入的刻画,对人物情感有较为细腻的展示。与该假设相关的内容有:涉及心理状态的采访频率、采访中对核心人物性格的刻画和采访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1、与假设三有关的结果 (1)涉及心理状态的采访频率
42
如图20所示,在研究的样本节目中,涉及心理状态的采访频率比较高:多次出现涉及心理状态的采访比例为68%;较少出现心理状态的采访比例为32%。 (2)采访中对核心人物性格的刻画
“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是如今许多电视新闻节目追求的目标。在《新闻调查》节目采访中,对于人物性格有一定程度的刻画。这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程度,在以人为主的调查节目和以事为主的调查节目中有所不同:从图22和图23可以看出,以人为主的调查节目中,多次出现体现个性语言的频率为90%;而以事为主的调查节目中,这一比例仅为43%。 (3)采访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在对样本的研究中发现,在《新闻调查》节目中,不论是以人为主的调查采访,还是以事为主的采访,都较多地运用到情感因素。在调查的样本节目中,均有记者感情的适当流露和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细节。多次出现体现采访对象个性语言的频率仅为59%(如图21)所示,多次体现采访对象情感的频率高达71%(如图24所示)。这说明,在调查性报道中,体现情感因素比刻画人物性格更容易实现。
这部分的研究发现,《新闻调查》大部分节目都出现过对心理层面的访谈,但这种心理层面的访谈程度不是很深,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表现也不是很明显。因此,假设三只是在较小程度上得到证实。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5-5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5:59 2、与假设三有关的讨论
心理上的接近性,使得人们总是对人的生活、人的命运最感兴趣。因此,国内外新闻界有识之士都提出把“人”作为新闻的着眼点。《新闻调查》一个重要的选题遴选标准就是:命运感。即:节目选题必须要有人物,不能只有事不见人,必须关注人物的悲欢离合与命运沉浮,并通过节目对人物性格进行一定程度的刻画。“人是节目中最重要最深刻最活跃的元素,是一切节目的出发点,传播理想的最终归宿。”
把“人”作为节目的着眼点,要求记者在采访中有“人”的意识,采访深入到心理层面,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
(1)电视调查性报道采访要深入到心理层面
“《新闻调查》要更加人本化、故事化,要有一定的故事,要容纳一定的过程,容纳一定的心理交流。要加强说故事的能力,把事情细节化,把事件心态化,把事件变成一个深层的东西。”
第一,以人为主和以事为主的调查节目,其心理层面访谈程度不同。
研究中笔者还发现,在对《新闻调查》的研究中,以人为主的调查和以事为主的调查,其采访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以事为主的调查,是对事件的调查,事件真相是节目的主体内容,节目重点是说事,人是事
43
件中的一个部分,事件的调查的空间很大(即:事件真相需要通过调查,才可能被观众所知晓)。以事为主的调查,采访重点在于突出节目的调查性和悬念感,对人物心理有所涉及。 以人为主的调查,是对人物的调查,人物命运是节目的主体内容,节目重点是说人,旨在通过具体的人的故事,来反映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它往往没有明确的批评指向。以人为主的调查,采访的重点是突出人物的命运感,因此,对其心理层面的采访一定要深入,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绪情感的表现也应更加深刻。
在对这两类节目细分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有的节目中,对人和事都有较深入的反映。如:《与神话较量的人》,既有对特定事件的集中调查,又有对采访对象刘姝威内心世界较为深入的探究,对人物性格也有较为深入的刻画。 第二,对不善表达的采访对象所运用的心理访谈策略。
《新闻调查》于2003年7月21日播出了《双城的创伤》,于2004年9月13日播出了《心灵的成长》于2006年2月13日播出了《长大未成人》,这三期节目都是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的调查节目。三期节目涉及的多数采访对象都是未成年人,他们面对采访时有的害羞、有的不擅言辞、有的欲言又止。但是,这三期节目中的出镜记者在对这些孩子们的心理访谈中,都有十分精彩的表现。面对不善言谈或心存胆怯的采访对象,记者往往表现得从容而又体贴,她们在问话中常常用到的技巧是:替采访对象提出一种假设,对方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就行,这无疑大大减轻了对方的心理压力,由于记者这种假设正是对方心里所想,因此,他们很容易增强对记者的信任感,愿意与记者倾诉。
由此可知,对于不善表达的人的心理访谈,关键是要从采访对象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记者可以预先设想一下对方可能有的心理困境,尝试着用这个设想去与对方交流,使对方产生信任感,从而使采访局面得以打开。另外,这类节目中的问话中,闭合式问题的使用更为频繁。如:《双城的创伤》节目,记者共有136句问话,其中,有112句都是属于闭合式问题(比例高达82%)。
(2)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应是一种人格化传播
国外电视新闻界曾对什么是成功的电视节目提出以下三个标准:信息、个性、情感。国内电视新闻界也有学者认为,“成功的电视新闻应包含信息、情感和个性。”这里的“个性”,指的就是一种人格化传播。人格化传播,以人的气质、魅力和人的情感因素,使电视新闻以独有的魅力获得青睐。电视记者采访时,应“以人格化采访展示采访对象和自己的个性、人格魅力,从而激发观众的思想参与。”“人格化”,一方面指采访对象的人格展示,另一方面是记者人格的展示。
第一,对采访对象个性和人格的展示。
《新闻调查》节目明确要求,采访中对人物性格要有一定程度的刻画。如:在《与神话较量的人》中,对采访对象刘姝威是节目要褒奖的对象,但观众在其中并没有见到一位传统的“高、大、全”的英雄,因为讲了真话而曾经遭受生命威胁的刘姝威,只把自己看作是“一
44
个敢于承担风险的学者”。她在采访中说:“我不认为我是个英雄,所谓英雄,除了具备常人不具备的勇气和毅力外,最重要的是无所畏惧,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做不到这些。”从这段质朴而真诚的话中,观众既能感受到她的社会责任心和坚持真理的风骨,又能看到她作为知识份子的本分和韧性,人物显得立体、可信。 第二,对记者个性和人格的展示
《新闻调查》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人格化传播,对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能力的展现,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报道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讲故事,故事精彩与否,关键就看记者是如何讲的,这就体现了个性。《调查〈新闻调查〉》一书中,对每位出镜记者的采访风格和个性都有很好的归纳:
王志,被《新闻调查》制片人称为“中国调查节目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他是“冷静沉着、饱经沧桑又睿智机敏的,它质疑的目光、探询的身姿,良好的文化修养,都是《新闻调查》所需要的,他独特的个性很好地体现了《新闻调查》追求深度、厚度的品质特点。” 董倩,“从外表看,她一脸温柔,但做节目时却柔中有刚。谦逊到位,提问准确。最难能可贵的是她永远在新闻面前退后一步,把完整的新闻让给观众看。”
王利芬,“她或许并不特别漂亮,但她创造或提供了一个电视记者特有的美丽,她爬上假灌溉地、拔出假管道时表现的泼辣,她采访当事人的从容、平静和机智,她在镜头面前的朴素大方,都在丰富着她所做的节目。”
杨春,“更象一个敏捷的侦探,反应异常迅速却又在憨憨的外表掩盖下更容易接近那些较好的采访对象,在离奇的案件性调查中就更加难能可贵。”
柴静,“她要做的新闻是一种平衡的新闻,刚性新闻的刚性要比别人更刚性,不回避让人尴尬尖锐的问题,同时也有柔软的部分,柔软的这一部分,会让你有一种对人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同情,这种悲悯的东西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长江,“她看上去那么平和,却又那么正气凛然,非常执着、坚韧,对事情的真相有坚韧的探索的勇气,她的提问敏锐而深刻,她的目光真诚而不失气势,给人以信心、力量和勇气。” (3)采访中应包含充分的情感因素
前面的论述提到,成功的电视新闻应包含信息、情感和个性。其中,情感要素是新闻的兴奋点、情绪点。电影大师艾森斯坦语曾经有一句名言:“画面把我们引向情感,又从情感引向思想”。与电影一样具有直观可视形象的电视新闻,其思想力度也是从具体画面形象来延伸的,从具象到思想,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情感因素。客观世界充满了让人感动的情感因素,报道成功与否,总是和记者是否能够及时捕捉情节和细节,能否充分挖掘事实中的情感因素,并以适当方式展现其情感因素有关。“电视记者采访要以自身的情感投入,巧妙运用各种手段去挖掘事实的情感因素。” 第一,记者应有适度的情感投入。
好的新闻报道,在传播过程中,情绪情感的作用大致是沿着以下轨道进行:“事实——记者
45
感知——创作激情——报道情感——观众情感——观众欣赏情绪——社会效果。”在这个模式中,记者的创作激情是最先出现的一种情感,因为只有记者本人产生激情,新闻报道才可能带有情感。
积极的情绪情感对记者采访活动有激发和调节作用。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记者的感情表露应该适度。要学会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较准确地把握好自己的情绪情感。对于记者在采访中的情感表现,《新闻调查》出镜记者柴静有自己的看法。她说,“当摄像机红灯亮起来的时候,记者有权力,也有责任代替公众取问任何大家需要知道的问题。但是记者是人,就很难回避人的情感,会身不由己地参与进去。什么是电视?什么是新闻?有没有一定之规?可不可以打动人?是由大量可探寻的灰色空间的。” 第二,对采访对象情绪情感进行调动。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情感交换。”在采访双方的心理互动过程中,情绪情感的互动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对采访对象和自己的情绪情感的控制,是记者情商的表现。研究表明,“记者与采访对象情感互动的程度有一个量的要求,即所谓的倒U型。”也就是说,情绪强度在一定水平之内,随着情绪强度的增强,活动效率会提高,而当超过这个水平时,情绪强度增强反而会降低活动效率。因此,当采访对象没有谈话的激情时,记者应耐心引导;当对方情绪激动时,记者要帮助对方平静下来;对方情绪过激时,记者要能克制自己,并控制整个采访局面。
具体到记者提问时,问题要能够引发对方情绪点和兴奋点。当问题出发采访对象的情绪点时,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引发了对方有真情实感的语言;二是,对方因情绪起伏而突然沉默,尽管屏幕形象上没有声音,但观众从人物丰富的表情上完全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潜台词。此时的情绪语言往往能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它在直观形象的电视采访中有独特的魅力。
第三,对采访对象情感要有所表现。
在对《新闻调查》的节目研究中发现,并不是所有命运感强的节目,都对人物性格有深入的刻画,有的节目是以情感见长。如:《死亡名单》节目,在对事实调查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很多能体现人物个性的对话。那些遇难矿工家属在接受采访时,没有很多的话语,没有太多的个性流露,但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已经鲜明地写在脸上,再加上节目中多次出现的细节,该节目染上一种浓浓的情感色彩,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研究发现,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体现情感的比例较展现性格的要容易一些。因此,对于某些题材,调查性不明显,悬念感不强,人物性格表现空间也不算太充分,节目就可以通过强化其情感性来打动观众。如:《动物福利》讲述的是如何保护动物福利,如何尊重生命的故事,其中,能够构成悬念和冲突的地方极少,但这期节目依然十分打动人心,它所依靠的最大亮点就是故事的情感性。而属于环保题材的作品《藏羚羊之死》,因其强烈的情感性,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在其他环保题材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6-1
46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6:05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新闻调查》节目的研究,笔者认为,总体上看来,无论在采访对象的心理沟通、记者提问策略的运用,还是在故事化叙事方面,《新闻调查》节目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经过研究也发现,《新闻调查》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就此,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1、《新闻调查》节目应进一步加强调查性,增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翻开《新闻调查》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2003年,在《新闻调查》诞生7周年之际,栏目组就提出了“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的口号。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意味着“调查性”将成为节目的独特个性存在,这也被认为是《新闻调查》节目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然而,在对《新闻调查》样本节目的分析过程中我们看到,该节目离做纯粹的“调查性报道”还有较长一段距离,这主要表现为:在样本节目中,广义调查性报道(68%)是狭义调查性报道(32%)的2倍还多。广义调查性报道中,“调查性”色彩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在许多主题性调查中,《新闻调查》常用印证(记者处于被动状态)而非取证(记者处于主动状态)办法,这种节目形式出现过多,势必弱化《新闻调查》的“调查性”,显现不出节目的个性特征和优势。在电视节目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化节目的个性特征,就是增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新闻调查》应尽可能多地挖掘一些更适合本节目目标的题材。 2、对不同题材区别对待
以往对《新闻调查》节目的研究,并没有将其进行分类。本次研究中,将样本节目从两个层次上进行题材分类,即:分为广义调查性报道和狭义调查性报道;以人为主的调查性报道和以事为主的调查性报道。研究中发现,对于不同题材,在采访对象心理特征、提问策略和人物性格表现等方面都有较大不同。在狭义调查性报道中,会有较多的消极应付型采访对象出现,因此,这类节目的采访,需要记者运用更多的采访策略与之进行心理较量,而一旦采访成功,精彩的心理较量就会让节目好看;在广义调查性报道中的采访对象相对来说就比较好交流,但正因为如此,节目的冲突性也减弱了,因此,对这类报道,应在人为制造悬念或冲突上下功夫,以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另外,在以事为主的调查性报道中,需要调查的是未知事件,对真相本身的探寻,需要记者花费很多精力;而以人为主的调查性报道,则该在人物性格刻画,情感表现方面做得更加到位。 3、进一步努力呈现节目的客观性
在《新闻调查》的生产流程中,第一步就是要对立项的选题进行前期调查。在这个阶段,记者往往对要调查的事件已经有了是非判断。因此,记者在真正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难免会从态度、情感上有所流露,将其已有的判断泄露出去。在一些节目中,观众并不需要将节目看完,在收看节目中间就已经能够知道谁对谁错了,因为记者在采访中的表情、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有时候记者的提问也带有明显的诱导提示。采访中这类现象的出现,无疑对节目的客观性大打折扣。因此,为了更好凸现节目的未知性和调查性,记者即便已经知道了事实真相,也不能轻易表露出来,将谜底到最后揭开,才是调查性报道真正应该做到的。 4、精心选择采访对象,避免随意
由于题材的特殊性,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对象的寻找和说服比一般新闻报道有更大的难度。尽管如此,节目对采访对象的选择还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尤其是对于批评性报道,更要谨慎求证,对是非双方都要采访到。
47
在对《新闻调查》节目的分析时发现,该节目有时也存在采访对象不全面的情况,如:《命运的琴弦》是对某高校招生黑幕的报道,但节目中始终未出现责任方中国音乐学院相关领导的采访,也是因为此,该节目的播出,在取得较好反响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这不能不说是这期节目的一个缺憾。 六、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一)编码及分析主观
由于研究经费和其他现实条件的限制,本次编码的分类是由笔者一人完成,因此难免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二)数据统计有误差
由于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必然涉及相关数据的统计和计算。虽然样本量并不算大,但是,编码表中设计的问题比较复杂,所有涉及百分比的数据都是保留到整数位数,因此,尽管这些数据可以起到一定的描述作用,误差还是难免存在的。 (三)理论归纳不够系统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理论较为丰富,对采访心理、调查性报道、电视新闻等领域的相关理论都有所论述。在这种情况下,理论归纳的系统性难以完全保证。
以上问题的出现,或是由于客观因素,或是由于主观上本人能力有限。这些问题,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努力改进的。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6-2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6:05 参考文献
1、刘京林著:《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刘京林著:《大众传播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刘京林、周光荣主编:《新闻心理学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年。 4、刘京林、罗观星主编:《传播、媒介与心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7、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8、时蓉华著:《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章志光、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高玉祥著:《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虞达文著:《新闻心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 12、林之达著:《传播心理学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刘晓红、卜卫著:《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1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15、申凡著:《采访心理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
16、高玉祥著:《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7、胡正荣著:《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18、李良荣著,《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20、蓝鸿文著:《新闻采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1、梁一高著:《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22、申凡著:《当代新闻采访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艾丰著:《新闻采访概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84年。
48
24、陈作平著:《新闻报道新思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25、叶子、赵淑萍著:《电视采访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叶子著:《现代电视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27、朱羽君著:《现代电视纪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28、王纬主编:《镜头里的“第四势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29、叶子主编:《中国电视名记者谈采访》,长城出版社,1999年。 30、张洁、吴征编著:《调查〈新闻调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31、[美]丹尼斯?库恩著,郑钢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9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32、[苏]安德烈耶娃著:《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3、[美]K?T斯托曼著:《情绪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4、[美]威尔伯?施拉姆著,陈亮、周立方、李启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
35、[美]阿瑟?阿萨?伯杰著,李德刚、何玉译:《媒介分析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法]贝尔纳?瓦耶纳著:《当代新闻学》,新华出版社,1986年。 37、[美]杰克?海敦著:《怎样当好新闻记者》,新华出版社,1980年。 38、[美]麦?曼切尔著:《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国广播出版社,1981年。 39、[美]约翰?布雷迪著:《采访技巧》,新华出版社,1986年。 40、[美]约翰?钱塞勒等著:《记者生涯》,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
41、[美]查尔斯?拉格米奇主编:《美国名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新华出版社,1981年。 42、[英]安德鲁?博伊德著,张莉莉译:《广播电视新闻教程》,新华出版社,2000年。 43、[英]罗?蒂特尔等著:《电视新闻的采制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 44、[美]特德?怀特等著:《广播电视报道写作与制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 45、[美]肯?梅茨勒著,李丽颖译:《创造性采访》,中国人民大虚出版社,2003年。 46、[美]布赖恩?布鲁克斯著:《新闻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1986年。 47、[美]布隆代尔著:《〈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夏出版社,2006年。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深度剖析与探讨6-3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16:07 附录一
《新闻调查》内容分析编码表 播出日期:年月日题目: 个案编号:登录员姓名:
一、题材类别(定义:节目的题材类别,单选) 1、按广义和狭义分
A狭义的调查性报道(须具备三个要件:记者独立展开调查;有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被掩盖。)
B广义的调查性报道(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次探究、对尘封历史的揭秘和未知世界的探寻。)
49
2、按调查主要内容分 A以人为主的调查 B以事为主的调查
二、采访对象的类别(定义:出镜的各类采访对象占该期节目中全部出镜采访对象的比例。对这一部分的分析,括号外的分数中,分母为本期节目中出镜采访对象的全部数量,分子为该属于该选项的采访对象数量;括号内为相应比例) 1、利益损害方 2、利益受损方
3、利益无关方(包括相关者、知情者、笔者等)
三、采访对象的心理特征(定义:采访对象出镜接受采访时的心理状态,在采访对象中,以下各类心理状态都占一定的比例。对这一部分的分析,括号外的分数中,分母为本期节目中出镜采访对象的全部数量,分子为该属于该选项的采访对象数量;括号内为相应比例) 1、消极应付型(回避、欺瞒) 2、积极配合型 3、一般配合型
四、提问策略的使用频率(定义: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尤其是对消极应付的采访对象的采访,需要记者运用特定的提问策略,同采访对象进行心理较量。在实际采访中,以下策略多多少少地都会被用到。其中,高频率指的是,在一期节目中,某种策略的问话出现的次数占节目中全部问话数的25%以上;中等频率指的是,某种策略的问话出现的次数占节目中全部问话数的比例为10%-25%;低频率指的是,某种策略的问话出现的次数占节目中全部问话数的比例为10%以下。注:同一句问话,可能体现出多种策略,因此,在这些问题中,各选项的百分比之和并不是100%,每一项的百分比,只是表示该选项占所有问题数量的比例。) 1、抓住矛盾追问
A高频率B中等频率C低频率D未使用 2、激将与反问
A高频率B中等频率C低频率D未使用 3、设问引出真相(明知故问亦属此类) A高频率B中等频率C低频率D未使用 4、迂回问
A高频率B中等频率C低频率D未使用 5、多方对比取证(就同一问题问不同人) A高频率B中等频率C低频率D未使用 6、重复强调问(质疑)
A高频率B中等频率C低频率D未使用
50
7、闭合式问话次数
A高频率B中等频率C低频率D未使用
五、收视心理兴奋点的制造(定义:主要指事件的矛盾、冲突和交锋,以及人物的悬念和冲突设置,收视心理兴奋点的形成由此形成。) 1、采访中的悬念冲突
A题材本身有较强悬念或冲突B悬念或冲突主要靠提问策略人为设置 2、采访中构成收视心理兴奋点的细节特写 A多次出现B较少出现 3、采访结构方式
A以事件发展为主要线索B以记者调查逻辑顺序为主要线索 C以记者对事件的理性分析为主要线索
六、涉及采访对象心理状态的采访频率(定义:在全部访谈段落中,涉及心路历程的访谈出现的频率。单选) 1、多次出现2、较少出现
七、采访中对核心人物性格的刻画(定义:对人物性格的表现程度和方式。) 1、体现个性的语言A多次出现B较少出现 2、对行为动机的挖掘A涉及B未涉及
八、采访中对人物情感的表现(定义:在采访过程中,对记者和采访对象情绪情感的表现程度。)
1、对采访对象情感的表现A多次出现B较少出现 2、记者情感的适当流露A出现过B未出现 3、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情节细节A出现过B未出现
注:在编码表中,有些项目存在交叉。在实际编码时,哪个项目主要就选哪一项。 附录二
《新闻调查》发展历程
这部分内容根据《调查〈新闻调查〉》一书(张洁、吴征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中的有关章节整理。
《新闻调查》的发展阶段,分为三个时期:探索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 一、探索时期(1996年~2000年)
在这5年当中,《新闻调查》中具有理性分析精神的节目,为中国电视带来了理性精神。在这5年当中,“冷静、平衡、深入、客观、质疑”的调查节目品质,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 在这5年当中,《新闻调查》对深度新闻报道的节目样态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 一是主题性调查。1997年1月17日播出的《公交能否优先》、1997年2月14日播出的《铁路面临重大改革》,是主题性调查的代表性作品。
51
二是舆情性调查,就是对带有政策性的众说纷纭的社会问题的调查。如:1996年7月26日播出的《一言难尽择校生》这期节目,就呈现了多种观点、多种争议。
三是历史揭秘,如:2000年7月14日播出的《羊泉村记忆》(中国首部对中国慰安妇多年来生存状况的全景式的记录)等节目。
四是事件性的调查。如1997年5月23日播出的《胡子工程备忘录》,是批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个回溯式的调查。此类节目以事件为依托,通过对事件深层次的挖掘,反映中国法制、人情、伦理中的冲突。
五是纪录式的调查,之所以称为纪录式调查,是由于这种片子的内核就是纪录片,只是用调查形式包装起来。
六是心理层面的调查,也就是一对一的深度专访。
七是内幕调查,即:调查性报道,这种报道在这5年当中出现过一期,就是1998年由王莉芬制作的《透视运城渗灌工程》,这是一些地级政府为了虚假的政绩,蒙骗了国家,也蒙骗了广大农民,后来耗资2个多亿。这个节目播出以后,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一些有关行为也得到了制止。
二、发展时期(2000年~2002年底)
2000年到2002年,《新闻调查》栏目有一个转折,栏目组提出了“探寻事实真相”的口号。 提出这个口号以后,栏目制作人员对“真相”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他们认为,真相,就是一直或正在被遮蔽的事实,有的是被权力遮蔽,有的是被利益遮蔽,有的是被道德观点或者偏见遮蔽,有的是集体无意识的遮蔽,有的是被狭窄的生活圈子或者是技术遮蔽。之所以他们对真相的遮蔽有这么宽泛的解释,是想通过这种阐述来对《新闻调查》以往播出的节目也能提供一种说法。
“探索事实真相”这个广告语打出来后,《新闻调查》2001年的创作出现了一次高峰,即出现了越来越接近调查性报道本质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如:2001年3月31日播出的《温岭黑帮真相》、2002年12月7日播出的《最后的警示》等节目,都越来越靠近揭内幕的调查。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节目制作人员也发现这种探索事实真相的作品,非常符合观众对调查性节目的期待,也符合一个调查性节目的定位。在他们看来,如果一个话题是未知的、令人迷惘的,就特别适合《新闻调查》来挖掘。 三、成熟时期(2003年至今)
到了2003年,在残酷的竞争背景下,《新闻调查》栏目组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试图对中国的电视调查性报道进行一种全面的实践。
回顾《新闻调查》2001年以来的代表作,像《远华大案》、《南丹矿难》等,这些节目的确是揭内幕了,但是它们并不算是调查性报道,因为它们不是记者的独立调查,而是中纪委、司法机关报告完了以后,记者跟进采访,就是俗话说的“打死老虎”。
调查性报道之所以会有比较高的声望,受到所有新闻从业人员的尊敬,是因为它能够凸现一
52
个媒体和记者的品质。于是从2003年开始,《新闻调查》栏目组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栏目组认为,在当今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这个市场上,做调查性报道,既是本栏目的精神追求,也符合本栏目长远发展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新闻调查》在中国的深度报道的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作者简介:
吴玮,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研究生,曾就职于《经济观察报》、《新财经》杂志等媒体,有丰富的媒体实践经验,发表过《低档卷烟消费的蓝本》、《专访蒙代尔企业家大学消费力经济学院院长应光荣》、《颠覆传统保险销售模式》、《动漫商机聚常州》等文章。
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