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研究

2023-05-21 来源:钮旅网


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研究

为了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高等院校教育资源,推动高等院校的发展,提高其教育质量,就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配置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结合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基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提出相关的措施。

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就是指高等院校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各种物质以及资料,其不仅包括和高等教育活动相关的人财物等一系列有形资源,同时还包括办学声誉与办学理念等一些无形资源,这些资源均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基础。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储量的多少以及利用效率的高低,对于学校发展的效益以及其教育质量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较为短缺

在社会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国家对于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投入和高等院校的教育发展不相符合,社会以及市场对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支持有限,再加上高等院校自身获取资源的能力较低,致使其教育资源的补充不足。第二,高等院校自身内部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等不足,师生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

(二)教育资源的结构不合理,利用率较低

从高等院校的外部发展情况来看,其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还是以有形资源的配置为主,对于无形资源方面的配置还不是很重视;从高校内部发展来看,其资源的配置主要存在着各自为政等问题,造成教育资源的使用率低。

在高校人力资源上,其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且教师的流动量较大;财力资源上主要表现在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其资源比较短缺,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在利用财力资源时,不够合理;在物力资源上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共享率较低,存在着严重的重复购置和浪费问题。

(三)教育资源的产权归属不够清晰,其产权的结构较为单一

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其中最大的一个瓶颈就是教育资源产权问题,基于产权理论中“谁拥有和谁受益”原则,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应该在确定其产权归属的基础上来进行。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特征为多样性,若其资源产权归属不够明确,必然会影响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此外,因我国高等院校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其教育资源的配置还局限在计划经济思维方式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谁办学、谁管理、谁出钱、以及谁所有”的单一化产业结构,未和社会企业构建一种战略性联盟关系,使得高校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四)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中,其教育资源的配置模式主要还是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式管理模式,缺乏横向式的市场模式和从下往上的学术治理式模式。行政管理模式的单一不仅体现在高等院校发展的外部,同时也体现在其内部,其教育的经费主要还是以政府的供给为主,在这种模式下,高校的创新进取意识就会随之下降,缺乏相应的服务社会动力,难以使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得到扩大与优化。

二、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含义

教育资源配置其实就是指高等院校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的教育资源,将其合理分配到学校的各部分和各业务上,在达到学校的培养目标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二)教育资源配置原则

第一,教育性原则。教育尽管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但是其经济功能绝不是其本体功能。何谓教育本体功能,即推动人的发展,促使人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此外教育的其他功能也是基于教育本体功能的实现才得以实现的,若教育资源的配置不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人们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服务,那么这种资源配置也必然会失败。因此,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除了要追求相应的经济效益以外,同时也应该满足教育性原则。

第二,透明性原则。所谓透明性原则就是指教育资源配置的机制以及标准应该予以明确且公开。要想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首先应该确保其工作的透明和公开。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应该制定合理、公开且标准的配置法规与制度,构建公正、公平的教育竞争制度,以此为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创设一个透明的环境。

第三,公平性原则。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通常是指教育机会平等,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相同先天条件下,应该享受同等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其次,参与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的成效均等;最后,教育对于生活前景机会影响均等。

第四,效益性原则。即教育资源的配置应便于高校教育资源的筹集与使用。随着教育需求的日益膨胀,再加上教育供给有限,教育资源仍旧是一种稀缺性资源。为了有效缓解这种教育供求矛盾,必须要对其进行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确保资源可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

第五,系统性原则。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指高等院校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不管是在规模和质量,还是在结果与效益等均应实现最大化。在办学过

程中应注重其办学的规模,尽量降低办学的成本;在结构上,可按照学校专业分配比例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充分发挥各资源结合的最大功效;在质量上则要求高等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首先应该准确地进行定位,基于社会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降低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制约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

(一)校外因素

1.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对于高等院校教育人才的数量以及质量要求也相应地有所提高,而地方政府也会更加重视高等院校教育,予以其教育方面的支持以及投入的资源也就更多,在这种条件下更加便于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

2.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

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与什么样的专业,均会获得高校相应的支持,同时政府与行业部门所投入的资源也会相应的有所增加。针对这种情况,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和培养人才时,应该将市场的需求作为导向,将服务社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作为其宗旨。(二)校内因素

制约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配置校内因素有很多,如学校的办学效益、管理水平、学校声誉、专业设置、学生就业率、办学定位以及教学质量等。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与办学定位的不明确,很容易使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使得其资源利用率下降。一所管理水平高、办学效益高、社会声誉好且学生就业率高的学校,更加容易获得社会认可,更加便于高校对教育资源的利用与组织,使教育资源的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四、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一)配置模式

在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中,构建一种以经济核算作为导向的配置模式,在高等院校中模拟法人运转,采取分灶吃饭的方式,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该模式中。这种配置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将高等院校二级单位作为其核算主体,结合高校结构的特点,构建相应的费用中心与收益中心,制定分系部的效益、收入以及成本核算制度,将各个收益中心对于学校所达到的经济效益贡献率计算出来。第二,将经济效益作为其配置导向,基于原计划,结合社会市场的规律来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由学校统一管理涉及到学校发展的战略、中心工作与重点任务等有关的人财物各种资源,以此增强高校的宏观调控能力。第三,在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应重构财务的业务线,构建适应教育资源配置的财务管理制度,采取以核算为主的经济费用支出核算与方式,充分发挥各资源的效

能,避免在财务管理中权利集中时出现“就死”现象或者在权利下放时出现“就乱”现象。

(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1.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

(1)促进办学体制的多元化。首先,为了确保和提高国家与政府对于高等院校教育财政的投资,国家与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教育投资法规,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保其教育经费及时到位;其次,吸引社会力量与企业对于高等院校教育的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闲散资金,并构建各种激励机制,比如技术服务激励、税收激励以及名誉激励等机制,吸引社会各界对高校教育的投资。此外,高校自身还应积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校企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从而提高其教育质量。

(2)加强其内部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将企业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引入到教育资源配置中,实施目标成本的管理,不断创新其管理模式,充分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减少教育成本,增加资源的供给,提高其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可采取责任成本制度,分解学校的总目标成本预算,根据各责任中心来进行划分,进行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各科室与各部门。

2.物力资源的配置

第一,科学定量管理物力资源,合理利用现有的这些资源。基于对高校教育资源使用情况的统计,将其和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内容进行比较,继而对各种资源进行控制和调节,以此达到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目的。

第二,增强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达到资源的共享目的。一是位于大学城区域范围内的各个高等院校应打破传统封闭式管理方式,相互进行协商与沟通,提出操作性强的政策和制度,推动各个院校间的资源共建和共享。二是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其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仅仅只是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要在其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所获得,对此,高等院校应该加大其和相关企业间的联系、合作,采取校企联合办学和工学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场地、设备以及技术等各种资源,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综合人才。

3.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第一,优化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高等院校工作,改革以往的薪酬管理制度,构建合理且科学的薪酬激励制度。

第二,对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地改革,构建有效且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了推动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与教师

职称评审标准,设置独立的评审部门,凸显高校教育的特点。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应指导和监督教师考核工作,其考核工作必须要准确、客观与公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条件下,在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时,应该结合其自身的条件,不断挖掘其所存在的潜力,将其办学特色凸显出来,提高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科研水平,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中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以此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获取最大化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顾玉林,王成端.高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大家,2010,(14):212-213.

[2]张丽萍.试论我国高校内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J].黑河学刊,2012,(9):77-78.93.

[3]刘青,廖碧波.高校内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102-103.

[4]王钱静.试论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J].知识经济,2011,(22):161-161.

[5]马瑞华.浅议高校内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J].科教导刊,2012,(1):199-200.

,项目编号:11SA0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