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隧道变形量测方案(修改后)

2022-01-16 来源:钮旅网


青岛市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

东山沟隧道

(K55+176~K55+682)

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编制人: 复核人: 审批人: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2013年9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地质环境与水文地质条件 ........................................................................................................... 1

1.1、隧道概况 .................................................................................................................................................. 1 1.2、工程地质环境 .......................................................................................................................................... 1 1.3、水文地质特征 .......................................................................................................................................... 2 二、施工监控目的和依据 ....................................................................................................................................... 3

1、施工监控目的 ............................................................................................................................................. 3 2、监控量测依据 ............................................................................................................................................. 3 三、施工监控内容 ................................................................................................................................................... 3

1、拟配备人员、仪器设备及工具 ................................................................................................................. 3 2、量测项目 ..................................................................................................................................................... 4 3、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 4 4、对监测仪器及连接件外露部分的保护措施 .............................................................................................. 5 5、监控量测频率 ............................................................................................................................................. 5 6、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及预警值 ..................................................................................................................... 6 7、预警、报警及消警 ..................................................................................................................................... 7 8、地质和初期支护日常巡视检查 ................................................................................................................. 9 四、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 ..................................................................................................................... 10

1、数据分析处理 ........................................................................................................................................... 10 2、监控数据的反馈 ........................................................................................................................................11 五、监控量测方法 ................................................................................................................................................. 13

1、监控时间要求 ........................................................................................................................................... 13 2、洞内、外观察 ........................................................................................................................................... 13 3、净空变化量测 ........................................................................................................................................... 13 4、拱顶下沉量测 ........................................................................................................................................... 14 5、地表沉降量测 ........................................................................................................................................... 15 6、量测注意事项 ........................................................................................................................................... 15 六、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 ..................................................................................................................... 16

1、项目组织机构 ........................................................................................................................................... 16 2、岗位职责 ................................................................................................................................................... 17 七、监测成果及报送 ............................................................................................................................................. 18

1、应提交的成果 ........................................................................................................................................... 18 2、成果提交时间 ........................................................................................................................................... 19 八、质量保证措施 ................................................................................................................................................. 19 九、安全及文明施工作业措施 ............................................................................................................................. 20

1、安全文明作业工作目标 ........................................................................................................................... 20 2、文明作业保证措施 ................................................................................................................................... 20 3、现场安全作业保证措施 ........................................................................................................................... 20 十、施工监测应急预案 ......................................................................................................................................... 21

1、预防措施 ................................................................................................................................................... 21 2、应急计划 ................................................................................................................................................... 21 3、应急措施措 ............................................................................................................................................... 21 4、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 ............................................................................................................................... 22

附表1:隧道地表沉降量测记录表 ...................................................................................................................... 23 附表2:隧道水平收敛量量测记录表 .................................................................................................................. 24 附表3:隧道拱顶下沉量测记录表 ...................................................................................................................... 25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一、 工程概况、地质环境与水文地质条件

1.1、隧道概况

东山沟隧道位于青岛市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摩天三五站与博览中心站区间,海泉路东北侧500m。

该隧道的起讫里程为K55+176~K55+682,隧道全长506m,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所在区域位于剥蚀丘陵区,地形开阔,地势起伏,地面高程为26.93m6~52.49m,相对高差为25.56m,最大埋深为25.03m。隧道进出口坡面较缓,坡角约10°,进口处有天然水沟通过,地表多为耕地。

1.2、工程地质环境

1.2.1、地形地貌

隧道所在区域位于剥蚀丘陵区,地形开阔,地势起伏,地表多为耕地,无建筑物。 1.2.2、地层岩性

隧道洞身岩性主要为白垩系下统莱阳群砂岩,伴随有燕山晚期花岗岩斑岩侵入。进出口段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系统素填土、冲积粉质粘土和坡积碎石土。

1.2.3、地质构造

本站位于华北地台的胶南隆起带(Ⅲ)南部胶南凸起(Ⅳ)区北部,场地内断裂构造不发育。

1.2.4、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隧址范围内地形开阔,工点范围内无不良地质发育。

工点范围内的特殊岩土主要为表层的素填土,厚0.4~1.1m。对工程影响不大。 1.2.5、隧道围岩分级

隧道地处剥蚀丘陵区,分段均为浅埋,最大埋深约25.03m,洞身主要穿行于白垩系砂岩和燕山晚期花岗斑岩中。根据现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第3.2.7条及附录A的规定,隧道围岩分级段落见表。

1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隧道围岩分级段落

序号 1 2 3 4 5 6 7 起讫里程 K55+176 K55+218 K55+290 K55+380 K55+490 K55+590 K55+667 终止里程 K55+218 K55+290 K55+380 K55+490 K55+590 K55+667 K55+682 段落长度(m) 42 72 90 110 100 77 15 围岩级别 V V IV V IV V V 分级理由 明挖断落,地层以强、中风化花岗斑岩为主 中风化砂岩、花岗斑岩为主,顶板埋深小于7m。节理很发育岩体破碎 微风化砂岩,顶板埋深7~22m,岩体较完整 中风化砂岩,节理密集发育,岩体破碎,呈碎块状 微风化砂岩和花岗斑岩,顶板埋深10~17m,岩体较完整 中风化砂岩和微风化花岗斑岩,节理、裂隙发育,顶板埋深小于10m 明挖断落,地层以粉质粘土、碎石土和强、中风化砂岩为主 施工过程中应视地下水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及岩体完整程度的变化对隧道围岩分级进行修正。

1.2.6、土壤冻结深度

青岛地区最大冻土深度0.50m。 1.2.7、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1)本隧道埋深较浅,最大埋深仅25.03m,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含基岩裂隙水,开挖中易发生坍塌。

(2)花岗斑岩具有风化不均的特点,局部有煌斑岩脉侵入,局部节理密集发育。岩体中发育一组泥化夹层,产状EW/47°N,宽3~20cm,对洞室围岩稳定性有不利影响。

(3)进口明挖段主要为强-中风化岩层,岩体较破碎,开挖中应加强防(挡)护措施。

(4)K55+260右24m处分布一水塘,建议隧道前疏干水塘水,防止地表水倒流入隧道内。

1.3、水文地质特征

K55+260右24m处分布一水塘,其余段落线路附近无地表水分布。

洞身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中风化岩层中,水量较小。根据初勘临近相同地貌单元水质分析成果,本工点地下水对混凝土具C02腐蚀性,环境作用等级H1。

2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二、施工监控目的和依据 1、施工监控目的

1) 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 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3) 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4) 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 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2、监控量测依据

1)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9); 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9); 5)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6)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修订版; 7) 隧道设计图纸及设计通知单等设计文件等。

三、施工监控内容

1、拟配备人员、仪器设备及工具

1.1、拟配备人员

姓名 刘吉年 关景兴 王城 费鹏鹏 侯佳琪 专业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 职称 工程师 工程师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职务 项目负责人 巡视负责人 测量员 测量员 测量员 备注 1.2、仪器设备及工具

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拟投入本项目的监控量测仪器及辅助工具为: 量测仪器配备:数码相机、收敛仪、全站仪、水准仪、塔尺、钢尺、等。 辅助工具:爬梯、手电筒及其它辅助工具。

3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2、量测项目

根据设计要求,结合东山沟隧道具体情况,确定围岩量测必测项目见表3-1所示。

表3-1 围岩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 监测项目 测试方法和仪表 测试精度 备注 1 2 3 4 净空变化 拱顶下沉 地表下沉 洞内、外观察 隧道净空变化测定议(收敛计)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议、塔尺 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 0.5~lmm 一般进行水平收敛量测 0.5~lmm/km 0.5~lmm/km 隧道浅埋段必测 3、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1)净空变化测点和拱顶下沉测点量测仪器、测试精度、量测断面、间距测点数量接表3-2进行。

表3-2测量仪器、测试精度、断面间距、测点数量 围岩断面间距 级别 Ⅴ 20m 水平净空变化(双线) 每断面测点数量 每台阶1条水平测线 测量仪器 测试精度 拱顶下沉(双线) 每断面 测点数量 1个测点 测量 仪器 测试精度 水准仪、钢0.1mm 收敛 0.5~1mm 尺或全Ⅴ~每台阶1条水平10m 2个测点 站仪 Ⅵ 测线 注:洞口及浅埋地段断面间距取小值;台阶法、分部开挖法施工特殊地段要求布设两条斜测线。

2)净空变化测点和拱顶下沉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测点布置在稳固的钢架上或锚杆上,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浅埋地段)等必测项目必须设置在同一断面。

3)浅埋隧道(HO≤2B,HO—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符合表3-3要求。

4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表3-3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

隧道埋深与开挖深度 2B<H0<2.5B B<H0≤2B H0≤B 注:H0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 纵向测点间距(m) 50 20 10 4)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5 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O+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如图:

图3-4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图

4、对监测仪器及连接件外露部分的保护措施

1)加护套保护。对需要进行保护的测点,应做钢构件护套加以保护;

2)做标志。仪器埋设后在各观测点旁设置醒目的标志,以防止被施工机械等破坏; 3)勤检查。定时巡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应联系其它相关各方,采取措施共同保护监测仪器; 5)若发现观测点损坏,应立即向监理汇报,并及时补埋。

5、监控量测频率

1)监控量测的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按表3-5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当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在塑性流变岩体中,位移长期(开挖后两个月以上)不能变化时,量测要继续到每月为1mm为止。

5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表3-5 测量频率表

位移速度(mm/d) ≥5 1~5 0.5~1 0.2~0.5 <0.2 注: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测量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 (0~1)B (1~2)B (2~5)B (2~5)B >5B 测量频率 2次/d 1次/d 1次/2~3d 1次/3d 1次/7d 2)地表下沉量测频率与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地表下沉量测在开挖面前方隧道埋置深度与隧道开挖高度之和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

3)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应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开挖面地质素描、支护状态、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描述应每施工循环记录一次。特殊情况下应增大描述频率。

4)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选测项目可以采用和必测项目相同的量测频率。

6、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及预警值

1)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隧道施工安全性,以及周围建(构)筑物特点和重要性等因素制定。

2)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可参照表3-6选用。

表3-6 跨度7m≤B≤12m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围岩级别 隧道埋深h(m) h≤50 0.30 0.50 0.10 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 Ⅳ Ⅴ 拱顶相对下沉(%) Ⅳ 0.16 Ⅴ 注:1本表适用于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硬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小值,软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大值。表列数值可在施工中通过实测资料积累作适当修正。

2 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两拱脚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3 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乘以1.1~1.2后采用。

6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3)位移控制基准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由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按表3-7要求确定。地表沉降控制基准应根据地层稳定性、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要求分别确定,取小值。

表3-7 位移控制基准

类别 允许值 距开挖面1B(U1B) 距开挖面2B(U2B) 65%U0 90%U0 距开挖面较远 100%U0 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U0为极限相对位移值。 4)根据位移控制基准,可按表3-8分为三个管理等级。

表3-8 位移管理等级 管理等级 Ⅲ Ⅱ 距开挖面1B U<U1B/3 U1B/3≤U≤2U1B/3 距开挖面2B U<U2B/3 施工状态 可正常施工 监测状态 正常 加密 加密 综合评价设计U2B/3≤U≤2U2B/3 施工措施,并加强监测 U>2U2B/3 暂停施工 Ⅰ U>2U1B/3 注:U为实测位移值 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应根据控制基准,结合时态曲线形态判别。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每分部分别建立位移控制基准,同时应考虑各分部的相互影响。

5)一般情况下,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①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 ②隧道位移相对值己达到总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

③对浅埋、软弱围岩等特殊地段,应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7、预警、报警及消警

1)预警

位移管理等级达到Ⅲ级时,进入预警状态,加强现场巡视。 2)报警

位移管理等级达到Ⅱ、Ⅰ级时,进行报警,通知相关单位,并加强监控或暂停施工,同时启动应急预案、措施。报警处置流程如下图:

7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3)消警

采取应急预案、措施后,待观测数值稳定时,险情状况受控,填报消警申请表发起消警申请,报监理单位和业主代表初审,工程管理。申请表如下:

8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监测单位报警消警申请表

工程名称 报警部位及原因 处置情况 施工单位意见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签字,盖章): 日期: 第三方监测意见 第三方监测负责人(签字,盖章): 日期: 监理单位 审核意见 监理单位总监(签字,盖章): 日期: 业主代表 审核意见

业主代表(签字): 日期: 8、地质和初期支护日常巡视检查

根据隧道施工情况,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影响区环境安全状况的巡查,主要包括安全巡视检查记录、涌水监测记录、空气质量监测记录、临时变形监测记录、岩爆监测记录、围岩坍塌监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业主及第三方监测管理单位,确保施工影响区环境安全。

日常巡视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地质和初期支护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己施工区段初期支护观察及地表观察。

1)开挖工作面观察在每次开挖后进行一次,内容包括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作面稳定状况、围岩变形等。当地质情况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应绘制开挖工作

9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面略图并作好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

2)对已施工区段初期支护的观察每天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砼、锚杆、钢架的状况,以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洞外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

四、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

1、数据分析处理

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包括数据校核、数据整理及数据分析。同时应注明开挖方法和施工工序以及开挖面距监控量测点距离等信息。

1)数据校核

量测数据校核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排除各种误差影响,保证量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观测数据进行校核和整理,包括对观测数据的计算、填表制图、误差处理等,如有异常应及时补测。

2)数据整理

量测数据整理包括各种物理量计算和图表制作,监测报表格式见附表,打印相关监控量测报表,并根据数据绘制位移时态曲线图或散点图,以便于分析监控量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拱顶沉降速率变化曲线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0时间/d沉降速率mm/d

10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拱顶沉降累积曲线0.00天天天天天18第第0天1天2天3天4天5天6天7天8天9天10121416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10.00沉降累积-15.00-20.00-25.00-30.00-35.00-40.00累计时间第20天-5.00

3)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通常采用比较法、作图法和数值计算等,一般采用散点图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监控量测物理量值大小、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终值及影响范围,评估安全状况。绘制时间—位移和距离—位移散点图,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对最大值(最终值)进行预测,并与控制基准值进行比较,结合施工工况综合分析围岩和支护结构和工作状态。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根据量测值绘制时态曲线;

②选择回归曲线,预测最终值,并与控制基准进行比较; ③对支护及围岩状态、工法、工序进行评价;

④及时反馈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建议。

2、监控数据的反馈

信息化施工要求以监测结果评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技术措施。因此,对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要根据管理基准和位移变化速率等综合判断隧道结构的安全状况。

为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并将以日报表、周报表形式进行施工期间的反馈工作。期间有特殊情况时,将以阶段小结形式进行及时反馈。施工结束将提供监测总结报告。

日报表,在取得监测数据后,及时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对测点数据变化较大者,组织人员进行复测,并查看测点的可靠性,观察测点施工附近情况。确认所取得数据的真实性。将所取得数据输入计算机,由相关软件自动计算得出。并生成相应的日报表,日报表上附简短的反馈信息,以指导施工。

周报表,监测工作历时一周,对本周监测工作进行小结,提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需注意的事项及应采取的措施等。

监测数据的反馈程序如下:

施工监测单位制定的监测方案 现场数据采集 监测数据整理分析 数据正常 监测成果内部审核 数据超预警值 监测信息入库 当天内提交成果报告 立即上报业主、第三方监测单位、设计、监理 执行超预警值预案,加密监测频率 执行调整后 监测方案 24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 协助分析变形原因 根据工程情况 业主、专家组商讨相关解决方案 调整监测方案 解决方案制定,恢复施工

12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五、监控量测方法

1、监控时间要求

洞内、外观察和地表沉降观测根据本方案要求进行。净空变化和拱项下沉量测布点应在开挖后至初喷前进行,若围岩出现变化异常应尽早布设,初始读数在每次开挖后12小时内取得,最晚不得迟于24小时。

2、洞内、外观察

洞内观察可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其中,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察资料进行对比;已施工地段观察,应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和二次衬砌等工作状态。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同时还应封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见图4-1。

图4-1地质罗盘及地质锤

3、净空变化量测

1)根据围岩条件确定量测间距埋设测点,并按规定量测频率进行量测。主要原理:每次测出两点间净长,求出两次量测的增量(或减量),即为此处净空变化值。读数时读三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2)预埋测点由钢筋加工而成,与钢架或锚杆焊接,直径不小于6mm,加工成180°弯钩或三角形钩。

3)量测方法

①检查预埋测点有无损坏、松动,并将测点灰尘擦净。

②把净空收敛仪的尺头及尺架挂钩分别固定在预埋测点孔内,选择合适的尺孔,将尺孔销插入,用尺卡将尺与联尺架固定。

13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③调整调节螺母,记下钢尺在联尺架端时的基线长度与数显读数。为提高量测精度,每条基线应重复测三次取平均值。当三次读数极差大于0.05mm时,应重新测试。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

④测试过程中,若数显读数已超过25mm,则应将钢尺收拢(换尺孔)重新测试,两组平均值相减,即为两尺孔的实际间距,以消除钢尺重孔距离不精确造成的测量误差。 ⑤一条基线测完后,应及时逆时针转动调节螺母,摘下收敛仪,打开尺卡收拢钢尺,为下一次使用作好准备。

4、拱顶下沉量测

1)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挂尺进行。主要原理:通过测点不同时刻相对标高,求出两次量测的差值,即为该点的下沉值。读数时应该读三次,取平均值,并按附表记录。按规定量测频率进行量测。

2)在隧道拱顶轴线附近通过焊接或钻孔预埋测点,测点应与隧道外监控量测基准点进行联测。拱顶下沉量测测点布置在拱中,每断面布置一点或二点,布设原则和间距按规定进行。预埋测点由钢筋加工而成,钢筋直径不小于6mm,前端加工成180°弯钩或三角形钩。

3)量测方法:设置水准基点(水准基点选择在围岩稳定地段设置)。量测时采用水准仪、塔尺及钢卷尺,测出该点相对标高即可。每次开挖后12h进行量测。

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测点、测线横向布点如下图:

台阶法地段

14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CRD法(分部开挖法)地段

5、地表沉降量测

1)采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进行,主要原理:通过测点不同时刻标高,求出两次量测的差值,即为该点的下沉值。其量测精度为±1mm。当隧道埋深小于3倍洞径时进行量测,小于2倍洞径时必须进行量测。

2)基准点应设置在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测点采用地表钻孔埋设,测点四周采用水泥砂浆固定。布点原则和量测频率按规定执行。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

3)量测方法:与拱顶下沉量测方法相似,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尺测出各沉降点标高即可。在工程开挖前对每一个测点读取初始值。首次观测时,对测点进行三次观测(三次差值小于±1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量测过程中读数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个测点读数误差不宜大于0.3mm。

6、量测注意事项

1)测点布设好后,进行好保护,必要时用钢筋做成四框保护,防止破坏。如果测点被破坏,应在被破坏测点附近补埋,重新进行数据采集;如果测点出现松动,则应及时加固,当天的量测数据无效,待测点加固后重新读取初读数。

2)测点布设以后,在测点位置用红色油漆做醒目标识。监控量测桩点上严禁悬挂重物。

3)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外水准基点建立联系。

4)各监控量测小组须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如实的反应实际

15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变化情况,不得弄虚作假。 5)现场监控量测与施工易发生干扰,必须紧密配合。施工现场应及时提供工作面,刨造条件保证监控量测工作的正常进行;监控量测工作也要尽量减少对施工工序的影响。监控量测元件的埋设计划应列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

6)量测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校对和率定。收敛仪使用时调节螺母逆时针转动最大范围不得露出螺纹。在收敛仪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进行对零校正,检查数显读数是否为零,若存在偏差,必须进行对零。收敛仪量测完成后,用棉纱擦除灰尘并定期对钢尺擦涂机油,以防生锈。

六、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

1、项目组织机构

针对项目具体情况及现场勘查结果,成立东山沟隧道监控量测项目组,下属于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蓝色硅谷际城轨道交通工程08标项目经理部, 监控量测项目组岗位设置:项目技术负责人1人,项目巡视工程师1人及三名测工。下设监控量测组、数据整理组、数据分析组、后勤保障组。

组织结构框图如下:

项目经理部:总工

工程管理部 监控量测项目组

监控量测组 数据整理组 数据分析组 16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2、岗位职责

1)项目负责人岗位职责

①项目负责人是公司在该项目中的代理人,代表公司在该项目中履行合同中的有关技术、进度、现场管理、质量等方面的工作;

②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与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规范、规程及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指令;

③组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方案,包括工程计划和技术方案,制定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措施,并组织实施;

④组织制定施工措施经费使用计划,对施工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理及资金保证条件;

⑤选配合适的项目成员,配备精兵良将;

⑥做好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安排下属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及分工,并检查其工作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

⑦经常检查项目进展及质量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项目总结,提出注意事项和应采取的措施;

⑧定期组织主持召开项目生产会议,及时解决和处理项目中的问题; ⑨确保安全生产,保障成员人身、财产安全; ⑩完成公司交办的其它工作。 2)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①负责技术管理职责,协助项目负责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②严格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并配合项目负责人对该项目工程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检查;

③负责领导全项目部的检测技术,技术管理工作,并领导有关的技术业务工作; ④主持编制检测技术方案,审批一般的技术核定;

⑤组织项目部的规范、技术文件学习,工程项目的检测前期准备工作。负责协调解决检测配合协作中的技术问题;

⑥审核检测报告;

⑦综合项目工程特点,开工前对项目检测人员,质检人员进行技术等方面全面交底; ⑧研究解决检测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并深入检测项目现场,对重大的关键部位进行

17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⑨检测过程中发现重要病害时,必须在现场进行指挥和技术指导;

⑩组织对检测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定期检查,掌握质量、安全动态,负责处理一般质量、安全和设备事故;

⑪全面掌握项目部安全生产情况,协调解决项目部生产中的主要安全技术问题,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各项安全技术经济指标;

⑫整理和保管好该项目工程相关的所有资料。 3)监控量测小组职责

按照图纸和规范的频率和位置,负责测点及相关器材的补设,负责现场测量数据的收集;

4)数据整理小组职责

数据整理小组:根据现场测量数据,按里程、类别、时间等整理和统计数据,根据现场测量数据绘制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时态曲线,净空水平收敛、拱顶下沉与距开挖工作面的关系图等。

5)数据分析小组职责

根据数据整理小组的资料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并及时把分析结果报送隧道专业工程师,并按期出周报、月报、季报报送项目经理,正常情况7天一汇报,如发现围岩变形尝过正常范围,要立即(不论任何时间)向隧道专业工程师及总工报告,总工审核报告后,在安排隧道洞内相关事项后,同时组织向业主,设计,监理单位报告。

七、监测成果及报送

1、应提交的成果

在作业过程中,实时将监控测量及预报的结果进行整理,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和建设方管理人员,以对现场的施工起到动态了解作用。同时使得各有关单位及时了解支护结构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情况,为信息施工提供数据。除了实时反馈监测数据之外,还必须将实测资料经过必要的整理后,以周报、月报的形式提供有关各方(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工程结束后,将提供完整的监测总报告。

有关各阶段监测报告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如下: 1) 监测结果实时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8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1) 异常情况实时监测数据;

(2) 检测参量的变化速率,如沉降速率、应力变化速率等;

(3) 与允许值、控制值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进入警戒值,进入警戒值的情况,要提醒有关单位注意;

2) 周报、月报,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本周(月)监测项目及布点图;

(2) 对监测结果进行阶段性整理,绘制各观测项目的监测参量时程曲线; (3) 记录施工进度和天气变化,注明不利工况的时间段和不利天气发生的时段; (4) 提出达到或超过警戒值的测点位置和数量,并对原应进行初步分析; (5) 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监测项目作出报告分析;

(6) 下周(月)工作计划,包括监测测点布设、预报准备工作等; 3) 最终报告提交的资料内容 (1) 工程概况;

(2) 监测项目和监测项目的布点图,各个测点的制作和安装简图; (3) 采用的仪器的数量、型号、规格和标定材料; (4) 监测值的全时程曲线变化;

(5) 监测结果分析,包括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超前预报效果分析; (6) 监测结果的评述和经验总结。

2、成果提交时间

每周例会提交监测周报,当月最后一个周五提供本月监测月报。如果情况危急时,在第一时间内通过电话通知各参建单位。

八、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特制定以下各项质量保证措施: 1 项目组与监理工程师、施工方技术负责人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施工方技术负责人报告监测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

2 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报实施方案和相应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

3 项目人员要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

19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4 各类仪器采用专人使用、专人保养、专人检校的管理。 5 各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应经过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6 各项目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实施细则。 7 相关数据均要经现场检查,室内两级复核后方可上报。 8 数据的存储、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 9 各项目从设备的管理、使用及资料的整理均设专人负责。

九、安全及文明施工作业措施

1、安全文明作业工作目标

就一个项目而言“安全生产”是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文明施工”又直接关系到能否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所以,在作业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文明作业保证措施

1)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生产教训培训;

2)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入场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3) 针对管理的缺陷,应进行预测,分析安全文明施工的实施过程会出现什么样的不安全、不文明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控制不安全、不文明因素。公司安全员应进行每月巡视、巡检,对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纠正且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发现违章操作者必须立即予以制止。

3、现场安全作业保证措施

1) 进洞应戴好安全帽、穿防高压电的雨靴,注意操作空间上方、周围有无安全隐患,特别是掌子面附近是否有危石存在;

2) 若岩体中含有煤层瓦斯、天然气等易燃易爆物,作业用电机、照明设备、开关及其它机械设备也应采用防爆型,且不得携带烟火进洞。

3) 作业人员严禁上岗喝酒;工作中思想必须高度集中,不得嬉戏或打闹。 4) 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20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十、施工监测应急预案

为加强隧道施工中坍塌危险源的管理和监控,预防和控制危险源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本工程项目的实际,特制定此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

1) 施工过程中根据超前探测的地质条件应及时调整开挖及支护方案(时间允许时,应向驻地监理、业主代表、设计代表等相关方做出口头或书面汇报,实行三级预报体系)。对不良地质地段应本着“预加固、短进尺、弱(不)爆破、早封闭、强支护、勤监测”的原则施工。

2)遇有岩爆等类似不良地质地段时,采取钻孔释放围岩应力、岩面洒水、加强监视等措施。

3)发现被监测点的位移有突变的趋势时,被指定部门或专人应立即向主管领导及施工现场负责人汇报(时间允许时,应向驻地监理、业主代表、设计代表等相关方做出口头或书面汇报)。同时与技术人员沟通,根据监测数据确定相应加强支护方案。情况紧急时,应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设备撤离,并做好启动本应急预案的准备。

2、应急计划

在隧道施工中突发隧道塌方事故(状态)时,项目经理应下达指令启动应急预案。 在发生突发性隧道塌方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实际需要与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建设单位请求支援。

事故发生后,安质部、工程部和物资设备部应立即赶赴事发现场,负责事故/事件现场保护,立即开展收集证据工作,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好标志、标记,并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材料,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根据应急救援需要,派出所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警戒区域,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疏散人群,保障救援队伍、救援物资等迅速进入现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现场警戒措施包括: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带臂章,警车鸣警灯和警笛,用扩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员负责阻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3、应急措施措

21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3.1、一般措施

1)稳定开挖工作面措施; 2)调整开挖方法;

3)调整初级支护强度和刚度并及时支护; 4)降低爆破振动影响;

5)围岩与支护结构间回填注浆。 3.2、辅助施工措施

1)地层预处理,包括注浆加固、降水、冻结等方法;

2)超过前支护,包括超前锚杆(管)、管棚、超前插板、水平高压旋喷法、预切槽法等。

4、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

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项目经理下达应急救援终止令。由安质、技术等部门验证现场,当隐患消除后解除现场警戒。

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办公、生活、交通等基本功能。由办公室负责组织被疏散人员的回撤和安置。

22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附表1:隧道地表沉降量测记录表

___________隧道地表沉降量测记录表

施工单位: 施工监控单位: 第三方监控单位: 监理单位: 桩号 测量时间 测线编号 年 温度 ℃ 施工方法 观测值 第一次 第二次 mm 施工部位 温度修正值 mm 埋设日期 相对初次变化值(Δu) Mm

月 日 时 第三次 mm 平均值 修正后观测值 mm 相对上次变化值 mm 时间间隔 d 变化备注 速率 mm/d

mm mm 测量:

计算: 复核: 施工监控负责人:

第三方监控负责人: 监理:

23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附表2:隧道水平收敛量量测记录表

___________隧道水平收敛量测记录表

施工单位: 施工监控单位: 第三方监控单位: 监理单位: 桩号 测量时间 测线编号 温度 ℃ 施工方法 施工部位 观测值 平均值 温度修正值 mm 埋设日期 相对初次修正后变化值观测值 (Δu) mm 年 月 日 时 第一次 mm 第二次 mm 第三次 mm 相对上次变化值 mm 时间变化备间速率 注 隔 d mm mm mm/d 施工监控负责人:

计算:

复核:

测量: 第三方监控负责人:

监理:

24

东山沟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附表3:隧道拱顶下沉量测记录表

___________隧道拱顶下沉量测记录表

施工单位: 施工监控单位: 第三方监控单位: 监理单位: 桩号 测量时间 测线编号 温度 施工方法 观测值 平均值 年 月 日 时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mm 复核:

施工部位 温度修正值 mm

埋设日期 相对初次变化值(Δu) mm 相对上次变化值 mm 监理:

修正后观测值 mm 时间变化备注 间速率 隔 d 测量:

计算:

mm mm 施工监控负责人:

mm mm/d

第三方监控负责人: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