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理学选择题大全(有答案)

2024-06-02 来源:钮旅网
1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E)

A.神经活动 B.肌肉收缩 C.腺体分泌 D.反射活动 E.动作电位 2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C)

A.全身性体液调节 B.局部性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 E.自身调节

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B)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 E.自身调节 4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E)

A.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恒定 B.降压反射 C.呼吸节律的维持 D.体温恒定的维持 E.排尿反射 5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C)

A.血液凝固 B.排便反射 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ADH释放增加 D.排尿反射 E.分娩反射 6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E)

A.人体与环境关系 B.人体细胞功能 C.人体功能调节 D.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E.人体功能活动规律 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 8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是(D)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组织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D.强度阈值 E.除极速度

9 机体功能调节中,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A)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反馈调节 E.前馈调节 10 下列关于刺激和反应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A.有刺激必然产生反应 B.产生反应时,必然接受了刺激 C.阈刺激时,必然产生反应 D.有刺激时,不一定产生反应 E.有时反应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增强

1 人体内O2、C0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出胞 E.继发性主动转运 2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D)

A. 主动转运 B.入胞 C. 单纯扩散 D. 易化扩散 E.继发性主动转运 3 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属于(D)

A.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 继发性主动转运 E.入胞 4 产生细胞生物电现象的离子跨膜移动属于(C)

A.单纯扩散 B.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C. 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D. 入胞 E. 出胞 5 运动神经纤维末稍释放Ach属于(D)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 E.继发性主动转运 6 钠钾泵的作用是(A)

++

A.将Na泵出细胞外,将K泵入细胞内

+++

B.将Na泵入细胞内,将K泵出细胞外 C. 将Na泵入细胞内

++++

D.将Na 和K泵入细胞内 E. 将Na 和K泵出细胞外 7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D)

++

A.2个Na移出膜外 B. 2个K移出膜外

++

C. 2个Na移出膜外 ,同时有2个K移出膜内

++

D. 3个Na移出膜外 ,同时有2个K移出膜内

++

E. 3个Na移出膜外 ,同时有3个K移出膜内

++

8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D)

++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 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

C. Na 、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E. 膜上ATP的作用 9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指标(B)

A.基强度 B. 阈强度 C. 阈时间 D.利用时 E. 时值 10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其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D) A.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 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11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A)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E.等于正常 12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

++

A.细胞内高 K 浓度 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

B. 细胞内高 K 浓度 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

++

C. 细胞内高 Na浓度 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

D. 细胞内高 Na 浓度 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

++

E. 细胞外高 K 浓度 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 13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B)

A.钠平衡电位 B. 钾平衡电位 C. 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和 D. 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差 E. 锋电位与超射值之差 14下列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成内负外正 C.动作电位的幅度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由去极化波构成 E. 不同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均相同 15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C)

A.钾平衡电位 B.钠平衡电位 C.二者之和 D.二者之差 E. 超射值

+

16.人工地减少细胞浸浴液中Na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B)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少 E.先减少后减少 17.下列关于单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E)

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

B. 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紧张性扩布 D. 动作电位的大小随着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小

E.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继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18.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是指同一细胞的电位幅度(C)

++

A.不受细胞外的Na 浓度影响 B.不受细胞外的K 浓度影响

+

C. 与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无关 D.与静息电位值无关 E. 与Na 通道复活的量无关

+

19.神经纤维Na通道失活的时间在(D)

A.动作电位的上升相 B.动作电位的下降相 C.动作电位超射时 D.绝对不应期 E.相对不应期

20.在强直收缩中,肌肉产生的动作电位(B)

A.发生叠加或总和 B. 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C. 幅值变大 D. 幅值变小 E. 频率变低 21.神经纤维的阈电位是指引起膜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值(B)

+2+ -2+

A.K+ B. Na C.Ca D.Cl E.Mg 22.下列哪项是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A)

A.终板电位 B.神经纤维动作电位 C.神经干动作电位 D.锋电位 E.后电位 2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E)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通过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实现

C. 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 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E.传导距离越远,动作电位的幅度越小 24.骨骼肌收缩时,随之不缩短的有(B)

A.肌小节 B.暗带 C.明带 D.H带 E.肌纤维

25.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时,乙酰胆碱与N-型Ach门控通道结合,使终板膜(B)

++

A.对 Na 、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B. 对 Na 、K+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2+

C.仅对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D.仅 对Ca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E. 对ACh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26.对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电兴奋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 B. 纵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2+2+

C.纵管终末池的 Ca通道开放,Ca进入肌浆中

2+2+

D. 终末池中的 Ca逆浓度差进入肌浆 E. Ca和肌动蛋白结合 27.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B)

+2+ -

A. Na B. .Ca CCl D. K+ 2+

E.Mg

28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D)

2+2+

A. Ca的贮存库 B. Ca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2+

C.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 D.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 E.使Ca和肌钙蛋白结合

1.低温库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C)

- 2+ + +

A.Cl B.Ca C.K D.Na E.有机负离子 2.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D)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血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E.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3.有生命危险的急性失血量是指超过总血量的(E) A.5% B.10% C.15% D.20% E.30% 4.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珠蛋白 D.血红蛋白 E.纤维蛋白原 5.影响红细胞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因素主要是(B)

A.血浆胶体渗透压 B.血浆晶体渗透压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组织液静水压 E.毛细血管血压 6.血液中除去血细胞的液体部分是(D)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E.血清 7.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将导致(C)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溶血性贫血

8.在过敏反应时,其数量明显增加的血细胞是(D)

A.淋巴细胞 B. 嗜中性粒 细胞 C. 嗜酸性粒 细胞D. 嗜碱性粒 细胞 E. 单核细胞 9.下列哪种凝血因子为外源性凝血时需要,而内源性凝血时不需要(B)

A.因子IV B.因子VII C.因子II D.因子VIII E.因子X 10.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

A.肝和脾 B.肝和肾 C.脾和淋巴结 D.肾和骨髓 E.胸腺和骨髓 11.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促进(D)

A.铁的吸收 B.蛋白质的吸收 C.维生素B12的吸收 D.骨髓造血和红细胞成熟 E.雄激素的释放 12.内源性凝血叙述,正确的(A)

A.由因子XII的激活开始 B.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短 C.不需要因子V参加

2+

D. 不需要Ca 参加 E.不需要VIII参加 13.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C)

A.血小板减少 B.维生素A缺乏 C.某些凝血因子不足 D.维生素B12 缺乏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14.血小板减少可导致皮肤呈现出血性斑点,称为紫癜,其最主要原因是(C) A.血小板不易聚集成团 B.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的量不足

C.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D.血管收缩障碍 E.延缓凝血过程 15.在实验条件下,将正常人红细胞置于0.4%NaCl溶液中将会出现(E) A.红细胞叠连现象 B. 红细胞皱缩 C.红细胞凝集

D.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 E. 溶血现象 16.50Kg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和血液量分别为(B)

A.40.0L和4.0L B. 30.0L和3.5L –4.0L C. 20.0L和4.0L D. 30.0L和2.5L E. 20.0L和2.5L 17.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C)

A. 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B. 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C.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D.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E. 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18.抗凝血酶III的抗凝血作用主要是(D)

A. 抑制血小板的粘着和聚集 B.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C. 阻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 使凝血酶失去活性 E.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19.具有变形性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激活淋巴特异免疫功能的是(D)

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巨嗜细胞 E.淋巴细胞 20.已知供血者血型为A型,交叉配血试验中主侧凝集,次侧不凝聚,受血者 的血型 为(D)

A.A型 B.B型 C.AB型 D. O型 E.以上都不是 21.对红细胞生成的叙述,错误的是(B)

A.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B.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叶酸和维生素B12

C.只有Fe才能被肠上皮细胞吸收D.促进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肾合成 E.雄激素可使红细胞数量增多

22.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B)

A.主侧指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相混合,次侧指供血者血清与 受血者红细胞相混合

B.对已知的同型血液输血,可不必做此试验 C.主侧和次侧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

D.主侧有凝集反应,不论次侧有何结果,均不能输血

E.主侧无凝集反应,次侧发生凝集,在严密观察下,可以少量、缓慢输血 1.心室内压力达最高值在(C)

A.心房收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快速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末 E.心室充盈期末 2.心室容积达最大值在(A)

A.心房收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末 E.心室充盈期末 3.下列哪项使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减少(D)

A.心率一定程度减慢时 B.外周静脉压与心房压之差加大 C.心房压与心室压之差加大 D.心肌收缩加强 E.心房收缩能力加大 4.正常人心率超过去180次/分时,主要影响下列哪些变化(E)

A.心动周期缩短 B.收缩期缩短 C.舒张期缩短 D.收缩期缩短明显 E.舒张期缩短明显 5.从动脉瓣关闭到下一次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相当于心动周期中的(D)

A.心室舒张期 B.心室射血期 C.等容收缩期 D.心室舒张期+等容收缩期 E. 等容舒张期+等容收缩期 6.房室瓣开放发生在(E)

A.等容舒张期初 B. 等容收缩期末 C.心室收缩初期 D.等容收缩期初 E. 等容舒 张期末

7.心室容积最小在(C)

A.等容收缩期末 B. 快速射血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 D.等容舒张期初 E. 心室充盈 期初

8.在刚刚停跳的心脏,给其左心室一次阈强度的电刺激,会引起(E)

A.局部的心肌收缩 B. 左心室收缩 C.左心室和左心房收缩 D.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 E. 整个心脏收缩

9.正常人心率超过去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A) A.快速充盈期缩短 B.减慢充盈期缩短 C.等容收缩期缩短 D.快速射血期缩短 E.减慢射血期缩短

10.在心率、前负荷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心肌的后负荷,会使(C)

A.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 B.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 C.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 D.等容收缩期缩短,射血速度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 E.等容收缩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 11.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A)

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B.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C. 心室等容收缩期的容积或压力 D. 心室等容舒张期的容积或压力 E. 大动脉血压 12.第一心音产生主要是由于(C)

A.半月瓣关闭 B. 半月瓣开放C. 房室瓣关闭 D. 房室瓣开放 E. 心房肌收缩 13.第二心音产生主要是由于(B)

A.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放 B.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 C. 房室瓣突然开放 D. 房室瓣突然关闭 E. 心房肌收缩 14.第二心音发生在(D)

A.等容收缩期末 B. 快速射血期 C.减慢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E. 心室充盈期 1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是由于(B)

++2+2+

A.Na 电导降低B. Na 电导增加 C. Ca 电导降低 D. Ca 电导增加

+

E. K 电导增加

+

16.当心室肌细胞膜动作电位由静息水平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Na通道处于(C)

A.静息状态 B.备用状态 C. 激活状态 D. 失活状态 E. 复活状态 17.心室肌动作电位1期复极是由于下列哪种离子流动的结果(A)

+++2+-

A. K 外流 B. K 内流 C.Na 内流 D. Ca 内流 E. Cl内流 1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能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C)

+- +- 2++

A. Na 内流,Cl外流 B. Na 外流,Cl内流 C. Ca 内流,K 外流

+2++2+

D. K 内流 Ca 外流 E. Na 内流 ,K 外流

2+

19.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4期恢复细胞内外离子正常浓度梯度靠(E)

A.细胞膜渗漏 B.单纯扩散 C通道易化扩散 D. 载体易化扩散 E. 钠-钾泵主动转 运

20.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E)

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 B.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

C.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D. 钠-钾泵功能 E.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 21.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区别主要是(A)

A.4期自动除极有无 B.3期复极速度不同 C.平台期持续时间相差较大 D. 1期形成机制不同 E.0期除极速度不同 22.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大是由于(C)

++2+2++

A.Na 电导增加B. Na 电导降低 C. Ca 电导增加 D. Ca 电导降低E. K 电导增 加

23.对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B)

+

A.可产生局部兴奋 B. 阈上刺激能产生动作电位 C. Na通道失活 D. 此期相当于心室全收缩期舒张早期 E.此期时间较长远 24.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E)

A.心肌有自律性 B. 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C. 心肌肌浆网不发达

2+

D. 心肌对胞外Ca 依赖性大 E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25.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E)

A.使P波增宽 B. 使QRS波增宽 C. 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D.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E.使心房、心室不会产生收缩重叠 26.兴奋在心脏内传导时,速度最慢的是(C)

A.心室肌 B.心房肌 C. 房室交界 D.结希束 E.浦肯野纤维 27.将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映细胞,主要是根据动作电位的(A)

A.0期除极速度 B. 1期复极速度C. 平台期形成速度D. 3期复极速度 E.4期自动去 极速度

28.自律细胞区别于非自律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主要特征是(E)

A.0期除极速度快 B.平台期较明显 C.1期复极速度慢 D. 3期复极速度慢 E.4期有 自动除极

29.下列哪项不是心肌细胞平台期的特点(E)

A.膜电位处于零电位水平 B.是区别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C.心肌动作电位时程较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D. 它与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有关

+

E.形成的离子是Na缓慢内流

30.下列哪项对心肌兴奋传导影响不大(E)

A.细胞直径 B.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 C.邻近部位细胞膜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距

2+

D. 邻近部位膜0期除极时钠或钙通道性状 E.胞外Ca浓度 31.关于心肌动作电位和心电图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E)

A.QRS综合波相当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 B.S-T段相当于平台期

C.T波反映心室肌3期复极 D. 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 E.Q-T间期时程与心率成正 变关系

32.心交感神经兴奋使自律细胞自律性升高的主要作用机制是(E)

A.使阈电位水平上移 B.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加快 C.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

2+

D. 降低肌浆网摄取Ca 的速度 E.加强If内向电流,使4期自动除极速度加快 33.心迷走神经使自律细胞自律性降低的主要作用机制是(C)

A.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减慢 B.阈电位水平下移 C.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 D. 4期Ik衰减过程加快 E.抑制4期If内向电流 34.总截面积最大的血管(A)

A.毛细血管 B.小动脉 C.小静脉 D. 大静脉 E.大动脉 35.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流阻力(D)

A.与血管的半径成正比 B.与血管半径的立方成反比 C. 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D. 与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E. 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36.血流阻力主要来自(C)

A.毛细血管 B.微静脉 C.微动脉 D. 动脉 E.大动脉

37.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而每搏输出量增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是(A)

A.收缩压升高 B.舒张压升高 C. 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幅度相同 D.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E.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38.收缩压为100mmHg,舒张压为70mmHg,其平均动脉压均为(C)

A. 70mmHg B. 75mmHg C. 80mmHg D. 85mmHg E. 90mmHg 39.下列因素中促进静脉回心血量增加的是(E)

A.心输出量增加 B.外周阻力增 C.动脉血压升高 D.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 E.心舒期室内压降低 40.影响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活动的主要因素是(C)

A.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 B. 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 C.局部代谢产物增多 D.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 E.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 41.关于微循环直捷通路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血流速度较慢 B. 是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C.经常处于开放状态 D.在骨骼肌组织中较少见 E.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 42.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A)

A.(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B.(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C.(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 E.(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43.当心迷走神经兴奋时(C)

A.可使心率加快 B. 心房肌收缩缩力加强 C.心房肌不应期缩短 D.房室传导速度加快 E.左心室收缩压升高 44.化学感受性反射的效应主要是(B)

A.肾泌尿功能增强 B. 呼吸加深加快 C.血压升高 D.心输出量增加 E.血容量增多 45.下列物质中,哪一种与器管血流量调节无直接关系(C)

A.二氧化碳 B. 乳酸 C.肾素 D.腺苷 E.前列腺素 46.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兴奋作用可被下列哪种阻断剂所阻断(D)

A.筒箭毒 B. 异搏定 C.六烃季胺 D.心得安 E.阿托品 47.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E)

A.大脑皮层 B.脊髓 C.下丘脑 D.脑干 E.延髓腹外侧部

48.刺激心迷走神经时,心肌的作用可被下列哪一种受体的拮抗剂所阻(D)

A. -肾上腺素能受体 B. -肾上腺素能受体 C.组织胺能受体 D.胆碱能M受体 E.胆碱能N受体

4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增强时,将出现(D)

A.醛固酮释放减少 B. 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C.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活动减弱

D.肾小管对Na+

重吸收增加 E.外周阻力下降 50.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D)

A.只能使升高的血压降低 B.只能使降低的血压升高 C.协助动脉血压进行自身调节 D.维持动脉血压处于相对稳定 E.维持体液量处于相对平衡 51.对冠脉血流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E)

A.对其调节最重要的是心肌本身代谢水平 B.心肌提高从单位血液中摄取氧的潜力小 C.在代谢产物中腺苷作用最重要 D.迷走神经兴奋使冠脉扩张 E.交感神经兴奋只能使冠脉收缩

52.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压力为负压的器管(D)

A.脑组织 B.肝脏 C.肾脏 D.肺泡 E.骨骼肌

1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自(C)

A.呼吸肌的舒缩 B.肺舒缩运动 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D.胸廓的舒缩 E.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2 胸内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A.肺的回缩力 B.肺弹性阻力 C.大气压力 D.胸膜腔的密闭性 E.胸廓的扩张 3 维持胸内压的必要条件是(B)

A.呼吸运动 B.胸膜腔的密闭性 C.胸膜腔中浆液分子的内聚力 D.肺的自然容积小于胸廓的自然容积 E.胸廓扩张 4 胸廓弹性阻力影响呼吸,主要取决于(D) A.呼吸肌舒缩程度 B.胸内压大小 C.肺弹性阻力大小

D.胸廓所处的位置 E.肺内压大小 5 对肺弹性阻力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肺弹性阻力包括肺泡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回缩力 B.肺组织本身的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弹性纤维

C.肺组织本身的弹性阻力约占肺总弹性阻力的2/3 D.肺弹性阻力大小一般用肺顺应性来表示 E.肺弹性阻力与肺顺应性成反变关系

6 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由肺泡两型上皮细胞分泌 B.主要成分是脂质 C.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能增加肺的回缩力 E.防止液体流入肺泡

7 某人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4次/分,其肺泡通气量约为(C) A.3 L B.4 L C.5 L D.6 L E.7 L 8 气体扩散速率与(E)

A.分压差成反比 B.温度成反比 C.扩散面积成反比

D.扩散距离成正比 E.扩散系数成正比 9 决定肺内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

A.气体分压差 B.气体溶解度 C.气体分子量 D.呼吸膜通透性 E.气体与血红蛋白亲和力

10 有关氧的运输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E)

A.O2的运输形式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 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C.血液中化学结合的O2量远大于物理溶解的O2量

D. O2与Hb的结合反应快,不需要酶的催化,,且可逆的 E.吸入高压氧主要是增加化学结合的O2量 11 Hb氧饱和度的高低主要决定于(B)

A.Hb的浓度 B.氧分压 C.血浆pH值 D.CO2分压 E.2,3-DPG含量 12 氧解离曲线通常表示(C)

A.Hb氧容量与PO2关系的曲线 B.Hb氧含量与PO2关系的曲线

C.Hb氧饱和度与PO2关系的曲线 D.O2在血液中溶解的量与PO2关系的曲线 E.血中CO2含量与PO2关系的曲线

13 切断兔颈部的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将(D)

A.变深变快 B.变浅变快 C.变浅变慢 D.变深变慢 E.吸气时相缩短 14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D)

-+

A.OH B.H C.O2 D.CO2 E.NaHCO3 15 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C)

++

A.血液中的CO2 B.血液中的H C.脑脊液中的H

D.脑脊液中的CO2 E.脑脊液中的PO2降低

16 动脉血PCO2升高对呼吸的兴奋作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条途径实现的(C)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C.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D.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E.直接兴奋呼吸肌 17 使氧解离曲线左移的是(E)

A.PCO2升高 B.pH降低 C.温度升高 D.2,3-DPG升高 E.库存三周后的血液 18 肺活量等于(A)

A.深吸气量+补呼气量 B.肺总容量-肺活量 C.深吸气量-潮气量 D.深吸气量-补呼气量 E.补呼气量+残气量 19 调节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B)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大脑皮层 20 胸内压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E)

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B. 大气压+跨肺压 C.肺内压+跨胸壁压 D.大气压+肺回缩力 E.大气压-肺回缩力 1 消化器管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E)

A.消化食物 B.内分泌 C.免疫 D.吸收营养 E.维持酸碱平衡 2 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B)

A.富有伸展性 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 C.具有紧张性收缩 D.兴奋性低 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3 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C)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 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 4 关于胃肠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E)

A.调节消化道活动 B.调节消化腺分泌 C.促进消化道组织代谢和生长 D.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 E. 调节小肠内营养物质的吸收 5 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B)

A.机械牵张 B.电和切割 C.温度变化D.酸碱等化学物质 E. 缺血和平滑肌痉挛

6 对食物理化特性在胃排空速度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稀比稠快 B.流体比固体快 C.颗粒小比颗粒大快

D.非等渗溶液比等渗溶液快 E.糖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 7 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E)

A.壁细胞分泌盐酸 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C.粘液颈细胞分泌粘液 D.幽门腺细胞分泌粘液 E.主细胞分泌内因子 8 激活胃蛋白酶原的物质是(B)

A.肠激酶 B.盐酸 C.组织液 D.胃泌素 E.胰泌素 9 头期胃液分泌的调节是(E)

A.纯条件反射 B.纯非条件反射 C.纯神经调节 D.纯体液调节E.神经- 体液调节 10下列哪种物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D)

A.乙酰胆碱 B.胃泌素 C.组胺 D.促胰液素 E.肠泌酸素 11下列因素中,哪项有促进胃运动的作用(A)

A. 胃泌素 B.肠-胃反射 C.胰泌素 D.抑胃肽 E.盐酸 12下列促进胃排空的因素是(E)

A. 盐酸 B.脂肪 C.肠抑胃素 D.高渗溶液 E.蛋白质分解产物 13下列哪项不是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E)

A. 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B.有利于化学性消化

C.有利于物质吸收 D.有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 E.可推进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送到小肠末端,甚至推送入大肠 14下列哪种不是胰液的成份(E)

A. 胰淀粉酶 B.胰脂肪酶 C.胰蛋白酶原 D.糜蛋白酶原 E.肠激酶 15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B)

A. 水多,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多 B. 水和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多 C. 水和碳酸氢盐多,胰酶含量少 D. 水和碳酸氢盐多,胰酶含量少 E. 水和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少

16 胆汁成分中,下列哪种是促进脂肪消化吸收最重要的成份(C) A. 胆色素 B.胆固醇 C.胆盐 D.卵磷脂 E.碳酸氢盐 17下列哪种不是胆汁的作用(B)

A.作为乳化剂,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 B.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一酯 C.作为脂肪分解产物的动载工具 D.可中和一部分胃酸 E.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18人体最重要的消化液是(D)

A. 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E.小肠液 19 关于铁的吸收,错误的是(C)

A.高价铁不易吸收,亚铁易吸收 B.机体缺铁时,吸收铁的能力增强 C.维生素D可促进铁吸收 D.胃酸可促进铁吸收 E.铁吸收的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20 关于糖的吸收,错误的是(D)

+

A.以单糖的形式吸收 B.是继发性主动转运 C.需要Na参与 D.吸收途径为血液和淋巴液 E.已糖吸收比戊糖快

四.回答题 1.试述胃肠道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常见的胃肠道激素种类。 2.试述胃液的成份及其作用。

3.促进胃排空和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哪些? 4.为什么说胰液是消化能力最强的消化液? 5.试述胰液分泌的调节作用。

6.小肠的运动形式有哪些 ?各自的功能意义是什么?

1 通常测得BMR值与 正常值比较,相差的百分率在何范围内属正常(C) A.2%-5% B.5%-10% C.10%-15% D.15%-25% E.25%-40% 2 下列哪种疾病对基础代谢率影响最为显著?(C)

A.红细胞增多症 B.白血病 C.甲状腺机能亢进 D.糖尿病 E.阿狄森氏病 3 下列因素,对能量代谢最为显著的是(C)

A.寒冷 B.精神活动 C.肌肉活动 D.进食 E.高温 4 女子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与下列哪种激素有关(A)

A.孕激素 B.雌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甲状腺素 E.肾上腺素 5 在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取决于(E)

A.皮肤温度 B.环境温度 C.环境湿度 D.风速 E.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

6 下列有关体温调节中枢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C) A.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 B.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丘脑

C.广泛破坏下丘脑前部,体温调节的产热和散热反应将消失 D.在中脑存在着散热中枢和产热中枢 E.延髓中不存在温度敏感神经元 1 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D)

A.肠道 B.泪腺 C.肺 D.肾 E.皮肤 2 有关肾素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它是由近端小管细胞分泌的 B.肾素分泌可导致血钠和水丢失

C.肾素分泌是由平均肾动脉压升高引起的 D.它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 E.它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

3 下列物质中,哪种在肾小管或集合管中既有重吸收,又有分泌(B)

++-- A.Na B.K C.Cl D.HCO3 E.葡萄糖

4 下列两种离子浓度变化,哪种使醛固酮分泌增多(B)

++++

A.血K增加,血Na增加 B. 血K增加,血Na减少

++++

C.血K减少,血Na减少 D. 血K减少,血Na增加

++

E.血K增加,血Na不变 5 正常人每天尿量为(C)

A.100ml以下 B.100ml-500ml C.1000ml-1500ml D.2000ml-2500ml E.2500ml以上 6 引起ADH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B)

A.循环血量减少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疼痛刺激 E.寒冷刺激

7 肾小管每分泌一个氢离子,可以重吸收下面哪种或哪些离子入血(B)

+- +-+

A.一个K 和一个HCO3 B.一个Na 和一个HCO3 C. 一个Na

+--

D.一个Na 和一个Cl E.一个HCO3 8 渗透性利尿是指(D)

A.大量饮清水使尿量增多 B.肾小管壁对水通透性降低使尿量增多 C.ADH分泌减少使尿量增多 D. 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使尿量增多 E.醛固酮分泌减少引起尿量增多

9 葡萄糖的重吸收与下列哪种离子相伴联(D)

+2+-+2+

A.K B.Ca C.Cl D.Na E.Mg 10在肾脏,葡萄糖大部分被重吸收的部位是(A)

A.近曲小管 B.髓袢降支 C. 髓袢升支 D.远曲小管 E. 集合管 11 肾小管液中的氨基酸被重吸收的部位主要在(A)

A.近曲小管 B.髓袢细段 C. 集合管 D.远曲小管 E. 髓袢升支粗段

-12 在髓袢升支粗段关于Cl重吸收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C)

++

A.有利于外髓高渗梯度形成 B.与Na、K重吸收有关

+-+

C.三种离子通过共同载体重吸收的比例为2Na:Cl:K

D.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E.可被速尿所阻断

+

13关于近球小管对Na重吸收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C)

+

A.近球小管重吸收的Na量约为滤过量的65%-70%

+

B.Na的重吸收属于主动转运

+

C.Na泵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管腔膜上

+

D.Na泵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管侧膜和管周膜上

+- E.Na的重吸收有利于水和Cl的重吸收

14 能准确地测出肾小球滤过率的物质关系不大(B)

A.肌酐 B.菊粉 C.果糖 D.酚红 E.对氨基马尿酸 15下列哪一因素与肾小球滤过率关系不大(E)

A.滤过膜的通透性 B.滤过膜的面积 C.有效滤过压 D.肾皮质血流量 E.肾髓质血流量 16 对原尿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与终尿近似 B.葡萄糖比终尿少 C.Na、K浓度比血浆高 D.蛋白质比血浆少 E.葡萄糖比血浆少 17 正常时,滤过分数约为(B)

A.15% B.19% C.25% D.30% E.35%

18 滤过膜结构不包括(D)

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B.基底膜层 C.肾小囊脏层 D.肾小囊壁层 E.滤过裂隙膜

19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D)

A.全身动脉血压 B.肾动脉血压 C.入球小动脉血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E.出球小动脉血压 20 肾糖阈的数值是(D)

A.80-120mg% B.100-140mg% C.120-160mg% D.160-180mg% E.180-200mg%

1 下列哪种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不会产生主观上的特定的感觉(E)。

A.视觉器官 B.听觉器官 C.嗅觉器官 D.味觉器官 E.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2 下列结构中,哪个属于感觉器官(D)。

A.痛觉感受器 B.冷敏神经元 C.本体感受器 D.前庭器官 E.触觉感受器 3 下列感受器中,哪个属于快适应感受器(A)

A.环层小体 B.腱器官 C.肌梭 D.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E.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4 人脑获得信息,主要来自(A)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嗅觉 E.味觉 5 光线进入眼内发生折射的主要部位是(A)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E.视网膜 6 人眼视近物时的调节,主要与下列哪种改变有关(C)

A.角膜形状 B.房水多少 C.晶状体形状 D.眼球位置 E.瞳孔大小 7 对眼调节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E) A.眼的调节能力大小可用近点的长短表示 B.近点的长短主要与晶状体弹性有关 C.眼的折光能力越大,表示调节能力越强

D.眼的调节能力除用近点长短表示外,还可用屈光度表示 E.屈光度与主焦距呈正变关系

8 正视眼看6 m以外物体时,将出现下列哪项变化(D)

A.瞳孔缩小 B.两眼球内聚 C.晶状体变凸 D.不进行任何调节 E.支配睫状肌的副交感神经兴奋

9 对瞳孔近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E)

A.该反射的意义是使看近物清楚 B.看近物时,可反射性引起瞳孔缩小 C.瞳孔缩小可减少球面像差 D.瞳孔缩小可减少色像差 E.该反射的效应是单侧性的

10对瞳孔对光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E)

A.弱光下瞳孔散大,强光下瞳孔缩小 B.该反射与动眼神经活动有关 C.反射效应为双侧性 D.用阿托品可使该反射减弱或消失 E.反射中枢在延髓

11 夜盲症产生的原因是(A)

A.视紫红质缺乏 B.维生素D缺乏 C.全反型视黄醛过多

D.11-顺型视黄醛过多 E.视蛋白合成障碍 12 对视杆细胞叙述,错误的是(D)

A.感受弱光刺激 B.只分辨明暗,不能分辨色泽

C.在视网膜周边部分布较中心部多 D.与双极、神经节细胞呈辐散式联系 E.夜间活动的动物只有该细胞 13对视锥细胞叙述,错误的是(E)

A.视敏度差,但分辨力高 B.可分辨颜色 C.中央凹处只有该细胞 D.中央凹处该细胞与双极、神经节细胞呈“单线联系” E.含有的视色素为视紫红质

14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全是视锥细胞的区域在(C)

A.黄斑 B.视盘 C.中央凹 D. 视盘周边部 E.视网膜周边部 15 下列颜色视野中,范围最小的为(C)

A.黄色 B.白色 C.绿色 D.红色 E.蓝色 16 近视眼与正常眼相比,前者的(D)

A.近点长,远点短 B.近点和远点都长 C.近点短,远点长 D.近点和远点都短 E.近点长,远点不变 17 声波传向内耳的主要途径是(A)

A.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

B.外耳→鼓膜→听骨链→圆窗→内耳 C.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卵圆窗→内耳 D.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圆窗→内耳 E. 颅骨→颞骨骨质→耳蜗内淋巴

18 飞机骤升或骤降时,旅客口食糖果有助于调节何处的压力平衡(E) A.基底膜两侧 B.中耳与内耳之间 C.前庭膜两侧 D.圆窗膜内外 E.鼓室与大气之间

19 对耳蜗微音器电位(CMP)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E) A.该电位变化的频率和幅度与耳蜗的声波振动完全一致 B.潜伏期小于0.1 ms,没有不应期

C.它是多个毛细胞受声音刺激时产生的感受器电位的复合表现 D.在一定范围内,该电位的振幅随声压的增强而增大 E.缺氧和深麻醉时该电位将消失 20 声波感受器是指(D)

A.球囊囊斑毛细胞 B.半规管壶腹嵴毛细胞 C.椭圆囊囊斑毛细胞 D.耳蜗基底膜毛细胞 E.耳石 1 对神经元基本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E)

A. 大多数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B. 一个神经元可有一个或多个树突 C .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个轴突

D. 轴突末端的分支末梢部分膨大呈球状 E. 轴突就是通常说的神经纤维

2 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在(C)

A.胞体 B.树突 C. 轴突始段 D.轴突 E.轴丘 3 神经递质贮存的部位在(D)

A.胞体 B.突触小体 C. 突触小体中的线粒体 D. 突触小体中的囊泡 E.神经末梢 4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C)

A.接受信息 B.产生动作电位 C.传导兴奋 D.合成神经递质 E.释放神经递质 5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依靠下列哪方式实现的(A)

A.局部电流 B.动作电位 C.神经冲动 D.轴浆运输 E.跳跃式传导 6 与神经末梢递质释放有关离子是(D)

+++2+ - A.K B.Na C.H D.Ca E.Cl

7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中的哪些离子通透性增 加所致(C)

++-+++-+

A. Na、K、 Cl ,尤其是K B. Na、 K、Cl,尤其是Na

+--+ -+

C. K、Cl ,尤其是Cl D. K、Cl,尤其是K

2++ -2+

E.Ca 、K、Cl,尤其是Ca

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中的哪些离子通透性增 加所致(B)

++-++++

A. Na、K、 Cl ,尤其是K B. Na、 K,尤其是Na

+--+ -+

C. K、Cl ,尤其是Cl D. K、Cl,尤其是K

2++ -2+

E.Ca 、K、Cl,尤其是Ca

9下列哪些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共同特征(A)

A.突触前膜均去极化 B. 突触后膜均去极化 C.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一样 D.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E.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的最终效应一样

10突触传递兴奋呈单向性特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B) A.突触前、后膜的膜电位不同

B. 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而后膜不释放递质

C. 突触前、后膜受体不同 D.突触前、后膜兴奋时耗能不同 E. 突触前、后膜离子通道不同

11 在整个反射弧中,最容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C)

A.感受器 B. 传入神经元 C.反射中枢中的突触 D.传出神经元 E. 效应器 12 神经调质与递质的主要区别点是(C)

A.是否由神经元合成 B.是否释放入突触间隙 C.是直接传递信息,还是调节传递信息的效率

D.是否与受体结合 E.是否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效应 13 下列哪种神经递属于单胺类(E)

A.乙 酰胆碱 B.腺苷 C.甘氨酸 D.阿片肽 E.去甲肾上腺素 14 选择性阻断2受体的阻断剂为(A)

A.育亨宾 B.哌唑嗪 C.酚妥拉明 D.普萘洛尔 E.丁氧胺 15 毒蕈碱受体又叫(C)

A.受体 B.N受体 C.M受体 D.受体 E.5-HT受体 16 下列效应器上受体作用表现为抑制性的是(C)

A.瞳孔开大肌 B.胃肠括约肌 C.小肠平滑肌 D.膀胱括约肌 E.皮肤、粘膜、内脏血管平滑肌 17 下列效应器上受体作用表现为兴奋性的是(A)

A.心肌 B.支气管平滑肌 C.小肠平滑肌 D.未孕子宫肌 E.骨骼肌血管平滑肌 18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下列哪种化学物质不是神经递质(A)

A.肾上腺素 B.甘氨酸 C. 多巴胺 D. 乙 酰胆碱 E. 去甲肾上腺素 19肾上腺素能受体对下列哪些化学物质不起作用(D)

A.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NE B.肾上腺髓质分泌的NE

C.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E D. 乙 酰胆碱类物质 E.血中的异丙肾上腺素 20对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B)

A.为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活动方式

B. 反射活动的实现不一定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C.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为反射弧

D. 反射弧五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将不能进行 E. 反射活动实际上是一个闭 合回路形成的自动控制系统 21 对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E)

A.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B.与脑干网状结构有关 C.通过丘脑第三类核群 D.无专一特异性感觉传导功能 E.可单独激发神经元放电

22 对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A.主要通过特异性投射系统发挥作用 B.破坏中脑网状结构,动物将处于昏睡

C.参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唤醒作用的递质可能为 乙 酰胆碱 D.它为一个多突触接替系统 E.催眠药和麻醉药可在此发挥作用 23一侧枕叶皮层接受视网膜的哪侧传入纤维的投射(D)

A.同侧眼 B.对侧眼 C.双眼全部 D.同侧眼颞侧和对侧眼鼻侧 E. 同侧眼鼻侧和对侧眼颞侧 24 脊髓中央管前部局限破坏时,将出现下列哪些感觉分离现象(C)

A.痛觉和轻触觉 B.温觉和轻触觉 C.痛、温觉和 轻触觉 D. 痛、温觉和 本体感觉 E. 痛觉和温觉 25 下列哪项不是慢痛特点(D)

A.伤害性刺激作用皮肤时可出现 B.由C类纤维传导,定位不明确 C.一般在刺激后0.5-1.0秒才被感觉 D.一旦刺激停止,该痛觉立即消失 E. 内脏痛觉通常表现为慢痛

26 对皮肤痛与内脏痛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E) A.皮肤痛有快痛、慢痛之分,内脏痛没有 B. 皮肤痛发生快,而内脏痛发生慢

C.皮肤痛产生后消失快,而内脏痛消失缓慢 D. 皮肤痛定位明确,而内脏痛定位不明确 E.切割、烧灼等刺激对皮肤痛和内脏痛都敏感 27 肝、胆囊疾患者发生牵涉痛的部位可位于(B)

A.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尺侧 B. 右肩胛部

C.腹肌沟区 D. 左上腹、肩胛间 E.上腹部或脐周围 28 对脑电图中波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为成年人安静时主要的脑电波 B.在清醒、安静、闭眼时出现 C.波幅变化呈梭形 D.皮层额叶处记录此波最为明显 E.睁眼或接受其它刺激时立即消失 29 下列哪项不是慢波睡眠的特点(E)

A.感觉功能暂时减退 B.肌紧张减弱 C.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D.体温下降,发汗增强 E.眼球出现快速运动和部分肢体抽动 30 下列哪项不是异相睡眠的特点(C)

A.有助于精力恢复 B.利于皮层新突触联系的建立

C.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多 D.出现快速眼球运动或部分肢体抽动

E.心绞痛、哮喘易在期发生

31 对成年人睡眠的叙述,错误的是(C)

A.睡眠开始首先进入慢波睡眠 B.睡眠中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替出现 C.异相睡眠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而慢波睡眠则不同 D.异相睡眠时唤醒的人往往在做梦

E.特殊时,从觉醒状态可直接进入异相睡眠 32 不是肌紧张持征的是(C)

A.它是由缓慢持久地牵拉肌腱时发生的一种牵张反射

B.感觉器为肌梭 C.参与反射的突触为单个 D.持久出现 E.不易疲劳 33 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世纪的反射为(A)

A.肌紧张 B.腱反射 C.屈肌反射 D.牵张反射 E.对侧伸肌反射 34 腱反射亢进时,则提示(D)

A.反射弧传入通路受损 B.反射弧传出通路受损

C. 脊髓反射中枢受损 D.高位中枢受损 E.肌梭病损 35 对大脑皮层运动区特点有叙述,错误的是(B)

A.一侧皮层支配对侧躯体肌肉 B.一 侧皮层支配对侧面部肌肉 C. 其范围大小与肌肉运动精细复杂程度呈正比

D.该区定位的上下分布总体安排为 倒置,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安排则为正立

E.躯干和四肢近端肌肉代表区在皮层6 区,而远端肌肉代表区在皮层4 区 36 下列传导通路与运动调节无关的是(E)

A.顶盖脊髓束 B.网状脊髓束 C.前庭脊髓束 D.红核脊髓束 E. 脊髓丘脑束 37 对脊休克主要表现的叙述,错误的是(B)

A.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肌紧张减弱或消失

B.发汗反射增强 C.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扩张 D.排便、排尿停止 E. 断面以下感觉及随意运动消失 38 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由下列哪种因素引起(B)

A.脊髓横断损伤的刺激 B.离断脊髓失去高位中枢调控

C. 脊髓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 D.大脑皮层与低位脑干神经元破坏 E. 脑干网状结构功能障碍

39 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纤维为(C)

A.副交感节前纤维 B. 副交感节后纤维

C.交感节前纤维 D.交感节后纤维 E.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40 病人可以听懂别人说话,自已也会讲话,看懂文字,手的功能正常,但不 会书写。其语言中枢损伤部位主要在(A)

A.额中回后部 B. 中央前回底部之前 C.中央后回3-1-2 区 D.颞上回后部 E. 角回

41 大脑皮层语言功能一侧优势逐步建立的年龄段一般在(D)

A.2-3岁之前 B. 3-5岁之前 C. 5-10岁之前 D.10-12岁之前 E. 12岁之后 1. 关于内分泌系统最佳的描述是(D)

A. 区别与外分泌腺系统 B.无导管,腺体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系统 C.分泌物通过体液传递信息的系统

D.包括内分泌腺与分散在机体各处的内分泌细胞的一个总的系统 E.由内分泌腺组成的系统 2. 神经激素是(C)

A.作用与神经细胞的激素 B.具有酶功能的神经递质 C.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 D.神经系统内存在的激素 E.使神经兴奋的激素

3. 下列哪种激素属类固醇激素(D)

A.肾素 B.胰岛素 C.生长素 D.氢化可的松 E.甲状腺激素 4. 下列哪种激素不是含氮类激素(D) A. 肾上腺素 B.生长抑素 C.促卵泡素 D. 雄性激素 E.胰高血糖素 5.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第一信使(D)

2+

A. Ca B.cAMP C.cGMP D.肾上腺素 E. 5’-AMP 6. 不属于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B)

A.GH B.OXT C.ACTH D.TSH E.PRL 7. 生长素对代谢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

A.加强组织对糖的利用,增强钠\\钾\\钙\\磷等重要元素的摄取与利用 B.促进蛋白质合成 C.促进脂肪的分解

D.抑制组织对糖的利用 E.分泌过多,引起糖尿

8. 对靶激素分泌增高时的负反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抑制下丘脑分泌相应的释放激素 D.使相应的释放激素和促激素均减少 B.抑制靶腺激素在血中浓度升高 E. 靶腺激素中成分变化可影响靶激素 C.使靶腺激素在血中浓度升高

9. 血管升压素,即抗得尿激素主要产生在(D)

A.神经垂体 B.近球细胞 C.室旁核 D.视上核 E.腺垂体 10 .能增加机体产热,使基础代谢率(BMR)升高最明显的激素是(C)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睾丸酮 E.糖皮质激素

11 患儿身体矮小,智力低下是由于下列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D)

A.生长素 B.雄激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 12.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食物中缺少(D) A.维生素 B.12B、铁 C.酪氨酸 D.碘 E.钙 1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下列哪项变化(C)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增加 D.肾上腺皮质逐渐增生 B.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增加 E.肾上腺髓质逐渐萎缩 C.肾上腺皮质渐趋萎缩

14.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的主要激素是(C)

A.肾上腺素 B.氢化可的松 C.醛固酮 D.性激素 E.去甲肾上腺素 15.不能促进蛋白质合成的激素是(C)

A.生长素 D.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E.雄激素 C.皮质醇

16. 对肾上腺素作用的叙述,错误是(D)

A.使心输出量增加 D.使肝糖原分解,血糖降低 B.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E.使脂肪分解,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加 C.使胃肠运动减弱

17. 胰岛素对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合成 D.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 B.促进蛋白质分解,促进脂肪合成 E. 抑制葡萄糖转变为脂肪,抑制氨基酸转变为C.促进蛋白质分解,促进脂肪分解 蛋白质 18. 关于胰岛素降低血糖作用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 D.促进糖异生过程 B.促进糖的氧化和糖原的合成 E.促进糖转变为脂肪 C.抑制糖原分解

19. 有关胰岛素作用和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A.交感神经兴奋时,分泌增加 B.促进蛋白质合成

C.血糖升高可刺激其分泌 D.可使血钾降低

E.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

20. 对肾上腺素(E)与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比较的叙述,下述哪项错误(A)

A.E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的作用强于NE

B.E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强于NE C.E可使骨骼肌血管舒张 D.E使血糖升高的作用强于NE E.E是一种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