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场宏观环境分析报告[概要]
⼀、宏观经济状况
⼴州经济由⼆、三产业两轮驱动,03年以前,第三产业拉动⼴东经济增长,03后,⼴州进⾏产业结构调整,第⼆产业对⼴州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第三产业。
⼴州“⼗⼀五”规划继续加强⼯业结构调整,⼤⼒发展汽车、⽯化和信息三⼤⽀柱⼯业产业;同时还要⼤⼒发展⾦融和物流两⼤服务业。⼆、互联⽹状况
⼴州家庭电脑普及率为73.7%,居全国各⼤城市之⾸;家庭上⽹率为52.5%;居民上⽹率25.9%,这些数据表明⼴州的互联⽹⽔平处于全国领先⽔平。
⽹络企业⽤户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其次是批发零售、IT和物流。
由于传统媒体在当地根深缔固,加之⼴州⼈务实、低调的作风,⼴东企业对张扬个性的⽹络认知度并不⾼,当然也包括对⽹络招聘认知度不⾼。三、⾏业状况
汽车、⽯化和信息是⼴东⼯业三⼤⽀柱,占到⼴州⼯业总产值42.67%。
物流业、批发零售、⾦融保险业等是⼴州三⼤服务业,占到⼴州第三产业⽣产总值的54.8%。且政府“⼗⼀五”将进⼀步加快发展⾦融业和物流业。四、企业状况
⼴州内资企业占59.84%,外资企业只占9.85%,与深圳相⽐,外资⽐重低很多。
从规模来看,⼩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87.5%,且集中在纺织,其次是机械设备。尽管汽车、⽯化、信息是⼴州三⼤⼯业⽀柱产业,但它们都属于资本化密集化的重⼯业。五、求职者状况
⼴州从业⼈⼝近5年保持平均2.17%的速度增长,从业⼈员近⼀半在⾮国有性质单位,且⽐重还在增加。另外,⼈员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到37%,其次是物流业。
⼴州近⼏年⼀直在保持⼈⼝净迁⼊,不过迁⼊净增率有所下降;从⼈才流动性来看,⼴州⼈才流动性⾮常⼤,2004年484次⼈才招聘会,平均每场1364.5⼈。
⼈才市场上以⼤专以上⼈才为主,其中硕⼠和⼤专学历层次的⼈才供过于求,本科及中专以下学历层次的⼈才供不应求。另外,中⾼级职称⼈才供不应求,初级职称⼈才供过于求。
⼈才需求最⼤的职位依次是市场销售、服务/后勤、⽂职、房地产/⼟建、计算机。⽽供给最多的职位依次是⽂职、计算机、市场营销、⼯⼚、财务等类别。从数量对⽐分析看出,各类职位的⼈才供给数量均远⼤于需求数量。六、⼴州区域情况
黄埔区和⽩云区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增长速度都排在全市前两位。
另外,⼴州港、⼴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州保税区均在黄埔区内。不管是从企业总量还是知名企业数量,黄埔区均占有较⼤优势。结论:
⼴州⽹络招聘⾏业的求职者市场已相对成熟。
对于汽车、⽯化和信息等资本化密集⾏业,建议主打⾼端产品;对纺织⾏业、批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业,主推服务期。建议公司努⼒在⾦融和物流两个⾏业建⽴优势。
如果考虑区域推⼴,建议优先考虑黄埔区,其次可以是⽩云区、番禺区、天河区、南沙区。Michael.chen信息管理中⼼2006-3-23⽬录
⼀、⼴州经济环境分析 (4)(⼀)⼴州总产值分析 (4)(⼆)⼴州经济增长率⽐较分析 (5)
(三)2005年⼴州经济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向 (5)⼆、⼴州互联⽹使⽤状况 (6)
(⼀)⼴州地区的电脑普及率及上⽹普及率 (6)(⼆)⼴州地区各⾏业的⽹络使⽤率 (7)(三)⼴州⽹络企业发展状况 (8)三、⼴州各⾏业发展状况 (8)(⼀)⼯业⾏业分析 (8)(⼆)服务业⾏业分析 (12)四、企业状况 (14)(⼀)⼯业企业状况 (14)(⼆)服务业企业状况 (16)五、⼴州求职者状况 (16)
(⼀)⼴州市劳动⼒总量情况 (16)(⼆)⼈才流动性分析 (18)(三)⼈才市场⼈才状况 (20)六、⼴州区域分析 (23)(⼀)各区经济状况 (23)(⼆)重点区域介绍 (24)附表1:黄埔区企业名录 (31)⼀、⼴州经济环境分析(⼀)⼴州总产值分析
数据来源:《⼴州统计年鉴》、2005年《⼴东统计年鉴》
图1显⽰:⼴州经济⼀直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第三产业总产值从1998年开始⼀直⾼于第⼆产业,说明服务业主导了⼴州地区经济,当然第⼆产业的经济地位也不容忽视,⼴州经济由⼯业和服务业两轮驱动。另外,第⼀产业产值增长缓慢,与第⼆、三产业相⽐,产值⽐重很⼩。从2004年数据来看,在第⼆产业中,⼯业占到89.5%。因此我们应该把分析重点放在⼯业和服务业。
备注:第⼀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燃⽓及⽔的⽣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产业以外的其他⾏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州经济增长率⽐较分析
数据来源:《⼴州统计年鉴》、2005年《⼴东统计年鉴》
图2显⽰:⼴州国民⽣产总值增长速度⼀直保持在10%以上,从1996年到2004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2%。另外,我们看到第三产业的增速最快,平均达到15.7%,第⼆产业平均增长速度13.6%。由此可以看出,⼴州的经济主要是由第三产业拉动。但从2003年开始,第⼆产业的增长突然加速,速度远⾼于第三产业。这与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相吻合,从2003年开始,⼴东地区提出要提升⼴东⼯业竞争⼒,要加强九⼤⽀柱产业的竞争地位,在此背景下,⼴州开始调整⼯业结构,因此⼴州⼯业从2003年开始有的迅猛发展,导致第⼆产业迅速增长。(三)2005年⼴州经济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向
2005年⼴州继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业地位进⼀步增强,2005年全市⼯业总产值⽐“九五”期末翻了⼀番多,重⼯业在⼯业总产值中的⽐重超过60%,“⼗五”期间⼯业结构实现了从以轻⼯业为主向以重⼯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汽车、⽯化和信息三⼤⽀柱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业总产值的⽐重,由“九五”期末的26.4%提⾼到42.7%。
“⼗⼀五”期间,⼴州要继续强化汽车、造船、钢铁、⽯油化⼯等产业,重点发展以重化⼯业为主的现代临港⼯业,⼤⼒发展装备制造业,⼒争在“⼗⼀五”期间把⼴州打造成为区域性制造业中⼼。另外,进⼀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发展⾦融、信息、物流等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现代⽣产服务业。⼆、⼴州互联⽹使⽤状况
(⼀)⼴州地区的电脑普及率及上⽹普及率
数据来源:⼴州信息办
如图3,据⼴州市信息办、信息中⼼副主任唐望⽣介绍,截⾄2004年6⽉底,⼴州市家庭电脑拥有率达73.7%,居全国⼤城市之⾸;家庭上⽹率为52.5%;居民上⽹率25.9%,与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发布的排名前两位的北京28%、上海26.6%处于同⼀⽔平。另外,2005年全国城市家庭电脑普及率在15%⾄20%之间;到2010年,全国城市家庭电脑普及率将达到40%⾄50%。由此可以看出⼴州互联⽹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平。
图4、图5是《青少年与互联⽹研究》课题组2003年3⽉⾄4⽉在北京、上海、⼴州、成都、长沙、西宁、呼和浩特等七个城市调查所得结果:
图4、图5进⼀步证明⼴东地区的互联⽹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平。(⼆)⼴州地区各⾏业的⽹络使⽤率
此处我们以⼴东省的总体状况作为参考来分析⼴州各⾏业使⽤⽹络的情况。如图6所⽰:⼴东省上⽹⽤户中,从事制造业的⽤户最多,所占⽐例为18.6%;其次是从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户,占10.8%;从事教育业的⽤户占10.5%;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户占7.4%;从事IT业的⽤户占6.2%;从事交通运输、仓储业的⽤户占5.9%。结合⽹络招聘⾏业的客户分布,我们应该关注制造业、批发零售、IT、物流等⾏业。
数据来源:中⼭信息产业局⽹站和中国互联⽹络信息中⼼2005年《中国互联⽹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三)⼴州⽹络企业发展状况
总的来说,⼴州互联⽹⽓氛不如北京浓厚,主要有以下原因:⼀是⼴州本地的互联⽹企业的规模及业界影响⼒远远⼩于北京的同⾏;⼆是与北京相⽐,⼴州本地的传统媒体显得更为强势。⼴州的报业市场向来是“三国⿍⽴”,⼴州⽇报⽓团、南⽅⽇报集团、⽺城晚报集团三分天下。三是⽐起北京来,⼴州的本地企业和本地⼈在作风与⽓质上,更显得务实、低调,但是⽹络强调却是个性的张扬。
由于以上原因,尽管⼴州的制造业、汽车业、⾦融业等在全国都占有很⾼的⽐例,具备很⼤的发展空间,⽽且这些⾏业与⽹络有天然的结合点。但由于本地企业对于⽹络⾏业的认识程度不⾼,造成了这些领域的⽹络资源未被充分利⽤,⽹络经济未被充分挖掘。这其中也包括对⽹络招聘的认识度还不深。三、⼴州各⾏业发展状况
从前⾯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州地区主要是以第⼆产业和第三产业两轮驱动⼴州经济发展。其中,⼯业占到第⼆产业经济⽐重达到90%,所以此处我们重点分析⼯业和第三产业。(⼀)⼯业⾏业分析
⼴州拥有39个⼯业⼤类中的35类,是华南地区⼯业体系最完善的城市之⼀。2004年,全市轻重⼯业⽐重为46.6:53.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电⼦信息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三⼤⼯业⽀柱产业年均增速约24%,占全市规模以上⼯业总产值⽐重达到44%。⽬前,汽车等机械装备、⽯化及精细化⼯、电⼦信息、钢铁、制药、轻纺、新材料等重点发展产业的产值,约占全市⼯业总产值的70%。
数据来源:2005年《⼴东统计年鉴》
如图7所⽰:⼴州地区的交通设备制造(汽车产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设备
制造(信息产业)等三⼤⾏业位列⼴东⼯业⾏业之⾸,三⼤⾏业占到⼴州⼯业总产值的42.67%。这与⼴州地区重点发展汽车、⽯化和信息三⼤⽀柱产业密切相关。
根据⼴州市政府2005年2⽉印发的《关于加快提升⼴州⼯业产业竞争⼒的实施意见》。现阶段⼴州市提升⼯业产业竞争⼒的重点是:机械装备⼯业、⽯化及精细化⼯业、电⼦信息业、钢铁、制药、轻纺及新材料等产业。下⾯对⼴州重点⾏业做⼀个概述:
1、汽车产业(包括轿车、客车、轻型载货车整车⽣产业;汽车零配件⽣产业;摩托车及配件⽣产业。)
2003年,⼴州汽车⼯业总产值555.19亿元(含摩托车),同⽐增长59.1%,占全市⼯业总产值的11.8%。根据市统计局统计,2003年全市共有99户规模以上汽车⼯业企业,总资产285.10亿元,从业⼈员20833⼈。其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有50户。代表性企业有本⽥、东风汽车、丰⽥、风神、⼤众、宝龙、骏威客车、⽺城汽车、五⼗铃客车、⼴州摩托集团等。汽车产业发展⽬标:到2010年,汽车⼯业总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较强⾃主研发能⼒的汽车⼯业技术创新体系。把⼴州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基地和亚洲地区主要汽车⽂化发展中⼼之⼀。形成以电⼦商务平台与销售店相互⽀撑的全国汽车营销体系和物流体系。
发展重点:扶持轿车⽣产企业做强做⼤,重点扶持⼴州本⽥汽车扩能、东风汽车集团乘⽤车扩能和⼴州丰⽥汽车等项⽬建设;加快⼤中型客车、专⽤汽车、轻型货车⼯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促进企业的联合重组,形成集团⼒量,整合做强;把汽车零部件⼯业作为产业的重点,与整车共同发展;⿎励摩托车⽣产企业整合做强。2、⽯化⼯业(包括炼油、⼄烯及⽯化深加⼯、电⼦化学品、涂料、精细化⼯等。)
⽯化⼯业作为⼴州市⽀柱产业,在省内乃⾄华南地区具有较明显的产业优势。2003年,⼴州市共有358户规模以上⽯油化⼯⽣产企业,总资产464.55亿元,从业⼈员60188⼈。代表性企业有宝洁、雅芳、安利、虎头、双桥、美晨、浪奇、⽴⽩、德国巴斯夫、瑞⼠龙沙、美国慧视。⽬前⼴州市已经拥有全球最⼤的⽴德粉⽣产基地、全国最⼤的改性塑料⽣产企业、全国七⼤试剂基地之⼀、华南地区唯⼀的⼤型纯碱⽣产企业和省内最⼤的氯碱企业和聚⼄烯⽣产基地。
发展⽬标:到2010年,⽯化⼯业总产值争取达到2200亿元,年均递增18%以上;5户左右国内百强化⼯企业。
3、电⼦信息制造业(包括通信设备、电⼦计算机及零部件、软件、集成电路及新型电⼦元器件、汽车电⼦及其它电⼦专⽤设备、家⽤视听设备等等。)
电⼦信息制造业是拉动⼴州市⼯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电⼦信息制造业企业280家。电⼦信息制造业的产品销售收⼊和利润总额占全市规模以上⼯业的⽐重分别达到10.7%和7.4%。代表性企业有佳杰科技、天河科技园、⾦鹏集团、南⽅⾼科、京华⽹络、⽤友、七喜电脑、⾦鹏集团、光宝集团等。
发展⽬标:到2010年电⼦信息制造业产值要超过2000亿元,软件产业产值要超过400亿元,整个电⼦信息制造业产值占全社会⼯业总产值的⽐重要超过15%。培育和引进3家以上年产值超100亿元、10家年产值超50亿元、20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型电⼦信息企业。
发展重点:电⼦信息设备制造基地——以⼴州开发区、保税区、南沙开发区为主体,形成⼴州电⼦信息设备制造基地,将其建设成为⼴东省及泛珠三⾓区域的重要电⼦信息设备制造基地之⼀。软件产业基地——以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为基础,完善⼴州软件园基础设施,加快⾼唐新区和软件产业孵化中⼼的发展,构建⼴州信息港,将其建设成为⼴州软件领军企业的⼤本营。4、机械装备产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属制品业、船舶制造和普通机械制造业等。)⼴州市装备制造业在全省优势显著。2003年,全市共有机械装备⼯业企业697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业企业户数的14.8%。2003年,⼴州的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和⾦属制品制造业合计占全市机械装备⼯业总产
值的86.5%,占增加值的87.6%,占利税总额的95.7%。有71家机械装备⼯业企业年销售收⼊超亿元(其中9家企业年销售收⼊超10亿元),合计约占全市机械装备⼯业销售收⼊的63.3%;8家企业利税超亿元,合计占全市机械装备企业利税的87.5%。代表性企业有⼴重集团、⼴州⽇⽴电梯、⽩云电⽓集团、⼴州数控设备⼚等。
发展⽬标:争取在2010年前后,实现⼴州市机械装备⼯业“⼀个基地、两个中⼼”的⽬标。⼀个基地:把⼴州建设成为全国技术领先、⽣产规模⼤、产业优势显著、市场影响⼒强的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2010年⼯业总产值⼒争达到4600亿元,使机械装备⼯业产值占⼯业总产值35%左右。两个中⼼:形成具有较强研发能⼒的机械装备⼯业研发中⼼和辐射全国的机械装备维修服务中⼼。
发展重点:⽤2-7年时间把⼴州市建设成为全国汽车及零配件的最⼤⽣产基地之⼀;⼤⼒发展移动通讯设备、通信机站、计算机、柜员机、智能系统等基础较好的产品,加⼤⼒度建设集成电路设计中⼼;不断提⾼造船能⼒和技术⽔平,建成中国三⼤造船基地之⼀;保持电梯⽣产制造的全国领先地位;建成全国规模最⼤、品种最多、性能最先进的智能式⽴体停车设备制造加⼯
基地;建设全国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产研发服务中⼼,迅速扩⼤数控机床⽣产规模;争取建成全国最⼤的中⼩型汽轮机⽣产基地;⼤⼒发展中低压系列输配电成套设备;建设品种齐全的⾼中低压和特种变压器⽣产制造和销售中⼼。5、钢铁产业(包括焦化、烧结、炼铁、炼钢和轧钢等等)
2003年,⼴州市有规模以上钢铁⽣产企业50家,总资产156.01亿元,从业⼈员10573⼈。代表性企业有⼴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联众(⼴州)不锈钢有限公司、⼴州双菱钢铁⼯业有限公司、⼴州市番禺裕丰钢铁有限公司、⼴州市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州JFE钢板有限公司、⼴钢集团等等。产品销售收⼊135.57亿元,占全省同⾏业38.5%。2003年⽣铁产量79.98万吨,占全省22.9%;钢产量241.43万吨,占全省40.5%;成品钢材360.27万吨,占全省45.7%。
发展⽬标:重点培育2-3家主业突出、核⼼能⼒强、有国际竞争⼒的⼤型企业集团。到2010年粗钢产量达800万吨,钢材产量1100万吨,钢铁⼯业产值达400亿元,把⼴州市建成千万吨级钢铁⼯业基地。
6、医药产业(包括中成药及中药饮⽚、化学药制剂及原料药、⽣物和⽣化制品、兽药、卫⽣材料和医药⽤品、医疗器械等等)
2003年,⼴州市规模以上医药⼯业企业71家,总资产103.65亿元,占全国医药⾏业总资产的2.41%;从业⼈员22731⼈;完成⼯业总产值68.35亿元,占全省医药⼯业产值总量的25.62%。⼴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医药企业100强中排名第四位。发展⽬标:2010年,医药⼯业总产值25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100家,其中1家年销售收⼊100亿元以上,5家10亿元以上,10家5亿元以上;培育1-2家年销售收⼊200亿元以上的医药商业企业。
发展重点:⼤⼒实施中药现代化;⼤⼒发展⽣物制药;⼤⼒发展优势的化学原料药及新型制剂。7、轻纺产业(包括⾷品饮料、纺织服装、⽪⾰、造纸、塑料、⽂体⽤品等等。)
⼴州市轻纺⼯业门类众多,涉及15个⾏业。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轻纺⼯业主要⾏业共有2260家企业,拥有资产1034.3亿元,从业⼈员69.40万⼈,完成⼯业总产值1216.81亿元,占全省同⾏⽐重1/5强,同⽐增长16.6%;到2003年底为⽌,⼴州市轻纺⾏业共有中国名牌产品6个,省名牌产品30个;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4户。代表性企业有珠江钢琴集团、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州⽇报印务中⼼、⼴州轻⼯⼯贸集团有限公司、⼴州纺织⼯贸集团等等。
发展⽬标:到2010年,实现全市轻纺⼯业总产值2200亿元,年平均递增9%左右,轻纺⼯业产值占全市的17%左右。充分利⽤⼴州作为我国南⼤门的地理优势,全⼒构筑⼴州轻纺产品集散交易平台。打造⼀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的⼤型企业集团和⾻⼲企业:培育2家产值100亿元以上、5家50-100亿元、23家10-50亿元、50家1-10亿元的⾻⼲企业。培育⼀批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品牌:培育中国名牌产品9个,省名牌产品50个。建设⼀批具有国际或国内规模的⽣产基地:建设全球最⼤钢琴⽣产制造基地、全国最⼤⽪⾰⽣产制造集散基地、全国最⼤⽜仔服装⽣产制造集散基地、全国最⼤新闻纸⽣产制造基地、全国家电⽣产出⼝基地、全球三⼤花边⽣产基地之⼀。形成⼀批产业发展技术⽀撑⼒强的技术研发中⼼和产品设计中⼼: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8个。并形成亚洲啤酒酿造中⼼、华南地区服装设计研发中⼼、全国⼀流的发酵⾷品检测科技中⼼等。
(⼆)服务业⾏业分析
物流业、批发零售、⾦融保险业等是⼴州三⼤⽀柱服务业。2004年三⼤⾏业占⼴州第三产业⽐重达到54.8%,其中物流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占到27.5%;批发零售占到18%;⾦融保险业占9%。1、物流⾏业
图8显⽰:⼴州、深圳两地的港⼝货物吞吐量占到全省的近60%。其中⼴州就近40%。这从⼀个侧⾯说明⼴州物流业是⾮常发达的。
数据来源:2005年《⼴东统计年鉴》2、批发零售业
数据来源:2005年《⼴东统计年鉴》
图9显⽰:⼴州、深圳商品购进总额占到⼴东省的63.1%,其中⼴州就占43.48%;两地商品销售总额占⼴东全省的51.37%,⽽⼴州就占到37.15%。由此可以看出⼴东省的批发零售业⾮常发达。3、⾦融业
⼴州和深圳是⼴东⾦融业最为发达的两个地区,两地⾦融保险业产值占到⼴东省的总产值的64.8%,其中⼴州地区占28.5%,深圳36.3%。⼴州市发改委2005年2⽉专门发布
了《关于⼤⼒发展⼴州⾦融业的意见》,提出要把⼴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向东南亚的区域性⾦融中⼼。另外,2006年3⽉11⽇⼴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在两会上强调,⼴州“⼗⼀五”期间将重点推进六项⼯作,⾦融服务业将得到优先发展。
四、企业状况(⼀)⼯业企业状况
1、规模以上企业注册类型分析
数据来源:《⼴州统计年鉴》、2005年《⼴东统计年鉴》
备注:1、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是指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规模以上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以及年销售额500万以上的⾮国有企业。
图10显⽰:从2003年注册数量分析,⼴州企业还是以内资为主,内资企业占总体数量的59.84%;另外,港澳台投资企业占30.3%,外商投资企业占9.85%。从近三年的发展状况来看,港澳台投资企业数量有所减少,⽽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则逐渐增多。
数据来源: 2005年《⼴东统计年鉴》
图11显⽰:从2004年外商投资情况来看,深圳的项⽬远多于⼴州,且⼴州的外商投资企业总数也只是深圳的⼀半。结合图10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正因为⼴州主要是以内资企业为主,所以在观念上相对于深圳显得保守⼀些,对互联⽹包括对⽹络招聘的认识度还不够深。
2、规模以上企业⽣产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州统计年鉴》、2005年《⼴东统计年鉴》
备注:根据国家统计标准,⼤型企业是指⼈数在2000⼈以上、销售额3亿以上、资产4亿以上的企业;中型企业是指⼈数在300-2000⼈、销售额在3000万-3亿、资产在4000万-4亿的企业;⼩型企业则是⼈数在300以下、销售额3000万以下、资产4000万以下的规模以上企业。
图10显⽰:⼴州企业以⼩企业为主,其中⼩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87.5%。中型企业占到11.42%。3、规模以上企业⾏业类型分析
图11显⽰: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最多,数量占到重点⾏业企业数量的58.32%;其次是机械装备,企业数量占到17.99%。另外,尽管汽车、⽯化、信息是⼴州三⼤⼯业⽀柱产业,但由于他们都属于资本化集中的重⼯业,所以企业数量并不是很多。对于⽹络招聘来说,可以在纺织和机械装备⾏业主推服务期产品,⽽在汽车、⽯化和信息⾏业主推⾼端产品,如猎头和半猎头。
数据来源:2005《⼴东统计年鉴》(⼆)服务业企业状况
⼴州地区⾦融保险业企业15家,如汇丰/东亚等银⾏呼叫中⼼、平安保险等保险公司,⼤型批发零售超市门店2500家,如好⼜多、家乐福。五、⼴州求职者状况(⼀)⼴州市劳动⼒总量情况1、近四年⼴州市年末从业⼈数
数据来源:《⼴州统计年鉴》、2005《⼴东统计年鉴》
图13显⽰:⼴州近⼏年年末从业⼈⼝保持增长,平均增长速度为2.17%。2003年增长较快,达到2.77%,2004年达到3.77%。
2、⼴州市各类型企业拥有职⼯数
数据来源:《⼴州统计年鉴》、2005《⼴东统计年鉴》
图14显⽰:⼴州市从业⼈⼝主要集中在国有单位和其它单位企业⾥。2004年⽐2003年职⼯⼈数增长2.06%,但国有单位和城镇单位都在负增长,特别是城镇集体单位职⼯数减少8%,⽽其他单位则增长7.9%。数据分析结果与⼴州市⿎励发展⾮国有经济、国有经济资本化和重型化的政策相吻合。3、⾏业从业⼈员分布
数据来源:2005《⼴东统计年鉴》
图15显⽰:⼴州市在岗职⼯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到37%,其次是物流,电⼦信息尽管是⼴东⽀柱产业,但从业⼈员只有2%。
(⼆)⼈才流动性分析1、⼈⼝流动性
数据来源:《⼴州统计年鉴》
图16显⽰,⼴州市⼈⼝近⼏年⼀直保持净迁⼊,但迁⼊净增率有所降低,2001年13.8%,2002年11.96%,⽽2003年降为5.05%。2、⼈才流动性
数据来源:2005《⼴东统计年鉴》
图19显⽰:深圳地区的⼈才交流会次数远⾼于其它各地,其次是东莞,⼴州排在第三。图中九个地区交流会次数占到⼴东的95.4%。
数据来源:2005《⼴东统计年鉴》
⼴东⼈才交流会平均每场参会⼈数777.8⼈,图20显⽰,⼴州地区每场参会⼈数全省最⾼,是深圳的两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州的⼈才市场⾮常活跃,⼈才流动性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