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

2021-12-16 来源:钮旅网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 C ) 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 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

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 AC ) 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 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 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 B ) 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 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 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 B ) 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 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 AB )

A.亚里士多德 B.李特尔 C.洪堡 D.梁启超 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 BC )

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 D.拉采尔

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 ( D )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

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 A )思想的萌芽。 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 C.生态论 D.适应论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4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

7、法国人维达尔▪白兰士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

8、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社会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 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4.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5.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是指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地理学的人地关系,“人”是指社会性的人,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地理环境,是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也是指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即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

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

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地理学科,它与其它的社会科学一样,都是以人和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

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

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答: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人文现象。 2)主要内容:

(1)人地关系: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2)区域研究: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3)空间分析: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3)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社会性:人文地理学以人和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因而具有社会性的特点。 (2) 区域性:区域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离开了区域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3) 综合性:人文地理学科属于交叉学科,涉及自然、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门学科,

它们相互联系、渗透的特点反映了本学科的综合性。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参照文化决定论)。

答: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人地相关论 人地协调论 相同 (1)人地相关(2)人地关系中人是主要因素 (1)人地相互作用和影响,人是最关差异 (1)人地互为因果(2) 或自然论因果观 键因素。(2)人地对立统一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答:拉采尔地理决定论把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归结为四方面(1)直接生理影响(2)

心理影响(3)对社会组织和经济的影响(4)对人类迁移和分布的影响

评价:“环境决定论”的人地观,虽然是对“天命论”、“神创论”的反叛,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夸大了环境的决定力量,无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答: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环境自身的演变规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人必须约束自身的行为,以取得人地协调;人地之间不是简单的因素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

6、 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答:建国以后,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分四个阶段: (1)1950-1957年: 学习苏联的地理学思想,重视学习苏联经济地理的理论与方法,主要通过请苏联专家讲学,翻译苏联著作和论文,按苏联模式设置教学研究机构、编写经济地理讲义等。否认人文地理学的存在,仅仅发展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和人口地理。 (2)1958-1966年: 经济地理有了较快的发展,经济地理工作者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工作,如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工业布局等。西方的计量革命和哲学方法论的革新都没有波及到中国,人文地理研究明显落后于世界水平。

(3)1966-1978年:十年文化大革命,地理研究受到摧残,机构拆散、人员改行、资料散失。是中国人文地理发展的低潮。

(4)1978-今:由于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国家政治经济的对外开放,迎来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春天。1981年召开了第一次人文地理学术讨论会,提出复兴人文地理学口号。1985年全国主要大学地理系开始开设人文地理学方面的课程。近年来,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方面都有了很快的发展。

8、 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

答:广义的地理环境是指一个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综合体。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条件的土壤、气候、水及生物等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社会环境即人文环境,包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层面,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历史的总和。

9、简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人文地理综合研究表现在三个层次的综合:(1)人文地理与全球问题 (2)区域综合研究 (3)特定社会现象和问题研究。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答:(1)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发展方面之一。 (2)人地关系研究不是人文地理研究的唯一课题。 (3)并非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 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答: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在于:(1)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2)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的中心课题。(3)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人地关系的具有相对性、多样性、动态发展三大特征。

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地理环境决定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 相同 (1)否定人地关系 (2)人地之间是因果关系 差异 (1)地理环境为因,人类社会为果 (1)人的意志为因,环境发展为果 (2)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2)否认地理环境的自然基础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答: 1)人地相关论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何利用取决于人的选择能力,人地关系是一种或多些的关系。

2)以代表人物白吕纳的观点为例,白吕纳认为:(1)人可以能动地改造环境。 (2)人地相互作用形成的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3)心理因素是地理事实的源泉。

3) 评价:(1)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承认环境对人类的影

响,同时也反对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观点,认为人地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具有选择力,能改变和调节自然环境,并预见人类改变自然越强烈则两者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具有朴素的辩证观点。(2)“可能论”过份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只是提供可能。而人是根据“心理因素”选择。如果心理因素是最终原因,必然走向唯意志论;如果心理因素是结果,仍要回到环境中去寻觅,所以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是不彻底的。

4、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答:1)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变化发展趋势。

2)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两个特定的内核:1.区域和空间这条研究主线;2.人地关系的传统。

5.列举近代地理学派及其主要观点。

答(1)环境学派:(1)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2)地理环境决定论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

2.区域学派: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3.景观学派: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4.人地相关学派: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6.地理学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古典地理学阶段。从地理学思想萌芽的出现到19世纪上半叶。古典地理学主要以记叙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地理学在这一阶段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时期有关地理方面的著作有荷马的《伊利亚特》,洪堡的《新大陆热带旅行记》、《宇宙》等。 (2)近代地理学阶段。19世纪上半叶到二战以前。世界上开始出现大学地理讲座和地理系。在这一时期由于地理大发现、探险活动,地理方面新资料和新报道的增加,人们为了寻求复杂地理现象的答案,引发了地理学的大发展,加之科学革命的冲击,其他学科的发展,地理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文地理学也在这一时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在这一时期地理方面的著作有白吕纳《人地学原理》,拉采尔的《人类地理学》。地理学建立起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3)现代地理学阶段。二战以后。战后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也扩大了,理论,技术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发展,在这一时期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综合发展。有关地理方面地著作有加里森的《计量地理学》,阿努钦的《地理学的理论问题》。

7.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特征。

答:(1)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如人地关系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观等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2)新的研究方法。首先,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次,心理学的分析方法的引用被称为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行为革命”;第三,现代人文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首先在研究内容上起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人文地理研究日益向实用方向发展,面向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那些实际问题。其次研究方向上,文化倾向和应用方向加强。

8.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1)现代人文地理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层次的多分支的科学体系。按照普通性程度来说,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从最高层次来看,是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指导,其次是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如野外考察,搜集,分析和利用资料,利用和编制地图等:三是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如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

(2)其中哲学方法论是最为概括,最具有普遍性的方法,作为理论思维的高度表现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重要的作用。对于科学探索具有重大意义。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与四种哲学方法论有关:经验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 , 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9.人文地理学的四种方法论的特点是什么?

答:1)经验主义方法论。其基础是归纳法。有以下两个特点:(1)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断定,得出结论。(2)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其不足之处是归纳是从个别推出一般,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上看,客观存它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很难刘出假设,发展理论。

2)实证主义方法论。它和逻辑实证主义有很大的联系,而且它的引入有了很多的变化:(1)首先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2)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彩了演绎逻辑。(3)加强发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但是又有着很深的不足:(1)有经济决定论的趋向。(2)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3)地理系统是开放我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 3)人本主义方法论。其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而且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趋向,把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4)结构主义方法论。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有两点:(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解释人文现象。但是它还不完善,不系统,影响力小。

9.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答: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1)社会性:人文地理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人类活动在地球上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人文活动,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这些人文活动抽象成人文现象,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的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因而研究对象决定其具有社会性。 (2)区域性:人文地理学重在研究区域特性,从而得出不同区域的特征差异性,相似性,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各成分之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

(3)综合性:人文现象繁多复杂,彼此之间及它们与其它因素的联系错综复杂,这就是需要从综合的角度,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整合,它们之间的影响和制约得出本质的一般规律,正因为这样,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门横断学科,与其它一些研究地表人文要素的科学有密切关系。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一、填空题

1、文化组成中的物质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即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 2、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3、文化景观具有三个特点,即功能性、空间性、时代性

4、汤因比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战和应战、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 5、文化的扩展扩散分为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三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也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2、文化地理学:研究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组织的特征,形成及发展规律。

3、文化区:具体某种或多种文化特征的人群所分布的地理范围。

4、功能文化区:根据政治、经济或社会上的某种机能(机制)而组织起来的地区。

5、文化: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或者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6、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7、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8、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

9、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体系中,各文化综合体,各综合体的文化特征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

答:文化景观也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四个组成要素(1)自然地理背景(2)界象材料(3)非界象材料(4)氛围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答:五个方面: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起源和传播,文化区、文化整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答: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的底色;同一自然景观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化景观。纯粹的自然景观几乎不存在。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1) 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文化的形成都发生于一定地域中,这个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文化的形成。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不难想象,在没有金属的地方,人们是不可能越出石器文化的界限的;在没有一定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的地方,人们从猎狩走向游牧也是不可能的。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由于地理环境赋予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因而使它们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另外,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也有一定影响。这是人们与自然环境作物质交换的方式差异的历史发展结果。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历史时代都对文化景观的发展有所贡献。

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答:1)扩展扩散:在一个核心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观念或新创造逐步向外扩散,使得接受这种文化的人和出现的地区越来越多。扩展扩散,又分为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1)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2)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从最先接受的某一阶层传播到另一社会阶层的人,或者通过中心地系统从某一级城市向次一级城镇传播,或按相反的等级序列传播。比如说购物中心、超市、普通话的传播。

(3)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

2)迁移扩散: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的,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本身的特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区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6、文化中所指的符号包括哪些内容?

答:1)文化中符号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群人共同拥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以及他们的物质形式。

2)符号包括语言符号、科学符号、艺术符号、数学符号。 (1)语言符号包括各民族间不同的语言,如汉语.英语.法语等。 (2)科学符号如化学式H2O,物理公式E=mc等。 (3) 艺术符号如线条,乐谱等。 (4)数学符号如阿拉伯数字1,2,3等。

3)后天的文化获得与传播是靠符号而实现的,为了获得和传播,文化就创造了这种文化载体的符号,通过它来传达文化的内容,交流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意图。而作为文化载体的

2

符号当然也是各文化群体的文化成就。

四、分析题

1、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答:1)形式文化区有三部分构成:核心区,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相对来说是该文化特征表现较为典型的地方。外围区,在核心区周围,该文化的典型性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边缘区,文化上的过渡带,在外围区向外的边缘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特征,形成两种化相混现象。

2)功能文化区有明确的中心,区内有功能联系。其中中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位置是明确的, 而区内部因某种功能活动而相互联系在一起。

2、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答:(1)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由于受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对环境的印象。这种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2)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分析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环境感知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共有。(3)人们一旦形成某种环境感知以后,他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就必然受已存在的环境感知的影响,就不可能十分准确地理解现实环境。其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必然是以其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举例(略)

3、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答: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居民从源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就越来越大。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速度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的不连续。

4.列表比较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名称 物质文化 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制度文化 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精神文化(书面、行为、艺术、心理) 是人类的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包括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诸形态 定义 化 表现方式 不单纯包括其具体的器物,还包括这些器物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还有体现在这些器物中的人们的精神欲望智慧和趣味爱好等 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 表现为各样的制度,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制度以及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 强制性、权威性、独立性 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民族性格,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 特点 稳定性、民族性、时代性 举例 原始共产主义经济制度、奴隶人类的衣、食、住、行,经济制度、在封形成的服饰文化、饮食建经济时,中国文化、居住文化、交通的地主经济、西文化等 欧的庄园经济和印度的农村公社 是人类利用自然界的物质所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对自然界认识、把握、运用、改造的深入,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总和,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基础 欧洲中世纪时的“君权神受”、在我国封建社会时,大家族农业经济组织产生的血缘情感的民族心理反映在政治思想上,使政治思想与宗法伦理有密集联系 意义 其独立性很强,不随物质文化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的范而变化,反而制围广,从四个方面反映了其作用 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总结 文化结构虽然有上述的划分,但实际上这三种文化却相互联系,有时很难分开。如,北京的四合院。一座建筑物属于物质文化;这种格局形态属于制度文化;而建筑内的装饰、室内的摆设等艺术产品属于精神文化 5、比较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答:生物适应是指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用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除去体质发生变化外,还出现另一种变化,这就是对工具的使用和制造,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技术。这就是文化适应。通过对生物适用和文话适用的对比可以发现其异同之处。其相同之处有:

(1)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在生物

适应中表现为生物的适应性,并通过遗传传递下来。在文化适应方面表现为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

(2)两者都在演化中,通过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起适应性。正是新的生物特性、新的文化的优势 、效益取代旧的,从而推动生物和文化不断发展,推陈出新。

(3)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的。优胜劣汰。 (4)在竞争和选择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其不同之处有:

(1)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人的生物特性是通过遗传传递的、是先天的。而人的文化特性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是后天的。

(2)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

(3)新的文化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实现。

(4)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不同的。在生物上,生物受制于自然环境;而人虽然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但人类社会是人创造的,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自然是非常深刻的。

6、比较人类进化不同阶段的文化特征。

答:关于人类的发展过程,一般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南方古猿阶段。距今300万年左右。平均脑量接近500ml,跟黑猩猩和大猩猩的脑容量差不多,可以打制砾石工具。

第二阶段:直立人阶段。距今200万年左右。平均身高为160cm。脑量明显增大,到了该阶段晚期,脑量达到1200ml。可以制作比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用火,还可能已经有了人类的声音(现代人的脑容量则为900-2000ml)。

第三阶段:早期智人阶段。距今30万年左右。体制上接近现代人,脑量进一步增加,能之多不同形式的标准化工具。

第四阶段:晚期智人阶段。距今5万年左右。逐渐发展为现代世界上的各人种。已有了雕刻绘画艺术,并出现装饰品。

7、简述近现代文化与环境研究的主要观点。

答:(1)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近现代在地理学中,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带来广泛影响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及其学生美国地理学家森普尔。环境决定论从20世纪30年代始对其过分强调的环境决定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而受到许多批判,影响大为减少。

(2)可能论:可能论的论点与决定论不同,它不是强调环境与人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这种思想是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于20世纪

初提出的。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类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生活方式则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哪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他的学生白吕纳对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适应的选择能力有进一步发展,他认为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3)适应论:适应论是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提出的。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4)生态论: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提出的,认为地理学为“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生态论和适应论都是试图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彼此之间的论点大体相同。

(5)环境感知:文化地理学家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客观规律可寻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6)文化决定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与从前相比,可以说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于是,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之为文化决定论 (7)和谐论: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农业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虽然在各国的重视下,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得到解决,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还是有所加重。为此,一些地理学家提出人地关系应当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即为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

8、简述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答:1)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的主要内容就是其对文明起源提出的三个原则: (1)挑战和应战——他以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文明是通过对环境挑战的应战所经受的考验而产生的,文明起源不可违背的法则就是挑战与应战,“在文明的起源中,挑战和应战之间的交互作用,乃是超乎其他因素的一个因素”,挑战和应战的相互作用、遭遇的结果是新的创造和发展,促成文明的起源。

(2)逆境美德——汤因比认为“安逸对于文明是有害的”,一切人类文明皆源起于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的挑战, “文明诞生的环境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环境而不是一个非常安逸的环境”,而且“挑战愈强,刺激就愈大”。

(3)中庸之道——他提出在挑战和应战的相互作用之间存有一条“报酬递减律”,也就是“中庸之道”,“足以发挥最大刺激能力的挑战是在中间的一个点上,这一点是在强度不足和强度过分之间的某一个地方”,过犹不及,只有在严重程度的这一个中间点上刺激是最强的。

2)意义:汤因比所研究的人类文明的兴衰,实际上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成就及其兴衰,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将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结合,通过其相互关系,彼此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9、解释文化景观与文化整合。

答:1)文化整合包括两种情况的整合:一种是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的协调。这种整合可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促进该系统的发展,极大提高内部凝聚力,有利于该文化系统的扩散。另一种是不同文化系统在相互交流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使它们对应层次、对应层次文化特质间相互融合,形成文化整合,这种整合使原来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更富有生存力,更能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 。

2)文化景观即人文景观,它是地球表面各种人文现象的综合体。具体的说,它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字产品。由于各文化集团按各自文化构筑自己的文化产品,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景观。这样文化景观也反映出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文化景观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不断发展,形成新的文化及文化景观,因此文化景观就有了时间上的变化。这使研究文化景观的时空变化成为研究人文地理学的一种特殊方法。

第三章 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一、填空题

1、人口分布是一种社会现象, 社会因素特别是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2、人口在国家内部的空间移动包括地区间迁移、 城乡间迁移 和 城市间迁移 。 3、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 中低纬指向、 近海岸指向和 平原指向。

4、计算人口经济密度时可以采用 国内生产总值 、 收入 、 商品零售额 等经济指标。

5、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 气 温 和 雨 量 来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

1、人口分布

答: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2、人口迁移

答: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

3、胡焕庸线

答:线是指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的从自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为止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4、人口算术密度

答:人口算术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用每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表示。

5、比较密度

答:比较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

6、国际人口迁移

答: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三、问答题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答:(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

(3)历史和政治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 (4)其他因素: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答:(1)分布特征: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2)一般规律:

①世界人口分布呈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②存在四大人口密集区(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四类人口稀疏区:高纬地区、高海拔地区、湿热地区、干旱地区。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1)东西差异:以胡焕庸线(即瑷珲-腾冲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西北半壁人口极为稀疏。

(2)沿海与内地的差异:人口明显集中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约稀疏。 (3)垂直差异:低地指向,人口垂直方向不平衡。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答:(1)发达区域人口增长主要方式是人口迁移和流动,人口空间移动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与人才资源。

(2)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逐渐城镇化、城市化。

(3)解决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其资源的深度开发。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答:(1)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已接近尾声;

(2)外籍工人(劳务输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 (3)国际难民数量增多,且持续时间长;

(4)发展中地区智力(人才)外流,发达国家以移民等为手段吸引发展中国家人才; (5)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由穷国向富国迁移,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迁移。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地区间人口人口流动规扩大; (2)人口迁移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增强; (3)城乡间迁移是国内人口迁移的重要形式; (4)发达地区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发展中地区城市化。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答:(1)主要原因是经济方面,即为寻找能改善物质生活的条件而迁移; (2)政治因素包括驱逐出境和流亡国外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

(3)国际战争和国内战争能引起迁移潮流;

(4)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5)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6)接受教育、种族歧视、结婚离婚、退休疗养等因素都可能是人口迁移的原因。 四、分析题

1、从中国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出发,谈谈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答:(1)气候方面。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气温和雨量。过于寒冷、干燥或湿热的地区均不适宜人居住。我国西部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地带,水源稀缺,环境较恶劣,居住户人口较少;而东部主要是季风气候,气候相对温和,是人口密集地区。

(2)地形方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低平地区,高原山地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生产往往不利。我国西部高原、山地地带具有寒冷、风大等特点,并且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人口较稀疏;东部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易于开发,人口较为稠密。

(3)土壤方面。我国东部地区多平原和丘陵土壤,相对于西部贫瘠的土壤来说多适于农业作业,这里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4)水体方面。我国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人类的生产生活各方面都离不开水资源,因此沿海岸线或沿江沿河岸分布的水资源充足城市及地区,是人口密集地区。 (5)矿产资源方面。矿产资源是人类的能源,某些地区依赖其所在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并以此为中心而发展其他产业,从而形成人口稠密区。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

一、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1.适度人口

答: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理想人口数量。

2.人口转变

答:是指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曾长率)的过渡。

3. 人口构成

答:是指按人口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生理等特征划分后的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4.人口年龄构成

答: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5.人口性别构成

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中,新出生的男 性或女性各在其总人口中的比例。

三、问答题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答:发展中国家:人口高速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后果:(1)南北经济差距扩大,南北冲突尖锐;(2)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答:特点:

(1)建国直至1959年,我国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减少,战争停止,因战争死亡的人数大大减少。

(2)1959-1961年,我国人口处于负增长阶段,由于党中央内部混乱,三年自然灾害,同苏联发生战争。

(3)1961-1971,我国人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战争停止,自然灾害停止,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口出生率大大增长,死亡率减少。

(4)1971-1980年,我国人口处于减速增长阶段,计划生育的实施,人口生长率持速下降,死亡率基本不变。

(5)1980-1992年,我国人口处于波动增长阶段。

(6)1992年至今,我国人口持速增长,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死亡率稳定在低水平,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人口保持持续增长。

原因:解放初期,政府鼓励人口生育,加上社会稳定,医疗条件改善,我国人口迅速增长。在4-6阶段,人口呈现明显的波动状态,中国人口的转变过程中制度因素即计划生育政

策起到绝对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制度因素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因而我国人口的转变过程呈现明显的波动状态。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答:自20世纪30年代,世界人口开始加速增长,发达国家出生率的回升和发展中国家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使世界人口加速增长。目前人口增长率虽一直降低(1995年降为15.3‰)但由于基数太大(60亿多)人口增长仍非常巨大。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大量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遭到冲击的就是自然环境,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人民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资源、能源日益增加,这样人们不得不从自然中获取更多的东西,如水、土地、木材和矿产。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正在迅速减少,若无有效措施,淡水资源将回引起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冲突。人类对土地和森林的大量占用,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大自然也发出了警告,如沙尘暴。还有矿产,从工业开始,人类消耗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多,尤其是石油,因争夺资源而产生的矛盾冲突也在增多,如中国与日本争夺海上石油、日本与韩国的海上冲突和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也有能源方面的原因。

其次,人口增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没有几十年前的蔚蓝的天空,冬季也没有大雪。取而代之的是空气中弥漫着灰尘、难闻的气味和全球气温升高,还有水污染。人们的健康正受到威胁。

4.简述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特征。

答:(1)极低的人口密度,由于人类生存依赖对土地的粗放利用,使得每个人类群体都生活在远离其他群体的地方.据研究,每平方千米只有4人左右。

(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正处在以狩猎和采集业为生的人类,人口数量是不能超过由狩猎和采集获得的事物所能承受的界限。

(3)人口在该时期迁移比较频繁,人类处于固定或半固定的营地处,随着猎物的减少而不断向新的地方迁移。

5. 简述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答:兰迪总结了法国的人口发展过程, 归为“ 三个序列”, 即人口过程的三个阶段。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 人口增长的典型特征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两者较原始阶段为低)和低自然增长率; 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 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却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 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

6. 简述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答:布莱克将人口转变过程归纳为五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为:

(1)高位静止阶段 ,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并达到均衡, 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高位静止阶段大致包括中世纪及以前的漫长时期, 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2)早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 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早期扩张阶段则发生在西欧各国产业革命之后, 制约死亡率的因素逐渐被消除或减轻, 死亡率开始下降而出生率变动不大, 使人口加速增长;

(3)后期扩张阶段, 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 出生率也开始下降, 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 在后期扩张阶段, 社会的发展使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而出生率的下降与第二阶段的死亡率下降相比经历了50 年的时滞;

(4)低位静止阶段, 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 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下降至较低水平并达到均衡, 使人口趋于静止。

(5)减退阶段, 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 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

7. 人口两重性是什么意思?

人口两重性特征: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其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人口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和延缓的作用。

四、分析题:

1.试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答:有三个因素:自然环境,人口构成,人口政策。 1)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的作用集中体现在自然资源上

a)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例如:一个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会影响粮食消费不足从而影响人口增长。

b)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例如:一个地区的农业用水量大增,生活用水大幅度增加,工业用水增加,水源污染使水的供应量减少会影响粮食的产量从而影响人口增长。

c)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例如:一个地区的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调节气候,净化大气保护它可以影响该地区的土地从而影响人口增长。

2)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a)性别构成。例如:一个地区男女比例相差很大对婚姻和家庭的影响十分明显,并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增长,移动和其他人口构成。

b)人口年龄构成。例如:一个地区年龄构成较轻,少年儿童比重大则将来相继进入婚龄人数比例必然大,最终出生率偏高,反之年龄构成老化。少年儿童比重小必然造成出生率低

下,甚至会导致人口的萎缩,从而影响人口增长。

c)文化构成。例如:一个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妇女,可以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少生,优生”等现代生育观逐渐深入人心,而且文化素质的提高本身就延长了劳动者的受教育时间相对推迟了人口的结婚年龄从而影响人口增长。

3)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a)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欧洲各国以及日本等由于人口增长率在下降已采取积极措施刺激人口的增长。如在法国为方便婴儿的抚育政府向婴儿父母提供积极的措施刺激人口的增长,多孩子的家庭可享受住房优先等政策。

b)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例如中国、印度等国家。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一 选择题 1、土地荒漠化包括

A.草场退化 B.土壤肥力下降 C. 土地沙漠化 D.森林锐减 答案:ABC

2 、对我国人口问题的不正确阐述是 A.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B.人力资源投资不足,人口素质不高

C.人口总数持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老年人口数量近年内迅速达到高峰,对社会福利保障带来巨大压力 答案; D

3 、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是属于( )问题 A.水污染 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资源浪费 D.资源供需空间的分布不平衡 答案:B

4 、温室效应合全球变暖是属()问题。

A.臭氧空洞 B.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 C.光化学烟雾 D.热污染 答案: B

5; 我国的“北煤南运”是为了解决 ( )问题。

A.后备资源不足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资源供需的空间分布不平衡 D.资源消耗的迅速增长

答案:C

6、 人口迅速增加给许多国家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

A.资源短缺 B.人地矛盾尖锐 C.人口素质下降 D.营养不良 答案; CD 二 、填空题

1 、 自然资源是指 ( )的、 ( )的物质和能量。 答:自然界中存在 可以被人们利用 2、 环境问题包括 ( ) 和 ( ) 。 答: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3 、 从人类时空关系来定义,持续发展是( )且 ( )的发展。 答: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满足后代人需要 既符合局部利益又符合全球利益 4 、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最重大的是人口问题、( ) 问题和( )问题。 答:资源 环境

5 、 资源供需不平衡包括资源供需 ( )不平衡和资源供需不平衡。 答:总量 空间

6 、 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是指环境系统本身 ( )的能力降低,( )增多。 答: 自净 有害物质 三 、名词解释

1 、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可能 、既满足局部人口利益又不损害全球人口利益的发展。

2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发展、资源再生、环境自净能力。

3 、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质量下降。 4、土地荒漠化:人类不合理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地退化

5、自然资源: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人们可以利用的自然要素。

四 、问答题

1、如何理解资源问题?

答:包括短期资源问题:资源贸易上的冲突引起的暂时性资源短缺。 长期资源问题:可再生资源再生速度和能力下降 、不可再生资源枯竭。

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地区差异: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贫困、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发达国家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需求,大量消耗资源。

3、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

答:从经济利用分类,包括可重复利用(耗竭性、非耗竭性)资源和不可重复利用资源。 从持续性分类,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4 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答:(1)人口数量方面: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就业压力持久;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增长;流动性民工潮的冲击。

(2)人口质量方面:教育投入不足,人口文化科技素质低;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城市迅速发展。

5、人类对资源问题的共识主要有哪些?

答:充分重视资源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1)合理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能力。 (2)寻求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3)寻求公正解决资源实际调配和交换问题的共同原则和途径。 五,分析题

1、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

答:基本原则:(1)发展的原则(2)平等的原则(3)均衡的原则(4)多样性原则 区域可持续发展类型 发展目标 贫困型 温饱型 小康型 高度型

发展模式

脱贫 只污染不治理、大污染小治理 巩固脱贫、谋求发展 边污染边治理 中等持续发展 小污染大治理 高级持续发展 不污染只治理、能优化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是什么?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如何发挥地理学的优势?

答:(1)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既满足局部人口利益又不损害全球利益的发展。

(2)现实背景: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力生存空间的多维有限性,人力社会发展重要的转型期。

(3)地理学优势: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

4、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1)资源的供需不平衡:人口过度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环境破坏、生态污染;资源的有限性;(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我国的资源问题:(1)人均资源占有量低;(2)后备资源不足;(3)原材料进口量不断增加;(4)资源需求量不断上升。

3.简要比较前农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农业生产方式。

答:(1)原始农业社会也就是前农业社会。原始农业也是迁移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他采用的种植方式称为“刀耕火种”是用火把耕种的土地清理出来,将地面植被的物质变成植物可利用的养分,这样才能给种植的作物提供养分,以保证作物获的收获量。所以这种农业类型的特点是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

(2)随着人口的增长,如果人类住居地可供利用的土地不多,“刀耕火种”土地面积都要扩大,其轮种速度就要加快,休闲时间缩短,就不能满足植被的恢复,还会引起环境的恶化,使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无法继续下去。出现了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在传统社会的农业,是由于农业发展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进行农业生产的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进行劳作。由于各地环境不同传统农业分为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

4.阐述索尔推论植物最早驯化中心在东南亚的主要依据。

答: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推论,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索尔对最先发生驯化的区域和最先从事驯化的人群最出推论依据是:

(1)植物驯化不可能发生在食物不足的地区。受饥饿威胁的居民,没有闲暇去进行那种导致在遥远将来获得更多食物的试验。

(2)驯化中心必然位于一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那里有大量的遗传因子可供选择和杂交”。这意味着要有多样化的地形和气候。

(3)驯化不可能首先出现在大河的河谷内,因为那里需要先进的治水工程。 (4)耕种不得不在林地中开始,因为原始的人类在那里“能够容易地由于树木枯死而取得用于栽培的空地”,他没有能力去破碎草地的表层草土。 (5)最早的农民必须已经掌握使之倾向于耕种的技能。索尔认为狩猎者不可能是这些人,但“林居”的使用斧头者,必然是驯化者的祖先。

(6)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始的驯化者应该是定居的,因为“人的植物也是兽类喜欢吃的”,如果人类不在那里经常照管成长中的作物就不会有什么收获。

5.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归结起来可得到以下几点:

(1)从依靠自然食物资源到生产符合人类需要的食物资源,人类食物可以得到稳定的供应。

(2)人类的居住方式从流动到定居。农业是以土地来种植作物的,当其收获的产量能满足其一年的基本需求时,人们自然就会定居下来,改变原来流动的生活方式。

(3)农业生产使单位面积土地供养人数增加,人群规模扩大。

(4)与农业相关的生产工具得以创造和使用,伴随着农业产品相关的制成品,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5)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般不需要集体活动,只要几个人就可以进行种植、收获等生产活动。从而缩小了生产规模。同时,生产规模群体小促进了家庭的发展,农业要求的定居、聚居带来了村落的出现,从而扩大了人群的规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就导致了文明的出现,这是人类发展的根本性变化。

6.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答:世界五的古文明包括动半球的埃及,印度,中国,巴比伦和西半球的墨西哥,玛雅,印加。

1)埃及: 埃及文明古国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它位于尼罗河下游。尼罗河是非洲最长的河流,它起源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流由南向北,流入地中海。尼罗河的第一水源来自上游雨林区。第二水源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该地气候有旱季和雨季。这两个水源的水情都有利于小麦的种植。这种条件使小麦高产,为埃及文明发展提供优越条件。另外,埃及东有西奈沙漠、瀑布,北有大片河口沼泽,形成好的对外防守环境。尼罗河有利于运输与交往,加上农业的发达,这都与形成著名的金字塔文明有密切的关系。

2)巴比伦:巴比伦位于中东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两河水源来自土耳其高原。 在这种条件下,小麦的产量比较高。另外,由于东、西、北,三面居住着依靠草原的游牧民族的侵袭,致使王朝更替频繁。该文明出现与埃及同期。

3)印度: 印度文明起源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中下游地区。该文明起始于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起源于西藏高原的西部群山中,向西南注入阿拉伯海。河水除高山冰雪融化的春汛外,还有夏季从海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雨的夏汛。夏季过后,就是旱季。小麦生长期降雨少,只能靠灌溉保证其生长。夏汛洪水虽大,但小麦已收获,但其带给两岸的沉积物,则有如尼罗河供给冬种小麦以肥料。因此,该地的水文、气候条件的配合十分有利于小麦的种植与高产,这也是印度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原因。

4)中国: 中国的文明起源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黄河的各支流上。从夏、商、周的经济、政治的核心看,主要集中在从河南安阳,经郑州、洛阳到陕西渭河流域的西安这个马蹄形地区来看。这里,黄土质地疏松,含矿物质多,有利于土地的开垦和作物种植。我国早期农业主要有黍、粟、稷、稻。中国文明出现的时间,因商有甲骨文为证,而夏尚未

发现文字记录,故晚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为公元前约2000年。

5)墨西哥、玛雅和印加

墨西哥文明出现在现墨西哥的首都周围地区,玛雅文明是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里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一带,印加是指现南美的厄瓜多尔和秘鲁。

这三区的文明都和玉米生产有关。墨西哥城附近地区,在气候上对玉米生长来说,温度合适,雨水稍有不足,但通过灌溉也可以使玉米获得高产。

玛雅文明的遗址多集中于墨西哥南部和危地马拉境内,这里不论温度与降雨都比墨西哥高,但是,由于该地区漏水严重。

印加文明起源于厄瓜多尔和秘鲁地区。那里正是北安第斯山地高原。高原上气候不适农业,但是亚马孙河上游系形成的深切河谷里则叫温暖,加上印加人沿山坡建的灌溉系统保证作物供水,使山坡下部与盆地中适宜种植玉米,山坡上部较低处,可种植适应低温的马铃薯。由于这里特殊条件,发展出高产农业,出现了印加文明 。

从以上五个地区古文明发展,可以看出,文明的形成地区都在河流的沿岸,这些地方都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农业的发展,加上对外交流的频繁,都是形成古代文明的重要地理条件。

7.阐述现存的原始农业区域分布。

答: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现在只在热带地区还保留着种农业类型,其主要地区有:南美洲的亚马逊地区、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地区。

8.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答:1)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a)在春秋战国时期,通过深耕、细作、施肥等办法使旱作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增;南方水稻种植农业由于沿用“火耕水溽”法发展缓慢。

b)战国末到秦汉时期,铁器、耕牛和灌溉这些农业技术实现和推广,使北方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南方水稻种植技术经撒播变成育种移栽办法,使水稻生产有了突破性进展。 c)明、清两朝的人口继续增长,使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劳力多、土地资源不足情况下,我国农业遂走上集约式的精耕细作与大量人力投入的农业。

2)欧洲的中世纪农业的特点:

a)欧洲的农业在中世纪时,较长时期是短期休闲的农业,农业生产上实行的敞田制。短期休闲的农业并不使作物轮种,而是采取土地定期休闲办法维持地力。

b)到16、17世纪由于人口的压力,除扩大耕地外,需要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技术,农业的轮种消除了休闲,饲养牲畜发展了奶品与肉的供应,形成了欧洲的种植农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混合农业。

3)美国的殖民农业的特点:

a)美国殖民农业是欧洲人和印第安人的作物与技术的融合。殖民地农业的发展说明形成美国独特风俗的文化接触过程。

b)殖民农业研究反映了农业技术、劳动力投入和可利用土地的利用强度相互影响的方式。

c)殖民地农业,虽移民来自较发达地区,但土地多劳力少,则使农业退回到灌丛—休闲农业。

9.阐述现代农业的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答: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

特点:1)集约经营、大规模生产;

2)高度社会化,生产工艺高度分化与联合经营; 3)商品化生产,高商品率、高产出;

4)技术密集型、能源密集型、机械化生产、消耗劳力少; 5)高产型、单产高。 类型:

1)种植园农业:这种专门生产热带作物的种植园,由于欧美的市场导向,多建立在热带沿海地区,特别是一些水果,为了保鲜,距离市场近的种植园占有优势。种植园的经营者多为白人,其高级管理阶层亦属于白人。他们和工人形成两个明显不 同的社会阶级。种植园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带来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

2)谷物农业:这种农业是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其生产的谷物主要是小麦,其次有玉米.水稻。农场常采用大型农业机械,农场规模比较大,谷物生产的季节性强。 3)牲畜育肥农业:这是一种种植业和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种植的谷物为饲料,以饲料所养的牲畜为最终产品投放市场。其在世界上分布区主要有美国的大湖以南的大片地区,欧洲在西班牙北部开始,经地中海沿岸与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中间向东延伸的地区和巴西东南部地区。

4)乳品业:它是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专门生产流制牛奶及一些乳加工制品的农业,距离市场的远近和适宜于青饲料种植的地理环境是影响这类农场的区位选择的两个因素。

5)市场园艺农业:这是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由于保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大大促进蔬菜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一些有名的水果产地也往往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

6)大牧场:大牧场虽然也放牧牲畜,但与一般游牧业有很大不同。首先,其规模大,放牧的牲畜不是几十头.上百头,而是成千上万头;其次,它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放牧,

而是由牧主雇佣一些牧工放牧;第三,不是自给自足的生产,而是将牲畜全部投向市场。

10.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有哪些?主要思想是什么?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宴享说。

(1)人口压力说:在冰后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食物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不得不寻找新的食物来源与数量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在新的食物中植物是种子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样就出现了驯化植物种子的农业。

(2)宴享说:农业所驯化的植物的种类,不是主要为了补充原来食物的短缺,而是为了扩大食物品种结构、增加美食种类的需要.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一、选择题

1. 第一产业不包括(D)

A伐木业 B捕捞业 C采矿业 D燃气业 2.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有(D)

A市场条件 B资源条件 C市场条件 D以上所有条件 3.(A)国经济学家廖什开创了经济学派 A德 B美 C英 D俄 4.当前经济格局不包括(A)

A工业产品需求旺盛 B生产能力过剩 C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D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二、名词解释

1. 工业

答:工业是人们利用农产品以及直接向自然界索取矿产,水资源,空气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进行

加工制造获得工业品的过程。

2.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答:假定地形,气候,种族,技术,政治制度和政策等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生产布局的因素主要有

原料,燃料费用,劳动成本,运费以及集聚等,理想的工业区位应当选在生产费用最低

的地点。

3. 工业革命

答: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厂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史上的重要阶段。

4. 第三产业

答: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三、问答题

1. 分析说明英国成为工业起源地的背景和条件

答:工业革命起源的背景:

(1)经验积累:在农业社会中,人们的科学研究与探索多是靠生产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维来分析、探讨科学的理论。另外,在各种专门技术领域中都出现了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工匠。他们勤奋思考、善于总结,并且通过言传身教从祖先与师长那里掌握前人所积累经验,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2)自然科学发展:欧洲在文艺复兴中了解到希腊人对科学理论和思维的贡献,激发起人们去探求科学的理论。特别是伽里略自制天文望远镜来观察天体,用实验的办法来验证落体运动规律,使自然科学走上实验道路,大大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3)社会进步:在工业革命前夕,工匠具有市民身份,其生产上的技艺使其社会地位大有提高。加上经院学者开始走出书斋,观察实际,使工匠与学者开始结合,使原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偏见有所消除,为工业革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4)社会需求:地理大发现,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位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

条件:(1)海运、军事基础: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走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在军事上,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把法国的拿破仑的力量限制在欧洲,并最后击败拿破仑,成为欧洲与世界的霸主。

(2)自然条件:当时欧洲与海外的贸易已不是掠夺东方的香料和拉丁美洲的金银,而是靠大宗的生活必需品的交换。英国的自然条件因气温低多雨,不利于农业,但有利牧羊业。英国羊毛质量高,纺织业比较发达,毛织品出口多,有竞争力。

(3)金融贸易中心:欧洲的航运业最初集中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船只往来限于地中海。后来,西班牙、葡萄牙兴起,航运转向海洋。到18世纪后期,英国人在海外的

殖民地已超过其他国家,成为占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它在海上的军事力量、航行的船只吨位都占绝对优势。在海外的贸易上,英国由于国内生产的发展、对海运的垄断,伦敦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国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4)政治变革: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党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

(5)经济变革:与此同时,英国“圈地运动”的加速发展,改变了中世纪所实行的庄园制,推动了土地集中,实行了农场经营,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及劳动力,对工业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2. 说明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被称为蒸汽时代,因蒸汽机的出现首先从纺织工业发起,进而刺激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采煤工业的兴起,促进了运输业 机械工业 化学工业 食品工业等的发展,因此它是生产技术上的巨大革新,机器代替了大量的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工业产品的产量,改变了生产面貌,给整个社会的经济 政治甚至是思想意识也带带来根本性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被称为电器时代,在此期间自然科学的电学、力学、化学、电子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工程技术上来,出现了许多发明与创造,并应用到实际生产,因此它将工业生产推到一个新的阶段,首先是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并以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向各国扩散,由于工业生产的扩大与提高,使世界各国的贸易大增,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体系已开始形成。 第三次工业革命起于20世纪中叶,被称为计算机时代,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带动了电子工业的起始,发明了计算机并改进更新,使在工业、军事、服务业、家庭等方面得到应用,这让世界联系更加密切并日益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体系也日益健全,带来了全球性的大变革。

3. 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哪些重大影响。

答:积极影响:

1)劳动时间缩短,劳动强度缩小,由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 2)生活水平空前提高 3)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

4)人口寿命不断延长,医疗、卫生、防预、人寿保险 5)交通快速,舒适、安全发展 6)通讯设备更新频繁

7)享受教育的程度和普及度提高 消极影响:

1)环境问题,如臭氧洞的出现。

2)资源紧缺:土地资源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资源破坏严重,矿产资源(能源型、非能源型)的消耗剧增。

3)人口增长,加剧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公用设施超负荷水平等。 4)在经济中潜在的还有周期性的地区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总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各方面的发展,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从起初的尔虞我诈到现在知己知彼、亲密无间。而合作团结促进了人类社会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为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迈向新纪元提供了决定性因素。

4.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4个主要工业区或工业带名称是什么?发展中国家的4个主要工业区的名称是什么?

答:发达国家的工业区或工业地带:北美工业区、欧洲工业带、日本工业区、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区或工业地带:拉美工业区、亚洲工业区、非洲工业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

5.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答: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的工业化时,往往利用资源与劳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低附加值产品或出口资源。但是又遇到代用品的竞争与需求不旺,资源价格不高,获利甚微。产品运到发达国家,里程远、运费高,加上质量、包装、营销等问题很难参与竞争。靠借贷国外资金发展本国家工业,有的国家因为管理不善背上沉重的负债包袱。利用外资在国内设厂生产,自己要先大量投资于基础设施,培养各种人才,这既需要时间,又要冒外资企业转移它国的风险。即使工业化取得初步的成功,又会遇到产业与产品的更新换代与新技术方面的竞争。总之,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虽然都已取得一些工业化成就,但是发展顺利与成功的不多,遇到各种困难,发展缓慢的却不少。

第七章 种族 民族 民俗

一、填空题 二、名词解释

1.种族:在自然体质特征下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也称人种。

2.地理人种:把地理条件和遗传特征相结合而划分的人种称地理人种。

3.民俗: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民族在群体中流传的物质、社会、精神方面的风尚

习俗。

三、问答题

1.种族划分的依据?

答:种族的划分不是对人群社会、文化性质的划分,而是对人类体质的一种划分,是以保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形、面部轮廓、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特征,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等一些生理特征。 (1)毛发。亚洲人一般为直发;欧洲人常见的是波状发;非洲人为羊毛卷发。毛发的中间过渡形态多为混血种族。

(2)肤色。人的肤色深浅与皮下色素细胞的多少有关,色素细胞分布愈密,人的肤色就会愈深。经过观察统计,不同肤色人种色素细胞的数目是不同的。白肤色的色素细胞约为1000个/mm以下,黑肤色的则在14000个/mm以上。

(3)身高。人们的身高也存在差异,虽然也与营养条件有关,但也受到遗传因素的严重影响。

(4)头颅形状。目前,考古学家认为头颅的比例(头盖骨的长和宽比例)是识别种族的重要标志。

(5)鼻型。以鼻梁之狭、宽或高、中、低划分种族。以鼻翼之广狭与鼻长度相比,白种人狭鼻,黄种人中鼻,黑种人宽鼻。

(6)血型。由于每个人只有一种血型,不同种族血型也有不同。 (7)指纹:亚洲人多斗型纹、黑种人多弓形纹、欧洲人多箕形纹。

2.列表说明四大人种的基本特征及分布区域

人种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棕种人 特征 分布 欧亚大陆的西部,北美洲从毛里塔尼亚皮肤呈白、浅棕色;波状金发或棕发;到索马里的北非地区以及西亚、南亚地鼻高、目蓝 区 皮肤呈黄色;毛发黑而直,眼褐色 亚洲大陆,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 皮肤呈黑棕色;头发黑且成羊毛卷状;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为中心分布唇厚 较广;美洲约有两千多万分布 肤色深;毛发卷曲;鼻梁高而不扁;唇厚但不外翻 太平洋及太平洋岛屿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等群岛 3.简述民俗的特点

答: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里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的一些特征。

内涵的特征:

1)民族性。各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

2)地方性。由于地理环境对民族经济和生活影响,民族具有明显的地方性。 3)集团性。不同的社会阶层、阶级等形成的社会集团之间风俗习惯也可能不尽相同。 4)约束性。某种习俗可能成为全体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具有某种不成为法的约束力。 外延的特征:

1)承传性。每一种民族都有历史遗传的结果,有一种自然的承传性。

2)变异性。民族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经济方式的发展与变化,旧有的一些民俗会发生变化,同时形成新的民俗。

4.分析说明民俗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民俗即民族的风俗习惯,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民族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礼仪民俗、精神民俗、口传语言民俗等。其中的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区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民居:

民间社会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景观,其中最明显与最吸引人的是民间的各类建筑的建造技术,它不仅反映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建筑材料。建造房子要材料,只能就地取材,而材料却受地域限制,因此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2)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分为俩种:一种是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例如我国四川南部的傣族住房就是这样,不过中间是以火塘作为分隔,人与畜各处一端。另一种是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

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例如,我国北方,干旱少雨,冬季气温低,多西北风,夏季气温不太高,降雨季节不长,建筑上为适应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保温防寒为主,所以墙不论是夯土或土坯都比较厚,房子不高,内部严实,不漏风等。

饮食民俗:

饮食民俗与居住地的自然环境有极大的关系。首先表现在主食上。例如,我国通常说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这种饮食习惯当然是与南方气候炎热而湿润,适合于种植稻米,北方干旱缺水,宜于种麦有关。其次,表现在副食上,主要是各种肉类与蔬菜。在这方面是多种多样,举不胜举。其中最突出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是以猪肉作为主要肉食,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则以牛肉为主要肉食。

服饰民俗:

服饰也深受各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我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经济条件的制约和特有的生活习俗等原因,服饰方面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喜欢头戴皮帽、身穿棉衣或兽皮制作的长袍、长裙和足登皮靴。

由此,可以了解民俗的形成是与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

5. 关于种族起源的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多源论:认为不同种族起源于不同的祖先,非洲、欧洲、亚洲都是种族的发源地,多源论派以魏敦瑞为代表,他在1964年提出了人类有四个进化中心:一是我国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发展到现代的黄种人;二是由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而到澳大利亚发展为棕种人;三是由赞比亚的布罗肯山人发展为黑种人;四是西亚猿人发展为白种人。

(2)一源论:认为所有的人类种族本源于一个地方(亚洲、北非或东非),最初人类形态差异很小,由于扩散迁移,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人群通过遗传产生了一系列种族上的特征并逐步固定下来。

6. 民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共同的语言——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民族重要的纽带 (2)共同的地域——各民族一般保留自己相对集中的居住区 (3)共同的经济生活——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4)共同的心理素质——这是最稳定的民族特征

第八章 语言地理

一 名词解释:

1语言地理学:语言地理学是以方言的地域分布和地理型式为基础,研究一般性语言问题的人文地理的分支学科。 2 语言连续性原则:语言变体在正常情况下呈现块状而连续性的分

3 同语线:以邻近的语言差异性画出的等值线分布。 4 语言: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的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5 谱系分类法:谱系分类发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

二 问答题:

1.为什么说人类从劳动中获得语言?

答: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一般认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声音和意义是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语言的产生必须有足够的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都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

(1)劳动使人类从爬行——直立。由于直立,前后肢的分工,后肢直立行走,使人们的肺部和声带得到发育,能够连续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劳动使人类的食物结构和种类发展了变化。这样增加了营养,使大脑皮层形成,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条件。

(3)劳动使人类的手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使人类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发达,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反应机能。

总之,由于人类劳动,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达,促进了思维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就是语意形成和完善的过程。有了语意,借助声音对其进行表达和传播,使之产生了语言。

2 简述语言的本质特征。

答: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依赖于社会,语言中的语音和语意的综合是由社会决定的,是约定俗成的的;社会也需要语言,没有语言,人们之间的之间的交流,生产生活遇到遇到困难,社会发展受到限制,离开社会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2)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主要交际工具:是其他任何交际工具无法完全替代的,语言是适应人们交际而产生的,离开了交际,语言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3)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语言是人类思维结果的表达形式。没有语言,人类抽象的思维就无法进行。

(4)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符号集合。语言符号同他代表的内容,是约定俗成的,一旦被社会认可,符号和内容之间就是必然规定性的联系。

3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

答: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集团的影响

语言的发展扩散在古代是通过人的流动来完成的,可以想象,位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地理区域,是难以对外进行语言交流的。一方面,区域外的语言难以进入;另一方面,区域内的语言,也难以对区域外的语言产生大的影响。与之相反,平原及港口地区)交通要道)铁路)公路及河流附近等,这些地区由于位置优越,同外界交往频繁,有利于语言的传播扩散。

2)行政区划的影响

行政区划的划分和建制往往对语言的传播扩散起着决定性影响。地区的分化和统一常常引起语言的分化和统一,使语言在分化和统一中得到发展。行政区划的中心是该区经济、文化以及时尚的中心,一般人们的语言心理总是尽量接近行政中心,促使其中心的语言很快传播到其周围地区。

3)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是语言的载体,语言的传播扩散是通过人的交谈移动完成,没有人口移动,在通讯条件比较落后的时代,语言的传播扩散几乎无法实现。移民作为人口迁移的一种方式,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发展。移民者带去的语言可能取代原来居民的语言,至少会对其产生影响。

4)经济条件的影响

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就越频繁,其语言对外的影响就越大。

以上四种因素对语言的传播同时起着影响。语言在传播扩散过程中,有时受其中某一因素影响,有时则在几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传播。

4、比较汉语与英语的特点。

答:汉字是世界上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不依附于任何其它文字体系,独立形成和发展。汉字字形为块状,是从词符文字过渡到词素文字的典型。一个汉字可以表示一个单词素的词,也可以表示多词素词中的一个词素。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同时采用了表形、表意和表音的方法。但不管什么方法,汉字表示的是汉语的词或词素。

英语是最重要的国际语言。英语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语言,在外交上也取代了法语,成为今天世界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上最重要的语言。

般而言英语词和汉语词的语义差别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一种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语言里没有对应词。

2)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两回事。 3)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语言里只有一两种表达方式,而在另一语言里则有多种表达方式,即在另一种语言里,这种事物或概念有更细微的区别。

4)某些词的基本意义大致相同,但派生意义的区别可能很大。 三 简答题

1. 汉语的方言有哪些类型,分布在何处?

答: 汉语方言有7种: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1)北方方言,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现在北方方言的氛围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九江以东)镇江以西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角除外)、四川、云南、贵州地区以及广西西北部,湖南的西南角。

2)吴方言,起源于周或周以前,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及浙江的大部分,北面以长江南岸的丹阳和北岸的靖江为界,南面以温州)金华)衢州三区为界。

3)湘方言,起源稍晚于吴方言,目前分布于湖南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的东北部。由于东部与北方方言接触多,受其影响,称为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代表,西边称为老湘语。 4)赣方言,分布在江西北部和中部,由于受周围方言的影响,分布界限并不很明确。湖北的东南与湖南的东部与江西相邻近与赣语接近,有的将其划入赣语区,但是实际界限划分不是固定的,也可称为湘鄂赣方言,江南南部与客家方言相混,可称为客赣方言。其东北,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则属于江淮方言。在赣方言中,南昌话可作为该方言的代表。

5)客家方言,集中分布区在粤东、粤北、闽西和赣南,此外在广东、海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台湾还有分散的“岛状”分布。

6)闽方言,分布范围除福建外,在广东的潮汕地区与台湾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属于闽方言区。另外,多数华人也说闽方言。

7)粤方言,分布于广东中部、西南部。此外,华人也有很多操该方言。

2. 地名景观的特征是什么?

答:(1)特殊性:每一地名都与具体的所指的地域相联系。如广东省,指广大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所有的自然和社会、人文地理要素。

(2)符号性:地名(词汇和语言)与普通语言不同,它们一般失去了在语库中的原有涵义,而是作为一种符号标明一个地区。如“上海”、“天山”。

(3)变异性:地名的特殊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出现不同地域同名的现象。如“张家湾”、“李家店”等。

3. 文字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文字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是语言的发展,使语言反映的文化得以保存、传播和发展。这就是文字的本质特征。

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

问答题

1、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 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 , 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 ,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2、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1)宗教出现的早期是有积极影响的,它可以配合统治体系,稳定社会秩序。但是抑制人们的天性,导致人们的思想被禁锢,社会发展陷入停滞。

(2)宗教存在归属感,但不同信仰的势力之间就会存在抵触和摩擦,有碍自由贸易和文化的自由交流。

3、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有哪些?

1)移民

宗教范围扩展的一个明显途径是通过移民实现的。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 , 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

2)传播 (1)交流和转教

交流与转教也是宗教传播中的一种常见形式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婚姻也是宗教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种宗教可以通过宗教统治者的威望, 而加大传播速度。

(2)有组织的传教 (3)领土竞争

当宗教势力与政治势力合为一体时, 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 , 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

3)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

(1)和平共处。表示两种观念的平等, 并带有相互尊重。 (2)竞争。宗教之间还存在竞争关系。

(3)排斥。宗教间的排斥是宗教间相互关系的最普遍形式。宗教之间的排斥可以表现为两种主要形式 : 其一是宗教战争。其二为宗教迫害。

4、叙述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教义和分布区

1)佛教是由达摩于公元前6至5世纪创立于印度,教义是把人生断为“无常”、“无我”、“苦”,主张因果报应和修行解脱。分布在印度、朝鲜、中国、日本、蒙古国、俄罗斯、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区。

2)基督教创立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教义是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人生来有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它的信徒遍部各大洲。 3)伊斯兰教于7世纪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半岛。教义是信真主安拉,除安拉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人死后复活与末日审判一切由安拉前定。分布于欧亚非各洲。

5、儒教是否为宗教,从正反两方面阐述理由

认为不是宗教的理由:儒教经典的四书、五经就其内容而言,其主要是修身处世之道,政治与个人的伦理体系。所以说儒教只是教书育人的,并不是宗教。

认为是宗教的理由:儒教的经典著作中,也蕴涵着关于超自然范畴,精灵,彼岸世界等

观念。孔子本人对宗教礼仪表现真诚以待,并力主恪遵谨守。他死后,被历代帝王奉为神圣,设庙祭祀,顶礼膜拜。宗教色彩最浓的在于祭祖,祖先崇拜虽未列为正式宗教,但实际成为宗教信仰和礼仪的主体。皇家有宗庙偶像,平民百姓有家祠牌位,逢年过节,男女老幼皆要三跪九叩。此外,国家还有祭天、地、日、月与五谷的庙。所以说儒教是一种宗教。 从对宗教的理解可知,儒教是一种特殊的宗教,它既有宗教的一些特色,又有宗教所不具有的特点。

第十章 聚落地理 1、城市的概念?

答: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2、简述城市等级规模法则

答:城市等级规模法则是衡量城市大小的依据。1913年奥尔巴哈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是其人口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一半,第三位城市人口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下类推。这种人口规模定律,称为等级规模法则。1949年济普夫更加明确了这一规律,因此称之为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

qr

公式如下:prp1/

Pr为r等级城市的人口数; r为人口规模的等级; q为常数; P1为最大人口数。

发达国家城市系统中此种法则明显,个别发展中国家也有符合此法则者,但发达国家也有不适用者。

3、城市体系有着怎样的等级规律

答:济夫(G.K.Zipf)在其《人类行为和费力最小的原则》一书中,曾运用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从人类行为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等级规模分布的一般特征,并通过统计分析,推论出等级规模分布的理论模型:

式中:PR为第R级城市的人口规模,R为按人口规模排列的城市顺序,q和K为常数。 上式中,q的取值大小可以用来表示城市体系的不同结构,当q1时,表示体系中中小城镇占优势,城市首位度低,称为次位型分布;当q1时,表明大城市占优势,城市首位度

高,称为首位型分布;当q=1时,表明体系内各级城市的规模为首位城市规模自然序列倒数的倍数;当q=0时,表示体系内各城市规模相等;表示体系内只有一个城市存在。

4、简述城市内部地域的有关理论(3个模型)。

答:城市内部的地域模型有三种,它们分别是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模型。 1)同心圆模式,是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于1929年以芝加哥研究为依据提出来的。其经简化构成一个理论性的城市模型。该模型分5个同心圆地带。

第一地带是中心商务区,特点是多为高层建筑,交通汇集量大。 第二地带是过渡带,以商业和住宅相混合为特点。 第三带是工人住宅带。

第四带为中产阶级住宅带。住房条件较好,多为单户住宅。 第五带是通勤带,是一个高收入阶层的居住区域。

2)扇形模型,是由美国的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对36个美国城市住房租金进行研究后于1939年提出的。形成扇形的原因首先是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其次,高租金住宅区多选在环境条件较好地区,离市区及中心地区远,高需有快速交通线与其联系。

3)多核模型,是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发现美国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其范围。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与老的核心相比,新的核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后而于1945年提出的。多核心城市出现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力能不断出现。而各种功能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所以在空间上呈现出这种特殊的空间地域结构。

5、分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

答:一是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另一种是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孤立住宅:一家一户,四周为耕地,各户间相距很远的居民点;疏村:两三户人家组成的小村落;路状疏村:沿道路分布有几乎人家的小村落。

6、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自然条件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自然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通过自然要素的作用来实现的,这些要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和地质矿产等。

1)地质环境与城市:地质条件特别突出的是地震,这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

2)地形与城市: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在地势平坦地区如河谷地带的阶地,山区的山间盆地以及一般的平缓丘陵,在其它条件的配合下,是城市形成的理想地点。因为这里有利于各种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展,所以世界上大的城市

大多分布于平原之上。

3)气候与城市:气候与城市关系很大,如多雨地区要考虑防洪与排水,寒冷地区要注意取暖、防冻。

4)水资源与城市:城市一方面需要大量供水,另一方面又要大量排水,特别是排除污水,如不加处理也会给下游城市及周围地区带来严重问题城市的生物环境:创造优美的文化景观与田园风光的城市。

7. 城市景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其次,城市景观往往与著名的建筑物相联系,该建筑也就成为该城市的标志与象征。第三是城市的格局。第四是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8. 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标准是什么?

答:1)城市

(1)聚居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镇;

(2)(或者)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

2)镇

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等合计在2000人的,可以建镇。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可比照第二条适当放宽。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区、边贸口岸非农业人口合计不足2000人,如有需要也可以建镇。

9. 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是什么?

答:(1)集聚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集聚力主要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商品种类多、提供方便的设施(体育设施、娱乐设施、学校)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导致人们的心理作用(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

(2)离散力——则是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离散力是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是经济条件方面(地价高、营业额下降)第二,是社会条件方面(环境下降、声望下降)

第十一章 旅游地理 1.分析说明旅游业形成条件

答:1)旅游业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早期各个城邦国之间公务、贸易、考察等活动频繁,促进了人们的旅行活动;

2)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盛行到圣地-麦加朝觐活动,也对旅游活动起了很大的作用。13世纪以来,由于贸易的发展,旅游活动更加频繁起来;

3)“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旅游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我国帝王将相的巡游、狩猎,诗人学者的浪漫旅行,以及和尚、道士的化缘云游,都组成我国悠久的旅游历史和传统;

5)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的旅游团,美国人斯塔特勒的商业饭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交通便利等进一步推动了近代旅游业的发展。

总之,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形成,并不断扩大的。近现代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下,为了满足精神生活,使旅游业不断壮大起来。

2.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旅游客源地,其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答:1)客源地是旅游者产生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的客源地多是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西欧、北美、日本。这些年亚太地区是一个新兴的重要客源地。

2)形成条件:

(1)旅游动机---因为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需要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是人们在满足了吃穿住行及安全感等多种基本需要之后产生的。一个经济水平不高,当地居民的基本需要不能满足的区域是不可能成为客源地的。

(2)经济水平---仅有出游的动机是不够的,在具备了出游动机之后还需要两个条件:可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只有两者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满足旅游需要。因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消费行为,且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水平是由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3)闲暇时间---该点虽不一定与经济发展水平对应,但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技术水平高,劳动生产效率高,故可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可以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 (4)旅游习惯---有些地区的人们对旅游的兴趣浓,旅游可以说是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会以个人或集体外出旅游。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各地感受民风民俗,愉悦身心。

3.简述旅游动机的形成因素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形成的基础,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概括来说,有两大点:一是个人因素;一是社会因素。

1)个人因素

(1)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对旅游动机的影响。 男子的主动性,冒险性,猎奇心理等,使之容易萌发出外远行的愿望,并容易把其动机付诸实施;女子由于被动性,求实性等心理,使其旅游动机的产生容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年龄来看,年轻人活动好动,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究要求较强,好奇心和好胜心较重,中年人工作和事业有一定基础。有较多的生活经验,使其旅游动机倾向与求实,求稳,求名或出自专业爱好及享受。人到暮年,由于健康及其它方面的原因,大多爱清静而交通方面的旅游区。身体状况又是令一重要因素。

(2)经济能力及余暇时间。

旅游是一项高消费的社会活动方式,它是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生活方式的依据。余暇时间是另一因素。旅游活动具有业余性,使人们无不都要考虑余暇时间。没有一定的业余时间保证,旅游动机不会产生,旅游就不会实现。心理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旅游动机必然受到个人的兴趣,爱好,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周围环境的知觉的影响。

2)社会因素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治安等因素,构成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背景,对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均有强烈的限制和影响作用。现实生活中,旅游动机的行成受到安全的影响更重要。

4.简述旅游地的类型

答:旅游地的基本类型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与古迹、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旅游渡假区、主题公园

5.旅游开发对区域环境有哪些影响?

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是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旅游与植物:引起植物物种的变化、导致森林火灾、幼木遭破坏、生态系统遭损; (2)旅游与水质量:生活污水损害健康、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氧气在水中供应不足、汽油对水生生物危害严重;

(3)旅游与大气质量:主要是现代交通工具排放尾气的污染;

(4)旅游与野生动物: 野生生物的捕食和繁衍规律被破坏、保护和狩猎使有些动物数量过量而有些则剧减、食物链被破坏、使动物们栖息地丧失;

(5)旅游与地质:使一些独特地质景观受到破坏。

2)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建筑污染;(2)基础设施的带状分布和蔓延;(3)风景区与本地居民形成隔离;(4)基础设施超负荷;(5)交通堵塞;(6)旅游刺激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

6.列表比较世界主要旅游地及其包括的国家、客源地和旅游资源特点.

7. 旅游开发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有哪些?

答:1)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把许多物质产品组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 (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又受多个经济部门的制约。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受地震、水灾等自然因素、流行疾病等健康因素、经济危机等经济因素、战争动乱等的影响比较大,极不稳定。

(4)另外旅游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其产品具有不可存储性。 2)旅游与经济发展

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收入水平低,失业和待业程度高,工业发展水平低,极大地依赖农业出口换取外汇,旅游消费和外国投资比相同的投资在发达国家所产生目的地 地中海 包括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国际渡假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希腊等 加勒比海沿岸的墨西哥、大安的列斯、小安的列斯群岛国家和地区 中南半岛的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上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 客源地 旅游资源 以海岛、海岸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为主,兼有海滨岩岸风光和湖泊风光,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中海岩岸是世界著名的阳光、海水、沙滩风景地带,以海岛海岸、山岳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古迹为主,兼具民族风情。 茂密的热带雨林,奇异的海洋动物,海水、沙滩、阳光及古老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印地安文化和玛雅文化 西欧国家 来自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 日本及中国的台湾、香港 国际型的旅游胜地 加勒比海 东南亚 以热带海滨风光著名,宗教寺庙等古迹比较突出,民情风俗独具魅力。 有锯齿状山峰和深切的U型谷,地势高差悬殊,十分壮观。由于阿尔卑斯山的海拔和冬季处于稳定的大陆高气压系统所笼罩,造成长期的严寒天气,天气晴朗而稳定,日光充足,积累大量的优质降雪,是滑雪胜地。 阿尔卑斯山 瑞士、奥地利 的影响大。

3)旅游与收支平衡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扩大国家的外汇收入有两条路径:一条是通过外贸的途径,赚取的外汇称贸易外汇;另一条是通过非贸易外汇。旅游业收入属于后者。

4)旅游与就业

(1)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是由于游客的直接消费产生的,即各种旅游企业中的就业人数,包括在各种接待设施、商店、旅馆、酒吧间夜总会、运输及有关管理部门在内的就业。 (2)旅游业的间接就业:旅游业的发展还相应引起其它如建筑、渔业制造业、轻工食品、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也扩大了就业人员队伍,但这种就业不是由于旅游直接消费创造的,称之间接就业。

5)旅游与税收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够带来盈利,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主要通过税收形式。旅游税收包括公司企业及职工所得税、进口关税、营业税(如旅馆客房及餐厅收入)、机场税、汽油税、烟酒与奢侈品税、护照签证手续费及各种执照税等。

6)旅游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的改变。旅游者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它部门、其它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 由于旅游消费是一种比较高水平的消费,要求更新换代的速度高于一般耐用消费品,因而刺激有关行业在生产方面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生设备。旅游消费涉及到食、住、行、购等多方面,为了与旅游者的消费结构相适应,必须调整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7)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1)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在与旅游业有关的产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旅游业才能得到正常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受交通、电力、通讯等行业的严重制约,特别是受交通的制约。然而交通、电力、通讯等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并有一个较长的建设期,这是旅游业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2)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旅游从几个方面导致通货膨胀。旅游者往往能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商品,零售商为旅游者服务可以极大地提高边际利润。这样的零售商在与为本地人服务的零售商的竞争中能获胜,他们能通过提高价格转嫁给旅游者而支付较高的租金和税收,并获得高额利润。

8 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有哪些?

答:1) 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

(1)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一般来讲,年轻、男性、身体条件好的人比较喜欢旅游。 (2)经济能力及余暇时间。一般经济条件好、闲暇时间多的人容易发生旅游行为。

(3)心理因素。除了以上因素外,个人对旅游是否喜爱,以及生活的态度、兴趣等心理因素也影响旅游动机。

2)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因素: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以及治安情况等均对旅游动机产生影响。一般说,社会安定、崇尚旅游、对旅游给予政策支持都可以促进旅游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9. 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答:(1)感知环境: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感知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居住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上;

(2)最大效益原则:A、最小的旅游时间比;B、最大的信息收集量:最有名的、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资源;

(3)旅游偏好:考虑年龄、职业、学历等三个方面。

第十二章 行为地理

问答题

1.简述行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答:1) 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主要研究人类在环境感觉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内在行为和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侧重于探讨人类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环境物象、物象评价和外在行为等的机制作用和过程。 (1)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环境知觉和环境感觉一样都是由于地理环境作用于人们的分析器官所引起的认识过程,但环境感觉只是反映地理环境的总体属性以及个别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2)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的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环境认知是人们对地理环境识记再现的一种形式,当人们对以前识记的地理环境再度感知的时候,觉得熟悉,仍然能认识,从而经过进一步分析思考后能够作出知觉判断。环境认知是环境直觉上的基础建立的,强调以往感知过的环境刺激再现大脑的在认识。

(3)环境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大脑中的形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

(4)物象评价与行为,人类的外在行为是以地理物象为基础的,人们所作的决策时人们对地理物象评价后而产生的相应结果。对地理物象评价实质是一个动机产生和决策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通过心理图谱的分析入手。

2.分析说明环境感觉、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的关系

答:1)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环境知觉和环境感觉一样都是对地理环境作用于人们的分析器官所引起的认识过程,但环境感觉只是反映地理环境的个别属性,而环境知觉则反映地理环境的总体属性以及个别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环境感觉是环境知觉的基础,环境知觉是各种环境感觉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的产物。不同的人对地理环境的知觉程度存在着差异,这决定与人们对地理环境信息的获取和利用,主要同个人的认识属性、获取信息的环境性质以及个人在环境获得信息的方式等因素有关。

2)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后大脑的认识。环境认知是人们对地理环境识记(记忆的开始)再现的一种形态,当人们对以前识记的地理环境再度感知的时候,觉得熟悉,仍能认识,从而经过进一步分析思考后能够作出知觉判断。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的基础上建立的,强调以往感知过的环境刺激再现大脑的再认识。知觉和认知具有互相发现和补充的机制。

3.什么是地理物象、心理图谱,有哪些影响因素

答:1)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的基础。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稳定的思维而形成的。

2)影响因素有:

(1)距离,有三种距离,分别是物理距离、价格距离以及时间距离,代表到达地理事物的通行里程、花费以及所耗费的时间。一般来说地理物象具有随距离衰减的特点。

(2)地理环境及其事物的变化,从而形成的地理物象也会发生变化。

(3)人们思想意识、哲学理论、文化知识和经历范围的变化。这是观察者或者决策者本人发生的变化,也决定了地理物象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

3)心理图谱是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里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象。不同的人,所形成的心理图谱是有差异的。影响地理物象的因素也会影响心理图谱。

4.解释哈格斯坦德的时空棱柱体模式

答: 1) 为了探求人们日常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问题,瑞典学者哈格斯坦德创立了时空棱柱体模式,主要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通常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空间主要由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手段和活动时间来决定。一个人在一天中外出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花在通勤路途上的时间越多,用于其它活动上的时间就越少。工作和睡眠是两种特殊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总量。这样,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就要受制于居住地点与行程速度两方面的因素。

2)如果当一个人在某个区位上所必须耗费的时间总量得以确定时,就能用时空棱柱体

图来模拟其依靠某种交通方式所达到的最大的行为空间。4个人每天在家里呆12h,外出活动12h的情况。A和B表示两个人当天要返回家里,并且在路上没有停留时,利用不同的交通方式所形成的行为空间的一般情况。由于不同交通方式对人们特定时间内的活动范围有很大影响,乘车者B比步行者A的行为空间要大得多,从而形成不同的时空棱柱体。C和D则表示两个人每天必须工作8h,并采用不同交通方式的行为空间情况。若是乘车者D的居住地距工作地是0.5h的路程,那么他可以获得3h的自由时间,其行为空间的范围就比较大;而步行者C从居住地到工作地就需花费2h,没有自由时间,其行为空间的范围就小,因此形成不同的棱柱体。

3)棱柱体规模的大小也反映个人工作、生活环境的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多样的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能力限制因素,如个人的身体状况、交通网络、用车机会等因素限制着个人活动能力的发挥。二是共轭限制因素,指一些人与其他人对同一时间和地点的需求,如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同时同地才能进行。三是权威限制因素,如一些活动的时间、地点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领导人的意愿所安排的。

5.人类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有什么特点

答:1)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人类社会的日常活动行为就属于直接活动空间的行为,主要涉及人们的通勤、购物、闲暇等活动行为,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性,具有不同的行为空间。从整体上看,空间行为呈距离递减的规律性,即空间距离越近,活动机会越多;空间距离越远,活动机会越少。

(1)交际活动作为闲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其自己的特点: A.邻里、同事、友人之间的交际活动随距离的增加,交际次数减少; B.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则较少受距离的限制。

朋友、同事、邻里和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是闲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际行为空间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2)非专职交际人员的交际活动受工作时间限制,只能在闲暇时间进行,有如下特点: A.通常情况下人们利用每日的闲暇时间就近进行邻里或同事间的交际,交际行为空间较小.

B.周末、节假日的闲暇时间较多,这样既可以进行邻里、同事之间的交际,也可以进行友人、亲属之间的交际,交际行为空间的范围明显扩大。

(3)从总体上看,邻里、同事、友人之间的交际活动随距离的增加,交际次数减少;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则较少受到距离的限制.。时间较长、距离较远的交际活动大多又与旅游有关。

(4)人们每日闲暇活动大部分在居住地附近,周末的闲暇活动可向居住地四周扩展,长期的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则更为扩大。

8. 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有哪几种?

人类社会的日常活动行为主要涉及人们的通勤、购物、闲暇等活动行为,这些活动行为各自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性,具有不同的空间行为规律,从而形成不同的行为空间。

第十三章 政治地理

1.政治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政治与地理的内在关系是政治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政治地理是分析国家的产生、发展和其特征,并探讨地理环境对国家制度与政治决策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国际关系,探讨大国和小国、富国和贫国之间的矛盾和协调。评估国家的面积、形状、疆界、位置和国都等。政治地理学,一方面,从空间角度来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结果,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在地理空间中分布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另一方面,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的地理空间的改变。

2.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的地理单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拥有确定的领土

领土是国家存在的天然地理基础。一个国家,不论大小,其自然属性都意味着领土是划定的,界限是明确的,在其领土内,其政府与人民拥有自权。

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只有了定居人口,才能建立统治国家的政治结构,才能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才能形成国家。

3)拥有被其国明需要和承认)行驶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政府是执行国家职能的政权组织机构。只有有了合法而富有的政府,才能对内进行统治与管理,对外实行各种交往,谋求国家安全。

4)拥有主权。

主权是国家不受外部任何势力控制的权利。只有拥有主权,国家才能独立地处理内外部事物。

3.分析说明影响国家权利的主要因素

影响国家权利的因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要素:

1)领土空间

(1)地理位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由海、陆、山、河分布决定的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第二,与自然地理位置一样,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利的重要地理因素;第三,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2)领土面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利的组成因素。第二,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利的其他影响因素。

2)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利因素。

3)人口规模。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利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利的能动要素,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国在世界的权利地位。

4)经济水平。经济水平是国家权利最重要的组成要素,是国家权利的标志,经济水平是一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及进行现代化战争的根本保证。

5)军事力量。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 6)科学技术

(1)交通、通讯及导弹技术的进步,极大的改变了距离障碍。 (2)随着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变了资源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含义。

(3)军事技术的进步,不仅刷新战争的打法,而且它本身似乎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4)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及其不断进步,使经济优势,尤其是工业优势越来越向拥有高科技水平的国家倾斜。

7)国民士气。没有国民士气,国家权利不是成为纯粹的物质武力,就是成为被动的等待着实现的潜在力量。

8)政府的质量。政府的质量是构成国家权利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国家权利诸要素能否形成合力并发挥最大效能,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质量。评价一国政府的质量主要根据政治性质、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政府的结构和效能、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等为标准。

4.解释美国学者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的含义

综合国力概念:即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综合国力方程表达式: Pp=(C+E+M)(S+W)

式中:C:基本实力,国土面积大小、位置优劣、资源状况、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等; E:经济能力,工农业生产能力、交通和通信能力、国际竞争力等; M:军事能力,常规军事力量和战略力量; S:战略意图;

W: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克莱因认为,由5个主要要素构成了一国的国力,并通过对各要素评分的方式使其定量化。

5.论述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主权国家之间的空间利益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在国际政治学中叫作国际关系,在政治地理学中叫做全球地理格局。现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始于欧洲殖民扩张和主权国家体制的建立,繁殖和完善于全球主要大国的演替,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兴起与参与。

1)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1)是欧洲的殖民扩张,新大陆的发现,对外的殖民战争等逐渐形成一个不对称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同时也为以后主权国家的兴起和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打下基础。 (2)是主权国家的产生和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特别是美洲独立国家的出现,意味着欧洲商业时代的殖民主义的结束,进而标志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一次进入全球性主权国家参与的运作时代,同时也标志着工业时代的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开始。

(3)是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和控制,由于帝国主义对世界殖民地的控制不断扩大,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个由帝国主义支配和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属于从属地位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就基本形成。

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时间推到20世纪初,当时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

第二阶段:两极对抗格局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而逐渐解体,形成了一强多极化的格局。

2)纵观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过程,主要有两个规律性特征:

(1)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运作历史表明,国家间的政治地理关系实际上是空间利益关系,即地缘战略关系。

(2)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A二战前全球格局中的核心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特征,是由当时的国际政治地理核心行为所决定的。核心行为就是进行殖民活动,四处侵略。

B二战后格局的核心行为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家关系核心行为就是经济制裁与支援、贸易封锁与解禁、军事威胁等,决定了两极对抗的“冷战”政治格局。全球的政治格局演化为两级对抗的冷战格局。

第二阶段,经济、技术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行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演变为一强多极的格局。

6.解释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答: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深刻影响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安全战略和国际地位,因此近一个世纪以来,它成为西方许多学者研究考察的对象。他们从本国利益出发,把具体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战略放到全球背景中,从地理的角度加以考察,从而形成了一门具有深远影响的学科,即地缘政治学。一些有代表性的著名观点被称为“地缘战略模式”。 (1)马汉的“海权论”的核心:马汉海权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

(2)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观点——麦金德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内新月形地带、外新月形地带。这样就形成了内新形地带包围心脏地带,外新月形地带又包围内新月形地带的格局。麦金德认为,心脏地带由于地理上与外界隔绝,故海权国家难以进入;又由于地势平坦便于修筑铁路,故可以进入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对欧洲而言,可能通过东欧进入中欧和西欧,并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海上力量,最终战胜海权国家。

(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斯皮克曼认为,在陆心的边缘,即麦金德所指的内新月地带,从历史到现在,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资源上,无论是农业资源还是矿物资源都相当丰富,并不比陆心差。因此,他提出:谁控制陆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4)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的观点——他首先认为世界并不像陆心与陆缘理论那样存在战略空间的统一性,而实际存在的却是分裂的世界。他把世界分成两个等级的类型区:第一等级是世界性的,称之为地缘战略区。第二等级是区域性的,称为地缘政治区。他首先分出两个地缘战略区,再根据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相对一致性而分出地缘政治区。 (1)海洋贸易的地缘全球战略区,包括5个地缘政治区(北美洲和加勒比海区,南美洲区,西欧与北非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区,亚洲外海岛屿与大洋洲区 );

(2)欧亚大陆世界包括陆心与东欧区和东亚2个地缘政治区 ;

(3)此外,还有3个特殊区,一个是南亚区,他认为是一个潜在地缘政治区,另2个由于缺乏政治的一致,称为破碎带,其中一个是中东, 另一个是东南亚。它们是全球战略区争夺的焦点。

柯恩根据形势变化,曾两次对其模型进行修改。

6. 政治地理的四大要素是什么?

答:政治地理现象、政治地理单元、政治地理结构以及政治地理过程。

7. 政治地理过程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政治扩散: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另一地方传播,形成政治事件的扩散。

(2)政治整合:简单地说,政治整合就是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利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3)政治分离:政治分离是相对于政治整合而言的,它是与政治整合相反的政治地理过程。政治分离方式主要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等。

(4)主权的变化:主权是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常因领土变化、民族独立而发生变化。

第十四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名词解释

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可能;既满足局部人口利益又不损害全球人口利益的发展。

1、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发展、资源再生、环境自净能力。

2、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质量下降。 3、土地荒漠化:人类不合理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地退化。

4、自然资源: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人们可以利用的自然要素。

二、问答题

1、人口的过快增长给人类带来什么问题?

1)对资源的压力 土地资源退化。 水资源短缺 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矿产资源的消耗剧增 引发的环境问题 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臭氧层遭破坏 水体污染加剧 2)引起的社会问题

人口数量增长,一方面需要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公用设施的增加,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压力,加剧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公用设施超负荷运转;另一方面,心增加的社会财富大部分被新增人口消费掉,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使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处于贫困状态。

2、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国是地大物博,可是也是所谓的人口大国,而且中国的人口增长很快,这就给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土地资源退化

土地资源在人口的压力下,不仅后备资源短缺,更主要的是土地资源的退化,尤其是中国的西北部,沙漠化严重,沙漠面积在逐年扩大。水土流失严重,使坡耕地土壤不同程度地具有易旱,贫脊,土薄,沟蚀,酸化等低产性状,而且化肥的利用,又易造成土壤板结,等各种问题,致使土地资源退化。

2)水资源短缺

对于中国的沿海城市及中部地区,淡水量是比较充沛的,但对于中国的西北部一些地区,严重缺乏水资源,比如新疆维吾尔族的一些地区。

3)生物资源严重破坏

由于人口增长,人口的总素质不高,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动植物的生长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使生物资源遭受很大程度的破坏,很多的生物现在面临灭绝。

4)矿产资源的消耗剧增

基于人口方面的原因,我国可以说是消耗大国,而且随着工业化速度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加速进行,其中能源矿物石油在锐减,而煤炭的消耗较多,而此时又给环境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空气的污染。非能源方面的一些矿物在我国的分布很广,种类也很多,但是总量并不是很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不易开采利用。这些都是我国现在面临的资源问题,其发展方向对我国的发展和进步有很深的影响。

3、分析说明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答:当今世界主要存在两大类环境问题即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人类无限制地追求更高生活的欲望,造成对环境资源无限度地、盲目地索取,并且随意地、毫不负责地把各种废弃物投入到环境中,形成了各种污染;

2)环境为人类提供的物质基础的能力是有限的,结果在人类大量扩散中,地球的空间显得狭小,其土、水、生物、矿产等资源都显得不足,甚至陷于亏缺,而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也在下降;

3)是自然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对人类的废弃物具有降解能力和恢复自身平衡发展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由于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便造成了对环境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

4、可持续发展是怎么样提出来的?

答:现实背景: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力生存空间的多维有限性,人力社会发展重要的转型期。

5、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

基本原则:(1)发展的原则(2)平等的原则(3)均衡的原则(4)多样性原则 区域可持续发展类型 发展目标 发展模式

贫困型 脱贫 只污染不治理、大污染小治理 温饱型 巩固脱贫、谋求发展 边污染边治理 小康型 中等持续发展 小污染大治理

6、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1)资源的供需不平衡:人口过度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环境破坏、生态污染;资源的有限性;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我国的资源问题: (1)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2)后备资源不足; (3)原材料进口量不断增加; (4)资源需求量不断上升。

7、解释当代世界一极多强的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内容

答:苏联解体后,虽然其仍保留有强大的军事装备和势力,但因其政治上的不稳定,经济上的滑坡,使综合国力与影响明显下降。而西欧,中国和日本都有其政治,经济与军事上的弱点,都不能与美国相匹敌。因此,在五极中,形成明显的不对称,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与西欧和日本增长缓慢或停滞不前不同。所以,今天的世界是一个一极多强的时代。一极就是一个超级大国---美国,而俄罗斯,西欧,中国,日本则属于多强。

8、世界有哪些主要国家集团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些国家为了实现其在竞争中的优势,自愿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的国家集团。这种倾向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1)欧洲共同体。美苏的崛起,使得英法美要想重整过去在世界上的地位,发挥其作用,只有走联合之路。

2)东南亚国家联盟。为了不受大国的左右,获得共同的发展机遇,这些发展中国家只有携手共进。

3)其他国际性组织。许多国家为了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地区合作与安全以及某经济利益成立了许多组织,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作用。例如,美国面临着欧共体和日本的竞争,为了保证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与加拿大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从上述个国家集团的发展历程及趋势来看,经济合作的加深,使彼此利害关系趋于一致,就必然要增强其政治的合作用。政治与经济合作用的加强也必然使彼此的人员往来 文化交流 相互了解加强,为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 差异减少,一致性增强提供了可能。

9、 政治格局与人地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1)理想的民族国家并不多。 2)人与地的焦点所在

在几种类型民族国家与非民族国家中,就“人”(即指民族)而言,易发生矛盾的首先是单一的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其次是跨界的民族与土著民族。第三,在中等非民族国家过双民族国家中,居于第二位的民族,由于其在各方面未能与第一位民族处于平等地位,遂

向第一位的民族发出挑战或者要求独立。第四十多民族国家。

就“地”而言,国家与民族的矛盾较集中的地区具有一定特点。据《大失控与大混乱》一书中提到,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于亚欧大陆上的一个椭圆形中。暴力冲突可能发生在居住于改地区国家里的不同种族集团间,或可能发生在俄罗斯和某处新的中亚国家中间,或发生在某些不同的伊斯兰国家支持背景的新的中亚国家之间。

10、 什么是文化景观?

答:把人文地理学所研究的基本事实分为三纲六目,这三纲六目中实际是包括了城市、农村和交通,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破坏,其实这些都是人所创造的文化景观。人类按其文化的标准对其天然环境中的自然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并把他们变成文化景观。

11、当前文化景观建设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人文地理学在充实文化景观建设的实践中大体有一下三方面。

首先是城市规划方面。从地理学看,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在的地区。在今天环境问题的出现,社区内和社区间各种地域社会文化现象的存在都与地理学有关。城市规划设计,可以说是最大的文化景观建设,将会有越来越多人文地理学家参与。

其次是乡镇规划。我国处在工业化阶段,农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乡镇规划工作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他不仅要考虑到产业结构,新的人口格局,还应注意创建良好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和自身形象。

再有,旅游地理学今年在人文地理学中发展十分迅速,旅游的规划工作也成为一项热任务。不论是单项的旅游景区规划,还是不同规模的区域旅游规划,文化景观都是其重要内容。 总之,城乡人居环境的趋势是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居民感到舒适和谐,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地区文化特点。这方面的事业在21世纪的迅速发展必将带动文化景观的研究与文化景观的建设。

12、结合实例,分析某个地方的文化景观建设情况。

答: 永定的土楼是我国北方在战乱时代,为了社区的安全与防卫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建筑形态。可是客家人为逃避战乱而迁移到南方的山区,他们原想找到一块安静和平的乐土,但是不稳定的环境迫使他们在思考,要维持一种安全的外部环境,重要在于有一个和谐有凝聚力的内部环境。他们创造了土楼这种建筑,实现了他们的安全于外,和谐于内的要求。而且他们创造的这种土楼,使中国民族传统的血缘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甚至超过其北方的远地。土楼形态与结构的美不能不说是他们对生活理想追求的一种完美表现,正式种种完美形象使其土楼文化的以发展。

13、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1)资源的供需不平衡:人口过度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环境破坏、生态污染;资源的有限性;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我国的资源问题: (1)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2)后备资源不足; (3)原材料进口量不断增加; (4)资源需求量不断上升。

14.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几层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在上述核心思想的指导下,还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既把环境保护作为它极力追求的最基本目标,又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可持续发展认为,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权利。这种权利应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维护。

(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可持续发展认为,目前摆在世界各国面前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及时、坚决地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减少和消除不能使发展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就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同时,要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观念。

第一章 绪论 .............................................................. 1 1.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 3 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 3 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 3 4.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 3 5.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是指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地理学的人地关系,“人”是指社会性的人,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地理环境,是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也是指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即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 ................................. 3 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 ...... 3 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地理学科,它与其它的社会科学一样,都是以人和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 ............................. 4 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 ............................... 4 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 4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 4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参照文化决定论)。 ........ 5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 5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 5 5、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 5 6、 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 5 8、 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 ............................................. 6 9、简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 6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 6 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 6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 7 4、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7 5.列举近代地理学派及其主要观点。 ........................................ 7 6.地理学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 8 7.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特征。 ............................................ 8 8.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 8 9.人文地理学的四种方法论的特点是什么? ................................... 9 9.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 9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 9 1、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也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 11

2、文化地理学:研究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组织的特征,形成及发展规律。 ....... 11 3、文化区:具体某种或多种文化特征的人群所分布的地理范围。 ............... 11 4、功能文化区:根据政治、经济或社会上的某种机能(机制)而组织起来的地区。11 5、文化: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或者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 11 6、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 11 7、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 12 8、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 .................................... 12 9、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体系中,各文化综合体,各综合体的文化特征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12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 ............................. 12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 12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 12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12 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 13 6、文化中所指的符号包括哪些内容? ....................................... 13 1、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 14 2、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 14 3、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 14 4.列表比较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 14 5、比较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 15 6、比较人类进化不同阶段的文化特征。 ..................................... 16 7、简述近现代文化与环境研究的主要观点。 ................................. 16 8、简述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 17 9、解释文化景观与文化整合。 ............................................. 18 第三章 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 18 1、人口分布 ............................................................. 18 2、人口迁移 ............................................................. 18 3、胡焕庸线 ............................................................. 19 4、人口算术密度 ......................................................... 19 5、比较密度 ............................................................. 19 6、国际人口迁移 ......................................................... 19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 19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 19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 20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 20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 20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20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 20

1、从中国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出发,谈谈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 21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 ....................................................... 21 1.适度人口 .............................................................. 21 2.人口转变 .............................................................. 21 3. 人口构成 ............................................................. 22 4.人口年龄构成 .......................................................... 22 5.人口性别构成 .......................................................... 22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 22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 22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 23 4.简述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特征。 .......................................... 23 5. 简述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 23 6. 简述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 24 7. 人口两重性是什么意思? ............................................... 24 1.试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 24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 25 1 、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可能 、既满足局部人口利益又不损害全球人口利益的发展。 .................................. 27 2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发展、资源再生、环境自净能力。 ............ 27 3 、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质量下降。 ...................... 27 4、土地荒漠化:人类不合理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地退化 ................... 27 5、自然资源: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人们可以利用的自然要素。 ................. 27 1、如何理解资源问题? ................................................... 27 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 27 3、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 ......................................... 27 4 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 28 5、人类对资源问题的共识主要有哪些? ..................................... 28 1、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 ......... 28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是什么?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如何发挥地理学的优势? ........................................................ 28 4、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29 3.简要比较前农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农业生产方式。 ......................... 29 4.阐述索尔推论植物最早驯化中心在东南亚的主要依据。 ..................... 29 5.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30 6.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 30 7.阐述现存的原始农业区域分布。 ......................................... 31 8.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 31 9.阐述现代农业的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 32 10.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有哪些?主要思想是什么? .......................... 33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 33 1. 工业 ................................................................ 33 2.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 33 3. 工业革命 ............................................................ 34 4. 第三产业 ............................................................ 34

1. 分析说明英国成为工业起源地的背景和条件 ............................. 34 2. 说明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35 3. 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哪些重大影响。 ................................. 35 4.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4个主要工业区或工业带名称是什么?发展中国家的4个主要工业区的名称是什么? ...................................................... 36 5.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 36 第七章 种族 民族 民俗 ................................................... 36 1.种族:在自然体质特征下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也称人种。 .......... 36 1.种族划分的依据? ..................................................... 37 2.列表说明四大人种的基本特征及分布区域 ................................. 37 3.简述民俗的特点 ....................................................... 37 4.分析说明民俗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38 5. 关于种族起源的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 ........................... 39 6. 民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39 第八章 语言地理 ......................................................... 40 1语言地理学:语言地理学是以方言的地域分布和地理型式为基础,研究一般性语言问题的人文地理的分支学科。 .............................................. 40 2 语言连续性原则:语言变体在正常情况下呈现块状而连续性的分 .............. 40 3 同语线:以邻近的语言差异性画出的等值线分布。 .......................... 40 4 语言: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的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 40 5 谱系分类法:谱系分类发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 ...................... 40 1.为什么说人类从劳动中获得语言? ....................................... 40 2 简述语言的本质特征。 .................................................. 41 3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 .................................................. 41 4、比较汉语与英语的特点。 ............................................... 42 1. 汉语的方言有哪些类型,分布在何处? ................................... 42 2. 地名景观的特征是什么? ............................................... 43 3. 文字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 43 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 ................................................... 43 1、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 43 2、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 43 3、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有哪些? ........................................... 44 4、叙述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教义和分布区 ................................. 44 5、儒教是否为宗教,从正反两方面阐述理由 ................................. 44 第十章 聚落地理 ......................................................... 45 1、城市的概念? ......................................................... 45 2、简述城市等级规模法则 ................................................. 45 3、城市体系有着怎样的等级规律 ........................................... 45 4、简述城市内部地域的有关理论(3个模型)。 ............................. 46 5、分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 ............................................. 46 6、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 46

7. 城市景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47 8. 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标准是什么? ....................................... 47 9. 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是什么? ....................................... 47 第十一章 旅游地理 ....................................................... 48 1.分析说明旅游业形成条件 ............................................... 48 2.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旅游客源地,其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 48 3.简述旅游动机的形成因素 ............................................... 49 4.简述旅游地的类型 ..................................................... 49 5.旅游开发对区域环境有哪些影响? ....................................... 49 6.列表比较世界主要旅游地及其包括的国家、客源地和旅游资源特点. .......... 50 7. 旅游开发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有哪些? ..................................... 50 8 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有哪些? ........................ 51 9. 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 52 第十二章 行为地理 ....................................................... 52 1.简述行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52 2.分析说明环境感觉、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的关系 ........................... 53 3.什么是地理物象、心理图谱,有哪些影响因素 ............................. 53 4.解释哈格斯坦德的时空棱柱体模式 ....................................... 53 5.人类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有什么特点 ............................... 54 8. 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有哪几种? ................................. 55 第十三章 政治地理 ....................................................... 55 1.政治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55 2.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 55 3.分析说明影响国家权利的主要因素 ....................................... 55 4.解释美国学者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的含义 ............................... 56 5.论述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 57 6.解释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 58 6. 政治地理的四大要素是什么? ........................................... 58 7. 政治地理过程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 ................................. 58 第十四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 59 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可能;既满足局部人口利益又不损害全球人口利益的发展。 ...................................... 59 1、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发展、资源再生、环境自净能力。 ............. 59 2、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质量下降。 ....................... 59 3、土地荒漠化:人类不合理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地退化。 ................. 59 4、自然资源: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人们可以利用的自然要素。 ................. 59 1、人口的过快增长给人类带来什么问题? ................................... 59 2、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60 3、分析说明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 61 4、可持续发展是怎么样提出来的? ......................................... 61 5、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 ......... 61 6、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61 7、解释当代世界一极多强的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内容 ......................... 62 8、世界有哪些主要国家集团 ............................................... 62

9、 政治格局与人地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 62 10、 什么是文化景观? .................................................. 63 11、当前文化景观建设表现在哪些方面? .................................... 63 12、结合实例,分析某个地方的文化景观建设情况。 .......................... 63 13、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64 14.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几层含义分别是什么? .. 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