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

2021-02-06 来源:钮旅网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李欣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14期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 接受美学 外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4.111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之间呈现多元文化交流的态势。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建设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高等院校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作为新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外语国标》)。《外语国标》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特别强调了外语人才的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跨文化人才培养的角度对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教育实践进行指导。本文对外语教学一直以来所沿用的交际法存在的弊端进行反思,并以高校德语专业为例,探讨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托,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顾名思义,跨文化交际能力应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部分构成。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特别是德语教学,囿于传统交际法的窠臼,难以很好地担负跨文化人才培养的重任。交际教学法以实现外语交际功能为目标,希望在日常情景对话练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记忆将语言功能及其表达转化为语言行为。但实际上语言功能与形式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语言交际也不会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进行。如果外语交际能力培养只限于对日常交际场景的学习和模仿,那么一旦学生遇到新的或超出常规模式的情景,便会无法应对。[1]而且,这种强调模仿记忆的语言技能训练“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的培养”,[2]导致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缺失。

此外,桂诗春认为,交际法对于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内涵太少。[3]听、说、读、写这些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只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我们要使学生说出的语言更为得体、典雅,则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场合、不同说话对象选择合适的说话方式和语言形式。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一些日常生活场景的对话是不能实现的。由此表明,以传统交际教学法为指导的外语教学难以担负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德语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

如何使德语语言教学更好地服务于跨文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尝试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以德语文学作品为载体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接受美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德国的一种美学理论。其创始人为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故也被称为“康斯坦茨学派”。相比于形式美学,接受美学将研究视角从作品的文学性转向读者,揭示了新的文学和读者的关系,确立了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

确立读者的中心地位。首先,在接受美学理论中,文学作品和文学文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者写下的文字,即文学文本,并不具有独立的意义,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范围空间。阅讀过程中,读者在这个空间内融入自己的体验和情感,使这些文字成为有意义的、带有读者主观色彩的作品。其间,读者进行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其能动参与是实现文学作品的要素。“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文学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4]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在这样的一种概念的严格区分下,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对文学作品的研究,突破了作家与文本之间的二者关系,在一部文学作品中,呈现的是作品、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三角关系。 文本的不确定性与作品解读。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是“一个多层面的开放式的图式结构”。[5]文本中有很多“空白”和“未定点”,“所谓空白,就是文学作品中因叙述的中断而造成的言语空白:未定点则是指作品言语意义含混模糊与传达信息的不确定”。[6]这些文本中的不确定性,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历经验、人生感悟来填补。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思考,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这些未定点和空白,是“联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7]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发挥了读者的能动性。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位读者依据自己心中的那个“小世界”,对文本进行解读之后而生成的文学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对文学的解读是多样的。

期待视野与审美距离。期待视野是读者基于自身以往的阅读经验,对文学文本拥有的一种“先在理解”。在阅读新的文本时,读者的期待视野被唤起。阅读过程中,如果读者的既定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出现不一致时——这种不一致也被称为审美距离,最初的期待视野就会被修正和改变。因此,期待视野是随着阅读的进程不断发展变化的。当然,既定期待视野也可能在作品中得以实现,大多数通俗或娱乐艺术作品就是如此。

毋庸置疑,外国文学阅读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传统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在中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出于对文学的推崇,文学作品除了普遍应用于文学课,在外语教材中也占有很大比重。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交际法教学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普遍应用,外语教材中引入大量日常生活题材,替代了传统的文学材料。作为一种书面语言,文学作品被排除在日常生活交际之外,也逐渐从外语教学课堂消失,未能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发挥相应的作用。

接受美学理论的创立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认知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认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应该是主观的、多样的。多角度的

作品解读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真实交流语境,因此,文学作品既适用于交际法教学的外语课堂,也符合《外语国标》对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发展方向。

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学作为一个民族思想和文化的精髓,它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跨文化能力。而一个具有思辨能力的人可以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审视他人的思维模式和论述方法,从而更善于解决问题,推动交际的发展。因此,提高思辨能力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条件。[8]现代外语教育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阅读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作者本人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出发,对作品中所传达的信息结合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反思,从而完成批判性的接受;要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批判与修正中,完善自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形成对文学作品及其主旨独特的见解和鉴赏,促进学生思辨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9]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国情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学生将来面对的交流对象是母语者,了解德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也是其交流能力的一部分,可以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對于在中国学习德语的学生来说,阅读文学作品是他们了解目的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国情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与异国文化相处的能力。国际上日益频繁的经济和文化往来要求外语学习者有更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是确保交流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文学阅读对跨文化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于接受美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在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感知异国文化的同时,也对本国文化形成一种反馈。这是一个将两种文化进行对比的过程,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相似点和不同点,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异国文化。反之,外国文学作品呈现的异国文化,也促使读者对本国文化进行思考。在不断循环的对比与思考中,学生对异国文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包容与理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交际能力。

语言习得与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跨文化意识与语言能力两方面的提升。熟练掌握语言,才能保证交际顺利进行。文学阅读对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巩固和拓展词汇、增强阅读理解力和语言输出能力三个方面。

首先,学生在教材中学习的单词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而文学作品不同于日常用语,是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阅读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掌握词汇的附属义,促进学生对作品深层含义的理解。此外,不同作家写作风格迥异,通过文学阅读,学生可以感受或幽默、或讽刺、或悲、或喜的语言风格。文学作品中还使用了大量双关语、比喻、对比和象征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语言手段。阅读这样的段落,读者会有意识地对所阅读的内容及相应的句子结构进行思考,可以加强学生的美学体验并提高语言水平。

其次,文学作品与实用文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实用文注重表达明确,不存疑义,文学作品的语言则可有多种解读。文学作品的情节经常出乎意料、不合常理,加上其大量使用多义词和词语的附属义,更是为每位读者从篇章的层面上解读作品留下很大的空间。很多时候,读者要反复读上几遍,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通过这样的阅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对作品的理解力都能得到提高。

最后,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后,对作品理解或者对阅读体验进行自由表达,是对语言输出能力的很好的锻炼。尤其当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对作品发表意见或进行讨论时,他们就为自己创造了真实的语言交流场景。阅读文学作品还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续写作品结尾或者对作品中某一感兴趣的场景、情节进行补写。另外,有些当代文学作品也出版了音频版本,可以用来进行听力训练。这样,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都得到了全面提高。

自主学习能力与跨文化视野。传统交际法教材内容多涉及日常生活场景,主题过于单一,以完成交际任务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一开始学习积极主动、兴趣高涨;但在掌握了重要的语法规则和日常词汇,可以胜任基本的日常交流后,会表现出对现有教材和教学方式固有流程的倦怠、学习兴趣减退。在这个节点注入新的学习内容和模式,将文学作品运用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外语教学具有更强的文化导入性,使外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目的,促进其跨文化视野的形成。

当然,要将以上设想变为现实,还需要为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文本。阅读文本要在读者期待视界可接受的范围内,创造较多的空白与不确定性。[10]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作品的挑战,去捕捉和填补文本中的空白点。教师通过唤起学生对作品的好奇心和阅读乐趣,才能达到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国21世纪外语人才必备的能力,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符合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传统交际教学法难以满足当前形势下对跨文化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需要我们寻求新的更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而如何将文学作品运用到外语教学的课堂中并服务于语言教学,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托,引入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外语人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改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张伊娜:《交际教学法问题之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4期,第22页。

[2]何其莘:《培养21世纪的外语专业人才——新〈大纲〉的修订过程及主要特点》,《外语界》,2001年第1期,第8页。

[3]轉引自包天仁:《桂诗春教授访谈录》,《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5][德]H·R·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页。

[6]樊遵贤:《论“文本空白与未定点”对读者鉴赏的意义》,《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69~72页。

[7][10]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3页。 [8]沈鞠明、高永晨:《思与行的互动: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149页。

[9]赵峰艳:《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实践与改革思路》,《社科纵横》,2011年第8期,第176页。 参考文献

《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 责 编∕周于琬

Abstract: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and problems affect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t shows that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ve approach cannot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ultivating intercultural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this paper explores four ways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by using foreign literary works as the carrier. First, reading literary works is conducive to develop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e ability and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Secondly, we should use literary works to teach students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romot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tolerance of foreign cultures. Thirdly,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by reading foreign literature. Fourthly, we need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hirst for knowledge, and help them to have a cross-cultural vision. In the new era,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so that they can become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with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Keywords: cross-cultural ability, reception aesthetics, foreign literatur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