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西传统婚俗的差异探微

2022-01-15 来源:钮旅网


中西传统婚俗的差异探微

一、中西传统婚俗中婚姻观的差异 (一)结婚目的的差异

中国传统婚姻的主要目的是繁衍后代,壮大家族,维护并提高家族的声望和地位。由于结婚意味着要娶进一位不同姓氏的女子,因此,为了不有损家族的声望,男方在选择结婚对象时是非常谨慎的,选择妻子的意义对家庭比对个人更重要。

当代中国,婚姻的目的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以维护和提高家族声望、地位为目的了。现在,男女双方是否相爱已经成为婚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因素。

相比中国比较保守的婚姻观,西方传统婚姻观则更开放、更自由、更浪漫。对于西方人来说,结婚并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爱情的完美结局。大部分西方人都有“试婚”的经历,即在结婚前同居,以便更真切地了解他/她是否真的适合作终身伴侣。 (二)结婚决定人的差异

中国传统婚姻观认为,结婚不再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族的事,爱情也不是婚姻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关于婚姻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门当户对”等等。也就是说,男女双方首先要经媒人介绍,父母同意之后才能订婚、结婚。除此之外,过去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而妻子却没有同等的权利。中国古代婚姻主要形式为带有包办性质的聘娶婚,从择偶到成

婚,由媒人和父母做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曲彦斌,2000)。很多情况下,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是相互不认识的。这种婚姻模式使得女性在婚姻中没有经济来源,变成了婚姻和丈夫的附属品,形成了男尊女卑的婚姻结构。

而当代中国和西方传统婚姻观则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年轻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爱人,父母很少干涉。西方国家的父母对儿女的婚姻甚至都没有决定权。情侣们为了爱而结婚,而不是为了家族的声望和地位。

二、中西传统婚俗中婚礼仪式的差异 (一)婚礼地点的差异

在中国婚礼上,人们将传统的喜庆与热闹,把吉祥和祝福以最热烈的方式送给一对喜结连理的新人。中国婚礼的地点一般都安排在双方家里,这样比较热闹。

西方婚礼仪式没有中国婚礼仪式那样复杂,程序化,而是更加的庄重神圣。因此在古代的西方社会,仪式一般在教堂举行,但也可能安排在家中或者旅馆的舞厅里。

现代的婚礼地点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很多婚礼在教堂举行(除了在教堂,在神社、寺院内也可举办婚礼)。当然,考虑到随后去参加喜宴方便,在拥有宴会厅的婚礼礼堂或是酒店内举行婚礼的人也很多。在结婚礼堂和酒店内,设有简易的神台和礼拜室,可以适应举行各种各样仪式(李银河,2002)。

(二)迎亲仪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婚礼仪式上,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北方有的地方是吃饺子),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有的地方把这个叫做哭嫁。

新人离开娘家之前都要上香祭祖,新娘应向父母叩拜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成亲时新娘离开娘家时,哭得愈厉害愈好,因为“不哭不发”,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哭嫁。新娘应由德高望重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另外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新娘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结婚之日,新娘一般要由娘家的兄弟送嫁,姑姑嫂嫂是不能够相送。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以示喜庆。 西方,新人在教堂举行婚礼时,结婚仪式的步骤是固定的、不能更改。伴随着婚礼进行曲,结婚仪式正式开始。这时,教堂的门打开,成年招待员、少年招待员、少年女宾客、女宾客及首席女宾客相继入场。宾客们分别坐在教堂走廊的两侧,女宾坐右侧,男宾坐左侧,女宾前面是新郎父母,男宾前面是新娘父母。新娘和她的父亲在花童的引领下步入教堂。按照习俗,新娘要沿着走道走在她父亲的右侧。当新娘及其父亲到达教堂前部并位于神父右侧时,新娘的父亲把新娘交给新郎,并回答神父的问题:“谁把新娘嫁给了新郎?”便转身就坐。

(三)婚礼仪式的差异

在中国,新郎接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同样德高望重难得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接着,新人在婚礼大堂向天地、父母及亲朋行叩拜礼;礼节结束后,喜宴开始。为了增加喜庆的气氛,整个婚礼仪式过程都伴随着鞭炮和欢快的乐曲。

然而,在西方,父亲把女儿交给新郎手中以后,便神父开始宣读誓约。接着,新郎新娘交换戒指、亲吻对方,在神父郑重其事地说完“现在我宣布你们二人正式结为夫妻”之后,新郎新娘便回到走廊上。最后,新人一同退场,整个仪式一般不超过45分钟。 仪式结束,在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的音乐声中,新郎新娘手挽手步出教堂,参加婚礼的人们会纷纷向他们抛撒米粒、玫瑰花瓣和五彩纸屑,向他们祝福。

之所以说传统的西方婚礼仪式比中国的庄重严肃,是因为仪式中的每一步都是不能随意变动的,必须按顺序进行。参加婚礼的每一个人,甚至是婚礼仪式队伍中的成员都有其固定的位置(包福存,2007)。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婚礼仪式上,中国人注重喜庆的气氛,来宾没有长幼之分,可以尽情的开玩笑,还常用鞭炮和欢快的音乐来加以烘托;而西方人注重庄重和浪漫,没有太多欢快的音乐

和玩笑,一切都井然有序。

三、中西传统婚俗中婚礼服饰的差异 (一)服饰颜色的差异

婚礼的服饰方面,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由于红色象征着喜庆、幸福,因此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郎新娘都要穿着红色的礼服。在中国,参加婚宴的宾客都会着比较喜气的服装。

在西方传统的婚礼服饰中,白色是最常用的颜色。从罗马时代起,白色就象征着快乐、喜庆。1850-1900年间,白色还成为了富有的标志。直到上世纪初,白色最重要、最典型的意义才是象征纯洁,因为西方人认为,白色和贞节有关。而在西方的传统婚礼上,无论新人还是宾客,穿着打扮都比较浪漫庄重(于佐君,罗旭颖,2008)。 由此可见,红色,在中式婚礼的服饰上占主导地位,代表喜庆,吉祥;白色,在西式婚礼上预示着纯洁美好,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四、中西传统婚俗中婚宴的差异 (一)婚宴时间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婚宴是一场非常盛大、隆重的宴席,通常会持续三天。虽说西方传统的婚宴也很盛大,但是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通常持续半天或一天,直到晚上。 (二)婚宴形式的差异

婚宴对于中国新郎新娘的父母来说,是婚礼中头等大事,并且是向宾客体现诚意的一个环节。他们会宴请其所有的亲朋好友。婚宴

上,新郎新娘都要给家人、朋友及众宾客敬酒以示谢意,人们往往回赠许多美好的祝福,如“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等。

西方的婚宴是在婚礼仪式结束后开始的。宴席上,人们在新娘的头上撒些小麦,面包屑之类,因为小麦象征着丰收,面包屑象征着幸运。

西方的婚宴以自助餐较为常见,宴席上,所有的宾客可以自由走动,同不同的人交谈。最后,婚宴以舞会结束,新郎新娘共跳第一支舞,以庆祝他们新生活的开始,然后所有的宾客都可以伴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

比较中西方传统婚宴之后可以发现,西方的传统婚宴更有趣、活动更丰富多彩,而中国的传统婚宴虽然也很喜庆,但更强调形式,不免有僵硬之感。 结论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很多的方面,婚礼是其一。这主要是来自与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在不同的思想和风俗的作用下,慢慢演化而成的。但不论在哪个国家,婚礼都充满了祝福和笑声。 未来美好的婚姻应该是应该以爱情为基础夫妻间感情稳定和谐,彼此沟通积极,具有家庭责任感,相互尊重对方,孝顺父母,爱护儿女,家庭和睦。另外,还应有道德伦理,法律法规的约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