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驻地实验室常见问题汇总
一、 实验室管理(含质量保证体系)
1、建设单位没有专职人员管理试验检测工作,未明确分管领导(建设单位应安排1名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持铁路试验检测资格证书的人员负责试验检测管理工作)。—--TB 10442—2009 P3、工管办函[2013]284号P4
2、监理单位没有独立设置试验室,与施工单位共用同一试验室;或部分试验项目在施工单位试验室开展;或与施工单位选用同一委外试验检测机构。--TB 10442-2009 P2、工管办函[2013]284号P6
3、施工单位预制梁(板)场未单独设立试验分室。——-TB 10442—2009 P5 4、没有资质符合要求的母体试验室授权或授权检测项目不全。—-—TB 10442—2009 P2、工管办函[2013]284号P2
5、母体试验室资质不符合要求,其认证参数满足不了验标要求的施工、监理单位的试验检测项目。---TB 10442-2009 P2、工管办函[2013]284号P2
6、超资质范围开展试验检测工作.此问题较普遍,在历次监督检查中都有发现,同时,此类问题又是相当严重的,计量认证管理规定,超认证参数以外的检测是无效的,不具备法律效力。 --—TB 10442-2009 P2、工管办函[2013]284号P2
7、资质过期,母体试验室未及时进行计量认证复审。—--TB 10442—2009 P2、工管办函[2013]284号P2
8、母体试验室对工地试验室的资质授权日期过期。-—-TB 10442—2009 P2、工管办函[2013]284号P2
9、委外试验室的资质确认、审核程序不符合要求.-—-TB 10442-2009 P6、工管办函[2013]284号P6
10、试验室未建设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共有十大管理制度: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样品管理制度.3)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4)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5)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6)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7)档案资料管理制度。8)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9)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10)不合格品管理制度.--—TB 10442-2009 P9、P14
11、试验分室的管理跨度不合理,超过25km。——-TB 10442-2009 P5
12、缺少化学药剂和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品管理制度及领用纪录,未进行分类管理.化学药品未设置专人管理、药品过期。
13、试验室及分室未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岗位责任制。—-—TB 10442—2009 P2
14、工作间布置不合理,分区不明确,不同功能试验室合用。—--TB 10442—2009 P9 15、工地试验室未对工作条件进行确认合格应投入使用.—-—TB 10442—2009 P2 二、 仪器设备
1、未制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并形成台帐。——-TB 10442-2009 P5
2、一些试验设备未检定和校准,或检定校准日期已过。未对校准设备进行确认。--—TB 10442-2009 P9、P30
3、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后未在醒目位置进行标识(三色标签)。未按要求分别粘贴合格(绿色)、准用(黄色)、停用(红色)标志。停用设备未粘停用(红色)标志。 4、仪器设备使用后未认真填写使用记录。按要求仪器设备使用后要及时填写使用记录,其使用记录本一般就近放置。
5、仪器设备精度(分辨度)不符合要求.此类问题时常发生.每种试验在试验规程中,对仪器设备都有具体的精度要求,这是保证检测数据准确的根本。很多试验室对试验规程研究、学习不够,对细节掌握不全,产生设备精度不够问题。监督检查中要高度关注.——-TB 10442-2009 P2、P35 6、常用设备缺少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
7、万能试验机、钢绞线试验机未按规定及时更换液压油。 8、自校设备缺少自校规程,自校记录检验用标准器具错误。
9、有影响的仪器设备没有有效隔离。高温炉等高温设备、化学分析室等未采取有效隔离。沸煮箱不能与其它仪器(抗折机、净浆搅拌机、电子天平等)在一起,以防在使用时湿度过大对其它仪器有影响。-——TB 10442-2009 P9
10、已出具检测报告而无相应的设备。设备电源未连接,设备未启用。 11、玻璃具器等量测类器皿没有自校,试模无自校。
12、缺少摇筛机或摇筛机没有固定。 13、切割机和抗渗仪没有排水设施.
14、试验前仪器检查不充分,未归零或在试验过程中仪器发生故障.如:仪器不调水平(天平、针入度仪等);渗水试验开关漏水等。 15、试验仪器基础不坚硬,不固定(如万能试验机).
16、安定性试件沸煮时,沸煮箱水位控制不好,不能保证在30min±5min内升至沸腾。-- GBT 1346-2011 P6
17、胶砂振实台安装高度(约400mm)、基座(体积、形状)(不能简支)不符合要求,仪器与基座之间接触不平、固定不牢靠,仪器安装后不水平.胶砂振实台违规靠墙放置、振动台下未放置胶垫。抗折强度试验机的三根圆柱轴生锈,不活动。搅拌机的叶片与锅之间的间隙,应每月检查一次.锅安装不牢固,在试验过程中晃动,以防刮壁。 —— GBT 1346-2011 P71
18、试验室实验操作完毕后,必须切断电源、水源,以保证试验室安全。操作室的卫生做到落实到人,各操作室建立专门的卫生负责人,做到室内卫生干净、整洁,试验仪器应随时擦拭,不得有浮尘,每次做完试验后应立即打扫。 19、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注意安全. 20、对环境条件有要求的精密天平、精密电器做好防尘、防潮保护。
21、高温加热试验严格按规程要求升温和降温,不得违规操作,操作人员不得远离操作室。 三、 人员
1、施工单位混凝土搅拌站未设专职试验人员,未配备必要的试验设备,未开展检测工作.
2、取得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的人员数量不足(工管办函〔2013〕300 号)。铁路建设项目要求必须取得铁路试验员上岗证,其他行业的上岗证可参考,不能替代铁路试验员上岗证。在资格证书有效期内,试验检测人员未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的学时要求.
3、技术负责人技术职称及从事本职工作年限不满足要求。 持证人员 中级及以上人员 (不少于) (不少于) 施工方中心试验室 8 2 实验室名称 技术主管职称 中级及以上 技术主管年限 5年以上
施工方试验分室 预制箱梁场 预制箱T梁场 预制板场 混凝土拌和站 监理中心试验室 监理试验分室 5 8 6 5 2 6 4 / 1 1 1 / 2 / 助理工程师及以上 中级及以上 中级及以上 中级及以上 / 中级及以上 助理工程师及以上 3年以上 5年以上 5年以上 5年以上 / 5年以上 3年以上 4、主要负责人未外聘人员(工地试验室负责人应由母体试验室正式聘任的合同制员工担任,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
5、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主要试验人员变更,未履行审批手续,或审批单位不符合标准规定(应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其他试验分室主要人员变更应向监理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6、授权签字人授权过期或未授权。
7、试验人员在不同建设项目或同一建设项目的不同试验室兼职(特别是监理单位试验室存在兼职的问题.兼职的人员也不到场,应付检查跑场). 8、试验检测人员的学历证、职称证、上岗证虚假。
9、试验室负责人擅自离岗.试验室主任、技术主管、质量负责人离岗应征得建设单位主管部门的同意。 四、 环境条件
1、 养护室温、湿度不达标。标准养护室未配备自动养护系统,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失效,试件直接采用喷淋养护,标准养护室不能直接喷水,应喷雾,温、湿度感应探头直接被喷淋样品。标准养护室没有试件、未正常启用。 2、 操作间(不少于12m2)和标养室面积(不少于30m2,监理单位不少于20m2)不够。 3、 混凝土室、胶凝材料室、化学分析室、力学室等未配备空调,工作环境不符合试验规程要求。
实验室/养护设备名称 混凝土成型室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 胶凝成型室 胶砂养护箱 胶砂养护水池 混凝土收缩、混凝土早期抗裂、受压徐变实验室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室 温度 (20±5)℃ 相对湿度 / 95%以上 (20±2)℃ (不流动的饱和Ca(OH)2溶液) (20±2)℃ 50%以上 (20±1)℃ 90%以上 (20±1)℃ / (20±2)℃ (20±3)℃ (60±5)% /
集料室 金属材料室 (20±5)℃ 10℃~35℃ / / 4、 缺少操作间和标养室环境记录。
5、 养护室吹淋不符合要求,温湿度计未检定;标养室试件未覆盖,试块直接淋水。 6、胶砂试件的六个面需与水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不同类型的水泥试件不能在同一养护池养护。
7、对环境条件有要求的精密天平、精密电器做好防尘、防潮保护。 五、 样品管理
1、试样取得后,应标明试样编号、取样地点、取样时间,详细描述样品状态、附件及资料等内容,加贴唯一性标识和状态标识,并及时将样品交给试验检测人员进行试验检验。
2、确保试验室接收的样品满足测试要求,并保证其在养护至试验的期间内标识清晰、可追溯;在储存、运输、制备和处置过程中不变质、不遗失、不损坏.搬运试样时,应轻拿轻放,防止破坏或损坏试样的几何形状,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3、试验前需要进行加工的样品应严格按标准方法进行加工和制样。 4、所有试样经过试验检验后均需留样保存,保存期不少于一个月。 5、样品未设专人管理。 6、样品(含试件)未作标识。
7、缺少样品室,未按要求留置样品。样品室管理混乱,样品管理混乱:一是无样品,二是样品过期,三是样品无标识,四是样品室堆放杂物。 8、试验后出现不合格的样品,要留样备查。
9、取样数量不够试验,不符合取样要求。例如减水剂取样公有0。5kg。 六、纪录及台账
1、标准规范未建立台帐,未实行动态管理,采用过期、作废标准。
2、标准规范不齐,基本的试验标准、规程、方法等不全,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3、所有文件资料均应盖章编号,登记立卷。以上资料应建立清单或台帐,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保存,并填写技术资料目录,对卷内资料进行编号,交资料员保管。 4、未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及时掌握新标准。
5、缺少不合格品台账、不合格上报管理制度及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不合格台账建
立不完善,没有形成闭合管理.清退出场无监理见证。
6、缺少试件出入库台账及已检样品处置台账。标养室内混凝土试件实际存放数量少于台账数量。
7、缺少各种原材料试验检测的汇总统计表。 8、缺少仪器设备台账,便于检定和校准工作。 9、设备使用记录登记不及时。
10、缺少溶液配置及标准溶液标定台帐。配置的溶液没有标示配置日期及有效期,使用过期试剂.
11、化学试验的液体废液应有专门的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案,建立专门的化学废液处理记录。
12、各项试验原始资料应按编号顺序分类归档。不应掉号、重号,编号连续且与记录对应。
13、应建立试验报告发放登记台帐,写明试验报告名称、发放份数、发放人、领取人、领取日期,发放人、领取人要签字确认. 七、检测过程及检测报告
1、签发(批准)人员不符合要求。标准规定“试验检测报告签发人应是国家认监委或省级技术监督局批准的母体试验室合法授权签字人;其签字领域应与其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授权签字领域相一致,不得超出授权签字领域签字”。
2、审核人员与试验人员为同一人。报告签发人和审核人可以是同一个人,但审核人与试验人不能是同一个人。一般情况下试验报告由质量负责人进行审核。
3、试验报告审核人和试验人与试验记录中的不一致.试验报告与试验记录的内容有不一致现象(个别),检查时重点关注检测数据的一致性。
4、试验报告或记录有涂改现象。试验记录不可涂改,可杠改(杠改后加盖修改人员印章或签名)。试验报告既不可涂改,也不可杠改。
5、数值修约、试验精度、结论不符合标准.例如减水剂的减水率修约至24.5%(减水率修约至1%),。碎石含泥量试验要求称重精度为0.1g,而集料室电子称测量精度为1g.
6、外委检测错误未及时发现.
7、签字授权的代签现象(核对授权表上的签字),签名应手写,不能打印,并且不能代签。如:同一签名在前后不同时间的笔迹不同,明显有两人及以上签字. 8、原材料检测频次不够,检测项目不全。
9、监理单位未认真审核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未进行碱含量、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计算,没有考虑不同环境下最大水胶比、最小水泥用量。 10、检验报告标准使用错误。检验报告指标值错误。试验检测采用标准、试验方法错误。
11、已出具阶段性报告,但未找到未到期试件(如已有水泥3d强度报告,养护室没有此样品未到期的样品).
12、样品未到期就已经出具了报告。标养试块已过标养日期,但现场未根据试验规程及时对标养试块进行检测,且试块无结构部位、砼强度等标识.
13、检验报告缺少原始纪录,原始纪录为打印版,原始纪录信息不全,原始纪录未显示所用设备及环境条件,原始记录显示环境条件及设备使用时间与设备使用纪录及环境纪录不一致.
14、非标准试件折算系数不符合要求.砼试件未修边,试块没有收浆,尺寸超标,成,砼成型试件不规范(缺角)。混凝土芯样和岩石切割不符合要求,受压面未打磨。 15、压力试验机(万能试验机)加载速度不符合要求。
16、各种材料未按验标进行进场检验,现场已使用。工程用原材料一律必须先检后用,没有试验室出具的合格试验报告,不得使用。
17、单位名称(试验单位、委托单位、监理单位、生产厂家等)应写全称,避免写简称。取样地点应写详细地点,不能仅写“料场”.
18、假资料,不符合逻辑.如:混凝土试块抗压荷载(压力机读数装置数显)1105.23kN;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报告初读数全是0;压实度(灌砂法)试验报告数据反算与正算误差较大,铝盒号在同天同段落重复;试验报告与试验台帐、仪器使用台帐日期不符;仪器使用台帐登记的起止所用时间与实际试验数量应用时间不符,如10min压12组混凝土试块,2天内发P6抗渗报告等。
19、计量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度,并注意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容易出错的有:mL、kN、MPa、km.
20、试验报告要留有存根,存根要归档,以备查用。
21、不按标准方法或非标准样品未事先拟定合适的试验方案,以致检测结果无法使用。 22、检验报告编号、样品编号需唯一性编号,原则上一份报告仅代表一份样品(考虑到样品流转).
23、试验员某某已调离,报告试验人、混凝土施工配料单签字人及为某某。 24、材料入库时间较长而未进行检测或外委。如梁场防水涂料进场了三个月而没有外委检测。
25、取样进试验室不能立即进行试验,需静置24h。 八、常见材料的检测问题 1、集料
1)粗集料报告泥块含量、含泥量没有分级检测。当引发工程质量争议时,可按实际使用的分级比例混合后测定总泥块含量、含泥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集料碱活性检测前没有进行岩相分析。应根据岩石的活性矿物选择相应的实验,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应采用快速砂浆棒法,含有碱碳酸反应活性矿物时应采用岩石柱法。
3)集料含泥及泥块含量超标问题较多。
4)高性能混凝土用粗骨料采用一级配,不符合规定。应使用二级或多级单粒级碎石,并分级储存、运输、计量.
5)集料存贮场地面未硬化,未按品种、规格、批次分别存放,标识不清。 6)集料存贮场没有完善的排水措施. 7)集料试验前未按要四分法取样.
8)试验结果取值有误.例如砂细度模数二次试验结果差大于0.2,试验应无效。 9)集料含泥量试验方法有误,应采用水洗法(并且不允许在试验筛水洗)。 10)岩石的抗压强度试件加工不规范,以六块试件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受压面应磨平,并保持平行。
11)粗集料报告中混合级配无比例,掺配信息不全。 12)细集料筛分析试验未先筛除大于9.5mm颗粒. 13)压碎指标值没有剔除针片状颗粒,使检测值偏大。
14)压碎指标值的计算应采用试样的质量减去筛余质量除以试样质量,而不能为了省事直接用筛下质量除外试样质量,从而使检测值偏小。
15)山砂含泥量高、风化严重,不提倡使用。海砂中的氯离子冲洗成本高,质量控制困难,验检上禁止使用。
16)无砟轨道(含I型、II型和双块式)、轨枕、预制梁不得采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的骨料,同时碱活性要求稍高,快速砂浆棒法膨胀率应小于0。20%。 17)配制C50及以上混凝土时,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 18)高标号混凝土用碎石的母岩强度应超过混凝土设计强度2倍。
19)岩石的抗压强度的仲裁检验应以φ50mm×50mm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为准。 20)碎石的破碎方式宜采用反击式、锤式破碎。
21)如使用具有一定活性的集料,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年限、环境条件和碱活性情况控制混凝土的最大碱含量,如设计年限为100年,不得使用存在碱活性骨料;如设计年限为30年、60年时必须使用碱活性骨料,除限制碱含量的同时,还应对混凝土表面作防水、防碱涂层处理。 2、胶凝材料
1)水泥、粉煤灰、矿粉等储存条件不佳,有受潮结块现象。水泥不得露天堆放,并应尽量缩短保存时间,通用水泥不宜超过3个月。储存水泥的库房必须干燥,库房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30cm。若地面有良好的防潮层并以水泥砂浆抹面,可直接存放,否则应用木料高出地面20cm.袋装水泥堆垛不宜过高,一般为10袋。 2)粉煤灰需水量比检测采用工程水泥,没有采用基准水泥.
3)水泥比表面积验标指标值为300~350m2/kg,区别国标不小于300 m2/kg(验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水化速度和水化热)。 4)拆模试块没有收浆。
5)80um方孔筛或45um方孔筛未用标准粉修正,修正系数C超过0。80~1.20的试验筛不能用作水泥细度检验,水泥筛网使用次数超过100次需重新标定,粉煤灰为150次标定。
6)C40及以上混凝土或当集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宜采用低碱水泥(碱含量不应超过0.60%).
7)矿粉报告烧失量没有SO3校正.
8)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使用不变用水量法,应用调整用水量法。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试样的保存,防止试样吸收环境中的湿气受潮,影响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结果。 9)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未筛除0。9mm以上颗粒和在(110±5)℃条件下烘1h. 10)试验用水不能用量筒量取,应称水。
11)水泥报告安定性沸煮合格,记录采用雷氏夹法.
12)比表面积试验,每次都必须检测标准粉通过时间(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以减少不同试验人、温度、湿度对标准粉通过时间的影响。
13)对维卡仪没检查,金属棒有磨阻或指针不对零;试针生锈或弯曲或粘水泥浆;终凝用试针排气孔堵塞;雷氏夹两根指针针尖距离超范围。
14)试验用水不能用量筒量取,应称水。水泥胶砂强度试验必须用量水器(最小刻度0.1mL,精度1%)量取。
15)S95级矿粉比表面积验标指标值为350~500m2/kg,区别国标不小于400 m2/kg(矿粉越细,混凝土收缩越大,因此验标限制了最高值,最好不超过450m2/kg)。 16)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粉煤灰的烧失量要求不大于3%(其中未燃烧颗粒对外加剂尤其引气剂具有很大的吸咐作用)。
17)硅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8%(硅灰活性高,不利于减少温度变形,易增大混凝土自收缩)。
18)胶凝材料的细度、烧失量试验试验未进行烘干至恒重。
19)无砟轨道(含I型、II型和双块式)、轨枕应采用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预制梁应采用不低于42.5级的低碱硅酸盐水泥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掺合料限为粉煤灰和矿渣)。
20)硫酸根离子、CaO与C3A会生成钙矾石,钙矾石体积膨胀会导致混凝土的破坏,铁路混凝土应选择低钙粉煤灰。
21)在低于5℃、有硫酸盐存在并与水接触的环境中,碳酸钙可生成没有强度的膏状水化碳硫硅酸钙(硅灰石膏)。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下,不得使用石灰石粉作为掺和料。 22)胶凝材料抗蚀系数的龄期修改为56d(28d胶凝材料抗蚀系数经常大于1)。 23)比表面积测定仪环境湿度(勃氏法)不符合要求,要求湿度小于50%,应配备
除湿机. 3、外加剂
1)外加剂存储容器露天敞口放置,下雨天也不覆盖,雨水、杂物等进入容器内。 2)同一种外加剂的三批混凝土的制作宜在开始试验一周内的不同日期完成,对比的基准混凝土有受检混凝土应同进成型。
3)外加剂原始记录缺少配合比信息及外加剂掺量。 4)外加剂检测用配合比选用错误。
5)外加剂检测坍落度选用错误。验标要求减水剂的减水率、含气量、泌水率比、抗压强度比、凝结时间之差和收缩率比,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为80mm±10mm(当含气量小于等于3.0%时,受检混凝土坍落度难达到210mm左右的标准要求,与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不一致,无法进行比对,且混凝土拌合物状态较差,泌水率较大). 6)混凝土含气量指标错误(线下与桥梁场指标要求不一样)。
7)对含气量要求大于等于4.0%的混凝土,必须采取减水剂和引气剂双掺方式进行配制,并控制减水剂的含气量不大于3.0%。如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必须事先对其采用消泡工艺,因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引气型减水剂,所引气泡粒径较大,气泡质量较差,混凝土结构物表面气孔较多,且不利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8)外加剂不但要与基准水泥还应与工程所用水泥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抽检试验用水泥宜为工地水泥.
9)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减水剂容易混淆。
10)试验时,检验同一种外加剂的三批混凝土的制作宜在开始试验一周内的不同日期完成。对比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应同时成型。 11)外加剂含气量测定没有扣除骨料含气量。 12)铁路工程混凝土禁止使用掺入氯盐类减水剂。 4、金属材料
1)钢筋机械连接未做工艺性试验。 2)钢筋储存未支垫,未覆盖,锈蚀严重。
3)万能试验机需加防护网。试验机调零,量程、夹具的选取。试验前根据钢筋直径选取合适的量程和夹具,并且在空载情况下将指针归零。
4)正确判断屈服强度荷载.图解方法: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从曲线图读取不计初始瞬时效应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或屈服平台的恒定力。仲裁试验采用图解方法.指针方法:试验时,读取测力度盘指针不计初始瞬时效应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和首次停止转动指示的恒定力。 5)钢筋必须拉断.
6)伸长值的量取:移位法。
7)钢筋冷弯直径。HRB335直径28~40mm,4d;对焊5 d。 8)从事钢筋焊(连)接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9)钢筋重量偏差未配备磨平机。
10)万能材料试验机有效量程低于的钢筋拉伸试验超出检测能力范围,检测结果均为无效数据。 5、混凝土及配合比
1)掺磨细矿渣、粉煤灰的混凝土,施工中应避免过振,防止出现分层离析;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泌水少,容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掺硅灰会增加混凝土的自缩,掺磨细矿渣可能增加混凝土的自缩。
2)混凝土表面裂纹超标,预应力混凝土有裂纹,钢筋砼裂纹宽度超过0.2mm。 3)混凝土缺陷随意修补.修补不当易造成行车安全隐患。 4)混凝土拌和站计量不准确,误差偏大,不符合验标规定。
方法:检查拌和站计量系统,必要时打印出一段时间的混凝土浇注计量记录,进行核对。
5)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主要现象是:钢筋偏位严重,比如桥梁承台施工时,经常出现一侧钢筋与模板空隙偏大,一侧偏小现象。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符合要求。不同环境下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和矿物掺和料的掺量范围有一定的限量。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粉煤灰的掺量不宜超过30%,严重氯盐环境与化学侵蚀环境下,粉煤灰的掺量应大于30%,或矿粉的掺量大于50%.对于双掺粉煤灰和矿粉的掺量范围应由试验确定。碳化环境下和氯盐环境下,素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分别不应超过0.60和0。55,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应低于280kg/m3(TB 10005—2010《铁
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7)混凝土配合比的指标未出全面(一些指标龄期未到),监理已审批,施工已使用。 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环境类别不符合设计要求。共有六种环境类别:碳化环境、氯盐环境、化学侵蚀环境、盐类结晶破坏环境、冻融破坏环境、磨蚀环境。每种类别分不同作用等级.
9)施工配合比与理论配合比不一致,差别很大。
10)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汽养护混凝土力学性能标准养护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其他为56d,耐久性试件为56d。
11)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逐日累积分别为600℃·d、 1200℃·d,但养护龄期不宜超过60d、120d。逐日累积未达到600℃·d、 1200℃·d的同条件试件可以用于抗压强度评定.
12)根据混凝土设计年限、环境条件和碱活性情况控制混凝土的最大碱含量;如设计年限为100年,不得使用存在碱活性骨料;如设计年限为30年、60年时必须使用碱活性骨料,除限制碱含量的同时,还应对混凝土表面作防水、防碱涂层处理;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也有一定的限量。
13)混凝土强度评定错误。混凝土的强度评定依据强度保证率(95%)、检验批的平均值和最小值共同评定,根据稳定生产的组数大小确定标准差法(已知、未知)和小样本法评定(也有称统计法和非统计法)。
14)搅拌机使用时必须刷膛,用配合比同水灰比的砂浆刷膛。
15)试件成型后,用湿布覆盖表面或用其它保湿办法,在室温(20±5)℃,相对湿度大于50%的环境下养护至拆模。
16)应采用公称容量为60L的单卧轴式强制搅拌机,一次拌合量应在20L~45L范围内,搅拌时间为2min,出料后应在铁板上用人工翻拌至均匀。 17)混凝土含气量测定没有扣除骨料含气量。 18) 同条件试件缺少天气情况记录。
19)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缺少劈裂抗拉强度检测结果。
20)喷射混凝土用细集料细度模数应大于2。5(减少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6mm,胶凝材料用量不小于400kg/m3,水胶比不大于0。50。
21)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新浇筑混凝土入模温度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表面温度的温差不得大于15℃。与新浇筑混凝土接触的已硬化混凝土、岩土介质、钢筋和模板的温度不得低于2℃。
22)试件入库摆放无序,寻找困难,核对试件出入库台账与标养室内实际存放试件,存在留置试件不足的情况。
23)混凝土试件抗压试验完成后,破坏样未按规范要求留置3d。 24)同条件养护试件未按照规定要求放置梁体上同条件养护。 6、路基填料及简易土工
1)对含有黏土的土团的分散,应将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关键点:对于含有粘粒的土,土要充分浸泡,确保分散。样品的准备很重要,如果不能掌握密度计法,要选用砾土或砂土,使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少于总质量的10%。
2)液塑限试验锥质量的检查(76g),土样应用木碾充分碾散,液塑限试验需选用不大于0.5mm颗粒。
3)击实试验适用于细粒土,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4)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曲线应是拟合曲线,一般是多项式曲线,不能修改数据进行调整.最大干密度的确定,如果是手工画,峰值是画出的,不是打出来的,打出来的最高点不能直接作为最大干密度,如找不到峰值,只能补打;如果是电脑画图,可直接确定峰值.不能为了土的美观,而通过调整数据来修改,这是坚决不允许的。 7、主体结构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回弹法)
回弹仪技术要求:钢钻率定值80±2,每次使用时标定,有记录.钢钻基础坚实。环境温度-4~40℃.检定有效期为半年,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经常规保养率定值不合格.
统一测强曲线适用范围:普通混凝土采用的材料、拌和用水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不掺外加剂或仅掺非引气型外加剂;采用普通成型工艺;模板符合GB 50204规定;自然养护或蒸气养护出池后经自然养护7d以上,且混凝土表面为干燥状态;龄期14~
1000d;抗压强度为10~60MPa(C50及以上混凝土宜采用重型回弹仪).
结构物表面要清理,应清洁、平整.画线打格编号,控制测点间距.测区面积0。04m2。遇到麻面或有浮浆的构件,回弹前必须用砂轮磨平,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 2)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取芯法)
芯样外观不合格、尺寸不符合要求、加载速度不符合要求、受压面不平行. 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对于单向板,应沿两受力边检测负弯矩钢筋;对于常见的双向板,应沿两长边检测负弯矩钢筋;检测位置尽量靠近钢筋根部,并且在两长边中间1/2范围检测。对于具有装饰面层的结构及构件,应清除装饰面层后在混凝土面上进行检测。宜结合设计资料了解钢筋布置情况,检测时应避开钢筋接头和绑丝。 4)楼板厚度检测
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对选定的楼面板,抽取不少于5个测区进行检验,测区应包含边区和中心区.所有不合格检测区的最大偏差不能超过验收规范允许偏差的2倍. 8、钢结构 9、砂浆 九、其它
现场监督检查其他试验检测问题 信息化
十、混凝土拌和站常见问题 1、 施工配料单签字不及时。
2、 砂、碎石、水泥、粉煤灰开盘前拌合物性能检测频率不足。 3、 不合格台账建立不完善,待检与合格仓未能及时提供报告。 4、 砂、碎石标示有误,场地积水严重。 5、 拌合站零点校准不准确。
6、 标示牌状态显示错误。拌和站粉煤灰、水泥标示不明确 7、 搅拌时间为不足,搅拌时间≥90S。
8、 试块台账记录不全.
9、 混凝土配合比胶凝材料用量超标。 10、搅拌站计量误差超标。
11、外加剂露天存放未设遮阳棚,影响外加剂质量。
12、拌合站控制室电脑软件未及时更新,造成控制室电脑不能显示砼拌制记录. 13、拌和站未配备计量设备校核砝码,无法对计量设备进行校核。 14、拌和站未配混凝土试件标养室。
15、未按照施工配料单出具施工配合比输入设定值,未按配合比施工。 16、拌和站计量系统采用误差自动补偿,存在每盘误差超出规定要求的现象. 17、物资进场台账不能真实反映实际进料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