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临床医学《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2023-11-14 来源:钮旅网
临床医学《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前言

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根据医学微生物学系统性和教学上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本课程内容由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分为总论和各论。前者主要介绍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在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性状,病原微生物和宿主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共同特点和原则,在学习各论时有指导意义,而后者具体介绍了与临床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的每一个病原微生物上述各方面的特点,对今后医学课程的学习和临床防病治病具有基础和实际应用意义。

根据本教学大纲,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教学方法将作一些探索性改革,将大班理论授课与小班互动教学方法相结合,并且,尽可能进行一些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求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所作为。

本大纲根据郭晓奎主编的《病原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第二版、《病原生物学纲要》第二版(双语版)修订,上述教材均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由科学出版社2007年及2012年出版。

主要参考书:

1.刘晶星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卫生部全国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Patrick R. Murray PhD, Ken S. Rosenthal PhD and Michael A. Pfaller MD,Medical Microbiology, 6th ed. (Mosby Elsevier)

3. Brooks GF, Butel JS and Morse SA. Tanetz, Melnick,& Adelberg’s Medical Microbiology, 23th ed. (McGraw-Hill Medical Publishing Division)

4.Ryan KJ and George Ray G. Sherris Medical Microbiology, 4th ed. (McGraw-Hill Medical Publishing Division)

5.Markell EK, John DT, Krotoski WA. Markell and Voge’s Medical Parasitology , 8th ed (W.B. Saunders Company)

6. Bogitsh BJ and Cheng TC. Human Parasitology, 2n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时间安排

内容 微生物学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生理、细菌的遗传变异 理论时数 (含CBL) 2 2 实验时数 2 2 4 1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消3

毒与灭菌 球菌 肠道杆菌 弧菌属 螺杆菌与弯曲菌 厌氧性细菌、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棒状杆菌属 分枝杆菌属、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2.5 2.5 2 3.5 3.5 2 2 2 2 1 1 1 2 21 动物源性细菌、鲍特菌与嗜血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2.5 衣原体 螺旋体 真菌学 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呼吸道病毒 胃肠道感染病毒 肝炎病毒 逆转录病毒 疱疹病毒 黄病毒、出血热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狂犬病病毒、细小病毒、朊粒 总计

2 1 2 3 2 3 2.5 2 2 43 理论课教学内容及要求

Chapter1 微生物学绪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分布。 二、熟悉

1.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和意义。 三、了解

1.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发展史。

Chapter2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细菌细胞壁、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的生物学特性及与医学的关系。 2.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及意义。 二、熟悉

1.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 2. 分枝杆菌细胞壁的结构。

3.细菌的中介体、核糖体、质粒、异染颗粒的概念。 4. 细菌L型的概念、特点及与医学的关系。 三、了解

1. 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2

Chapter3细菌的生理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2.与医学有关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 一、熟悉

1.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和人工培养。 2.常见生化反应。

3.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二、了解

1.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 2.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 3.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

Chapter4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概念、特点及举例。 2. 质粒的定义、种类、特征。

3. 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源性细菌概念。 二、熟悉

1.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的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菌落变异。 2.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3. 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三、了解

1.基因突变与损失后修复。 2.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3. 噬菌体应用。

Chapter 5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条件致病菌形成的特定条件。 2. 细菌的致病机制。 3.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二、熟悉

1.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微生态学、毒力、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带菌者和带菌状态的含义。

2. 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 3. 细菌感染的来源。 4. 传播方式与途径。 5. 感染的类型。 三、了解

3

1.外毒素的作用机制。 2.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Chapter 6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原理与主要生物制品。 2.标本采集和送检的原则。 3.人工免疫与生物制品定义。 二、熟悉

1.获得性免疫产生的方式。 2.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3.常用血清学试验的原理。 三、了解

1.动物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检验方法。

2.DNA重组疫苗、核酸疫苗、治疗性疫苗、抗菌血清、胎盘球蛋白。

Chapter7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和无菌操作的概念。 2.高压蒸气灭菌法、紫外线杀菌应用范围及注意点。 二、熟悉

1.热力灭菌、辐射杀菌法和滤过除菌的种类、应用范围及注意点。 2.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原理、使用对象和影响因素。 3. 生物安全的概念。 三、了解

1.超声波杀菌法。 2.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3.病原微生物危害分级及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

Chapter 8 球菌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葡萄球菌的形态染色、分类、凝固酶、肠毒素、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致病性葡萄球菌

的鉴别要点。

2.链球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分类、链球菌溶素和抗O试验、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3.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要点。

4.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标本采集及注意点。 5.淋病奈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所致疾病与免疫性。 二、熟悉

1.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物质、微生物检查法。 2.链球菌的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物质、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疾病。

4.肺炎链球菌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5.脑膜炎奈瑟菌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6.淋病奈瑟菌的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三、了解

1.葡萄球菌的生化反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4

2.链球菌的生化反应、超抗原、B群、D群链球菌。

3.肺炎链球菌的菌体抗原、肺炎链球菌O、磷壁酸、神经氨酸酶。 4.脑膜炎奈瑟菌的生化反应、抗原结构。 5.淋病奈瑟菌的生化反应、抗原结构与分类。 6.粪肠球菌。

Chapter 9 肠道杆菌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其所致疾病。 2.志贺菌属的致病性。

3.沙门菌属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4.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与微生物学分离鉴定有关的生物学特性。 二、熟悉

1.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

2.大肠埃希菌与人类关系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 3.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的微生物学检查步骤。 4.肥达试验。 三、了解

1.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2.志贺菌和沙门菌的防治原则。 3.沙门菌分类。 4.其他肠道细菌。

Chapter 10 弧菌与气单胞菌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 二、熟悉

1.霍乱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抗原构造与分型、引起霍乱的血清群及型别;所致疾病、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2.副溶血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 三、了解

1.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2.副溶血弧菌的致病物质、诊断与防治。 3. 气单胞菌。

Chapter 11 螺杆菌与弯曲菌 【目的要求】 一、熟悉

1.空肠弯曲菌的形态、培养特点和所致疾病。

2.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诊断与防治。 二、了解

1.以上微生物的抗原结构,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

5

Chapter 12 厌氧性细菌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破伤风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2.产气荚膜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3.肉毒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二、熟悉

1.破伤风梭菌的生物学特性。 2.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 3.肉毒梭菌的生物学特性。

4.艰难梭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5.产气荚膜梭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6.无芽孢厌氧菌感染的特点和标本采集。 三、了解

1.破伤风梭菌和肉毒梭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2.厌氧菌的种类与分类,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Chapter 13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硫磺样颗粒。 二、熟悉 1.放线菌。

2.衣氏放线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诊断。 三、了解

1.诺卡菌属。

Chapter 14 棒状杆菌属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白喉棒状杆菌和形态染色和培养。 2.白喉外毒素特点及致病机制。 3.白喉的防治原则。 二、熟悉

1.白喉棒状杆菌的培养特性和抵抗力。 2.白喉棒状杆菌所致疾病及免疫性。 3.白喉棒状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三、了解

1.其他棒状杆菌属。

2.Shick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及判定。

Chapter 15 分枝杆菌属 【目的要求】 一、掌握

6

1.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免疫特点、结核菌素试验和卡介苗预防。 二、熟悉

1.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和免疫机制、微生物学检查法。 三、了解

1.分枝杆菌属的通性和种类。

2.非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 3.麻风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

Chapter 16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目的要求】 一、熟悉

1.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2.嗜肺军团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二、了解

1.铜绿假单胞菌、嗜肺军团菌的抗原结构,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2.不动杆菌属。

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Chapter 17 动物源性细菌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动物源性细菌的概念 二、熟悉

1.布氏菌种类、形态、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2.鼠疫耶氏菌形态、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3.炭疽芽孢杆菌形态、培养特点、抵抗力、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4.蜡样芽孢杆菌的致病性。 三、了解

1.布氏菌培养、生化、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 2.鼠疫耶氏菌培养、生化、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 3.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和假结核耶氏菌。

4.炭疽芽孢杆菌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 Chapter 18 鲍特菌属和嗜血杆菌属 【目的要求】 一、熟悉

1.百日咳鲍特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性。

2.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特性、卫星现象、致病性和免疫性及防治。 二、了解

1.以上微生物的抗原结构,致病物质。 2.百日咳鲍特菌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

Chapter 19 支原体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支原体的定义。

7

2.肺炎支原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3.溶脲脲原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二、熟悉

1.支原体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致病性、与细菌L型的区别。 三、了解

1.支原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

2.支原体的生化反应、抗原结构、抵抗力、免疫性。 3.肺炎支原体检查。 4.溶脲脲原体检查。 5.穿透支原体。

Chapter 20螺旋体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螺旋体的定义。

2.钩端螺旋体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 二、熟悉

1.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 2.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致病性。 3. 钩端螺旋体分类、微生物学检查法。 三、了解

1.螺旋体的种类。

2.伯氏疏螺旋体的培养、分类、检查和防治。 3.其他密螺旋体。

4.回归热疏螺旋体和奋森疏螺旋体。

Chapter 21 立克次体及柯克斯体、巴通体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立克次体的定义。

2.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等。 二、熟悉

1.立克次体等的共同特点及传播媒介。

2.立克次体等的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抗原结构、致病性与免疫性、诊断与防治。3.外斐反应。 三、了解

1.立克次体等的生物学地位、种类。 2.立克次体结构与组成。

Chapter 22 衣原体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衣原体的定义。

2.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

3.沙眼衣原体沙眼亚种致病性。 二、熟悉

1.衣原体的共同特性。

2.衣原体的培养、致病性与免疫性。

3.沙眼衣原体沙眼亚种生物学特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法。

8

4.肺炎衣原体致病性。 三、了解

1.衣原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 2.衣原体的抗原结构、抵抗力。 3.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

4.肺炎衣原体生物学特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法。

Chapter23 病毒的基本性状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病毒的概念。

2.病毒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病毒的增殖。 二、熟悉

1、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2.干扰现象。

3.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4.双股DNA病毒的生物合成。 三、了解

1、病毒的分类。 2.病毒的遗传变异。 3.卫星病毒与类病毒。

4.单股DNA病毒、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的生物合成。

Chapter 24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病毒的垂直传播、水平传播、显性感染、隐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等定义及举例。 2.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二、熟悉

1.病毒感染的类型和传播方式。 2.病毒的致病作用。 3.宿主抗病毒免疫。 4.包涵体。 三、了解

1.病毒在机体内的播散。

Chapter 25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2.病毒的细胞培养。 二、熟悉

1.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与细胞病变效应(CPE)。 2.病毒感染的现代诊断方法。

9

3.抗病毒治疗。

4.病毒感染的免疫预防。 三、了解

1.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检查与鉴定。

2.抗病毒基因治疗及中草药、免疫制剂等在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 3.病毒感染预防用核酸疫苗和其他类型的疫苗。 4.动物模型。

Chapter 26 呼吸道病毒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表面抗原(HA,NA)及其功能。 2.流感病毒的分型、变异和意义。 二、熟悉

1.流感病毒的致病性,病毒分离鉴定和防治原则。 2.副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3.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4.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5.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致病性。 6.风疹病毒的形态及致病性。 7.冠状病毒的形态及致病性。

8.腺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三、了解

1.呼吸道病毒的种类。

2.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呼肠病毒。

Chapter 27 胃肠道感染病毒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肠道病毒的种类。

2.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和特异性预防。 3.急性胃肠炎病毒主要种类,流行方式。

4.人类轮状病毒的形态、基因组;致病性、免疫性。 二、熟悉

1.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的致病性。 2.人类轮状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 3.肠道腺病毒的致病性。 4.杯状病毒的致病性。 5.星状病毒的致病性。 三、了解

1.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基因结构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2.人类轮状病毒的基因结构、分型和微生物学检查。 3.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的生物学特点。

10

Chapter 28 肝炎病毒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肝炎病毒的种类和主要差异(病毒核酸类型、传播途径、引起慢性感染、特异性预防等)。 2.HBV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二、熟悉

1.HAV形态、核酸类型、抗原性,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2.HBV的形态结构、核酸类型、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防治原则。

3.HCV的形态、核酸类型、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4.HDV的形态结构、感染类型与致病性。

5.HEV的形态、核酸类型、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 三、了解

1.HAV感染模型与细胞培养。

2.HBV的基因结构与复制方式、感染模型与细胞培养。 3.HCV的基因结构与分型。 4.HDV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5.HEV的基因结构与分型。 6.HGV和TTV。

Chapter 29 逆转录病毒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HIV的形态和结构、HIV的传播途径、病毒受体与细胞亲嗜性、所致免疫损害。 二、熟悉

1.HIV的复制、变异、原发感染、慢性感染和激发、合并各种机会感染与肿瘤、HIV感染的免疫应答、微生物学检查原则、抗病毒治疗。

2.人类嗜T细胞病毒1、2型的生物学特性、传播和所致疾病。 三、了解

1.逆转录病毒的种类及特性。 2.HIV的培养特性。

3.HIV损伤CD4+细胞的机制。 4.HIV疫苗研究。

5.人类嗜T细胞病毒1、2型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Chapter 30 疱疹病毒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单纯疱疹病毒的血清型与致病性。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血清型与致病性。 3.巨细胞病毒的生物学性状与先天性感染。 4.EB病毒的致病性。 二、熟悉

1.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 2.单纯疱疹病毒的防治原则。

11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防治原则。 4.巨细胞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 5.EB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 三、了解

1.单纯疱疹病毒的基因结构和微生物学检查。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 3.巨细胞病毒的防治原则。

4.EB病毒的抗原、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5.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与8型。

Chapter 31 黄病毒与出血热病毒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2.汉坦病毒的流行环节。 二、熟悉

1.黄病毒和甲病毒的共同特点。

2.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3.登革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4.汉坦病毒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和抗原分型。 5.汉坦病毒的致病(肾综合征出血热)与免疫。 6.新疆出血热病毒的流行。 三、了解

1.黄病毒和甲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2.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法。 3.登革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4.森林脑炎病毒。 5.西尼罗病毒。

6.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7.汉坦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Chapter 32 人乳头瘤病毒 【目的要求】 一、熟悉

1.人乳头瘤病毒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及与宫颈癌的关系。 二、了解

1.人乳头瘤病毒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Chapter 33 狂犬病病毒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狂犬病病毒的预防原则。 二、熟悉

1.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

12

三、了解

1.狂犬病病毒的免疫性。

Chapter 34 痘病毒和细小病毒 【目的要求】 一、熟悉

1.人类细小病毒B19的形态结构及致病。 三、了解

1.痘病毒预防。

Chapter 35 朊粒 【目的要求】 一、熟悉

1.朊粒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二、了解

1.朊粒的诊断与防治。

Chapter 36真菌概述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真菌的定义。

2.真菌的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 二、熟悉

1.真菌的抵抗力。

2.真菌感染的临床类型及免疫性。 3.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三、了解

1.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 2.与医学有关真菌的分类。

Chapter 37 主要病原性真菌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皮肤癣真菌的致病性。 2.新生隐球菌的致病性。 3.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 二、熟悉

1.新生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 2.白假丝酵母菌的生物学性状。 三、了解

1.表面感染真菌。

2.皮肤癣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3.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4.地方性流行真菌。

13

实验课内容及要求

实验一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目的要求

1. 熟悉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镜下特点.

2. 掌握无菌操作、油镜的使用方法并了解其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 3. 掌握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及掌握纯种移种法. 4. 了解细菌常用培养基 二、实验内容

1.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规则

2. 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特殊结构(示教) 3.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4. 革兰染色法(操作) 5. 基础培养基制备

6. 细菌接种技术与培养方法 7. 细菌的生长现象(示教) 8. IMViC试验接种(操作) 三、思考题

1.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哪些?请举例分别描述? 2.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请画图并描述?

3. 革兰染色方法具体过程如何?影响染色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4. 按物理性状分,培养基有哪些?分别有何用途?在液体培养基中可有哪些生长现象? 5. 如果要进行临床标本分离,可有哪些方法?

实验二 细菌的生理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紫外线消毒灭菌法.

2. 熟悉细菌各种生长现象及细菌代谢产物。 3.了解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 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示教) 2. 紫外线消毒灭菌法(操作)

3. 细菌的代谢产物的检查(操作及示教) 4. IMViC试验(操作) 5. 平板划线法(续)(操作) 三、思考题

1. IMViC试验包括哪些试验,有何意义?大肠埃希菌和产气肠杆菌实验结果是什么? 2. 试述紫外杀菌试验的原理?

实验三 细菌的变异性、致病性与宿主天然免疫力 一、目的要求

1. 熟悉细菌代谢产物

2. 了解细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异现象,通过转导实验加深对遗传型变异机制的理解 3. 了解细菌侵袭力及其他致病因素的作用

14

4. 了解机体常见的天然免疫机制 二、实验内容

1. 细菌的变异(示教):形态的变异,鞭毛的变异 2. 紫外线杀菌试验结果观察

3. 细菌的侵袭力:血浆凝固酶实验(示教)、透明质酸酶实验(示教) 4. 宿主的天然免疫力:溶菌酶测定(示教)、大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示教)、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操作) 三、思考题

1.细菌的侵袭力有哪些?而人体的天然免疫力有何构成? 2.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青霉素有何区别? 3.简要分析中性粒细胞的噬菌作用? 4. 细菌变异现象有哪些,请举例?

实验四 病原性球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特征;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甲型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的区别

2. 熟悉三种链球菌在血平板上的区分;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的形态特征 3. 了解病原性球菌的形态、染色性 二、实验内容

1. 病原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的形态和染色性(示教) 2. 葡萄球菌的鉴别(示教)(培养、耐热DNA酶、血浆凝固酶、甘露醇发酵) 3. 链球菌的培养特性(示教)

4. 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区别(示教)(培养、胆汁溶菌、菊糖发酵) 5.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操作) 6. 脓汁或喉拭子标本分离培养(操作) 三、思考题

1.致病性葡萄球菌与非致病性葡萄球菌如何鉴别?

2.甲、乙及丙型链球菌如何鉴别?甲性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如何鉴别? 3. ASO试验的原理,实验方法及意义是什么? 4. 请设计一个化脓性感染病原体分离鉴别实验?

实验五 肠道杆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肠道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的主要步骤以及肥达反应。

2.熟悉主要肠道杆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伤寒沙门菌及变形杆菌)的形态、培养和生化反应等。 二、实验内容

1. 主要肠道杆菌的形态、染色性(示教) 2. 主要肠道杆菌的培养特性(示教) 3. 主要肠道杆菌的生化反应(示教) 4. 肥达试验(操作)

5. 粪便肠道致病菌的分离和鉴定(操作) 三、思考题

15

1. 怀疑是细菌感染引起腹泻病人如何进行病原学检测? 2. 肥达试验的原理,实验方法及意义是什么?

实验六 厌氧性细菌、棒状杆菌与分枝杆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破伤风梭菌的特征

2.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及病人痰标本的直接涂片镜检

3. 熟悉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生化反应特征;粪便肠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的血清学反应 4. 熟悉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培养及毒素测定 5. 熟悉钩端螺旋体形态及染色

6. 了解厌氧培养方法及无芽胞厌氧菌的形态、染色 7. 了解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 二、实验内容:

1. 破伤风梭菌及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染色性及培养特性 2. Nagler反应

3. 无芽胞厌氧菌的形态(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 4. 厌氧培养方法

5. 产气荚膜梭菌致病性试验

6. 肠道致病菌粪便标本的分离与鉴定(续)血清学反应 7. 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法,液体、固体培养(示教) 8. 麻风分枝杆菌:抗酸染色(示教)

9. 白喉棒状杆菌: Albert染色法、革兰染色法(示教)、吕氏血清、亚碲酸盐平板(示教) 10. 病人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法(操作) 11. 放线菌等示教片

12. 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与钩端螺旋体示教片 13. 口腔螺旋体的检查(操作) 三、思考题

1. 如何进行厌氧性细菌培养?

2. 破伤风梭菌及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染色性及培养特性如何? 3. 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及培养特性?

4. 抗酸染色方法具体过程如何?结果如何判定? 5. 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培养特性?

6. 口腔螺旋体的检查中操作注意事项是什么? 实验七 病毒的形态学诊断、培养方法和血清学试验 一、目的要求:

1. 观察病毒包涵体,并掌握其诊断意义 2.熟悉病毒血凝抑制实验的测定过程 二、实验内容

1. 病毒培养方法(示教)

2. 病毒的形态学诊断(病毒包涵体)(示教) 3. 病毒组织培养示教(正常,病变)(示教) 4. 病毒血凝抑制试验(操作) 三、思考题

1. 病毒的形态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16

2. 什么是包涵体,常见麻疹病毒、狂犬病毒包涵体的特点? 3. 病毒如何进行培养?

4. 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置血清对照、病毒对照及红细胞对照?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