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 20班 杜世宾
一个素质教育的奇迹: 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许多人很难想到在这样一个故事中竟然有两个传奇:从小双耳全聋的周婷婷在父亲的教育16岁成为大学生,并被美国加德特大学录取为研究声——第一个中国聋人研究生;而仅初中毕业的父亲不仅办起了“婷婷人中人聋儿幼儿圆”,而且还提出了全新的“赏识教育”理论。
周弘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属于“什么都被耽搁了”的老三届1967年的初中毕业生,当过兵,当过翻砂工,南京机床技术员,进过“7.21”工人大学。
1980年6月27日,他的世界被彻底改变了,因为他有了一个不普通的女儿——一个双耳全聋的女儿。全聋在全世界都是康复禁区,唯一的出路是上聋哑学校。
周弘深深体会到聋人父亲的痛苦,来看病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些听力,只有婷婷是双耳全聋,只能听到100分贝以上的声音。有的聋童父亲一听到医生色宣判甚至会出现出崩地裂的幻想,周弘则是抱着孩子,不敢看婷婷的眼睛,他全身颤抖一路抱着孩子回了家。他说自己着辈子没混好,本指望孩子有出息,但是„„他绝望了。
婷婷像别的聋童一样自卑,来客人时像小动物一样躲在桌底下。从小直到哭昏过去,大人们都无法知道她要干什么。彻底改变周弘的是电视剧《血疑》。大岛茂为了有碍1%生存可能的女儿幸子,付出了无尽的父爱,而自己的女儿不过是耳聋。生命是脆弱的也是美丽的。他决心一定为女儿打开有声世界的门。
一开始周弘走的是“治聋”的路子,边给孩子治疗,边读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婷婷的耳朵挨了万多针,结果没有一点起色。于是周弘开始治哑。一次背着3岁的婷婷,一路着路灯不停地向婷婷耳朵大喊:“灯——”见一个喊一个,为了发准“哥”着个音,婷婷学了3年。
语言是思想的基础,既然女儿听不见,聋人的视觉特别好,于是周弘开始教女儿文字学习。除了上班,周弘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到了婷婷的教育上。
周弘发明了母语玩字法,他把对女儿说的每一句话写在墙上、地上、桌子上、身上、手上。看见星星就写星星,看见孩子哭就写哭,每次到大自然中玩,妇女俩都玩得满身是字回来,他从不问孩子认了多少字,语言却进入孩子的潜意识。
正是因为聋儿反而更依赖文字,婷婷靠着这根绳索终于来到了光明的声音世界,也开发了心智。在普通的小学,婷婷连跳两级。
在婷婷的教育过程中,有一本重要的书对周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铃木镇一的《儿童早期教育》。
“让孩子幸福,你就必须处于幸福状态,让孩子自信,你必须自己自信。”无尽的夫爱让周弘改变了:“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赏识来到人间的。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根据口型发音的婷婷说话有些古怪,她担心地问爸爸:“我的声音好听吗?”周弘笑了:“你的声音好像一串串珍珠,棒极。”
周弘将美国天才儿童行为表贴在台板上,你看,你符合天才儿童的第一条,读书废寝忘食,孩子,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
当8岁的婷婷背出圆周率1000位时,周弘说:“你就是天才,这就是证明。” 当婷婷有一次数学不及格时,周弘笑着说:“太好了,你不是要当海燕吗,现在暴风雨来了。”
每篇作文,周弘都用红笔将好句子划出来让婷婷高声朗读,让全家热烈鼓掌,周婷婷高兴得梦中都想好句子。
婷婷的智商是105,远低于所谓天才儿童的130,但周弘告诉婷婷:“智商只能测记忆力,无法测悟性、灵感。而你正是这方面的天才。”
周弘说他也许是中国第一个觉醒的父亲。“不是我教育了孩子,是孩子教育了我。对于每个父母来说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以为我们无法教育自己,成年人被破坏了,我们受到的教育是苦难的教育,让我们对任何事物艘从负面考虑,对苦难的想像力无限放大,这不准那不准,任何事物都往里想,我们对美好的事物的感受力没有了,而童心是任何事都往好处想„„和女儿在一起我一点点成长,我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拣了回来。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女儿残疾;我又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不幸跌了一跤,有幸拣了一个宝。”
将女儿看成是天才,并真诚地去赏识她,赞美她,鼓励她,是周弘教育孩子最大的特点。
“在教育婷婷中的最大体会是赏识自己的孩子。”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中国的孩子受的是物质的溺爱,精神上的挫折教育。我们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忘记了孩子的优点。”
在这些思想理念的培养下,周婷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婷婷在6岁就认识了2000对个汉字,进普通小学,并跳了两级;8岁背诵了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打破了当时吉尼斯世界记录;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16岁成了中国第一聋人少年大学生,20岁被美国加牢德特大学录取为研究声——第一个中国聋人研究生;在人民大会堂7000人的表彰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引起轰动。
人称婷婷“神童”、“超常”,周弘则清醒地知道女儿只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所有的孩子超出正常的发展,而是正常的孩子因为种种的压抑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这种观点与威特的天才教育法不谋而合。
了解周弘的人,无不为他那伟大的父爱所震撼,正是这份感人至深的爱,驱使周弘父女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使周弘由一个普通的、曾经羡慕所有父亲的父亲,成为了改变千千万万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使用婷婷由一个自卑自怜、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处处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大学生。原本备受命运朝嘲弄的父女,反而更多地享受了生命成长的快乐。
从一个周婷婷的成功到一批周婷婷式的早慧聋儿,从听障孩子的成长到健康孩子的转化,从孩子心灵的舒展到家长心态的回归。周弘在不断发展自己,他的事迹也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周弘开始了对中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的思考。
学校本应是知识的海洋,学校生活应使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而现实的学校却往往导致:
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暗淡无光。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上学后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上学前个个都有“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上学后却往往被“坏孩子”的自我感觉替代了。求知本是人间最大的快乐,多数上学后的孩子却感到学习是一种无尽的苦难。
有没有一种让所有孩子像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教育方法呢?
当今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只有终身学习才能生存。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生存”的理念。当今中国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无数家长、孩子充满了抱怨、焦虑,是否应该大声疾呼“学会赏识”?
在周弘眼里,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
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本来就有,却未曾发现,都本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成为教育家的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
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因此,赏识教育——
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 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的教育。
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是肯定的教育。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周弘在赏识教育法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是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心理学家的千百次实验与观察发现;未成年的小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特别是父母的评价,哪怕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终生的影响。小孩子在无意识中按照爸爸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父母赞扬或者抱怨中屡次提到的“期望”。
“你想让孩子聪明吗?那么找出孩子聪明的‘星星之火’,吹风鼓气,它就会成燎原之势。你嫌孩子写字慢吗?那么他哪天有进步,你就小题大做,无限夸大地表扬他,一定会有惊人的结果!”
与周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不是以孩子为镜子,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寻找自己的素质与管教艺术的问题,而是一味抱怨这不好那也不行,对子女进行百害而无一益的摧残,把一个个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了没有志气、没有理想、自暴自弃、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的人。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