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质量分析六年级

2020-07-29 来源:钮旅网
 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第一单元)

应考人数 19 实考人数 19 总分 1207 平均分 ≧85分 63.5 2 优秀率% 10.5% ≧60分 7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42% 86 19 测试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考试大部分学生完成得还不错,少部分学生考得很不理想,师生还得加倍努力。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优生应加以引导,使他们更好地发展。对差生要做辅导工作,使他们的学习水平能够达到学段教学的基本要求,尽量缩小差距,让他们的学习更上一层。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既要以教材为本,扎实地渗透教材的重难点,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突显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解决问题到喜欢解决问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

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第二单元)

应考人数 19 实考人数 17 总分 1005 平均分 ≧85分 59 3 优秀率% 17.6% ≧60分 9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52.9% 89 15 测试存在的问题: 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体现在: (1) 对题目理解不够。如解决的问题第一题,很多学生没有认真读题,所以导致了错误。 (2) 动手操作和动口没有很好结合。比如,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很多同学没有选对,其主要原因是在新课后操作练习较少,只是让学生口头说了说而已,印象不深刻。由此可见,动手动口应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理解透彻,印象深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重视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的编写目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好预设。 2、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强化学生对硬性规定的知识及能力的掌握准确度。 3、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多听家长的意见,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好的结合起来。

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第三单元)

应考人数 19 实考人数 19 总分 1065 平均分 ≧85分 56 1 优秀率% 5% ≧60分 8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42% 88 19 测试存在的问题: 试卷包括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约分、通分、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分数小数互化、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简单的分数应用题。试卷共三大部分: 1、基础知识及应用部分:填空、判断、选择; 2、计算部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通分比较大小、分数小数互化。 3、解决问题部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本次试卷突出考察学生对本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适当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命题难度不大,紧扣教材,落实《课标》要求。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 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 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加强对分数知识的拓展。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第四单元)

应考人数 19 实考人数 19 总分 998 平均分 ≧85分 52 2 优秀率% 10.5% ≧60分 9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47% 89 21 测试存在的问题: 本卷共有六大题,总分100分,分为基础知识、计算题、解决问题三部分,试题注重基础性知识,涉及了分数除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等知识点。 该卷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从学生完成情况来看,难易程度适中。试题的设计灵活性大,注重了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相互统一,也注重了学生的计算,应用等方面能力的考查,计算题中的第3小题列式计算题型较为老套,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建议删除。 二、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从试卷得分情况来看,填空题易错题较多,如第5、6、7、8题;判断第3、5题;选择第3、4题,灵活性强,出错率较高;计算中的解方程;解决问题第4、6题失分率也比较高。这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概念(如分数除法的意义、单位“1”)等掌握的不牢固,运算能力还没有过关,解决问题能力欠佳,主要反映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实践与应用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学生不会找单位“ 1”,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析不清,审题不透彻,导致错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计算粗心,审题马虎,出现漏题现象。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让学生牢固掌握有关概念,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2、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结果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条件,由已知条件怎样推导出问题。解决应用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画线段示意图。学生能很熟练的运用。 3、针对单位“1”的问题进行强化。学会找单位“1”。 4、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期中考试)

应考人数 19 实考人数 19 总分 990 平均分 ≧85分 52 1 优秀率% 5% ≧60分 7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36.8% 86 7 测试存在的问题: 本次的期中试卷,检测了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突出了基础性和灵活性、应用性和探索性、层次性和差异性。试题切实把握住了本册教材的重要知识,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四个方面体现基础性,试题知识覆盖面较广,同时突出了平时教学中的难点、疑点,填空题和选择题中尤为突出。 在本次考试中,本张试卷命题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试题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我对各大题的得失分情况作了统计,从试卷情况反映出以下五个问题: 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应用题的得分率虽然相对最高,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好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困难。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2.对概念的理解不深。部分同学在回答填空题和判断题时对概念理解不深,比和求每份数的概念。比如: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2的倍数;两个数互为倒数、一个数增加10分之1或减少10分之1等方面都还有问题。 3.计算能力有待提高。失分最严重的就是计算题,这里不光有粗心的习惯问题,在分数乘除法、解方程中含比的形式、在分数的简便方法计算中都出现了不少的错误。 4.操作能力欠佳。这是个新的考查内容,在这张试卷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完成位置移动的三角形图,暴露出的问题比较多。对图的上、下移和平移还有待于加强教学和指导。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强化概念教学。在概念教学中,不仅要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要对相关概念加强联系和区别的教学。 (2)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的教学。既要讲计算顺序的规定性,又要讲计算的灵活性、合理性。并精心设计一些“形近题”让学生练习,加深对计算法则的理解,加强运算定律的灵活应用。 (3)应用题的教学,要突破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模式化。课本中提供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具有一般性,要使学生掌握,但不能把归纳出的解题方法模式化,让学生生搬硬套。要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寻求可能的多种解题方法,并做出相应的比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