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安沪灞河流域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2021-10-16 来源:钮旅网
第11卷第1期 2013年2月 中国城市林业 Vo1.11 No.1 Feb.2013 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 西安沪灞河流域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孙睿霖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王成 北京100091 国家林业局城市林业研究中心摘要:泸灞河流及河滨自然空间是西安市城市的天然绿色屏障,流域内分布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为了 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河流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文章在分析基底现状的基础上,对泸灞流域的资源进行整 合,合理规划,力求为西安市的森林城市建设注入生态文化内涵,使河流资源成为市民的生活娱乐新空间。 关键词:沪灞,河流规划,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Landscape Resources at Chan—Ba River Watershed in Xi’an City Sun Ruilin,Wang Che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y,Chirnese Academy of Foresty;r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Forestry,State Forestyr Administration.Beijing100091,China) Abstract:Chan—Ba River and the green spaces along the riverside act as the natural eco—barrier of the city of Xi’an.There are plenty of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monuments and resources.In order to protect and utilize the natural scenery and historical relics,a rational integrated planning of Chan—Ba River resources was worked out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basal status.This plan aimed to build Xi’an into an ecological cultural forest city and make the river new recreational space for citizens. Key words:Chan—Ba River,fiver planning,landscape resources,protection,utilization 古都西安市自古便有“八水绕长安”的美誉。 在西安迈向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 下,基于整个市域尺度开展以林为主、林水结合的 系,涵盖了西安八水中的五水(泸、灞、沣、涌、 滴),流域总面积约3 300 km ,土地利用类型丰富 多样,上游以农林用地、防护绿地为主,下游则有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这是关系西安可持续 发展能力、城乡居民共享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性民 生事业。河流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住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公共用地、生态用地等 多种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灞河是渭河南岸最大的支 流,全长109 km,发源于箭峪岭南九道沟,沿白鹿 塬北侧流入灞桥区、未央区。 河于 灞三角洲汇 入灞河,是灞河最大支流,长66.4 km,流程短,坡 与城市森林共同构成城市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形 成城市特色景观,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2012 年《西安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特别加入了对 西安主要河流的景观保护规划。 降大,水流湍急,冲刷切割显著…。 ?’产、灞二水是西安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 水的重要水源,也是接纳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的主 1沪灞河流域背景分析与开发利用现状 1.1沪灞河流简况 要河流。水质曾一度降至严重污染水平,管理水平 低下造成河流两岸10余处河段垃圾成山,过度挖沙 造成2产灞河床严重下切,地质灾害隐患严重。2003年 ?’产、灞二河流是位于西安市东部的2个主要水 2012——12——10 收稿日期: 06BAD03A06) 基金项目: 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城市人居生态林构建关键技术研究(20孙睿霖,硕士,主要从事风景园林与城市森林景观规划方面的工作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王成,研究员,《中国城市林业》常务副主编。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林业 第1期 孙睿霖,王成:西安泸灞河流域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31 后,西安市加大了河流污染治理力度,尤其是 灞 生态区的建立,促进了对’?产、渐二水的治理,使河 流污染程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 1.2自然与人文资源 目前’?产淅河流域特别是灞河中下游流域随着以 世园会为主导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不断开展,河 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湿地及河流沿岸植物种类 丰富多样,共有种子植物83科、2 845属、410种。 较为常见的植物群落有杨柳群落、芦苇群落、荻群 落、拂子茅群落等。近自然的人工湿地以及天然湿 地也吸引了一定数量的野生动物。据统计,在西安 地区湿地栖息的野生动物种类可达309种 。 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如珍珠般散落在 灞流域 广阔的土地上。半坡遗址、米家崖新时期遗址、蓝 田猿人遗址记载着远古先民聚落而居留下的痕迹, 灞陵、杜陵、蔡文姬墓讲述着汉代辉煌的历史,东 岳庙绚丽的壁画和历尽沧桑的建筑展现了宋代的宗 教艺术。除此之外,祓禊迎春、灞柳风雪等与灞河 有紧密联系的传统文化,白鹿塬民俗文化、鲸鱼沟 风景区等也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1.3河流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000年以来,西安市逐步加强了以渭河、泸 河、灞河为主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其中’?产灞区域累 计新增水面超过1 060 hm ,完成水岸绿化450 hm 。 灞流域范围内湿地总面积达到5 418.7 hm ,占到 西安市湿地总面积的1/5。其中位于灞河下游的西 安泾渭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西安泸灞国家湿地公 园为两大重点湿地,总面积就达到1 396.6 hm 。 灞河东岸多为城市新建区域。东岸世园会会址 以北和绕城高速北段之间地区为广运潭生态景区, 河道修建生态驳岸,河东岸有大面积绿化和人工湿 地。该区域生态环境良好,景色宜人,适合市民进 行游憩休闲。灞河西岸毗邻西潼公路段设立灞桥湿 地公园,内设专用自行车道,环境优美,受到市民 欢迎。 由于’?产河流程短,坡降大,季节性水流湍急, 河流中上游冲击切割强,造成泸河水质泥沙量大。 城区段河岸完全渠化,基本丧失自然河道特征和生 态功能。滨河道路紧邻河流堤岸,大部分沿河绿化 为沿河岸(道路)的行道树,仅满足城市绿化需 要,但不具备游憩条件,市民难以亲近河流,缺少 观赏景观。具有游赏价值的 段有绕城高速以北河 滨大道西侧的雁塔区都市水乡开发区雁鸣湖生态湿 地以及半坡立交与穆将王立交问河流东岸与河洲园 林景观等。 总体来看,受世园会带动和城市东部新城建设 影响,灞河河流治理总体水平明显高于 河,河岸 形式生态化程度高,滨河绿化面积也远高于泸河, 水量充沛,水质较好。 河市区段两岸多为老城区, 渠化程度高,水量、水质情况不甚理想,游憩空间 少,生态化水平低,改造难度相对较大。通过调查 发现,对河流驳岸和滨河环境进行人工、硬质化处 理的城市段河流,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少于河 流环境近自然地城郊、农区或山区区段。如果能够 适当保护和恢复泸灞河流的自然属性,区域内野生 动植物数量和丰富度也可以得到极大提升。 2沪灞河的发展定位与规划原则 2.1发展定位 根据西安市十二五规划(2011—2015),西安未 来城市发展将向东推进。新区规划灞河东岸将建成 以现代物流业为主要产业的国际港务区,城区内’?产 河西岸流域和'?产灞三角洲以北的灞河两岸流域作为 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泸灞生态区,而 灞三角洲以南将在现有工业区基础上发展成为纺织 城。绿地建设中,灞河流域主要有、?产灞湿地生态系 统、灞河人工造林、三环路全线两侧30 m宽绿化林 带、灞桥滨河湿地生态公园(二期)和西安世园会 项目。目前这些项目正在落实或已经实施完毕 。 灞河流域是西安城市向东推进的核心区域, 需要保护其利用自然、人文资源,使之成为城市绿 色基础设施、延续历史文化传统和服务于新区居民 的又一特色休闲游憩场。这里,将泸灞河流定位为 “城市东部的绿色走廊,贯通古今的文化之水”。 2.2规划原则 1)流域性原则。从整个流域的角度对城市河道 的景观进行规划,结合城市化进程合理规划并为未 来发展保留绿色空间。 2)生态性原则。在规划时尽可能为生物创造富 有多样化的生境,拓宽水际带,恢复生物栖息地, 尽可能形成具有连续性的河流廊道。 3)人文性原则。通过城市河道景观规划形成优 美的河流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同时成为展 现历史、体现文化的载体。 32 中国城市林业 第11卷 3特色景观分区规划 结合对’?产灞二水的现状勘察和对自然、文化景 观资源的分析2方面因素,重点划定了9个特色景 观区段。 3.1蒲香鹭影 位于灞河汇人渭河的交汇点,现为泾渭湿地自 然保护区。该区是距离西安城区最近的大型湿地生 态自然保护区,可在保护区外围及边缘地带,适当 增加供行人和非机动车使用的游步道及服务设施, 并设置湿地生态主题科普教育系统,使游客和市民 能够在此感受历史古都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3.2灞桥垂烟 目前灞河下游两岸种植垂柳作为行道树,绿化 单一,绿化带基本没有保护河流的生态功能。同时, 新城区开发建设强度不高,滨河道路车流量较小。 可考虑沿河修建独立步道,扩大绿带宽度,并进行 生态种植和硬质坡岸改造。春季举行祓禊迎春活动, 吸引市民和游客参与,宣扬地方传统文化,带动新 区发展。 3.3世园胜景 2011年西安世园会建设了灞河国家湿地公园、 广运潭湿地等一批绿色生态项目,获得了良好的社 会、生态效益。该区域以保护世园会建设成果为主。 3.4郊野体验 灞河滨河湿地公园为郊野公园类游憩地,由于 道路桥梁的阻断,路桥两侧的植被、湿地完全不能 延续,破坏了河流生态廊道的连通性,降低了其生 态功能。因此,需要利用先进的生态恢复技术,恢 复和联通路桥两侧河流通道的自然属性,最大程度 地发挥两个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 3.5半岛清音 灞三角洲坐落着地标性建筑——凯宾斯基酒 店和欧亚大道。半岛也是?产灞欧亚论坛所在地,在 此、?产河汇人灞河。因三角洲的重要视觉位置,该区 域成为展示西安现代城市风貌的窗口。当前需要解 决的主要问题是,泸河由于上游没有得到很好的保 护,水量小、水质差,不能形成壮丽的两河交汇景 观,并且交汇口有不甚美观的堆积土方。为了让三 角洲呈现引人注目的景观效果,需要加大 河上游 保护和生态恢复力度。 3.6半坡故里 ?’产灞河是半坡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古人类文明 也是西安众多历史古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 古人类考古遗址的特殊性,半坡遗址这一景点似乎 往往被游客忽略或舍弃。在保护规划中划出专门的 主题文化建设区,目的是提高半坡文化的知名度, 使游客能认识到河流与人类文明进程的紧密联系。 可通过采取沿河增设相关景观小品、加强河岸自然 植被的恢复等手段,让人们参观此区段时能够有机 会了解并感悟半坡文明的灿烂辉煌。 3.7鹿塬春望 沿’?产河向南是西安南部的城市边界,经过绕城 高速,便可远远望见具有西安乡土特色的白鹿塬。 台塬景观所带来的不光是视觉的震撼更能唤起人们 对西安乡土文化的深厚情感。白鹿塬西侧流淌的’?产 河目前正受到纺织城新城开发建设的影响。为了避 免走“一硬了之”的河岸处理方法,渠化自然河流, 必须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护河流生态健康, 采用生态护岸并预留一定宽度的缓冲带。建议塬下、 塬坡适宜性地带等种植春季观花乔灌木,以白鹿塬 为景观背景,建设洁净、环保、环境优美的工业 新城。 3.8田园风光 ?’产河下游流经农区进入主城区,近郊河流还保 持着一定自然属性。建议对农区段岸高坡陡的河道 进行适度改造,改陡坡为缓坡,增加植被盖度,营 造一定宽度的景观防护林;依据河水洪水水位影响 范围设计缓冲带宽度,按照丰水、平水、枯水不同 时期水位设计植被类型和利用类型,适当扩大河道 宽度。通过对河流自然属性的保护,使河流发挥生 态廊道作用。保持水流的自然性,河岸的牛态性, 植被的地带性,生境的多样性,建设贯通的、健康 的河流生态系统。 3.9原生态保护 保护下游城区段河流的优美景观离不开对中上 游河段的有力保护。建议在尚未受到西安城市化进 程影响的河段加大河流生态安全保护力度,禁止挖 沙、倾倒垃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4滨河游憩系统规划 4.1滨河绿道 沿泸、灞河沿岸设置城市绿道,以湿地保护区 作为滨河绿道起点。灞河东岸新区沿河岸线预留缓 冲带,将下游部分单坡硬质驳岸改造为复式驳岸, 第1期 孙睿霖,王成:西安泸灞河流域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33 使生态恢复与城市发展同步。进一步保护泸灞湿地 物素材,可为塑造人文意境提供借鉴,如《斤竹 景观,并结合硬质驳岸进行设计,增加游憩空间。 加强绿道步道系统的连通性和可达性,连接沿 河绿地、公园,方便市民走近河流。绕城高速以外, 修建滨河郊野公园作为绿道景观节点,为市民和游 客提供旅游服务。于白鹿塬上结合景点设置慢行道, 途径村落设游客服务站,联通台塬地两侧河流绿道。 充分挖掘白鹿塬民俗文化,发展观光农业,丰富游 憩体验,避免对鲸鱼沟风景区和台塬农田景观的 干扰。 现有农区及城市未开发区的自然式河段河流两 侧规划预留不少于1 km的河流缓冲带,除修建简易 滨河游步道外不设过多的人工设施,保留河流的自 然属性。 4.2文化景观塑造 、灞二水在西安建城历史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人文积淀,古诗句、史书中有许多与灞河相关的记 载。在保持河流的自然属性同时,注重体现人文元 素,也是河流景观规划中的重要方面。中国古典绘 画、诗句无不透露出对自然的崇尚,现在人们对生 态景观,特别是湿地景观的美学理解较为单一,缺 少地域特色。景观设计可以参考古代风景绘画和古 诗词中的意境进行相应种植设计,最大限度还原历 史风貌,使河流景观体现更多的乡土特色。 4.2.1历史景观(植被与景观细部)的恢复 现代城市滨河景观中常用成排、成片种植单一 树种。颜色艳丽的夜景照明以及大型水景喷泉不但 会破坏河流的历史气息,更会造成河流地域特征的 缺失。因此,保护未开发河段的自然河道及植被, 还原河流历史风貌对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特 殊意义。 在植物造景方面,建议在保留现有植物的基础 上新增植被选用西安乡土植物,进行自然式种植, 增加堤岸、滨河绿带的绿量并提高树种丰富度。植 物配景除在树种选择方面加以考虑,还可从古典艺 术作品中汲取营养,尽力营造自然、富有诗意的河 流景观,充分体现 灞河 流域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在 王维《辋川二十咏》中,各个题咏分别体现了灞河 上游辋川山水景色的不同特色,更提到了丰富的植 岭》“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中描绘了河畔的 茂密竹林,《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描绘了河滩生长着蒲草的湿地景观等等。这些诗句 描述了古典园林和自然景观的美及其给人们带来的 生动感受。 4.2.2数字化游憩引导系统 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旅游的信息化发 展步伐越来越快,为公众提供旅游信息的服务方式 也越来越多,其中,手机等移动媒体的旅游信息服 务也将成为旅游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通过 智能应用软件为游人导游、提供历史知识、普及生 态常识等信息已经非常普遍,而在国内这一传播途 径尚未受到重视。 建议搭建数字游憩引导服务平台,内容包括将 景点的天气变化、交通情况、活动组织情况通过网 络发布,将景点介绍、科普知识等信息通过移动媒 体传播供游客查阅。还可提供信息检索、咨询服务, 设立游客互动板块。这样不仅让旅游信息用户感觉 到旅游目的地的体贴服务,更能很好地传播景区的 人文关怀。 5结语 i产灞河作为西安城市东部的重要河流,与北部 的渭河、西部的沣河共同构成了西安城市发展的生 态景观轴线。从其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的 特点来看,i产灞河既是城市的生态之水,也是城市 的文化之脉。本文将其定位为“城市东部的绿色走 廊,贯通古今的文化之水”,并划分成不同区段进行 特色景观规划,就是要把泸灞的综合功能挖掘出来, 为西安的发展、为居民的福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毕雅静.泸、灞二水历史变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2]史念海.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 (1):5—22. [3]赵红斌,宇文娜.“八水绕长安”的景观生态演变及规划利用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2o一126. [4]西安市城乡建设“十二五”规划[R].西安,2Ol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