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 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第13页1、向日葵生长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无机盐)、空气(二氧化碳和 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长颈鹿生活需要的条件:阳光、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向日葵生活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但它们都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生活条件。
牛生活在陆地上,海豚生活在海洋中,但它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等条件。 3、水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干旱缺水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从而使粮食减产。 第14页1、不能绝对分开。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2、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3、水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干旱缺水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从而使粮食减产。
第16页讨论1、光、温度、水分。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2、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误差。
3、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第18页1、空气;池塘的水中缺氧,会导致鱼大量死亡。 2、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蚯蚓依靠皮肤进行呼吸,大雨过后,土壤中充满雨水,缺乏空气,蚯蚓因缺氧而爬出地面。 4、动物之间有竞争关系。动物常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竞争。
5、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由于得不到土蜂的及时传粉而减少;牛由于缺少食物而受到影响。 牛--------三叶草 农民 ↖ 猫--------田鼠-------------土蜂
第22页2、鲤鱼卵的孵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孵化率低,幼鱼的成活率也低,因此,鲤鱼必须多产卵,才能保证其种族的延续;而鸟卵的孵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孵化率高。鸟能育雏,后代容易成活,所以不需要产很多的卵。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山羊因为啃食草根,影响了草的生长。如果饲养的山羊过多,就会破坏草场植被。 第25页1、9条,它们不是互不相关的。
2、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27页1、生产者、动物、分解者、阳光、空气、水等
2、野生青蛙以昆虫为食,而大多数昆虫如蝗虫、蚱蜢等都是以植物为食的,会使粮食减产。因此,捕食青蛙会
使有害昆虫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粮食减产。
3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因它大体上符合生态系统的特征,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第39页讨论1、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2、下移镜筒时眼睛必须注视物镜,是为了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同样,观察时只能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上移镜筒也是这个道理。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必须使反射的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才行。因此看不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字。 第40页1、几个同学围在一台显微镜,可能会遮挡进入反光镜的光线,因此显微镜视野有时会变暗。 3、1号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被观察的细胞在视野中就越大,在同样大小的视野中细胞的数目会少,反之会多。
第46页1、染色可以使细胞的结构显示得更清楚,但是染色剂对活细胞的生物活性往往会有很大影响,有时甚至是致死的。因此,在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应该使用不经染色的临时装片。
2、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呈现为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性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
3、可先转动目镜,看看在视野原处的污点是否跟着移动,若跟着移动,则该污点就在目镜上。污点若在物镜上,则移动装片时,污点不动。 4、水果的果汁主要来自液泡中的细胞液。 第49页2、制作并观察玻片标本,依照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加以鉴别。 第54页2、(1)× (2)√
3、危重病人的消化及呼吸功能相对减弱。吸氧有助于病人的细胞获得氧;静脉点滴葡萄糖可使病人的细胞及时获得葡萄糖,不必完全依靠消化系统。这样病人的细胞及时中的线粒体就可以将葡萄糖和氧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病人生命活动的需要。 第52页1、1----3 2------4 3-----2 4-----1
2、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分子很长,在它特定的结构中储存有大量的遗传信息。 3、由于遗传信息是指上一代传给子代的控制该物种遗传性状的全部信息,因此人类社会中能从前辈传给后人的信息均与遗传信息类似,如语言、文字、数学等。
第60页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在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重要成分,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2、篮球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小于乒乓球的表面积之比。于此相似,当细胞体积逐渐变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会变小。随着细胞的生长,体积不断增大,需要从外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但是吸收物质的表面积的增加相对较少,满足不了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细胞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不能无限长大。 第65页1、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3、1------2 2------1 3-------4 4--------2 5-------3
4、这种说法不全面。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完成任何一项活动时,都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合作。 第68页1、吃甘蔗时,首先要剥去甘蔗坚韧的皮,说明茎有保护组织;咀嚼甘蔗的茎时会有很多的甜汁,说明
茎内有营养组织;咀嚼后剩下的渣滓中有输导组织。因此,构成甘蔗茎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
2、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贯穿于植物体各个器官的组织是输导组织。如果掐去一根枝条的顶尖,这根枝条就不能再继续往上生长了,这是因为在枝条的顶尖有分生组织,当掐去分生组织后,细胞不能分裂增加数量,枝条就无法继续长大了。
3、相同点:都是有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由细胞构成组织,由不同组织构成器官。 不同点:向日葵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 没有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
猫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有八大系统,由系统构成动物体
第69页讨论1、草履虫是一个细胞,一方面它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而且在一滴培养液中有许多只草履虫;另一方面,在显微镜下看到它的身体只是一个细胞,细胞内还有一些结构。
2、草履虫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能够靠体表的纤毛的摆动而到处游动。从水中获得氧以及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排入水中。它会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草履虫。
第71页1、如果要找单细胞生物来做实验,就必须到有水的环境中去采集,而且水中有机物多的地方单细胞生物会多一些。要检验采集来的材料中有没有单细胞生物,必须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因为单细胞生物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一般细胞都很小,所以观察细胞必须用显微镜。 2、(1)甲(←) 乙(→)
(2)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滴中;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没有肉汁一侧的草履虫会游到有肉汁的培养液滴中去。 (3)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第74页1、√√×
第79页讨论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体表。
2、藻类植物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有些种类属于单细胞生物。
第81页讨论1、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树干的背阴处、 第82页1、1-------2 2------3 3--------1
2、 养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和粪便使得鱼缸中养料增加,藻类植物得以大量繁殖,因此养鱼缸中的水
会逐渐变绿。
3、 煤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由于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威胁到苔藓植物的生存,因此,燃煤火力发电厂周围看不到绿茸茸的苔藓。 4、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因此,树干背阴的一面有苔藓,而向阳的一面没有。
5、 不能,因为2亿年前适合高大的蕨类植物的环境条件已经不存在了,所以现在不可能形成大片的蕨类植物
森林。
第84页讨论1、种皮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豆类植物的子叶中贮存的营养物质是胚胎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2、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3、玉米的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
4、相同点:有种皮和胚 不同点:菜豆种子 子叶两片, 没有胚乳
玉米种子 子叶一片, 有胚乳
第85页讨论1、松、银杏等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种子是裸露的。
2、桃、苹果等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这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第88页1、√√× 2、1-----2 2-------3 3-------1
第95页1、不是。因为1号瓶和3号瓶中水和温度都不同,研究的因素不止一个,所以不是一组对照实验。 2、因为不同的植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不完全相同,播种时要根据不同植物的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浸种是满足种子萌发对水的要求,耕耙土壤是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选择不同的时间播种是满足不同作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不同要求。
3、“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表层土壤的温度,同时也可减少北方干旱的早春土壤水分的散失,促使种子提早萌发。
4、应挑选已度过休眠期、储存时间短、饱满、破损率极低的种子。
第97页讨论1、伸长区 3、应当计算几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2、原因可能有:幼根的生长情况不一样;划线不准确;记录时间的间隔不一样;培养的条件不同。 4、不够。只用一株幼苗做实验,影响实验结构的偶然因素较多,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 第100页1、×√ 2、芽不一定都发育成枝条,有的芽发育成花。
3、第一句农谚的科学道理是说明了水、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第二句农谚有片面性,忽视了不同生长发育
时期作物对水、肥的需要是不同的。
第102页讨论1、花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2、花的雄蕊和雌蕊。 第105页、1----5 2-----5 3-----5 4-----2 5-----3 6-----4 7-----1
2、这是因为果树的传粉受到了影响。例如,靠昆虫传粉的果树由于昆虫的飞行受到限制,因此传粉不足,造成
减产;靠风传粉的果树由于阴雨导致花粉无法随风传播,也造成减产。
3、因为这些植物的花分为雌花和雄花,雄花是不会结果的。
第108页讨论1、因为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所以降雨量很少的沙漠
地区成了不毛之地。沙漠中某些降雨量较多的地区,或者地下水较多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 2、因为长白山的降雨量比锡林郭勒多,早长白山有足够的水供给植物生长,所以长白山有茂密的森林,而锡林
郭勒的降雨量相对较少,只能够形成草原植被。
第109页1、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等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等吸收,其余部分汇成江河。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也汇入海洋。“不复回”是指地表水只能向海洋中流,而海水不会倒流入江河,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成为“天上来”的水。可见,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汇入海洋的水也是可以再返回陆地的。
第112页1、植物主要是通过根部的根毛从外界吸收水分,如果根毛受损,植物就会因缺水而死亡,所以移栽植物时总带着土坨,以免损伤根毛,保证移栽后植物仍能正常生长。 2、木质部的导管。
3、热带雨林雨量多,气温高,空气湿热,气生根有呼吸功能,并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有的气生根还有支持作用。
第114页讨论:保卫细胞呈半月形,靠近气孔一侧的壁厚,远离气孔一侧的壁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第116页讨论1、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
2、如果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仍然可以进行。海洋、湖泊等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中,形成云,继而形成雨、雪,再回到海洋或陆地。但是,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会受到一定影响,如陆地的降雨会减少;降雨造成的地表径流会增多、加快等等。 第117页1、××√
2、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水而死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
4、山水相依,唇亡齿寒。治水必须先治山,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能够防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还能促进降水,改善小气候。这对防止或减少洪、涝、憾灾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121页讨论1、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遇碘变成蓝色,说明这种有机物是淀粉。 2、是为了作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3、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第121页1、不正确。一是不能确定绿叶中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还是原来贮存的;二是不能确定绿叶中的淀粉是在光下制造的还是在黑暗中制造的。
第126页1、因为植物的根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经常松土可以为根提供充足的氧气。
2、甘薯、白菜时刻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没有通风孔,热量散不出去,窖内的温度就会升高,导致甘薯和白菜腐烂。
3、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我们所吃的东西可以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植物的各种器官都可以作为食物,转变成人体的物质,但是并非食物中的所有成分都能转化,还有一些变成了食物残渣,随粪便排出体外。因此“你就是你所吃的东西”这句话不完全对。
下一句也不完全对,因为并不是全部的根茎叶和果实都参与组成我们的身体,有一些物质随食物残渣排出了体外。
第127页讨论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因为金鱼藻在光下放出的气体可以促进燃烧,氧气有助燃作用,由此可以推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第131页1、
区别 部位 条件 原料 产物 能量转变 联系 光合作用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光无光均可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物圈是一个整体,大气在不停地流动,氧气可以从含量多的地方向含量少的地方扩散。因此,尽管到了冬天,北方的人们也没有缺氧的感觉。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 没有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 2、水是植物的根吸收的,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二氧化碳从气孔进入细胞;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其他部位。
3、虽然在冬天北方的大多数绿色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了,但是南方的植物仍然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