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2021-05-04 来源:钮旅网
汉硕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最近很多人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该怎样答,我根据自己的粗浅经验,现总结如下:

1.答题思路:按照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具体如下: (1)发现问题:也就是提出问题。在所给的案例中,某个出国教汉语的志愿者教师或来中国教外语的外教等, 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遇到的困难可能是课堂教学时的,比如学生上课都不积极回答问题,不愿意参与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或者问老师一些可能涉及到“隐私”的问题;也可以是这位老师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比如无法与当地人沟通或交流(语言障碍,文化障碍),无法适应当地人的生活,或不理解当地人做某事时为什么会采取那样的方式,等等。注意: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要从多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也不只是一个问题,所以,要按条来答。

(2)分析问题:要求你具体分析一下这位老师或某人遇到这种困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原因,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他所采用的文化策略等。比如,他由于对对方国家文化不了解,对方国家可能很注重“隐私”,而在我们国家这不被看做是“隐私”。同时要求你分析出我们的母语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和对方国家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因此造成了他在文化方面的不适应,以至于教学和生活中都出现了问题或遇到了困难。关于他所使用的文化策略,主要就是他自身有没有做到尊重当地的文化,有没有试着去融入这种文化,接受这种文化,还是一味的采取排斥策略,认为自己的一切都好,别人的一切都不好。这就是分析问题了。

(3)解决问题: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了。怎么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你自己提出个对策就行了,当然,要根据一些你所知道的文化常识和应对策略。比如首先尊重当地文化,多和当地人交流,努力让自己适应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做到求同存异,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文化的知识是很灵活的,比如中国人的谦虚、中庸的思想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就知道的,就是稍微总结一下,理顺一下,就能答题了。关于这个,如果时间还来得及,就看一下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看一下中国文化的特点等,很多东西是很细致的,自己要稍加总结。如果时间不是很充分了,就把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上的关于“跨文化交际”的那个章节仔细看一下,我觉得应对这道题应该够用了。

2.答题方法:其实思路清晰了就很好弄了,老师会看你的逻辑分析能力。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分条论述,千万别想到哪说到哪,写出一大片,阅卷老师还得自己去给你找点,这样,老师会很疲劳的,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思维混乱的。所以说,大家答题时我觉得可以按两种方法来写:

第一种: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写,一共三条,然后在每条的下边分几个小点,因为发现的问题肯定不止一个,相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不止一条。

第二种:按一共出现了几个问题分条,第一条,问题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3--以此类推。 总结一下,以上两种方法都各有利弊,因为有时不同的问题是由同一个原因产生的,或者需要同一种解决策略。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其中一种。按以上的问题全部分析完以后,最好再来个综述,大致总结一下,字数不用太多,就是有个小结尾。

最后,要跟大家说的是,字数和字迹的问题。这个案例分析要求是1000字以上

的,还有的要求是1500以上,所以,大家一定要条理清晰,说明白问题。字数不能太少。字迹当然也是越清晰越好,不要求非得漂亮,但最起码要工整,让老师能够有心情看下去,然后,老师一高兴,多给点分。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材料:中国学生王兰去美国留学,她到美国发现,老师的穿着比较随便,上课的时候经常坐在桌子上。老师上课时很少自己讲授而是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作报告。她的美国同学也不像中国学生对老师那样尊重,不但直呼其名甚至会和老师争论的面红耳赤。王兰对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不适应,轮到她作报告时她经常觉得非常不好意思,因为老师和同学总是盯着她的眼睛看她。在讨论时她的美国同学经常要提出问题,甚至和她争论。这让她觉得她的美国同学对她有敌意,很不友好。

答:总体来说,该材料所反映的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冲突,并出现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一、问题1:认识上的误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误 以为对方与自己没什么两样。中国学生王兰去美国留学,她到美国发现,老师的穿着比较随便,上课的时候经常坐在桌子上。老师上课很少自己讲授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讨论、作报告。

分析1:王兰认为,在中国教师表现出为人师表的形象,庄重,严肃,言谈举止中常带有教师的尊严,从着装上也比较讲究传统,正派,师生关系相对比较融洽,但是界线比较清楚,课堂纪律严明,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认真记,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不会主动回答问题或者自由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这是由于王兰把中国的文化规范误认为是他人也接受的文化规范。正是因为这样,加上缺乏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经验,所以出现认识上的误区这一障碍。

解决1:认为别人与自己大致相同的想法十分自然,但是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是有害的。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醒自己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必须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二、问题2:民族中心主义。她的美国同学也不像中国学生对老师那样尊重,不但直呼其名甚至会和老师争论的面红耳赤。

分析2:所谓民族中心主义就是按照本民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一切。王兰觉得中国“尊师重道”的行为规范才是正确师生关系的表现。而美国学生的直呼其名和与老师争论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这是出于民族中心主义而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不准确的概括所形成的“文化成见”的影响。 解决2:尊重不同文化,这是对待任何一种文化应有的最基本的态度。各民族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都反映该民族的历史和特点,是其民族智慧的结晶。美国学生如此表现并不像王兰所认为的那样不尊重老师,而是在美国文化中崇尚个人的“独立”“自由”精神,美国师生关系讲求的是一种自由平等的交流方式,进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三、问题3:文化休克。王兰对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不适应,轮到她作报告时她经常觉得非 常不好意思,因为老师和同学总是盯着她的眼睛看她。在讨论时她的美国同学经常要提出问题,甚至和她争论。这让她觉得她的美国同学对她有敌意,很不友好。

分析3:文化休克指在非本民族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冲突和不适应

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王兰对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不适应,而且觉得周围的美国同学对她有敌意,很不友好。这正是由于进入另一个文化环境在学习生活中带来的一系列有负面影响的事件,而在心理上产生焦虑,在情绪上不安定,甚至沮丧。

解决3: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是第一步,对跨文化交际所面对的文化,或新的生活环境中整日接触的异文化以及正在学习的目的语文化,仅仅从态度上尊重是不够的,因为这是必须接触和运用的文化,需要进一步主动理解该文化,尝试适应它。

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与写作(共40分)

七、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材料:

李晓雨是云南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毕业后通过汉办的志愿者选拔,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她性格一直比较开朗,所以当她只身一人前往泰国北部的一个中学任教时,也是满怀憧憬;但是她却发现来机场接她的学校人员对她很冷漠,从机场到学校8个小时的路途上几乎没与她说一句话。她知道绝不是因为语言不通。李晓雨是个爱说爱笑的人,她几次想打破沉默,但一直不明白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来接她的人,还是别人根本不想和自己说话。她只好一个人看着车窗外本来很美但不再觉得美的景色。到了目的地,司机和接待的人把她放到一间小房子里,就走了。房间里只有一张平板床,没有任何铺盖。一个初来乍到的女孩,好几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又不知道商店在那里,身上也没有当地的钱币。晓雨真的有些受不了了,趴在床板上泪水忍不住簌簌而下。她问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别人对自己如此冷漠,为什么和她想象中热情好客的泰国人差距这么大。第一天到学校上班,她的感觉仍然不好,似乎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对她很冷,没有真诚的微笑,没有主动的招呼。这下可把晓雨急坏了,她开始注意自己每一个细小的举止言行,生怕别人不喜欢。她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所以别人不接受自己,甚至不接收中文老师的课程。

晓雨是个倔强、好强的女孩。她不服输,认真地向泰国老师学习他们对待学生和同事的方式,积极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有一次她在办公室里看到一个30岁左右的女教师批改了一个学生的作业之后在那个初中学生的脸颊上亲吻了一下。晓雨觉得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接受甚至看到过老师亲吻学生的,然而在这里她发现效果真的很好,那个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和谐。在那个教师的鼓励下,她也开始尝试亲吻学生的脸颊,她发现效果出人意料的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晓雨并成为了她的朋友。她慢慢体会了到冰在融化的感觉。有一次一个老教师来问她是否要去参加学校的升国旗活动,她爽快地回答说:“好啊!”那位老教师有些惊讶地说:“你们中国来的老师不是不愿意参加我们的升国旗仪式吗?你是真的愿意还是假的?”她坚定地说:“我愿意!”从那之后,她每周都很早来到升泰国国旗的地方集合。老师们和同学们对她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次升旗成了一个分水岭。

答案:案例中的李晓雨同学只身一人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她刚刚到达目的地时,却发现前来接他的当地学校人员态度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

热情,反而十分冷淡,对于初来乍到的她也没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照顾。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李晓雨发现,学校里其他泰国老师对她的态度也并不热情。不仅没有帮助她适应教学工作,甚至连主动的招呼也没有。学生也没有和她建立起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问题还影响到了汉语的教学。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晓雨与当地人之间交际的问题并不是由语言障碍所引起的,文化障碍则是最主要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过程大体上可分为蜜月期,挫折,调整和适应四个阶段。李晓雨在一开始对泰国人抱有一种思维定式,即原有的“文化成见”。在她的想象中,泰国人是“热情好客”的。而当她受到接待人员的冷漠对待时,想象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她很难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来适应这一状况,甚至不断地质疑自己的行为。这使得李晓雨在同泰国人的跨文化交际中迅速从蜜月期进入到了挫折阶段。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中,李晓雨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直到她看到一位泰国教师在批改了学生的作业后亲吻了学生的脸颊。这件事给李晓雨带来的触动很大,因为她以前从未有过教师亲吻学生的经历。这部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尊师重道”,教师常常是高高在上不容冒犯的对象,泰国教师与学生间亲吻脸颊这样的动作在中国是绝少会发生的。部分也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传统有关。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母语文化与异文化的差异也是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对异文化的不了解,很容易将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带入跨文化交际中,以致于加深双方的隔阂。在李晓雨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她也开始尝试按照当地人的方式来进行交际,并尝试亲吻了学生的脸颊,效果出乎她意料的好,她与当地人的交际也开始融洽起来。这时的李晓雨已能够逐步克服母语文化与异文化之间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并逐步进入到调整阶段。 案例中提及的另一个重要事件是升旗事件。李晓雨热情爽快地同意参加泰国学校的升旗仪式,使当地教师十分惊讶,从此其他泰国老师和学生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次事件是一个分水岭,李晓雨开始进入适应阶段,这与她坚持不懈地融入异文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泰国老师表现出的惊讶看出,之前学校里的中国教师在与当地人的跨文化交际中并没有采取正确的文化策略,也没有积极尝试与异文化的沟通,因此给对方造成了中国人不尊重泰国文化的负面印象,这也是最初的接待人员对李晓宇态度冷漠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正确的文化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会影响到自身交际的正常进行,还会对本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跨文化交际带来一定影响。

对于一名李晓雨这样的汉语教师来说,在进行正常的汉语教学之前,先要实现同当地人,特别是同学生的和谐交际。通过上文对案例中提及到的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首先要尊重当地文化,应当多了解,多吸收异文化的文化知识,尤其是语用文化知识。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做到理解和适应。其次应注意分析母语文化与异文化的异同,多关注二者之间的差异部分,提高文化敏感度,多与当地人交流,求同存异。通过多理解、多接触来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以推动交际顺利进行。第三,我们还应当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性的进行适当的文化依附。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比如李晓雨每周都按时参加泰国学校的升旗仪式,就是选择性文化依附的一种很适当的体现。它减少了李晓雨同当地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感,也增强了二者之间的友好和亲密度。另外,还应当注意提高移情能力。移情是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必要条件,只有真正设身处地的领会对方的思想和感情,才能够

避免误会和交际偏差。除了语言交际之外,非语言交际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从李晓雨亲吻学生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例子来看,适当的非语言交际有时能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最后,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及时调整个体心态尤为重要。李晓雨只身一人来到泰国,这就使她十分容易产生孤独、思乡等消极情绪,在交际遇到挫折的时候,更加应该注意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避免消极回避、甚至敌对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克服“文化休克”。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在平时就注意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推动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

1.答题思路:按照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具体如下: (1)发现问题:也就是提出问题。在所给的案例中,某个出国教汉语的志愿者教师或来中国教外语的外教等,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遇到的困难可能是课堂教学时的,比如学生上课都不积极回答问题,不愿意参与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或者问老师一些可能涉及到“隐私”的问题;也可以是这位老师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比如无法与当地人沟通或交流(语言障碍,文化障碍),无法适应当地人的生活,或不理解当地人做某事时为什么会采取那样的方式,等等。注意: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要从多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也不只是一个问题,所以,要按条来答。

(2)分析问题:要求你具体分析一下这位老师或某人遇到这种困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原因,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他所采用的文化策略等。比如,他由于对对方国家文化不了解,对方国家可能很注重“隐私”,而在我们国家这不被看做是“隐私”。同时要求你分析出我们的母语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和对方国家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因此造成了他在文化方面的不适应,以至于教学和生活中都出现了问题或遇到了困难。关于他所使用的文化策略,主要就是他自身有没有做到尊重当地的文化,有没有试着去融入这种文化,接受这种文化,还是一味的采取排斥策略,认为自己的一切都好,别人的一切都不好。这就是分析问题了。

(3)解决问题: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了。怎么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你自己提出个对策就行了,当然,要根据一些你所知道的文化常识和应对策略。比如首先尊重当地文化,多和当地人交流,努力让自己适应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做到求同存异,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文化的知识是很灵活的,比如中国人的谦虚、中庸的思想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就知道的,就是稍微总结一下,理顺一下,就能答题了。如果时间不是很充分了,就把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上的关于“跨文化交际”的那个章节仔细看一下,我觉得应对这道题应该够用了

2.答题方法:其实思路清晰了就很好弄了,老师会看你的逻辑分析能力。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分条论述,千万别想到哪说到哪,写出一大片,阅卷老师还得自己去给你找点,这样,老师会很疲劳的,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思维混乱的。所以说,大家答题时我觉得可以按两种方法来写:

第一种: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写,一共三条,然后在每条的下边分几个小点,因为发现的问题肯定不止一个,相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不止一条。

第二种:按一共出现了几个问题分条,第一条,问题1: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问题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3--以此类推。 总结一下,以上两种方法都各有利弊,因为有时不同的问题是由同一个原因产生的,或者需要同一种解决策略。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其中一种。按以上的问题全部分析完以后,最好再来个综述,大致总结一下,字数不用太多,就是有个小结尾。 中西文化差异

1, 由于中国式隐伏型的文化思维模式的作用,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在会见英美客商、洽谈生意、谈判、发展相互关系时,西方代表都期望我方从议事的主题直接人手,而我方人员往往喜欢避开主题,从时间或空间的远方开始,一个方面接一个方面地说明情况,暗示问题或意向,比较委婉的表述我们的意见和态,但是西方大多数人是不了解我们的文化习惯的,所以有时往往还没明确点出主题,对方注意力就已被转移到其他方面,因而转换了话题,以致于失去了谈判良机。之所以会发生误解,甚至冲突,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从而这样会影响彼此的文化交流。 2,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使我们老祖宗嘲弄人情淡薄的形象描述,而拿来形容西方社会的邻里关系却是活灵活现,在中国,邻居家里的衣服被风刮掉了,帮忙捡起来是人之常情,在美国社会则不然,很可能被视为侵犯私人领地,因为不打招呼的话就侵入,主人是可以开枪的,几年前一名日本中学生在美国侮辱他人住宅院落,结果被主人射杀,凶手就没有受到制裁,因为在美国,美国的法律是保护这种行为的。在上个世纪的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种族对立冲突。

3, 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许多的障碍,比如语言问题、心理障碍、历史形成的偏见与成见都可能引起误解,导致交际的失败。成功的交际离不开礼貌原则的遵循。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心态,遵循礼貌原则的方式也不同。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英语国家的人曾普遍抱怨,中国旅店的工作人员就像英语国家医院的工作人员一样,把旅客当成住院病人一样看待,服务人员随便出入客人房间,旅客无权得到独处的自由。在英语国家。旅店住房是客人的临时领地。服务人员不经允许无权进入室内。在英语国家的饭馆,一位客人坐到一张桌子旁边后,这张桌子就成了他的临时领地。后到者宁可等候空桌也尽量不与他人同桌。实在无空桌时,也必须征得先到者同意。以表示尊重先到者的权利。在公园,要坐到已有人的长椅上时。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英语国家的人极为重视对本人物品的所有权。他们视衣着为他人无权触碰的个人私物。不准别人轻易触碰。中国人见到别人穿一件好衣服,就爱摸一摸,甚至还要询问购自何处、价钱多少等等。这在英语国家是禁忌。在中国人与人的界线是很模糊的:如朋友亲戚间借钱不打借条;在饭馆抢着付费;在车上抢着买票等等,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中国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而英语国家的人在中国往往感到旅馆和住宅拥挤不堪,人们相互干扰,毫无个人宁静和独处可言。

4, 语言是交际的重要手段,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所处文化背景不同,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不相同。不同文化之间又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去推测对方,这往往就会导致语言使用上的误差。我们应从文化入手,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语言差异,从而避免失误。

5, 跨文化交际与价值观念紧密相连。在西方国家,个体观念相对强一些,而大部分中国人则注重集体主义。在中国,大家普遍认为个体是群体的一分子,个体的意愿应该服从集体的意志。反过来,集体有义务和责任帮助个体度过困难。个人的事就是大家的事,个人的困难就是大家的困难,一人有难,八方支援。互

相帮助、互相依赖是集体观念的主要体现,个人也就没有什么太多的隐私可言。在西方国家,个体主义观念相对突出。他们注重自身的发展,强调独立平等,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一个人的事绝对不是大家的事,每个个体都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私密空间。所以,他们强调尊重自己的隐私。因此,相对中国人来说,他们的人际关系不如中国人那么紧密,互相之间关系平等,较少依赖。由于较强的集体观念,中国人非常注重朋友之间的友情。价值观的不同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了交际能力,而这种交际能力又必然地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会有其特有的价值系统。这套系统告知人们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应该赞扬的,什么是应该抑制的。但是,在一种文化中被视为好的,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就被看作是差的;在一种文化中某种行为被看作是正常之举,在另一文化中可能被看作离经叛道。也就是说,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

6, 增加相互了解和认识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关键。交际双方加强在文化方面的相互了解和认识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实例证明,交际者对双方文化上的异同了解得越多、认识得越深,跨文化交际就越有可能获得成功。人类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之间的碰撞、摩擦乃至对立、冲突将成为影响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深入,更多的外来文化元素正步入我们的视野,国家、民族、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往与日俱增,不断出现的外来文化元素与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差异明显,在跨文化交际中难免会出现文化冲突。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客观看待中西文化差异,克服交际中的潜在问题,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改进跨文化交流显得日趋重要。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文化差异 (一)时间观念

中西方的时间概念的差异是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在西方,人们对时间的观念和概念很精确,守时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人对时间的观念比较模糊。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此类差异,在西方无论是拜访朋友或是赶赴约会,都会提前安排并计划,事先通知和约定,并按时赴约。而且会在拜访见面之前说明目的,商定好准确的会见时间、地点。而中国是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对时间观念并不明确,具有随意性的特点。拜访朋友或者赶赴约会等等事项的约见时间并不是固定在某时某分,而是准备了时间提前量,赴约的时间是一个时间段,而不是时间点。在这方面,双方都认为互不适应,西方人认为东方人不守时,不信守承诺;东方人认为西方人做事太死板,缺乏灵活性。 (二)客套语

受中国传统封建制度和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推崇“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的中国人注重谦虚,视谦虚为一种美德,推崇“贬自己尊人”的为人处世准则,遵循“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原则。在汉语中有大量的敬语和谦词,在与人交往时,对待长辈或上级时要用敬语,如:“您”,“先生”,“部长”等敬语,否则会被认为失礼;谈及自己时要用谦语,否则会被视为有失礼节、没有礼貌。当收到别人的赞美或夸奖时,中国人往往倾向于不接受或者不正面接受,常使用谦虚的话来回答,有时还会加以适当的自贬意义,比如说:“哪里,哪里……”,“我做得还不够好”,“过奖,过奖……”,“不敢当”;在发表学术文章时,总是以“浅析……”,“试析……”,“试论……”等为标题,在出版书籍刊物时,总会在前言部分使用“成书仓促,不尽详解,偏颇之处,还望批评指正……”之类的谦语表示谦虚。不愿意突出个人主义,强调集体观念。西方在客套语方面的观念

与中国大不相同。西方文化具有个人主义的特点,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没有传统的贵贱之分,这种主体上的平等关系使人们追求自我实现,高度重视个人权利、个人隐私,因而更强调人际之间的“平等”。在接受赞扬夸奖时,西方人会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之意,常以“Thank You”回答,并没有过多的自谦自鄙的意义,认为接受赞扬是对对方的尊重并避免伤害对方的积极面子。比如说:赞扬朋友新买的衣服漂亮好看。西方人会接受赞扬表达感谢之意,中国人会谦虚推辞,说款式不好或者颜色不对,甚至会说是去年过时的款式之类客套话。西方人会认为你否定了他人的赞扬或者否定了自己的优点成就,因而认为中国人的态度是不诚实的、虚伪的。 (三)餐饮习俗

热情好客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这一点在餐饮习俗上尽显无疑,中国人宴客吃饭,菜式丰富、待客热情。主人会提前预备丰盛的佳肴招待客人,但还会谦虚地说“没准备什么好菜”,“招待不周”之类的谦语;席间,主人会主动给客人夹菜、敬酒敬烟,整个饭桌一直热热闹闹,饭后,会询问客人是否吃饱、吃好,还会自贬地说“招待不周,没让您吃好”。传统习俗中甚至还有“忍嘴待客”的说法,宁愿主人少吃一些也要招待好客人,唯恐怠慢了客人,尽显主人好客热情之道。与人交往中往往把餐桌当作一个交际平台,人情往来、商务谈判无不在餐桌边进行。而西方的餐饮习俗较为简单。菜式并不是很复杂,不是以菜式的数量来衡量主人的好客程度。由于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主人不会主动给客人夹菜,也不会劝酒敬烟,以各人的喜好和选择就餐,氛围轻松随意,席间注重情感交流,很少有人在饭桌上高声喧哗。 (四)隐私问题

在社会中,人有社会的一面,也有个人的一面;中国文化是群体主义取向,所以强调人的社会的一面超过了个人的一面。而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取向,强调人的个人一面超过社会的一面。中国人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讲求相互关心,因此常常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乐于共同分担,替别人排忧解难,使人感到温暖、宽慰,人情味十足。再如,中国的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隐私观也不是很明确,父母可以询问子女任何一方面的情况,并以自己的认识判断左右子女意识。而西方人坚持独立的自我观,在交际中比较注重个人空间、个人权力和个人隐私。年龄、家庭出身、工作单位、收入情况、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宗教信仰、私人友谊等方面都是个人的隐私范畴,既不愿意向别人提及自己的私事,也不愿意受到别人的评价和干涉。在中国人看来不去主动关心朋友所发生的事情,不去共同分担的朋友太过冷漠和冷淡,没有人情味;而在西方人看来主动了解朋友的事情,探听隐私共同讨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侵犯了他人的独立空间。 (五)称谓用语

不同的称谓体系反映着各民族独特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不仅能直接体现社会的意识形态,还能部分地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历史。中国人常常无法弄清西方人的亲属关系,觉得一片混乱,没有亲疏远近之分,而西方人也无法弄清中国称谓中复杂的亲戚关系。例如:英文中的sister一词既有中文中“姐姐”又有“妹妹”的意思,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

(一)了解自己,了解异国文化,了解文化差异 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特性。每个人都是从自身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都是其文化背景的产物。在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和熏陶下,

对待性别、种族、家庭、年纪、 宗教、职业等方面的观点都有自身文化的烙印。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思考本民族的文化特性,了解本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性别角色、思维模式、世界观、社会结构、语言使用等构成要素,客观地看待本国文化的各个要素在个人发展中起到的正负面作用。

其次,要了解西方文化的特征。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思维模式、世界观、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要素,以及其个体发展的特点。了解文化差异,承认文化差异,客观看待文化差异才是可取之道。 (二)运用移情,增加交流的灵活性 移情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所在。移情是一种能力,通过移情能理解并认同对方的感知、处境和情感,通过移情我们可以从对方的观点出发来看待世界,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文化世界中,通过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了解对方的情绪和经验感知。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移情是解决文化冲突,增进理解和了解的重要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增强跨文化交流中的灵活性。交流的客体不是固定唯一的,各文化及个体都具有特殊性,为了实现有效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根据对方的特点调整交流的策略、方式和行为。增加灵活性关键在于以下两点:第一,对一个陌生人或者一个新环境没有观察得出足够的信息时不能妄作决断;第二,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尝试验证和失败都比套用固有交流模式有效。 (三)承认差异合理性 正如刘易斯所说:“移情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能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话语和行为背后的含义。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应该相互尊重,承认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容忍并接受不同的意见,善于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跨文化交流。

(四)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多学习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思维方式、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社会规范体系,广泛阅西方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材料,通过电影、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拓宽我们审视西方文化的视野,增加文化素养,提高非语言交际能力等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不同文化的适应能力

基本模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大致框架: 【第一部分】

材料展示的是一位到国外教授汉语的志愿者,因文化差异而产生不适应,然后逐步适应,最后融入异文化的过程。初到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一系列问题。主要有:

1. 对当地生活条件、环境不适应

2. 对异文化环境中人际交往原则及因习俗了解不够全面而产生的困惑,例如,性别观念、交际方式、时间观念、衣着打扮、隐私保护、称呼称谓等。 3. 对国外学校课堂教学方面了解不全面

4. 国外异文化环境下师生关系处理不当,如:课堂提问、说教指导、姓名差异、违反纪律、课堂秩序等

5. 学生对教师教学反馈所导致的教师自身的问题

6. 人际交往中对宗教信息、文化禁忌了解不全面而产生困惑 7. 由于汉语本身难点所导致的讲解困难与学生学习困难 8. 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教学模式选择不当 9. 对敏感话题应变能力不到位而产生冲突 10. 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够

11.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困惑 12. 汉语本身的难点导致的学习困难 【第二部分】

上述一系列问题都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由于是几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行为,势必会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一系列文化冲突,即文化休克。文化休克是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跨文化交际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挫折期、调整期和适应期。文化休克主要产生在跨文化交际的挫折期。

材料中主人公×××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在跨文化交际的挫折期。产生上述问题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下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逐条分析) 例如:

1. 独立生活能力不高

2. 去国外之前对目的地文化了解不够 3. 应变能力不强

4. 基本语言知识和教学技能不扎实 5. 处理问题缺少细致分析

6. 刻板印象、民族中心主义严重

7. 缺乏向当地老师、学生、家长的虚心学习和请教 8. 自身心理因素 9. 学习动机 10. 自身性格 【第三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途径)

1. 去目的环境之前尽量多了解当地文化民俗、社会习惯等 2. 平时多培养、锻炼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3. 接触民族中心主义和刻板印象,尊重不同文化 4. 理解并适应文化差异,坚持求同存异的态度

5. 虚心学习,不耻下问,遇事无法处理切莫独断,向当地人请教 6. 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培养扎实的汉语基本功,提高教学技能 7. 不适应工作和环境的性格尽量克制,多吸取对立性格的长处 8. 提高涉外事务交际能力,自觉培养有关敏感问题的敏感性 9. 如有条件,进行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训练

10. 根本一点:善于思考,多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因为这是造成不适应和冲突的根本所在。 【第四部分】 总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提高……意识,培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这部分客套话一二句,形成翘尾式。) 注意

1. 不要求文辞华美,重在说理有据,语言通顺 2. 层次一定要清晰,相关部分最好用数字分条表述 3. 尽量多运用专业术语

汉硕练习题之古代汉语(文字部分) 一、文字的性质

1.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现在看到的最早文字:甲骨文,3000多年历史

最早文字的源头:5—6千年前有规则的简单符号,西安半坡 2.特点: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表音、表意两类

表音文字:音素文字:记录的是音素、音节,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记录 音节文字:用有限的符号记录无限的语言内

一个音节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节 表意文字:语素文字:记录语素、词

表词文字:用不同的笔画构成大量的表意符号 3.表意文字的复杂表现:

1)汉语的表意符号,常用的几千个

2)一个音节多个汉字,一个汉字多个音节 3)汉字形声字居多,声旁表音不固定 4.汉语从性质上说是表意文字

1)表意;2)表单音节;3)不实行连写。 特点:符号、表意符号和声类非常复杂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

1)甲骨文:殷商时代,3000多年前。特点:刻在龟甲、兽骨上 2)金文:西周。特点:刻在青铜器上,也叫钟鼎文 3)篆书:春秋战国,到秦代变成大篆,小篆(石鼓文) 4)隶书:秦隶,汉隶 5)楷书:汉末魏晋时盛行 6)草书和行书:东汉时已有 历年考题 96年(3分):汉字的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各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独体字:是囫囵一个字,分拆不开的,大都是象形字和指事字。如:日,月,上。

合体字:是指两个或更多的独体字合成一个字。会意字,形声字。如:明,河。 96年(3分):什么是“永”字八法 96年(2分):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好”,“晚” 00年(3分):写出笔顺和笔画:张,鸟,每,妈,级,饥 三、汉字的构造 1.构造单位:

1)笔画:单一笔画,复合笔画 2)部件:构成合体字

部件(偏旁)的构成方式:相离,相接,相交 成字部件: 不成字部件: 单一偏旁 复合偏旁

3)部首: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2.汉语的造字法:六书。183页

四、汉字的使用1.笔顺:181页-183页,206页 2.注音错别字:216页 3.字音:219页 4.繁简字:236页 5.查字典方法 6.异形字:242页 第三章 词汇 一、语素和词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如:人:a.最小;b.有声音;c.有意思。 所以是语素 玻、璃 :没有意义,所以是音节 玻璃:符合三个条件,是一个语素 1)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

如:走,重……:因为独立成语气词,所以是自由语素

2)半自由语素:不能单独组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

如:民:人民,民族

3)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 如:初、老、第 + × × + 子、儿、头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如:白菜:2个语素,1个词 白在其它地方是个词,但在白菜一词中不成词 白纸:2个语素,2个词 鱼子:2个语素,2个词 刀子:2个语素,1个词 二、词的构成:

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

词根: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

词缀: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 如:刀子:刀——词根;子——词缀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1)单音词:单音节的词。如:人、天、马 (2)多音词:

1)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的词 A.双声: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参差 B.叠韵: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从容 C.其他:非双声、叠韵。如:蝴蝶

2)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而构成,分开没有意义 如:猩猩、姥姥、纷纷

3)音译词:音译的外来词。如:沙发、葡萄、巧克力、奥林匹克 单纯词和单音词的区别: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可能两个音节或更多) 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 叠音词和重叠词的区别:

叠音:一个语素,两个音节相同,分开没有意思 重叠:两个语素。见笔记第16页 复合式的构成:

特点:两个都是词根,只是关系不同。

联合(并列)。 “和” 偏正(修饰)。 “的,地” 动宾(支配)。 “了,着,过” 补充(补充)。 “得” 主谓(陈述与被陈述)。 “是,是不是”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1)复合式的构成:至少由两个不同的词根结合而成。

1)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并列式)

可加“和”

A.两个词根意义并列,可以互相说明。

如:道路,体制,改革,治理,善良,美好 B.两个词根组合起来后产生新的意义。

如:骨肉,尺寸,开关,买卖,反正,横竖

C.偏义词: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

如:国家,质量,窗户,人物,忘记,动静 2)偏正型:(定中,状中)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可加“的” 如:新闻,火车,筛选,火热,狐疑,好看,重视,男子 3)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加“得”

A.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 如:提高,推广,阐明,改进,搞活

B.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 如:花朵

4)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支配式)。加“了”

如:管家,司令,起草,达标,下岗,动员,立夏,失望

5)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面的。“谁…了”

如:地震,霜降,日食,民主,年轻,肉麻

(2)附加式:由一个表示具体意义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词缀构成。 1)词缀 + 词根

如:老×,小×,第×,阿×,初× 2)词根 + 词缀

如:×子,×头,×儿,×性,×者,×化 3)词根 + 叠音词缀

如:红彤彤,绿油油,喜洋洋,水汪汪,乱哄哄 (3)重叠式: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构成。

如:妈妈,爹爹,叔叔,哥哥,刚刚,偏偏,仅仅 重叠式合成词和叠音式单纯词的区别:

重叠式合成词:词根的重复。如:妈妈,星星 叠音式单纯词:音节的重复。如:姥姥,猩猩 重叠式的几种构词方式: 1)AA:如,爸爸,妈妈

2)AABB:如,男男女女 3)ABAB:如,研究研究 4)ABB:如,亮堂堂

(4)三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不止一个层次。 如:革命化 非对抗性 三、词义的性质和词义的发展 1.词义的属性:

1)客观性: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如:电脑、空调

2)概括性:抓住整类事物或现象共同的本质的特点,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点。如:老师。

3)社会性:是约定俗成的,为使用该语言的全社会成员所共同理解,共同承认,共同遵守。

4)模糊性:词义的界限不清楚。如:高、矮

5)民族性: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表示什么事物可以不同。如: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 = uncle 2.词义的构成

(1)理性义:词义中词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词典上的意项) (2)色彩义:

1)感情色彩:褒、贬、中 如:英雄、叛徒、土地 2)语体色彩:书面语、口头语 如:吝啬、小气 3)形象色彩: 如:玉带桥、狗尾草 3.词义的分解:

(1)义项:指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根据义项的多少可把词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A.一些常见的事物名称:如:桌子,钢笔,茶杯 B.专有名词:北京,老舍,长江 C.外来词:咖啡,葡萄,吉他 D.科学术语:原子,元音,激光 也有例外,如:科学术语“元素”,引申为“要素”。所以确定一个词是否是单义词,还需要查看工具书。 2)多义词:有两个以上义项的词

基本义:基本的,常用的,其他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发展转化来的

转义:由基本义发展转化出的。(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原始义

(2)义项的分类:基本义、转义

如:老:A。基本义:年岁大:老人,老汉

B.转义:年岁大的人:养老,男女老少 C.经历长的人:老手,老练 D.时间长久的:老朋友,老干部 黑:黑钱,这人真黑 模式:链条式

放射式

(3)同音词:读音相同而字义没有关联(同形同音,异形同音) 如:花衣服 花钱 ——同音词

才能 你怎么才来呀? ——同音词

兵器 兵法 官兵一致 ——多义词 几组同音词:如:开会 会说中文 放偏了 偏要去 白去了 白色

别去了 别在衣服上 双音节同间词:如:出口儿 产品出口了 他生气了 他很有生气

(4)义素:构成词义的最小的意义单位。即词义的区别特征 如:男人,女人——共同义素:人(成年) 不同义素:男性,女性 男人,女人,小孩——共同义素:人

不同义素:成年,未成年 男性,女性 义素的作用:把词义清楚的分解开来。 4.词义的聚合 (1)语义场:

如:椅子,转椅,凳子。 因为有共同义素:都是用来坐的;不同义素:靠背有无,能否转动。所以属同一语义场。

(2)同义词:等义词,近义词。如:爸爸=父亲 近义词的辨析 理性意义的不同 色彩方面的不同 用法方面的不同 1)理性意义: A. 语义轻重不同

优良,优异 损坏, 破坏 改良, 改革 (轻度)(有故意的倾向) (一般改变)(较彻底) B.范围大小不同

战争 战役 战斗 时代 时期 时候 事情 事件 事故 模范 榜样 典范 C.集体和个体的不同

马 马匹 信 信件 树 树木 D.词义侧重点不同:特点:有一个共同义素,另一词根表明侧重的不同

如:隐藏,隐瞒,隐蔽

共同义素:隐——不让人知道

不同义素:藏起来;瞒住某件事;借助事物躲起来 如:才能,才华,才智

办事能力;文学艺术方面;思考能力强,聪明

如:整理,整顿;爱惜,爱护 2)色彩方面:

A.感情色彩不同 如:成果(褒义),结果(中性),后果(贬义)——共同义素“结局”

B.语体色彩不同 如:生日(口语),诞辰(书面语)——共同义素“出生的日子” 3)用法方面的差别: A.搭配不同:

如:交流 + 文化/ 经验 /思想 (抽象名词) 交换 + 礼品 /产品 / (具体名词) B.词性不同:

如:突然:形容词: 做状语:突然来了 忽然:副词 忽然来了

很突然(很 + 形容词) 不能加“很” C.语法功能不同(在句中充当的语法位置不同) (3)如何辨析:既从意义出发,又从用法出发 如:再说一遍,中的“再”,能不能换成“又”

步骤:A。写例句 归类(看几个义项,几个用法) 总结义项

B.互相替换,找出不同点 C.对替换的情况归类总结 如:参观,访问,游览

参观:强调实地的看。+ 单位,厂区 访问:一般是有目的的看望,且进行交谈。+ (有人的)单位

游览:游玩。+ 名胜、风景区 例:讨论,商量

安理会继续“讨论”伊拉克问题 老师们正在“讨论”教学计划 我们正在“商量”事儿 我们“商量”好了

他用亲切的“商量”的语气对我说

会上,大家就考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语义侧重: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甚至可以进行辨认 适用范围: 讨论:大,正式,重要; 商量:小(2个人也可),不那么严肃,不那么重视 用法: 展开讨论:宾语 商量:不能作宾语 例:成绩,成就

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好 取得很大“成就”

故宫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伟大“成就” 他三十岁时就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画家

在人类历史上,“成就”伟大事业的往往是 语义侧重: 成绩:一般的事 成就:重大的事 搭配词语不同:

词性不同: 成绩:名词

成就:动词,名词 回答问题的方法:

1)共同的语义场也可以说 2)再从各方面辨析不同点

3)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入手,色彩也可谈 (4)反义词

1)绝对反义词:如:生,死;动,静

2)相对反义词:如:大,小;多,少;好,坏 (5)词汇的组成:

1)基本词汇:A。稳定;B。能产;C。全民常用 2)一般词汇:基本以外的

3)特殊词汇: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

复习重点:词和语素的区别:253页 单纯词,合成词:258页 基本义,转义:275页 同义词的差别:288页 第四章 语法

一、概说:汉语语法和句法一般是汉语的特点 1.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词法:组词的规则(词的构成、词形变化、词类) 句法:造句的规则(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2.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而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 如:汉语中“看看”“学习学习”词的重叠现象。说明有些动词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示动作的少量或短时。

2)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语音、词汇慢得多。 如: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 3)民族性。 3.语法单位: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构词的备用单位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构成短语、句子

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造句的备用单位 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关系:语素可以 = 词 词组 > 语素

词可以 = 句子 词组可以 = 句子 4.句法成分: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句子成分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 如: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二、词类

1.划分的标准

(1)按语法功能划分(最主要的标准) 三种表现:

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A.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实词:可以

虚词:不能(了、的、呀…) B.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2)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 3)虚词依附实词 (2)按形态划分

1)构形形态:如:研究——研究研究 2)构词形态:如:凿——凿子 (3)按意义划分:语法意义

如:风、马、牛——“事物” 2.实词:名、动、形、数、量、代、副 虚词:助、介、连、象声 划分标准:

1)意义:实词:比较实际:太阳、红、吃 虚词:比较虚,抽象:被、把 2)用法:实词:可单独用来回答问题 虚词:一般不能

3)做句子成分:实词:可做句子成分 虚词:一般不能 4)数量:实词:开放,越来越多 虚词:封闭,1000出头

副词只能做状语,原来算虚词,现在归入实词。 3.区别:名、动、形

(1)看能不能受“不”的修饰 名词:不能

形容词、动词:可以 (2)再看能不能带宾语

动词:能(也有不及物动词)

(3)再看能不 能受“很”的修饰(不能同时带宾语) 形容词:能

如:很喜欢他:受很修饰同时带宾语。所以,喜欢是“动词” 区别词(一般归入形容词)

初级、男、女、大型、单、双、彩色、黑白——起区别作用 只能做定语或加“的”单独使用

名词:时间名词 对举的:上下;前后;左右;内外 方位名词

例:一百人左右 一百人上下 ——数量 三点左右 三点上下 ——时间 四十左右 四十上下 ——年龄

中秋节前后 三天前后 ——前后用于时点前后,而不用于时段

4.动词: (1)“是”

1)判断动词“是” 2)“是…的”:

例:我是昨天来的——强调时间 我是坐飞机来的——强调方式 我是买东西来的——强调目的 (2)能愿动词

1)能:表能够、可以

2)会:A。掌握了某种本领、技能(即使可与“能”替换,也有侧重点不同) B.估计会发生。如:我会去的 (3)趋向动词:去 进 出 回 开 过 起 来 去——简单趋向动词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开来 过来 起来 ——复合趋向词 去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开去 过去 1)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如:月亮下去了。 太阳还没有出来。 2)但经常用在其它动词后做补语,构成复合趋向补语 起来:

1) 方向。 如:太阳升起来了。

2) 开始了(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如:大家笑起来了。 3) 由分散到集中。 如:大家团结起来。 把衣服收起来。 4) 这东西看起来挺好的。 5.数词

(1)二、两的用法:33页 (2)汉语中概数的表达: 1)×上下

2)一两个,七八天——两个相临数字一起用 3)五十来岁、四十来年——多 4)三十多

5)近六十岁了 6)买几斤水果 (3)“半”的使用

例:三天半,三个半天 6.量词

(1)临时量词:如:一脸灰;一窗台土 (2)集合量词:如:一套;一群

(3)不定量词:如:点、些 来了一些朋友 用法:

A. 动词、形容词 + 不定量词“略微” B. 有 + × 如:有点儿头疼

C. 这么、那么 + × 如:这么点儿

7.代词:

(1)人称代词:注意“别人、人家”

他不爱说话,别人(人家)问了才回答。 ——泛指第三人称 我的汉语可比不上人家老同学。 ——特指第三人称 除了他,别人都不知道。 ——一定范围内泛指 (2)指示代词:这、那 (3)疑问代词: “每”“各”

虽能互换,但侧重点不同

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强调个体 每人有每人的习惯:强调全体 8.副词

(1)时间副词:已经,刚刚,曾经,马上,常常,渐渐,早晚,又 (2)程度副词:很,极,非常,格外,越发,有点儿,稍微 (3)范围副词:都,总,统统,仅仅,单,一齐,一律

(4)否定副词/肯定副词:必,必须,的确,没有,莫,是否 (5)情态副词:亲自,亲手,赶紧,肆意,悄悄,公然 (6)语气副词:究竟,简直

(7)频率副词:还,再,又,也,再三 已经、曾经:

1) 意义不同:我已经看了这本书了。——强调完成,和现在关系密切 我曾经看过这本书了。——强调发生,和现在关系不密切 2) 用法不同:搭配:“已经…了”“曾经…过” 否定形式:还没 不曾 还、再、又、也 还:表持续。“他还没来” 再:表重复。“请再说一遍” 又:表添加。“又说了一遍” 也:表类同。“我也去了” 不、没

1)意义不同

不:+ 动词,否定动作:“不去!” + 形容词,否定性质:“不红!” 没:否定发生。“没去” 2)用法不同:

不:主观不想。表将来或现在 没:客观条件不允许。表过去 例:我不老,走得动。——强调性质

我没老,走得动。——强调完成 衣服不干,不能穿。——强调性质 衣服没干,不能穿。——强调完成 9.介词

1)是从实词虚化来的。“把”

2)大部分是兼类的。 “对他说”——介词 “对”——形容词 对、对于

1)凡是能用“对于”的地方都能用“对”,但意义比“对于”大 2)“对”、“对于”都表示对待关系 3)但“对”还有别的意思。

例:他对我很好。——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不能用“对于” 对我点了点头。——表示方向 对于、关于 1) 都是介词

2) 意义不同 对于:介绍出对待关系的对象 关于:强调关涉的范围 例:关于西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对于这个班的同学,我不太了解。 关于:对象,范围共现 3) 用法不同

对于… + 主 + 动词 关于…

主 + 对于… + 动词 “我对于这个班的同学不太了解”

主 + 动词 + 关于… 的名词 “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书” 把、被

处置:A把B怎么样。 如:我把门关上。 致使: 如:把嗓子喊哑了。 指出范围: 如:我把北京跑遍了。

我把这本书读完了。 把字句中的动词不能是简单的。 把字句中的名词应是有定语的。

否定形式:…没把…

能愿动词和否定词放在把的前面。 把字句中的动词一般都是带宾语的。

例:我们把这些种子都种在山上。 我们要让这些花儿都长好 “被”和“把”基本一样

把:强调“把”的宾语。 如:我把纸撕了。 被:强调“被”的宾语。 如:纸被我撕了。 10.连词:

1)主要连接词、短语:和、跟、同、与、或、及

2)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不但、如果、虽然、只要、所以、从而 3)既连接词语,又连接分句:并、并且、或者、还是、而、而且 使用中,可以单个用,也可以成对使用。 复句

联合:两分句位置基本相等。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 偏正: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 还是、或者

还是:用在选择问句或不确定陈述句中。 如:今天是M还是T? 或者:用在陈述句中。 如:今天是M或者是T。 无论、不论、不管

放在偏正复句中的条件句中,表示“无条件”。 如:无论天气多热,我都爬山。

特点:

1)无论天气热不热。 A不A 无论他去不去。 V不V

2)无论多热。无论谁去。 ——有疑问代词

3)无论去还是不去。无论你去还是他去。 ——后面出现的是供选择的 不是…就是… ——两者必居其一

不是…而是… ——否定前者,肯定后者 连词的位置:

1)一个主语时,连词要放在主语的后面。 如:我不但去过颐和园,而且去过三次。——递进 2)两个主语时,连词放在主语前面。 如:不但我去过颐和园,他也去过。

就、还、却、也、都、才、又——副词只能出现在第二个分句中主语的后面 11.助词

1)结构助词:的、地、得 2)动态助词:了、着、过 3)比况助词 4)语气助词 5)其他助词 了

1)动态助词:用在动词后,宾语前,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 如:吃了饭出去玩儿。

2)语气助词:放在句尾 A.表变化:如,花红了。

B.表确定的语气:如,吃饭了。 语气助词:

是非问句:我们看电视吗? 表确认:我们看电视吧? 表不满意:我们看电视啊! 表进行:我们看电视呢! 表确认:我们看电视了。 汉语疑问句:

是非疑问句:是,不是——吗? 特指疑问句:有疑问代词——呢? 选择疑问句:…还是… ——呢? 正反疑问句: 去不去 ——呢? 三、短语

除词法中的五种(联合、偏正、动宾、陈述、主谓)外,还有: 1)连谓短语 如:听了很高兴

2)兼语短语 如:请他来 倒水喝 3)同位短语 如:首都北京 4)方位短语 如:桌上 5)数量短语 如:一个

6)介词短语 如:用钢笔写字

7)助词短语 “的”字短语:如:你的、我的 “所”字短语:如:所见所闻 歧义短语(汉语中歧义有三种格式) 1)层次不同,关系相同

如:我们两个人住一个房间(A。几个人,每两个人住一个房间。B。我们两一起住)

2)层次、关系都相同,语义不同(隐性语法关系不同) 如:鸡不吃了(A。不吃鸡了。B。鸡不吃食了) 3)层次相同,关系不同

如:出租汽车(A。出租车[定中]。B把车租给别人[动宾]) 四、句法成分

补语:如: 吃饱 吃得饱 吃得很饱 否定: 没吃饱 吃不饱 吃得不饱 类别:

1) 结果补语 2) 可能补语 3) 程度补语

4) 趋向补语 如:走进去 5) 状态补语 如:笑得肚子疼 二 音韵

一、古音基本常识 (一)双声与叠韵

(1)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 参差、凛冽 (2)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如 窈窕 须臾 (二)中古声调的“四声”:平、上、去、入, 后三类归于“仄”,平声高扬平缓,仄声曲折低抑,音感不同。 二、古音通假

三、古代的注音方法

(一)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 (二)反切法:

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三 词 汇一、古代汉语词汇的构词特点

单音词、复音词(叠音词、连绵词、复合词)、偏义复词 (1)叠音词:两个相同的汉字重叠而成。

(2)连绵词:双音节单纯词,两个字连缀在一起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如仿佛,犹豫

(3)复合词:两个语素按一定构词法组合而成,如江山、社稷

(4)偏义复词:两个字组合以后,偏重于其中一个字的意义,另一个字只起陪衬作用,如,作息,缓急等 二、古今词义的变化发展

(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山、水、牛、羊。。。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如该(古:完备)

(三)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如 劝(古:鼓励) (今:规劝) 三、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

(一)本义:一个词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史料可证的意义。 (二)引申义:

(三)假借义和比喻义

1,假借义:有时,一个词有些义项与本义毫无相干,只是由于同音的缘故,被借作他用而产生,我们称这种义项为假借义。如河畔,桥畔等;“叛”与“畔”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2,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义。词的比喻义与修辞中的比喻句有本质的区别。如里程碑、大锅饭

四、同义词和反义词

(一)一词多义与一义多词 (二)同义词 (三)反义词 四 语 法

一、古代汉语实词 (一)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主使宾动

2,意动用法:谓语动词表示得动作不是实际发生得,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主观上的看法 (二)名词作状语 (三)称数法

二、古代汉语常用虚词

三、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次序和省略 (一)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做宾语一般放在谓语动词前,如沛公安在?

2,在有否定词:不、莫、未、无的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一般在谓语动词前

3,为了强调宾语,用‘是’‘之’复指宾语,宾语与复指成分放在谓语前,如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二)介词结构后置

在古汉语的学习中,因为翻译上的关系,一些由介词结构充当的句子成分,在古汉语中处于动词之后,而翻译成现代汉语,则要放在动词之前,它们对动词是修饰或限定的关系,所以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状语后置”。严格地说,古汉语中没有“状语后置”一说。但翻译成现代汉语后,有些原来充当补语的介词结构要放到动词前,才符合现代人说话的习惯。如:吾尝疑乎是。(“乎是”翻译成“对此”);赵氏求救于齐。(“于齐”翻译成“向齐国”) (三)句子成分的省略

1、主语的省略:在复句里,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承上省略。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 “邴夏曰:‘射其御者,( 御者 )君子也。”

2、古代汉语及物动词所带宾语只要其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不再出现

也能使人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就可以省略。例如 四、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 理解成判断句。这是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还是叙述句。

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3,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 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

(二)被动句. 被动句式: 1,“于”字句,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或“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 “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的被动句式。 “(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为”字句,在及物动词前加介词“为(wéi)”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见”字句,在及物动词前加表被动助动词“见”,构成“见+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人皆以见侮为辱。” 4,、“为……所……”句,这是一种较后起的句式,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所”字,构成“为+名词(施事)+所”+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5,“被”字句 (三)否定句 (四)疑问句

有三类疑问代词:1,指人的:谁孰与;2,指物的:“何、胡、奚、曷”等;3,指处所的:安、恶、焉,如 沛公安在? 五、古代汉语常见习惯句式

(一)如何、奈何、若何:表示询问、反问“对什么怎么办”的一种固定结构 (二)何以。。。为、何。。。为 1,“何以……为”,也是表反问的文言惯用句式。“何以”是“以何”的倒装,“为”是语气词。“何以……为”是“要……干什么呢?”;现代汉语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匈奴还没有消灭掉,要家做什么呢? 2,何……为”是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式,“为”在句末表示反问(或疑问),相当于“吗”“呢”,已成为语气词。

(三)。。。孰与。。。(一般用于选择问句) (四)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1,“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问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构成“无乃……乎”的凝固结构,这一凝固结构可以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对译。如: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3,“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如: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汉硕基础综合模拟题

第一部分中国文化(共30分) 一、填空题 (共10分)

1. 1987年在陕西法门寺发现的释迦牟尼的真身遗骨被称为“__________骨”。 【答案】佛指灵

2. 明代画家徐渭被誉为“_________”画家。 【答案】大写意 3. 北魏时期,提出“除去三张伪法”,鼓动灭佛、改革天师道的道士是_______。 【答案】寇谦之

4. 现存最古老的宗祠是位于山西省闻喜县的____祠。 【答案】裴氏

5. 四书五经中唯一的文学典籍是《诗经》,而唯一的历史典籍是《 ________ 》。 【答案】《春秋》

6.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园林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承德避暑山庄

7. 彩陶文化指的是______文化,属母系氏族社会;黑陶文化指的是龙山文化,属父系氏族社会。 【答案】仰韶

8. “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儒家中的孟子与荀子的观点存在着根本的对立,持“人性本恶”观点的是_____。 【答案】荀子

9. 宗庙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因此后世称为“_____庙”,皆建于京城,并且位于皇宫左侧。 【答案】太

10.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______》。 【答案】《兰亭集序》/《兰亭序》 二.单项选择题(共 5分)

11. 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史的创立者是:

A.马端临 B.杜佑 C.郑樵 D.苏冕 【答案】B

12.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是_________时期在李冰父子的主持下兴建的: A.汉代 B.秦代 C.战国 D.春秋 【答案】C

13. 因老子出关的传说,道教一般把_______作为最早的道观: A.观楼台 B.楼观台 C.楼台观 D.台楼观 【答案】B

14. 下列文物中,制作年代最早的是:

A. 长信宫灯 B. 秦始皇陵铜车马 C. 曾侯乙编钟 D. 越王勾践剑 【答案】D

15. 下列人物中惟一没有亲自著书立说阐发其思想观点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答案】A

三.多项选择题(共 5分)

16. 下列民居建筑中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有:

A.福建土楼 B.西递民居 C.开平碉楼 D.乔家大院 【答案】ABC

17.中国有“四大名窟”,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

A.敦煌石窟 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 D.麦积山石窟 【答案】BC,注:敦煌石窟不是世界遗产,但其中的莫高窟则是。 18. 下列人物中曾经赴印度取经的有:

A.玄奘 B.义净 C.鉴真 D.法显 【答案】ABD

19. 明清国子监实行的主要制度有:

A.会食 B.讲会 C.历事 D.束脩 【答案】AC

20. 按照经史子集四分法,下列书籍中属于经部的有:

A.《诗经》 B.《春秋》 C.《道德经》 D.《茶经》 【答案】AB

四.名词解释题 (共 10 分) 21.梨园 【答】

我国古代音乐舞蹈艺术的雅称(1分)。唐玄宗李隆基通晓音律,选择宫廷中的梨园作为音乐、舞蹈和戏剧活动的场所,以教习和演奏戏曲为主要内容,罗致了李龟年等音乐舞蹈名师,选数百人在此学习歌舞,使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舞蹈戏剧综合艺术学校,唐玄宗也被尊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1分)。后世将戏曲界称为梨园行,将演员称梨园子弟(1分)。 22. 诸子百家 【答案】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1分)。诸子指前秦至汉初,建立独立思想,树立专门学说的代表人物,百家指各个学派,古代常混杂统称(1分)。据《汉书》,所谓“百家”,实际上指有代表性的十家,即儒、道、墨、法、阴阳、农、名、兵、纵横和杂家(1分)。 23. 经史子集 【答案】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一种方法,即四分法(1分)。始于隋朝,《隋书•经籍志》著录了东汉以来的大量文献,并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从此有了“四部”之称(1分)。经部指儒家经典以及研究、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史部指史书以及研究、评论这些史书的著作;子部指除儒家经典之外的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各家著作;集部指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曲、散文等(1分)。隋代以后图书分类的主流是沿用四部分类(1分)。 第二部分 现代汉语(共30分) 一、填空题(共10分)

1.现代汉语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现代汉语指的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 2.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元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辅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六书”理论,“闯”字的造字法是 。 4.形声字的基本结构方式有六种,其中:“济”是__________,“闸”是____________。 5.“小女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这句话中,包含 个语素。 6.“莲子”的构词方式是 。 7.“走”的本义是 。

8.在“你别跟他透露这消息”这句话中,“跟”的词性是 。

答案:1.普通话;2.气流不受阻碍,气流受阻碍;3.会意;4左形右声,外形内声;5.10;6.偏正式;7.跑(动);8.介词。 二、改错题(共10分)

9.改正下列音节的拼写错误,并按照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加以说明。(每题0.5分,共1分) (1)费力fī (2)机动gī 答案:(1)改为“fēi”。普通话中,声母“f”只能拼开口呼和“u”韵母; (2)改为“jī”。普通话中,舌根声母“g”只能拼开口呼和合口呼,不能拼齐齿呼和撮口呼。

10.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改正下列拼写错误。(每题0.5分,共2分) (1)流芳lióufāng (2)遥远iǎoyǚǎn (3)奇案 qíàn (4)灰色 huēisè 答案:(1)liúfāng;(2)yǎoyuǎn;(3)qí’àn;(4)huīsè 1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每题0.5分,共3分) (1)半途而费 (2)哀声叹气 (3)百步串杨 (4)百尺杆头 (5)罢绌百家 (6)杯工蛇影 答案:(1)“费”改为“废”;(2)“哀”改为“唉”;(3)“串”改为“穿”;

(4)“杆”改为“竿”;(5)“绌”改为“黜”;(6)“工”改为“弓”。 12.改正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地方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2分) (1)大家对我的批评正确而又尖刻,我会好好反省、认真改正的。 (2)干部要到基层去,多听听群众的意见,遇事要多和群众协商。 答案:(1)“尖刻”换成“深刻”。感情色彩不当,“尖刻”是贬义词。(2)“协商”改成“商量”。语体色彩不当,“协商”是书面体。 13.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2分) (1)机器开工后突然故障,造成了生产上的损失。 (2)出去春游,要注意防止不发生事故。 答案:(1)“故障”改成“发生故障”。搭配不当,将名词“故障”错用成了动词。(2)删除“不”。否定词多余。 三、分析题(共10分)

(一)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层次,并标明每层的结构关系。 14、他把昨天的事说了一遍。

15、经过抢救,病人终于苏醒过来了。 答案:

他 把 昨天 的 事 说 了 一 遍 。 |主 | 谓 | | 状 | 中| | 介词 | 短语| | 中 | 补| | 定 | 中| |量词 |短语|

经过 抢救 , 病人 终于 苏醒 过来 了 。 | 状 | 中 | |介词 |短语| | 主 | 谓| | 状 | 中| | 中 | 补|

16、内容要是有分量,即使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所以不能只看量,要讲实质。 答案:

内容要是有分量,‖即使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所以不能只看量,‖要讲实质。

假设 假设 因果 并列 第三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共40分) 一、填空题:(共5分)

1、语言四要素: 语音、词汇、( 语法 )和文字。 2、言语技能:听、说、读、写和(译)。

3、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包括:语法性和( 得体性 )。 4、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和一般教育规律等共同决定的。

5、知觉的特性:组织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二、术语解释题(共10分)

6、第一语言:通常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或本族语而言的。尽管有些时候,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并不是他的母语或本族语。(First language)

7、知觉的恒常性:指对于熟悉的物体,不管它的透明度、颜色、形状和大小有

什么变化,在知觉中的映像始终保持不变。

8、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 三、简答题(共5分)

说明:请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述。 9、外国学生常说“她是漂亮。”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参考答案:(1)改为“她很漂亮。

(2)理由:汉语中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谓语,而且形容词往往不单独做谓语,经常在之前加程度副词,比如:很、比较、非常等。如果没有强调程度高,此时的“很”,是成句的需要,要轻读。

(3)错误原因:受英语的结构影响“she is beautiful.” (4)教学策略:教形容词时,强化“很+形容词”的结构。(具体步骤及举例请自行设计)

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与写作(共40分)

七、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材料:

李晓雨是云南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毕业后通过汉办的志愿者选拔,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她性格一直比较开朗,所以当她只身一人前往泰国北部的一个中学任教时,也是满怀憧憬;但是她却发现来机场接她的学校人员对她很冷漠,从机场到学校8个小时的路途上几乎没与她说一句话。她知道绝不是因为语言不通。李晓雨是个爱说爱笑的人,她几次想打破沉默,但一直不明白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来接她的人,还是别人根本不想和自己说话。她只好一个人看着车窗外本来很美但不再觉得美的景色。到了目的地,司机和接待的人把她放到一间小房子里,就走了。房间里只有一张平板床,没有任何铺盖。一个初来乍到的女孩,好几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又不知道商店在那里,身上也没有当地的钱币。晓雨真的有些受不了了,趴在床板上泪水忍不住簌簌而下。她问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别人对自己如此冷漠,为什么和她想象中热情好客的泰国人差距这么大。第一天到学校上班,她的感觉仍然不好,似乎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对她很冷,没有真诚的微笑,没有主动的招呼。这下可把晓雨急坏了,她开始注意自己每一个细小的举止言行,生怕别人不喜欢。她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所以别人不接受自己,甚至不接收中文老师的课程。

晓雨是个倔强、好强的女孩。她不服输,认真地向泰国老师学习他们对待学生和同事的方式,积极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有一次她在办公室里看到一个30岁左右的女教师批改了一个学生的作业之后在那个初中学生的脸颊上亲吻了一下。晓雨觉得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接受甚至看到过老师亲吻学生的,然而在这里她发现效果真的很好,那个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和谐。在那个教师的鼓励下,她也开始尝试亲吻学生的脸颊,她发现效果出人意料的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晓雨并成为了她的朋友。她慢慢体会了到冰在融化的感觉。有一次一个老教师来问

她是否要去参加学校的升国旗活动,她爽快地回答说:“好啊!”那位老教师有些惊讶地说:“你们中国来的老师不是不愿意参加我们的升国旗仪式吗?你是真的愿意还是假的?”她坚定地说:“我愿意!”从那之后,她每周都很早来到升泰国国旗的地方集合。老师们和同学们对她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次升旗成了一个分水岭。

答案:案例中的李晓雨同学只身一人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她刚刚到达目的地时,却发现前来接他的当地学校人员态度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热情,反而十分冷淡,对于初来乍到的她也没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照顾。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李晓雨发现,学校里其他泰国老师对她的态度也并不热情。不仅没有帮助她适应教学工作,甚至连主动的招呼也没有。学生也没有和她建立起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问题还影响到了汉语的教学。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晓雨与当地人之间交际的问题并不是由语言障碍所引起的,文化障碍则是最主要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过程大体上可分为蜜月期,挫折,调整和适应四个阶段。李晓雨在一开始对泰国人抱有一种思维定式,即原有的“文化成见”。在她的想象中,泰国人是“热情好客”的。而当她受到接待人员的冷漠对待时,想象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她很难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来适应这一状况,甚至不断地质疑自己的行为。这使得李晓雨在同泰国人的跨文化交际中迅速从蜜月期进入到了挫折阶段。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中,李晓雨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直到她看到一位泰国教师在批改了学生的作业后亲吻了学生的脸颊。这件事给李晓雨带来的触动很大,因为她以前从未有过教师亲吻学生的经历。这部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尊师重道”,教师常常是高高在上不容冒犯的对象,泰国教师与学生间亲吻脸颊这样的动作在中国是绝少会发生的。部分也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传统有关。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母语文化与异文化的差异也是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对异文化的不了解,很容易将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带入跨文化交际中,以致于加深双方的隔阂。在李晓雨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她也开始尝试按照当地人的方式来进行交际,并尝试亲吻了学生的脸颊,效果出乎她意料的好,她与当地人的交际也开始融洽起来。这时的李晓雨已能够逐步克服母语文化与异文化之间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并逐步进入到调整阶段。 案例中提及的另一个重要事件是升旗事件。李晓雨热情爽快地同意参加泰国学校的升旗仪式,使当地教师十分惊讶,从此其他泰国老师和学生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次事件是一个分水岭,李晓雨开始进入适应阶段,这与她坚持不懈地融入异文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泰国老师表现出的惊讶看出,之前学校里的中国教师在与当地人的跨文化交际中并没有采取正确的文化策略,也没有积极尝试与异文化的沟通,因此给对方造成了中国人不尊重泰国文化的负面印象,这也是最初的接待人员对李晓宇态度冷漠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正确的文化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会影响到自身交际的正常进行,还会对本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跨文化交际带来一定影响。

对于一名李晓雨这样的汉语教师来说,在进行正常的汉语教学之前,先要实现同当地人,特别是同学生的和谐交际。通过上文对案例中提及到的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首先要尊重当地文化,应当多了解,多吸收异文化的文化知识,尤其是语用文化知识。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做到理解和适应。其次应注意分析母语文化与异文化的异同,多关注二者之间的差

异部分,提高文化敏感度,多与当地人交流,求同存异。通过多理解、多接触来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以推动交际顺利进行。第三,我们还应当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性的进行适当的文化依附。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比如李晓雨每周都按时参加泰国学校的升旗仪式,就是选择性文化依附的一种很适当的体现。它减少了李晓雨同当地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感,也增强了二者之间的友好和亲密度。另外,还应当注意提高移情能力。移情是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必要条件,只有真正设身处地的领会对方的思想和感情,才能够避免误会和交际偏差。除了语言交际之外,非语言交际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从李晓雨亲吻学生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例子来看,适当的非语言交际有时能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最后,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及时调整个体心态尤为重要。李晓雨只身一人来到泰国,这就使她十分容易产生孤独、思乡等消极情绪,在交际遇到挫折的时候,更加应该注意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避免消极回避、甚至敌对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克服“文化休克”。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在平时就注意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推动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