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故事的天空下

2020-09-13 来源:钮旅网
在故事的天空下

——临沂西郊实验学校王维审老师的故事教育和教育故事

王维审,1995年参加工作,临沂西郊实验学校教师。十六年来,他用故事演绎了一幕幕教育的精彩,也在他身后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教育故事。至今,他已撰写了500多万字的教育故事,在省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教育故事400 多篇。仅2011年,他写的教育故事及随笔就多达30多万字,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62篇。近年来,他先后应邀到30多所学校做班级管理工作经验报告, 2011年,他就教育故事写作问题在8所学校进行了专题讲座。在他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临沂市首家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七彩小屋”工程在临沂西郊实验学校落成并顺利启用,从此他把全部的热情倾注到学校2800多名农民工子女身上,用爱心把“七彩小屋”打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温暖的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1年12月,中央电视台以《七彩小屋释放城市大爱》为题,对学校的“七彩小屋”进行了专题报道。

为了“哄”学生,他开始讲故事

参加工作以后,作为历史专业毕业生的他却被学校安排做了数学教师,并接手了一个被别人“放弃”的班级,成了一个“落后班”的班主任。第一节课,他就领教了这个班级的散漫和学生的冷漠,苦口婆心地讲了一堆大道理,教室里四十二个学生睡倒了三十多,剩下的几个正在心安理得地欣赏自己的武侠小说。课间,他到教室里取忘在讲桌上的教案。一大帮人围在一起正在听一个学生讲“三国故事”,讲者眉飞色舞,听者神采飞扬,与课堂上的情景截然相反。

原来,学生们喜欢听故事。他主动要求为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于是他收获了一群机敏可爱、情感丰富的学生,第一次,他感受到了故事的强大。与学生约定,只要全班同学认真听讲,他一定会在下课前的几分钟里给学生讲一个美丽的故事,于是他收获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期待的课堂。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结合班级管理,开始搜集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并分门别类地整理成册,第一个学期汇编的《班级故事集》就收藏了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等8个类别156个故事。就这样,他讲着故事走进了一群农村孩子的世界,走进了一个个曾经自暴自弃的学生的心灵。

为了“管”班级,他开始写故事

在完成了由教师讲故事到学生讲故事的转变后,王维审老师敏锐地发现学生对于这些“官方”的、教育性极强的成品故事的兴趣在慢慢削减。经过认真的反思,他得出了这样

一个结论:好的老师,不但要善于讲故事,还要善于写故事,因为教师是一个有故事的职业,在每天的教育实践中,教师都在不断地经历着故事、创造着故事。于是,他开始留意发生在班级里、学校里的那些“原生态”故事,并用自己的笔感受着学生带给他的每一次心灵的悸动与震撼、思考与感动,记录着师生之间心灵的每一次邂逅、情感交流的每一次偶得、思想碰撞的每一朵火花。同时,他开始引导学生写班级故事,让每位学生用心去捕捉身边每一份洋溢在脸上的惊喜,每一个泪眼婆娑的背影,每一股旋转着的思想漩涡。

根植于学生的故事,不但成长了学生的心灵,也让王维审老师的班级管理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所撰写的《教育到底能做些什么》(发表于《人民教育》2011年19期)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共鸣,引发了一场关于教育目的的大讨论,多家报刊杂志进行了转发并加了“编者按”,被许多校长推荐为教师阅读文章,并组织教师围绕本文进行教育目的和行为的反思;刊发于2011年10月3日《山东教育报》的《经验 反思 分享——我对班主任成长的几点思考》一文,作为专家观点对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作了理性的阐析;《班级叙事研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一文刊发于2011年第11期《青年教师》后,杂志社专门邀请王维审老师与部分青年班主任就班主任专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效引领了青年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为了“教”学生,他把故事变成课程

数学学科的枯燥乏味和学生基础知识的良莠不齐,曾让数学一度成为初中教学的“困难”学科,老师教起来犯难,学生学起来头疼。通过与学生深入的交流,王维审老师找到了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要原因,那就是兴趣的缺乏,刻板的语言描述、枯燥的推理论证、繁琐的逻辑运算,都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经过深思熟虑,他大胆地提出了“故事数学”的教学设想,并开始了数学课程故事化的实践。在他的课堂上,数学知识都被一个个从学生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来,繁琐的推理过程都成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情节。经过故事的演绎,原本枯燥无比的数学,立刻变得鲜活起来。

因为故事,数学课开始变得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因为故事,数学课不再是功利的生涩,成绩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意外收获。2005年,王老师所带的毕业班在中考中创造了数学成绩优秀率100%的奇迹,担任班主任的班级51名同学有36人考入市重点高中,其余15名同学均考入区直重点高中,创造了农村中学升学率100%的教育神话。从此开始,他开始了连年带毕业班的教学生涯,因为所接班级大多是属于弱班,但是在故事的感召下,王老师和他的班级一再实现了“一年打造奇迹”的目标。分数、赞赏、荣誉在王老师看来只不过是教育的附加品,他最感到欣慰的是,他用故事把数学的种子深深植入学生的灵魂,数学从此成为了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为了“成长”教师,他开始引领故事写作

反思教育、反思教学的的热潮已经遍布整个教育界,几乎所有学校都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写出数量不等的反思性文章。然而现实情况是,不是有的老师抱怨无“思”可“反”,就是有的老师直接从网上下载或者照抄教育报刊上的文章。反思,渐渐变成老师们笔下的“鸡肋”。就像王维审老师所说的:“任何一所学校能干的教师不少,懂得反思的教师很少;优秀的教师不少,会写的教师很少。”参与学校政务处工作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领班主任们从事教育故事的写作,倡议每位班主任开通了教育博客,督促每位班主任坚持每天记录真实的教育故事、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他用故事的形式解决了教师不愿意进行反思的现状。2011年,全校56名班主任全部开通了班级博客,一年中有16名班主任在各级报刊发表教育随笔25篇。

优秀的教学成绩,科学的班级管理,日趋成熟的教育智慧,让王维审老师不仅影响了本校的教师,也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关注,许多学校邀请他做班级管理或教师成长方面的报告。在他的身边,已经凝聚起了一批有志于教育故事写作和班级管理创新的青年教师,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故事坊”在他的精心筹划下已初具雏形。相信,这个跨区域的“网络联合体”必将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激发更多青年教师从事教育故事创作的热情,点燃更多教师的故事之梦。

王维审老师常说,素质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全部忘尽之后剩下来的东西;教育就是若干年后,学生可能早已把你所讲过的知识全部忘尽,却在心中逐渐丰满起来的那个故事。那个故事也许只是课堂上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也许只是学生身处逆境时你热情地伸出的一只手,也许只是学生取得成功时你发自内心的祝福„„他就是这样一个讲故事、写故事、创造故事的人,他在不断的写作中分解着困惑、抒发着情感、成就着学生、收获着思想。

他正在继续书写着自己的教育故事,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也必将书写出他教育生命的灿烂与辉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