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做好内部审计有助于减少浪费,规范企业行为,确保企业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然而目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的,本文主要从体系规范和执行标准这两个方面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效率。
1.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在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科学合理地编制审计计划,不仅能够将审计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使审计质量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审计风险得以降低,而且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目前企业内部审计计划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1)审计计划缺乏宏观性。审计计划主要是反映宏观控制,而现实中的审计计划体系不够完善,在审计计划管理模式、审计目标、审计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不够高;(2)审计计划缺乏协调性。在实施审计计划时,需要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对象进行充分沟通,这样才能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完成审计计划,而目前企业在实施审计计划时缺乏二者的相互沟通,最终导致不能有效地整合审计资源。(3)审计计划制度不科学。没有将制定审计计划制度重视起来,在制定计划时较为草率,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
1.2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对审计记录和审计证据经过系统整理,按照审查的每一个问题所归纳编写的专项问题说明书。。由于取证工作不完备、不严格,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反映不出问题的症结和实质。(2)内容不完整。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的查账技巧、审计方法及对被审计对象情况的了解等因素影响了审计工作底稿后面记载事项的规范性、完整性。(3)填制不规范。只有事实没有结论或只有事实结论却没有审计人员的意见,填写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人、复核人未签名或没有填制日期,由于填制的不规范使审计工作底稿不能充分支持审计报告的结论。
1.3审计报告的撰写
审计报告是管理层进行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审计报告要求必须要真实、正确,能够充分反映出企业现状,客观公正做出审计评价。但是目前的审计报告并没有完全达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审计报告并没有客观真实的反映现实情况,隐瞒了一些事实,对于审计中反映的问题并没有进行认真确定,审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管理状况根本无法完全反映出来。(2)审计报告格式不规范。
1.4审计结果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审计结果将对企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现实中能够充分利用审计结果的企业少之又少,无论是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讲都没有将审计成果资料充分利用起来,不能发挥审计结果的作用,还有很大的潜力需要挖掘。审计机构一旦提交了审计报告后就认为工作已经结束,根本没有将审计结论的作用发挥出来,降低了审计监督的效力。
2.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建立规范体系
首先,加强内部审计法律规范。这是国家权力机构对内部审计行为提出的强制性要求,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认真遵循的行为标准。如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了内部审计人的职责、权限,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遵守内部审计准则、规定等。其次,加强内部审计技术规范。这是对审计行为提出的技术性要求,是审计人员应当遵循的技术标准,包含企业内部审计行为应当遵循的技术性要求和具体内容等。再次,加强内部审计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工作责任感规定以及审计行为规定。工作责任感规定是要求并引导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热爱和尊重自己选择的职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以从事这一职业为荣,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内部审计工作。
2.2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首先,严格执行企业内部审计计划质量标准。(1)明确编制计划目的,认真落实年度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并明确本次审计要达到的具体目的。(2)计划的内容要完整,主要包括审计依据、目的、要求、审计方式、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审计程序、人员分工等。其次,严格执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标准。。。(2)重点突出。审计过程中查出的问题很多,性质、大小等重要性程度却不尽相同,是否全部写入工作底稿,应当视审计目的与要求而定。(3)责任明确。审计人员必须对审计工作底稿所列示的内容负责,审计组长或主审要对其进行审核把关。再次,严格执行企业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标准。。审计报告中揭示的问题必须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切忌主观推理。(2)重点突出。审计报告所披露的问题应当体现重要性原则,不能泛泛而谈和追求面面俱到。(3)定性准确。每一条结论都要有明确、充分的依据,并将其列示于审计报告。
3.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不仅需要企业全体审计人员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这是保证企业审计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洪艳,刘静.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若干思考[J]会计之友(上旬刊), 2010, (08) .
[2] 高乔.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0, (35) .
【关键词】油田工程;项目审计;审计质量
一、提升油田工程项目审计质量的基本思路
1.坚持科学审计的理念。对石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要使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并用正确的理念去引导审计工作。审计项目的选择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审计的内容要尽可能的详尽,审计的问题要有一定深度,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提升审计的质量。石油系统内部审计部门要做好对自身定位,内部审计部门不仅仅是要做好监督工作,同时还要做好服务工作,为石油系统的高层领导和被审计单位进行服务,找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并引导其加以改正,查出问题不是目的,避免风险发生才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所在。在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查出问题就算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成因,看看是经营管理的漏洞还是内控制度的缺失,尽快查缺补漏,帮助被审计单位在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型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避免被审计公司的抵触情绪,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也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避免风险的发生。
2.油田领导大力支持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石油公司的高层领导们始终注重内部审计部门,把审计部门看作是石油系统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非常支持开展审计项目。石油系统每年都会定期、不定期的举办审计专题会议,讨论审计方向、审计方法、审计技术及审计经营等内容,同时石油系统高层还会向各分公司领导传达重视审计的精神和要求,全系统内都要支持审计部门的工作。审计部门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以及人员配备在系统内部都是精良的,对于审计部门的合理需求领导们一般都会直接开绿灯,大力支持审计部门工作。在高层领导的支持下,石油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每年都会按照计划有序地开展审计工作,正是由于高层领导的重视,内部审计部门更要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对问题的剖析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够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给出指导建议,同时还要把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在系统内部进行交流学习,让其他分公司在日常工作中规避这些风险,做到一劳永逸,提高审计效率。有广度、有深度、有经验、可复制的审计报告才是高质量的审计报告,石油系统内部的审计部门要尽可能地提高审计报告质量。
3.建立完善的项目审计运行机制。石油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涉及面非常广也很复杂,这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转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石油审计主要针对两大方面,一是廉政项目审计。二是业务项目审计。这两个项目在做审计时应该独立开展,并且在审计部门内做好检查与监督,确保审计的公正性和完整性。。石油系统内部审计可以将审计工作分为几个层次,不同的层次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有监督的、有质检的、有审计项目的,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审计每一层级都要对其自身和下一层级的工作负责,审计工作要层层检查,严格把关,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审计工作中也要有严格的规则和赏罚制度,让审计人员按规则办事,不能徇私舞弊或夸大问题,为审计项目负责。
二、构建审计质量控制节点模式的操作流程
1.划分审计业务节点。首先,构建审计业务流程。可以将审计工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审计工作准备阶段,组建审计小组,了解审计项目,制订审计方案。。三是审计工作完成阶段,向领导汇报工作,撰写审计报告,签发审计结果,整理归档。其次,明确各环节工作内容。将石油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划分业务节点后要明确各节点的工作内容,做好行事历并明确责任人,这样能够及时完成各节点工作,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梳理各节点的工作内容能够让审计小组按部就班的工作,不会出慌乱或者遗漏情况。最后,明确审计人员工作职责。在项目审计时会成立审计小组,审计组组长应该明确审计小组内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这样大家才能各司其职,协同工作。
2.明确审计节点业务内容。提高审计实施质量控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明确审计工作中各节点业务内容。将审计工作科学划分节点有利于明确审计工作的所有流程,并保证各节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石油项目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在明确流程和节点后做出具体的分解,分解各节点的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目的,明确每个节点的工作人员职责和节点工作完成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审计质量。对于审计节点工作的细化有利于集中资源重点审查某一项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还能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在审计过程中可以参照流程进行追踪,对各个环节加以管控,同时也方便分析及修改。除了明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外还要明确负责人,如果有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以直接找到各环节负责人去解决。
3.检查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在石油项目审计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审计质量达标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成为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点,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就是要找到这些不利因素并加以避免。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对这些因素加以分析和分类,不同种类的风险因素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去控制,从而提升审计工作整体质量。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将风险因素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对于高风险、中风险因素一定要进行控制,杜绝这些风险因素的发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中高风险上。对于那些低风险因素则可以采取观察的办法,不必要过于紧张,只要做好监控工作即可。
一、工程审计质量控制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工程审计调查不够深入。目前我国工程审计在调查阶段投入的精力太少,不能够深入到工程项目的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或者虽然到了施工现场但只是随意的查看一下,对于涉及到工程项目建设合同的条款、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工程量、工期、建造标准等多采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书面报告,缺乏对施工过程的直观判断和了解,难以保证所获审计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单单对某单个项目进行审计,忽视了对工程建设单位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检验,也会导致工程审计不能全面的分析因企业整体内部控制失效带来的审计风险,影响工程审计的质量。
2.工程审在计组织方面不得力。工程审计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做好审计工作的组织安排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工程审计由于缺少合理的调度,导致审计工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整个审计工作无法有序进行,审计进度和质量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3.审计重点不突出。工程审计工作量大,涉及的审计内容非常多,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但就工程成本就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管理费、利润、税金等等。工程审计如果忽视了审计的重要性原则,对工程项目的各项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导致工程审计无法深入下去,虽然涉及的内容多却无法发现问题,再加上审计人员精力有效,很难对施工组织审计的合理性、验工计价的真实性以及工程收费标准等进行有效审计,使得各项审计程序流于形式,审计人员疲于应付。
4.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内部审计监督在工程审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完善而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为工程审计提供大量可靠、真实的数据,从而大大减少工程审计的调查和整理工作,也有利于发现需要重点审计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贯穿于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的全过程,也能够对工程审计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当前,建筑施工单位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内部审计的责任不明确,各项内部审计制度都没有落到实处,在工程审计过程中无法发现潜在的问题,也无法给予工程审计人员足够的支持和监督。
二、加强工程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
1.充分做好审计调查。审计调查是审计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审计人员应对审计项目的承建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信誉情况进行核查,以从整体上对被审计项目的风险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要仔细审阅审计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施工合同,以此为依据对工程项目的预算决算进行评估,尤其是竣工验收的程序和方法。此外,还要到工程现场实地了解工程物资的价格、人工成本、设备费用支出,确保获得可靠、详实的一手资料。
2.理顺工程审计的组织管理工作。工程审计工作要求有一个详尽的审计计划,这是做好工程审计的第一步。在工程审计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对工程审计任务目标进行分解,确定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每个阶段又需要分解为具体的工作,力求把审计任务分解到工作小组或者个人,从而保证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合理组织工程审计还可以合理分配审计人员,工程审计涉及到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工程技术、物资设备等多方面的问题,工程审计组织管理活动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搭配专业技术人员和审计人员,发挥不同技术专业人员的优势,这对于提高工程审计质量至关重要。
3.做好关键点的重点审计。工程审计涉及的项目繁多,必须有主有次,重点突出的开展审计活动。要做到重点审计需要从审计准备阶段入手,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就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确定审计的重点项目,例如,对自建工程应将财务物资的采购、验收、领用和核算作为重点。要做的重点审计还需要从人员配置上给予侧重,对于审计程序比较复杂,或者具有重要性的审计项目应配备足够的人员参与审计过程,必要时还需要聘请有关方面的技术专家进行咨询。
为了规范我局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对财务收支及各项经济活动的内部审计监督,确保我省高速公路管理事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结合我局工作的实际,2000年我们制定了《****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经过三年的试运行,对于规范和指导我局内部审计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省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经营格局的初步形成,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为此,我们对《****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原试行办法同时废止。
二00年二月二十日
****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我省高速公路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省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结合我局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内审人员
第二条****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设审计处,在局长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
第三条审计处对局长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上级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省高管局所属处级建制的单位要设专职内部审计人员。
第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审计人员的调动,要事先征求上级主管审计部门的同意。
第六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要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本行业、本单位业务和经营管理,具有较高的审计、会计业务水平和必要的经济、工程技术专业知识。
内部审计人员应接受岗位培训。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考试、考评和聘任,接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内部审计人员的外勤工作享受适当补贴,具体标准比照当地审计机关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泄漏秘密、。
第十条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三章职责
(一)财务收支计划、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财务决算;
(二)与财务收支有关的各项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三)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合法性及其经营成果的效益性;
(四)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及其保值、增值情况;
(五)经济责任审计;
(六)国家投资的工程项目、自筹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集资建房以及其它资金投资的工程项目的开工前审签、预算、决算及效益;
(七)重要经济合同的订立及执行中的有关事项;
(八)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九)财经法规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十)实行目标责任制单位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十一)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单位领导交办的其它审计事项。
第十二条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开展审计调查。
第十三条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下列资料:
(一)审计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二)审计统计报表;
(三)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的专项审计报告或审计调查报告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
(四)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的审计调查报告和经济效益审计调查报告;
(五)严重违反财经法规、严重损失浪费、贪污受贿等案件的专案审计报告;
(六)其它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
(七)本部门、本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制度;
(八)内部审计工作信息;
(九)其它有关资料。
第四章权限
第十四条高管局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权限是:
(一)要求本单位有关部门及所属单位,报送计划、预算、决算和有关报表等资料;
(二)检查凭证、帐表、决算、资金和财产,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
(三)参加有关经营管理、财务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会议;
(四)参与重大经济合同签订、重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经济决策活动;
(五)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和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经本单位负责人同意,做出封存有关帐册、资产等临时制止决定;
(六)对阻挠、妨碍审计工作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七)提出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意见;
(八)对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和造成严重后果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提出处理建议;
(九)对交通专项资金的违纪款项,经单位领导批准可采取收缴措施。收缴的款项,按规定的用途重新安排使用。
第五章程序
第十五条高管局内部审计工作的程序是:
(一)根据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拟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报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后执行;
(二)根据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或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审计事项,逐一拟定审计工作方案,确定审计范围、内容、方式、时间、审计人员组成和具体分工;
(三)实施审计时应提前三天将审计内容、时间、审计组成员及要求配合的工作要求通知被审单位。被审单位应积极配合和协助,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四)对审计事项,审计人员要取得真实、合法的证明材料,认真编制审计底稿,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五)审计终结,写出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对有异议的事项进行复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复查情况修改审计报告,重新认定;
(六)根据审计报告拟出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连同审计报告一并送本部门、本单位领导审批;
(七)将审批后的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送达被审单位。被审单位接到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后执行。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报告执行结果。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有异议,可在收到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内部审计机构所在单位负责人提出,该负责人应及时处理。在未做出新的决定之前,原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仍然生效;
(八)对采纳审计意见和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在半年内进行检查,对主要审计项目,进行后续审计。
第十六条对办理的审计事项,整理归档,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六章奖惩
第十七条对审计工作成绩显著的内部审计机构、有突出贡献的审计人员以及揭发、检举违反财经法规、保护国有财产的有关人员,本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内部审计人泄漏秘密,,等,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以警告、严重警告、开除留用以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或提请有关部门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实施办法与国家颁布的有关规章、制度有抵触时,按国家规定执行。
[关键词]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内部审计;管理战略、风险导向、管理绩效
审计等新的审计理念近年来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新趋势,这势必要求内部审计视角有较大转变,审计层次和质量有很大提高,审计管理方式精细化,尤其是审计项目的管理方式要更加精细化。唯有精细化管理,才能使内部审计精益求精,提升审计质量,才能促进内部审计朝纵深方向发展,不断彰显内部审计的价值。
1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对内部审计而言,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逐步建立,本身具备齐备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框架,这从本质上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都是相通的。一方面系统性的最高目标在于程序和结果的和谐统一,并最终为实现企业经营价值的最大化和资源占用的最小化;另一方面,规范性则表明内部审计本身具有一套规范、严谨的标准。。笔者认为,内部审计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则是在内部审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遵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颂布的规程,以其实务指导开展审计作业,将管理理念贯穿于开展的每一个审计项目中,从细节入手,从项目开展的每个环节和流程做到管理精益求精,并引入项目化管理,使审计过程规范化、审计流程标准化,以提高审计层次和审计质量,提升审计价值,实现审计转型。
2内部审计项目精细化的总体框架定义
根据国际内部注册审计师协会(CIA)、中国内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和实务指南内部审计工作情况,并结合内部审计的具体情况,该总体框架应是对“审计人员”、“审计流程”和“审计结果”的管理精细化,并将精细化管理流程贯穿整个流程。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首先,审计人员作为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中最活跃、最本质的因素,必须加强审计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一是要以总体框架图人为本,充分尊重,信任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拓展其发展空间,提升内部审计队伍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不断提升其专业的审计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并持续灌输精细化管理理念,促使审计人员的观念意识的全面转变;二是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的持续一贯性,在开展的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的管理行为、操作行为都应规范统一,要根据“指南和准则”的要求,指导审计人员要做什么、怎么做,查证问题过程中,具体应该查什么、怎么查,如何获得完整的审计证据等,均要通过明确的精细化制度流程来确定,规范审计行为。其次,审计流程管理的精细化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对开展内部审计项目流程规范,要将审前调查和非现场分析作为不可少的环节,让审计人员在项目开始初期找准审计重点,通过非现场分析确定抽样样本,审计项目中则严格依据审前分析样本开展工作,并根据需要适当补充样本,确保审前、审中和审后都能够做到程序控制严密;二是突出对审计资源配置的精细化。要根据项目规模,测算审计成本,按照成本效益配比原则,强化审计内容和强化资源管理倾斜,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将最好的审计资源配置在最需要的重点环节,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三是实施有效的审计督导。注重现场、非现场审计的督导作用,及时解决遇到的难点或困难。最后,对审计结果管理的精细化准则应从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和结果应用入手,提出具体可行的审计建议,整合审计发现问题,应该做到:一是精炼审计报告观点,有效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审计报告是审计项目的最终载体,要做到审计报告客观公正、重点突出、表述准确、格式规范,且要深入揭示重大风险和违规问题,对所采用的审计案例,要依据充分、定性准确,提出的审计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可泛泛而谈,要保证审计结果得到全面反映;二是审计结果的利用要精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总之,在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总体框架下,人员管理、流程规范、结果利用是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中的重点。要实现审计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抓好审计人员的选拔、培训管理、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升是前提,针对不同的审计项目制定详细、步骤明确的流程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项目完成后,如何提炼审计报告观点,使审计成果得以有效应用则是精细化管理的落脚点和归宿,三个关键管理环节互相促进、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3内部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3.1审计观念和理念的转变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相比于传统粗放管理理念,要实现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从审计人员的观念转变入手,突破传统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计理念,审计人员要熟悉精细化管理的流程、必要性和具体实现步骤,从审计习惯、方法等细节方面培养员工追求精细化的意识,使其从“小事、细节”入手,提倡重视细节、追求细节的求索精神,在细节中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把看似简单的小细节做实、做细、做透,注重项目执行力建设。3.2细化审计项目的全过程是精细化管理的主导内容要对审计项目引入项目化管理,以细化流程,再造精细化的审计项目流程为主导,从审前分析细致化、审计作业标准化、审计结果标准化进行流程再造。一是要做到审前分析细致化。要在做好审前分析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审计数据库和审计风险评估模型,合理设置关键指标,准确反映被审计机构各类业务的主要风险;二是要大力推行审计作业流程的标准化。要在“指南和准则”的指导下,引入项目工程思想,推行标准化作业,细化审计流程;三是要推行审计结果利用标准化。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最终载体,一个好的审计报告是一个审计项目的最终反映,在编制审计报告过程中,要在确保证据充分、分析完整、风险案例突出的基础上,对审计报告内容进行反复归纳提炼,使报告格式规范、表述清晰、定性准确、重点突出,以充分体现精细化管理的审计成果。3.3审计队伍的专业化、团队化建设是精细化管理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综合性要求都非常高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好的职业操守,才能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审计队伍建设方面,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信任内部审计人员,并开展审计业务需要的相关专业培训,拓展其发展空间,提升内部审计队伍的团队化建设、凝聚力和归属感。具体说来,一是应该不断提升其专业的审计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审计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改善审计工作环境,把具备不同专业特长的人才逐渐充实到审计部门,最终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共同协作的内部审计团队;二是推进审计人员专家化建设。通过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保证每个业务专业领域都有一批业务知识精通、审计技能娴熟的研究型、专业型主审和特长型审计师,实现审计队伍的专家化建设;三是要强化对审计队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项目考核与人员考核的双重标准。通过对审计立项、审前准备、审计取证、审计报告、审计归档等诸多环节的检验和回顾,积极推行项目经理、审计组长和主审竞聘制,量化任务目标,在绩效工资中兑现考核结果,使审计人员的薪酬水平与岗位职责和贡献大小密切挂钩,以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3.4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审计项目集约化的关键路径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在充分评估审计项目风险的基础上,以风险为导向,合理安排审计项目,避免追求“大而全”或平均用力。要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紧迫性、企业战略方向来配置审计资源,形成“计划有约束、执行有标准、结果有考核”的成本管理体系,科学调配审计人员,按照任务节点逐次投入审计力量,通过人员管理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做到以小资源博取大收益的审计效果。3.5拓展运用以计算机非现场为主要手段的审计创新和审计项目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保障内部审计项目实施中,要充分利用电子化优势和技术手段,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审计项目事前、事中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全面发掘隐藏的问题,既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极大地扩展了监管面,有效实现了审计关口的前移,使审计手段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与远程审计相结合,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为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提供用力保障。
单位:农行审计局昆明分局
参考文献:
[1]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孙念怀.《精细化管理》Ⅲ操作、方法与策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制约,基建审计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医疗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条件,各医院加大了对基建的投入,基建工程支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院每年投入基建维修改造资金高达上千万元,新建医疗大楼也高达近二个亿,由于目前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医院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基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所以对基建维修改造所涉及的土建、安装等工程成本难以进行核实。。
那么,如何才能在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关系的基础上,内外相互监督制约的开展重大基建审计工作呢?在此笔者根据本人多年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经验作如下探讨。敬请审计同仁赐教。
一、内外审计界定
目前我国在审计组织体系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审计组织: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
本文所说的“外部审计”特指社会审计组织所进行的审计。也称民间审计或第三方审计。具体的说就是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对医院基本建设的工程结算造价实施的审计。它是依法设立,接受医院委托独立承办基建审计业务的组织。在组织关系上体现了它的独立性特征,它既不隶属于政府,也不隶属于某一部门或单位,而是独立存在的法人组织。工程造价机构依照医院的授权按照一定的职业标准开展工作,为医院提供服务。
本文所说的“内部审计”是指在医院内部从事包括基建审计业务在内的专门组织。它是由所在医院授权,代表医院的利益开展审计业务,是该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医院的审计处(科)等。
二、内外审计关系
。但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也存在一定区别的。主要如下:
1、在审计的独立性上,内部审计受本院直接领导,仅仅强调与所审的其他职能部门如基建或总务处相对独立,与双向独立的外部审计差异极大。
2、在审计方式上,内部审计受本医院运营管理的需要安排施行;而外部审计则是受医院委托进行。
3、在审计职责和作用上,内部审计所进行的基建审计结果只对本院负责,对内有效,对外不起签证作用,并向外保密;而外部审计需要对医院负责,对外出具的基建工程审计报告具有鉴证作用。
尽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存在上述差别,但其审计成本较低、熟悉医院基建情况和便于全程跟踪审计等优势也是外部审计所无法替代的。实际基建审计工作中,二者应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充分利用对方的工作成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共同完成医院重大基建项目审计工作。
三、相关规章要求
。可以说它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一)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第23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第九条规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包括下列方面:1、与外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沟通。2、配合外部审计工作。3、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4、利用外部审计成果。
(二)原卫生部制定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相关条款规定如下: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业务的需要,报经所在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并检查监督审计业务质量。
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应加强与外部审计的沟通与合作。
(三)原河北省卫厅制定的《河北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相关条款要求如下:
1、6.3.3.1条款中“评审要点”栏内:[A] 加强基本设全过程监督管理,大项目实行第三方审计,接受有关部门监督、未发现被查实的违规、违纪、违法案件;该条款中“查阅资料”栏内:基建项目审计报告,重大项目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
2、6.6.6.1条款中“评审标准”栏内:建立与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有工作制度与计划,对医院经济运行定期评价与监控,审计结果对院长负责。
四、具体实务做法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及要求,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关系,内外结合相互监督制约的开展重大基建审计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