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学管理理念范例

2023-06-21 来源:钮旅网

教学管理理念范文1

关键词:管理 以人为本 质量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是中职学校管理的核心,是维系教学秩序正常运转的枢纽,是执行教学计划、落实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保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中职学校改革的主旋律,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要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管理。在国家实施“质量工程”的背景下,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将面临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给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尊重教育,科学激励,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育”

“尊重教育”这一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是通过尊重学生、尊重个性而激励创新[1]。“尊重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反映了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和主张,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翻开中外教育史可以看到,尊重受教育者,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一直是中外教育家的目标和理想,如追求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学生自由发展等等。

2、运用科学的激励方法激发师生的热情和创造性

管理学界有句名言:激励是管理的核心,同样,激励也是人本化管理的核心[2]。通过激励,能使人拥有一股内在的动力,自始至终朝着所希望的目标奋进。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中推行人本化管理,主要是要设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扎实工作和勤奋学习的动机,因此必须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和学生是两个高智商群体,在目前条件下,他们特别需要的是得到尊重和价值的自我实现,他们渴望事业上的成功和自己才能的充分发挥。为此,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中推行人本化管理时,对教师和学生要重点采用荣誉激励和自我实现的激励,通过给予相应的荣誉和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达到激发教师、学生的热情和创造性的目的。

3、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素质,创造学习机会

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关系到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只有教学管理队伍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高超的管理艺术,其管理才能出效益、出人才、出质量[3]。教学管理者工作繁杂,但事务性工作居多,工作流程相对固定,很容易依靠常年工作经验和习惯办事,难以提高工作效率。要想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观念,就应该给教学管理者创造学习机会。

一是鼓励其自学深造,二是可以从政治理论、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培训管理者,三要加强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使管理者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能够通过外界和自身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给自己的工作注入新鲜活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兴起,也对教学管理者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者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利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更好地将以人为本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二、以ISO质量管理体系为目标,建立完善的中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树立服务教学的管理新理念

服务是中职教育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职教育的服务理念,对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中职教学管理体制、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ISO9000标准的一个中心理念是服务,它强调顾客(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是质量标准的原动力。从这个理念出发,学校要转变观念并树立服务意识,即要树立新的教育服务质量观和产品观,将教育行为由单纯的面向学生,扩展到面向家长、面向用人单位、面向社会。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育人、培养人这一中心工作并为这一中心服务,明确中职教育提供的是服务,学生就是消费者,而受益者则是家长、社会和学校自身。管理人员要用管理的具体内容服务于学生,教师以备课、讲授、辅导批阅作业、指导实践教学等形式服务于学生,从而完成复杂的教育服务过程。

2、建立ISO9000模式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方法并结合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特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程序如下:

(1)通过调研,学校应识别出社会、学校周边地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识别出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需求,明确家长对学生成长的具体期望和要求,明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对学校办学的要求。

(2)及时将各方面的需求进行理解吸收并转化为学校的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通过在各部门、各专业间的有效沟通,确定出学校的教学质量方针及具体的教学质量目标。

(3)根据教学质量方针和具体的教学质量目标要求,学校应识别出影响教学质量目标实现的所有因素,特别是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关键过程,并确定出各过程的方法、职责和目标。

(4)应识别出所有相关过程所需要教育资源的情况,并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包括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设施的提供以及教学经费的保障等。特别要确保教学实施这个中心环节的资源能得到重点保证。

(5)制定出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手段,诸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教师工作考核办法、考试管理办法、各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办法等等,为评价工作的有效实施做到有法可依。

(6)定期进行教学规范督导、学生教学成效评价、教学工作检查、课程抽考等方式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7) 要制定出防止潜在的不合理教学方法的存在应采取的纠正措施,要对潜在的不合理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矫正,如制定并实施助教培养计划、学生课程重修管理办法、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等。

(8)建立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手段,阶段性对企业、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根据过程评价及调研结果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3、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过程管理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精髓,即指“产品”通过加工过程,达到质量标准。

(1)制定达到教学质量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度是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保障,包括教育部、教育厅、学校和院系制定的各类教学管理和检查制度,如院系教学管理制度、专业和课程建设管理制度、教师手册、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等。在管理过程中,只有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根据程序文件进行操作,在管理层面严把质量关,才是有效而严格的管理。

(2)随时记录教学质量检查结果。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是随时记录检查结果。要根据教学环节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类教学检查记录表。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按照记录表的栏目要求,对主要教学环节和各教学质量控制点进行检查,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统计,最后上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为今后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单纯强调以人为本,会忽视管理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使管理失去客观性、公正性和规范性,造成管理的随意性和软弱性。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应该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综合体,严格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两者相辅相成,这是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杨燕 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3(1):60。

[2]史玉凤 宋立军 杨瑞 完善我校内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J].长春大学学报,2006(1):108。

教学管理理念范文2

关键词:大学 有效教学 教学管理 理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224-01

1 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

1.1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中倡导“以人为本”理念,是指以尊重人、发展人为前提,开展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活动。;不能将人视为机械的延伸物,而是要将人视为具有物质、安全、情感、成就、自尊需求的个体。在教学管理中,学校管理者要营造团结人、尊重人、重视人、依靠人的管理氛围,激发师生员工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在有效教学方面,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1.2 柔性管理理念

一直以来,我国大学在教学管理中普遍采用刚性管理模式,依靠权威、指令、组织制度、硬性指标、规定性惩戒等手段实施管理,以强调全面控制和服从为核心,严重忽视了被管理者的需求。而柔性管理理念是一种倡导内在重于外在、肯定重于否定、身教重于言行、激励重于控制的管理方式,将其运用于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师生的价值需求,增强高校的发展活力。柔性管理理念强调情感投入和精神感召,主要依靠权力平等、人性解放、民主管理来激发师生的潜在动力、创造精神和“教”与“学”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大学教学管理体制的弹性和灵活性,使其更符合师生的发展需求。合理的柔性管理是建立在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规范下的人性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高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有序开展,又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方式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1.3 民主管理理念

新时期下,传统上令下行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大学教学管理的新变化。随着师生民主意识的增强,大学教学管理应当树立民主管理理念,使用民主管理手段,运用共同参与、上下协调、相互协商的管理方式调动起师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并在民主管理中形成良好的自觉管理意识,为构建和谐校园、安定校园奠定基础。尤其在大学有效教学方面,更要树立民主管理理念,构建师生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避免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使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体验到信任、自由、理解、宽容、鼓励、指导、鞭策,进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内心深处尊重教师、服从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 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理念的落实

2.1 建立为师生服务的教学管理机制

大学教学管理要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柔性管理理念、民主管理理念,对现行行政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明确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服务的价值取向,构建刚柔并济、人性化、民主化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教师培训中心和发展中心,为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指导教师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广泛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认真总结优秀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对教师教学、课程安排以及学生学习作出客观评估;明确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职责,使其充分发挥在指导学生学习与选课、规划学生职业理想、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中的作用,确保学习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及时的、个性化帮助;建立教学管理创新鼓励机制,使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以推动高校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2.2 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教学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开拓自我的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和办学特点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式和学习内容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其次,人才培养模式要塑造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传授,还要重视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等知识传授,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还要使学生掌握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科学工具,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发展;再次,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素质培养方面,要重点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交际沟通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在能力培养方面,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2.3 运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

大学有效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首先,在自主学习策略上,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质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设定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成为有效学习者,保持自主学习的动力;其次,在探究式学习策略上,教师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并在探究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判断、体验和反思,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组织探究性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思维技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再次,在合作学习策略上,教师要通过创设合作情景、科学分组、分配小组任务、评定小组成绩等方式,让学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并在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3 结论

总而言之,大学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需要。因此,大学教学管理必须从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入手,不断创新管理方式,通过全面落实“人文为本”管理理念、柔性管理理念、民主管理理念,以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成效,构建为师生服务的教学管理体系,并且推动有效教学策略的顺利实施,进而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书勤.李灵莉.新时期我国大学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3):20-22.

教学管理理念范文3

以人为本是指在管理中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高职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目前,高职在实施这一教学理念时,并未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职人才培养存在明显的目标缺失。因此,高职教育管理的推进和改革具有必要性。

1高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树立的必要性

11为高职教学管理提供思想保障

以人为本管理具有先进性,其主体思想强调人的思想意志。。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从这一点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实现具有必然性。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高职院校已经将以人为本思想应用于其教学管理,帮助其解决复杂的、特殊的问题。

12有助于了解教育的本质

教学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教学,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以人为本的思想则是其管理效率提高的关键教育的本质是确保教学效率,而以人为本思想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强调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创造财富。高职教学新课程的改革过程明显受到了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人在这一指导下,新课改的方向开始发生改变,其主要表现为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13以人为本管理符合高职教育改革的需求

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对我国高职教学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传统的教学管理忽视学生这一主体,而以人为本思想则强调管理层次化这一理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责和管理权利,使高职教育得以突破和发展。管理者不再只是少数人,这样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既提高教学效率,又降低高职教师的压力。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想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动力源泉是关键。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则刚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使得高职教育教学管理顺理成章。总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符合现代管理的需求。其在教学管理中的表现如下。

2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职教学管理策略

21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管理制度创新

教学管理是教学的辅助,其目标在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管理中,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柔性管理与以人为本管理相结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使得教师获得更多的管理空间,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在管理中,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考核,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管理内容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管理,选择性地实行课堂开放,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交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使学生能够了解教师的感受。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允许学生转换专业,对于一定专业倾向并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将其转入其他专业,使得管理和教学更加人性化。以校园或者专业为单位建立完整的教务管理系统,规划选修课管理。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中的媒体资源,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使管理获得学生的认可。

22建立全新的管理机制

管理下发、执行是传统高职教学管理的主要特征,随着教育改革,这种过于程式化的管理方式与高职人才目标不相符。忽视了管理对象甚至是社会团体作用的发挥,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要培养多元化的人才,高职应认识到其传统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高职教务管理的服务作用。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科研,都应吸收多元化的意见,其中也包括优秀学生的意见,鼓励教师和学生认清形势并树立服务意识。将服务学生、服务教育管理作为其宗旨。使高职管理从传统的管理中脱离出来,实现“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发挥个体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推进高职教学和管理。

23以“以人为本理念”完成教育活动设置

教学管理服务于教学,教学活动是高职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学管理还要从学生出发,确保其学习欲望的激发,并致力于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高职院校在教育活动的设置上缺乏针对性,教学设施陈旧,并且在教学评价中存在明显的问题。以人为本的理念则强调为学生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知识吸收和转化的中介,其任务在于为学生提供知识和学习方法,而发挥其导向作用则需要激发其内在的潜力,满足其工作和生活需求,甚至是培训需求,这就使得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教学活动的需求。基于此,高职要从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条件的改善等角度出发,合理控制教学节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能力,对课程的兴趣等,始终坚持以全面培养为主题。

24坚持以人为本,完善高职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关系到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为此,高职院校应对其传统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教育评价的核心。即在教学中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具体上应从两个方面出发。。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所有方法、情感表达等。同时,将单项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利用适当的评价制度来提高学生的信心,引导学生不断的革新自我。在教学评价中,以学生为主体还能够帮助其将自身视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提高评价本身的实际性意义。其二:坚持主体取向。主体评价是指学生对自身的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自己可以了解,因此发挥其自我评价能够提高评价的实用性。作为学习主体来说,应获得教师的支持,使其能真正参加到教学评价和教学监督中。评价过程则应实现民主性、协商性和全面性等特征,尊重多元化的发展,及时发展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其提高自身能力,这也是其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25以“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师资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将参与企业的管理岗、操作岗等工作,为此在学生时代,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其职业化能力。其中,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教学最易忽视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教学中,师资队伍不强,他们过分强调基础知识教学,而对于实践则被忽略。为此,高职院校应致力于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教师的自我修养与其管理能力相比,更容易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以人为本”理念还强调终身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重视教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教师的精神给予支持,优化校园环境,降低教师的管理压力。实施必要的奖励制度,激发教师的管理积极性,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思想之一。总之,高职院校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的传递,用于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其对工作的认可度,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管理理念范文4

关键词:高职学校 教学管理 以人为本

我们都知道,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能够正常的进行学习和上课的重要保证,是各项教学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关键。教学管理,它具有服务教学、评价教学、导向教学的功能,一个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和水平。在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只有转变教学管理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和核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和改进高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的核心和内涵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就是在教学和办学的过程中,都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注重开发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一定要考虑到师生的权益,满足师生的合理要求,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就应该以师生的最终利益为出发点。

在学校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人文主义的色彩,注重人性关怀,把满足教职工和广大学生的需求为归宿。

另外,在学校的校园建设方面,也一定要体现的大学校园该有的人文氛围和人文精神。

2.在正常的教学管理中,不断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2.1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渗透到管理制度的创新中去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改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面的管理制度。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渗透到管理制度的创新中去,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体现柔性的管理和人本的管理,创建一系列的符合自己学校发展的灵活而又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能够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例如,可以让学生有选择性的选择老师,选择自己喜欢选修的科目以及在学生的学习中引进分层次教学的管理模式,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2.2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渗透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去

传统的高职院校的学校管理,就是以领导为核心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学校忽视了为学生服务的一方面。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渗透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去,就是要求高职院校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控制方式的管理转变成服务方式的管理模式,要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将高校的宗旨应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进行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将服务学生的管理理念纳入到学校的管理理念中去。

2.3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的设置中去

在学校里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教学活动。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的设置中去,就是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都要以学生的根本发展为出发点。学校里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舒适的、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活动。其他不适宜的因素,老师要及时的进行解决。老师的教学活动一定要保证每一节课都要有教学质量,另外,还要给学生们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究。另外,老师还应该及时引入分层次教学的理念进行教学,将学生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每个层次的特点进行不同目标设定和教育内容的选择,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和提高。

2.4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中去

在学校的教育评价机制中,应该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渗透进行,不应该以最终的考试成绩来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应该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将形成型的评价方式引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中去,两者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机制中,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为导向,将学生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以及过程和方法等多方面的因素融入到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当中去。而且要树立争取的评价导向,真正的评价机制不是靠外部力量的制约和约束,而是依靠每一个评价对象都能够自己做到自律。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民主、公平的进行评价,将学生积极引入到评价的主体中去。

2.5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渗透到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去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就会直接走向生产、经营、管理的一线岗位上去。这些岗位对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比较强,所以高职学校的老师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还必须有比较强的技能水平和能力。这样的老师培育出来的学生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渗透到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去,就是在不断的教学过重中注意培养和尊重每一位老师的兴趣,在制定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的时候尽量满足老师们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及时的对老师进行的技能和技术方面的培训,对职称和学术比较高的老师学校可以加大奖励力度,来促进他们继续为学术事业发展。在一方面,还要积极的鼓励老师参与到平时的学校管理中来,树立老师们的主人翁地位。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的核心阐述,在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管理模式的构建方面、教学活动的设置方面、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方面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详细提出了高职教学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观念的渗透。

教学管理理念范文5

关键词:管理理念;优化;凸轮教学

一、管理理念的融合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教育为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服务,强调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为“消费者”和“顾客”的理念,强调“学生为本、学生为教育的服务对象”。全面质量管理已经带来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简称TQM),是以向服务对象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最佳的服务为目的,以组织的全体职工为主体,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成果,控制影响质量全过程的各种因素,以最经济的方式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科学管理方法。该方法是从系统观念出发,把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工作环节、过程以至各个工作岗位全面系统地管理起来。它利用质量标准,激励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来关心并追求产品的高质量,都要对产品的质量负责。

全面质量管理原是企业界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它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在尊重人的价值的前提下,注重战略规划、全员参与、团队精神、协调工作等。

在学校教学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体现对教学、管理、后勤工作的全面管理。二是全员性,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学校所有的教职工、学生都需关心并参与质量管理,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三是全过程,注重对工作过程的管理,强调每一环节都符合预定的目标,加强教学环节间的衔接管理,保证教育质量的过程管理。要从服务的角度看待学校的一切工作,建立一套质量体系,以持续地提高教育质量。

(二)教育的服务理念

1.服务的概念

服务是在商业、企业等领域广泛运用的一个概念。在教育中引入服务概念主要是为了重新审视教育内部与外部的诸种关系,通过对既有关系的调整创造新的教育局面。首先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调整。传统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虽然也暗含着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但这种服务意识与行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张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而是学生在为教师服务。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服务意识的明确引入,将重新摆设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是服务者,学生是被服务者,这样传统的师生关系将出现一种新的改观。其次是对教育内部关系的一种调整。在企业中,企业内部所有工作环节之间都有“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要求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教育中的内部服务也是应该重视的。

2.服务的质量要求

只是把服务观念引入教育还不够,还需强调质量服务,即有质量的服务。。对“教学质量”一词至少有两方面是值得重视的:一是教学过程质量,一是教学结果质量。表现在过程中的教学质量体现为教师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技巧高超、教育机智灵活等;表现在结果上的教学质量则指学生学习效果优良或走向社会后为社会所认同。教育中服务的质量标准可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来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质量对自身的要求和对学生的标准两个角度来思考与行动,争取自身做得更好,让学生更加满意。

二、凸轮教学的优化

(一)提升课堂的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包括:课前控制、课中管理和课后评价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组成了课堂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可见,课堂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能动的、权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决策开始,用教学来实现,并以评价作为结束,每个环节的实施,都对整个过程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应该突出强调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和全员管理。全面管理是指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目标、模式、时间、方法等方面的管理,通过全面深入的管理,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与模糊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先进性和有效性。全程管理是指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实施、检查与督促、评价与总结等过程的管理,通过至始至终的全程管理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整体优化。全员管理是指参与课堂教学管理的人员不仅仅是承担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还包括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既有影响课堂教学管理的因素,还包括教学环境因素、校园内部因素、校园外部因素等等课堂外部因素。

在凸轮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寻求其它部门人员的协同和支持,安排现场教学,让学生到机械设计实验室,亲身观察凸轮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以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同时,加强挂图、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学手段,优化多媒体课件的建设和应用。在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时,需要理解图解法设计原理、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机构实现预期工作要求的参数。

(二)优化教学管理的教学关系

1.全面质量管理与课堂教学角色的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教学实践中的各种角色关系。教学中的角色主要是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民主式的教学角色关系适合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在这种新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由教学的权威者变为教学的参谋者,学生的角色由被动录入信息的容器变为主动选择的有个性的人,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教学系统的贡献者,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愉悦。在开放性的新型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成为一种有价值的系统,它可以有序地、渐进地促进教学中各种良好关系的形成。学习活动也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螺旋,可以得到持续地提高。所以说,要实施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其中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应该共同成为课堂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2.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师生的关系始终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主导关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主从关系,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教学从来都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学生即是教学服务的“顾客”,课堂教学也应为学生迅速提高知识、智力、道德、情感、个性及社会适应性的素质提供服务,因此,只有创造和谐、民主、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管理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生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高效地学习,才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其自身价值的实现。

3.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必须注重教师的动态化管理,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TQM强调以人为主体的思想,注重人对质量的作用。对学校而言,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学行为的改进有赖于教师素质或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改进与提高。

教学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具体作图方法和步骤如下:

(1)以r0为半径作基圆,以e为半径作偏距圆,过点K作从动件导路与偏距圆相切,导路与基圆的交点B0(C0)便是尖底从动件的初始位置。图3

(2)将位移线图s-φ的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分别作四等分。(图2)

(三)优化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教学设计是一个计划过程,具体的教学是执行阶段,教学反馈后的反思则是检查效果阶段,在教学反馈、反思的基础上,教师对照计划和标准进行总结,然后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投入下一轮的教学。这样不断循环提高,从而不断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客观分析、总结,直接关系到诊断教学问题。要充分利用评价所提供的数据和反馈信息。在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时一定要全面、客观,要因人、因课程、因课的类型的不同进行具体的分析,要注意分折、诊断学生整体与个体存在的学习问题,诊断教师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诊断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使教学管理部门心中有数,并采取相应措施,调节教学活动,保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让学生分组讨论,用全面质量管理的4个阶段--PDCA循环的基本程序剖析凸轮教学案例。一是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教学质量问题;二是找出产生教学质量问题的原因;三是找出教学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四是针对重要因素制订措施;五是按计划实施;六是检查实施后的效果;七是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纳入有关教学规范。八是根据遗留问题,提出下一个循环的目标计划。

二是通过举办实验技能大赛,引导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联合学校制造中心,充分利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资源,由学生自己动手将设计构思变成可以直观的实验模型。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将凸轮教学与机械设计、数控编程、加工工艺等课程综合起来,而且使学生的方案付诸于实践,学有所得。

三是以组为单元,分别各组陈述观点,这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他们在回答过程中,可以适时运用所学凸轮知识剖析问题,也是培养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轮流发言之后,教师穿针引线,融合各方面的精华,以赞赏的理念鼓励学生。同时,强调凸轮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在完成程序规范的过程中,以保证和提高质量为目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和方法,把教学质量管理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从而在凸轮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教学管理理念范文6

【关键词】大学教学管理 人本化理念 缺失与构建

大学教学活动主要是由学生和教师构成,大学教学管理应当紧紧围绕这两个参与主体进行。大学教学管理人本化理念的实现要求将人作为一切管理活动的中心,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当以人作为主体,做到以人为本,简言之就是要求以学生和教师为本。在大学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又要让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活动更加自由和活跃,从而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一、大学教学管理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本化理念缺失现象

(一)管理观念上的人本化缺失

大学教学活动是围绕社会需求开展的,需要服务于社会发展,强调一定的集体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如此,大学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集体,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的培养。然而,就当前大学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共性和个性之间严重脱离,大学教学管理的人本化理念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分重视教育的社会化,导致个性化发展严重落后,将学校本身视为管理的主体,压制了学生和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1]。

(二)管理制度上的人本化缺失

第一,考核评价人本化缺失。目前绝大部分大学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过于重视评价的结果,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完全脱离了人本化理念的要求。第二,课程选择人本化缺失。大学各专业在开设专业课程的时候,通常都是依据以往的经验加以选择,尤其是在公共课或者选修课的开设中,多数大学都是根据选择该课程人数的多少或者任课教师的多少来进行,忽视了学生的真正需求。第三,管理制度过于刚化。管理制度方面的刚化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选择面较窄,学生一旦缺席课程就会受到严厉惩罚,缺乏一定的弹性。

(三)管理队伍上的人本化缺失

大学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教学管理活动的成效,最终决定的将是整个大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综合当前我国大学教学管理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过于薄弱的教学管理队伍严重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学管理人员身兼多职,如教学秘书既是教师又是教学管理人员,由于专业水平的不足,很多教学管理人员过分依赖以往的管理经验,进行简单粗暴的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思想,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大学教学管理队伍的通病[2]。

二、大学教学管理中人本化理念的实现途径

(一)转变管理观念,将师生发展作为管理核心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被充分尊重和关怀,在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难以满足师生的内心需求时,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呼之欲出。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抛弃以往那种高度行政集权命令式的管理模式,舍弃僵化式的机械化管理,从师生的角度出发,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发展[3]。比如,面对教师教学时,要给予教师更多的自,让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和展示自己,给予教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使得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合自身的教学风格。学生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尤其是各种课程的开设以及各种业余活动的开展,在开设课程时让学生能够有更多选择,在开展活动时让学生自愿参与,学校将自己视为管理者的同时,更应当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4]。

(二)建立弹性的管理制度,做到以人为本

理念的转变终究要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大学教学管理人本化理念的树立,则必须落实到制度的完善方面来。鉴于当前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过于刚性,所以我国大学管理制度应当进行适当改变,大力补充柔性管理,刚柔并济,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当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并是不要求一定要完全满足师生的要求,而是要从具体形势出发,在可以操控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师生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例如,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不能仅仅从全班学习成绩来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应当综合观察教师的表现,从整体出发对教师进行评价。对学生同样如此,单纯地以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来评判学生也是不合理的,而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将过程和结果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实现对学生的合理评价。

(三)优化教学管理队伍,实现人性化管理

常言道:教学管理不仅是一种工作,更像是一种艺术,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这样一种“艺术”,大学教学人性化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注重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的提升[5]。所以,针对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缺乏这一现象,高校应当培育出一支专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首先,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通过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丰富教学管理队伍。其次,加强对教学管理队伍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再有,完善责任制,实行岗位责任制,通过检查和考核,促进各教学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最后,实行竞争上岗,能者上,不能者下,适者留,不适者去,提升全体教学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大学教学管理人本化理念缺失严重的背景下,实现人本化管理成为了大学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关键因素,人本化教学管理的实现,将促进师生发展的同时,也会极大提升高校的声誉,高校教学管理也只有践行人本化管理理念才能保持更大的活力和完俚纳命力。

参考文献

[1]刘盈盈,颜玄洲.本科高校教学中的“人本情怀”思想的探析[J].教学研究,2016,12(01):52-55.

[2]庄萍华.大学教学管理中人本化理念缺失及实现路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06):129-131.

[3]王桂林.大学教学管理的人本化理念及其实现[J].职业时空,2015,36(08):83-85.

[4]徐海升.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人本化理念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S2):213-2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