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身份证信息及银行卡信息泄露该如何处理?

2022-03-20 来源:钮旅网

公民身份证信息被泄露后,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删除信息或采取其他措施,向相关机构报告网络安全事件或寻求帮助,依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单位泄露信息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者将受处罚,对他人造成损害者需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分析

公民可以按照以下办法应对身份证信息被泄露的问题:当当事人发现自己的身份证信息被泄露和传播、被侵犯网络信息合法权益,或者受到商业电子骚扰时,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删除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必要时向相关机构报告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情况或寻求帮助。法律依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拓展延伸

应对身份证信息及银行卡信息泄露的应急措施

应对身份证信息及银行卡信息泄露的应急措施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立即通知相关银行和金融机构,冻结涉及的银行卡账户,并更改密码。其次,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以便他们展开调查和追踪。同时,密切关注个人银行账户和信用卡账单,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并进行申报。另外,及时更新个人账户的密码和安全设置,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此外,建议定期监测个人信用报告,及时发现信用异常情况。最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随意透露个人敏感信息,警惕钓鱼网站和诈骗电话,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以上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份证信息及银行卡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结语

在身份证信息泄露问题上,公民有权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自我保护。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当个人发现身份证信息被泄露或侵犯网络信息权益时,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删除信息或采取其他必要措施,并向相关机构报告网络安全事件或寻求帮助。对于单位工作人员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将受到行政处罚。因此,公民应及时通知相关机构,并采取紧急措施,如冻结账户、更改密码等,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风险。同时,个人也应加强信息保护意识,定期监测个人信用报告,避免透露敏感信息,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19修正):第三章 电子签名与认证 第二十六条 经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根据有关协议或者对等原则核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在境外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与依照本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