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力营销线路损失管理技术探讨

2022-04-17 来源:钮旅网
第6卷第4期 2015年4月 黑龙江科学 HEIL0NGJIANG SCIENCE V01.6 No.4 April 2015 电力营销线路损失管理技术探讨 王志永,韩永志 (黑龙江省克山县电业局,黑龙江克山161600) 摘要:电力作为我国必不可少的一项能源,在使用中存在着大量浪费行为,尤其是在线损方面的浪费不 易发现。为了尽可能降低在电力营销过程中产生的线损率,应该在供电所内部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降低 能源损耗,同时加强对单位和个人在使用过程中浪费电能行为的管理。 关键词:电力营销;线损;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志码j A 文章编号:1674—8646(2015)04—0082—02 Discussion 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Electric Power Marketing Line Loss WANG Zhi-yong,HAN Yong-zhi. (Keshan County of Heilon ̄iang Province Electric Power Bureau,Keshan,161600,China) Abstract:The power as a kind of energy in our country is essential,in the pres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waste, especially the waste of line loss is not easy to find.In order to reduce the line loss in power marketing process rate as far as possible,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 the internal power supply,reduce the energy loss from the source,at the same time,strengthen the units and individual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waste of 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Keywords:Power Marketing;Line Loss;Management;Technology 1 线损及线损率概述 在电能的输送和分配过程中,电网中的各个元器 件产生的电能损失、功率消耗及其他相关损失统称为 线路损失(简称线损),主要的管理方式就是线损管理。 在电网的实际运营过程中,线损电量主要是根据电能 组织结构不合理。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经济效益远远大 于电能效益。因为供电所是消耗部门,在解决线损管理 中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靠的问题上总是一拖再拖,尤其 是大量更换设备以及使用金钱数目较大的问题上,相 计量统计的供电量与售电量的差来计算的,这个差在 总供电量中所占的百分比被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 损率)。线损可分为理论线损和管理线损两种:理论线 关部门会直接忽视这些问题。因此,线损管理部门虽然 在组织结构的组成上貌似很完整,但是在实践过程中, 线损管理部门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会越来越明显。第五, 个别用户违章用电或者窃电。国家电网在分配给每一 损是不可避免的损耗,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尽可能减少 相应的电能损耗;管理线损最影响线损率,虽然出现线 损的方面很多,但是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后,会大大降 低线损率。 2供电所在电力营销方面出现线损管理不当的原因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电力需求要比其他国家大得 多,所以每一个供电所都在致力于找出导致供电损耗 较多的原因。在线损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户家庭或是企业在用电量上都会有一定的额度来防止 人们过分浪费电能,但是由于供电所相应部门疏于管 理,导致许多用户或是个别企业违章用电或者窃电,虽 然每一次能耗都是小数目,日积月累,这些能耗就变成 一个不可忽略的大数目。 3在线损管理方面降低能耗浪费的措施 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过程中,为了达到既降低由 于线损而造成的浪费,还可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一,计量不准确。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设备质量 的目标,供电企业在进行线损管理中主要可从以下几 原因。供电所的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使用寿命是有 方面入手:第一,规范计量,提高准确度。通过以上的分 时限的,需要及时更新设备。计量装置因为更换较为烦 析,在规范计量方面同样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选 琐,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在准确度和精确度方面存 择质量较好,精确度较高的设备,同时还可以选择较为 在一定的偏差,此时所记录的数据会有很大偏差。其 节能的设备。设备的好坏直接决定计量的准确性,好的 次,人为因素。工作人员在记录主要数据时会出现读取 计量装置在使用的周期上也会相应的延长一段时间; 错误,以及数据出现缺漏等情况。最后,正常供电时对 另一方面是尽可能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在测量数据 于设备的运营情况未进行严格检查。供电所在进行供 时能够有条理,并且不重复、不遗漏,保证数据读取的 电时,通常只会在开始供电时看一下设备运行是否正 准确性。在人为原因方面很多的失误都是可以控制的. 常,在接下来设备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很少派人进行 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损耗。第二,建立健全组织和指标 严密的追踪观察。第二,较为耗损人力。第三,跟踪观察 管理体系。在线损管理方面,除了调整相应的组织结构 的范围较广,全方位观察较为困难。第四,管理线损的 (下转第81页) 82 气流流速v=Q/A=13.46 m/s 当管道突然扩大时(直角过渡),局部阻力系数为: ∈扩=(1一So/S)。:0.19 已知气流通道的截面长360 nlln,宽100 1Tlln,消声 器长度580 mnl; 在管道进口端的局部损失系数‘缩=0.27,管道 出口端的局部损失系数 扩=0.19,则对应的总压损 失分别为: R: ( N)昙L=19.95 dB(A) 对于通风系统排气消声器,能够降噪: R排=34.95 dB(A) △P g-=Pv g-=21.08Pa A P缩=Pv∈缩 29.96Pa 所以通风进、排风消声能够满足降30dB(A)噪声 的要求。 管道内部的总压损失为: A P = PvL/d=10.36 Pa 2.3 阻损的计算 由于管道折弯引起的局部阻力系数,‘ 1.12;管 道转两次弯 AP管=2X Pv=248。57 Pa 在阻损计算中首先要确定Re(雷诺数): Re=v P d/IX 式中v为流体平均流速,P为流体密度,d为管道 直径, 为流体的黏性系数。 则排风消声器总的阻力损失AP消为: △P消:k P扩+△P缩+△P管+△P内=309. 97Pa=31.93mmH2O 阻损的计算公式为 A P= Pv=∈P v2/2 通风系统排气通道总的阻力损失: P排=△P消+△P弯=43.17 mmH2O 式中△P为阻力损失, 为阻力系数,Pv为气体 动压,P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的平均速度。 2.4通风机选择 2.3.1排风消声弯头 由于管道折弯引起的局部阻力系数,‘ 1.12;扩 排气动压头:P动= 上v =9.95 mmH2O zg 张比m=S/So,So为较细管道的截面面积,s为较粗管 道的截面面积。 阻力损失为 通风系统总损失:P通=83.17mmH2O 风机必须产生全压:p=P通+P动=92.67mmH2O 根据以上计算可选择两台SWF-III No.5型高效 低噪声混流式通风机,单台风机装机容量5.5KW,在工 况流量11 342 m3/h时,风机全压960 Pa(98.8 mmH2o)。 △P弯= Pv= Pv2/2=11.24mmH2O 2.3.2排风消声器 排风消声器管道内壁摩擦产生的阻力损失: Pv=P V。/2=1 1097Pa .3结语 此通风系统结构在移动车载机组上得到了验证, 在降低噪声的同时,保证了通风散热的需要。从机组的 运行数据中,可以看到在进气温度39qC时,机舱温度 为51"(2;机组噪声为84.2 dB(A)。 参考文献: [1]潘锦珊.气体动力学基础(修订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P排= PvL/d 式中:Pv气体的动压;P为气体的密度;V为管道 最小截面处的流速;d为当量直径。比例常数 为沿 程阻力系数。通常消声器内的雷诺数大于10 , 仅决 定于壁面的相对粗糙度,相对粗糙度的比值用k/a表 示。(k一壁面粗糙峰高度,a一管道等效直径) (上接第82页) 之外,还应该将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建立健全组 参考文献: [1]王福禄.浅谈供电企业减损增效的技术和管理要点[J].神州,2013,(28): l12-113. 织和指标管理体系。有了这些指标,工作人员就会通过 相应的指标判断是否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存在能量损 [2]黄国勤,徐刚,王梅.农村供电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有效手段分析[J].通 讯世界,2014,(04):29-31. [3]官展威.供电企业如何开展用电检查工作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26):44—46. 耗,从根本上减少能耗和降低线损率。第三,加大违规 用电和窃电行为的惩罚力度。除了从供电所本身找出 解决措施之外,还可以从外部减少线损率。在进行用电 [4]许泽宁.浅析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有效举措[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 (04):17—18. [5]林海鹏.10kV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 (10):37—39. 宣传时,加强对企业和居民用电的检查和管理,一旦发 现有违规用电和窃电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严惩。 [6]黄倩钰.电网线损原因分析与降损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 (17):97—98. 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