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神经病学(第六版专业摘录)

2020-07-11 来源:钮旅网
神经病学(第六版专业摘录) 一、大脑 (一)额叶

额叶的主要功能与精神、语言和随意运动有关。①皮质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该区大锥体细胞的轴突构成了锥休束的大部,支配对侧半身的随意运动。⑧运动前区:位于皮质运动区前方。是锥体外系的皮质中枢,发出纤维到丘脑、基底节和红核等处,与联合运动和姿势调节有关;该区:也发出额桥小脑束,与共济运动有关;此外,此区也是自主神经皮质中枢的一部分:还包括肌张力的抑制区,此区:受损瘫痪不明显,可出现共济失调和步态不稳等锥体外系症状。③皮质侧视中枢:位于额巾回后部,司双眼同向侧视运动。④书写中枢:位于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与支配手部的皮质运动区相邻。⑤运动性语言中枢( Broca区):位于优势半球外侧裂上方,和额下回后部交界的三角区,管理语言运动。⑥额叶前部:有广泛的联络纤维,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和冲动行为有关。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额叶病变时主要引起以下症状和表现。

1、外侧面以脑梗死、肿瘤和外伤多见。①额极病变:以精神障碍为主,表现为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缺乏始动性和内省力,思维和综合能力下降,可有欣快感或易怒。②中央前回病变:刺激性病变可导致对侧上、下肢或面部的抽搐,CJaekson癫痫)或继发全身性癫痛发作;破坏性病变多引起单瘫,中央前回上部受损产生对侧下肢瘫痪,下部受损产生对侧面、舌或上肢的瘫痪;严重而广泛的损害可出现对侧偏瘫。③额上回后部病变:可产牛对侧上肢强握和摸索反射。强握反射(graap reflex)是指物体触及患者病变对侧手掌时,引起手指和手掌屈曲反应,出现紧握该物不放的现象;摸索反射(gr0ping reflex)是指当病变对侧手掌碰触到物体时,该肢体向各方r句摸索、直至抓住该物紧握不放的现象。④额中回后部病变:刺激性病变引起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灶侧凝视。更后部位的病变产生书写不能。⑤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病变:产生运动性失语。 2、内侧面 而以大脑前动脉闭塞和矢状窦旁脑膜瘤多见。后部的旁中央小叶病变可使对侧膝以下瘫痪,矢状窦旁脑膜瘤可压迫两侧下肢运动区而使其产生瘫痪,伴有尿便障碍,临床上可凭膝关节以下瘫痪严取而膝关节以上无瘫痪与脊髓病变相鉴别。 3、底面 以额叶底面的挫裂伤、嗅沟脑膜瘤和蝶骨峙脑膜瘤较为多见。病损主要位于额叶眶面,表现为饮食过量、胃肠蠕动过度、多尿、高热、出汗和皮肤血管扩张等症状。额叶底而肿瘤可出现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姜缩,对侧视乳头水肿,称为福斯特一肯尼迪综介征(Foster-Kennedy syndrome)。 (二)顶叶

顶叶主要有以下功能分区:①皮质感觉区;中央后回为深浅感觉的皮质中枢,接受对侧肢休的深浅感觉信息,各部位代表区的排列也呈“倒人状”,头部在下而足在顶端。顶上小叶为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中枢。②运用中枢:位于优势半球的缘上回,与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有关。③视觉性语言

1

中枢:义称阅读中枢。位于角回。靠近视觉中枢,为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的皮质中枢。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顶叶病变主要产生皮质性感觉障碍、失用和失认症等。

1,中央后回和顶上小叶病变 破坏性病变上要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复合性感觉障碍,如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和皮肤定位觉的减退和缺失。刺激性病变可出现病灶对侧肢体的部分性感觉性癫痈,如扩散到中央前间运动区,可引起部分性运动性发作,也可扩展为全身抽搐及意识丧失。

2.顶下小叶〔缘上回和角回)病变 (1)体象障碍:顶叶病变可产生体象障碍。

C2)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rm syndrome):为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C3)失用症:优势侧缘上回是运用功能的皮质代表区,发出的纤维至同侧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再经胼胝体到达右侧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因此优势侧缘上回病变时可产生双侧失 用症。 (三)颞叶

颞叶的主要功能区包括: ①感觉性语言中枢(Wernirke区):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②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③嗅觉中枢:位于钩回和海马回前部,接受双侧嗅觉纤维的传人。C颞叶前部:与记忆、联想和比较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⑤颖叶内侧面;此区域属边缘系统,海马是其中的重要结构,与记忆、精神、行为和内脏功能有关。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颞叶病变时主要引起听觉、语言、记忆及精神活动障碍。

1、.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损害 患者能听见对方和自己说话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说话的含义,即感觉性失语C Wernirke )。

2 优势半球濒中回后部损害 患者对于一个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说不出它的名称。如对钥匙,只能说出它是“开门用的”,但说不出”钥匙”名称。如果告诉他这叫“钥匙”,患者能复述,但很快义忘掉,称之为命名性失语。

3.颞叶钩回损害 可出现幻嗅和幻味,做舔舌、咀嚼动作,称为钩回发作。

4.海马损害 可发生癫痛,出现错觉、幻觉、自动症、似曾相识感、情感异常、精神异常、内脏症状和抽搐,还可以导致严吸的近记忆障碍。

5.优势侧颞叶广泛病变或双侧颞叶病变 可出现精神症状,多为人格改变、情绪异常、记忆障碍、精神迟钝及表情淡漠。

6.颞叶深部的视辐射纤维和视束受损 可出现视野改变,表现为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

2

(四}枕叶 枕叶位于顶枕沟和枕前切迹连线的后方,为大脑半球后部的小部分。

其后端为枕极,内侧面以距状裂分成楔回和舌回。围绕距状裂的皮质为视中枢,亦称纹状区,接受外侧膝状体传来的视网膜视觉冲动。距状裂上方的视皮质接受上部视网膜传来的冲动,下方的视皮质接受下部视网膜传来的冲动。枕叶主要与视觉有关。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枕叶损害主要引起视觉障碍。

1、.视觉中枢病变 刺激性病变可出现闪光、暗影、色彩等幻视现象,破坏性病变可出现视野缺损。视野缺损的类型取决于视皮质损害范围的大小:①双侧视觉中枢病变产生皮质',表现为全盲、视物不见,但对光反射存在。②一侧视中枢病变可产生偏育,特点为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而中心视力不受影响,称黄斑回避,③距状裂以下舌回损害可产生对侧同向性上象限言;距状裂以上楔回损害可产生对侧同向性下象限育。

2、优势侧纹状区周围病变 患者并非失明.但对图形、面容或颜色等都失去辨别能力,有时需借助于触觉方可辨认,如给患者看钥匙不能认识,放在手上触摸一下即能辨认,称之为视觉失认。 3.顶枕颞交界区病变 可出现视物变形。患者对所看物体发生变大、变小、形状歪斜及颜色改变等现象,这些症状有时是癫痫先兆。

(五)岛叶岛叶的功能与内脏感觉和运动有关。刺激人的岛叶可以引起内脏运动改变,如唾液分泌增加、恶心、呱逆、胃肠蠕动增加和饱胀感等。该叶投害多引起内脏运动和感觉的障碍。六)边缘叶 边缘叶由半球内侧面位于胼胝体周围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的一圆弧形结

构构成,包括隔区、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旁间和钩回。边缘叶与杏仁核、丘脑前核、下丘脑、中脑被盖、岛叶前部、额叶眶面等结构共同组成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与网状结构和大脑皮质有广泛联系,参与高级神经、精神(情绪和记忆等)和内脏的活动。边缘系统损害时可f出现情绪及记忆障碍、行为异常、幻觉、反应迟钝等精神障碍及内脏活动障碍。 二、内囊 【解制结构及生理功能】

内囊是宽厚的自质层,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之间,其外侧为豆状核,内侧为丘脑,前内侧为尾状核、由纵行的纤维束组成,向上呈放射状投射至皮质各部。在水平切而上,内囊形成尖端向内的钝角型,分为前肢、后肢和膝部。 内囊前肢位于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上行纤维是丘脑内侧核至额叶皮质的纤维‘丘脑前辐射),下行纤维是额叶脑桥束(额桥束);内囊膝部位于前、后肢相连处,皮质延髓束丁此通过;内囊后肢位于丘脑与豆状核之间,依前后顺序分别为皮质脊髓束〔支配上肢者靠前.支配下肢者靠后)、丘脑至中央后回的丘脑皮质束(丘脑中央辐射)、其后为听辐射、颞桥束、丘脑后辐射和视辐射等 三、基底神经节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基底神经节亦称基底节,位于大脑自质深部,其主要由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核组成,

3

另外红核、黑质及丘脑底核也参与基底节系统的组成。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为纹状体,豆状核又分为壳核和苍白球两都分。尾状核和壳核种系发生较晚,称为新纹状休;苍自球出现较早,称为旧纹状体;杏仁核是基底神经节中发生最古老的部分,称为古纹状体。基底节是锥体外系统的中继站,各核之间有密切的纤维联系,其经丘脑将信息上传至大脑皮质,又经丘脑将冲动下传至苍白球,再通过红核、黑质、网状结构等影响脊髓万运动神经元。堪底神经节与大脑皮质及小脑协同调节随意运动、肌张力和姿势反射,也参与复杂行为的调节。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基底节病变主要产生运动异常(动作增多或减少)和肌张力改变(增高或降低)。

1、.新纹状体病变可出现肌张力减低一运动过多综合征,主要产生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症和偏身投掷运动等。壳核病变可出现舞蹈样动作,表现为不重复、无规律和无目的急骤运动;尾状核病变可出现手足徐动症,表现为手指、足趾的缓慢如 动样动作; 丘脑底核病变可出现偏侧投掷运动,表现为一侧肢体大幅度、有力的活动。此类综合征可 见于风湿性舞蹈病、遗传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等。

2、旧纹状体及黑质病变 可出现肌张力增高一运动减少综合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动作减少及静止性震颇。此多见于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

四、间脑

间脑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是脑一于与大脑半球连接的中继站。间脑前方以室间孔与视交叉上缘的连线为界,下方与中脑相连。两侧为内囊。左右间脑之间的矢状窄隙为第三脑室,其侧壁为左右间脑的内侧面。间脑包括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四部分。

4

(一)丘脑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团块。对称分布十第下脑室两侧。丘脑

前端凸隆,称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为丘脑枕,其下方为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丘脑被薄层Y形白质纤维(内髓板)分附为若干核群,主要有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核群。丘脑是各种感觉〔嗅觉除外)传导的皮质下中枢和中继站,其对运动系统、感觉系统、边缘系统、上行网状系统和大脑皮

1.前核群位于丘脑内髓板分叉部的前上方,为边缘系统的中继站,与下丘脑、乳头体及扣带回联系,与内脏活动有关。

5

2.内侧核群位于内髓板内侧,包括背内侧核和腹内侧核。背内侧核与丘脑其他核团、额叶皮质、海马和纹状体等均有联系;腹内侧核与海马和海马回有联系。内侧核群为躯体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亦与记忆功能和情感调节有关。

3、外侧核群 位于内髓板外侧,分为背侧核群和腹侧核群两部分,其中腹侧核群包括:①腹前核:接受小脑齿状核、’苍白球、黑质等的传入,与额叶运动皮质联系,调节躯体运动。②腹外侧核;接受经结合臂的小脑丘脑束或红核丘脑束的纤维。并与大脑皮质运动前区联系,与锥体外系的运动协调有关。③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的纤维,由此发出纤维形成丘脑皮质束的大部,终止于大脑中央后回皮质感觉中枢,传导躯体和四肢的感觉。④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及味觉纤维,发出纤维组成丘脑皮质束的一部分,终止于中央后回下部,传导面部的感觉和味觉。 另外,靠近丘脑枕腹侧的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体也属于丘脑特异性投射核团,可以看做是腹侧核群向后方的延续。内侧膝状体接受来自下丘臂的传导听觉的纤维,发出纤维至颞叶的听觉中枢,参与听觉冲动的传导。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的传人纤维,发出纤维至枕叶的视觉中枢,与视觉有关。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丘脑病变可产生丘脑综合征,主要为对侧的感觉缺失和(或)刺激症状,对侧不自主 运动,并叮有情感与记忆障碍。丘脑受损主要产生如下症状:

1.丘脑外侧核群尤其是腹后外侧核和腹后内侧核受损产生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具有如下特点:①各种感觉均发生障碍;②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重于浅感觉;③肢体及躯干的感觉障碍重于面部,④可有深感觉障碍所导致的共济失调;③感觉异常;⑥对侧偏身自发性疼痛(丘脑痛),疼痛部位弥散、不固定;疼痛的性质多难以描述;疼痛可因各种情绪刺激而加剧;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血压增高或血糖增高。

2、丘脑至皮质下(锥体外系统)诸神经核的纤维联系受累时产生面部表情分离性运动障碍,即当患者大哭大笑时。病灶对侧面部表情丧失,但令患者做随意动作时,面肌并 无瘫痪。

3.丘脑外侧核群与红核、小脑、苍自球的联系纤维受损产生对侧偏身不白主运动,可出现舞蹈样动作或手足徐动样动作。

4、丘脑前核与下丘脑及边缘系统的联系受损产生情感障碍,表现为情绪不稳及强哭强笑。 (二)下丘脑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郁。位于丘脑下沟的下方,由第二脑室周围的灰质组成.体积很小,约占全脑重量的0.3%左右,但其纤维联系却广泛而复杂、与脑干,基底节、丘脑、边缘系统及大脑皮质之间有密切联系。下丘脑的核团分为四个区:(1)视前区:视前核所在,位于第三脑室两旁,终板后方。分为视前内侧核和视前外侧核,与体温调节有关。②视上区:内有两个核,视上核在视交叉

6

之上,发出视上垂体束至神经垂体,与水代谢有关;室旁核在第三脑室两旁,前连合后方,与糖代谢有关。③结节区:内有下丘脑内侧核群的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及漏斗核,腹内侧核是位于乳头体之前视上核之后的卵圆形灰质块,与性功能有关;背内侧核居于腹内侧核之上:,第三脑室两旁及室旁核腹侧,与脂肪代谢有关。④乳头体区性 含有下丘脑后核和乳失头体核,下丘脑后核位于第三脑室两旁,与产热保温有关。0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皮质下中枢,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既是神经元又是内分泌细胞。下丘脑对体温、摄食、水盐平衡和内分泌活动进行调节,同时也参与情绪活动。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下丘脑损害可出现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症状和综合征。

1.视上核、室旁核及其纤维束损害可产生中枢性尿崩症。此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表现为多饮烦渴、多尿、尿比重降低〔一般低于1. 006)、尿渗透压低于290mrnol/L.,尿中不含糖。

2.下丘脑的散热和产热中枢损害时可产生体温调节障碍。散热中枢在前内侧区,尤其是视前区,对体温的升高敏感。此区病变破坏了散热机制,表现为中枢性高热和不能忍受高i温环境。下丘脑的产热中枢在后外侧区,对低温敏感,受到低于体温的温度刺激时.可发动产热机制,如此区病变破坏了产热机制,则可表现体温过低。 3.下丘脑饱食中枢和摄食中枢受损可产生摄食异常。饱食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损害,表现为食欲亢进、食量增大,往往导致过度肥胖,称下丘脑性肥胖;摄食中枢(灰结节的外侧区)损害,表现为食欲缺乏、厌食,消瘦甚至恶病质。

4.下丘脑视前区与后区网状结构损害可产生睡眠觉醒障碍。下斤脑视前区与睡眠有关,此区损害可出现失眠。下丘脑后区属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参与上行激活系统的功能,与觉醒有关,损害时可产生睡眠过度、嗜睡,还可出现“发作性睡病。

5.丘脑腹内侧核和结节区损害可产生生殖与性功能障碍。腹内侧核为性行为抑制中枢,病损

7

时失去抑制,可出现性一旱熟、智力低下等。下丘脑结节区的腹内侧核是促性腺中枢,损害时促性腺激素释放不足,有时病损波及相近的调节脂肪代谢的神经结构,常同时出现向心性肥胖,性器官发育迟缓,男性午丸较小,女性原发性闭经等,称为肥胖性生殖无能症。

6、下丘脑的后区和前区损害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下丘脑的后区和前区分别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高级中枢,损害时可出现血压不稳、心率改变、多汗、腺体分泌障碍及胃肠功能失调等,还可出现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有时可导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和出血。 (三)上丘脑

上丘脑(epithalamus)位于丘脑内侧,第三脑室顶部周围。主要结构有:①松果体:位于两上丘之间,长约1cm,呈锥体形,其基底附着于缰连合。②缰连合:位于两上丘中间,松果体前方,由横行的纤维束组成。③后连合:位于松果体下方,亦由横行的纤维束组成。

上丘脑的病变常见于松果体肿瘤,可出现由肿瘤压I迫中脑四叠体而引起的帕里诺综合征(Paririaud sytidrorne),表现为:①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上丘受损);②眼球垂直同向运而不服动障碍,特别是向上的凝视麻痹(上丘受损);③神经性聋(下丘受损〕;④小脑性共济失调(结合臂受损)。症状多为双侧。(四)底丘脑 底丘脑外邻内囊,位于下丘脑前内侧,是位十中脑被盖和背侧丘脑的过渡区域。红核和黑质的上端也伸人此区。主要结构是丘脑底核,属于锥体外系的一部分,接受苍白球和额叶运动前区的纤维。发出的纤维到苍自球、黑质、红核和中脑被盖。参与锥体外系的功能。

丘脑底核损害时可出现对侧以上肢为重的舞蹈运动。表现为连续的不能控制的投掷运动,称偏身投掷。 五、脑干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1.延髓 (I)延髓上段的背外侧区病变:可出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 .

主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②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③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及脊髓小脑束、部分小脑半球损害);④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丘脑侧束损害)。常见下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 (2)延髓中腹侧损害:可出现延髓内侧综合征( Dejcrine syndrome) 。主要表现为:①病灶侧舌肌瘫痪及肌肉萎缩(舌下神经损害);②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锥体束损害);③对侧上下肢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失(内侧丘系损害)。可见于椎动脉及其分支或基底动脉后部血管阻塞。

8

2.脑桥

(1)脑桥腹外侧部损害;可出现脑桥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 syndrome).主要累及展神经、而神经、锥体束、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主要表现:①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核损害);②对侧中枢性偏瘫(锥体束损害);③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内侧丘

9

系和脊髓丘脑束损害)。多见于小脑下前动脉阻塞.

(2)脑桥腹内侧部损害:可出现脑桥腹内侧综合征,又称福维尔综合征(Foville syndrome)。主要累及展神经、面神经、脑桥侧视中枢、内侧纵束、锥体束,上要表现:①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麻痹)及周!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核损害);②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脑桥侧视中枢及内侧纵束损害);③对侧中枢性偏瘫〔锥体束损害)。多见于脑桥旁正中动脉限塞。

(3)脑桥背外侧部损害:可出现脑桥被盖下部综合征(Raymond-Cestan syndrome),累及前庭神经核、展神经核、而神经核、内侧纵束、小脑中脚、小脑下脚、脊髓丘脑侧束和内侧丘系,见于小脑上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阻塞,又称小脑上动脉综合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损害为②病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损害);③病侧面肌麻痹(面神经核损害);④双眼患侧注视不能(脑桥侧视巾枢及内侧纵束损害);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丘脑侧束损害);⑥对侧偏身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丧失(内侧丘系损害);⑦病侧Hornerr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⑧病侧偏身共济失调(小脑中脚、小脑下脚和脊髓小脑前束损害).

(4)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可出现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主要见于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患者大脑半球和脑干被盖部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意识清醒。语育理解无障碍,出现双侧中枢性瘫痪(双侧皮质脊髓束和支配三叉神经以下的皮质脑干束受损),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示意(动跟神经与滑车神经功能保留),眼球水平运动障碍,不能讲话,双侧面瘫,舌、咽、构音及吞咽运动均障碍,不能转颈耸肩,四肢全瘫,可有双侧病理反射,常被误认为昏迷。脑电图正常或有轻度慢波有助于和真性意识障碍区别。

10

3.中脑 (1)一侧中脑大脑脚脚底损害:可出现大脑脚综合征(Webcr syndrome),损伤动眼神经和锥体束,又称动眼神经交叉瘫,多见于小脑幕裂孔疝。表现为:①病侧除外直肌和上斜肌外的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动眼神经麻痹);②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上下肢瘫痪(锥体束损害) (2)中脑被盖腹内侧部损害:可出现红核综合征(BENEDIKT SYNDROME),侵犯动眼神经、红核、黑质和内侧丘系,而锥体束未受影响。表现为:①病侧除外直肌和上斜肌外的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动眼神经麻痹);③对侧肚体震颤、强直〔黑质损害)或舞蹈、手足徐动及共济失调(红核损害);③对侧肢体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内侧丘系损害)。 六、小脑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小脑位于颅后窝,小脑幕下方,脑桥及延髓的背侧。上方借小.脑幕与枕叶隔开,下方为小脑延髓池,腹侧为脑桥和延髓。其间为第四脑室。小脑以小脑下脚(绳状体)、中脚(脑桥臂)、上脚〔结合臂)分别与延髓、脑桥及中脑相连。

(一)小脑的结构

小脑的中央为小脑 部。两侧为小脑半球。根据小脑表而的沟和裂,小脑分为三个主叶,即绒球小结叶、前叶和后叶。小脑表面覆以灰质(小脑皮质〕,由分子层、普肯耶( Purki川e)细胞层和颗粒层三层组成。皮质下为白质(小脑髓质)。在两侧小脑半球白质内各有四个小脑核,由内向外依次为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顶核在发生学上最为古老,齿状核是四个核团中最大的一个。

(二)小脑的纤维及联系1.传人纤维①脊骸小脑束: 肌腱、关节的深感觉由脊髓小脑前后束分别经

11

小脑上脚和小脑下脚传至小脑吲部;②前庭小脑束:将前庭细胞核发出的冲动经小脑下脚传人同侧绒球小结叶及顶核;③脑桥小脑束:大脑皮质额中同、颞中下回或枕叶的冲动传至同侧脑桥核,再组成脑桥小脑束交叉到对侧,经小脑中脚至对侧小脑皮质;④橄榄小脑束:将对侧下橄榄核的冲动经小脑中脚传至小脑皮质。2传出纤维小脑的传出纤维发自小脑深部核团(主要是齿状核、顶核),经过小脑上脚〔结合臂)离开小脑. 再经过中间神经元(前庭外侧核、红核、脑干的网状核和丘脑核团)而到达脑干的脑神经核及脊髓前角细胞。主要有:①齿状核红核脊髓束:自齿状核发出的纤维交叉后至对侧红核,再组成红核脊髓束后交叉至同侧脊健前角.参与运动的调节;②齿状核红核丘脑束:自齿状核发出的纤维交叉后至对侧红核,再至丘脑,上传至大脑皮质运动民及运动前区,参与锥体束及锥体外系的调节;③顶核脊髓束:小脑顶核发出的纤维经小脑下脚至延髓网状结构和前庭核,一方面经网状脊位束和前庭脊髓束至脊髓前角细胞,参与运动的调节,另一方面经前庭核与内侧纵束和眼肌神经核联系,参与眼球运动的调节。 (三)小脑的功能

小脑主要维持躯体平衡,控制姿势和步态,调节肌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的准确性。小脑的传出纤维在传导过程中有两次交叉,对躯体活动发挥同侧协调作用,并有躯体各部位的代表区。如小脑半球为四肢的代表区,其上半部分代表上肢,下半部分代表下肢,吲部则是躯干代表区。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①小脑吲部损害:出现躯干共济失调,即轴性平衡障碍。表现为躯干不能保持直立姿势,站立不稳、向前或向后倾倒及闭目难立征(Rom6erg sign)阳性。行走时两脚分开、步态瞒珊、左右摇晃,呈醉酒步态。睁眼并不能改善此种共济失调,这与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不同。但肢体共济失调及眼震很轻或不明显,肌张力常正常。言语障碍常不明显。多见于儿童小脑吲部的髓母细胞瘤等。

②小脑半球损害:一侧小脑半球病变时表现为同侧肢体共济失调,上肢比下肢重,远端比近端重,精细动作比粗略动作重,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试验笨拙,常有水平性也可为旋转性眼球震颤,眼球向病灶侧注视时震颤更加粗大,往往出现小脑性语言。多见于小脑脓肿、肿瘤、脑血管病、遗传变性疾病等。

小脑慢性弥漫性变性时。吲部和小脑半球虽同样受损,但临床上多只表现躯干性和言语的共济失调,四肢共济失调不明显,此由于新小脑的代偿作用所致。急性病变则缺少这种代偿作用,故可出现明显的四肢共济失调。

神经病学第六版

l,颈内动脉分四段:颈部、岩部、海绵窦部和前床突部,后两者合称虹吸部,常弯曲、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主要分支有;①眼动脉;颈内动脉在穿出海绵窦处发出眼动脉,供应眼部;②脉络膜前动脉:在视束下从颈内动脉分出,供应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大脑脚底的中1/3及苍白球等结构;③后交通动脉:在视束下分出,与大脑后动脉吻合,是颈内动脉系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支;④大脑前动脉:在视神经上方由颈内动脉分出,皮质

12

支分布于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和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中央支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⑤大脑中动脉:为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皮质支供应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中央支(豆纹动脉)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的前部,因其行程弯曲。在高血压动脉硬化时容易破裂,又称为出血动脉。 (1)椎动脉的主要分支:①脊髓前、后动脉:见本节脊髓的血管;②小脑下后动脉:为椎动脉的最大分支。供应小脑底面后部和延储后外侧部,该动脉行程弯I川易发生血栓,引起交叉性感觉障碍和小脑性共济失调。 (2)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①小脑下前动脉:从基底动脉起始段发出,供应小脑下面的前部;②迷路动脉(内听动脉):发自基底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供应内耳迷路;③脑桥动脉:为细小分支,供应脑桥基底部;④小脑上动脉:发自基底动脉末端,供应小脑上部;⑤大脑后动脉:为基底动脉的终末支.皮质支供应颞叶内侧而和底面及枕叶,中央支供应丘脑、内外侧膝状体、下丘脑和底丘脑等。大脑后动脉起始部与小脑上动脉之间夹有动眼神经,当颅内压增高时。海马旁回移至小脑幕切迹下方,使大脑后动脉向下移位,压 迫并牵拉动眼神经,致动眼神经麻痹。 (二)脑的静脉

脑的静脉分为大脑浅静脉和大脑深静脉两组.

1,大脑浅静脉 分为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大脑中浅静脉和大脑中深静脉)及大脑下静脉三组。收集大脑半球外侧面、内侧而及脑岛的血液,汇入脑各静脉窦,并与大脑内静脉相吻合。

2.大脑深静脉 包括大脑内静脉和人脑大静脉。大肋内静脉由脉络膜静脉和丘脑纹静脉合成,两侧大脑内静脉汇合成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收集半球深部髓质、基底核、间脑和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汇入直窦.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一}颈内动脉主干受累

可出现病侧单眼一过性黑蒙、病侧Horner征、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育.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体象障碍。

(二)大脑中动脉受累

1.主干①三偏症状,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或象限盲;②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体象瘴碍;③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2.皮质支①上分支分布于眶额部、额部、中央前回及顶叶前部,病损时出现对侧偏瘫和感觉缺失,面部及上肢重于下肢,Broca失语(优势半球)和体象障碍(非优势半球);②下分支分布于颈极、颜叶前中后部及颞枕部,病损时出现Wernicke失语、命名性失语和行为异常等,常无偏瘫。

3.深穿支①对侧中枢性偏瘫,上下肢均等,可有面舌瘫;②对侧偏身感觉障碍;③可有对侧同向性偏盲;①优势半球可出现皮质下失语。 (三)大脑前动脉受累

1.主干①病灶时侧中枢性面舌瘫及偏瘫,以面舌瘫及下肢瘫为重,可伴轻度感觉障碍;②尿储留或尿急;③精神障碍如淡漠、反应迟钝、欣快、始动障碍和缄默等,常有强握与吸吮反射;④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上肢失用,

13

也可出现Broca失语。

2.皮质支①对侧下肢远端为主的中枢性瘫,可伴感觉障碍;②对侧下肢短暂性共济失调、强握反射及精神症状。

3.深穿支 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近端轻瘫。 (四)大脑后动脉受累

1.主干 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丘脑综合征,优势半球病变可有失读。

2.皮质支①对侧同向性偏盲或象限盲,而黄斑视力保存(黄斑回避现象),双侧病变可出现皮质盲;②优势侧颞下动脉受累可见视觉失认及颜色失认;顶枕动脉受累可有对侧偏盲,视幻觉痛件发作,优势侧病损可有命名性失语。

3.深穿支①丘脑穿通动脉受累产生红核丘脑综合征;②丘脑膝状体动脉受累可见丘脑综合征。③中脑支受累出现Weber综合征或Bcnedikt综合征。 (五)基底动脉受累

1。主干 引起脑干广泛性病变,累及脑神经、锥体束及小脑,出现眩晕、呕吐、共济失调、瞳孔缩小、四肢瘫痪、肺水肿、消化道出血、昏迷和高热等,甚至死亡。

2.基底动脉尖部 基底动脉尖分出了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应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及枕叶,受累时可出现基底动脉尖部综合征,表现为:①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②对侧偏盲或皮质盲;③严重的记忆障碍;④少数患者可有脑干幻觉,表现为大脑脚幻觉及脑桥幻觉;⑤可有意识障碍。 3,内听动脉 表现为病灶侧耳鸣、听力减退、眩晕、呕吐及眼球艇颤。 4.中脑支 可出现'Weber综合征或Bencdikt综合征。 5.脑桥支 可出现Millard-Gubler综合征。 6.脑桥旁正中动脉 可出现Foville综合征。

7.小脑上动脉 可出现脑桥上部外侧综合征。 (六}椎动脉受累

小脑下后动脉起于推动脉,此两动脉受累可出现Wallenberg综合征。 二、脊髓的血管

1、脊髓前动脉 起源于两侧椎动脉的颅内部分,在达延髓的锥体交叉处合成一条沿脊髓前正中裂下行,每lcm左右即分出3-4支沟连合动脉,左右交替地深人脊髓,供应脊髓横断而前2/3区域,包括脊髓前角、侧角、灰质连合、后角基部、前索和侧索前部。沟动脉系终末支,易发生缺血性病变。

2.脊髓后动脉 起源于同侧椎动脉颅内部分。左右各一根。沿脊髓全长后外侧沟下行,分支主要供应脊髓横断面后1/3区域.包括脊髓后角的其余部分、后索和侧索后部。脊髓后动脉并几末形成一条完整连续的纵行血管,略成网状,分支间吻合较好,故较少发生供血瘴碍。 3.根动脉 脊髓颈段还接受来自推动脉及甲状腺下动脉分支供应。胸、腰、能段分别接受来自肋间动脉、腰动脉、 髂腰动脉和骶外动脉等分支供应。这些分支

14

均沿脊神经根进人椎管,统称为根动脉,进人椎间孔后分为前后两股,即根前动脉、根后动脉,分别与脊髓前动脉与脊髓后动脉吻合,构成围绕脊髓的动脉冠,此冠状动脉环分出小分支供应脊髓表面结构,并发出小穿通支进人脊髓,为脊髓实质外周部分供血。大多数根动脉较细

小,但C6 , T9. L2三处的根动脉较粗大。由于根动脉补充血供,使脊髓动脉血l流十分丰富,不易发生缺血。 根据脊髓动脉分布的特点。循环最不充足的节段常位于相邻的两条根动脉分布区交界处,T4和L1最易发生供血不足。

(一)脊髓前动脉损害

为供应脊储前2/3区域的脊髓前动脉发生闭塞所致。主要表现为病灶水平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缺失而深感觉正常)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称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二)脊髓后动脉损害

为供应脊髓后1/3区域的脊髓后动脉闭寒所致,主要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的深感觉障碍,痛温觉及肌力保存,括约肌功能常不受累。称为脊髓后动脉综合征。 【三】中央动脉损害

病变水平相应节段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肌萎缩,多无感觉障碍和锥体束损害,称为中央动脉综合征。

一、嗅神经

15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