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A
【解析】解:火电厂对煤炭消耗量大,新疆煤炭资源丰富,是其发展火电的主要优势。风力对火电影响小。新疆地广人稀,戈壁滩地价低廉不是主要因素。新疆市场较小。 故选:A。
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有自然条件(土地、水源、原料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政策等)。
本题以五彩湾火电厂的布局为背景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根据传统火电厂与新型热电厂冷却方式的不同可知,新型风冷火电厂利用空气进行冷却,传统火电厂用水进行冷却,相较于传统火电厂,新型风冷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消耗的水量更少。所以B正确。 故选:B。
从图中风冷电厂的冷却原理主要时利用冷空气对冷却塔内的热空气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消耗的水量大大减少,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本题以新型风冷系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背景,考查新疆能源开发,解题关键是能够通过读图提取风冷工作原理并分析解决问题。 3、【答案】A
【解析】解:珠穆朗玛峰南坡山麓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故从山麓往上依次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灌木林带等,常绿硬叶林带为地中海气候区的自然带,不可能看到,故A正确。 故选:A。
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寒带针叶林带。 本题以珠穆朗玛峰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4、【答案】A
【解析】解:昌赣高铁位于江南丘陵地区,沿线地势起伏较大,为保证高速行车安全,多修建桥隧。 故选:A。
昌赣高铁连接江西省南昌市与赣州市的高速铁路,所经地区主要地形为丘陵,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本题以昌赣客专站点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昌赣高铁桥隧比大的主要因素,结合昌赣高铁的位置分析解决问题。 5、【答案】B
【解析】解:高铁的开通为旅客进出赣州提供便利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利于其他运输方式腾出运力,提高货运能力,因而首要影响赣州的客货运量,B正确;
高铁修建对城市空间结构,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相对缓慢,其服务范围变化小,ACD错误。 故选:B。
交通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有:加强对外社会经济联系;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推动城市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有助于脱贫致富,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
本题高铁的影响,难度不大,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 6、【答案】D
【解析】解:由图中等压线信息可看出,东海以及南海的等压线较稀疏,气压梯度力较小,所以A错误; 东海和南海都是海洋,海平面不存在地形起伏变化,所以B错误; 地转偏向力只有风向的差异,大小不变,所以C错误; 冷锋过境时会形成较大的温差产生大风天气,所以D正确。 故选:D。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
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的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案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
本题以2019年10月16日等压线图,如图为某地10月17日天气预报图为背景,主要考查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解题关键是对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系统示意图的了解,熟记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并能区分冷锋和暖锋的基本特征,并能熟练读图、析图、析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分析案例。 7、【答案】B
【解析】解:据材料可知,比湿是指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该地即将受冷锋的影响,目前受来自陆地的干冷西北风影响,比湿小。 故选:B。
本题考查空气水汽含量的知识,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因素有水体蒸发、水汽输送、植物蒸腾、降温。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比湿的影响因素及变化分析,需根据材料信息和气候的知识加以分析,才能解决问题。 8、【答案】A
【解析】解:结合图可知,天气预报图反映该地17日为阴雨天气,偏东风,但是气温较高。根据图示,昆明10月16日位于冷锋锋前,冷锋过境快,10月17日冷锋过境,昆明迎来降雨天气,根据等压线分布图,昆明为偏东风,昆明纬度较低,10月气温为13.7℃合理,A正确; 乌鲁木齐,上海和北京受高压影响,天气晴朗,BCD错。 故选:A。
根据等压线图判断,乌鲁木齐,上海和北京目前主要受到高压影响,只有昆明目前处于冷锋附近,有阴雨天气,而且由于冷锋从昆明东部侵入,昆明为偏东风。
本题主要考查锋面系统与天气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关键是结合图中的等压线和锋面进行分析,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9、【答案】D
【解析】解:A、读材料可知,雅西高速公路是连接雅安和西昌的高速公路,沿线地势起伏较大,为了降低坡度,在石棉县境内建设小半径螺旋曲线隧道,延长线路,故不符合题意。 B、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季河流不结冰,故不符合题意。
C、图中位于我国川西地区,海拔是西面高,东面低,故河流自西向东流,故不符合题意。
D、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雅西高速公路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图中高速公路沿线地形高差很大,故正确。 故选:D。
影响交通运输线选线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候、土地等,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经济展,尽量减少投资,维护地区稳定,巩固国防等,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3)科技因素:随着科技发展,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考查了雅西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特征,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修建交通线路的相关知识。 10、【答案】C
【解析】解:读图图乙可知,该隧道是从高大山体中穿过,A错;
图甲中隧道被设计成双螺旋形状的主要目的是延长线路,降低路面坡度,C对,B错; 隧道穿过高大山体会增加工程造价,D错。 故选:C。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径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经济:造价最低);技术因素(易于施工)。 本题以雅西高速公路线路图为背景,考查隧道被设计成双螺旋形状的主要目的,涉及到的知识点是交通线路建设的区位因素,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1、【答案】B
【解析】解:A、棚洞有“洞”,不能防御河谷洪水对道路的危害,故错;
B、雅西高速公路由四川盆地边缘向横断山区高地爬升,沿南丝绸之路穿越中国大西南地质灾害频发的深山峡谷地区,地形条件极其险峻,地质结构极其复杂,气候条件极为多变,多滑坡和泥石流,图中的防护设施主要是防御落石、滑坡对道路的危害,故正确;
CD、棚洞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道路,不是防御地震对道路的危害,也不是方便野生动物穿越公路、铁路线,故错; 故选:B。
棚洞是明挖路堑后,构筑简支的顶棚架,并回填而成的洞身,属于隧道,主要是保护洞口线路免受落石、塌方等危害。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考查了棚洞设施的主要作用,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修建交通线路的相关知识。 12、【答案】解:
(1)碧流河水库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水库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
(2)根据水库坝前水温季节变化剖面图分析可知,3-5月(春季)和10月至次年2月(秋冬季),上下层水温等值线大致呈垂直分布,数值相差较小,水温分层不明显。6一9月(夏季),上下层水温等值线基本呈水平分布,数值差异较大,水温分层现象明显。
(3)根据溶解氧季节变化剖面图分析,在水位42,5米处,乙时期溶解氧浓度最低,这会引起沉积物中锰的释放,导致水体中锰浓度升高。
(4)为减轻碧流河水库中锰浓度升高对供水的影响,可以采取分层取水措施。6一9月分层现象明显,可适当从上层取水。也可以联合供水,适时切换供水水源。 故答案为:
(1)以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2)3~5月(春季)和10~次年2月(秋冬季),上下层水体水温相差较小,分层不明显;6~9月(夏季),上下层水体水温差异大,分层现象明显。 (3)时段:乙时期。
原因:此时段水温分层现象明显,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下层缺氧;取水口水位较低,溶解氧浓度低,沉积物中的锰释放较多。
(4)①分层取水,新设取水口,适当在6~9月从中上层取水;②联合供水,为大连市建设其他供水水库,适时切换其他供水水源。
【解析】(1)陆地水体的关系特征: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2)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①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②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③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④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⑤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⑥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本題主要考查水库的主要补给来源、水库水温的季节性分层特点、水库取水口附近锰浓度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主要考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13、【答案】解:(1)通过区域定位可以知道,该地区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洋流的走向和等温线的走向是一致的,寒流的流向,是由高纬度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因此等温线应当向低纬度方向弯曲,该洋流的性质是寒流,寒流对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因此会降低沿岸地区的蒸发量以及降水量。
(2)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对项目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源等方面去分析,通过图文知道,该地区位于沙漠边缘,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但降水少,并且昼夜温差大,机器长期热胀冷缩,容易缩短使用寿命,而且多风沙灾害,容易掩盖镜面,从而降低发电效率。汽轮机以及蒸汽发生器等都需要水源,以及生活生产用水,水资源短缺不足等限制了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运营的成本,降低了效率。
(3)有材料可知,该发电站的定日镜群分布在中央集热塔的周围,镜面反射率高达93.5%,镜面高反射率,有利提高太阳辐射的利用率;通过跟踪控制系统,将太阳光准确地反射、聚焦到中央集热塔顶部的吸热器,增加了太阳辐射的聚集程度,提高了发电效率;对熔盐进行加热,其中一部分热熔盐进入蒸汽发生器系统产生过热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一部分热量存储在熔盐罐中,为日落后满负荷发电积蓄能量。有利于延长发电时间,储存能量,保障后续发电,尤其是考虑到日落后的发电问题。
(4)既要从经济效益,又要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去谈。摩洛哥拥有的优势为资源优势,中国拥有技术优势,相互合作,有利于摩洛哥能源的开发,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缓解能源短缺的状况。以及该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光热电站设计项目,中国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该项目的发展和成熟。熔盐太阳能是新能源,环保无污染,新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其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缓解大气污染。
故答案为:(1)该洋流为寒流,水温低;受其影响沿岸地区气温低,蒸发弱,水汽蒸发量小。
(2)镜面反射率高,显著提高光线的有效利用率;通过跟踪控制系统,使定日镜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增加了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量,提高了发电效率;熔盐罐存储一部分热量,能够保证日落后仍能持续发电,延长发电时间。 (3)该地区位于沙漠边缘,多高温天气,昼夜温差大且多风沙,缩短设备的使用年限;多风沙天气且降水少,定日镜面板易被沙尘覆盖,影响发电效率;水资源短缺,提高运营成本。
(4)发展可再生、绿色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引进中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缓解该国能源短缺的状况。
【解析】(1)通过区域定位可以知道,该地区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洋流的走向和等温线的走向是一致的,寒流的流向,是由高纬度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寒流对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因此会降低沿岸地区的蒸发量以及降水量。 (2)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对项目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源等方面去分析。
(3)该发电站的定日镜群分布在中央集热塔的周围,镜面高反射率,有利提高太阳辐射的利用率;增加了太阳辐射的聚集程度,提高了发电效率;对熔盐进行加热,有利于延长发电时间,储存能量,保障后续发电,尤其是考虑到日落后的发电问题。
(4)既要从经济效益,又要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去谈。摩洛哥拥有的优势为资源优势,中国拥有技术优势,相互合作,有利于摩洛哥能源的开发,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缓解能源短缺的状况。熔盐太阳能是新能源,环保无污染,新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其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缓解大气污染。
该题以摩洛哥新能源的开发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洋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资源开发的有利影响等知识点。难度一般,综合性较强,需要基础知识扎实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体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14、【答案】解:结合图文材料,燥石村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数量丰富,集群状况好;村庄有400多年历史,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兼有,类型多样,地域组合状况较好;位于山区,交通不便。对该地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可从改善交通、品牌建设、接待能力提升及生态保护等方面分析。
故答案为:开发条件:原生态环境,风景优美,质量优;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丰富多样,集群状况好;民居风格独特,吸引力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差。 开发方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
【解析】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可从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的数量及集群、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组合状况、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具体为:改善交通,提高交通通达性;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注重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
本题考查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与旅游业发展的措施,关键是学生具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5、【答案】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PM2.5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双谷结构;浓度峰值出现在8~9时和19~20时,且19~20时浓度最高;浓度谷值出现在2~3时和14时,且2~3时浓度最低。峰值出现的时间8~9时和19~20时正值上海市交通的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汽车尾气的集中排放导致PM2.5浓度升高;上海市逆温层常出现于8时和20时,与峰值出现的时间相吻合,大气上暖下冷,气层结稳定,对流受限,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故PM2.5浓度大。 故答案为:
日变化特点:呈双峰双谷结构;浓度峰值出现在8~9时和19~20时,且19~20时浓度最高;浓度谷值出现在2~3时和14时,且2~3时浓度最低。
原因:峰值出现的时间正值上海市交通的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汽车尾气的集中排放导致PM2.5浓度升高;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是上海市逆温层经常出现的时间,大气上暖下冷,空气层结稳定,对流受限,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解析】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机动车的数量急剧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在城市中,机动车数量击中,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尾5气的排放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本题以2012~2016年上海市PM2.5浓度日变化为背景,侧重基本原理和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大气污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