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教师与家长懂得课外生活管理的重要性
青少年儿童时代是人生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人生成长中很多潜能、习惯、人格等的初步形成期,这个阶段应当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课外生活管理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品质,使其身心全面、健康成长。一方面,青少年儿童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自控能力等较差,课外时间相对较多,容易沉迷于电脑游戏、电视等,对课外时间缺乏合理的安排,这样就让他们将大量的课外时间花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感受不到大自然的魅力,也体会不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乐趣,这样会使生活枯燥乏味,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另外一方面,有些教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课外时间布置大量作业,某些家长给孩子买大量的辅导资料,大量挤占了孩子的课外时间,让他们的课外生活在无休止的题海中度过。这两种现象在小学中其实并不少见,因此,家长与教师必须摆正思想,还孩子一个应有的自由的课外空余时间,同时,加以正确的指引,让他们多多接触大自然,多与人交流,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与人合作,体会这一系列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在这些课外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 家长和教师应当对小学生的课外生活进行合理规划
在大力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在能力重于知识本身的今天,教师和家长应当充分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充分发挥机智,努力给孩子的课外生活增添亮色,而不是无休止的重复练习与对时间的绑架。具体说来,教师和家长应当将课外时间与空闲还给学生,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给他们一个快乐、充满阳光的童年。挖掘课外时间的意义,让他们在课外生活中过的快乐,充实而有意义。
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文化学习研究、科技活动、体育、文艺休闲、社会实践等,总之,凡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其潜能的活动,都可以在课外时间适当的开展。课外时间,家长和教师要让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的满足与展示,如小实验、课外观察、琴棋书画、种植饲养、课外阅读、环保行动等等。
3 加强小学生课外管理的途径
3.1 课堂教学,对小学生的课外生活进行指导
首先,知识渗透。课堂是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阵地,如何在课堂中渗透课外学习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渗透对小学生课外生活的指导,是很多教师都在思考与讨论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在课堂中对知识进行必要的延伸,给他们推荐相关的阅读资料,指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形成在课外生活中钻研与思考的习惯。
其次,思想渗透。小学生的学科教材内容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课外生活教育的内容。只要教师有意识的将对课外生活进行合理安排的思想进行渗透,就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讲述一些名人的课外生活事例,给他们思想上的启迪。其实,每个学科中都有相应的内容可以对小学生进行课外指导。如语文的作文不只是课内就能够完成好的,还需要一定的阅读量,需要对生活细心的观察;数学题都和生活息息相关,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更好的了解数学有很大帮助;思想品德中有很多名人的故事,他们对课外时间充分而合理的应用能够给小学生带来一定的启发。
再次,技能渗透。学习的美术、音乐、体育课等,都可以是教导小学生合理规划课外生活的良好机会。如音乐课欣赏的优秀音乐作品、体育课上学会的一些体育基本规则、一些小制作的方法等,随着时间的累积,他们就会逐渐获悉一种生活上的技能,而且会有意识的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境时将这种技能充分发挥。
3.2 家长配合
小学生在课外是否对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了运用,是否对教师推荐的书本进行了阅读,是否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技能,都需要通过家长才能够了解到,家长也是监督、指引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生活习惯的直接影响者。因此,家长应当配合学校的工作,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给孩子适当的指导,让他们的课外生活有声有色,乐趣无穷。
4 提高小学生课外生活时效性的措施
怎样将小学生的课外生活管理得到位而科学,如何让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充满乐趣与意义呢?这需求教师与家长两方面因素的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4.1 培养健康、积极的兴趣与爱好
积极的爱好与兴趣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热爱,让人乐观向上。每个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可能都会有所不同,而某些爱好可能会影响孩子人生的发展,帮助他
们日后的人生取得成功。因此,教师与家长应当尊重孩子的个性与特点,培养他们各个方面的兴趣,扩宽他们的知识面。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后,则要给他们适当的指导,有意识的在现实生活中,让他们的爱好有展示的机会,让他们的兴趣有激发的机会。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多搜集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对课本知识进行必要的延伸,给学生将名人轶事,给他们将名言警句,为学生打造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课余生活氛围。给学生展示课外生活成果的机会,促进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4.2 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课外生活的能力
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了解他们的课外生活情况,多引导他们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的一系列实践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懂得感恩。教师或家长在引导他们进行某些课外活动时应当真诚,给他们自由选择的空间,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课外生活的乐趣。给孩子适当的自由,少一些约束,多一些指引,少一些责备,多一些鼓励,就会让他们在充裕的课外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学会自主安排课外活动。
4.3 教师要经常和家庭联系
应当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让教师了解学生课外时间在家里的情况,家长也可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动态进行了解,这样,两方面的沟通多了,联系多了,自然就能够让双方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并且及时的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建议,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肯定,帮助树立学生的自信,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等,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5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思考,动手能力强,在大量的课外时间里若能够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管理与指引,则能够让其课外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就要求学校与家庭两方面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给他们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