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重点

2022-05-05 来源:钮旅网
第一章绪论

1、 卫生事业性质:我国卫生事业市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公益性、福利

性、生产性、人道性、技术性、经营性。

2、 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

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3、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地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4、 20世纪50年代卫生工作四大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结合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

众运动相结合” 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5、 我国卫生事业现状:

6、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

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我估计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

7、 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内容: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政策、卫生行政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8、 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1) 编制卫生发展计划和区域卫生规划的方法。

(2) 卫生政策分析的方法

(3) 卫生事业管理中的调查研究方法 (4) 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实验研究方法

(5) 卫生系统、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方法 (6) 卫生项目管理的方法

(7) 卫生服务营销管理的方法

(8) 国外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9、 卫生管理职业化:

第四章卫生组织体系

1、 卫生组织体系: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组织等);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职能的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

卫生组织体系构成:卫生行政组织、卫生服务组织、第三方组织 按城乡分:(1)在城市,卫生组织体系指的是城市卫生服务网络(2)在农村,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2、 卫生部职能:制定卫生政策和规划;制定卫生机构、卫生人力、卫生服务的标准;依法管 理和监督卫生事务

3、 其他健康相关的行政组织:中医药管理组织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组织 爱国卫生运动组织 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组织 劳动和社会保障组织

4、 卫生服务组织类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结构

5、 我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 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特点:(1)卫生服务层级为社区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卫生机构两个层级(2)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被称之为“六位一体即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及计划生育督导

我国乡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1)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由县及县以下卫生组织机构构成,形成“三级卫生保健网,即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幼健院等单位是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组卫生室(所)为基础的三级结构,服务面覆盖占中国人口80%的农村地区。(2)县级卫生机构承担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以及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及业务职责;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

6、 我国卫生组织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体系布局不合理导致服务可及性较差;2组织体系中的条块分割导致管理困难;3市场机制对多元组织机构的影响;4政府职能的缺位与不统一导致组织功能的不确定性--

7、 组织变革遵循的原则:1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2建立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

生服务的可及性;3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理利用卫生资源;4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卫生领域

8、 世界卫生组织的宗旨: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 职能:促进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改善公共卫生;推动确定生物制品的国际标准等

第五章健康保健制度

1、 健康保障制度:是指将预防保健、疾病诊治、护理康复、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作为保障服务的内容,形成了健康保障制度

2、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分类: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制度、商业性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农村医疗保障

3、 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1、国家卫生保健制度模式:特点:保险基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由政府进行计划性配置,费用增长相对缓慢,覆盖面广,有较好的普通性和公平性,有利于保障全体社会公民的身体健康;医疗机构主要为国家所有。为大多数公民提供免费的综合的医疗服务。代表国家:英国、瑞典、丹麦、芬兰、爱尔兰、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2社会保障模式(1)特点: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保险基金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共同负担,强调个人责任;参保者享受健康保险的权利与缴费义务相联系,实行社会统筹。互助共济:健康保险一般由中介组织实施,实行”现收现付”,政府对其是宏观监督和社会管理,注重政府的作用,强调全面的覆盖和平等的享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收入的横向转移,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同时强化自我保障意识,体现效率原则;筹资渠道法制化、多元化;基金有稳定来源,政府负担相对较轻 代表国家: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韩国、荷兰、哥斯达黎加、台湾3、商业保险模式:(1)特点:完全的市场化,不同险种由市场不同需求产生,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是一种默契关系,各自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公民自愿投保,共同负担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政府负担较轻。经营保险者主要以营利为目的,适应层次的不同需求,降低了医疗服务的成本,促进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营利性的医院在医疗院系中占主导地位,所有医院基本实行管与办的分离。代表国家:美国4、储蓄医疗保险模式:⑴特点:具有强制,根据法律规定,每个工作的人都必须依法参加保健储蓄,只建立个人储蓄账户,储蓄医疗保险,强调个人责任,个人通过纵向积累解决患病就医时所需费用,账户存款不足以支付费用时自费补差或以为来储蓄偿还,对于费用的约束性较强,较好的解决了医疗费用负担的代际转移问题,同时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政府负担较轻。代表国家:新加坡 4、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

第六章卫生政策分析

1) 卫生政策的定义:政府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而制定并实施的用以规范政府、公民和医院等社

会组织的目标、行为指南、策略于措施的总和。 2) 卫生政策的特征:政治性、复杂性、阶段性、系统性

第七章卫生服务规划工作

1、 卫生服务规划的原则:①协调发展的理念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③系统的理念④目标和过程的理念(加上适当的解释)。

2、 卫生服务规划的步骤:①背景分析:目的是综合性概括过去个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取得

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为确定今后工作的重点提供背景资料。②拟定目标③修正目标④制定战略⑤实施战略⑥监测评估。

3、 卫生服务规划评价方面:适合程度评价、足够程度评价、进度评价、效率评价、效果评价、

效益评价、影响评价

4、 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

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诸多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划的的卫生结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注:卫生区域规划周期为5年,最终目标:是区域内所有人群都能得到他们该得到的健康需求,同时又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5、 区域卫生规划特征:1针对特定区域2核心是优化配置卫生资源3涉及社会各个部门4从战略角度研究卫生问题

第九章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1、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服务过程导向的管理模式、客户需求的管理模式、供求互动的管理模式、整体质量管理模式。 2、 卫生服务质量标准面临的挑战:1个体化的卫生服务行为难以标准化2多样性的卫生服务步

骤和途径难以标准化3以患者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思想观念和标准还很缺乏4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难以满足要求5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等软件难以满足要求6卫生

服务供求双方的沟通渠道商不通畅

第十章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1、 我国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中国卫生人力资源的人数规模,卫生人员占全国职工人数的5.0%;中国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增长速度放慢,城市人生人员比重增加10%,农村减少10%,学历层次有较大提高。

第十二章卫生系统绩效评价

1、 绩效评价的方面:评价主题、评价维度、评价指标三个方面。

2、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具体指标:减寿人年数PYLL 无残疾期望寿命LEFD 健康期望寿命

ALE 伤残调整寿命年 DALY 伤残调整期望寿命DALE 健康的不公平性HI 3、 卫生系统反应性的内容:是卫生系统的产出之一,指医疗卫生机构对个体普遍合理期望的认知和适当的反应。不是指个人期望的反应,而是公众普遍合理期望的反应。 4、 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构成:第一部分(对个人的尊重):尊严、保密性、自主性,第二部分(以病人为核心):及时关注、社会支持、基本设施质量、选择性。 5、 卫生系统反应性评价的意义:①了解公众的合理期望是卫生系统管理的核心②反应性涉及基本人权是基础,反映行动目标的核心就是保护和提高基本人权③卫生系统少量的投入就

可以改善反应性的部分指标④反应性的改善比健康改善要快得多。 6、 筹资公平性: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卫生投入,个人或家庭对卫生的投入应当按照其收入水平

和支付能力而言,而不是根据其所得的服务成本来确定。

第十四章初级卫生保健管理

1、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含义:它指的健康是从家庭、学校和工厂开始的,人们必

须在其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保持健康;人们将运用比现在更好的办法去预防疾病,减轻不可

避免的疾病和伤残的痛苦,通过更好的途径进入成年和老年并安然告别人世;在居民在公平地分配一切卫生资源;所有的个人和家庭在能接受和提供的范围内通过充分参与,享受到基本的卫生保障服务;人们将懂得自己有理了拜托可以避免的疾病桎梏,来创造自己及其家庭的生活,并且明白疾病不是不可避免的。

2、 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含义:1. 初级卫生保健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它使卫生保健服务最

大限度地深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所。2初级卫生保健的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科学依据的、其费用个人和政府支付得起的方法与技术。3初级卫生保健的承担者除了卫生部门外,还包括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并且通过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广泛参与才能实现。4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是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控制和消灭一切危害人民健康的各种因素5开展初级卫生保健的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公平地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从而促使全体社会成员达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高可能的健康水平。

3、 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原则:社会公正原则、社区与群众参与原则、部门协调原则、成本效果

和效率原则

4、 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内容: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医治病伤、康复服务

第十五章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1、 社区卫生服务:使社区服务中的一种最基本的、普遍的服务,有全科医生为主要卫生人力的

卫生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的卫生服务。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等为一体。 2、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1基层医疗保健、2人格化照顾、3综合性照顾、4持续性服务、5协

调性服务、6可及性服务、7以家庭为服务单位、8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9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10预防为主、11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3、 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1有利于优化配置卫生资源2有利于卫生事业适应社会需求3有利于

坚持“预防为主”的积极战略4有利于抑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5有利于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6有利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7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8有利于医学模式转变

4、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1)健康教育2)社区医疗3)社区预防4)社区康复5)社区保健6)社区计划生育服务

5、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以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服务人口约

3-5万;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应少于400平方米;科室设置 设有开展全科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和信息资料管理等工作的专门场所;辖区每万人至少配2名全科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站1-1.5万人设置,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应少于60平方米.

第十六章医政管理

1、 医政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其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 2、 医政管理的性质: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政务管理,由此决定了医政管理工作具有法律强制

性、社会公益性、职业人道性和时效性等基本属性

3、 医疗机构的分类:12类 P314

4、 医疗卫生技术准入评估的几个方面:对医疗卫生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

理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

5、 医院感染分类: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腹部和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

系统、手术部位、皮肤和软组织、骨,关节、生殖道、口腔、其他部位 6、 医疗急救概念: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构成:指挥调度系统、通讯联络系统、运输救护系统、自救互救系统、医疗抢救系统和情报信息系统

7、 我国采购血机构:分类:血站,单采血浆站,18-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血站职业许可证》有效期3年,《单采血浆许可证》2年

8、 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

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生损害的事故。

9、 医疗事故的特性:1、行为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发生在医疗搞活动中争议的事

件3、违法行为是过失4、造成患者人身伤害5、过失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五者缺一不可。

10、 医疗事故分级:一级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甲、乙两等);二级指造成患者重度

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甲乙丙丁四等);三级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

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甲乙丙丁戊五等);四级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 P335图

第十七章疾病控制管理

1、 传染病分类: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甲类:鼠疫、霍乱,乙类:人管然性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肺结核、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梅毒、疟疾、伤寒和副伤寒。丙类:肺结核、血吸虫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

2、 慢性病:指长期的、不能自愈和几乎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

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代谢性异常、精神异常与精神病、慢性职业病、遗传性疾病 、其他疾病等。

3、 慢性病引起的危险因素:人口年龄结构改变和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化和人口迁移、

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4、 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后者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组织3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6、 地方病流行特点:1病情重、范围广 2危害大 3病因单一,疾病流行地方性明显 4病

区偏远,病种多,防治难度大 5季节性,易反复

第十九章 药械监督与管理

1、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Drugs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在药品生

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系统

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2、 GSP(Good Supplying Practice for Drugs)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针对药品在流

通环节所有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因素,为保证药品质量,防止质量事故发生而制定的一套药品经营管理的质量保证规范,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3、 基本药物:可译为精华的药物。有两层含义:一是已上市药物中最为精华的;二是最基

本的,是满足人群重点卫生保健需要的药物,而且其价格是社会公众能够负担的。

通过基本药物可以使社会的资源得到最优化使用。

4、 基本药物遴选原则: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要并重。

5、 假药:1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成分不符的;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以其他药品

冒充此种药品 有以下情况之一按假药论处: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

使用的 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3变质的 4被污染的 5使用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

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6所标明的适应证或功能主治超过范围的

6、 劣药:1未标明有效期或有效期的 2不注明或更改生产批号的 3超过有效期的 4直接

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和敷料的 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7、 药品广告管理的原则:

8、 医疗器材分类:第一类 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材 第二类

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材 第三类 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

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二十章 中医药管理

1、 中西医结合内涵

第二十二章 卫生改革与发展

1、 卫生改革:是一个促进国家卫生政策、规划和实践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这些变化将通过改变卫生的重点、法律、规则、组织和管理结构以及筹资安排而实现。卫生部门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改善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2、 卫生改革动力:1人们对卫生保健的期望值提高、需求增加 2卫生保健费用增长 3支付

能力有限 4对传统体制的怀疑论 5卫生服务体系的官僚化 6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7对行医行为的新认识

3、 卫生改革的步骤:确定问题2、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3、政策开发 4、做出政治抉择 5、

实施改革 6、评价改革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