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稻生产根底知识
1、水稻一生包括几个生育阶段
水稻一生从种子发芽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直到新的种子形成为止。根据水稻一生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状况的不同,通常划分为两个生育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4个生育时期,即秧苗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及结实期。
〔一〕水稻营养生长阶段
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到幼穗分化前,在这一时期内主要是摄取养分长植物体,为过渡到下一发育阶段积累必要的营养物质。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幼苗期和分蘖期。幼苗期是指秧田期内稻种发芽,出苗到插秧前,分蘖期依分蘖时间和速度不同,又分为分蘖始期,最高分蕖期、分蘖末期等。分蘖期间分蘖数开始时增加较慢,数量少,称分蘖始期,随着稻株同化作用的增加,生长旺盛,分蘖速度加快,分蘖茎数迅速增加以至到达最高分蘖数,称最高分蘖期,最高分蘖期以后,分蘖茎数的增加又趋于缓慢,以至分蘖茎数停止发生,即分蘖末期。水稻发生的分蘖并非都能成穗,只有有效分蘖茎数才是每亩穗数的根底。因此,了解水稻分蘖特性后,在农业生产上就要千方百计的采取促进措施,争取多一些有效分蘖。如果分蘖期光照充足、温度高、环境条件好,栽培上施足基肥,加强肥、水管理,供给稻株充足的营养物质,促使早生快发,就能到
实用文档.
.
达早分蘖,低节位蘖数多,有效分蘖数多,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保证在一定面积内到达最高的有效茎数。因此,分蘖期是决定穗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二〕水稻生殖生长阶段
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生殖生长阶段是指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的种子形成。在这个时期要吸取大量营养物质,除建造植物体外,还要转化形成生殖器官,开花结实。生殖生长期包括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幼穗形成期从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到抽穗为止。结实期是从抽穗开花到籽粒成熟为止。幼穗形成期间,稻株节间迅速伸长,植株高度增加很快,所以这个时期又叫伸长期,这个时期是决定每穗粒数多少的重要时期,也是关系到产量上下的重要时期。此期如外界环境条件良好,营养充足,每穗粒数就多,那么获得高产可能性就大,反之,外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稻穗生长发育,营养条件很差,穗头小,籽粒少,产量不高.从氮素供给情况看,从幼穗分化到抽穗结束,所吸收的氮素数量约占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总量的30%左右,为此,栽培上特别强调在前期施肥缺乏的情况下,采用施穗肥的措施,补充营养,以增加粒数。结实期是结实率的上下和粒重的决定时期,此期营养条件妤,那么结实率高,籽粒饱满,相反,养分缺乏,影响千粒重,因此,这个时期水稻继续吸收养分,氮素需吸收l0%左右,如此期养分缺乏,应施粒肥,增加粒重。结实率是指除去未受精的空壳和很早停止发育的秕粒以外的谷粒占全穗所有粒数(含秕粒)的百分率,成熟率还应除去结实率中不够充实的谷粒,因此,成熟率的标准要求比结实率高。
实用文档.
.
2、划分水稻品种早、中,晚熟的标准
人们常说这个水稻品种是早熟种、中熟种或晚熟种。那么,划分水稻品种熟期的标准是什么?可概括为三条:一是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总天数,二是不同品种稻株的主茎总叶数,三是有效积温数。 以从播种到成熟所需天数作为水稻熟期划分标准,各地区分法有所不同,从我们延寿县大体上认为:凡全生育期即从播种到成熟在110—115天以内的叫早熟稻种,在115--125天的为中熟稻种,在125天以上的为晚熟稻种。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长短不是固定的,常因地区不同和种植季节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熟期,同一地区由于气候的变化和播种期的不同等,也常常出现差异。所以,仅用生育期所需天数作为区分熟期的标准不够全面,对此提出了用主茎总叶片数的多少来区分熟期。我们黑龙江一般以主茎11片叶的作为早熟稻品种,主茎12片叶的作为中熟稻品种,主茎12片叶以上的作为晚熟稻品种,因为一个品种一生中叶片的多少受播种期和气候影响较小,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用叶龄数能够比拟准确地划分生育期。划分品种生育期长短,除了上面两条以外,有效积温也是一个很重要依据,不同生育期的品种一生中需要的有效积温数是不一致的,一般早熟品种要求有效积温少,晚熟品种要求有效积温多。我县以积温低于2300度的为早熟品种,积温2300—2450度的为中熟品种,大于2450度的为晚熟品种。
3、水稻种子是由那几局部构成的
水稻种子是稻苗生长的根底。水稻的种子即谷粒,植物学上叫作谷粒的最外层是谷壳,谷壳分两片,外面的一片叫
实用文档.
.
外颖,里面的一片叫内颖,谷粒的顶端叫稃尖,稃尖有的延伸成为芒,芒的有无、长短和色泽是鉴别水稻品种的依据之一。谷壳的里面是果实,即糙米,果实由胚和胚乳两大局部组成。糙米重量的98%是胚乳,胚乳含有丰富的淀粉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是人类食用的主要局部,也是秧苗生长初期的营养供给“仓库〞。糙米大多数是白色透明的,也有少数品种糙米外表是紫红色的,糯米为乳白色,大多数米粒的腹部与中心处有一白色不透明的局部,在腹部的叫腹白,在米粒中心处的叫心白。腹白和心白组织松疏,米质差,加工时容易成碎米,所以,米粒腹白、心白的有无和多少是鉴别米质好坏的重要标志。
胚位于米粒腹面的基部,由胚芽、胚轴,胚根、盾片 (子叶)几局部组成,是发育成幼苗的雏体。种子发芽时,胚根向下生长发育成根,胚芽向上生长,发育成秧苗的地上局部。
4、何谓水稻产量
所谓水稻产量包括两个概念:
一是生物产量:是指水稻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的总量,即整个植株(不包括根系)总干物质的收获量。其中有机物质占90一95%,矿物质占5一10%,故有机物质是形成产量的主要物质根底。
二是经济产量(一般产量):即按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稻谷收获量。
作物的经济产量是生物产量的一局部,经济产量的形成,以生物产量即有机质总量为物质根底,没有高的生物产量,就不能有高的经济产量。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经济系数。水稻的经济系数为50%左右,玉米的经
实用文档.
.
济系数为25— 40%,大豆的经济系数为30%左右。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三者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水稻在正常生长情况下,经济系数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一般也较高,所以提高生物产量是获得水稻高产的根底。
水稻产量(经济)结构包括哪些因素
水稻产量由每亩有效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和粒重(千粒重)构成,通常叫做产量三要素。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在一定范围内随根本苗数增加而增加,但是,每亩穗数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后,穗数与粒数的矛盾增大,即每亩有效穗数的增加反而引起每穗结实粒数的减少。假假设因增加穗数造成每穗结实粒数减少的损失,不能由增加穗数来弥补时,就会导致产量下降。千粒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但如气候条件差、栽培管理不当,千粒重小,也能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由此可知,只有合理选择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正确协调个休与群体关系,调整产量各因素之间最正确构成,才能获得高产。
5、水稻育秧“干长根,湿长芽〞的意义
水稻种子萌发是先出芽还是先出根,取决于种子萌发时所处的环境条件。稻种经过浸种处理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胚芽的萌动比胚根伸长速度快。在正常浸种催芽过程中,稻种刚“扭嘴〞或“破胸〞或“白〞时,首先看到的是小白点,这个小白点就是胚芽鞘先突破种皮和颖壳的部位,而后胚根长出。未经浸种处理的干种子播在湿润的土壤中,由于氧气充足、水分少,胚芽的萌动和伸长速度较缓慢,而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和颖壳,先长根。但同样干种子播在水
实用文档.
.
育苗床的泥浆耻,因水分充足,结果先发芽,后长根。
稻种露白后,长芽发根的快慢与土壤中水分和氧气多少有关。如稻芽播在水多、氧气缺少的苗床里,胚芽生长较快,而胚根生长缓慢,但在氧气缺乏的湿润秧田里,幼根生长快,胚芽生长较慢。
通常说“湿长芽,干长根〞。“湿〞是指有水份大,“干〞是指水份小。水份的大小直接影响氧气的多少。近年来推广的旱育苗较好的解决了供给秧苗充足氧气的问题。水稻育秧从播种到2叶期的主要栽培任务是促进秧苗及时扎根。只有在扎好根的根底上,才能获得壮苗。生产上旱育苗在浇足底水播种的根底上,出苗前—般不补水。当苗达1叶1心时,如床面表现缺水,要用喷壶浇补给水份,切不可用大水漫灌的方法补水。其道理就是要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以利于促进秧苗扎根。另外大水漫灌还会使地温下降,也不利于秧苗的生长。这就是稻农常说的“育秧先育根〞。
6、水稻根系发生与分布的规律
水稻根系是纤维根系或称为须根系。由于发生的先后和部位不同,可分为种子根,冠根和不定根三种
(1)种子根(初生根,胚根)直接由种子生出。当种子发芽时,由胚根直接发育来的一条根,是最初出现的唯一的一条种子根。此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支持幼苗。一般待冠根形成后,即萎枯,好象婴儿的乳齿一样,到一定时期即换为永久齿。
(2)冠根(后生根)发生在茎秆基部近地面3厘米左右的茎节上。通常在茎的最下部一,二、三、四各茎节成轮状发生,数目甚多,形成稠密的根群(须根)。随着分蘖增加,根
实用文档.
.
群也逐渐开展,每一纤维根上又发生多条支根 。一般老根呈褐色,新根呈白色。新根近根尖局部生有根毛。土壤疏松或通气性好时,那么根毛较多,如长期一直生长在水中,那么根毛少甚至没有,所以,通气良好的稻田,根群发育也好。
水稻根群的分布,不同的生育过程分布不同。如分蘖期,根群向横向扩展较快,根系呈椭圆形,茎伸长期开始以后,向下伸长的趋向大了,转变为倒卵形,在良好生长条件下,根群幅度达40厘米,深达50厘米以上,开花期,根部不再继续伸展,活动能力逐渐减退,接近成熟朝时,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完全停止,以后水稻的生育和结实所需要养分,全靠植株体内的养分转移维持。
(3)不定根:一般指冠根以外的根,由地上局部茎节上所生。在一般生长状况下,不定根是不发生的。只有稻株倒伏后,或稻茎压于水中或土中,每节才可发生不定根。
7、为什么说“白根有劲,黄根保命,黑根生病,灰根要命〞
为什么从根的颜色就能知道根的活力呢?白根一般都是新根或是老根的尖端局部,这些根成一个氧化圈,使周围的土壤呈氧化状态,形成一个氧化圈,可将其周围的可溶性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沉淀,而不聚积在根的外表,保持了根的白色。白根有很强的生理功能,生命力和吸收能力都很强,所以说白根有劲。黄根是老根和根的基部外表。这些根因为老化,外皮层细胞壁增厚,泌氧能力下降,“氧化圈〞缩小到贴近根表,三价铁沉积在根上,成为黄褐色铁膜。这层铁膜有保护作用。可防止有毒物质浸入根的内部。但这种根系吸收能力大大减弱。长期淹水以后,由于土壤内氧气缺乏,
实用文档.
.
有机质进行嫌气分解,产生硫化氢等一系列有毒物质。当硫化氢和二价铁相结合时,便生成硫化铁(黑色)沉淀在根表。这种根生理机能已大大衰退。所以说黑根生病。
当土壤中有一定数量的二价铁存在,可以及时去除硫化氢的毒害作用,对水稻生长是有益的。假设土壤缺少铁元素硫化氢得不到消除,对根的毒害作用是很大的,能抑制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吸收功能,使稻根中毒死亡。硫化氢中毒病症是,拔起稻苗观察根系呈灰色水渍状,有臭鸡蛋气味,所以说灰根要命。
8、水稻分蘖
水稻分蘖发生是有规律的。正常情况从第1片叶的叶腋伸出分蘖。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分蘖发生不规律。如稀播壮秧,秧苗生长健壮,有时分蘖从不完全叶长出;再如病、弱秧、播量大,秧苗生长细弱,分蘖发生就无规律,蘖位高,分蘖晚或不分蘖,所以,分蘖发生部位是水稻生育健壮与否的标志。壮秧是从主茎第4片叶(不算不完全叶)抽出的同时在主茎第1片叶的叶腋中出现第1蘖,第5片叶开始生出的同时,在第2叶的叶腋中伸出第2蘖,依此类推。这就按一定规律,即主茎新出叶位与分蘖长出的节位总是相差3个叶。节(n一3,n是主茎叶片数,n大于3)。
〔1〕水稻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有效分蘖是分出的蘖最后能长成有效穗并结实,每穗实粒5粒以上的分蘖,分蘖不能成有效穗或中途死亡或每穗缺乏5个成粒的分蘖均为无效分蘖。有效分蘖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即有效穗数。在生产上应采取促进措施,争取更多的有效分蘖,减少无效分蘖。水稻有效分蘖期,一般在最高
实用文档.
.
分蘖期前7—15天,此时的叶龄指数在70一75之间。因此生产上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分蘖早生快发,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数,这是分蘖期管理的主攻方向;另一方面还要适当控制后期分蘖,防止分蘖发得过头,无效分蘖过多,消耗养份,影响光能利用率。
〔2〕什么时期出生的分蘖才能长成有效穗
什么样的分蘖才能成穗,主要决定于分蘖出现时间和独立生活能力。分蘖出现在三片以前,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由主茎供给的,分蘖本身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到了3叶或3叶以后,分蘖便陆续从自己的第一叶上发出冠根,吸收水分和养分,维持独立生活。同时分蘖本身也有了—定的叶面积,能制造有机物,以满足本身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一般必须有3片叶的分蘖才可能成为有效分蘖。
水稻长穗拔节后,主茎和分蘖由于茎秆和稻穗等迅速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对小分蘖便照顾不上,这时如果分蘖还不到3叶时,由于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供给,便停止生长,而成为无效分蘖。一般主茎每长一片新叶约需5一—6天,分蘖每长一片叶也要5天左右。这样便要求分蘖至少在长穗,拔节前1 5天左右出生,才能长到3片叶子,成为有效分蘖,在此以后发生的分蘖,由于生长的时间不够,那么多半无效。
必须指出,分蘖有效与否,除与发生时期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生长环境有密切关系。如有些稻田于前期肥量过多,分蘖过多,群体过大,田间郁蔽严重,处于稻株下层的分蘖,即使具有4片叶,也会因光照缺乏,而成为无效分蘖。相反,插得较稀,群体较小,光照条件较好的稻田,肥水条件又能跟上,有些只有2—3片叶的小分蘖,也有可能成为有效分
实用文档.
.
蘖。所以,合理栽植,使群体和个体生长协调,是提高分蘖成穗、实现穗多、穗大的重要措施。此外,肥料水平与分蘖能否成穗也有密切关系。肥料充足,有些小分蘖也可以成穗。肥料缺乏,有些大分蘖甚至主茎也可能死亡。所以,分蘖期田间管理的任务,除了促使秧苗早生快发外,还要创造有利于分蘖成穗的条件,力争较多的分蘖成穗。 〔3〕影响水稻分蘖的因素有哪些
水稻分蘖与栽培技术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度是影响水稻分蘖的重要因素。分蘖的最适温度是28-—31℃,低于18℃就不会发生分蘖。水稻分蘖的部位一般都在表土下2—3厘米处。因此,影响分蘖最直接的温度是水温和泥温。据研究,分蘖期白天浅灌1—2厘米水层比深灌4厘米的泥温高1—2℃,而晚上浅灌的反而比深灌的低0.5度左右。所以,分蘖初期白天采取浅灌水的方法,对于提高泥温,促进分蘖的发生和生长是有效的。
插秧的深浅与分蘖发生的快慢也有密切关系。秧苗浅插,表层通气良好,泥温也容易升高,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如果秧苗深插达7厘米时,春天的泥温要比3.5厘米的泥温低1—2℃左右,而且分蘖节要到达泥表后才能分蘖,这样秧苗被迫形成“二段根〞或“三段根〞消耗养分。而^每伸长一个节间,约需时间5—7天,分蘖期延晚,有效分蘖大大减少。
光照对分蘖也有很大影响,秧苗移栽后,如果阴雨天多,光照缺乏,光合产物少,叶鞘增长,秧苗细瘦,不利于分蘖的发生。反之,分蘖期晴天多,光照好,叶鞘较短,植株生长健壮,分蘖多而快。
实用文档.
.
营养元素供给充足与否和分蘖发生有密切关系。一般营养水平高,分蘖发生早而快,分蘖时间也延续得长,反之,营养水平低,分蘖发生缓慢,停止早。营养元素中氮,磷、钾三要素对分蘖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中以氮素影响最大,所以,肥田,速效氮肥供给充足,及时,分蘖早。故应早施分蘖肥,使其早分蘖。
9、水稻开花的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水稻属疏散圆锥花序。稻穗从苞叶抽出后,很快开始开花。全穗开花顺序,是从穗顶部渐渐向基部。每个梗上的一次枝梗或二次枝梗开花顺序是,最尖端的颖花先开,其次是这个枝梗基部颖花开,而后沿基部向上开花,最晚开花的通常是顶端第二朵颖花。就水稻全穗来说,开花最盛期是在抽穗后第3、4日,约占开花总数的50%以上。一穗花期与穗型大小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普通水稻品种一穗的花期为7一8天,大穗型品种有的可达12天之久。水稻开花规律与成粒先后有密切关系,先开花,先灌浆,先成粒。最后开花是顶部第二朵颖花,最后灌浆。如霜期来得早,大多数难以成粒。
水稻开花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开花最适宜的温度为26—30℃,最高温度为40—45℃,最低温度为15℃。但当气温低于21℃或高于31℃,花药的开裂就要受到影响。温度太高对早、中水稻开花影响最大。据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 35℃是开花的受害温度,时间以开花前0—24小时受害较重,其中以尚未开花和虽已开花但子房尚未伸长的颍花受害最重。颖花一旦受精完毕,子房开始伸长,高温的影响就渐次减小。就整个稻穗来说,以抽穗的当天受高温影
实用文档.
.
响最大。
除了高温影响造成空壳外,低温也是造成空壳的重要因素。据研究,水稻抽穗开花期受低温危害的温度指标粳稻为5日平均温度低于20度。
另外,降雨,干旱和风力等对开花授粉也有影响。空气枯燥加上高温,花粉的寿命缩短,生活力降低,甚至枯燥死亡,降雨时颖壳难以张开,但花丝可以在颖内伸长,花药也可以裂开,进行闭花授粉。正在开花时遇到大雨,那么花粉被冲洗,使授粉率降低。阴雨天多,日照少,花粉发育不良,也使空秕粒增多。大风影响授粉效率。晴暖微风的天气,对开花最为有利,授粉好,结实率高。
水稻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上午9一10时开花,11一12时最盛,下午2—3时停止。
10、影响水稻幼穗发育的外界环境条件
幼穗分化是水稻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幼穗分化以后,水稻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时期。这个时期植株生长虽迅速增大,根的生长量是一生中最大的时期,植株叶片相继长出,全田叶面积也达最顶峰。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将近占一生中干物质总量的50%左右。因而也是水稻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据测定,对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一生中总吸收量的50%左右。这个时期,不仅需要大最的矿物质营养,而且对周围外界环境条件反响也十分敏感。环境条件对水稻幼穗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幼穗分化期最适温度为26—30℃。据研究,昼温35℃左右、夜温25℃左右的温差最利于形成大穗。幼穗分化过程对低温的敏感时期是在减数分裂期以后2—3天,
实用文档.
.
即花粉四分子体和小狍子发育期。此欺如遇17度以下低温,花粉粒的正常发育就开始受影响,如遇15度以下低温,花粉粒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雄性不育,而引起结实率大大降低。如在减数分裂期前后遇低温,可在夜间灌水8—10厘米,提高穗部温度。
(2)日照时数和光照: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对枝梗和颖花的发育也有很大影响,日照时数过短或光照缺乏,都会造成分化的杖梗及颖花退化,这种现象以大穗型的品种更为突出。
(3)水分:水稻进入幼穗分化以后,植株生长量急剧增大,此期为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不能缺水,但长期淹水,特别是灌很深水层也是不利的。
(4)营养:幼穗发育期间,需要较多的氮、磷、钾等矿物质营养,特别在减数分裂期前后,养分缺乏会导致枝梗和颖花的退化。正确施用穗肥,是增产的有效措施。
除此之外,水稻在幼穗分化以后,人在田间走动多,踩断了稻根,秧苗不易再发新根,就会影响水稻后期生长。所以,到了孕穗期以后,就不要轻易下田。
11、水稻成熟要经过几个阶段?什么时候撤水好 根据稻谷成熟过程和谷壳颜色变化等可将水稻成熟过程分为以下4个时期。
乳熟期:乳熟期就是一般说的灌浆期。在米粒内有淀粉积累,并出现白色乳液时即开始灌浆。一般开花后3-4天进入灌浆。以后米粒随着淀粉的积累,米质逐步变硬成白色,背部仍为绿色,这是灌浆期的标志。这个时期一般7—9天左右。
实用文档.
.
蜡熟期:米粒硬结,手压仍可变形,背部绿色逐渐消失。谷壳稍变黄色。此期经历7--9天左右。
完熟期:谷壳黄色褪淡,枝梗枯槁,顶端枝梗易折断,米粒偶尔有横断痕迹。
水稻成熟期的长短因气候和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气温高成熟期短,气温低成熟期延长。全穗完熟,一般中熟品种大约需40天,而大穗型品种需45天以上。
一些地区收获前常因撤水过早而影响籽粒饱满度。水稻在灌浆结实期的合理用水,是到达养根保叶,使水稻能清秀活熟、灌浆足、粒重大的重要条件。为此,一般在收割前 7天左右灌最后一次水。但要根据当时土壤含水量及天气、水稻成熟情况灵活决定撤水时间。
12、水稻为什么选种前一定要晒种
水稻越冬贮藏期间,生命活动非常微弱,播前进行晒种,可以增加种皮的透气性,有利于贮藏过程中种子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排除,也有利于氧气、水分等迅速进入种子内部,提高酶的活性,使种子内含物迅速从凝胶转变成溶胶,促进内部新陈代谢,增强种子活力。所以,晒过的种子比未晒的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也强。
晒种还有消毒杀菌的作用。通过晒种,附着种子外表的病菌大局部可以杀死,从而可以减轻由种子传播的某些病害的发生率,晒种还可以消除种子间含水量的差异,使种子枯燥均匀。
13、苗床上出现“白芽病〞是怎么回事
水稻播种后,种子发芽需要吸收充足的水分和氧气,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促使酶旺盛活动,形成新细胞和分化
实用文档.
.
新器官,到达正常发芽,出苗。然而如果苗床湿度太大,稻种在淹水情况下,由于氧气缺乏,仅有芽鞘“徒陡〞,叶绿素难于形成,成为白色芽,幼根发不出来,往往形成畸形芽,群众通称为“白芽病〞。产生“白芽病〞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苗床湿度过大,二是温度低,光照缺乏,三是覆土过厚。如果是苗床湿度过大造成的,应选择晴朗天气,将棚膜翻开,即降低了苗床湿度,又可使苗床直接受阳光照射,使幼苗健壮生长,同时修好排水沟,降低床面湿度。如覆土过厚,幼芽顶出硬盖,可用小木棍拍打盖土,使盖土破碎,以利幼苗出土。总之,要抓好产生“白芽病〞的原因,灵活采取措施,使病苗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14、秧苗发生药害怎么办
农药对水稻的药害,常因药剂变质、不了解农药性质误用、用量过多、浓度过高、施用不均匀等而引起。常见药害病症有;焦斑、黄化、畸形、青立等。如喷施2,4—D农药,由于施用浓度过高而受害,造成水稻植株矮小、叶色墨绿,叶片变硬、分蘖受到抑制,用药后20—30天出现管状叶(叶片呈葱管状)。使用农药前要认真检查,切不可草率用药,不要使用质量不好或变质失效农药。发现受药害的秧苗,要灌水冲洗,降低农药浓度,减少药害危害程度,加强水、肥管理等。
15、什么叫水稻“吐水〞现象,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清晨在稻田观察,会发现水稻叶尖多有晶莹的小水珠出现,这些水滴,并非露水,而是水稻叶片“吐水〞形成的。
为什么说水稻叶片上的水滴是“吐水〞而不是露水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露水是水汽的结晶,类似比拟纯洁
实用文档.
.
的蒸馏水,而“吐水〞是由根部吸收的水分向外自动“吐出〞的,含有水稻根部吸收的多种无机盐类,可以通过测定得知,二是露水一般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叶片上,而“吐水〞主要集中在叶尖,特别是直立的新叶叶尖上,这是由于稻叶的尖端有一水孔的缘故。水孔是专门用于排除水分的一个小孔,秧苗夜间或黄昏吸收的水分,除支付生命活动和少量蒸散外,多余的水分便从水孔中向外“吐出〞。根系生长旺盛、健壮,吸收的水分就多,从水孔中吐出的水分也就多,根系生长瘦弱或者有病时,吸收的水分就少,从水孔中“吐出〞的水分也就相应地少或没有。所以有经验的稻农,不需看水稻根系,只看叶片“吐水〞的多少,就可以判断根系生长的强弱。
在生产上,通过“吐水〞现象可以得知秧苗是否返青,因为移栽时根系受伤,影响吸收,没“吐水〞现象。叶尖“吐水〞说明根系已恢复吸水功能,这就意味着秧苗已返青。此外,“吐水〞是稻株生长健壮的指标。壮苗“吐水〞多,僵苗“吐水〞少。开花时水稻“吐水〞多,说明根系生长健壮,光合产物合成运输顺利,灌浆也就快。 “吐水〞也可以反映晒田程度。晒田较重时,根系吸收受到抑制,“吐水〞少。所以利用“吐水〞多少,作为观察水稻植株生长健壮与否的标志,是一种方便又科学的方法之一。
16、秧田期幼苗生长不整齐怎样调整
秧田期幼苗生长不整齐,常出现一侧高,一侧矮。产生的原因是通风炼苗方法不当。苗高的一侧是因为炼苗时农膜经常盖在上面,温度高,秧苗比撤膜侧生长快,而经常通风炼苗侧的秧苗,由于通风时撤去覆盖在上面的农膜,秧苗比覆盖农膜侧矮。所以造成同床苗一边高,一边矮,高矮不
实用文档.
.
齐。出现上述情况的补救方法是,苗矮侧覆盖农膜,而秧苗高侧暂时不盖农膜,待秧苗整齐后再一起采取统—理方法。这样管理3—5天就可以了。
17、秧苗到了插秧时期不能及时插秧和秧苗徒长怎么办
秧苗生长到了插秧期,因某种原因不能及时插秧,这种情况下管理秧苗的方法:一是继续“蹲秧〞,少浇水或不浇水,促进根系下扎;必要浇水时也要减少绐水量和给水次数,不旱到一定程度(不打蔫)不给水。二是采取寄秧方法。
秧田期秧苗徒长是经常遇到的,尤其在没通风炼苗前,秧苗遇高温天气易徒长。此时,一些稻农更不敢揭膜通风,怕揭膜打蔫,发生青枯病。不揭膜秧苗更徒长。秧苗徒长除通风炼苗促进根系生长外,还应施用多效唑控制秧苗徒长。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型,广谱性杀菌剂。多效唑应用水稻育秧,具有促使秧苗矮化,增加分蘖,促进根系发育的壮秧优点。水稻育秧喷上多效唑不仅能培育出壮秧,秧苗矮化,健壮,而且插秧后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是一项简便、易行、有效的增产措施。
主要技术有:
(1)喷药时间:水稻浸种或在秧苗l叶1心期喷药。 (2)药量要准:药量大过于矮化,影响秧苗正常生长,药量缺乏达不到矮化壮苗作用。一般每亩用15%多效唑100一—150克,对水50公斤,均匀喷洒在秧苗上。
考前须知:
喷药当天遇雨要重新喷药,但药量可适当减少。喷
实用文档.
.
药过程中应经常搅动药液,边喷药边搅动。
18、确定适宜插秧密度的因素有哪些
适易的插秧密度是水稻获得高产的中心环节。生产上要求水稻的个体与群体都要发挥得好,这样能充分利用空间、光能、水分、养分、二氧化碳等有利条件,发挥增产潜力,实现稳产高产的目的,同时还要根据当地当时的生产条件、施肥水平、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机械化程度、劳动力状况,栽培技术水平、水源条件、秧苗素质,插秧时间,历年病虫害危害程度、产最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考虑,保证高产的实现,从而选择最正确插秧密度形式,切不要千篇一律的以一个标准模式盲目的定下来。一定要建立在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的根底上,既不过稀, 又不过密。过稀,分蘖时间长,封行晚,如肥力缺乏,水条件不好,成穗少,产量也不会高,过密,会造成秧苗拥挤,在水、肥过足的条件下过早封行,叶面积指数过大,下部阴郁,死叶,病害重,穗虽多,但粒少,易倒伏,也不会高产。
提倡推广合理稀植,但要因地削宜。土地肥沃、高肥稻区、秧苗健壮管理水平高的移栽规格易稀; 肥力较低或瘦地,秧苗质量不好插秧规格易密些。合理稀植之所以增产效果明显,原因是个体充分发育和群体平衡开展,也就是在足够穴数、穗数的前提下,培育健壮的单株,到达穗大,粒多,粒饱。
合理稀植应遵循以下几项技术环节:
(1)要育壮秧,尤其是应早育壮秧, 早插秧,保证肥水条件好。
(2)加强肥水筲理,要改变过去施大头肥肥的方法。
实用文档.
.
(3)合理稀植还应遵照肥田宜稀,瘦田宜密的原那么,并考虑品种特性,因地制宜。
19、水稻一生需要哪些营养元素
水稻生长依靠地上部的叶,叶鞘和茎吸收光,热和二氧化碳,依靠地下部根吸收水分和各种营养元素制造有机物质。这些营养元素中有多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特种元素。多种元素有碳、氧、氢、氮,磷、钾,钙、镁、硫,微量元素有铁,锰、锌、铜、硼,特种元素等,共16种元素。
水稻生长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地上局部受自然环境影响为主,地下局部的环境条件人为可加以控制,主要是通过培肥土壤,改良耕作技术和科学管理水、肥等措施。
20、水稻吸收养分的根本规律
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受到两个根本规律的支配:一是报醐递减规律,二是不能代替规律。
报酬递减规律:不管施何种营养元素,当施用是在一定范围内时,产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提高的幅度逐渐缩小,当施用量超过一定限度后,施用量再增加产量反而降低。这种现象在三要素中以氮肥表现最为明显,其次是磷肥。
不能代替规律:在任何情况下,水稻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的数量之间,不但有一定的比例范围,而且各种营养元素又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生理作用,相互之间虽有联系,但不代替,只要有一种元素供给缺乏,这种元素就成为提高产量的限制因素。目前生产上往往有企图靠大量增施某一种肥料(如氮肥或钾肥),去获得高额产量的做法。这样不仅达
实用文档.
.
不到预期目的,反而增加了本钱,造成了减产。
报酬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必须经济施肥,不能盲目增加施肥量,要通过试验选出最正确施肥量。
不可代替规律还提醒我们,必须实行配方施肥,氮、磷、钾协调施用,并适量搭配各种微肥。不能无视任何一种营养元素,一定要按比例施用,方能收到高产高效益的效果。怎样确定水稻施肥量,水稻的计量施肥、配方施肥可使有限的肥料发挥最大的增产作用,产量越高对合理施肥的要求越迫切。合理施肥的核心问题是肥料的计量。肥料计量的方法较多,有养分平街法、。土壤有效养分系数法、土壤肥力指标法、肥料效应函数法等。这里介绍利用养分平衡法计算肥料的施用量。此法是根据水稻每亩方案产量的施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计算施肥量。用此法必须具备五个参数:
(1)方案产量指标
(2)每百公斤稻谷(经济产量)需要养分量 (3)土壤供肥量 (4)肥料利用
(5)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
这五项缺一不可。计算时可将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算出。有时为简便起见,也可先计算出氮肥的施用量,然后再按养分比例确定磷、钾肥的施用数量。氮肥施用量的计算公式为;
亩施肥量等于〔每亩水稻总施肥量减去土壤供给量〕除以〔肥料中有效成份含量〕乘以肥料的利用率%。
21、深层施肥的好处
化肥深施的好处很多,深施在复原层中,铵态氮稳
实用文档.
.
定,利用率高。各地试验结果:碳酸氢铵深施比外表施利用率提高13—19%,1公斤化肥能多增产1.5公斤稻谷,尤其在碱性土壤上深施效果更突出,比外表施利用率提高21.2%。尿素深施12厘米利用率比外表施的提高2l%,硫酸铵深施6— 7厘米的利用率达74.5%,比外表施的利用率提高了 36.4%,提高将近一倍。氮肥深施利用率高的原因是,铵态氮施在水中,在水温高的条件下挥发损失很快,而灌溉水又多是偏碱性,损失更大。据对深层施和水层外表施的10天后取样分析,深层施的植株含氮为1,47%,外表施的为1.15%,深施比水层施的增产14.5%
化肥深施后不但能大幅度提高肥效,减少了氨的挥发,降低了氮素渗漏流失,增加了水稻吸收利用率,而且能够到达前绥、中稳,后劲长。深施后肥效长达40—50天之久,改变了表层施肥的前猛、中弱、后劲差的弱点,提高了结实率和粒重,是高效益施肥的好方法。
22、为什么强调不施大头肥
所谓大头肥,是指水稻秧缓苗后,一次性重施分蘖肥,进行猛攻猛促,其结果是前劲过猛,攻的过头,造成分蘖过多营养徒长,而后劲缺乏,结实率低,千粒重低,产量不高。大头肥是懒汉施肥法,很不科学。特别是当前稻田施有机农肥很少,土壤中有机质下降,粘质性、胶体性、吸附性和团粒结构都很差,土壤代换量较低,一次施用氮肥过多,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流失浪费严重,很不经济。近年来全国各地试验证明,分期屡次施肥,适当控制分蘖阶段的长相,适时适量施用穗肥是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各地试验结果都以控制分蘖肥、施好穗肥的产量高,比前期集中施大头肥的
实用文档.
.
增产6—11.3%。前后期比例以3:1为适宜。 三段五次施肥法),那么肥劲均衡,不但后峰高于前峰,而且第二个峰期延续到齐穗期,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所以在生产实践中不能采用施大头肥的方法。
23、怎样施好分蘖肥
水稻高产必须靠群体发育,要有足够的穗数。分蘖是水稻的特性,但必须在有效时间内发生,即插秧后30天内到达所需要的苗数,这就应该早追、追好分蘖肥。蘖肥要分次施,以肥促**稳生长。依据水稻吸肥规律和分蘖需要,蘖肥分三次施,既能提高利用率又有促进分蘖。第一次肥插秧后3一5天亩施硫铵7.5公斤,第二次要重施,在6月5—10日,亩施硫铵13公斤,第三次要注意促**衡生长,时间在6月23日前施完,亩施硫铵7.5公斤,地力差的可施到10公斤。分蘖肥应选用生理酸性肥料,以硫铵为好。使用生理酸性肥料可降低1个左右pH值,有利于促进分蘖。每平方米总茎蘖数到达450—500株,即停止施用氮肥,并开始控水烤田,株数缺乏也不宜施肥。
24、怎样施好穗肥
在水稻高产栽培中,施用穗肥很重要。施用幼穗形成肥能增加颖花数量促大穗和防止颖花退化,并能提高千粒重。幼穗形成肥是在抽穗前25天施用:掌握这个火候很重要。这个时期是倒2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1厘米,开始出现苞毛,用叶龄指数来判断比拟准确。此期叶龄指数是86。如种植品种主茎叶片是12片叶,当出现11片叶时就正是火侯, 这时二次枝梗分化未期进入颖花分化期,是施幼穗形成肥的最正确时间。因此此时茎节部第一节刚定型、第二节正在伸
实用文档.
.
长,如肥量稍大,第二节过长会引起挫折型倒伏,在花粉母细咆进入减数分裂期施用的肥料称减数分裂肥。施减数分裂肥可防止颖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外观上看倒二叶已抽出60%,是出穗前20天,此期叶龄指数为97, 此期应注意观看,如叶苞较深,天气不好,可减量或推迟施肥。
25、怎样施好粒肥
水稻开始见穗时为促进齐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要施齐穗肥。齐穗肥用量宜少不宜多,主要是保持稻色而不是提高色级,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地力差、无后劲、稻色淡的可适当多施。施肥要看天气,如遇干旱可提前1—2天施用,如遇低温,寡照、多湿应少施或不施。
施齐穗肥后,如稻色色级仍偏低,会影响灌浆速度,为了保持稻色正常缓慢转淡到全黄色,降低叶片老化速度,弥补稻根衰老吸肥力差的缺欠,要少施粒肥,在7月5日---10日前后亩施尿素2公斤,对排水不良根腐的稻田不要施粒肥,可进行根外喷施液肥。具体方法是用1%的尿素加o.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洒叶面肥提高根系活力,加快灌浆很有利。
26、怎样施用根外追肥
水稻一生中共需要16种元素,仅从土壤中得不到满足。实行根外追肥,是有效的增产措施,特别对因徒长封行过早和因长期淹水根系衰老;吸收机能减弱的地块进行叶面喷施磷、钾、锌肥更是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吸收机能的有效方法,根外追肥吸收快,利用率高,本钱低,经济有效,在根系衰老的稻田里,喷肥还是养根护叶的好方法。根外施肥能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增产显著,喷一次可增产2—5%,
实用文档.
.
喷两次可增产5—7%。根外施肥的作法是:
①喷施N、P、K肥,即用o.5%的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
②喷施锌肥,喷o.3%硫酸锌。
③喷施微肥和激素,如喷施微钛肥、pp 333〔多效唑)、亚硫酸氢钠、叶面肥等。
喷肥在分蘖拔节,抽穗、开花期进行均可,要连续喷2—3次,每隔5—7天喷一次。
27、水稻秧苗吸收养分有哪些特性?怎样做好秧田施肥 水稻秧苗吸收养分主要有两个特性:第一种子发芽生根后就能从土壤里吸收养分而不是三叶期“断奶后〞才吸收,—般在二叶期之前秧根己长到3厘米长,这些根虽较细,但已能吸收养分,在2.5叶前秧苗中的氮已有20%来自苗床土壤。发芽6天后的秧苗已从外界吸收磷,有磷培养液比无磷培养液的秧苗含磷量高。 第二,有较大的过量吸收能力。所谓过量吸收就是秧苗吸收养分的数量多于自身当时实际需要的数量。这一特性对插秧后早期生长有利,尤其是秧苗对磷的过量吸收,可以直接影响到结实和产量。
(1)肥料的数量要足,质量要精:秧苗生长期短,对秧苗素质要求又高,育苗期北方气温较低,所以对肥料的要求比大田高得多,同时要求有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以满足培育壮秧的需要。因此,要有机肥和速效肥料配合使用,建立一个土壤通透性好,供肥保肥力强的秧田环境.有机肥必须用充分腐熟的草粪,圈粪,速效肥以生理酸性的硫酸铵、磷酸二铵,硫酸钾,硫酸锌为宜。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并过筛,饼肥需腐熟或碾碎成粉状再施用,施在3—6厘米的土
实用文档.
.
层中。此外秧田还可施用草木灰,稻壳灰,其内含有钾,磷、镁、钙、硅等,用于覆盖起到保温松土作用。但施用灰肥必须注意做好床土调酸。
(2)氮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在土质较好的田里,每10平方米施硫酸铵l公斤,秧田化肥以施在3—5厘米深的全层土壤中为好。施法是撒在床面上,再经过三刨三挠,均匀的拌在全层土壤中。这样做肥效期长,不用追断奶肥。
(3)重视磷,钾肥的施用。
北方许多地方试验证明,磷肥重复用于秧田,不但增产稻谷,而且经济效益高。秧田施磷肥的利用率可达60%,秧苗含磷较多,对移栽后的缓苗分蘖有好处。施钾肥的秧苗粗壮,充实度高,干物重显著增加,有利于培育壮秧。施用数量,每10平方米施用磷酸二铵1公斤(或过磷酸钙3公斤),施硫酸钾0.5公斤。施用方法是做基肥施入3—5厘米深的表土层中。
28、怎样提高水稻结实率
有了足够的穗数和颖花数后,还必须争取一定量的成粒数,这就是结实率。影响结实率的时间较长,从秧苗素质充实度开始,一直到黄熟期都是影响时期。其中最敏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期、抽穗开花期、一次枝粳籽粒灌浆期,即抽穗前后各20天,是影响结实率关键时期,共40天。结实是库、源,流的综合表达。影响结实率的因素较多,简单的说,秧苗素质不好,群体密度过大、封行过早,过严、田间气候环境不理想,中期烤田落黄不好,稻株淀粉积累较少,减数分裂期缺肥缺水,开花期天气不好,营养缺乏,灌浆期水肥缺
实用文档.
.
乏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结实率。提高结实率的方法有
(1)前期培育带蘖、根系兴旺的壮秧。 (2)适时早插稀插秧。
(3)中期烤好田,增加淀粉积累。 (4)施好减数分裂肥。
(5)抽穗开花期保证水肥供给。 (6)控制住病、虫、杂草。 一.
(7)实行叶面喷洒叶面肥。总之,前期秧苗壮,中期烤好田多积累,后期采取养根护叶措施,增施磷、钾肥,屡次叶面喷洒微肥和激素等。
29、怎样防止水稻倒伏
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很大,灌浆期倒伏几乎无产量,乳熟和黄熟期倒伏,也减产20一30%。倒伏是高产栽培的一大限制因素,因此,必须在栽培上采取综合措施防止水稻倒伏。
(1)培育根系兴旺的壮秧,实行稀播种使秧苗根系发育好,吸收机能强,根系寿命长,前期就有较强的吸收磷、钾、硅、钙的能力。
(2)在密度上要合理稀植稀插。水稻倒伏的主要原因是密度过大,封行过早。在大密度下,通风透光条件不好,病虫害严重,底部叶片衰老,养根能力较差,导致根系早衰,易造成根倒伏。
(3)选用茎秆粗壮、株高中等的抗倒伏品种,特别在肥沃地、烂泥田和污水灌溉地区,更要注意选择高抗型品种。
(4)做好中期晾田或烤田。当水稻分蘖够数时,即
实用文档.
.
每平方米总茎蘖数到达450--500株时,就要适时烤田,对瘠薄地、分蘖较差的地块,要进行晾田或烤田。晾田能控制无效分蘖,推迟封行时期,能缩短底三节强壮顶三节,促进稻株老健,防止茎折倒伏。
(5)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止分蘖过多、色泽太深、叶片徒长,并适当增施磷、钾肥和硅肥,促进茎壮、老健。
(6)防治好各种病虫危害,特别是防治纹枯病,保好养根叶,防止根早衰。
(7)实行叶面喷洒磷、钾、锌肥和激素等使茎秆强壮,增强根系活动,延长根系寿命。特别是在分蘖、拔节期喷洒激素pp333 (多效唑)1——2次。对增加茎秆强度、缩短底三节降低植株高度有明显作用,是防止倒伏的有效措施。
30、怎样防止水稻贪青晚熟
水稻贪青晚熟的主要原因有:盲目引种,种植生育期过长的品种;插秧期过晚;施用氮肥过量,分蘖过多,营养生长期延长,茎叶徒长;缺素造成僵苗滞长、生育期推迟,因低温冷害造成贪青晚熟等。防止贪青晚熟的主要方法是:
(1)选择适宜的品种。 (2)适时早插秧,不插6月秧
(3)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硅肥。在施肥方法上实行分期屡次追胛,少吃多餐,平稳促进,防止徒长。
(4)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分蘖够用时适时适度烤田,促进尽早向生殖生长转化。
(5)进行叶面喷肥,着重喷施磷,钾、锌肥、微肥和激素,对促早熟有良好作用。
实用文档.
.
(6)适当早断水,后期水分缺乏会加快营养物质运转速度,收到促早熟的效果。
31、水稻烤田的好处
水稻在分蘖末期进行排水烤田,即断水,限氮。这是水稻栽培管理上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以下作用:
(1)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中后期生长。烤田能使土壤脱水干缩有裂缝,增强土壤的渗透性,增加土壤的空气含量,增强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物矿化,从而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
(2)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功能。烤田促进根系向纵,横两个方向生长,扩大了根系的活动范围,增加了吸收水肥能力。横向根和表层根又叫浮根,在生育后期有吸收氧气的功能,对减轻后期根系早衰有很好的作用。
(3)控制无效分蘖。烤田期暂时抑制了土壤中养分供给,使地上局部生长停滞。晚生的小分蘖逐渐死亡,早生的大分蘖生出自己的根系而独立生活。小分蘖在死亡过程中把自身的养分转给大分蘖,从而稳固了有效分蘖,不致造成分蘖过多封行过早的弊病。
(4)改变代谢类型,有利于生殖生长。烤田以前以氮代谢为主,生长旺盛,有利于分蘖。烤田时,土壤中氮、磷养分减少,使氮代谢下降,碳代谢上升,分蘖停止, 生长滞缓,稻株体内干物质积累增加,茎秆老健,复水后土壤中有效氮、磷急剧增加,又使稻株代谢由碳代谢型转为碳、氮并重型,有利于穗的发育。
(5)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抗逆力。烤田降低了田间湿度,推迟了稻田封行期,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使稻株
实用文档.
.
老健,增强了抗病能力。
(6)烤田能缩短底三节、强壮项三叶、促进了根系向纵深开展,为后期生殖生长打下坚实根底。能提高结实率,增强抗倒伏力。
烤田要掌握三看,即:看苗情长势、看土壤肥力,看天气变化,确定适时适度烤田。烤田可分为重烤、轻烤和晾田三种。对叶色深、长势过旺、地势低洼、土质肥沃的松软稻田(烂泥田),要进行重烤,既排地上水又排地下水,要烤10—12天。对长势较好,叶色较深,肥力中等的要轻烤,般是8—10天,对长势较差,地力较薄或漏水的地块,虽到分蘖末期但苗数仍缺乏时,也要晾田5一7天。烤田期如阴雨天多、湿度大,光照差,要延长烤田时间。如降大雨要及时挖沟水,烤田期天气晴朗,高温枯燥,风大要缩短烤田期。。
烤田的原那么是:“权够不等时,时到不等杈〞。当田间到达预定苗数时即每平方米总茎蘖数到达450--500个以上时要及时烤田;对长势较差、蘖数一直不够的也不能无限期等。
水稻烤田的标准:烤田就是控上促下,通过断水向土壤里供给氧气,控制住无效分蘖,促进根系发育,进向生殖生长转化。烤到拔节初期,即第一节长度固定,第二节伸长时结束。
重烤:要烤到叶片直立、叶色落黄、地面裂缝、地表发白、白根上翻、小蘖烤死,要烤10--12天。
轻烤:要烤到叶片上冲,叶色退淡、地面发白不陷脚、白根现出,要烤7—10天。
晾田:要晾到叶片上冲,叶色转淡、绿中透黄、地
实用文档.
.
面见干稍陷脚,要晾5—7天即可。
烤田后的外感是:风吹稻叶响,叶尖刺手掌,地面见龟裂,稻叶色发黄。
32、水稻什么时候断水
水稻灌溉结实期间,合理灌溉是到达养根护叶、浆足粒重,清秀活熟的重要条件。水稻生长后期水分缺乏,会使叶片提早落黄、植株早衰,迫使早熟,造成减产。据试验研究,水稻籽粒在黄熟阶段,还有30%左右的物质尚待合成并转入籽粒。所以水稻在灌浆后期仍需要灌水,但并非需要水层。只要土壤含水量到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90%即可。因此,后期要采取间歇灌水,即灌一次水落干后再灌下次水,并要逐渐减少稻田的积水时间,增加脱水的时间。断水时间要灵活掌握,如成熟期间气温高,水分蒸腾快,土壤沙性重,地势高,断水应晚些,如成熟期温度低,水分蒸发慢,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断水要适当提早一些,成熟期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可根据成熟程度,适当提前排水,这样有利于提高粒重。
33、除草剂的类型
除草剂的类型有四种。主要是根据药剂的作用方式、作物体内的传导性、使用方法和化学结构等进行分类的。
(1)根据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可分为非选择性与选择性两种。
①非选择性除草剂(灭生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对植物无选择性,草苗不分,见绿就杀。因此,这类除草剂不能在作物生育期内直接喷洒在植株上。如有机除草剂的草甘膦、无机除草剂的硫酸铜等都属于这一类。此类除草剂可通
实用文档.
.
过时差和位差的选择性以及使用特殊的机械设备,方能平安地应用于农田除草。
②选择性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只能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杀某一种杂草或某一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或其它杂草。凡具有这种选择作用的药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这类多数是有机除草剂,如苯达松、敌稗等。
选择性除草剂在不同剂量、使用时期和施药方法的情况下,也可作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反之,非选择性除草剂在特定情况下,也可在作物生育期内应用。
(2)根据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性分类:根据药剂在植物体内传导性的差异,可分成触杀型除草剂和传导型除草剂。
①触杀型除草剂:此类药剂接触植物后,不在植株体内传导,只限于对接触部位的伤害。这种局部的触杀作用足以造成杂草的死亡,如敌稗等。
②传导型除草剂(内吸型);这类药剂可被植物的根、茎、叶、芽鞘吸收。根吸药后沿木质层的导管与蒸腾流一起向上传导,茎、叶吸收后那么沿韧皮部的筛管与光合产物一起传导到根部。如苯氯乙酸类、均三氮苯类,取代脲类。此类药剂可防除块根、块茎类杂草。
(3)根据使用方法分类:根据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分类简单易行,有的以防除的杂草的类型分类,如单子叶(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和阔叶杂草除草剂,有的以施药场所和部位分为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除草剂。
①土壤处理除草剂:在播种后出苗前或插秧前施于土壤的除草剂为土壤处理除草剂。有些药剂如氟乐灵,灭草
实用文档.
.
猛喷在土壤后要立即拌入土中,以防止挥发减效。这类除草剂是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吸收而起作用。如取代脲类和均三氮苯类。
②—D类除草剂。
(4)根据除草剂的化学结构:同类化台物具有相似的性能,根据其化学结构分类以便相互比拟,从中选择更适用的药刑。常用的有无机和有机药剂。无机除草剂的选择性差,用量大,目前很少应用,有机除草剂选择性强、用量小、效果高,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34.除草剂的使用方式、方法有几种
除草剂的使用方式,方法有9种。即播种前,后混土施药法,出苗后茎、叶施药法,涂抹施药法,苗带施药法,甩施法,撒施法,泼浇施药法,灌注施药法,航空施药法。
(1)播种前、后混土施药法:能被杂草根部,胚芽鞘和下胚轴等部位吸收,或易于挥发,光解的除草剂,均可采用土壤处理混土法施药。
(2)出苗后茎,叶处理施药法;此法有二种形式,即定向喷雾、超低容量喷雾。
①定向喷雾,分全面定向覆盖喷雾和苗带覆盖喷雾。全面定向喷雾是不分作物和杂草同时喷上药液,所以要求选择性强的药剂。苗带覆盖喷雾,可节省用药量,喷雾时雾嘴对准杂草,根据除草剂的选择性能可确定喷头位置(上位或下位);选择性强的除草剂可向苗上喷药。
②超低容量喷雾:是一种飘移积累喷雾法。叶反面,正面都能沾上药剂,所以节省药剂,工效高。选用的除草剂以内吸型为好,如二甲四氯、拿捕净等。
实用文档.
.
(3)涂抹施药法:随着内吸型除草剂的出现和应用,产生了茎叶处理涂抹施药法。这对难防除的杂草和多年生杂草有较理想的防效。即将除草剂涂抹在杂草植株上,通过器官的吸收与传导,使药剂进入植物体内、根部,只要杂草的局部器官接触药剂就能起到杀草作用。
(4)苗带施药法,前面已做了介绍,此处不再重复。 (5)甩施法;此法方便、省力、工效高,每人每天可甩百苗。要求药剂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很强的扩散性,必须在有水层的田中使用。如12%农思它乳油、杀草丹乳油或母液。施药时先把瓶盖上的三个圆孔用钉子穿通,手握药瓶在田间随行走时左右甩动施药。一般施药人员左右两侧可甩3一5米。田间保3—5厘米水层,防止渗漏或流失。
(6)撒施法:此法不需任何机械,仅用一个装农药的容器便可比喷雾省工、方便,工效高.药剂拌土拌肥后撒施,能防止一些触杀型除草剂对作物产生的药害。例如捕草净,禾大壮等在稻田移栽后施用,用喷雾法常使水稻受到药害,配成药土或药肥撒施,药不能沾到稻叶上,既防草又平安。
(7)泼浇施药法:用扩散性好的农药对一定量的水后将药液泼入田问。
(8)灌注施药法:利用某些除草剂所具有的较强扩散性与优良的乳化性,将除草剂滴注于灌溉水中,借助水流进入田间,扩散、沉积于地表,到达防除杂草的目的,如禾大壮。
(9)航空施药法;用飞机喷洒除草剂。
实用文档.
.
35.稻田杂草的几种类型
稻田杂草类型很多,全国总计共有40科、116属约计共176种。按植物的等级分类法分类可分为莎草科、十字花科,禾本科、藜科、菊科等。按杂草生长的时期可分为一年生杂草,如稗子、灰莱等,多年生杂草,如鸭子草,三棱草等,越年生杂草,如黄蒿、芥菜等;按生态型可分为沼泽型、水生型、湿生型,按为害程度可分为为害严重型,为害一般型为害轻微型。
稻田里的杂草为害大体可分为三种:种植年限在5年以内的短期型,常发生的如野稗子,狼巴草、节蓼等主要草害,种植年限为5—10年的中期型,常发生的如水稗子、野稗子等主要草害,种植期限在10年以上的长期型,常发生三棱草、牛毛草、鸭子草,稗子草、野慈菇,小茨藻,青苔,水白菜等。
36、除草剂为什么能除草
稻田除草剂具有杀草作用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可归纳以下4个方面。
(1)抑制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是靠光合作用来获得养料。光合作用是植物完成生命活动的物质根底,是植物特有的一种维持生命的方式。除草剂对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必不可少的过程二氧化碳的固定、能量的释放以及光合产物的形成都能产生抑制作用,造成植物体内糖分的缺乏,使植物只能靠消耗植物本身贮存的养分维持生命,直至本身能量耗尽而死亡。如灭草特、利草隆、利谷隆等,这些除草剂施用后,光照越强,效果越好,所以应选用晴天,温度高时施药,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实用文档.
.
(2)破坏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即碳水化合物氧化后,将氧化过程产生的能量转变为三磷酸腺(ATP)以供给植物的生存需要。施药后可改变ATP的各种反响以及各种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的机能。如敌稗、苯氧酸等除草剂能使呼吸成为一种无用的消耗,造成能量的短缺,使植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无法进行而死亡。
(3)干扰植物的激素作用:激素是调解植物生长发育、开花和结果不可缺少的物质,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中。激素类型的除草剂通过溶液浓度高、低的改变干扰植物受到刺激和抑制的作用。破坏了植物的生长平衡,使受害植株生长畸形。如二甲四氯等。
(4)干扰植株体内核酸、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灭草特、杀草胺,杀草丹、禾大壮等除草剂,就是通过干扰植物核酸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使植物在形态、生长发育及代谢活动等方面都发生变化,抑制植物生命活动,最后死亡。
实用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