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41 现浇框架混凝土浇筑工程作业指导书

2024-06-05 来源:钮旅网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现场制备的普通混凝土工程。 2 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 3 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3.1 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包括人员等级及数量、人员考核、人员责任和权限)。 3.2 作业所需工机具及仪器、仪表和准确度的要求。 3.3 作业原材料及半成品质量要求

3.3.1 采用的标准,水泥各项技术符合《GBS》标准,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 3.3.2 砂:粗砂或中砂,混凝土强度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5%,高于C30时不大于3%。

3.3.3 石子:粒径5—32mm,混凝土强度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2%,高于时不大于1%。

3.3.4 掺合料:粉煤灰其含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有关标准。

3.3.5 外加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3.3.6 作业环境应达到的条件。

3.3.7 基础工程应先将基坑内积水抽干或排除,坑内浮土,淤泥和杂物要清理干净。 3.3.8 墙、柱、梁等模板内的木碎、杂物清除干净,模板缝隙应严密不漏浆。 3.3.9 复核模板、支柱、预埋件、管线钢筋等符合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3.3.10 脚手架架设要符合安全规定,楼板浇捣时尚应架设运输桥道,桥道下面要有遮盖,浇筑口应有专用槽口板。

3.3.11 水泥、砂、石子及外加剂、掺合料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3.3.12 台秤经计量检查准确,振动器经试运转符合使用要求。 3.4 作业技术交底的安排(见附表)。 4 作业程序、方法、内容

4.1 清理: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4.2 混凝土搅拌: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辆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砂、石各个磅称称量,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为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要按规范规定。

4.3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送到浇筑地点,如混凝土运到浇筑有离析现象,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 4.4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分层浇筑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部分边缘,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4.5 柱的混凝土浇筑: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4.6 梁、板混凝土浇筑: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允许将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下20—30mm处,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4.7 楼梯混凝土浇筑: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捣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宜连续浇筑。

4.8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 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4.9 冬期施工:冬期施工前应制定冬施方案,对原材料的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进行热工计算,并应据此施工。在混凝土冷却到5摄氏度后方可拆除模板及保温层,混凝土试块除按正常规定组数制作外,还应曾设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 5 作业结果的检查验收和应达到的标准要求.

5.1 保证项目

5.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5.1.2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 5.1.3 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

5.1.4 设计不允许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1.5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5.2 允许偏差项目

5.2.1 轴线位移:基础15mm,柱墙梁5mm。 5.2.2 标高:层高±5mm,全高±30mm。

5.2.3 截面尺寸:基础+15mm、-10mm,柱墙梁±5mm。

5.2.4 柱、墙垂直度:每层:5mm,全高H/1000且不大于30mm。 5.2.5 表面平整度:8mm。

5.2.6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5mm。 5.2.7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5mm。 5.2.8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5mm。 5.2.9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移:15mm。 6 施工注意事项 6.1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6.1.1 蜂窝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用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6.1.2 露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6.1.3 麻面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6.1.4 孔洞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6.1.5 缝隙及夹渣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1.6 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6.1.7 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6.1.8 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的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6.1.9 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6.1.10 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6.1.11 缺棱掉角

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6.1.12 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较大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养护。

6.1.13 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时,应按图在梁柱接头周边用钢网或木板定位,并先浇梁柱接头,随后浇梁板混凝土。

6.1.14 计量不准确。砂、石、水泥(包括散装水泥和水)未经计量或计量不准;外加剂没有按程序操作,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6.1.15 有台阶的构件,应先待下层台阶浇筑层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止砂浆从吊板下冒出导致烂根。

6.1.16 浇筑悬臂板应使用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6.1.17 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a) 麻面: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 b) 蜂窝、漏筋: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漏筋按孔洞处理;

c) 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干净,支撑后,先涂纯水泥浆,再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捣。如孔洞较深,可用压力灌浆法;

d) 裂缝:视裂缝宽度、深度不同,一般将表面凿成V型缝,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力灌浆。 6.1.18 严禁踩踏钢筋,确保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 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 安全工作票的填写及宣讲。

7.1.1 安全工作票分“正表”和“附表”,安全工作票主要由施工队(班)的技术员或施工负责人填写,安全负责人审查,队长(班长)签发生效。现场工作负责人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和特殊情况必须填写“安全补充注意事项”。现场工作负责人必须每日在工作开始前宣讲安全工作票,安全负责人监督执行。

7.1.2 现场工作负责人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工作票中安全注意事项进行选用,对于适用于本工作地点的措施条款勾划出来并宣讲,不适用于本工作地点的条款措施不必勾划也可不宣讲。

7.1.3 安全工作票附表中各分项工作应由担任其分项工作的负责人签名,其他人员不得代签。

7.1.4 安全工作票在工作内容、地点、人员不变时,可连续使用,工作内容、地点、人员有一种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更换并重新填写新票。

7.1.5 安全工作票签发不符合规定的,代签、漏签字的,未勾划出适用条款措施的,无安全补充措施的,现场未宣讲的均视为废票。

7.1.6 现场施工人员可以同时担任2-3项不同进行的分项工作,但不宜担任2项以上同时进行的分项工作。

7.1.7 安全工作票在施工结束后交队安全员妥善保存。工程结束后,交处专职安监员统一保管存档。

7.2 安全职责

7.2.1 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指挥现场的全部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协调各部分项工作,现场认真宣讲安全工作票,支持现场安全员的工作,摆正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抓好现场文明施工,对现场的全部工作负责。

7.2.2 现场安全负责人:协助现场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布置,排除不安全因素,制止各种违章作业,严格执行各项安规,对整个现场进行监护,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特殊或紧急情况有权指令停止施工,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

7.2.3 现场技术员及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工作。施工前做好安全施工措施和交底工作。在现场督促和检查执行情况,排除现场不安全因素,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特殊作业编制施工方案,并按规定审批。

7.2.4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程。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模范遵守公司和工程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施工中杜绝违章作业,有权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按“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原则进行施工,对现场的民工负有监护责任。 7.3 安全作业内容及要求

7.3.1 搅拌机应该设置在平坦的位置上,用木枋垫起轮轴,将轮胎架空,防止开机时发生移动。操作者必须接证上岗。

7.3.2 作业完毕,随即将拌筒清洗干净,筒内不得有积水。

7.3.3 搅拌机上料斗提升后,斗下不准人员通行,如必须在斗下作业,须将上料斗用保险链条挂牢,并停机。

7.3.4 搅拌机应有专用开关箱,并应装有漏电保护。停机后应拉断电闸,锁好开关箱。使用的机械和工器具,必须进行严格检查,尤其运输机械制动部分,必须完好灵便。电动机外壳必须装设良好的安全接地。

7.3.5 施工电源应采用绝缘软线,不得有破损漏电。接拆电源线,应由专职电工进行操作。电源箱内应装安全保护装置。

7.3.6 使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使用带有漏电保护的开关箱。 7.3.7 运输砼的道路应平坦、畅通,基坑(槽)梁边必须安置挡板。 使用手推车倾倒混凝土时,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

7.3.8 垂直运输采用井架时,手推车放置要平稳,车把不得伸出笼外,车轮前后应挡牢。

7.3.9 使用溜槽时,严禁操作人员直接站在溜槽邦上操作。

7.3.10 浇筑单梁、柱混凝土时,应设操作台,操作人员严禁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以免踩滑或踏断而坠落,必须遵守高空作业安全规程进行施工。

7.3.11 浇筑拱形结构,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同时进行,浇筑漏斗形料仓,应将下口先行封闭,并搭设操作平台,以防坠落。

7.3.12 严禁在没有凝固的混凝土面上行走或搬运重物。

7.3.13 楼面上的孔洞应予遮盖或有其它保护措施。宜提倡预埋间距200mm×200mm钢筋网作业可靠性防护。

7.3.14 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照明设备,并防止眩光。

7.3.15 机运司机严禁酒后驾驶,司助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道路转弯或人行密集的地方减速行驶。施工现场内驶速不得超过15km/小时。

7.3.16 在泥泞道路及冰雪路面上应低速行驶,禁止急刹车,在冰雪路面要有防滑措施。 7.3.17 利用罐(吊斗)运送砼时,钢丝绳、吊钩、吊扣必须符合安全要求,连接必须牢固,罐内(吊斗)内不应装载过满,以免外溢。

7.3.18 吊罐(吊斗)转向、前进应缓慢,禁止急刹车;下降时听信号指挥;吊罐(吊斗)下方严禁站人。卸料时罐(斗)底离浇制面高不得超过1.2m。如需降落在工作平台上,该平台应能足以承受住吊罐(吊斗)重量。

7.3.19 采用升降塔(龙门架)运送砼时,塔架(井架)应经计算。缆风绳的地锚应牢靠。卷扬机和滑轮应经常检查和加油。电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

7.3.20 操作棚视线必须广阔,操作者必须眼观吊头(吊盘)升降,每层应搭设工作平台,升降时应有上下联系信号。

7.3.21 料斗(吊盘)升降宜装断绳保险器及限制超升的眼位器等安全设施,以防钢绳断后料斗(吊盘)坠落。吊盘上严禁乘人上下。

7.3.22 卷扬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电源刀闸应安置到操作棚内,应安装安全保护器。

7.3.23 不得将震动器放到模板、脚手架已及捣固而未凝固的砼上。操作时严禁冲击和震动预应力钢筋,以防钢筋断裂伤人。移动或短时间停工时,应将电源切断。

7.4 环境管理与产品保护

7.4.1 加强对施工人员环境管理意识的教育,使每一个施工者了解公司关于环境保护的目标、方针,了解环境保护对国家、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

7.4.2 混凝土工程在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影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照明灯具配备定向时可拆除灯罩,使夜间照明只照射施工区而不影响周围居民。 7.4.3 现场应将水泥库封闭或及时覆盖水泥,减小水泥在堆放、搬运过程中造成粉尘排放。

7.4.4 施工现场采用封闭的搅拌站,防止搅拌过程中造成的扬尘,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7.4.5 混凝土浇筑产生的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施工现场可采用降噪安全围帘包裹,以减少噪声污染。

7.4.6 施工道路经常洒水降尘,较小粉尘污染。

7.4.7 已浇的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才准在楼面上进行操作。 7.4.8 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方可拆模。 7.4.9 不能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梁侧板或吊板上蹬踩。

7.4.10 使用振动棒时,注意不要触碰钢筋与埋件、预埋螺栓、暗管等,如发现变异应及时校正。

7.4.11 雨期施工应备有足够的防御措施,及时对已浇筑的部位进行遮盖。下雨期间,应避免露天作业。

7.4.12 日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不得浇水养护,宜用塑料薄膜或麻袋、草袋覆盖保温。

附表

工程(工序)技术交底记录

表号:Q/QSB2.07.423 编号: 工 程 名 称 交底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单位 交底依据 交 底 主 要内 容 交底人/日期: 被交底人代表/日期:

海南州50MWp光伏并网电站项目

现浇框架混凝土浇筑工程

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海南州光伏电站项目部

2012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