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机械故障的形成及其特性分析

2022-11-15 来源:钮旅网
机械故障的形成及其特性分析

作者:孙进康 鲍承义 发布人:zj*yw*zlb 发布时间:2005-4-6 上午 10:26:56

浏览次数:353

【关键词】机械 技术状态 故障特性 可靠性

【摘要】本文根据机械系统的使用与维修特点,阐述了机械技术状态的变化及其故障形成的一般过程,分析了机械故障的基本特性,指出了机械故障研究中应考虑的问题,对开展机械故障、维修与可靠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浏览字体设置: - 10pt + 10pt 12pt 14pt 16pt 故障是机械可靠性与维修研究的前提条件。在机械的设计与使用中,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排除各种故障,发挥机械的最大功效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机械系统的使用与维修特点,阐述了机械技术状态的变化及其故障形成的一般过程,分析了机械故障的基本特性,指出了机械故障研究中应考虑的问题,对开展机械故障与可靠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l 机械使用与技术状态的变化

机械在使用中受到各种能量的作用,这些能量的作用主要包括:(1)周围介质能量的作用,包括执行任务的操作人员、修理人员和环境条件的作用;(2)与机械运转以及各机构工作有关的内部能源,如各种载荷、振动、温度等;(3)在制造和装配中集聚在机械材料和零部件内的潜伏能量(铸件的内应力和装配内应力)。这些能量主要以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的形式存在,当能量达到一定数值时,将导致有害过程的出现,引起机械零部件初始性能和状态的变化,如当配合副以一定的动力和速度运动时,相互将产生有害的摩擦过程,摩擦的结果将导致配合副出现磨损,使配合副的运动等发生变化。可见随着有害过程的发展,首先将使零部件出现损伤,具体表现为磨损、变形、裂纹、疲劳、腐蚀等,损伤的出现使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参数发生变化,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间隙等的改变。结构参数的变化又导致了机械功能输出参数发生变化,如机械的输出功率、速度等的改变。随着损伤程度的进一步扩大,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参数逐渐超出允许值。若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参数超出允许值,而功能输出参数并未超出允许极限范围,则认为机械出现了潜在故障,对应状态为失常状态,此时应通过维护进行消除;若结构参数超限后,功能输出参数也超出允许值,则认为机械发生了功能故障,对应状态为故障状态,此时应通过修理排除相应的故障。若机械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其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参数都达到极限值,且系统功能输出参数严重超限,使用的经济性明显下降,此时机械处于极限技术状态,需要进行大修或更新。机械技术状态的特征如表1所示,技术状态的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

表1 技术状态特征

机械技术状态 结构参数 功能参数 技术措施 备注 完好状态 失常状态 故障状态 极限状态 正常范围 超出允许值 超出允许值 超出极限值 正常范围 正常范围 超出允许值 超出允许值 正常运行 维护保养 修理 大修或更新 潜在故障 功能故障 经济性变差 2 机械故障形成的一般过程

如上所述,机械在使用中受到各种有害作用后,将首先导致零部件出现损伤,损伤又影响机械的输出参数,使其发生变化。若机械输出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X(t)表示,损伤程度随时间的变化用U(t)表示,则X(t)与U(t)之间的变化既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有很大区别。因为其间存在着反映机械产品结构、用途和作用原理的X=f(U(t))的过渡关系。此外,损伤同产品材料中发生的物理现象有关,而输出参数变化仅仅反映了产品自身的宏观变化过程。

机械经过一个随机的工作时间间隔后,其参数达到极限允许值 Xmax,发生了故障,图 2表示了分布律f(t)形成的主要过程。

开始时,输出参数f(a)相对其数学期望值a0有一离散程度,该离散程度与机械初始指标的离散度以及使用条件的变化程度有关。然后,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机械输出参数的劣化就表现为缓慢进行的过程,例如磨损等,这正是零件磨损导致机械性能改变的典型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可能经过某段时间T间隔后,参数的变化就开始了,时间 T间隔是一个与损伤的积累(如疲劳)或外因作用有关的随机量,它也具有一定的离散性。

参数X的变化过程同样也是随机的,它与机械各个零部件的损伤变化有关,机械输出参数的劣化速度Vx为各零部件磨损速度 V1, V2,……, Vk的函数,即

Vx= dx/dt= f(V1, V2,……, Vk)

3 机械故障的特性分析

机械故障是与磨损、腐蚀、疲劳、老化等机理分不开的,根据机械故障形成的一般过程,机械故障主要有以下一些特性:

(l)潜在性。机械在使用中会出现各种损伤,损伤引起零部件结构参数发生变化,当损伤发展到使零部件结构参数超出允许值时,机械即出现潜在故障。由于机械设计存在一定的裕度(安全系数),因此即使某些零部件的结构参数超出允许值后,机械的功能输出参数仍在允许的范围内,也即机械并未发生功能故障。从潜在故障发展到功能故障一般具有较长的一段时间,因为通过润滑、清洁、紧固、调整等手段,可以消除或减缓损伤的发展,使潜在故障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甚至消除。机械故障的潜在性可通过维护保养来减少功能故障的发生,从而大大延长了机械的使用寿命。

(2)渐发性。由于磨损、腐蚀、疲劳、老化等过程的发生与时间关系密切,因此机械故障的发生多半与时间有关。在使用中,机械的损伤是逐步产生的,零部件的结构参数也是缓慢变化的,机械的性gg#数也是逐渐恶化的。绝大多数故障可能事先通过仪器进行测试和监控,故障发生的概率与机械运转的时间有

关,机械使用时间越长,发生故障的概率就越大。故障的渐发性使机械的多数故障可以预防,故障诊断、视情维修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3)耗损性。机械磨损、腐蚀、疲劳、老化等过程伴随着能量与质量的变化,其过程是不可逆转的。表现为机械老化程度逐步加剧,故障越来越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局部故障的排除虽然能恢复机械的性能,但机械的故障率仍不断上升,新的故障将不断出现。同时损伤的消除也是不完全性的,维修不可能使机械的性能恢复到使用前的状态。机械故障的耗损性决定了机械维修级别与深度的差异,同时机械故障分布模型也不能简单用指数分布来描述。

(4)模糊性。机械使用中,由于受到各种使用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其损伤与输出参数的变化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与分散性,同时,由于材料与制造等因素的影响,机械的各种极限值、初始值也具有不同的分布,同一机械,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输出参数随时间也具有不同的分布,从而导致参数变化及故障判别标准都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使机械故障的发生与判别标准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机械故障的模糊性给机械故障的诊断与判别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要求机械故障的研究必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5)多样性。机械使用中,由于磨损、腐蚀、疲劳、老化过程的同时作用,同一零部件往往存在多种故障机理,产生多种故障模式,如轴的弯曲变形、磨损、疲劳断裂等。这些故障不仅故障机理与表现形式不同,而且分布模型及在各级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使故障呈现出多样性。机械故障的多样性要求对故障按不同机理与模式单独进行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