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北以低山丘陵为主,西有大洪山,北有桐柏山、大别山,南以长江为界,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地理单位,鄂东北包括黄冈、孝感两个地区和随州市,这里的居民方言有特殊的风格,属于“楚语区”。“楚语区”居民的风土习尚质朴淳厚。鄂东北是才子、将军的故乡,这里有全国闻名的“教授县”、“将军县”,文才武将,群星灿烂,自古以人文发达著称。而五祖寺的菩萨、东坡赤壁的胜迹以及黄梅的桃花、蕲春的四宝、孝感的夜嫁更令人心驰神往。
鄂东北的方言俗语
鄂东北方言在湖北方言中别具一格,它基本上属于北方方言,是古楚语与早期北方方言融合后的变体。有的语言学家将鄂东北方言与九江、安庆等沿江市县的方言划为“楚语区”,鄂东北的方言俚语反映了其独特的风俗民情。
在称谓上,鄂东北方言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称父亲为“大”或“爷”;称母亲为“乜”、“姨”,也有叫“大”的,在英山县南一带称“丫”;称祖父为“爹”;称祖母为“奶”;称自己的妻子为“堂客”、“屋里的”;广济、黄梅一带称妇女为“嬷嬷[ma]儿”、“嬷嬷”;“嬷嬷”也可以指自己的妻子。弄不清就会闹笑话。
鄂东北人称小孩为“细伢”,男孩为“男伢”,女孩为“女伢”;广济一带称男孩为“弟儿”,女孩为“姐儿”。“兄弟”一词在鄂东北多指弟弟;英山一带还称叔父为“老”;如二叔称为“二老”,妹妹称为“老妹”。
鄂东北方言在生活用语上也颇有特色。上衣叫“褂子”;裤衩叫“裤头儿”;水壶叫“吊子”;自来水笔称“电笔”;上午叫“晏[yàn]昼”;下午叫“下昼”;晚上叫“黑里”或“夜心”;吃晚饭叫“过夜”;睡觉称“困醒”,简称为“困”。另外广济一带还把吃午饭叫“喝茶”。
鄂东北还有一些民俗特色极浓的俗语。怀孕的妇女常馋嘴,称为“害肚子”;私生子称为“黑耳朵”;英山一带把结婚称为“吃鸡胯儿”,因为结婚宴席中必有一碗鸡是专给新郎、新娘吃的;人死了称为“上山”,因为鄂东北山多,人死后都要抬上山去安葬;给受惊的小孩收“魂”称为“叫吓(音hè)”;神汉装神弄鬼称为“过阴”;因做事外行而闹笑话,被称为“白鼻子”,这与舞台上的白鼻子小丑逗人发笑有关;假心假意地请人吃饭被称为“卖白菜”,此词源于一个单吃别人而自己一毛不拔的卖白菜小贩的故事;“秧毛大麦”是鄂东北的宗族矛盾激化的一种报复性用语。
鄂东北方言古朴,一些目不识丁的妇女口中也常出颇有文言意味的词语,如“鄙而和之”(意即不注意身份与人调笑),“树家野嘴”、“互不来哉”、“归怨”、“耻人”等。鄂东北方言中还有一些古词遗风。比如“慊”,古汉语意羡慕和思念,至今鄂东北方言中仍体现了这两种意义。如“麻城的屋,浠水的谷,黄冈中间慊得哭。”慊在这里指羡慕。人们说“这孩子慊她妈。”这里的“慊”就作思念讲。诸如此类古词,鄂东北方言中不少,它们看起来极土气,但在古代文献中都可找到根据。这种语言现象与鄂东北的特殊历史文化传统有关,可以说是一种语言活化石。
鄂东北还有许多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词汇,有待人们去品味、欣赏。
“吃百家饭”的手艺人
鄂东北称手工工匠为“做手艺的”或“吃百家饭的”。因为手工工匠在哪一家做活,哪一家的主人就得管吃管喝,工钱另外计算。农民觉得做手艺不愁水旱饥荒,因此有“千田万地,当不得一种手艺”,“手艺在手,走遍天下能糊口”的俗谚。乡下农民至今仍想方设法迭自己的孩子拜师学艺。
但“百家饭”并不易吃,手艺人有很多独特的行规和禁忌。技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授。在建立师徒关系时,要办“拜师酒”并写一份契约,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方可“入门”。学徒期一般为3年,3年中徒弟不仅跟师傅帮工学艺,而且还要帮助师傅做家务,如挑水、扫地、种菜等,没有任何报酬。学徒期满要办“出师酒”,请师傅及同行到家中作客。师傅要赠送一套工具给徒弟,以示“衣钵相传”之意,并主动转让一些“世主”(较固定的雇主)给徒弟,以使徒弟有立足发展之地。黄冈一带的砌、木、篾、剃头、裁缝、锯等匠人,在住地周围都有“世主”,同行人不得抢“世主”。旧时世主家要调换匠人,须到年终结帐后才行。
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砌匠、石匠、木匠奉祀鲁班;铁匠奉祀李老君;酒匠奉祀杜康;窑匠奉祀黑神祖师;剃头的奉祀整容祖师;织土布的妇女们都在织机上方正中吊一个光滑溜圆的织机石,说是纪念天上织女。
手艺人的禁忌很多。每年第一次开工叫做开张,开张必须选择吉日,去开工的方向必须是大利的方向,这些都要根据历书确定。这一天的工钱,主人要用红纸包好付给工匠,不宜欠帐,因为一年伊始要有一个好兆头。还有一些特殊的行业禁忌,比如砌匠、木匠、石匠的劳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特别忌讳犯“红煞”或“鲁班煞”。犯了“煞”是要流血的。哪些是犯“红煞”的日子呢?过去人们将一年四季中每季的三个月依次编为孟、仲、季三个序号。比如春季有孟春、仲春、季春;夏季有孟夏、仲夏、季夏,秋冬季依次编排。在四个孟月中逢西的日子;四个仲月中逢已的日子;四个季月中逢丑的日子都犯“红煞”。木匠则怕犯“鲁班煞”,“鲁班煞”的日子是春子日、夏卯日、秋午日、冬酉日。犯煞的口子里,工匠们是不出工的。
鄂东北手艺人中最出风头的是“剃头匠”。俗有“天下剃头分两派:广济佬,扬州怪。”广济的剃头业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汉朝时,广济人的剃头刀就进入皇宫,剃出了名气。相传名匠卢天种的剃头担上就插有皇帝赐的小皇旗,很是威风。后来卢竟将小皇旗用来烫刀(磨擦刮刀),刀钝了就上面烫几下,刀就变得锋利如初。现在剃头匠用的烫刀布就是当年的小皇旗演变来的。广济人奉卢天种为整容祖师,从事剃头业的人逢年过节都要祭奠卢天种,拜师学艺也先到庙里去拜谒祖师。晚清时广济剃头业极兴盛,剃头匠们远出国门,到过东南亚、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现在东北等大城市还有广济剃头师傅。
名医之乡
鄂东北自古号称文化发达之乡,宋明以来人材辈出,同时也是南北名士驻足流连的地方。鄂东北还是著名的医乡,出了庞安常、万密斋、李时珍等著名的医学家。
庞安常,名安时,浠水人,北宋名医,著有《难经辨》、《主对集》、《本草补遗》、《伤寒总病论》等医书,在药物、医理、医疗诸方面为祖国中医学留下宝贵财富。他与东坡学士是好朋友,当时被贬到黄州的苏轼常乘船到蕲水和庞安常谈心。据说苏轼曾将祖传秘方传给庞安常,庞安常将此秘方收进了医书。
在鄂东北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个孕妇难产,生了7天7夜,婴儿还是未生出来。接生婆无法,家人请来了道士、巫婆赶鬼驱邪也无济于事。就在母子垂危之时,突然闯进一个人来,高声道:“莫慌、莫慌,我有捉鬼的法儿!”他边叫边跑到产妇床前,双手在产妇身上上下按摩,不到一盏茶的时间,那昏死了的产妇惊叫一声,接着就生下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儿子。传说此人就是庞安常。
万密斋,名宝,湖北罗田人,明代著名医学家,清初曾加封为医圣。他出生于医学世家,精于儿科、妇科,著有《万密斋医学全书》等,共18种132卷。
传说万家世代行医,万密斋的父亲要求他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万密斋聪明好学,年轻时就中了举人,后来奉父亲之命进京会考。万密斋本人迷于医术,不愿进入仕途,对考试不抱期望,然而评卷的宗师从他不俗的文字中看出了他的才华,正要提笔批点,忽然,窗外树上传来了鸟叫:“点了万密斋,世上无良医。”宗师顺从神意。从此朝廷少了一个进士,而民间却多了一位神医。
李时珍,字东壁,蕲州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早年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弃儒从医。在用心钻研前人医药著作的基础上,在蕲州一带进行了大量的药物考察和医学调查,收集了大量的验方和药方,声名渐起。明嘉靖年间,以名医身份被推举到太医院供职。他利用太医院的藏书和各种药物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然后“远穷僻壤之乡,险探仙麓之华”,到处访医、求方、考药。坚实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李时珍在经历了27个寒暑之后,完成了《本草纲目》这一具有世界意义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至今仍被国外有识之士视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采药治病的许多传说在鄂东北广为流传。其中一则是说蕲州城外有一个张大户,他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可是愈金贵愈添灾祸,张公子15岁那年得了重病,四乡各医均无良方,这时到江西采药归来的李时珍赶到了,他切脉之后,详细询问张公子的有关情况后,提笔开了一个处方:生姜10斤研汁,拌以粥水调服。第一日一碗,第二日一碗,自第三日以后,每日服三碗。
说来奇怪,张公子服了姜汁粥后,开始四肢渐暖,接着半依床榻要吃饭,很快就能下床走动了。原来,张公子喜欢吃斑鸠,斑鸠性凉,吃多了易得寒凉症;斑鸠又喜欢吃半夏,半夏有毒,斑鸠吃多了半夏后也容易引起半夏中毒。张公子是得了冰伏凉恶痼疾和半夏慢性中毒病,对症下药非用生姜不可。由于病人体虚,姜汁量由少到多,再加点粥水调养,自然使病人恢复了健康。
从此,李时珍用10斤生姜救条性命的事在鄂东北传开了。
鄂东北的乡土医生普遍注重医德,无论贫富贵贱一律诚心相待。庞安常、万密斋、李时珍无不以治病救人为己任。
由于鄂东北出名医,这里的人们大多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知识,众多的民谚也反映了这一点。如注意疾病预防的有:“无事扫扫屋,胜似上药铺”;“夏不睡石,秋不睡板,冬不蒙头,春不露背”;“贪房贪睡,添病减岁”。注意饮食卫生的有:“早餐要吃巧,中午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晚饭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开水是味药,只怕你不喝”;“吃饭多喝汤,免得开药方”。能判断一般病兆的谚语有:“日咳肝上火,夜咳心肺凉”;“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意即男怕肿脚,女怕肿头)”;“天黄有雪,人黄有病”。能治疗一般疾病的谚语有:“鼻子不通,吃点大葱”;“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怀里有姜,风寒不慌”;“治风先治血,治血风自灭”等。
鄂东北还是中药材产地,英山的桔梗、天麻;罗田的茯苓、苍术;武穴的山药;红安的夏桔球;蕲春的艾蒿等。人们在长期的种药、采药、制药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经验,深知药性,并利用它防病治病。
蚕神节
鄂东北大别山区素有“蚕吐丝,树结油(乌柏),蜂酿蜜”三大名
大别山区是古老的养蚕区,2000年前,这里已开始植桑养蚕。这里的人们视蚕为“宝”,每年春季,养蚕人将头年准备的蚕卵纸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里,用体温孵化,待开始出蚕后,将蚕放在筐内或箕上,采摘嫩桑叶喂食。如果蚕发病,妇女就取下项圈、手镯等银器放在蚕筐内驱病。
立夏节,鄂东北人视为蚕神节。人们育蚕采桑紧张地忙碌了一个多月之后,这时春蚕丰收了。为了庆祝,人们在立夏节这一天祭把蚕神。传说从前这里不养蚕,没有蚕种,后来蚕神娘娘来撒下籽,于是才有了蚕宝宝。人们为了感谢蚕神娘娘的福佑,在立夏节这天杀猪买酒,置办各种菜肴,摆席庆贺。这里的人们将立夏节看作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
“半夜团年黄州佬”
“鸡不叫,狗不咬,半夜团年黄州佬”,鄂东北移民的年节习俗给人一种特别、新奇的感觉。
鄂东北人对年节看得非常隆重,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杀猪宰羊、碾米磨粉为团年作准备。杀猪过年是鄂东北通行的风俗,但不能直称杀年猪,要说“福年龙”,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年节活动自腊月下旬逐渐进入高潮。腊月二十四是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用竹枝打扫屋内扬尘,洗涤器皿、衣服、被褥,称为“送穷”;晚上设肴馔、摆香案、烧纸钱迎接祖先回家过年,所以有“二十四,接祖人”的民谚。有的地方还行背祖宗入席的仪式,夜晚,先在门前摆几张椅子,等香案酒席摆好后,再以人背靠椅背,将椅子背进堂上入席,表示接来了祖先,然后烧香、击鼓、鸣罄、放鞭炮,斟酒、叩头,仪式完毕后熄灭灯烛,子孙离开让先人静享。
送灶神是小年后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也有在小年之前,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的。为了让灶王爷上天汇报时多讲好话,人们对其极为恭敬,在灶前贴纸马、焚香纸,同时供上粘性大的糊粑、麦芽糖等,表示粘住灶神的嘴巴,免得上天后灶王爷乱说。祭完之后,揭下灶君旧像,换上新像,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对联,有的地方还要烧《送灶文》。
小年之后进入大年阶段,人们都在为准备一顿丰盛的年饭忙碌着。鄂东北人的年饭最有特色,一般在年三十凌晨吃,且越早越好,俗称吃更饭。天刚发白,小孩还在梦乡,勤劳的母亲已做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大人唤起孩子,迅速围坐在一起,在祭祀祖先之后开始吃年饭。吃年饭也叫“还年福”,意即感谢祖先的赐福。谁家年饭的鞭炮先响,谁就讨来了好兆头。年饭桌上必备鱼肉,鱼必为全鱼,而且要有头有尾。酒是桌上必不可少的,不管会不会喝都要喝上一点。年饭上切忌喝汤,因为鄂东北有这样的习俗,年饭喝汤,新的一年里出门必遭雨淋。
“三十夜,细伢儿笑嘿嘿。”年三十的夜晚人们喝完团年酒、吃过团年饭后,全家人围火炉而坐,谈天说地,开心逗乐。小孩打着灯笼结伴四处游玩,走东家,串西家,忙上忙下,不亦乐乎。这时家长还要给小辈“压岁钱”,“压岁钱”用红纸封好表示吉祥。主妇要到厨房点灯,接灶神归位。这一夜各个房间都开灯照明,人们通宵不睡,直至天明叫做“守岁”。
正月初一开始,人们互相拜年。先左邻右舍,然后亲戚朋友,一直到初三。拜年客来了,主人要放一挂鞭炮欢迎。旧时客人进门,要对尊长下跪,对平辈作揖。鄂东北招待拜年客多用糍粑汤。客人进门后,主人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糍粑汤,上铺肉片,客人吃一二块糍粑,喝几口汤。拜过几家后,糊粑吃不下了,但汤还要喝几口,否则主人会不高兴。现在人们一般改为用糖果、瓜子来招待客人。
初三晚上(有的在正月十五日晚)再次摆上香案,打鼓、鸣鞭给祖宗送行,祖宗魂灵与家人的团聚活动暂告结束。从初一开始的不挑水、不舂雅、不拉磨、不扫地、不泼水的禁忌自此解除。
黄州风味三绝
古城黄州,不仅有东坡赤壁供你凭吊,而且还有众多的风味食品任君选择品尝,其中以烧梅、豆腐、萝卜风味最佳,人称三绝。
烧梅,黄州府城的传统甜食名点。相传在北宋初年就被创制出来,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的制作特点首先是选料精细,选用上等精制白面、桔饼、新鲜花生米、豌豆粉、葡萄干、肥猪肉、糖渍桂花、冰糖、白砂糖、细盐等多种配料。其次是做工讲究,将面粉反复揉和,一直揉到面团不沾盆、案,再把揉好的面团压搓成条,切成小段,分别取一段用擀面杖飞快旋擀,边擀边洒淀粉,直到擀成荷叶似的包皮为止。馅均要细切成丁或捣碎,然后拌匀,捏成团状包在面皮内。其三是造型美观,包好的烧梅,形似石榴,做好以后,要用食用色素在上端“花瓣”上装扮一番,宛如一丛红梅,因此又称石榴烧梅,寓含“榴结百子,梅呈五福”的吉祥之兆。
黄州烧梅既可笼蒸,也可用麻油炸食,味道香甜。每逢迎亲嫁娶、欢度节日,黄州人总喜欢做烧梅,办“烧梅酒”。烧梅是黄州人待客的名点。
豆腐,黄州的豆腐远近闻名。在鄂东北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过江名士笑开口,樊口编鱼武昌酒,黄州豆腐本味佳,盘中新雪巴东藕”。黄州豆腐与樊口鱼、武昌酒、巴东藕并称为鄂东北名产。
黄州豆腐在用水、选料、泡豆、磨浆、点浆、压板等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操作技艺。制作豆腐,水质十分重要。黄州的水井依山傍水,水质清澈、冷冽、无杂质。用这种水做的豆腐,肉嫩、质腻、色白。黄州豆腐不仅洁白细嫩,味道鲜美,没有豆腥气,而且极有韧性,用手指顶而不破,放在菜篮中不破不裂,切丝打汤不碎不散,的确是豆腐中的上品。
黄州厨师心灵手巧,他们可以用这种豆腐做出各式各样的豆腐菜,如鱼头豆腐、炸豆腐泡,干张皮、豆腐丸子、黄干子等。黄州豆腐可烧、可炸、可卤、可汁、可籴汤、可凉拌。在豆腐系列菜中,以“东坡豆腐”和“豆腐丸子”最有名。
“东坡豆腐”的原料是豆腐块、白菜心、香菇、火腿、冬笋、小葱、生姜、料酒、猪油、肉汤、细盐等。先用少量面粉裹上豆腐块炸成金黄色,再加配料烹焖,色味俱佳。
“豆腐丸子”的做法较简便,将豆腐掺上面粉、淀粉、姜末、葱花、盐等拌匀后,捏成丸子,然后用麻油炸成金黄色,即可入盘上席。
萝卜,黄州萝卜以清香甜脆著称。黄州萝卜很早出名,乾隆《黄冈县志》特别记述了“黄州萝卜”。黄州萝卜长得粗壮,形似冬瓜,人称“冬瓜萝卜”。这种萝卜特别长、大,在地里生长时,上端总有部分冲出土外,又被人称为“系马桩”。黄州萝卜大的15—16斤,小的7—8斤,产量很高。
黄州盛产萝卜,黄州人也善吃萝卜。他们用萝卜煨排骨汤、炒萝卜丝、炒萝卜、肉片、凉拌萝卜丝、用萝卜煮虾米、制酱萝卜、晒萝卜干、做萝卜蜜饯等各种萝卜食品。
黄州萝卜有助消化、利尿、平喘的食疗效用,因此在黄州有“萝卜上街,医生抛开”的谚语。黄州萝卜畅销南京、武汉等地,在南方有较高的声誉。
夫亡丧妻哭姊妹
鄂东北黄冈有一个奇特的风俗,不管是丈夫死了妻子,还是妻子失去了丈夫,他(她)们在哀诉哭泣时,总是一口一声“我的姊妹呀!”为什么不称夫妻而称姊妹呢?据说这是自古传下来的风俗。
相传盘古开天劈地时,世上还没有人。盘古琢磨着怎样造出人来,一抬头看到太阳和月亮兄妹俩,就要他们结为夫妻生儿育女。月亮妹妹性情乖巧,听了盘古的话,吓得脸色发白,忙躲到树林里去了。太阳哥哥脸色绯红,冲着盘古说:“我们是兄妹,怎能结为夫妻?”盘古说:“世上没有人,要你们太阳月亮做什么事?这样吧,我这里有一副石磨,你们一人拿一块磨,从天上往地下滚,要是磨合在一起,你们就结为夫妻;若磨合不到一起,你们就还做兄妹”。太阳这才点头同意。
盘古将磨交给太阳和月亮,他们提起往下一滚,盘古暗中用手一点,滚下去的磨正好合在一起。盘古说:“这是天意,你们只好这样办。”太阳还在犹豫,怕后人笑话,盘古给他一把针说:“要是有人敢看着你笑,你就用针扎他的眼睛。”
太阳哥哥和月亮妹妹结为夫妻。此后,世上夫妻都称为兄妹。后人也不敢看太阳,一看眼睛就针扎样疼。
鄂东北方言中把夫妻统称为姊妹,哭丧的这种风俗和传说给我们透露了远古婚俗的信息。石磨在民间现仍象征夫妻。
黄冈人敬畏七郎佬
黄冈民间过去有一种特别的风俗,即敬畏七郎佬。七郎佬是玉皇大帝的儿子,他常到凡间偷鸡摸狗,是一个有名的窃贼。人们对他没办法,由畏生敬,不敢得罪他,叫他七爹爹。
黄冈人逢年过节祭祀祖宗时,要另设一桌祭供七郎佬并祈祷说:“请七爹爹莫怪。”要是对七郎佬不恭,他就会将这户的财物偷光。
旧时青年人结婚时,新郎头三天不能上床与新娘共睡,要坐三夜,好让七郎佬来与新娘子同睡。如果不这样让床,新郎家就要遭祸。
插秧、割谷时,要在下田前在田头用三块瓦片或石块搭一个小屋,用酒盅盛一盅饭,烧一张黄纸供奉七郎佬。据说,不这样的话,七郎佬就会将秧田水放干,将割好的谷子踩进泥里去。
人们出门远行,店铺开张,都要以各种形式供奉七郎佬,否则过河坐船遇凶险,做生意赔本。
据说钟馗对七郎佬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一天,钟馗拿着九节鞭到凡间查访,正碰上七郎佬要跟一位新娘睡觉。钟馗大怒,举鞭痛击,一鞭打断了七郎佬的一只脚,当钟馗举鞭再打时,玉皇大帝派来的游神赶到,传旨说:“贼无死罪”,救了七郎佬。
七郎佬被打断了一只脚后,民间又称他为“独脚七郎佬”。而玉皇大帝“贼无死罪”的话也在民间传开了。
“古佛国”里佛事多
鄂东北黄梅县向有“古佛国”、“古佛场”的称誉,这是因为黄梅县拥有数十座大小寺庙,而且县民多崇信佛教。
黄梅县重要寺庙有10所,称为“十方丛林”,其中四祖寺、五祖寺最为著名。四祖寺位于黄梅县城西15公里处的双峰山上,是唐初禅宗四祖道信的传法地。寺旁有一毗卢塔,又叫真身塔,是道信肉身安葬之处。五祖寺位于黄梅县城北16公里处的东山,又称东山寺,禅宗五祖弘忍在此讲经说法。由于弘忍大师的禅宗造诣颇深,各地求明佛法者日以千计。大师当年授法的讲经台至今仍耸立在东山之上。
五祖寺在禅宗发展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这里,来自岭南的平民慧能,凭着对禅学的独特理解,深得五祖的赏识,成为禅宗衣钵的传人,在佛教发展史上传为佳话。
据说当年在街上卖柴的慧能,偶然听到有人诵念金刚经,顿时有所感悟,放下柴担,直奔千里之外的黄梅东山。他拜见弘忍,请求学习佛法。大师故意说:“南疆异域,人称南蛮,怎能讲经学佛?”慧能应声而答:“人有南北之别,佛无南北之分。虽然岭南人不如中原人聪慧,但人的佛性本来就有,应无差别可言。”弘忍见他虽不识文断字,但悟性较好就收下了,并安排他做杂役,砍柴舂米。慧能肯吃苦,在舂米时为加重碓力,腰系青石一块,整日劳作没有怨言。这块坠腰石现仍留存于五祖寺。
随着时光的流逝,弘忍大师对慧能的好感日增,年迈的法师意欲传法于慧能,但又担心修行多年的众僧不服,特别担心大弟子神秀。于是弘忍用诗偈的形式对弟子进行考选,看谁对佛法理解得深透。不识一字的慧能以其对禅法的独到的感悟击败了神秀。神秀认为修行应循序渐进,渐悟佛法。慧能则认为一切都要靠直觉体验,不需长久的修行,佛法可以顿悟。弘忍由此认定慧能是弘扬禅法的最佳人选,遂传衣钵,慧能成为禅宗六祖,南行传法。神秀亦离开东山寺,往北方传法。至此禅宗分裂为南北二宗。由于慧能开辟简易法门,接**民,深受人们拥戴。唐中后期,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南宗禅风靡大江南北,宋之后南宗禅成为中国禅学的代表,五祖寺也被封为“天下祖庭”,影响远及海外。
由于佛风的薰陶,黄梅人的生活里有很多佛教的印记。
黄梅人多信佛,弘忍大师就是黄梅人。过去,黄梅有较多的居士,在家吃斋、供菩萨。女人们相见也以女菩萨相称。每逢四祖、五祖诞辰,庙宇内热闹非凡。
三月三日是大医禅师道信的诞辰。自唐宋以来,每年三月三人们都要在四祖寺举行盛大庙会。蕲春、广济、黄梅三县人多去谒庙进香,同时带去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进行交易,货摊长达数里。江西九江、安徽宿松等地人也远道来此进香、交易。这天农村家家户户舂米粉、切芥菜,做成约一两重一个的芥菜粑。有的人家还将腊肉、酱干、芹菜、花生米切碎做馅,蒸熟食用。据说这种赶庙会的干粮吃了可以防止生疮。
十月二十二是五祖大满禅师弘忍的诞辰。这一天,人们多去五祖寺焚香祭祀,同时也举行盛大的庙会。据说五祖曾助民治水,帮助百姓筑圩修堤,因此黄梅濯港一带大大小小的堤圩都叫“五祖圩”。一遭水灾,人们就到五祖寺求菩萨。
与佛事有关的庙会,还有五月二十八纪念纪信大会,七月二十九的地藏王庙会和八月二十二的福主菩萨宋飞仙庙会。其中福主菩萨庙会体现了独特的民情风俗。
福主菩萨庙会在八月,这是农村收获的季节。人们在收获之后,都要举办酬神会,从考田至灌港27个村的百姓都崇奉福主菩萨,他们在村里设戏台,把福主菩萨塑像抬到戏台前,让菩萨也乐一乐、开开心。戏台装饰极为华丽,请来的戏班唱戏也十分卖力。各家各户都到外乡接来亲戚看戏,吃“尝新酒”。菩萨只有一尊,村村都要酬谢,因此你要抬来,他要抬去,各村都出动青、壮年男子抢神或护神,好不热闹。
在黄梅人的日常生活里,生病倒霉不顺心就认为是鬼邪作崇,就要去庙里烧香拜菩萨,并许下戏愿。如果一切顺意,到时就不惜钱财给菩萨送上一台戏。如果碰到旱情,天老不下雨,黄梅人就抬菩萨游乡,求雨的人们在太阳的烤晒下,一个个光头赤脚,大汗淋漓,据说这样才算心诚。大年初一出门拜年,黄梅人与其它地方也不同,开门的第一件事是到附近寺庙烧香拜菩萨,然后回来吃早饭,饭后再去各家各户拜年。
解放后,黄梅的佛事活动明显减少,菩萨信仰淡化。
黄梅石头会唱歌
鄂东北黄梅地处吴头楚尾,吴人好唱、楚人善歌的风俗传统在此交融,黄梅成为有名的歌乡。“多云樵唱”、“太白渔歌”自古就是旅游的名景胜迹。
黄梅人爱唱歌,上山有山歌,下河有船歌,年节有灯歌,游戏有儿歌,婚丧有风俗仪式歌,出门卖艺有小调,可说是“老稚相与歌于野,商贾相与歌于途。”歌声伴随着人们的劳动与生活,甚至石头也会唱歌。在黄梅流传这样的传说:在破额山麓有一方神奇的唱歌石,人们只要在这块石头上躺一躺,就能妙解音律成为歌手。后来这块奇石遭到天雷的轰击,失去了神性。唱歌石虽毁于雷电,但黄梅人的民歌却越唱越响。
黄梅背山面湖,山区山歌满山,湖区船歌满湖。
山歌:高昂、爽朗、质朴、节奏自由、语言活泼、感情直露。山歌是田间山野之歌,人们在耕田、种地、砍柴、采茶、放牛时,无不以歌抒情助兴。由于诵唱的人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思想情绪不同,具体劳作的形式不同,山歌分为高腔山歌和低腔山歌。
高腔山歌:包括樵歌、隔山丢、薅草歌等。由于是在高山、旷野劳动时唱的歌,因此音调高亢粗犷,气势连贯,节奏自由,音调悠长。演唱形式有独唱、对歌、一领众合等。
低腔山歌:它是房前屋后、稻场、菜园、茶山等处干轻活时唱的山歌。有三五成群的齐唱,也有悠闲的独唱。音调朴素、平缓。上乡的低腔山歌以茶山山歌最有特色,情调忧伤,多有怨诉之气。平原地区的低腔山歌,风格古雅接近小调,人们称为“三百六十调”,可填多种歌词,属于叙事山歌。
船歌:清丽、柔和、婉转、感情细腻、优美动人。船歌是黄梅水上歌声的统称,包括采菱曲、夜行船歌、路水歌、太白渔歌等。湖区人多在行船、扬帆、捕鱼、停靠港湾时诵唱船歌,即兴填同。船歌近似低腔山歌,音调悠扬婉转,旋律简朴,曲调和协,娓娓动听。清代诗人余世芳曾泛舟湖上,闻归舟渔夫放歌,触景生情写下了《太白渔歌》的诗作:“萍叶芦花极望长,歌声辽绕水中央;夜来渔火还归棹,惊起汀州雁儿行。”
逢年过节或赶庙会,黄梅人必唱灯歌。有的划地为台就地表演;有的载歌载舞串乡走村。黄梅人喜好“玩灯”,正月初一至十五尤为热闹。灯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多为祝福致庆、道说吉祥。灯歌育彩莲船、打莲湘、绣手中、跑竹马、打花鼓、抛彩球、旱龙船、采茶扑蝶等20余种。
“采茶扑蝶”是黄梅人最喜爱的一种地方灯节民歌。黄梅山区盛产茶叶,旧时每当阳春三月茶树发新芽时,成群结队的采茶妇女上山采茶。茶树吐出新绿,彩蝶漫山飞舞。有一对采茶的姑嫂见景生情,一边采摘嫩茶,一边扑捉蝴蝶。姑唱一段,嫂唱一段,各报花名,你问我答,欢歌满坡。后来人们把这种曲调发展为“采茶扑蝶”的传统灯节歌。它的演唱人数不拘,但不少于两人,既可齐唱,也可对唱。常用手帕、花篮,扇子等道具,有打击乐,有时也加些丝弦乐器的伴奏,载歌载舞。曲调明亮欢快,演唱轻巧自然。
采茶歌孕育了采茶戏,黄梅采茶戏就是在采茶调基础上发展而来。黄梅采茶戏唱腔丰富,既高昂、豪放,又轻松婉转,是山茶歌与渔歌的结合。其传统剧目繁多,素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曲”之称。大本戏有《天仙配》、《青风岭》等,小戏有《於老四拜年》、《张三请菩萨》、《张先生讨学钱》
等。黄梅采茶戏随着人口的移动向周边扩散、转移,在安徽安庆地区发展为“黄梅戏”。黄梅戏其实是根在黄梅,花开安庆。
小调在黄梅民歌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小调,俗称唱“调子”,是一种短小的歌曲,又称小曲。小曲优雅细腻,以抒情见长。旧时黄梅人一遇水灾,就出外逃荒,逃荒人多以卖唱小曲为生。在小曲基础上,后来又形成了黄梅文曲戏。过去在黄梅乡下男男女女都能唱几支文曲花腔小调。
黄梅民间还有风俗歌:婚嫁喜事有《撒帐歌》、《哭嫁歌》,丧事有《哭丧歌》,端午节有《龙船调》,庆祝丰收有《打梆歌》等,多为一唱众帮,曲调风格各异。《撒帐歌》尤有情趣,“撒帐”是新婚之夜的一道重要仪式,“撒帐”由德高忘重、福寿双全的人主持,他拿着盛有茶叶、米花、红枣、绿豆等物的果盘,边唱边撒,唱一句向新婚夫妇头上撒一把,紧接着大家和一句。歌词多为吉语良言,有固定的唱词,也可即兴编词逗趣,曲调欢快、动听。现录一首:
手端银盘转转叉,听我撒个十朵花。一撒头上盘龙花,二撒两耳掉金花。三撒眉毛柳叶花,四撒鼻子通草花。五撒点点胭脂花,六撒胸前喇叭花。七撒身穿牡丹花,八撒双眼海棠花。九撒脚踏绣球花,十撒子孙中探花。
黄梅民歌内容丰富,范围宽广,它不仅是风土民情的写照,也是人们抒情、自娱、自乐的手段。民歌还是民间传递知识的一种形式,如“古人歌”宣扬一批古代贤能之士的历史功绩;《赶麻雀》传授数学知识;“十二样花”介绍花卉常识等。寓教于乐,这不能不说是歌乡的一大特色。当然男欢女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黄梅素有“无郎无姐不成歌”之说,情歌在黄梅民歌中占有较大比例。如《春恋》中唱到:“麻喷细雨不离天,麻雀不离茅屋檐,燕子不离高梁上,蜜蜂不离花心间,情哥不离姐面前。”情真意切、直率大胆。
黄梅人爱唱歌,黄梅人会唱歌。愿黄梅人的歌声更响亮、悠扬。
“郎想乖姐会挑花”
黄梅棉区妇女善于挑花,喜爱挑花,挑花为农家生活增添了几分情趣,几分色彩。
黄梅桃花又名十字花、架子花。最基本的挑法是在土布上按经纬线组成的纱眼数针脚(或3根纱一针,或4根纱一针),用彩色绣花线逐眼挑斜十字,组成各种图案。
黄梅村姑一般从10岁开始学挑花,15岁左右就开始挑定情信物,如方巾、搭肩等。她们飞针走线,寄情于画,将自己的缕缕情丝都挑到方巾之上。每年三月三庙会,四乡八湾的姑娘都戴着最美
的挑花头巾,披着漂亮的挑花披巾,揣着心爱的挑花手中集会蔡山,蔡山成了挑花作品的露天展厅。在黄梅,挑花是姑娘心灵手巧的象征,能挑得一手好花的姑娘处处受到人们的称赞和羡慕。
在黄梅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隋文帝登基不久,在全国挑选贵妃,结果选中了一个头搭挑花方巾的王美人。隋文帝为了试探这位美人的胆识,说:“头顶方巾是遮灰还是盖日?”王美人很乖巧地回答:“太平盛世,只有阳光雨露,哪有灰土尘埃?妾身只愁沐阳光雨露之恩无多,哪有遮盖之理?方巾准备献给万岁,既不敢装在袖里,也不敢夹在腋下,将礼物顶在头上表示敬重。”隋文帝听了大为高兴,就叫王美人呈上方巾。打开一看,那方巾面料不是绫罗绸缎,而是一种宝蓝色的粗纱棉布。只见上面挑出了各式各样虫鸟禽兽和花草图纹。整个方巾由主花、填花、角花和边花组成。主花挑的是一只大龟,那六方型的龟纹像一个紧挨一个的古钱。奇怪的是王美人在龟背上一不挑白鹤,以示龟龄鹤寿;二不挑大蛇,以示“青龙玄武”,而在龟背上挑了一枚古梅作为方巾的主花,在四角分别挑上了“双喜”图案、“寿”字花纹、“百吉”图案和“万”字花纹。意思是说:
双喜临门,寿比南山,百事大吉,万事如意。隋文帝很喜爱这块方巾,但不明白龟与梅为什么放在一起。王美人说:“妾是黄梅蔡山人,黄梅县因山中多梅得名;蔡山又因山上有大龟出名。方巾上龟梅合一,表示黄梅蔡山的地名,又有永结同心的意思,当地叫团花”。隋文帝连连点头,将王美人封为贵妃。
从那以后,挑花方巾送给情郎的风俗就在黄梅传开了,直到现在,仍然是蔡山姑娘的挑花儿最好看。
一旦定下了意中人,姑娘便开始为嫁妆做准备。她们在枕套、帐沿、袜底、鞋垫、拖鞋、围腰等物品上挑出各种图案。黄梅姑娘陪嫁的礼物数目与“五”、“七”相关,挑的花纹图案也要与此相合,一般都要挑“五子登科”、“七子团圆”、“五彩宫灯”、“七女送子”等图案。黄梅婚俗中有这样一个习俗,姑娘出嫁的那天,把女的拖鞋统在男拖鞋中,“统”与“同”读音相似,以表达“同偕到老”的祝福。所以姑娘们制作嫁鞋时要特地选用同色面料,挑成同样的花以取吉祥。姑娘们在出嫁前还要精心挑几条手巾,作为送给新郎的特殊礼物。
新婚之夜,男女傧相将新娘挑绣的各色绣品摆设张挂起来让大家欣赏,闹新房成了赏花会,姑娘、小伙一面与新郎新娘打趣逗乐,一面品评新娘的挑花技艺。黄梅人闹新房有一项特别的内容“问花”,亲朋贺客要新娘将洞房内的各色挑花逐一介绍。房门帘上挑的“凤穿牡丹”,来客就问凤指的是
谁?牡丹又指的是谁?帐沿上挑的喜鹊怎样登枝头?枕头上的莲花为什么要并蒂?头巾上的鹭鸶怎样把荷戏?平时伶牙俐齿的新娘,这时也羞得满面桃花,闭口不语。男女傧相见此情景忙上前解围,对唱众和“二绣手巾两面花,姐想情郎郎想她。乖姐想郎人勤俭,郎想乖姐会挑花。”至此婚礼达到高潮。
妇女一旦怀孕就称为“有喜”。过两三个月要回娘家住上十天半月,在母亲的指导下与嫂嫂、妹妹一起为未来的小宝宝挑绣兜肚、涎围、荷包、小花鞋、小花帽等。婴儿降生的第三天要“洗三朝”,娘家的兄弟将准备好的油面、鸡蛋、红糖、鸡以及婴儿衣帽等各种挑花制品送去,称为送“祝弥”。送“祝弥”的活动饶有情趣,婴儿的舅舅将送给婴儿母亲吃的食物放在筐里,把给小宝宝的挑绣用品用红绳串成各种吉祥图案,从箩筐上摆到扁担头挑在肩上。花团锦簇,一路走一路招人围观、评议、称赞。狮、虎是婴儿衣饰的主要图案,挑上它以期驱病免灾。
黄梅人不仅出生就有挑花相伴,辞世也有挑花随行。黄梅人在安葬死者时在棺材中放置挑花绣品,一般用挑花头巾盖在死者的脸上。
黄梅人爱唱歌又爱挑花,所以挑花图案中有很多戏曲故事和人物,如“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七仙女”、“桃园三结义”、“打莲湘”、“划龙船”、“十二寡妇西征”、“状元游街”等,挑花成为形象的戏曲艺术作品。
黄梅渔民敬令公
黄梅下新镇三面环湖一面靠山,这里的百姓大多以捕鱼为生。渔民们不供奉渔业祖师伏羲,而虔诚地奉祀一个叫高继锁的渔民,称他为“令公菩萨”,渔民经常念叨的是“令公爹”,这里流传着一个朴实动人的传说。
传说下新镇原是一片荒湖滩,这儿的居民最早来自江西。他们初到湖边,既无捕鱼渔具,又无捕鱼经验,一天捉不到几条鱼,日子过得很苦。他们中间有位年轻人名叫高继锁,聪明能干,肯动脑筋,他通过反复地摸索,发明了罩鱼用的罱、挂鱼用的挂钩,他还照着蜘蛛网的样子织成了鱼网。他做出的渔具越来越多,光是罱就有平罱、翘罱、周罱、大罱、小罱五六种;鱼网有大网、小网、拦网、脚网、风网、旋网10多种。后来他把这些罱网的制作和使用方法都传给大家,大家对他十分敬重和感激。
为了掌握鱼情,高继锁专门在下雨、下雪、刮风、冰冻的时候下湖,对水性鱼情逐渐了如指掌。据说他诚心为渔民做好事感动了八仙。一个中秋之夜,八仙飘然下凡,问高继锁要什么,金银财宝、美女佳宅随他挑选,高继锁说这些都不要,只要铁拐李给他一双隔水看鱼的仙眼,铁拐李慨然应许,从此高继锁有了一双神眼,专门指导渔民捕捞,自己仍过着俭朴的日子。
高继锁到了晚年,将捕鱼经验和观鱼的方法全部传给了当地渔民。比如有风用脚网,无风用大网,转小弯子下挂钩,草蔸子处用罱以及什么时候封湖,什么时候开湖等。高继锁一生为渔民做了不少好事,却受了一辈子穷,死后成了神仙做了菩萨。渔民都很怀念他,自愿出钱修庙为高继锁塑像,朝廷还封高继锁为“铁牛将军”,至今令公牌上一直写着“敕封令公铁牛将军高继锁”字样。
每年腊月三十,渔民都要带上香纸爆竹到扶佑宫或济佛寺去给令公菩萨辞年(令公菩萨一般放在吕祖或济公的左边供奉)。辞年时,人们点上线香、烧纸、放鞭、作揖,说一些感激令公福佑的话。
大年初一清晨,人们首先要去给令公拜年,以求东南西北方方吉利,春夏秋冬节节平安。令公面前有长明灯和功德箱,拜年的人都要奉上“打鼓礼钱”。平常人们去许愿时,要带点素油为令公上油。
渔民在每年第一次下湖打鱼前,都要举行一次“请令公”的仪式。渔民在各自的船头上烧一副香纸,放一挂鞭炮,口中默念:“令公爹,把灵显,保佑我打鱼仓仓满……”念完后再作三个揖便起锚开航,说是已请得令公的旨意,可以下湖捕鱼了。
八月十五的“令公会”是渔民自发组织的一种崇拜活动。为什么八月十五进行“令公会”活动呢?因为这时浮花鱼期基本结束,沉花鱼期即将开始。这样做一是感谢令公的帮助,二是让令公保佑打捞更多的鱼。传说令公是在中秋之夜被八仙点化后才有那双识别鱼群的神眼,渔民准不想沾点神气呢?
将死人捆在椅子上
在黄梅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即人死后要把尸体扶到椅子上坐着,还要用一根绳子捆起来,死者面前再放一张小方桌。
为什么有这样的习俗呢?据说从前有一个媳妇常虐待婆婆,婆婆年纪大了只好忍气吞声。不久,婆婆死了,尸体被放在椅上坐着,亲戚朋友都来吊丧,媳妇也到椅前哭几声应景。不料婆婆阴魂不散,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把媳妇死死抱住,人们怎么也掰不开。媳妇知道婆婆死也记住了自己的不孝,只好当着众多乡亲面,将自己如何虐待婆婆之事一一讲出。大家都跪下为媳妇求情,婆婆这才把手慢慢松开坐到椅子上。后来人们怕再有这样的事发生,就把死人捆在椅子上,面前还放一张桌子挡住,这样死人也就跳不起来了。
黄梅丧俗还有许多独特的地方,人死了叫“过了”。老人咽气前要净身,穿上新做的寿衣。老人咽气后家人立即放鞭炮送魂,并把老人生前穿戴的衣物、垫床物品拿到大路上烧掉,一方面是为死人送行,另一方面是为了去秽气。还要派人到土地庙烧香、放鞭炮、摆上生活用品,让亡魂到土地公的簿录上登记,否则不能进祖庙。死人安置在椅子上后,要将其眼睛、嘴巴闭上,防止灵魂出窍,然后给死者穿上软底鞋,据说这样好投胎。死者手中还要拿几个糍粑,以防来世没饭吃。
亲戚家在接到死讯后,立即筹措“白喜钱”,三天之内赶来吊丧、送葬。死者亲属以白布作孝服,鞋上也要缝上一块白布。
送葬那天,“八仙”(指抬死者的8个青壮年)把寿木架到门口的凳上,然后由几个老人用布将死者抬进棺内,再填上石灰等,盖棺钉牢,绑杠抬走。去埋葬地一般走大路,过桥时要放鞭炮、扔纸钱,为的是向桥神买路。
送葬时,长孙需坐在棺上“压材”,长孙要披白头巾、着红袍,这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
葬要定位,棺材放进墓坑之前,要用从家里带来的柴烧一下。下葬后子孙们在坟边插上哭丧棒,一人一根。
老人辞世的第三天晚上要“叫魂”。子女把死者睡过的床重新铺上,在正屋设上灵位,在门口屋顶上放一缸水,里面放一个熟鸡蛋,然后死者亲属除留几个人在屋内外,其他人一齐出动,提着灯笼叫魂。叫魂共叫三遍,从村东头开始到土地庙,再到路边大道上,然后回到灵前鸣鞭、烧香、烧纸。叫魂后,人们到房内床上看有无人的印痕,如果有,表明死者魂魄回来了。
以后每隔七天要祭供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
这种习俗只宜于一般正常死亡的老人,其它如凶死、客死的丧事从简。
英山的“吃鸡胯儿”
英山人称结婚、办喜事为“吃鸡胯儿”。英山的婚俗与外地比较,有的地方还颇为特别。
现在农村中男女青年有一部分是自由恋爱结婚的,但大部分还是通过媒人介绍而结亲。首先由媒人上门提亲,如果双方觉得有必要进一步的接触、了解,媒人就和两家商定一个具体时间“看人家”。一般是女方由母亲和婶娘、嫂子陪着到男方家作客。“看人家”的目的有三个:一是看男方的长相、能力;二是看家庭的底细(主要是财力方面);三是看男方家与邻里的关系是否“和人”(与邻里关系融洽)。如果女方满意,男方也没意见就准备订婚。
订婚叫“过路”。女方开出婚单,用红纸列出女方的伯、叔、姑父、舅父等主要亲戚名单送给男方,意思是要男方在订婚时要请这些人到场。“过路”这天,男方父子同媒人一道去女方家吃早饭,女方家请主要亲戚作陪。早饭后,媒人邀请女方父女和婚单上所列亲戚到男方家作客,一般吃过午饭就是订婚仪式完成了。从此这对男女之间有了婚姻的契约关系,不能擅自“悔婚”。如女方主动退婚,要退还男方所给的礼钱、衣服等。
订婚之后,每年逢端午、中秋、过年三大节,男方家都要向女方家送节礼,叫“赶节”,结婚之后就不送了。
男女双方到了结婚的年龄,男方家主动请女方家长前来作客,席间婉转地提出“要人”的要求,如果女方家长很爽快地答应了,那么就要履行正式结婚手续了。男方家用红纸写上选好的结婚吉日,套上红封套连同礼品及女方所需衣物等一并送到女方家,这叫“送日子”。
女方家知道婚期后,开始置办嫁妆。家俱一般都由女方家负责,男方家只提供床、被等。嫁妆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做嫁鞋”。女方要给未来的公、婆、伯、叔每人做一双布鞋,每双鞋都要用红线结好,还要配上挑花的鞋垫。而给未来丈夫的鞋是要做得最好的,鞋垫上的挑花也最精美。嫁鞋,女方一定要亲自动手做,如果日子紧了,也可以请婶、嫂帮忙。
随着婚期的临近,女方开始哭嫁,一直哭到上轿为止。现在一般只是出嫁当天哭一阵,不哭怕人笑话,当然也有真心实意哭的。
嫁妆一般在婚礼的上午由婆家派人先抬走。路途远的新娘下午就出发,路近的新娘就晚上走。花轿来时,由新郎的胞弟或堂弟、表弟等少年“押轿”迎亲,回去时新娘坐轿,少年步行。现在无轿,新娘一行或坐车或步行。新娘上轿或上车前均要自己的兄或弟背上去,不能自己走出门,意思是不带走娘家的土。
婚礼开始后,新郎与新娘首先要拜天地,再拜祖宗、父母,最后再互拜。这时伴娘将手中的瓜籽、糖果当众抛撒,让人们哄抢。接着让新郎、新娘进新房,但新房门往往被闹房的小伙子堵住或闩上,迟迟不开。这时就要有新郎家请来的口才极好的亲戚说祝福吉祥的“四言八句”,婉转地请他们开门。经过一番口舌,门才终于打开,“圆房酒”即刻开始。
“圆房酒”是婚礼中最隆重的一桌酒席,以新郎新娘为中心,菜肴的碗数和陪酒的人数都必须成双,陪酒的人必须是福禄双全的妇女。鸡是菜肴中的一道主菜,是给新郎新娘吃的,所以当地人俗语将结婚称为“吃鸡胯儿”。但这道菜往往被守候在门口的闹房人抢走,抢鸡胯儿是闹房中极有趣的一项
内容,抢的地点必须在新房门槛处,抢的时候,不能将碗掉地摔破,这样不吉利,所以端菜者要特别小心。
喝罢“圆房酒”,闹房又起高潮,人们一边把豆子向床上撒,一边用风趣的象征语言戏谑新郎、新娘直到夜深而止。
第二天新娘在参拜公婆之后,还要笑客满面地迎接众多的来看“新大姐”的乡亲邻里,从此她进入了新的生活。
往人脸上抹黑的“打喜”
“打喜”是鄂东北英山的一个有趣的民俗。如果某户人家喜添贵子,邻里乡亲就会立即前来祝贺:“恭喜你添了一个学生”,主人喜气洋洋地回应说:“添了一个讨米棍”,说得越贱,孩子越好养。主人还要以红糖茶水招待来贺喜的人,而贺喜的乡亲常常悄悄地在灶膛、锅底摸一手黑灰,乘其不备将主人抹一个大花脸,这叫“打喜”。被抹黑脸的人不仅不恼,而且还十分高兴。新生儿的爷、奶、伯、叔、姑、婶及外祖母、外祖父都是抹黑的目标。
婴儿“洗三朝”后,要抱到门前转一圈,叫做见天日。
男婴满月,为了顺利养大,要在他颈上挂一把银锁,叫做长命锁。有的还向乡里百姓讨来各色布片做成“百衲衣”,给小孩穿在身上。有的人家给小孩取一个法名,将法名写在纸上和婴儿的一些头发一道装在小布袋里,送佛寺寄存,表示这小孩是佛门弟子了。等到小孩成人之后,再请人做法事把布袋取回来,表示他已还俗了。
婴儿满月要剃胎头,剃头之后,剃头匠双手各拿一枚红鸡蛋在婴儿头上滚动,叫“滚头”,一边滚一边祝福。剃头匠还用剃下的婴儿头发占卜下胎是男是女。方法是将头发搓成一团,如果发团上有一绺头发翘起来,兆下一胎生男;如果发团光滑有凹陷,兆下一胎生女,这只是一种风俗并不科学。剃头仪式结束后,主人要给剃头匠一个封好的红纸包,包内的钱比平常工钱多出几倍。
英山的缠花
英山缠花虽不起眼,但它是植根大别山区,充满乡土气息的民俗工艺之花。
缠花的工艺特点在于“缠”,首先用纸板和细铜丝扎成不同形象的坯架,再按需要缠上不同的彩线或丝线或棉线。缠工很讲究,“缠花妙不妙,全在手牢靠。”缠线时用力要匀,注意用力的技巧,轻重要统一,这样缠出的花精细工整。缠花还要注意色调和风格的统一,注意形体的夸张,缠出神韵。如小老虎强调的是头部,小猫强调的是胡须。
缠花小巧,民间艺人缠出的蝴蝶、牡丹、春燕、雏凤、梅兰竹菊等,最大的也仅在方寸左右。
缠花有的用作观赏,有的用作礼品,有的用来装点喜庆气氛,有的用来哀悼亡魂……
小儿周岁,英山人要举行“抓周”仪式,即在祖宗神位前的方桌上摆上松、柏枝、葱、笔、墨、书、算盘、尺、秤等物件,让小孩坐在桌上任意抓取。抓到葱意味着小孩聪明;抓住算盘表示就要发财;抓住笔墨就说这小孩将来要读书做官。善于缠花的人,在这一天给小儿送来缠花精美的童帽,还有缠成长命百岁的雏菊、缠着鲜艳彩线的笔和墨等缠花工艺品表示庆贺,并且在缠花上用红、绿、黄三色线缠绣出“一长二大”(意为健康成长)、“读书进学”等字样。
端午节是送瘟日,为了防止邪气侵染保护儿童,人们常缠些小虎头、小金鱼、小蝙蝠、小猫等缝在孩子的鞋上或帽子上;有的缠些小葫芦、小猴儿挂在小孩的脖子上。
缠花还给新人的婚姻生活送去祝福。英山地区男女双方订婚时,男方要送给女方一个精美的礼盒。礼盒内有10枚缠着喜庆图案的铜钱和10朵美丽的缠花,意思是“十全十美”;还有两支毛笔从头到尾缠着丝线图案,一对香墨上贴红双喜字,意味着一个书香之家即将诞生;一串缠着花纹的桂圆、枣子、花生,蕴含着“早生贵子”的祝愿。礼盒中间放着挑绣结合的四方手帕,手帕四角为梅兰竹菊等图案,手帕中央为一特制缠花,造型为“”,是九、千、百、万的组合,用大数表示将来生活的富足。在这一缠花周围还挑绣出“福、禄、寿、喜”、“金玉满堂”、“福如东海”、“在家常富贵,出门保平安”等一串吉祥字样,寄寓了人们对安定、富裕生活的向往。
蕲春四宝
蕲春是鄂东北的名县,古时称蕲州。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它不仅培育出李时珍、陈诗、黄侃等古今名人,而且还出四大名特产:蕲蛇、蕲龟、蕲竹、蕲艾草。
蕲蛇,属蝮蛇科,是一种剧毒蛇,因为全身黑质白花,所以又叫白花蛇。蕲蛇有一尺多长,头上有两只肉角,口中有四只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其尾锋利如刀,向上翘,也叫尾利钩)。蕲蛇性情比较温驯,它多吃石楠滕的花叶,捕蛇人可根据这一习性追捕。当有人追捉蕲蛇时,它只一味逃走,到无路可走时,它就把那锋利的尾巴往自己肚皮上一划,破腹自杀。这时捉蛇人用铁叉将它叉起,装在特制的罐中,拿回家不必洗濯就浸泡在米酒里面做药。据说蕲蛇的可贵即在它的血,若将血洗净就降低了药效。蕲蛇酒能追风去毒、舒经活络,李时珍利用蕲蛇药酒治疗麻风病,这种方法一直为医药界所沿用。
蕲龟,蕲春特有的一种绿毛龟。大的不超过一斤,小的只有铜钱般大小。背脊上长有苔状绿毛,毛中有金线,腹甲如白色的象牙。
蕲龟在无水处,绿毛紧贴龟背;置于水中,绿毛散开飘浮水面煞是好看。如果用一透明瓷盂贮满清水,放一只蕲龟进去,就见满盂是绿茸茸的细丝,这时你再旋转瓷盂,只见绿毛飘动却一丝不乱,观赏价值很高。蕲龟的饲养较简易,每天换两次水,喂一点弄碎了的去血牛肉即可。蕲龟除了观赏价值外,还可入药做滋补品。民间传说绿毛龟能避尘、避蚊蝇。
蕲竹,蕲春麒麟山一带特有的竹子。蕲竹为绕节,节与节之间辗转相绕成棱形,状似罗汉肚。小蕲竹如拇指粗,做竹笛音韵清柔故名笛竹。大蕲竹有茶杯口粗,色泽晶莹用来做竹席。竹席是当地家家必备之物,一年四季,不论寒暑都垫着席子睡。蕲竹是作席子的上等材料,用蕲竹蔑丝编织的竹席柔软如绵,折叠如布,人卧其上凉爽透体。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这样的诗句赞美蕲州簟(竹席),“卷作筒中布,舒为席上珍,滑如铺薤叶,冷似卧龙鳞。”蕲竹席在封建时代就被列为贡品。
蕲竹织成的席子,因其极柔软,所以人睡之后必留下印痕,清晰明显久久不退。旧时人们用这种席子来检验妇女的贞操,丈夫外出或小姑独处时,她们是否守身如玉,可从席子上看出来。故而蕲春风俗,凡是女儿出嫁,无论贫富都要陪嫁一床竹席。
在蕲春还流传着“慈禧伐蕲竹”的传说:慈禧太后听说蕲竹做的席子好,马上要地方上贡。地方官很快差专人送席到京城,慈禧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就请来一名大臣欣赏。这大臣原来是慈禧的相好,两人晚上同床共枕于席。第二天一早,珍妃和其他宫妃一起来向慈禧太后请安,这时太后才起床正在洗漱,珍妃等一进来就看到竹席上一男一女共枕的印痕,珍妃不禁“啊”了一声。慈禧现了丑,口里不声张,却把一肚子气出在蕲竹上,下令伐尽蕲竹,为此蕲竹几乎绝了种。
蕲艾,为蕲春有名的药材之一。蕲艾的药用价值高于其它艾草,香味更浓。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专门作了一篇《蕲艾传》。蕲艾茎和叶皆可入药,去湿去热消毒。据现代医药学分析蕲艾含17种化合物,其中所含艾草精油出油率比其它艾草高出一倍,并含有两种其它艾草所没有的化学成分。
蕲州人常于端午采艾,用以治病炙疾,如果配合针炙疗效更佳。在蕲春
流传有“七年之病三年艾,起死回生人所赖”的民谣。
其实蕲春的物产远不止以上“四宝”,蕲春的油姜、“水葡萄”米、藕粉都是享誉国内外的佳品。如果你来蕲春,请不要忘了尝尝这些地方风味。
“将军县”
在大别山南麓有一面积不大、名气不小的山区县,这就是红安县,这里是红色将军的摇篮,共出了200多位将军。
红安县原名黄安县,1952年改名为红安县。红安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又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革命的烽火曾在这里燃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当地流行这样的民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在长达22年的革命战争中,红安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死难的烈士和群众达13万人之多,许多村庄被灭绝。解放后黄安县易名为红安县。
红安烈士陵园为革命先烈树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叶剑英、李先念、徐向前、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里留下了亲笔题词。
这块红土地还哺育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家和卓越的将军。董必武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先念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韩先楚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除此之外,在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和以后晋升的将军中,红安籍的有62位,其中上将6位,中将11位,少将45位。建国以来,红安籍干部中还出了4位副总理、10位正副部长、12位军区司令员和政委、23位军区副司令和副政委、24位兵团级干部、130多位省军级干部,建国前还有众多为国捐躯的杰出将领。如此多的将军和高级干部出在一个小小的山县,在历史上实属罕见,红安县被人们誉为“将军县”。
孝感的夜嫁
孝感与别地的嫁女风俗不同,流行夜晚嫁女的风俗。新娘出嫁上轿的时间一般在二更天(晚上10点左右),新郎、媒人以及抬嫁妆的都打着灯笼随行,以四更左右到达新郎家为宜。据说夜间行人稀少,可以避免闲人窥轿,保持新娘贞操。现在虽没有花轿,但仍保持了夜晚嫁女的习俗。
嫁娶是人生大事,从前孝感人从订亲到完婚要经过五道程序:一允许酒;二过帖(庚帖);三谋媒;四报期;五完婚。完婚前还要行告祖礼、加冠礼。
告祖礼是新郎向祖宗举行祭拜,请来掌礼先生和乐班按程序进行。祭祀歌词为四言结构,主要内容是请神祖临堂,施恩赐福。
加冠礼在行告祖礼后进行,是给新郎命名的仪式。掌礼先生吟诵加冠歌,给新郎加冠带履。歌词仍为四言体,如“龙门命字,雅号流传,美盈楚国,芳溢中原。”告祖礼、加冠礼颇有古风特色。
婚嫁吉日,新郎要亲自去接新娘。新娘家亲朋好友要“盘女婿”,意即逗弄新郎。从新郎进门到吃酒处处设障,如门顶泼水、席间对联、肉中穿线、缠紧筷子等来难为新郎,以考验新郎的性情和才智,气氛轻松活泼。
新娘家“盘女婿”,新郎家就“戏新娘”,几个年轻后生抬着花轿前后左右颠簸戏弄新娘。好不容易新郎、新娘进门拜堂、入洞房、喝团圆酒,这时“戏新娘”进入高潮:众人有说四言八句的;有对歌的;有开各种玩笑的,无论老少辈份均可戏新娘。孝感有“新婚三天无大小”的说法,人们认为越闹越发,不闹就觉得冷清。
孝感节令习俗趣谈
节庆时令习俗是民俗生活中传承性最强、最具情趣的部分。孝感节令习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但却独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夭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不问亲疏,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糊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止。
人们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初一、初二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在井池边烧些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在初三取下烧掉,俗谚有“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更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时,人们把铁罐子也当作敲打器。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龙灯会是正月十五节庆活动的中心。人们一般从初八开始扎龙,还扎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采莲船走村串户,见什么人家唱什么词,唱些“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太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
元宵夜,孝感当地还流传有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七姐当地叫做张七姐,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7个女儿,她最灵最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阳境内(今孝感)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七姐只有百日缘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梭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
元宵夜,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鹅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民间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日,人们不能在家喧闹。妇女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没有臭虫骚扰。
人们在正月十五晚上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仆则歉收。
正月十五晚上孝感地区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五更时,人们用火照栗、梨等果木,边照边用刀斧敲打树干。一人边敲边问:“结不结?”一人从旁应道:“结!”认为这样做新的一年里就会果实满枝头。
三月清明,人们祭祖插柳。有“清明不戴柳,死了变猪狗”的俗语。四月农忙季节,这时常有鸟叫,人们据鸟音各解其意,农民说鸟叫的是
“割麦插禾”;蚕妇说是“看蚕看火”;行人认为是“公无渡河”;学子认为是“切磋琢磨”;闺秀听见了说是“描花绣朵”;看山人说是“莫摘花果”。
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造龙舟。称为“打龙船”。以前按城门方
位造不同颜色的龙船,如南门红船,西门白船。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空城来观龙舟,说不打龙船人易得疫病。山村无水就用纸作龙舟形状出游,游完即烧掉,俗称打鼓送瘟船。龙船竟渡的时间从五月初一开始到初六结束,如果这几天老下雨,人称划船雨。
六月,割早稻前要祭祖,祭时用鱼不能用鸡,因为“鸡”音似“饥”。七月中元节、八月中秋节、九月重阳节与其他地方风俗相同。
十月初,农家用糍糕喂牛,还把糍糕粘在牛角上,将牛赶到水边照牛影,这叫“接牛角”。
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三十人们祭祖、过年。年饭一般在年三十的黎明吃,饭里要放些豇豆,用长命菜做羹。人们相互走动叫“辞年”。
临告别时常说“漫漫过岁”,表示徐缓平安地度过岁末。
除贴门神贴春联外,人们还要用红纸剪出“挂门笺”挂贴在门上,孝感的雕花剪纸颇有特色。
年三十傍晚挑足用水,扫净地面后将扫帚藏起来,箱笼均上锁,表示三日之内不出不进。
年三十晚上“团年”,人们通常围着火塘彻夜不眠,称为“守岁”。
“闯麻城”
在鄂东北一带流行一种竞技性的儿童游戏,叫“闯麻城”。
这种游戏的玩法是:一群小孩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然后相向站成横排,各排用手拉成人墙,由一方先齐声喊叫“天上雾沉沉,地下闯麻城,麻城闯不开,河那边的哪个敢过来?”对方回应,接着一人出阵,用力冲向对方人墙,冲破了人墙,就可以为本队赢回一人;冲不破,就被对方留住,最后以一方赢对方大多数人为胜。这种竞技游戏,要求善于把住时机,选择好突破口,否则难以取胜。
据说,这种游戏起源于元朝末年朱元璋在湖北与陈友谅的争战。当时朱、陈大战时,杀得湖广遍无人烟。百姓舍家奔逃聚集到麻城。不久,麻城也被朱元璋大军围住,形势十分危急。玉皇大帝不忍生灵涂炭,派张七相公来救麻城一城人的性命。张七相公坐在麻城的城墙上,身子足有近八丈高,脚穿两丈五的大草鞋,伸到护城河里戽水玩,手里拿了一根三丈长的旱烟袋吸烟。兵士看了赶快报告朱元璋,朱元璋一见惊呼:“好大人,好大人(好大的一个人)!”张七相公一笑:“我是小伢,我家大人还在家困瞌睡(睡觉)呢!”朱元璋一听,倒抽一口凉气,急忙撤兵,麻城就这样保住了。
麻城解围后,百姓迁居各地。当时孝感一带是一片荒芜之地,第一批人在年前迁来;第二批人在年三十晚上迁来;第三批来的人已过了年初一,好的地方都让前两批人占住了,只得在柞刺林里过年。至今孝感还有很多湾子叫张家刺林、李家刺林的。还有的人迁来时正逢下雨,就戴着斗笠吃年饭,这种习俗也世代流传。
因为麻城是这些移民的老家,所以孝感俗语将睡觉做梦说是“到麻城去了”。孝感人还在神龛上供着“麻城土主,张七相公”的神位,以示自己的祖籍在麻城。
游戏与传说反映了古代的移民情况,对于今天孝感一带尚存的许多习俗来说,无疑是一种恰当的注解。
线鞭子打鬼
孝感一带乡里农家一般都备有一根线鞭子,人们早起下田劳动带上它认为可以拒鬼。这种鞭子用三股麻拧成,鞭子上打七个为什么线鞭子能打鬼呢?这有一个传说:从前有家王姓父子,有一块麦田在夏收时被夜游神糟蹋得不成样子,老头儿为此吓出了病。几天后,在外帮工的儿子王馗回来了,他听说此事后哈哈大笑:“爹呀,你胆太小,光怕不行,要打!”王馗想:鬼是三魂而聚,七魄而敛,不过一团阴火,一般阴风而已。如果能捆住三魂,打散七魄就不怕了。他连夜用三股麻绳搓了根线鞭子,在鞭上打了七个结。这叫做:绳捆三魂,结打七魄。
第二天,王馗睡了一整天,养足了精神,晚上牵牛、背犁、提鞭去耕麦茬地。一会儿只见从山沟里窜出几团绿火凑到一块儿。王馗在前额上抹了几把,抹得顶门火旺,提着鞭子悄悄上前,照准最大的一团火使劲一抽,只听一声尖叫,接着又连抽六鞭,捉住了一个红发、绿眼、长牙的鬼。这个现了原形的鬼趴在地上求饶:“阳间爷爷,饶了小鬼吧!”在小鬼的一再哀求下,王馗要小鬼好好看守这块麦地,否则还要抽打。说完王馗在地头钉了一根桃木桩,将鬼拴在桩上。从此,这块地岁岁丰收。
线鞭子能打鬼的风俗也就传开了。
“太平灯”
“太平灯”现叫《三节龙・跳鼓》舞,它在湖北仅见于云梦县的伍洛寺镇,是极具地方风俗特色的龙、鼓舞。
每年正月十二,伍洛寺镇人纷纷走出家门舞龙跳鼓。这里的龙、鼓舞新颖活泼,粗犷豪放。龙灯、皮鼓在人们手中上下翻飞,鼓声如雷,人声如潮,舞出了火爆热烈的节日气氛。
伍洛寺镇的龙灯造型奇特,一条红色白须老龙,身长12节,左右相伴的有两条三节小龙,一条黄色长红须,一条黑色长乌须。这两条小龙由龙头、龙身、龙尾3节组成,长6米左右。三节小龙的头为鹅颈头,头顶扎一只蟾蜍。龙嘴含珠,身披绣花衣,龙尾扎成燕子尾状,整个形体奇异有趣。
三节小龙舞由3人表演,在鞭炮声中,三节小龙翻滚盘旋,众多的男鼓手左手持鼓,右手持槌围在龙的四周,随着龙舞的起伏且鼓且舞。小伙子们一边吆喝,一边原地跳跃、击鼓,鼓槌飞劲,鼓声如雷,煞是壮观。跳得高、打得响、吼得欢是跳鼓舞的要求。三节小龙舞有一个独特的动作“龙咬尾”。传说龙喜欢吃烧燕肉,南朝的梁武帝献烧燕给龙女,龙女吃了以后非常惬意,送了不少宝珠给梁武帝。后来人们为得到龙的宝珠,将龙尾扎成的燕子形状,在龙舞中不断让龙回头自咬,满足龙的嗜好,好让龙高兴之后吐珠,赐福百姓。
伍洛寺镇一带原来叫“龙须湖”,地势低凹,常受旱涝之灾,“三天无雨到处于,一场大雨遍地淹。”人们生活十分困苦。传说有一年又发洪水了,水越涨越高,伍洛寺镇眼看就要被洪水吞没,人们突然看到有一大两小分别长有白、黑、红须的三条鱼龙在水中出没,原来它们是女儿港旁深潭的3条黑精在作怪。于是人们纷纷在潭边摆下香案做祈祷,果然不久洪水退去。从此人们视这三条龙为神灵,每年春节以后,就扎起一大两小三条龙灯,每个龙头上都扎一只镇龙的蟾蜍让三条龙不能抬头。一条大龙沿街收香火,两条小龙同跳鼓一起舞蹈以乞太平,民间叫玩“太平灯”。
每年正月十二,镇上老老少少齐集祠堂参加请龙的“开光”仪式。开光由道士主持,当场杀一只雄鸡,用扎有五色彩布条的针蘸鸡血点龙的眼睛和耳朵,这样龙灯就有灵了,人们对着龙烧香跪拜。仪式结束后即开始舞龙、打跳鼓。如果去年收成好,人们欢腾起舞酬谢龙神;如果连年不收,人们认为神龙不悦,于是装饰庙宇,龙灯玩得更虔诚、更尽力,跳鼓打得更响。
这里家家有鼓,龙灯会时,一家操鼓百家响应。人们以鼓声象征雷声,以此来驱邪逐疫。从前,鼓还是鼓舞族人士气的工具,家家户户都要出人打跳鼓。龙鼓舞一直舞到正月十五才息鼓停舞。
现今伍洛寺镇人仍保持了三节龙、跳鼓舞这一民间娱乐形式,但摒弃了其原有的迷信色彩和宗族械斗的劣俗,以欢乐的龙舞、激昂的鼓点催人奋发,催人向上。
云梦鱼面
云梦位于古楚梦泽之畔,盛产鱼虾,鱼是餐桌上的常菜,其中有一道独具风味的佳肴——鱼面。
鱼面的制作很有讲究。首先要选用青、草、鲢、鲤等鱼肉和上等白面、玉米粉,再拌上麻油、细盐,经过揉、擀、蒸、切、晒等工序精制而成。鱼面形状似普通面条,但更精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色、香、味、形”著称,为湖北特产中的精品。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云梦城北的云台山下住着一位王幺姑。一天,幺姑在做面条时倒进了刚煮好的鲜鱼汤,家人吃面条时都说味道鲜。聪明的幺姑想,要是在面粉里加些鲜鱼肉做成面条,味道岂不更好?于是幺姑取来鲜鱼的净肉,剁成肉泥和进面粉中,做出了第一碗云梦鱼面。
王家幺姑会做鱼面的消息很快在四乡传开,人们都来学艺,并编成歌谣传唱:“擀的面像素纸,切的面像花线,下在锅里团团转,盛在碗里像牡丹。”
后来幺姑约了17个姑娘开了一个鱼面作坊。一天晚上,姑娘们在院子里做鱼面,一直忙到月上中天,忽然间一个姑娘脚踏莲花,飘然飞上天空,姑娘慌忙清点人数却一个不少。这时云端上传来悠扬的歌声:“要得鱼面美,桂花潭取水,云台山上晒,鱼在白鹤嘴。”原来飞上天去的是嫦蛾,她是暗中下来帮忙的。接照嫦娥的指点,姑娘们取来了桂花潭的清水,白鹤嘴的肥鱼做成鱼面,放在高高的云台山上去晒,果然,鱼面的味道更鲜美。
据《云梦县志》记载,鱼面的创制时间是清朝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出自许姓布行的一位姓黄的厨师之手。鱼面问世后,深受食客欢迎,云梦的鱼面作坊不断增加。1911年鱼面作为云梦名产参加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以“银丝鱼面”获银质奖。
现在云梦县建起了一座年产300吨的现代化鱼面加工厂,采用全套自动化生产程序,满足内销、外销需要。云梦鱼面香飘四海。
安陆的“坐席”
在安陆乡下,每逢年节或婚丧大事都要宴请亲朋。宴请时在席位座次的安排上颇有讲究。如果处置不当,来客轻则说几句不中听的话叫你难堪;重则推翻桌子拂袖而去,甚至亲戚“竖路”(互不来往)。所以安陆人请客喝酒吃席时,特别注意合乎礼节地安排宾客的位置。如遇大宴宾客还要请一位头脑精明、熟悉礼仪的人安排座次。
摆席的桌子一般放在堂屋,堂屋放不下再放侧屋,侧屋如还放不下,还可以放到邻居家里去。堂屋是正席,“八仙桌”每侧坐两人。桌子正对堂屋门,进门的右侧上方是首席,与首席相对的左侧上方是二席;右侧首席下方是三席,对面左侧下方是四席;桌子上方靠右是五席,靠左是七席;桌子下方靠右是六席,靠左是八席,也就是末席,末席管斟酒。
安排客人座席的第一个原则是舅爷为尊。“舅爷座席姑爷陪”,舅爷坐首席,姑爷坐在对面的二席上作陪,姨爷等其他客人再相应安排。
座席的第二个原则是“男人优先”。即在辈份相等的条件下,优先安排男客座席。有时,主人将女客另设一席,这样大家都方便。
座席的第三个原则是“长者优先”。辈份相同,按年龄大小依次坐。如果是远亲,辈份即使不同,年长者也应在席次上优于年幼者。
在不同的场台,座席还有不同的规矩。如果办丧事,首席由八位“重山(指丧的人)”坐;结婚的首席由媒人坐;生孩子或小孩生日首席自然是孩子的舅爷坐。
安陆讲究座席的礼节,如果客人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坐错了位子就会成为人们的笑柄。不过人们对远方的来客比较宽容,即使客人坐错了位子也不会责备、取笑。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客人听从主人的安排。
神奇的地下乐宫
公元1978年初夏,湖北随州水河畔,这个“随蛇吐珠”的地方发现了一座深埋了2400余年的“地下乐宫”——曾侯乙墓,这则消息震惊了世界。
曾侯乙墓的封土高出地面数丈,是一个圆形的土台。围绕着这个土台有着众多的美妙传说。其中最动人的是楚国神箭小将养由基在这儿与叛军对垒,他在让过叛将三箭之后,一箭射中叛将咽喉。楚王在这个土台上亲自擂鼓助威,叛军大败。楚王擂鼓的土台后称为擂鼓墩,可是人们没有想到擂鼓墩下埋藏着神奇的宝藏。
1978年曾侯乙的墓被揭开时,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一排排巨大的条木叠陈出东、中、西、北4间墓室,4间墓室各有特点。
北室:戈、矛、戟、殳、弓、箭、盾、甲各种兵器应有尽有,还有兵车、战马所用的部件、佩饰竟有5,000余件,简直就是一间兵器库。殳是古代五兵器之一,但从未见实物,成为古代兵器史上一直没解决的疑案。曾侯乙墓北室的这件自铭为“殳”的兵器,使千古之谜迎刃而解。
西室:一列彩绘棺里躺卧着13名少女,显然是曾侯乙的侍女。
东室:8具少女的彩绘棺和1具狗棺,陪伴着正中的双层彩绘大棺。棺内尸体已腐,但棺内珍宝济济,这就是曾侯乙的寝宫。
中室:宽敞、气派,摆满鼎、簋、敦、壶、盘、豆、尊等各式青铜礼器和大量的黄金器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陈列的各种乐器。一套编钟分3层8组悬挂在铜铸的钟架上,总计64件,总重量2,500多公斤,巨大的重量压在这曲尺形的钟架上历经2400多年而不倒,这也是一个奇迹,可见其结构的严密与合理。这套编钟具有一钟双音的功能,每个钟体的正鼓和侧鼓部均有标音铭文,只要分别敲击这两处所标示的地方,便可得到两个不同的乐音。当击发其中一音时,另一音一般不鸣响,即使发出微微的声音,对正击发的音不仅没有干扰,而且还起有润色作用,因为两音间多呈三度谐和音程。
编钟虽然深埋地下2400年之久,但音乐性能仍然完好。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音列充实、音律较准。下层大钟乐音低沉深厚;中层较大钟乐音圆润明亮,较小钟乐音清脆嚎亮;上层钮钟乐音透明纯净。用它演奏古今乐曲都有良好的音响效果。在北京、武汉等地展出时,讲解员为观众演奏了《东方红》、《啊,朋友》,播出了编钟伴奏的《洪湖水浪打浪》等现代乐曲,古乐新声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湖北歌舞团还编排了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的编钟乐舞在海内外巡回演出。舒缓而优雅的舞姿,浑厚而悠扬的钟声将人们带回到古朴迷人的远古世界。
中室内还一套编磬沿壁立架安置。青铜铸成的磐架以一对龙首、鹤颈、鸟身、鳖足为躯干的怪兽作主体,造型奇特、别致新颖。32块磬形制相同,大小各异,音域跨3个8度,12半音齐备,声音清脆明亮。一座建鼓靠东壁高竖在青铜座上,大红的鼓腔衬以鼓座上塑铸的群龙,气势非凡。还有竹排箫,在出土时仍可吹出6声音阶,是现今最好的竹排箫实物。此外五弦琴、十弦琴、笙、■、瑟、小鼓杂陈其间。
在这座神奇的地下乐宫里,有各种珍贵的乐器8种125件。面对着井然有序的各色礼器、乐器,我们可以想象到曾侯乙生前的奢华,耳边仿佛回响起“钟鼓之乐”和“琴瑟之音”,真正体会到了“钟鸣鼎食”这一词语的含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