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随着河南电视台戏曲综艺栏目《梨园春》在河南乃至全国产生的影响,地方 戏曲重新引起了广大戏迷对传统艺术的关注和兴趣,形成了万人争看《梨园春》的盛况,u}梨园春》现象”成了众多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河南戏曲仍然没有走出困境、走向振兴。本文意在通过对《梨园春》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与总结,提出地方戏曲工作者应注重的几个问题,为繁荣与发展河南地方戏曲提供一些参考。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综述河南地方戏曲的现状,《梨园春》栏目的兴起及其为繁荣与发 展地方戏曲带来的思考。第二部分:从创作、演出市场、观众层次、戏曲团体的生存状况、少数剧种 的濒临灭绝方面剖析当代河南地方戏曲的困境。第三部分:评述《梨园春》的兴起、发展与辉煌历程,并从其节目创意、栏 目宗旨、运作方式三方面探究其成功经验。第四部分:《梨园春》给河南地方戏曲的繁荣与发展带来的思考。《梨园春》 的成功说明地方戏曲仍然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河南地方戏曲从业者应首先改变职业观念,并在创作中应注重戏曲的大众娱乐性、提升艺术表演水平、创建新的戏曲团体运作模式,力求繁荣与发展河南地方戏曲。关键词:梨园春河南地方戏曲戏曲繁荣与发展AbstractWi th the afection of the Henan opera TV program Li Yuanchun lal over thecountyr, the locl aopera regain the concentration and interest of the funs on the opera,making a situation that thousand of people watch the Li Yuanchun. Many expetrs focuson the Li yuanchun phenomenon. Compare with the phenomenon, the Henan operacouldn't get out of the trouble and have a bright future. This article wants to have aer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after the research. I want to draw the workers' on localopera atention, to乡ve some advi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nan local opera. Thewhol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rist patr: An introduction about the situation of Henan localoper a. Some ideasare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y tof Li YuanchunThe second patr: An analysis about the trouble of the Henan locl aopera rfom theaspects of creation, performance, audience, and proragm team.The third part: A judgment about the creation, the devel叩went, the prosperiytabout the Li Yuanchun, and have a research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rfom theaspects of the creation of program, the purpose of the program, the operation of theprogram.The fourth patr: Some ideas that the Li Yuanchun bring in on the development ofHenan localoper a. the success of Li Yuanchun shows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 peoplelike this works on the local.The drama employee should change occupation idea, operashould pay much atention to the entertainment the standard of the program, theoperation of the program. They must ty rtheir best to make the Henan locl aoperadevelops fsatKe y words: Li Yuanchun; Henan locl aopera;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y tofthe locl aopera11 关子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听义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考位甲请。岌人邻重声明:所呈又e: 学仁论又天走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咸的,对所研究的谋题有渐的见解。据我牙,F;-- 7_中特A1加i}4说明、标江和致谢0地方外,论又咋不包括共他人已经发未戚撰写过0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令位戚证书m士言等提le考位论义(纸质二匹书馆、科研信忌机构、次据收集机驹舍本校圈书太知电于文本)以供公众k.索、查阅了成人投妇、河南天考出于宣肠、辰览牛权. 子学术发展知之行学术文流等,的闷藕率毒取影咧;缩印、扫描“拷贝筹复,。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纸质又太加电于文本)。(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又在解密后适A工授权书)学位获得者(学位论又作老)签名:2。0‘r月I。学位论二指导教师荟二:及a2。o)牛了月4。绪论具有中国古老文明的中原戏曲文化艺术,灿烂辉煌,是中原民族文化的优秀 代表,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是几百年中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见证。戏曲与生活连为一体,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使人们接受了传统思想的洗礼,完成了几千年古老文明的传承。一直以来,戏曲就是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原人民最普遍的精神娱乐方式。河南地处中原,其中包含着楚、齐鲁、秦、燕赵文化的特征。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多元的中原戏曲文化特色。历史上曾在河南流行过近八十个剧种就足能说明这一点。直到八十年代,河南的专业戏曲团体数量和从业人员仍占全国十分之一强,居全国首位。然而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人民开始接受现代文化的 洗礼。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现代传媒方式的大量应用,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戏曲—这种具有强烈艺术特色的单一的精神娱乐方式己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娱乐需求。人们精神娱乐的多元化使得戏曲陷入步履维艰的境地,更有一些专家提出“夕阳艺术”的论调,一时间,戏曲似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河南和全国一样,戏曲事业也步入了低谷,戏曲演出只剩下老年戏迷稀疏的喝彩。在此关头,1994年,河南电视台勇敢面对挑战,以厚重的河南传统文化背景 为依托,以河南几千万的农民为受众对象,开办了面向普通观众的民俗化大众性电视戏曲栏目。1999年又增加“戏迷擂台赛”版块,立即引起戏迷的积极响应。从三四岁的孩童到八十岁的老人,来自不同岗位的戏迷都争相参加打擂。《梨园春》从河南的三大地方剧种豫剧、曲剧、越调开赛,逐渐波及河南的少数剧种和全国其他省份的剧种:参赛者由河南逐渐延伸至周边省份直至全国甚至海外。《梨园春》以独特的节目创意、走平民化道路的栏目宗旨以及对栏目实行企业化运作的现代管理手段,使得传统戏曲实现了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创举。分析、总结“梨园春现象”给河南地方戏曲的繁荣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梨 园春》的成功说明地方戏曲仍然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河南地方戏曲从业者在创作中应注重戏曲的大众娱乐性、提升艺术表演水平、创建新的戏曲团体运作模式,实现河南地方戏曲的繁荣与发展。本文从研究《梨园春》现象入手,运用田野调查、人物访谈、资料研究的方 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制作过程、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梨园春》这一文化现象,意在为河南地方戏曲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第一章当代河南地方戏曲的困境戏曲在发展的历史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鲜明的风格和特点,一,舞台性: 戏曲的一切内容和形式必须在舞台上呈现出来。二,完整性:戏曲讲究情节、人物与性格的完整性。来龙去脉、因果照应必须交代清楚,前后不能有任何直接与分割。三,规范性:戏曲特别讲究程式化。舞台上所有的表现手段都必须遵从传统,一招一式,体现出一种极富内涵的规范性。四,写意性:舞台是有限的,但戏曲表达的主题、情节、人物都是无限的。以写意和空灵的表述方式,使舞台变得无限广阔。五,综合性:戏曲是综合性艺术,需要多种艺术门类和艺术手段的协调配合,才能使戏曲情节顺利进行,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戏曲的这些特点与属性,使它的演出、受众群体、传播方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二十世纪末,大众文化生活内容及方式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对戏曲的传播产生 了深远影响:诸如卫星电视、多媒体电脑、英特网为代表的荧屏文化以其快捷方便、内容丰富、选择性、自主性、参与性强而迅速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中心;卡拉OK、迪斯科等新的文化样式成了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娱乐消费方式;社会文化的时尚化、流行化和消费化,也使人们没有足够的耐心对艺术品认真品味、把玩。这些文化现象在短短二十年间就改变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使曾经被誉为“国人娱乐”的戏曲成为戏曲工作者和老年人无奈的自娱自乐。我国转型期整个社会的浮躁心理和浮躁风气使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而就戏曲本身而言,戏曲的衰落是历史环境变迁与艺术本体适应性的共同作 用而至。传统戏曲本身的艺术形式和所体现的思想观念与当今社会脱节,是戏曲全面萧条的内外主因。第一节戏曲剧目的创作导向背离了广大观众的欣赏需求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经过近千年的继承和发展,河南戏曲形成 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原人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思想体系在戏曲中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直至上世纪初,河南地方戏都是以演传统戏为主。随着民主运动的开展,曾经的“下九流”—戏曲艺人,也意识到应担当起民族兴亡的历史责任。尤其是二三十年代以王镇南、樊粹庭为代表的文人加入到豫剧行列中,他们编创反映民主革命浪潮的现代戏,弘扬民主思想,歌颂民主革命形象,如《涤耻血》、《女贞花》等,使河南戏曲跨入和时代同步的行列。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编导杨兰春和音乐家王基笑为代表的创作者,在创作手法上进行了大胆革新,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故事剧和创作现代戏,使河南戏曲步入了辉煌时期。代表作有《朝阳沟》、《红娘》、《白蛇传》、《刘胡兰》等。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戏曲整体走向衰落,虽然出现了像《倒霉大叔的婚事》、《能人百不成》、《秦香莲后传》等一批好的作品,但还是没能改变戏曲创作继续走向困境。河南地方戏创作领域的现状就是创作人才奇缺,戏曲团体的经营状况捉襟见 肘。剧团常年都不排戏,迫于生计,创作人才不得不改行专业、另谋生路。不少剧团既无编剧也无导演,甚至已无深谙地方戏曲的在职作曲,剧本全靠移植,导演只能特邀。“嘘头多在方言上,俏皮常见道白中”。。可想而知,不懂当地戏的编导作曲,没有深入当地生活,整出来的戏能有多少地方味道,方言特色?仅靠剧本,是很难编好陌生剧、导好别地戏、谱好外埠曲的。人才奇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戏曲创作大幅度萎缩。有的剧团几年都出不了一台新戏,能坚持演下去的通①范成达对地方戏剧团生存现状的思考田中国戏侧20D6.04俗大众型的戏曲更是寥寥可数。整台戏的完整演出越来越少,而名家名段的演唱尚风行戏曲演出市场。这对于要求完整性的戏曲来说,决不是兴旺发达的征兆,而只能是衰退和消亡的趋向。另一个发人深思的现象是近十多年来,文艺创作受评奖导向影响,不少创作 人员把评奖当作一种文化政绩。虽然获奖的作品也有几十部,而保留下来能不断演出的却屈指可数,群众普遍传唱的还是《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传统段子。“一位有识之士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戏曲专业人员眼里只有奖牌,而没有了观众,更看不到市场。……节目花了很多钱,也得了奖,可是很难演出。群众说我们是自己创作、自己演出、自己观看、自己评选、自己发奖。……这些剧目灯光舞台效果都搞得相当豪华,每次演出都要花费大量的的人力物力,得了大奖后,戏依旧没人看。……现在专业剧团上演的大多是获奖戏、专家戏,而群众真正喜欢、能供剧团养家糊口的‘吃饭戏’很少排演。专业剧团排戏想的不是市场,而是评委的口味。……致命的是,如今很多戏曲专业人员的创作心态己被大奖引导得贵族化了。”。由此可见,一方面是人才少、经费少、很少排新戏;另一方面是即使排新戏也只照着评委的口味排,眼睛直往上看不朝下看。可见,戏曲创作者背离了戏曲为大众服务的宗旨是导致群众抛弃戏曲的原因之一。第二节演出市场萧条使戏曲团体生存难以为继多年来,戏曲演出市场的不景气已是不争的事实。省会郑州作为全省政治文 化中心,情况或许会好些。在市、县级的各大剧院,多年前就因为戏曲演出的萎缩而改成了影剧院、录像厅、卡拉OK厅或其他娱乐场所,有的甚至出租成了商铺。剧团花费好大力气排成一个剧目,在城市仅演几天就演不下去了,平均上座率只有五六成甚至二三成。一个剧目连演几十场的盛况己很少见,剧场演戏常常雏蛾刘雅鸣份剧为何热了民间冷了杯台明盼望新闻周2000.0221是“门前冷落鞍马稀”。有些投入几十万元、上百万元创作的戏曲精品剧目,演出一两场就草草结束,业内人士戏称“领导是观众,专家是评委,获奖是目的,仓库是归宿”,“不演不赔,少演少赔,多演多赔”。。城市留给戏曲的空间确实是越来越狭小了。戏曲曾辉煌而持久地占有过中心城市的舞台,如今却只成为美好的回忆。只 能在越来越偏僻的山乡农村寻求生存空间。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精神娱乐还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农村,每年的春天或秋后的农闲时间,各种形式的庙会是农村演出市场的旺季。但戏价也只仅仅够演职员养家糊口,不能够使剧团积累资金,实现进一步发展。这是否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就地区论,交通越发达、越开放,戏曲越萧条; 相反,越偏僻、越闭塞则戏曲越红火。就富裕程度而论,戏曲与之成负相关关系:即(地区、群落)越贫穷、文明程度越差,戏曲越红火;反之越富裕、文明程度越高,则戏曲越萧条。”。作为农民文化的戏曲似乎只能在农村寻找知音了。第三节观众层次老化使戏曲失去了观众的生力军戏曲的危机还表现在观众人数的急剧减少和老龄化。戏曲的慢节奏、程式化, 戏曲与生活的距离,使现代观众对戏曲越来越难以亲近。在就业、生活、教育、医疗等综合压力下,现代生活竞争的残酷有目共睹,城市中,学生忙于应付学习的压力,力求将来有个好大学上,找到一份好工作;成年人为有一个好的生活而拼命挣扎:紧张劳碌的生活中,电视、电脑也许是他们获得资讯及时又快捷的方式了,没有人肯花那么大段的时间坐下来欣赏op po呀呀的戏曲,只有老年戏迷手中的收音机还在余音袅袅。而农村戏曲观众结构也不容乐观:如今,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农民仅靠 m王幸助浅谈位剧的变革与发展中国戏剧2005〔韶).0宇宏尖于《.侧生命力》一文的几点商R4刀东方艺术2000‘肠)几亩地是不能够过上富裕生活的,再加上孩子上学,重病等治疗费用,农村人向城市市民一样缺乏未来保障,这些支出使得作为农村主要观众也是戏曲观众的生力军—青壮年人只得外出打工,农民工大规模外出打工挣钱在我国来讲已是普遍现象,这个年龄段的观众群基本上是缺失的。农村留守的就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他们白天要忙庄稼地的活计,晚上照顾孩子,日常情况下只是晚上看看电视.除了在电视上能看到戏,农闲时的赶庙会看戏也许是他们接触戏曲的唯一方式了。但也和城市一样,大多也只是限于老年群体。当人们处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时代,交通、信息不灵通,而戏曲等再现性艺 术把社会的人、物、事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满足他们见闻的需要,观众当然欣然接受。但现在教育普及、文化发达,通讯工具和多种多样的新闻媒体,随时随地给人们送来信息,很多人都能读书看报,对世间事各有各的见解,即使有的戏透析什么“人性深处”、“人生哲理”、“时代脉搏”等思想内涵,但有知识的观众对这些东西并不觉得那么博大精深,也不感到新奇,当然对戏曲的兴趣就不像过去那样浓厚了。这也是戏剧观众减少,青年不喜欢戏曲的一个原因。戏曲唱腔中的一唱三叹、动作的程式化使毫无戏曲知识的青年人一头雾水;戏曲中宣扬的思想与现代观众的审美期望相去太远,难以产生相同的现实联想。戏曲这些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固有特点使戏曲观众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老。第四节国营戏曲团体生存境况窘迫和戏曲人才流失严重戏曲的危机还表现在国营剧团数量和演职人员规模的萎缩。由于计划经济下 “官办官养”的生存方式,剧团滋生了等、靠、要的惰性心理。有些单位千脆只产不销靠政府发红头文件组织观看来养活剧团。国营剧团还普遍存在着机构臃肿,人员编制庞大的问题。不能干的出不去,能干的人进不来,人才流失严重,营销人才匾乏,收入不能同工同酬。国营剧团还存在着不肯吃苦,不愿下乡演出的弊病,即使下去,演出队伍庞大,真正演出的却没有几个人。各剧团的编、导、演、作曲、舞美等各类人才断档,青黄不接。在如今娱乐多元化,不少剧团丧失了竞争力、市场和观众。河南省曾经进行了三次艺术团体体制改革。前两个阶段都没有触动根本矛盾,剧团并没有多少起色。第三次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聘上岗、同工同酬等措施,但由于在具体实施中的各种消极因素,体制改革的口号喊了很多年,戏曲演出市场和剧团生存状况仍然没有大的改观,戏曲团体继续走向衰落。以商丘为例,五六十年代地区直属两个团,所辖八县一市,每个县市都基本 上保持一个专业剧团。90年代前后,由于地方戏曲整体滑坡,很多县级专业团体就己经解散,勉强运行的团体生存情况也是举步维艰:专职编剧队伍退休的退休,转行的转行,没有导演和作曲,舞美道具只能凑合着用以前的老家底,知名演员大多另谋生路,使得这些小型剧团缺少知名度高、大众认可的表演艺术家。这样戏曲演出队伍与商丘这个800多万人口的大市非常不相称。河南是有名的戏剧大省,但是十八个省辖市中,除郑州的情况好一些外,其余各市都与商丘的情况差不多,不少城市还不如商丘。戏曲的危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明显,主创人员严重流失,编剧、导演、演员有的当了官,有的嫌待遇低千别的去了。一些省份在实行文化体制改革后,除了省级剧院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由省财政供养的重点传统文艺演出单位外,其余相当多的小型剧团在市场冲击下,纷纷被解散。第五节少数剧种的濒临灭绝使河南地方戏曲的剧种急剧减少河南是无可争议的戏曲大省。据了解,从明代万历十年起,相继在河南境内 产生、存在和流行过的各类剧种达78个,但四百多年来几经兴衰、蜕变,许多剧种业己散失。河南省濒危戏剧曲艺抢救保护学术研讨会的一些戏曲理论家对目前仍流传于河南民间的戏曲进行了认真盘点,发现目前河南仅剩三十多个剧种,目前尚有专业剧团的只有16个剧种,其余均己消亡或退出河南。而且,除豫剧、曲剧和越调仍流传较广以外,其余象豫南花鼓、柳琴戏、八调腔、汉剧等二十几个剧种都在濒临消亡和失传的边缘。传统艺术不仅逐渐退出城市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传播土壤的急剧缩减,造成一些少数剧种的加速消失。“河南十六个濒灭剧种只有八个有专业团体(属天下第一团),两个有业余剧团,四个有零星演出,两个只剩下个别老艺人”。①第二章《梨园春》的兴起、发展、辉煌历程及其成功因素探源第一节《梨园春》的兴起、发展及其辉煌历程一、《梨园春》的兴起及栏目构架面对河南地方戏曲的一系列危机,河南电视台于19 94年10月开播了《梨园春》戏曲栏目。起初节目有些稚嫩,形式比较单一,收视率不高,但是大众传媒方式与传统戏曲艺术的联姻却蕴含着巨大的创新元素和创新空间,为栏目进一步发展铺就了基石。1999年栏目实行大改版,播出时间由原来的隔周一期60分钟的录播改为每周一期100分钟的现场直播,播出时间由周六的21: 40分,改为周日20: 05分,在时间段上争取到了尽可能多的观众。节目内容主要有名家名段欣赏、折子戏、戏曲小品和姊妹艺术展演等。最为可贵的是,栏目制作者受其他娱乐性栏目的启发,考虑到当代电视观众不再满足你演我看的常规欣赏方式,要求积极参与、自娱自乐、自我展示的心理,推出“戏迷擂台赛”,立即引起观众的巨大反响。起初,由于参赛者的演唱水平有限,知识界大都认为这个栏目比较粗俗、土气。后来,栏目组在几方面加大运作力度:增强擂台赛的难度和激烈性、趣味性、可视性,强化观众的审美期待;扩大参赛擂手的层面,提高擂手的演唱水平;加强参赛擂手的形象包装,强化擂台赛的造星功能:提升评委的权威身份,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观众互动等,使《梨园春》受欢迎程度大大提高。戏迷参与热情之高,观看兴趣之大,参与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制作者的预料。从城市到乡村,从三四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踊跃登台。不仅河南的戏迷,北起黑龙江南。冯振奇柯南濒灭剧种在现代生活中发展的局限性团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晰cou至云南,西起新疆东到台湾的戏迷都千里迢迢自费来打擂,一争高低。七年来,有近十万人曾来擂台赛报名比赛,收到观众百余万封来信.戏迷擂台赛成为整个栏目最大的卖点。这一创新举措,使栏目声名鹊起。自2000年以来,创下平均收视率25.85%,最高竟达35.7%的骄人成绩,成为河南卫视收视率最高、观众最喜爱的节目。《梨园春》的节目主要有欣赏类节目、参与类节目和其他内容构成,随着栏 目的不断创新,节目内容时有小幅变动,体现了求新、求美的办栏目宗旨。第一部分:欣赏性节目。1,名家名段欣赏,每期2个。省内省外各一段。由 著名演员表演著名唱段,原汁原味地展现戏曲艺术的魅力,满足铁杆戏迷的戏瘾。2,戏剧小品。每期一个,以喜剧为主,演绎世情冷暖,诙谐讽谏,寓教于乐。3,戏曲MTV,每期一个“戏曲MTV",用时尚流行音乐制作手法表现传统戏曲,令人耳目一新。它已经成为栏目改版后最成功的节目之一,这是河南电视人对中国电视荧屏的一大贡献。4,戏歌或其他姊妹艺术节目一个。增加了栏目的可看性和包容性。5,戏曲器乐演奏一首。以现场乐队为主,一次突出表演一件乐器,增强观众对民族乐器的了解。第二部分;参与性节目。1,名人参与演出一段。特邀全国著名的演艺名家友 情学戏一段并表演成名作一段,使观众领略名家风采,聆听经典唱段。2,戏迷擂台赛两场。现场观众打分,优胜者为擂主,获奖品一件。后来增设了“知识就是财富”环节,考核擂主的戏曲常识问题,使节目增加了悬念。3,名家“说说唱唱,写写画画”一段,特邀社会各界名家到栏目来谈戏谈生活,并请其为《梨园春》挥毫泼墨留下珍贵作品,增加栏目的文化品位。4,观众抽奖。分现场抽奖和场外抽奖。现场观众每横排和竖排都有机会获得当场奖品。热线电话、观众来信也可现场抽奖。观众抽奖进一步鼓励和吸引了全国各地观众参与栏目的热情。第三部分:其他内容。包括主持人串联,现场乐队伴奏,半年组织一次最佳 节目展播,请观众评选最佳节目等。二、《梨园春》的发展及辉煌历程《梨园春》以传统戏曲为内容依托,运用电视手段制作节目,又把大众传媒 手段发挥到极致,走上了发展与辉煌的道路。《梨园春》首先体现出对河南戏曲的艺术情怀和关怀:2003年,《梨园春》策 划了“省直8大院团系列演出”;推出了“2003年全年擂主总决赛”和“1999一一2004五年擂主争霸赛”等几项大型活动,使《梨园春》再次掀起观众收看的新高潮;2004年春末夏初,栏目组又精心策划了“常派唱腔音乐会”、“常香玉永不谢幕”晚会,体现了《梨园春》关注老艺术家的心胸。2000年至2007年连续八年在春节期间直播了河南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看《梨园春》春节戏曲晚会,今年大奖落谁手,已是戏迷观众春节期间的一个争论热点。《梨园春》对河南戏曲的关注使得原来的电视观众成了戏曲观众。极大的艺术包容性和吸纳性是《梨园春》发展与兴盛的力量源泉:以豫剧为 主,不断展示河南其他兄弟剧种,并引进京剧、评剧、越剧、川剧、蒲剧、桂剧及黄梅戏、秦腔等剧种的名家名段。每一个剧种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神韵。多剧种荟萃,不仅满足了观众多元化的需求,而且体现出栏目“大梨园”的追求和风范。04年春节后,《梨园春》举行“黄梅戏擂台赛”和“二人转擂台赛”;策划了“大梨园—追溯黄河源大型活动,沿着母亲河由东向西,直达格尔木—黄河源头,让母亲河两岸的老百姓能够目睹用黄河水滋养的民族戏曲艺术的风韵光彩;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举办“擂响中国—梨园春杯全国戏迷擂台赛”,创造了《梨园春》栏目开办以来的四个之最:参与人数最多、参与范围最广、参与剧种最丰富、参与年龄跨度最大,初步显示了《梨园春》“全国概念”的身姿:2006年,《梨园春》启动“擂响中国”—全国专业戏曲演员擂台赛,来自全国各剧种的专业演员在《梨园春》的舞台上大放光彩:机动灵活地安排了“推新人’,、“说比唱好”等内容,荟萃戏歌、曲艺、小品、杂技、魔术等其他姊妹艺术内容拓展了戏曲的艺术空间。《梨园春》以其高度的综合性满足了观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实现了“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海纳百川,博10 采众长”的栏目宗旨。《梨园春》不仅立足河南,还走向全国、走向海外,连续举办了一系列重大 活动。2000年5月在新疆举办三场特别节目引起强烈反响;2001年5月“梨园春”北京戏曲周轰动京城;2001年8月赴兰州演出,座无虚席;2002年8月又赴宝岛台湾进行两场现场直播,开河南电视史上跨海直播的先河,以期达到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全面推介中原文化、增强两岸同胞之间亲情、树立《梨园春》品牌形象的目的;2006年9月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行现场直播,在当地掀起中国戏曲热潮;2007年2--3月又开辟美洲市场,分别在巴西和委内瑞拉两国举行《梨园飞歌》戏曲音乐会,以中国戏曲的天籁之音和中国武术的冲天豪情征服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观众。演出完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纷纷盛赞中国文化的优秀,在两国掀起了中国热、河南热,使中国和世界亲近起来。在《梨园春》的带动下,河南省内的十多家电视台也相继开办了类似的电视 戏曲栏目,形成戏曲在河南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其他省市的电视台也竞相模仿,纷纷利用地域优势开办具有当地特色的戏曲栏目。《梨园春》还影响了中央电视台,2004年7月22日,央视戏曲频道推出的《梨园擂台》栏目,其节目创意也是来自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梨园春》在戏曲传播上的贡献使它连获殊荣:2000年以来多次荣获河南省 十大文化成果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栏目奖;中国电视戏曲栏目一等奖、中国电视戏曲策划奖;“电视戏曲兰花奖”晚会类一等奖和兰花奖的“特别贡献奖”等一系列奖项。“梨园春现象”也引起理论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1 999年和2003年,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厅两次召开《梨园春》研讨会,讨论《梨园春》现象的成功根源和经验:2000年1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河南电视学会共同举办的《梨园春》现象研讨会,在北京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会议室召开。与会领导和专家对这一栏目给予了积极和客观的评价,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设性意见。今天,《梨园春》已经是河南电视台历史以来在全国最有影响的栏目,是河南 人在全国的形象代表,是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形象使者。第二节(梨园春》成功因素探源令人思索的是,不少电视台也办出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戏曲栏目,但从覆盖面 和收视率方面,远不敌《梨园春》,《梨园春》历经十年而不衰,不能不说其创造了一个中国电视文化的神话与奇迹。它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有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而栏目的制作者正是深入地挖掘出中原文化的精髓,并将之激活于电视这一大众传媒的传播渠道上,使它的光彩在突然之间进发了出来。任何时代的戏曲爱好者从未像今天这样自信,这样尽情地在戏曲舞台上释放自己,唱出了沉寂心底多年的心声与豪情。由此,我们不能不说,《梨园春》的创举在戏曲发展史上是功不可没甚至具有历史意义的。探究其成功经验对我们进一步认识《梨园春》具有重要意义。一、节目创意是《梨园春》成功的有力保障(一)、河南的戏曲底蕴是《梨园春》栏目创意的文化支持 素有“九州之中”的河南地处中原,文化积淀深厚:从人类文化发展历史 来看,在中原地区形成了殷商文化、河洛文化、仰韶文化、汉魏文化及宋都文化,这些灿烂的文化之光凝聚着中原的文化精髓与灵气;长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又逐步形成了独有的地域文化、帝都文化、宫廷文化、民俗文化及其民情文化,造就了中原人较高的文化品格、丰富的文化心理以及纷繁多样的文化形态。而从戏曲发展的历史看,夏启时中原已有优伶出现,两汉和隋唐,洛阳均是“百戏”活动的中心,之后又有“诸宫调”创始于开封,在唐代仅有情节性的“目连”变文讲唱,在宋代的开封形成了《目连救母》杂剧。自明清以来的四百年间,在河南境内存在或流行过的各类剧种达78个,其中戏曲剧种67个,其他剧种11个。由此可见,中华灿烂的戏曲文化是以河南为主要发源地进而影响、带动了整个民族戏曲的发展进程的。解放后,河南的戏曲事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据资料显示,八十年代,河南有专业剧团270余个,民间剧团700个以上,河南的专业戏曲表演团体数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强,居全国之首;戏曲专业从业人数近两万人,业余的近万人以上,特别是豫剧,演员群体中居然有九个民族成份,充分说明豫剧在全国影响力之大;另外,在河南的艺术教育兴旺发达,全省各地、市、县相继建立戏校,培养后继人才;河南的戏剧流派纷呈,豫剧有常、陈、崔、马、阎五大流派,曲剧有张新芳、海连池、马琪等名家;越调有申凤梅、毛爱莲等领军人物,还有数不清的后辈演员各自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河南是名副其实的“戏曲之乡,o’河南是戏曲之乡,是戏曲的一块沃土。戏曲作为农民文化曾为中州千千万万 人民的文化生活注入了生机。戏曲舞台不仅浓缩了无数中原人的悲欢离合,而且寄寓着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智慧、道德理想和价值准则。爱看戏、爱听戏、爱唱戏成为中原百姓文化心态中的本质属性和文化欲望中的正常需求,是他们最主要的精神娱乐方式,成为其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多少年来,戏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戏迷,戏迷们不仅从戏曲中得到了享受,也从中学到了历史、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在河南农村,不识字的老农可以滔滔不绝、绘声绘色的讲三皇五帝的故事,也可以用戏中的故事去化解张家长李家短的现实矛盾。“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教授在《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一书中曾引用美国传教士 明恩溥的话说:‘戏剧可以说是中国人独一无二的公共娱乐。戏剧之于中国人,好比运动之于英国人,或斗牛士之于西班牙人’。”①足以说明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厚积淀。《梨园春》制作者以河南深厚的戏曲底蕴为依托,面对戏曲艺术现状的不景 气,以一种历史使命感的态度,开办了以戏曲为主要内容、服务对象以面向农民和市民的民俗化栏目,期望以河南戏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乡土味”、“地方味rO谭静波《梨园春》现象调查报告阅《架园春》流行唱段选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1再次唤起亿万观众的戏曲情结,符合河南这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戏曲大省的省情,符合河南老百姓的文化欣赏习惯。(二)、用电视语言重塑传统戏曲是《梨园春》的成功制作手法据资料显示,在我国城乡,电视的普及率己达到80%以上。也就是说我国 有近十亿左右的电视观众。看电视成为中国人的第一娱乐。可以说是电视强大的信息量、时尚化,让人们获得了最大程度的精神娱乐满足,才使得他们渐渐远离了曾经的第一娱乐—戏曲。虽然戏曲作为电视的部分内容一直延续到现在,然而由于制作者缺乏对戏曲和电视结合的规律把握,而戏曲固有的缺点也使它和时尚快捷的电视娱乐文化相比处于劣势地位,因而电视戏曲栏目始终没有吸引人们过多地关注戏曲。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梨园春》应运而生。特别是1 999年改版之后,《梨园春》很快成为河南电视台的品牌栏目。改版后的《梨园春》跳出了以往电视戏曲节目的案臼,在电视化的总揽之下重塑戏曲、雕琢戏曲,把戏曲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转化为电视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让戏曲逐步纳入电视轨道。首先是以电视节奏来演绎戏曲:抓住观众的心理节奏及情绪节奏,变戏曲的冗长缓慢为短平快;删除过长性及记述性情节,加快整体的表演节奏。第二,追求节目的精细。选材精、唱段精、表演精,以精细完美的传统艺术力求老戏迷观众的追捧,争取青年观众的青睐。第三,开拓思维,再造戏曲经典。以电视化的手段,根据时代特点和观众需求,重新打造自己的经典。如《梨园春》版的“抬花轿”运用电视手段进行现代包装,使戏曲名段再现经典光辉,这是电视与戏曲共同打造的新亮点。再如《梨园春》版的《红灯记》,就是《梨园春》的制作者从电视的角度重新打造戏曲取得的上乘之作。《梨园春》巧妙地将戏曲传统艺术与现代传媒结合,用电视的制作逻辑和节律来表现戏曲神韵,既使得戏曲借助电视有了快捷便利的传播手段,也使得电视文艺有了新追求,开辟了戏曲艺术全新的生存空间。(三) 、新颖的节目制作手段是《梨园春》制胜的法宝《梨园春》新颖的制作手段首先体现在节目内容安排上。制作者深知如果 完成展示、弘扬中原戏曲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雅俗共赏的审美取向,首先要让观众喜欢戏曲栏目,戏曲的再次振兴和发展才成为可能。为此,导演特意实行“点线结合”的艺术构思。“戏迷擂台赛”是导演精心编织的一条竞争之线,悬念之线,这条线从视觉、听觉、心理上牢牢地吸引着观众。而“戏曲欣赏节目”和其他类型的姊妹艺术像颗颗珍珠点缀穿插在擂台赛之间,这种点线结合的结构形式,为观众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亮点和看点,突显《梨园春》舒缓有致,和谐统一的节目制作特点。《梨园春》的“戏曲欣赏节目”首先邀请本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献艺,满足河南戏迷观众的欣赏需求。还逐步引进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大剧种,其独特的魅力和神韵,既使其他省的观众有了心理上的接受感和认同感,也开阔了河南观众的艺术视野。“名家名段”不仅注重舞台表现,还深入名家背后,挖掘他们的故事以及从艺道路中的闪光点、动情点,展示艺术家多彩人生的各个侧面,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戏曲、了解戏曲人。为了再造声势,扩大栏目影响,2005年栏目先后与陕西、天津、辽宁、河北、安徽等省级电视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联办活动,上党梆子、晋剧、蒲剧、评剧、河北梆子、黄梅戏、二人转等地方剧种在《梨园春》的舞台上大放光彩促进了全国电视台的交流,实现了地方戏曲的资源 共享。《梨园春》本着“强调群众参与性、突出栏目娱乐性、丰富栏目文化性,为 观众打造一个欢乐时尚的中国电视戏曲娱乐平台”的宗旨,开中国电视戏曲栏目之先河,创立了“戏迷擂台赛”环节。“一石激起千层浪”,栏目在观众中的强烈反响让制作者意想不到。这些曾被某些专家讥为“土气、粗俗”的节目却受到了观众异常热烈的拥戴。《梨园春》从此找到了自己强大的支撑点一—广大人民群众。《梨园春》成了中国戏曲的大会场,成了中国戏迷的大狂欢。借鉴戏迷擂台赛的 成功经验,把专业演员的节目展演也放到了擂台上:每期节目两个团,各自排兵布阵,舞台与擂台共振,比起以往纯粹的节目演出,大大提高了演出质量和观众关注度。2006年,《梨园春》启动“擂响中国—全国专业戏曲演员擂台赛”,来自全国各剧种的专业演员在《梨园春》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梨园春》还构筑大平台,邀请除戏剧家之外的音乐家、文学家、舞蹈家和 非戏曲专业表演团体进入大平台,为之献计献策,为大梨园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为了拓展电视戏曲的创作空间,既要表现戏曲的完整性又不能太拖沓,《梨园 春》运用电视手段整合戏曲资源。调整、浓缩、精炼戏曲,但又不伤其骨髓和筋骨,仍保持原剧的整体风貌和艺术神韵。《梨园春》已经在整合大戏、整合折子戏、整合小片断上取得一定的先进经验;“大戏联播”、《梨园春》短剧和子栏目《梨园春剧场》是《梨园春》拓展创作领域的新举措。《梨园春》节目中穿插对戏曲基础知识的介绍以及对专业高水平技艺的展现, 有看有听、有唱有评,在满堂喝彩中达到了对戏曲文化的普及与提高。二、走平民化道路的栏目宗旨是《梨园春》成功的基石(一)、办大众化栏目体现了《梨园春》走平民化道路的宗旨从历史上看,中国戏剧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繁荣于民间,一旦离开民间进 入“雅文化圈”,就会产生某种程度的衰退。而要恢复其旺盛生命力就必须保持它的平民性。《梨园春》不是最早的电视戏曲栏目,但是在它之前和同时期的电视戏曲节目都没有取得如此广泛的成功。而“梨园春”现象不是在《梨园春》一开办就存在的,而是走平民化道路办大众化栏目的定位给《梨园春》带来了重大命运转折。从此,《梨园春》人气荟萃,交流碰撞,热闹非凡。《梨园春》走平民化道路体现在栏目内容的大众化、形式上的大众参与性 和工作中的亲民态度三个方面。《梨园春》以传统戏曲艺术作为栏目内容直接体现了制作者把河南几千万的 农民作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大众化栏目宗旨,而维系收视率的关键则在于它所提供的节目给最基层的观众带来的独特的享受满足。“名家名段欣赏”给观众提供了目睹省内外艺术名家风采的机会。由于戏曲整个大环境的衰落,观众已多年没看到他们迷恋了一辈子的名家演唱了,能欣赏到代表艺术家最高艺术水准的经典唱段极大地满足了老戏迷们的心理需求。根据观众求真切、求亲切的心理,《梨园春》力避当前流行的前期录音、现场对口型的录制方法,采取演员真唱、乐队现场伴奏的原汁原味方式,即便是在气候恶劣的室外现场演出也是如此,取得了观众的极大信任。《梨园春》多次组织由明星擂主、戏曲名家组成的演出小分队,到工厂矿山、田间地头、农民家门口,大学校园进行义演。零距离的接触使《梨园春》的亲民形象得到进一步加强。《梨园春》强调以人为本,观众至上。坚持把戏迷观众请到现场奉为座上宾,请他们敞开胸怀谈建议、提意见。从栏目内容到运作手段,《梨园春》处处体现出的是大众性的平民化道路。让大众直接参与节目是《梨园春》走平民化道路的直接体现。作为欣赏主体 的人民群众在物质利益日益富裕后,他们既想观赏又要求参演,不仅因为它是艺术,更重要的是有机会参与戏曲表演以领略当演员的快乐,实现表现欲,由精神参与扩展为行为参与。《梨园春》的大众直接参与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作为观众的直接参与。观众有现场和场外两种类型。现场观众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节目,还可以给打擂者打分,表现自己的艺术意愿,增强了节目的娱乐性。而场外观众可以通过声讯台为自己喜爱的选手打分,尊重观众理解力和鉴赏力,体现了对观众的信任。二是大众作为演员的直接参与。《梨园春》的“戏迷擂台赛”,观众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地域,只要喜欢戏曲,有一定的演唱水平,就有机会走上擂台展示自己。一个戏迷来参赛能带动一家人、甚至一个村庄来关注戏曲。大家的愿望就是到电视台唱几句让专家听听中不中。很多观众把能到《梨园春》直播现场参加打擂,当作自己的艺术梦想。《梨园春》以诚实的亲民形象面对观众,强化了栏目的平民化形象,赢得了观众的信任。《梨园春》的平民化形象还在于它工作中的平易近人的态度。只要进入《梨 园春》,观众与演员、专业与业余、台上与台下、外省与本省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彰显栏目的亲和力。栏目编导和工作人员都十分尊重人、关爱人,像对待亲人一样,无论台上台下,随时随地与观众进行零距离的交流,温暖着观众的心。栏目的化妆师和服装师为演员精心打扮,认真包装,以人性化的服务体现了栏目的亲和力。演员们也多是古道热肠,尤其是通过擂台赛走上舞台的演员随时可以融进观众之中,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二)、丰厚的奖品,使观众在实现大众娱乐的同时得到心理和物质刺激从聆听选手演唱到投票,再到结果出来和专家点评,整个过程是一次普及与 提高一起完成的机会。从最初的刺激、好奇到对戏迷表演的期待,再到打分结果出来时自我欣赏水平的证明,《梨园春》满足了做“看客”的娱乐享受。然而《梨园春》还不仅仅到此为止,他们借鉴了时下最流行的物质奖励办法,让演者不白演、看者不白看,使艺术欣赏和物质刺激并重,极大的增加了全社会的参与积极性。随着栏目知名度的升高,经济效益也水涨船高,奖品也日益丰厚。尤其是0s年春节戏曲晚会中的擂主总决赛,成人组的金奖获得者奖价值巧万元轿车一辆;少儿组金奖获得者奖价值五万元教育基金。同时场外观众通过发短信参与抽奖,分获价值不等的奖品,包括等离子彩电、家庭影院、冰箱手机等,最高奖为价值12万元轿车一辆。高额大奖使观众一方面期待着观看精彩的擂台赛,对最终谁能拿走大奖充 满了兴趣,另一方面也心存侥幸自己可能获得丰厚的幸运大奖。《梨园春》利用当代观众要求娱乐和收益双赢心理,制造了万众争看《梨园春》的火爆场景,创造了当代电视戏曲栏目的收视神话。三、《梨园春》企业化运作方式实现了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随着媒体对人们文化生活影响的日益深入,使得媒体本来作为一种社会效益 的同时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媒体作为一种产业经营的对象开始被人们重新认识。而品牌的经营则是产业经营的重要环节,也是媒体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梨园春》用丰富的民族文化发展自己,时代和现实把它推上了品牌栏目的地位。制作者在激动和自豪的同时开始思考“办大品牌栏目”的概念:不能把《梨园春》仅仅看作是一个单纯的戏曲栏目,它应该是一个以戏曲为主涵盖多元的文化产业平台。怎样发挥《梨园春》的品牌效益,用文化产业的理念管理品牌、经营品牌,打造以栏目为核心资源向相关领域辐射的强势经营平台。为此,河南电视台要求对《梨园春》栏目实行企业化管理,使其走向市场,在市场中接受检验和提高。1 999年3月,随着广电系统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被定为首批体制改革试点。《梨园春》栏目实行制片人总负责制,资金使用单独核算。工作人员实行台聘和组聘两种方式,按岗位、业务量、积累的效益定收入,同时,内部实行定期的考评制度,根据实际效益决定人员的任免和聘用。企业化运作和管理后,《梨园春》栏目开发了自己的广告空间,除台里的大 屏幕插播画面广告外,开拓了总冠名广告、小版块冠名广告、奖品广告、道具广告、字幕广告及节目中的插播广告。又开辟了擂台赛记分牌、观众席后排打分系统、主持台前等新的广告位发布形式。针对收视群体重点在农村的特点,安排了众多针对农村市场产品的广告。充足的资金保证了节目制作的灵活性及节目的短小精悍,栏目播出质量明显提高。由于《梨园春》内容积极向上,格调雅俗共赏,不仅接受了文化市场的考验, 也得到了丰厚的效益回报。广告效益的提高带来了一系列文化效益,文化效益又带动了产业发展,《梨园春》品牌效应日益凸现出来。电视台专门组建了一个《梨园春》艺术团,承接各种演出业务。成立了“梨园春广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梨园春食品有限公司”,既实现了《梨园春》品牌效应,也带动了文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梨园春》还和厂商合作,生产了《梨园春》牌的矿泉水、酒和方便面,拥有了自己的企业和工厂;和德克士餐厅合作开办了梨园餐厅;接着《梨园春》股票上市:又推出各种品牌附属产品。还利用品牌优势将《梨园春》节目制作成光盘发行,这些产业链条和延伸也进一步推进了《梨园春》栏目向更高和更深层次发展。公司化运作于2003年撤销,台里收回所有的广告权,由广告部统一经营。 栏目归文艺口,所需经费由台里拨款,每期10万元。2004年,栏目的广告收益近6000万元,栏目所用经费大约是500多万元,投入产出达到1: 10,可谓是高收入带来了高回报。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自我生存能力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前提。《梨园春》 以恰当的市场运作,走品牌经营之路,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将这种文化资源转化为商业价值,创造了兼具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化品牌.这是其他类型电视戏曲节目所没有做到的。《梨园春》的节目号召力正是吸引广告和自我增值的重要筹码,而品牌知名度则保证了《梨园春》生存的经济基础,做到了艺术与商业的和谐共进。第三章《梨园春》的成功给河南地方戏曲的繁荣与发展带来的思考 第一节《梨园春》的成功说明地方戏曲仍然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按观众学的视角,戏曲观众可以分为三类:一,基础观众。即戏迷观众、这 部分观众虽然文化基础不甚了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戏的忠诚。二,精英观众。指内行、专家观众。这类观众要看好戏,对戏曲的艺术内涵有较高追求。三,随机观众。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属于随机观众。这些人一般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水平,只是还没有发现戏曲的妙处,是戏曲的潜在观众。《梨园春》以河南深厚的地方戏曲底蕴为依托,以广大的戏曲观众为受众 对象,用电视化手段重新塑造戏曲,赢得了社会各阶层戏迷观众的欢迎。经过几年的发展,《梨园春》的受众己远非只限于河南豫剧的中老年观众,活跃在荧屏上的以青年和少年戏迷为多,地域已跨越全国延伸海外。另一个现象是《梨园春》的“戏迷擂台赛”推出的相当数量的戏迷擂主又最大限度地为河南地方戏曲挖掘和培养了戏曲观众。来自郑州的八岁女孩秦梦瑶1999年在《梨园春》夺得少儿组擂主后,其惟妙惟肖的表演获得了专家的肯定,继而参加了中央电视台2000年“六一儿童节”晚会和“综艺大观”节目的播出,她的成功为河南千千万万的孩子做出了榜样。如今在河南,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周末送孩子去学戏,“学唱戏”已经是孩子们继学钢琴之外提高艺术修养的另一种时髦方式。来自山东菏泽的孙鸿雁在获得《梨园春》擂主后,受到当地领导的亲自接待,并给予她很高的荣誉,从此她经常参加戏曲演出,成了远近闻名的百姓明星。来自河南僵师县的农民曲耀星连续三次获得《梨园春》擂主,整个县城都沸腾了,每到节目播出时,全城涌动,争相观看他守擂能否成功。他的参与吸引了家乡方圆几十公里的人对他和戏曲的关注。《梨园春》恢复了戏曲的大众通俗性和娱乐性,使原来隐性的戏曲观众群得 到了集体的显露。许多人从最初的感官刺激和形式吸引到后来的对戏曲本身的兴趣,再到积极参与,完成了从“戏曲盲”到戏迷的转化过程,使戏曲得到了普及和新生。目前戏迷的队伍呈年轻化和年幼化现象,很多青少年和儿童成了新一代的迷恋人群。《梨园春》的成功似乎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河南戏曲不仅拥有中老年观众,而且还吸引了更多的幼年、青少年观众加入,只要我们以适当的方式把戏曲送到观众面前,完全可以获得各阶层观众的自觉关注和喜爱,继而实现戏曲的繁荣与发展。“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同样没有观众的自觉关注,便没有戏剧的繁荣与 发展。”。在河南,一个有着广泛基础的戏迷群体己初步建立起来,这是全国其他任何省份都不具备的戏曲发展、振兴的前提,这和《梨园春》多年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第二节河南地方戏曲繁荣与发展应采取的策略一、戏曲从业人员应改变职业观念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王镇南、樊粹庭为首的文人加入戏剧创作队伍之后,经 过改进戏曲剧本、改革戏曲音乐等不懈努力,戏曲开始进入城市剧场,实现了河南戏曲的城市化。但他们仍然保持了戏曲的通俗大众性,使得戏曲无论在城市还。蔡宛橄作为现代艺术的大中戏曲田戏曲研究”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肠》是农村都保持着不错的演出市场。解放后,原来私营的戏班被政府收编改为国营团体,并给与经费补贴,使得戏曲团体消除了生活上的后顾之优,能集中精力排演新剧目,促进了戏曲的发展。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受“大锅饭”思想影响,国营戏曲团体开始显示出人员编制庞大,演职员工作态度懒散,不愿吃苦耐劳的倾向。市场经济之后,国营戏曲团体的优势反而成了制约其发展的劣势,许多戏曲团体不得不关门停业。而如今的城市戏曲团体大多只愿守在城市剧场,一厢情愿地制作那些偏离大众的、豪华的大剧目,不愿再像以前那样下到农村基层演出。另外,由于戏曲剧目制作成本巨大,城市剧团的演出戏价一般都比较高,一般的农村市场是出不起这个价的。一边是农村老百姓看不到新戏,一边是城市剧团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演出,戏曲团体的生存危机和戏曲事业的衰落也就在情理之中。实现戏曲的再次繁荣与发展,戏曲从业人员必须改变职业观念,认识到戏曲 的生命力在基层、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观众中。只有放下在城市养尊处优的架子,不再讲究生活待遇的优厚,真正扑下身子,才能了解到观众的看戏需求.在演出队伍装备上不要再拉着豪华的舞美和灯光设备,动则浩浩荡荡几百号人马。这种戏曲演出的装备是不能够深入到最基层的观众中去的。戏曲团体可以分散成几个中小型的队伍,轻装出发,深入到观众中去寻求市场、挖掘市场。做到这些,戏曲艺术的再次繁荣与发展就不会没有希望。二、注重地方戏曲的大众娱乐性是河南地方戏曲创作应该遵循的原则《梨园春》唱段单一、老化也折射出现当代以来,河南地方戏曲创作中好剧 目好唱段严重缺乏的现象。新时期以来河南省也创作、编演了不少数量的剧本,为什么在观众中流传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唱段呢?新的剧目为什么老百姓不喜欢,也不愿去唱呢?为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创作者必须弄清楚戏曲是为谁创作的,应该怎样创作;观众为什么看戏,希望从戏曲中得到什么。中国戏曲本是在宋元文化娱乐场所—瓦舍勾栏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俗文艺 形式,宋元以来,“书会才人”写剧本的目的是“自娱娱人”。瓦舍观众花钱买票看戏并不是冲着接受文人的教化而来的;明清的王宫贵宵官僚给绅在茶园、戏园、堂会中看戏,也不是本着接受政治洗礼而去的。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说得明白:“花钱听个戏,目的是为了找个乐子来。”戏曲演员演戏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剧场观众休闲娱乐的审美需求。春节晚会历年获得一等奖的都是赵本山的从生活中撷取的具有强烈喜剧、幽默效果的小品,而非那些强调社会意义或思想内涵的小品,昭示了观众看晚会是以娱乐为第一要务,而不是以接受教育为重的。“寓教于乐”,“教”必须消融到“乐”之中。中国的戏曲几乎全都诞生于民间,大多带有乡土气息。河南地方戏曲在这方 面尤其突出:粗浅的剧本、通俗的道白、易懂的旋律、夸张的表演是其重要特征。作为河南第一大剧种的豫剧更是一种通俗的大众的地方艺术,一种擅长于表现百姓生活和家长里短的本土剧种,一种曾被称为“土梆”的民间戏曲。直到近代,河南戏还是以表现世俗风情为主的。文人的参与使豫剧的文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更为难得的是这些文人自觉地保持着豫剧的通俗特色。文人之一的樊粹庭说:戏曲剧本是写给推车的、挑担的、箍漏锅的、卖蒜的这些人看的。他们在使豫剧更雅致一些的努力中,又力求保持了它的通俗性。观众的欣赏、观众的认同决定了这些剧种的世俗化的审美特征。审视戏曲的兴衰历史,当代戏曲之所以不受观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大 众的娱乐性。戏曲如果想重新赢得观众的青睐,应在两个方面实现其大众娱乐性的回归。首先是力避外因对戏曲自身发展规律的干扰.任何一个社会在政治大变革的同时,都会伴之以文化的动荡。文化与政治权力密切联系,使得戏曲创作肩负着过于沉重的政治使命和历史使命,以至于部分地丧失了戏曲自身“娱乐”的本性,这显然违背了戏曲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审美规律。我们习惯于将戏曲当成传授知识和理性教化的工具,使戏曲被无辜地戴上政治的枷锁,改变自己的发展规律,为政治服务。特别是“样板戏”,其“核心的社会属性,就在于艺术生产与创造活动完全地、毫无条件地成为时代主流政治权利的斗争工具、服务者。”。让剧中人物进行大量的带有理性的说教,不仅不能唤起观众的审美期待,而且时时干扰情节己形成的审美期待,使观众产生明显的抗拒情绪。戏曲的理性是相对的,其中的“劝惩”应该是“寓教于乐”。在当代,为了配合某项政策或某些政治活动,戏曲创作不得不仓促行事,创作一些应景之作,片面强调伟大人物的“高、大、全”,失去了普通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谈不上喜欢、热爱。戏曲是中国传统世俗的、民间的、大众的审美娱乐文化,但历史的发展变迁常常磨光了作为民间文化的质朴和粗放,其形态渐渐远离了人们世俗的审美娱乐。而我们强调的主旋律概念不一定是大题材,用创新手法表现当代小人物的题材,讲述百姓的喜怒哀乐琐事,才能更受百姓欢迎。“要让观众能在剧场坐上2. 3个小时,就要有个好看而有趣的戏剧故事,这是个前提。”⑧其次是戏曲创作本身应回归大众娱乐性。八、九十年代以来,为了挽留城市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和知识分子群,剧作家创作的作品追求思想的深刻性、内涵的哲理性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但这些过分追求艺术性、贵族化的“青春版”、“时尚版”的“高雅”作品,忽视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消费能力。晦涩难懂的作品内涵,造成了观众的审美障碍。总之,当今戏曲的创作主体应该适应戏曲观众的理解力,“立意、情感、情节都要进行通俗化处理,尽量使其具有普遍性,让各阶层的观众都能理解并感到兴趣”.t能叫好又叫座。这种一心想把民间俗物“提高”或者“转换”为上层精品的做法不但破坏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社会结构,而且从根本上铲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疏离了观众,最终也让观众抛弃了戏曲。“文学艺术的扬弃发展,绝对不变的依据,是对生活的表现。”④一个奸剧目要有常演不衰的生命力还必须注意音乐的通俗大众性。中国戏曲 ①明言“样板戏,现象的历史评价闭音乐研究2006.01②李默然尊重规律多出好戏田中国戏剧2006.01③陈国华从观众的审美需求看橄剧观众的审美教育闭中州学刊.2006 (05)④许寄毅Kilt m音Skm1E最与发展m河南戏剧,1987. 05期之所以成为“戏曲”而不是“戏剧”,就在于它更偏重于音乐性。戏曲家张庚先生在谈到戏曲改革问题的时候,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音乐不过关,戏就留不住人气现在戏曲创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对唱腔音乐重视不够,或者在这方面没下大力气。那些故事情节并不吸引人却能常唱不衰的剧目,就是因为有好的唱腔。而现在一些创作剧目唱词中常见的毛病是“书本气”太重,甚至令人费解。这样的唱腔,即使作曲再下功夫,其唱腔也难流传开来。晦涩难懂的唱词,文化程度稍低的一般群众听不懂,他还有兴趣再听或者学唱吗?“好听的唱腔旋律不一定很华丽,也不一定很复杂,绝大多数都较浅显、简单。有些作曲家觉得河南戏太土、太俗,想把它改造的‘洋’一些,‘雅’一些,把唱腔写得很花哨,自己也很满意,但观众却不买账。好的唱腔应该是除了好听以外,还要好记好学”。①“在创作表现现代生活的戏曲音乐时,不应该从程式出发,而应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从内容出发,选择吸收传统的戏曲音乐,把有利于表现现代生活的传统戏曲音乐形式,经过加工、改造,溶化到现代生活的程式中。另外,也可以以传统音乐为素材创造出新的戏曲音乐程式。这样既保持了戏曲音乐的特色,同时又具有时代气息。”。新时期以来,河南地方戏成了“土”与“粗”的代名词,使得作为社会主体 的青年人逐渐抛弃了它,戏曲不得不日趋衰落。于是,为了改变“土”与“粗”的弊端,创作者又过分追求大制作,大场面,动辄投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热衷于把资金放在华丽庞大的舞台效果、灯光音响、服装道具上,制造那些大而杂的表面现象。结果还是没能救活戏曲。正如僵师县豫剧团团长王艺红所说,“我们也是从教训中清醒的,有一年我们拍了一出戏。号称‘五个一’,投入一百多万,请的是一级编剧、一级导演、一级音乐设计、一级舞美设计。目标是省戏剧大赛大奖。结果大奖没拿到,参加了大赛也堰旗息鼓,无法进行正常营业演出。从这一失败中我们得到教训,剧团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市场意识、观众意识。河南戏曲发展历史上不乏有既叫好又叫座、专家肯定、观众热爱的精品剧目。 。邹春岩充分展现河甫地方戏曲声胶艺术的魅力(代序).刘建洲论戏曲音乐的创f 1p).当代戏招2006.0425 这些作品没有多么深刻和独特,但却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如《朝阳沟》、《倒霉大叔的婚事》等,语言生动,人物可爱,能火在舞台上数十年,演出数千场。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剧目,即便带有些许政治色彩,也是通过生活化的事和亲切的人物来体现的,而不是一本正经的说教。贴近生活的故事和好听的唱段,使这些剧目能长时间获得观众的传唱。面对现实,各级领导应加大经费投入,尽快为剧团选配优秀的懂得本剧种创作特点的创作人员。改变当前主创人员残缺不全,工作条件不好的现状。地方戏主要演出阵地在农村,要创作贴近大众生活、贴近农村观众、能引起农村观众共鸣、吸引农村观众的好作品。我们的创作者不要再花费人力物力请那些不懂当地戏的编剧、导演和作曲,造那些只供专家评委评头论足的“精品”了总之,河南地方戏曲在创作上应注意把较高的文化品位和通俗大众性、人物 的内心世界和观众的亲和力、优美唱腔与艺术整体美统一起来的原则,协调发展,为河南戏曲的整体振兴奠定基石。三、提升艺术表演水平是实现地方戏曲繁荣与发展的基础对于戏曲来说,编创一个吸引人的好故事是至关重要的,但剧作者完成剧本 后,要想让剧中的人物鲜活地立在舞台上,供人们观赏,只有借助于剧本的体现者—演员。通过演员的表演,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叙述委婉抒情的故事,表现细腻复杂的心理,传达跌宕起伏的情感,以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打动观众、征服观众。为此,演员应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丰富的生活阅历,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剧本、分析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点,并运用熟练的表演技巧塑造感人的舞台形象,继而完成整个作品的思想任务。好的表演手段不仅能为“故事”添彩而且有时比“故事”更加让人难以忘怀。这就是我们知道了某个故事还要去看某场“表演”根由之所在。河南戏曲资源丰厚,剧种繁多,流派纷呈,名家新人层出不穷;专业团体和业余团体数量庞大。河南深厚的戏曲底蕴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戏曲名家。河南戏曲艺术的表演水平在全国来说,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新时期以来,河南省举办了九届戏剧大赛,另外还举办了多次青年演员汇演、“香玉杯”艺术奖、民间戏曲汇演等多项赛事,大大促进了河南表演水平的提高,至今,河南省己有16人18次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河南戏曲的表演水平可见一斑。在当前,由于《梨园春》栏目的成功,河南又重新成为戏曲的沃土,给河南 地方戏曲再次繁荣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地方戏曲演职员应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提升艺术表演水平,以适应当代观众多样化的、日益提高的欣赏口味。(一)、充分利用《梨园春》提供的展示机会提升表演水平。《梨园春》利用电视荧屏舞台挖掘、展示各剧种艺术家的风采。使许多早已 退出舞台的艺术名家们重新披挂上阵,纷纷亮出看家本领,一次又一次让观众瞪大了眼球,饱了耳福,把观众曾经十分疲软的戏曲心态激活起来。《梨园春》的高收视率让河南的老、中、青演员纷纷上台展示,使得老演员重新焕发艺术青春、中青年演员表演艺术更加炉火纯青,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梨园春》举办的省直八大院团展演和专业院团擂台赛,为专业院团提供了极大的宣传平台。各地专业戏曲团体应充分利用《梨园春》提供的舞台,重整旗鼓,加紧训练, 促进各行当表演艺术的提高,推出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新剧目、新演员,以满意的成绩给家乡父老争光。参加《梨园春》的擂台赛使各地专业团体的表演水平得到了展示、提高,同时也收到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加《梨园春》演出的湖北襄樊豫剧团回到当地受到群众的夹道欢迎,并获得了当地政府的重金嘉奖:河南南阳曲剧剧团参加完《梨园春》展演回去后演出价格翻了一番,演出订单源源不断。《梨园春》的专业院团展演和擂台赛在促进地方剧团表演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拓宽了剧团的演出市场。(二)、从剧团自身生存发展角度提升表演水平《梨园春》剧团的生存发展不是靠去《梨园春》打几次擂或者展示几次就能解决的,还 是要通过自身努力,全面提高剧团整体艺术表演水平,迎接观众的评判,经受戏曲市场的考验,从而获得剧团的生存发展。河南的戏迷观众遍布城乡,《梨园春》的“戏迷擂台赛”激活了戏迷的演唱热 情:只要对着话筒,就能过把戏瘾,释放多年来没机会释放的激情。由于不是专业戏曲演员,表演上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通过比赛,戏迷们提高了演唱技巧和表演技巧,久而久之,戏迷的审美观也得到提高。而戏迷审美观的提高也促进专业团体必须提高表演艺术,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也已提高了的审美需求,才能开拓自已的演出市场,获得剧团的生存发展。在农村,看戏的观众不管剧团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只要有名角,戏演得好就行,---一每年请的剧团,演的戏好坏,百姓都会比较,如果剧团戏唱得不好,老百姓说‘演砸了’,连邀请戏的干部的威信也会因此受到影响”。①由此可见,只有具备让老百姓认可的表演水平,才能留住观众,剧团的生存发展才能有保障。由于《梨园春》具有的艺术包容性,不仅让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常常 登上荧屏,还照顾到其他的少数剧种,尤其是濒危剧种。少数剧种由于传播地域小、演员人才少的局限性,表演者的演唱和表演艺术远没有其他大剧种功夫深。在《梨园春》为地方戏曲营造的有利环境下,尽快提高表演艺术,谋求地方少数剧种的复苏是切实可行的举措。四、创建适应市场的运作模式是戏曲团体生存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戏曲演出市场的大幅萎缩,河南艺术研究院刘景亮曾就民众对戏曲的态 度做过较大范围的调查,在戏曲传统深厚的北方地区,50%左右的人喜欢戏曲,但选择剧场把戏当作第一或第二欣赏需要的只有8%左右。可见,农民真正需要的还是送到家门口的戏。计划经济体制使剧团经费有保障,演职人员能够全心投入戏曲的创作和演出 中。然而后来在“铁饭碗”的护持下,剧团蹲在城市,终于慢慢不愿下乡了。使得地方戏这个原本是“高粱棵里的玩艺儿’,,失去了和农民的水乳交融、血肉相连。李云可别小晚了草台戏班田冲国戏侧2006 (08)的纽带,渐渐开始枯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营剧团管理上的弊端日益显露:剧团人员复杂,离退休人员多,负担沉重,剧团管理跟不上。少数剧种由于传播区域小,观众范围小,加之剧目陈旧、演员表演水平低下,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更是不堪一击。各剧种的专业戏曲团体终于慢慢地陷入了绝境。河南戏曲团体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民营戏曲团体的存在。民营剧团业主、文化个体户这些新一代的管理者大都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懂经营,会管理,以全新的创作和经营方式主动迎接市场的挑战。他们人员编制精炼,没有闲散人员,报酬实行按照等级划分。下乡演出住在庙里或老乡家里,很能吃苦。河南将近一亿的农业人日,给这些民营剧团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生存空间,河南的民营剧团在近十年间发展到60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就成为河南民办职业剧团的一面旗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河南绝大多数市、县级专业剧团仍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况,这些民营剧团就成了活跃于农村文化的生力军。民营剧团靠着机动灵活的运营机制,争夺了国营剧团的演出市场,形成了新的文化产业。新时期戏曲团体应认真借鉴《梨园春》和其他剧团以现代模式来运作、管理 传统戏曲的成功经验,寻求适合市场经济的经营模式和生存方式。《梨园春》在创办伊始,就确定了依靠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指导思想,他 们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文化优势,把栏目冠名权、广告代理权等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投标,吸引了资金,还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广告宣传,提高栏目知名度,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了开办栏目、发展文化事业的财力保障,使文化效益和产业效益同时发展。《梨园春》多次将演播室搬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工厂矿山等户外场地,深入到最基层观众中去,使得栏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同步攀升。《梨园春》的影响力使得河南的文化整体形象在全国得到了提升,是河南人引以自豪的名牌栏目。荧屏舞台带动民间舞台。《梨园春》的成功在河南地方戏曲市场的培养上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河南戏曲从低谷开始复兴。随着专业队伍的演出场次和演出费用的增加,全省200多个专业团体的积极性开始调动起来;各县市对戏曲事业的投入也增加了:城市里的“戏曲茶座”、“地摊剧场”也生意兴隆:河南省农村搭台唱戏的又开始活跃起来。《梨园春》的成功为河南戏曲提供了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河南的戏曲团体提 供了生存发展的商机。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引导,先后出台一系列措施,给予戏曲发展一定的政策支持。2005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意见指出:“文艺演出也要继承和弘扬我省优秀地方剧种和民间艺术,特别要发展现代表演艺术形式,加快演艺业的市场化进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2006年10月召开省第八次党代会,确立由经济大省向文化大省跨越的战略思想。为此,各级文化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掘当地文化资源,加强运作,为地方戏曲的再次振兴与发展寻找出路。戏曲团体应紧紧抓住机遇,借助河南这片戏曲热土,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实现振兴地方戏曲的宏伟目标。商丘演艺集团的运作方式为地方戏曲和少数剧种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借鉴之 处。2005年7月,商丘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后,市委市政府要求戏曲界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提上重要位置。商丘人民开始用现代人的眼界和智慧开启商丘丰厚的文化资源宝库。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有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商丘曾经是有 名的戏曲之乡,历史上剧团林立,好戏不断,众多豫剧名家如马金凤、李斯忠、吴心平、夏登路、刘忠河等均出自商丘,四平调、柳琴戏、坠子书等以其独特魅力曾风靡豫鲁苏皖。90年代后,商丘的戏曲事业也不可避免地渐渐步入低谷。商丘市豫剧院曾是商丘戏曲业老大,但自身运作起来仍捉襟见肘,商丘市的 其他剧团也在苦苦挣扎。为彻底改变现状,他们决定自己把自己推向市场.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06年12月28日,商丘演艺集团挂牌成立。集团以商丘市豫剧院为龙头,商丘市宋城剧院为基地,商丘市文化艺术学校、商丘市豫剧二团、商丘市四平调剧团、永城市豫剧团、唯阳区豫剧团、拓城县豫剧团、拓城县说唱团、拓城县杂技团、民权县豫剧团以及商丘市演出管理中心、商丘市戏曲研究所组成,成立演艺集团,不只能唱豫剧,四平调、柳琴、歌舞、曲剧、曲艺、杂技都能演出。这是有效整合艺术表演团体资源,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做大做优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整合后的集团公司,采取灵活的运作机制,以新集团为经营实体,自身组建 全新艺术表演团体进行产业运营。整合后的演艺公司采取灵活的运作机制,以新集团为经营实体,实行集团加经纪人加市场的运作模式,自负盈亏、自主经营,面向市场、依靠市场发展;人事制度实行以责定岗、以岗定人;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基础工资加效益工资的原则,大大提高了演员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吸收外来资本,通过与外界业务、人员和设备等资源紧密协作,互利共赢,共同打造商丘市的演艺品牌。商丘演艺集团成立后台口不断,演出公司经理陈新琴兴奋地说:“老百姓非常高兴。有时我们一天演两场,有时三场,最多时五场。”短短3个多月之内,集团下属的10个演出团体,就演出956场,足迹遍及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县市。2007年4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商丘演艺公司实行新的运作模式,深入基层、送戏下乡,使得戏曲团体焕发崭新生命力的事迹,成为全国戏曲团体学习的楷模。改革激发活力,好戏赢得群众。他们深入到群众中,用群众语气写反映群众 生活的戏曲。所到之处,群众都对演出倾注了很高的希望和热情。一位观众高兴地说:“我们看着戏演得不错,一连看了九场,演得非常好,非常卖力,我特别喜欢。新编的戏对年轻一代人非常有教育意义,所以戏还是经常下来演出比较好。”观众的信任也使演员们焕发了演艺的青春,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长期在基层演出,无路条件多么艰苦,多么简陋,演员们都毫无怨言。地方戏是地方的文化特产,是一张地方名片,政府要有长远眼光和战略考虑, 大力扶持,给足舞台。要调动一切造势手段,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走地方戏特色之路,广搭台、多张扬,打好地方戏的品牌。还可以背靠一些企业财团,逐步休养生息,造人才、磨精品,出明星,以遵守市场规律的法则运行,不失为一条可行的生存发展之路。商丘市演艺公司整合区域戏曲资源,实行市场管理模式,又创作出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再加上剧团上下深入群众、肯吃苦耐劳的精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硕果,戏曲的红火好似又回到了曾经的过去。如果河南地方戏曲专业都能以商丘演艺公司为榜样,找到适合本剧种、本区域的运作模式,那么,戏曲在中原大地上的复兴一定是指日可待。结语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史证实,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应囿于旧的套式中凝固不化, 只要顺应了历史潮流,适应了所在时代广大受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那么它就能赢得观众,就会摆脱危机而获得振兴。戏曲综艺栏目就是这一规律的例证:在电视戏曲中,戏曲综艺栏目虽然触动戏曲整体艺术最多,但还是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欢迎。而其原因就在于这种由古老戏曲变异而来的新形式,符合现代大众的欣赏方式,使得各阶层观众可以毫无障碍地接受。背靠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是《梨园春》无限生命力的 源泉;民族性、本土性是《梨园春》的特色。《梨园春》在大众文化领域的成功给沉寂、停滞多年的河南地方戏曲带来了一抹亮色,带来了长久的反思。它也让我们看到,戏曲是一门顽强的艺术,它本身带有的草根精神、来自于民间的力量以及巨大的艺术魅力都决定了它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在传统文化生存危机四伏的今天,“梨园春现象”的出现显得弥足珍贵,它使 原来隐藏于民间的戏迷观众在短时间得到集体显现,又培养了大量的少年和幼年戏迷,激活了河南的演出市场,使河南的戏曲团体和地方剧种迎来了发展振兴的新时机。《梨园春》对河南地方戏曲产生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我们期待着河南地方戏曲能从《梨园春》的经验总结与深层挖掘中得到真正的借鉴与启示,期待着更多的传统艺术形式能找到与现代媒介、现代管理模式的交集,重新走上繁荣与发展之路。正如著名戏剧家魏明伦说:“在鼎盛于消亡之间还有很宽阔的弹性地带,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如能努力保持其精髓,而不被无情的经济大潮淘汰,并将这种大潮当成洗礼,相当一部分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还会大放光彩”。让我们拭目以待…。二32 参考文献1.著作类:1、曾遂今一 音乐社会学[间.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2)2、伊沃. 苏皮契奇著,周跃群译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Ml长沙.i}南文艺出版社2005( 01)3、谭静波主编. 河南艺术研究【M].JL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08)4,姜志涛,晓耕主编. 叩问戏剧命运I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一2005(05)5、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冲国戏剧集成. 河南卷【Ml.郑州.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12)6、马紫晨. 河南戏曲史论文集[Ml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09)7、马驰,苏柳. 河南戏曲知识问答1000题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07)8、张先等. 戏剧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2005(09)9、路应昆戏曲艺术论[ MI北京.ift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01)1 0、施旭生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Ml.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0)1 1,蔺海波.90年代中国戏剧研究【Ml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一2002(10)1 2、施旭生.中国现代戏剧重大现象研究【M7.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05)1 3、余秋雨.戏曲观众心理学[Ml.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07)2,期刊类:1,童政.“梨园春”栏目导演阐述闭.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11)2、张建萍. 寻找电视与戏曲的契合点闭.中国戏剧.2005(10)3、李媛媛借助擂台,提供平台,延伸舞台田.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7)4、蒋愈红. 面对挑战追求卓越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6)5、李素霞. 浅说梨园春[几东方艺术一2001(03)6、范成达对地方戏剧团生存现状的思考【 几中国戏剧2006(04)7、张泽远, 黄毅,于力,李亚彪.谁来满足庞大的文化市场需求闭.嗦望新闻周刊2003.05.268、薛中君.豫剧的传统与革新初探[[Jl.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04)9.范立方一河南戏曲音乐创作的当代走向[[J].东方艺术.1998(06)10、邹春岩.充分展现河南地方戏曲声腔艺术的魅力(代序)11、白光艳,刘录.剧本的体现者—演员[[J1.剧作家.2006(02)12、张居国用心去塑造人物阴.戏文.2006(05)13、常俊丽.学习豫剧流派艺术的点滴体会[PI.中国戏剧2006(06)14,焦瑞对豫剧当代传承模式殖变的思考闭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2)15,程让一扬长避短与时俱进闭.当代戏剧一2006(03)16、张静电视戏曲联姻给戏曲带来了发展的空间【J].剧影月报2006(02)17、候大伟,孙丽萍.民族传统艺术还能传承多久闭.太原日报一2005.05.918、卢众.梨园春传播学的思考(li.声屏世界..2005(8)19、刘敏言《梨园春》品牌戏曲栏目的成功因素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2)20、王志军.戏曲与电视文化资源的互为阴.中国戏剧.2003(12)21、李慧是喜是忧—看戏曲电视综艺节目lil中国电视..2002(08)22、韩宇宏一关于《豫剧生命力》一文的几点商兑[pi.东方艺术..2000(06)23,董林.在戏迷的梦想中弘扬传统戏曲艺术lil.当代电视.2006(09)24、孙以森.言有物行有格节目有个性[Jl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7)25、桂娟,刘雅鸣.豫剧为何热了民间冷了舞台阴.晾望新闻周一2000.02.2126、吕建华民营剧团一一来自草根的生力军[[Jl中国戏剧.2006(04)27、柯仲齐,张黎峰.地方戏曲呼唤人才[J)中国戏剧.2006(04)28、李云可别小瞧了草台戏班【Jl.中国戏剧.2006(08)29、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让“梨园春”永葆青春与魅力》,2003年3月14日在《梨园春》研讨会发言 30,冯振奇.河南濒灭剧种在现代生活中发展的局限性[Pl.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01)31、祝荣娟浅析戏曲在价值观念上的导向作用[PI剧影月报2006(03)32、曹万庚.为繁荣河南戏曲不懈努力的英协文化公司[几东方艺术.2005(18)33、周鸿俊‘序《河南戏曲知识问答1000题》.东方艺术.2005(20)33、明言“样板戏”现象的历史评价.音乐研究2006(01)34、于平.音乐是戏曲的灵魂福建艺术一2006(05)35、南帆.地方戏剧与传播环境.福建艺术.2006(04)36、陈国华.从观众的审美需求看豫剧观众的审美教育.中州学刊..2006(05)37、周华斌.戏曲与电视戏曲面面谈(上)剧作家一2006(05)38、李默然.沃土育百花百花报沃土.中国戏剧..2006(04)39、王幸勋.浅谈豫剧的变革与发展中国戏剧..2006(08)40.郭光宇.轻舟一叶行千里.中国戏剧..2002(10)41、明言戏剧中不能承受之“功利”.艺术评论..2006(02)42、刘敏言.关于《梨园春》的文化思考中国戏剧.2004(08)43.谭静波等二《梨园春》对于文化艺术事业的影响和启示.河南社会科学.2001(05)后记值本文结束之际,深深感谢我尊敬的导师刘文昌教授!感谢刘老师三年来对 我学习和工作上的关心,对本研究的辛苦而悉心的指导。同时也感谢张国强老师对本文提出的有益见解和指导。感谢艺术学院领导和所有老师们!我的每一步成长、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 的关心、鼓励、支持和无私的智慧。感谢我所有的师兄弟和师姐妹们!缘分使我们共聚河南大学,友情激励着我 们不断前行!最后,对论文中所引资料的著作者致以深深地敬意和谢忱1 张艳红 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