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自20世纪以来,我国的国际战略一直是中国企业全方位的“走出去”,那么在如今的时代状况下,我们将如何实现中国企业全方位的“走出去”,我们本篇论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在现有的外汇储备走势下,如何看待中国企业的“走出去”。
通过课上老师的教授同课下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货币,又称为外汇存底,是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
从外汇的含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外汇储备和汇率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从网上我查到了近几年的外汇储备数据,2014年,外汇储备为39,932.13(亿美元);2015年,外汇储备为36,938.38(亿美元);2016年,外汇储备为32,051.62(亿美元);如今2017年,截至2017年12月9日,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为31192.77亿美元。从2014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明显下降,从最多的4万亿美元降到3万亿美元,目前又回到3.11万亿美元,但在同年不同月份的外汇储备的数据中外汇储备总量波动是比较大的,受经济形势、相关政策等影响增减频繁。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外汇储备从无到有,因此,大
部分人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即外汇储备的增加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外汇储备越多,国家金融越安全。这种看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是这样。巨额外汇储备虽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良好的结果和中国经济运行健康的标志,但巨额外汇储备也蕴涵着风险,过度的外汇储备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诸如通膨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等诸多负面影响,给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一定隐忧。目前,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不仅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也面临储备资产不断缩水的风险。
当我们辩证的看待巨额外汇储备,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保持巨额外汇储备的有利之处在于:有助于化解经济结构中的不平衡因素,从根本上减少国际收支不平衡发生的可能性,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强国际清偿能力,从而维护国际信誉,以吸引外资进入;国家干预外汇市场,稳定人民币汇率;增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发展。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一是充足的外汇储备能够提高我国对外融资能力,降低境内机构进入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寻求更优的投资环境和更大的利润空间;二是充足的外汇储备在深化经济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技术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大加速,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满足进口先进技术设备的需求;三是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居民正常用汇需求。在外汇储备较为充裕的情况下,企业用汇购汇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如企业对外投资,只要是企业在经济上可行,就可以用人民币购汇投资,为企业“走
出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企业进口、外债等对外支付也同样能得到保障和满足。
而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弊端在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导致大量“套利性”外汇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境内;基础货币投放和外汇占款增大,制约了货币政策的运用和效应;高额外汇储备并不经济,降低了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内债与外债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为配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从国外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和关键能力。我国应进一步放宽用汇限制,完善政策,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扩大对国外资源的开发型投资,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力度。将一部分储备转化为能源储备,即增加能源、先进技术设备等重要战略物资的储备,运用一定的外汇进口关键设备、原材料,如节能、安全生产、排污环保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设备、技术、材料等,加快国内技术改造升级的步伐。
另外,外汇储备投资应该着眼于提升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所以需要大力支持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开发,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变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国家可以考虑用部分外汇储备设立“海外投资基金”,通过商业银行转贷,支持企业的海外投资,还可以支持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支持对海外能源性企业、关键性原材料生产企业的并购活动,并购国外战略性资产,并配合金融战略的实施,不排除有计划、有远见地对国际跨国银行的并购予以支持。
从我国以往的实践证明,“走出去”既可有效拉动出口、扩大就业和提高劳动者收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互利共赢与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中国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提高综合国力、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在实战中历炼、培育跨国公司,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在对外投资发展过程中,许多发达国家都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在今后的对外投资中,利用人民币境外投资的比重将不断上升,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一方面将减轻目前过大的外汇储备压力,另一方面,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在当前的形势下必须做好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市场沟通,提高汇率决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从人民币国际化角度看,可更为策略化。如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人民币贷款,主要投放于我国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和经济领域,促进国内企业的“走出去”与富余产能的国际合作,从而平衡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国际收支顺差,在不造成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前提下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我国更要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运作外汇储备支持企业“走出去”。例如,国家可以拿出部分外汇储备存在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由国家外汇管理局与银行签订专项外汇存款协议,银行保证回报率不低于美国联邦政府同期国债票面利率,银行对企业投资进行评估,并直接贷外汇给企业用于对外投资。银行和企业都避开了汇率变化的风险,央行的外汇储备也能得到收益保证。既分散了外汇储备过于集中的风险压力,扩宽了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同时也支持了企业的对外
投资。与此同时要利用好外汇储备,设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建议拿出一定数额的外汇储备设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方式,专门支持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合作业务。鉴于主权财富基金直接投资较为敏感,存在较多限制,可借鉴中非发展基金、中国东盟投资基金等股权基金模式,以商业银行或大型企业发起,并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设立若干针对特定区域或特定行业(如资源类、高新技术类)的海外产业投资基金,海外产业投资基金要适度向有条件对外投资的中小企业倾斜,支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获取资源、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将国内外优势充分结合和发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实现国家战略利益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目前,中央企业和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在优化我国对外投资格局中起到关键作用。从全球企业发展规律来看,许多行业都是由若干龙头企业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国的崛起一样需要全球领先企业的发展支撑,以关键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整配套产业链和众多关联企业“走出去”由于单纯的主权投资基金和国有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时更容易导致投资保护主义以及东道国民族情绪的抵制,外汇储备可通过适当的方式与中央大型企业联合设立具有控制权地位的行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投资者构成可根据行业特点、企业实力、以及投资目的的不同而灵活配置),为中央企业在对外投资中提供项目融资、过桥贷款等,同时联合中央企业与各类企业构建利益共同体,把中央企业的行业竞争优势与中国外汇储备较多的特点相结合,支持指定行业各种类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增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
响力,改变中国目前整体处于产业链底端,在国际合作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劳动力代价过大,而在国际分工中获取利益较少的现象。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中国由经济大国发展为经济强国的核心环节之一。可以预期,在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企业在外汇储备稳中缓降的情势下,将进一步把握时机,加快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并由此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