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危机的来袭,越来越多人已经对许多经济名词并不陌生。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并且大多数人都常常把经济增长理解与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划上等号。在今天的各行各业里,GDP的增长都是深入人心的一件事情,我们的眼睛都关注着GDP每年增长多少。但是真正的经济增长应该是一个长期现象,是指一个经济在长期所能维持的增长。它牵涉到人口的变动、资本的形成、教育、制度变化和开放政策等多个方面。不能简单的把GDP增长当做经济增长。
大家一般比较熟悉的是短期经济的发展问题,怎么保持今年GDP比去年的有所增加,这是当前地方政府工作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会计含义的增长。因为GDP实际上是指这一年里面各个行业所创造的新的价值的总和,但是统计所有行业的增加值在现实中是很困难的,通常情况下采取估算法。比如,28大类行业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增加值。而增加值基本上是用总产值乘以增加值率得到。比如服装这个行业,增加值可能占总产值的比重根据以往的经验大概推算出,比如40%,60%都是人家转移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所以,一旦我们过分关注GDP,我们就自然会去关注总产值。这一来,事实上就可以先确定GDP的增长率目标,然后倒算出行业的总产值必须实现多少才能保障GDP增长目标的实现,这就必须有多少投资项目下去才行。
可是产值增加的多少从长期来看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年增加的产值完全可以变成日后的库存。这就是增长目标短期化的问题。
再有,增值税在中央和地方分享以后,刺激了地方去搞制造业,因为增值税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做大制造业产值最方便可行的办法就是做投融资项目,而在现阶段做项目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招商引资,项目来了就万事大吉了。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短期经济发展的一个
基本范式。这样一个发展的范式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和我们对GDP的核算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还有,很多人认为既然GDP总值不能很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那么平均一下算出的人均GDP应该能够很好的反映了,其实并不然。人均GDP对于居民收入差异不大的地区进行衡量时还能够较真实的反映,但现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悬殊,沿海和内陆城市发展不平衡,算人均GDP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所以,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增长,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并不能仅仅盯住GDP不放,而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