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一章幼儿园一日活动概论

2024-06-06 来源:钮旅网
第一章幼儿园一日活动概论

第一章幼儿园一日活动概论

第一节一日活动的概念与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一、一日活动与生活活动 (一)一日活动概念

一日活动是指幼儿从早上来园到下午离园期间所接受的一切保育与

教育相结合的活动。 (二)一日活动的环节

幼儿园一日活动通常由以下环节组成,即入园、盥洗(洗手、如厕)、进餐(点心、午餐)、饮水、午睡、户外活动(也有称户外自由活动)、游戏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等,还有一些小的活动环节,如上下楼梯等。(二)生活活动概念

生活活动一般是指幼儿园一日保教活动中,满足幼儿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与交往需求的活动内容。以上一日活动环节事实上均与生活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集体教学活动外,其余活动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三)生活活动的特点 1、基础性

吃、喝、拉、撒、睡尽在其中。从需求的角度看,这些环节的内容是维持幼儿生命的最基本、最强烈的生理需求。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幼儿的生存就会出现问题。

2、独特性

每一个生活活动的内容都是构成幼儿生活的基本要素,而每一个要素

在幼儿的生命成长中都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3、真实性

生活活动基本都基于真实的生活情景,幼儿在其中的所思所想所做都是真实的。正是这些真实的体验在源源不断地支持着幼儿的的成

长与发展,成为幼儿生命中最强大的动力。

4、多发性

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时间长,生活活动在整个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占到的时间比例是80%左右。二是频率高,每天都在重复,一天中的活动又常在重复。

二、生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一)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

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内容是维持幼儿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吃、喝、拉、撒、睡无一例外,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幼儿的生存就会出现问题。

(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

3-6 岁幼儿动作逐渐完善,手指小肌肉动作快速发展,有能力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同时,有意行为开始发展,喜欢参与成人的劳动,有不断要求独立的愿望。幼儿在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的过程中,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学习文明的行为举止

3-6 岁的孩子在行为方面的可塑性很大,他们已经具备了进行个人清洁卫生和与人礼貌交往的初步能力,规则意识开始萌发。他们在学习

爱清洁、讲礼貌、守规则中,积累文明生活的经验,这不仅对适应集体生活有益,更对将来适应社会有长远的影响。

(四)学习保护自己

保护自己的能力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从小开始学习。3-6 幼儿的活动范围随年龄的增长进一步扩大,独立的欲望也在不断增强。所以,必须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并积累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使其身心免遭或减少伤害,安全健康地成长。

三、一日活动安排与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一)节奏快

案例 1: “火车时刻表式”的作息时间 时间内容

7:30 来园 8:20 晨间谈话 8:40 早操

9:00 教学活动(一) 9:30 点心、游戏 10:00 教学活动(二) 10:30 小游戏 10:40 午餐 11:10 饭后游戏 11:45 午睡

14:20 午睡起床、点心 15:00 教学活动(三) 15:30 游戏 16:30 离园 分析:

* 时间过于紧凑,没有回旋余地,半个小时,甚至20 分钟,有的只有十分钟

* 户外锻炼时间明显不足,才20 分钟,规定是2 小时 * 集体教学活动过多,有三节。

* 午餐与早上点心间隔时间太短,两餐间隔要2 个小时左右。 节奏过紧,容易导致幼儿跟着教师的保教规矩走,而不是追随幼儿的心理需求与活动需求,所有的环节就容易走过场。

(二)包办多 案例2:

图1“教师包办帮大班幼儿脱衣”图2“喂孩子吃饭”

图3“幼儿喝牛奶洒在桌子上。保育员擦、幼儿不学者自己擦” 分析:

* 以包办代教育,看上去教师很爱孩子,其实无形中“温柔地剥夺了幼儿的学习机会”,教师没有站在幼儿主体特质的角度上思考保教行为,在行为上就客观地表现为“包办代替”,幼儿的主动性得不到

体现。

(三)关注少

和幼儿园其他活动相比,尤其是和集体教学活动相比,教师针对生活

活动所展开的组织,较随意,很少会去精心思考幼儿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活动,准备不足,幼儿园层面组织的专门研究也相对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在各个生活环节中的活动与学习的特质没有被充分彰显出来。

(四)控制高

由于生活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复与自由,甚至有点琐碎,幼儿表现出来的异常或“违规”行为也必然相对多。当教师面对这些异常或“违规”行为时,常常以维持秩序为第一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使用的语言是不可商量的,不可征询的,解决问题方式粗糙,花费时间少,幼儿可以在交往中构建的处理矛盾或问题的能力没有了。

__第二节一日活动安排与实施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四、一日活动安排与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一日活动保教中的生活精神

让我们从2001 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选取一些句子:

* “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 “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

*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效率”

* “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

*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

* “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 “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臵。”

* “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 “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解读精神,一日活动的安排与实施要考虑以下原则:(二)一日活动的安排与实施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传承性

科学性即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其活动与发展的规律,才能让其充分利用一日活动发挥其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传承性就是曾经的“三交替”原则,即“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交替”、“室内活动与户外活动交替”、“集体活动与个别化活动交替”。

案例:“夏令和冬令一日作息时间表”

案例:某幼儿园 2011 学年第二学期(夏季)一日活动安排作息表

2012、5备注:5 月份执行夏季作息时间 小班

7:45 — 8:30 来园活动

(照顾自己、个别交流、观察自然角等)

8:30 — 9:15 运动(律动、升旗、早操、运动游戏) 9:15 — 9:45 盥洗、点心、自由活动 9:45 — 10:00 集体教学活动

10:00 — 10:40 游戏 (角色游戏或结构游戏) 10:40 — 12:00 餐前盥洗、午餐、餐后散步 12:00 — 14:30 午睡

14:30 — 15:15 起床、整理、点心

15:15 — 15:30 户外活动(午操、小器械自由锻炼) 15:30 — 15:50 各类游戏(音乐/故事表演/益智游戏) 15:50 — 16:00 离园前整理 16:00 —离园 中班

7:30 — 8:00 来园活动(照顾自己、观察、照顾自然角等值日生工作)

8:00 — 8:45 运动(律动、升旗、早操、运动游戏) 8:45 — 9:15 盥洗、点心、自由活动 9:15 — 9:40 集体教学活动

9:40 — 10:40 游戏 (角色游戏或结构游戏) 10:40 — 12:00 餐前盥洗、午餐、餐后散步 12:00 — 14:20 午睡

14:20 — 14:50 起床、整理、点心

14:50 — 15:30 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专用室活动/各类游戏)15:30 — 16:00 户外活动(午操、小器械自由锻炼)

16:00 — 16:10 离园前整理 16:10 —离园 大班

7:30 — 8:00 来园活动(照顾自己、观察照顾自然角等值日生工作)8:00 — 9:00 运动(律动、升旗、早操、运动游戏)

9:00 — 9:30 盥洗、点心、自由活动 9:30 — 10:00 集体教学活动(一) 10:00 — 10:40 游戏 (角色游戏或结构游戏) 10:40 — 12:00 餐前盥洗、午餐、餐后散步 12:00 — 14:15 午睡

14:15 — 14:45 起床、整理、点心

14:45 — 15:15 户外活动(午操、小器械自由锻炼) 15:15 — 15:45 集体教学活动(二)

15:45 — 16:15 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专用室活动/)

16:15 — 16:20 离园前整理 16:20 —离园 2、稳定性与灵活性

稳定性就是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需要通过稳定的一日作息安排相对固定下来,形成制度,作为园所常规保教工作的依据。但,一日作息安排又不是绝对一层不变的,既要有利于形成活动的秩序与规范,又要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它需要保教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3、体验性与安全性

幼儿的发展是通过不断获得各种经验而实现的,而经验的获得又是通过自身的操作,与人、物交互作用实现的。当然,操作与活动可能会隐含危险,有时甚至不可估测,加之幼儿年小,自我判断与自我保护的能力弱,所以,一日活动实施中,活动环境的安全性、幼儿活动时的安全性与自我保护性、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合理处理等等安全问题,更多依赖于教师的职业操守与专业素养。

4、全面性与差异性

全面性是指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要丰富,有利于幼儿尝试各种活动,积累多种经验。差异性是指教师既要坚信每个儿童内在的主体能力能帮助他们不断获得成长经验,但同时又要照顾到幼儿之间的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实施保育与教育,采取多种形式与方法,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5、整合性与发展性

整合性是指幼儿的一日活动是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而不是单一的、分解的。幼儿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自我保护都会在寻常时刻的作息中,通过不同的生活情景生动的展现出来,其本身是不割裂的。教师要重视各项保教内容与保教形式,甚至是保教资源的有机整

合,支持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基于幼儿主体发展的生活活动组织策略 (一)转换主体视角明确活动关键经验

转变教与学的非对称性关系,转变只有教师的规则要求才能进行

班级管理的价值取向,要有责任为幼儿提供愉快的一日生活,从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自主性充分发挥的角度,思考他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环节中,可以获得哪些基本的生活经验与体验,而不是教师用保教规矩简单地指令幼儿。

(二)创设真实情景引导幼儿自主行动

幼儿园就像小社会,作为活动主体的幼儿,受环境和师幼互动关系的制约与影响,年幼的他们对环境有着天然的敏感。幼儿园环境具有视觉指向、认知指向、行为指向、健康指向、以及社会性指向等功能,利用环境因素来引导幼儿建立一日活动中的自主行为,是实践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可靠途径。

(三)理解保教指南指引自身内化实施

一日活动是具体而琐碎的,幼儿自主生活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提醒、引导与帮助,不仅要满足幼儿的生理需求,也要让其感受规律、稳定、安全,乃至有趣;在周到地照顾、关心幼儿的同时,又要培养其自主性与独立性,要坚持保教结合。

案例:进餐环节中教师的保教行为

进餐环节中幼儿可以获得的体验与经验进餐环节中教师的保教行为1、享受进餐的乐趣,乐意自己吃饭,感受与同伴共同进餐的愉快氛

围。

2、初步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知道均衡饮食有益身体健康。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3、习惯进餐前洗净手。

1、组织餐前安静活动,稳定幼儿情绪,促进食欲(例如讲故事、猜谜语、听音乐、看图书、手指游戏等)。

2、开展餐前小广播活动。让幼儿自主通过多种形式了解今天吃什么,感受食物的丰富性。

3、提醒并观察幼儿餐前盥洗,并保持干净。 (四)尝试评价互助不断优化保教行为

评价不仅具有甄别性,它还更具有导向和指引的功能,教师要学习运用评价指标对自身在生活活动中的保教行为进行阶段性或即时性

评价,反思自身的保教观念。当然也可以同伴互助,面对相同生活内容或不同情景进行保教行为鉴定,以不断优化自己对幼儿的理解,以及自身的保教专业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来园活动的安排与实施 第一节来园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一)来园活动的概念

来园活动一般指幼儿早晨进入幼儿园班级前后的一段时间的活动,以及教师利用这段时间迎接幼儿并引导其相关活动的过程。入园环节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开始,一般来说,来园活动的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入园准备;见面相互问候、打招呼;幼儿晨检并安插晨检

牌;幼儿摆放随身携带的物品;整理自然角;准备接下来活动的材料等,此时教师的角色更多地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

(二)来园活动的现状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入园环节大多忙于教室环境的卫生清理、教具材料的准备等,不太重视幼儿与家长的接待工作,忽视晨间检查,组织的晨间活动目的性不强,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教师和幼儿的状态都比较随意,投入程度不高,导致幼儿的认知,情感及能力等各方面得不到有效发展。分析刚才的案例,我们发现多数老师1、能主动和幼儿打招呼或鼓励幼儿礼貌回应,却经常忽视幼儿与家人的告别。

2、能关注幼儿晨检牌的颜色是否表示健康、良好,尤其对幼儿拿的其中一种特殊牌子表示出回应。却忽视关注并引导幼儿晨检过程中如何自主交流以及个人卫生、生活方面的晨检情况。

3、能提示幼儿整理、摆放相关物品,如书包、玩具、衣物等,却忽视利用这样细小的环节增加幼儿综合生活能力的培养。

4、能引导早来的幼儿观察、照顾自然角,却忽视自主管理能力的养成以及晚来的那些幼儿、班级事务之间的培养与联系。

5、能引导幼儿帮助一起整理教室内细小的环境,为同伴服务,却忽视培养整理习惯的时机、整理的意识和能力。(三)来园活动的意

来园活动通常包括入园准备、晨检、晨间活动几个部分。涉及的对象主要包含幼儿、幼儿家长和教师三方面。其中,“幼儿”是三者中的主要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他的情绪情感会影响到另外两方面的状态。让幼儿有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喜欢上幼儿园并产生安全感是老师

和家长共同的心愿。而从心理角度分析,如果家长、老师、幼儿三方在来园时刻有良好的情绪准备,以愉悦的心情共同迎接新的一天,会给自己和对方以极佳的心理体验和情感满足,继而提高之后活动的效果。

(四)来园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的体验与经验

1、学习主动和老师、同伴打招呼,体验相互问候的愉悦情感。相互的问候不仅礼貌,而且充满善意的微笑是最有亲和力的,能暗示幼儿喜欢上幼儿园,鼓励她们学习表达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愿意与家人做暂时的分别,开心地与亲人说“再见”。让幼儿了解他与亲人很快会再见的,这种感受能很好地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积极愉快地参与各种活动。

3、愿意接受晨检,并懂得把自己的身体情况告诉老师。目前幼儿园晨检,很多幼儿是被动接受保健老师的询问,如果幼儿能主动说说自己的身体状况,能让老师更多地了解幼儿,提高安全健康的系数。

4、能自主管理自己,带齐并井然有序地摆放、整理自己的物品。在自我服务过程中体验自信和能干。小班的孩子音技能欠缺,他们想做又做不好,经常会放乱、穿反,不会叠等。因此,我们的要求可以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比如冬天的帽子、手套,怎样摆放才会管好。小玩具比较相似怎样处理、老师布置的任务、交与的物品放在哪里等等。另外,中大班幼儿在自我管理上还有完成任务的能力。虽然他们有初步的任务意识,但坚持性不够,经常有始无终。加上家长过多包办,

使幼儿失去锻炼机会,导致幼儿过多依赖家长,独立性很差,不

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我们不仅要建立幼儿基本的任务意识,更需要引导、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使中、大班幼儿自信、积极、愉悦地投入到一天的生活中。

5、参与来园活动的材料准备。为他人服务的活动。到了中大班,很多班级会增加值日生角色,这是幼儿非常热心的工作,但因为缺少劳动的技能方法和经验,幼儿的值日生经常是越帮越忙。所以,他们需要了解自己值日生工作的内容和任务,了解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教师可以提供适宜有趣的劳动工具,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用鼓励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做好区域材料整理,气象情况记录,和老师、同伴共同摆放来园活动的材料等值日生工作。

6、学习照顾自然角。老师可以从自身示范到引导幼儿参与再到放手让幼儿自己摆放,提供锻炼机会,提高幼儿的能力。

7、能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与玩伴,愉快投入游戏过程。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到室外进行游戏活动,比如托小班的幼儿可以散步,看哥哥姐姐做些什么,和哥哥姐姐一起玩。中大班的幼儿开始关注周围的人和物,喜欢将有趣的见闻说给老师、同伴听,能主动引发话题与他人分享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闻、趣事等,也可以和幼儿玩民间游戏如跳皮筋、马兰花等,练习简单的运动技能。这样做,不仅能使托小班幼儿的情绪得到很好地缓解,提高他们的自我服务技能,还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幼儿与教师、同伴间的情感,充满自信地开始一天美好的生活__

第二节来园活动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来园活动中表现的情绪状态是不同的,由此,教师在来园活动中相应的常规要求也应该不同。我们在了解、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来园氛围与环境,让幼儿体验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做到愉快告别,打招呼;愿意接受保健老师的晨间检查。培养幼儿综合生活自理能力,积极参与自我服务,照顾环境。同时,设计有趣丰富的活动内容,积极引导、鼓励幼儿开展自主管理并投入活动,提高幼儿在交往礼仪、认知经验、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参与来园活动等。使来园活动既面向全体,又适

合个体,真正成为一个有趣,有效,美好的开始。

(一)来园活动中的环境创设

一个有准备的来园环境既能保障幼儿活动中的安全,也能让老师有序、稳定地开展各个环节。这里说的环境一般包括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关注以下方面:

1、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幼儿来园时,会有不同的个人感受和表现。来园活动中幼儿反应出来的情况和后面的活动环节、不同的人物对象相关。良好的心理环境,需要老师花点心思去观察、引导,在日常一日活动中积累。只有当幼儿喜欢上自己的班级氛围,他们的愉快情绪才会从来园这一刻被调动起来,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下面的每个环节中。

2、保障安全的活动环境。我们养成检查班级安全环境的习惯。接下来请看一段视频。以上这段视频告诉我们:要养成检查班级安全环境

的习惯。从进入幼儿园、教室开始,学习环顾四周和有侧重地观察一些物品的安全性(尖硬物品、通风情况、椅子牢固、电线安全、药箱高置、地面干燥、安全门通畅等)。(插入视频:班级环境的安全性与有序性。)

3、布置整洁的活动环境。来园后,我们会有相关活动材料的准备与调整。首先,根据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准备有所不同。大班可以让幼儿自行参与准备活动环境,小班可以教师事先准备。其次,凸显年龄特点(衣架的高低,活动环境的准备)。根据年龄、季节、教育要求考虑准备的周到、细致性。例如幼儿身高不同,可以提供不同高低的摆放毛巾的箩筐等。早晨来园,运动手圈要换地方了,必须事先告诉幼儿调整放圈地方,这样运动结束的时候,幼儿就不会因为找不到摆放的位置而出现混乱了。第三,关注活动的衔接。当我们离开教室去某个活动室或户外时,可以在教室门口显眼处摆放一块牌子,告诉晚来的幼儿我们去了哪里。可以在教室门口提供运动手圈的摆放位置,让幼儿结束运动进教室前有序摆放好手圈。再比如下一个环节是区域或角色游戏时间,老师和幼儿一起摆放好相关区域环境,方便幼儿来

园后即可进入游戏,愉快生活。(季节变化、区角的准备,作息时间,携带物品、操场)

(二)来园活动中教师的保教行为

1、建议教师提前5—10 分钟到园,调整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如整理衣冠与首饰,根据幼儿园着装要求衣着服饰整洁),做好进班前的准备(情绪饱满)。(整理首饰什么意思?案例1“被拉伤的小脸”)

案例1:被“拉”的小脸。

丽丽老师很爱美,喜欢在身上戴些饰品,班里的孩子也喜欢这位美丽善良的老师。尤其女孩子,常以她为时尚,模仿她的装扮。这天运动,丽丽老师在看幼儿游戏,一个孩子在攀登时,没有拉住扶手,身体失去平衡。眼快的丽丽老师赶紧上前去扶,孩子接住了。正当大家舒口气,孩子突然叫疼,并用手捂住脸,丽丽老师赶紧观察,发现脸上有条很深的划痕,已近开始流血。惊讶之余赶紧寻找缘由,最终发现是自己手指上的戒指,在接幼儿的时候划到她的脸上。丽丽老师突然觉得非常郁闷,这如何向家长解释?爱美是很多人的天性,但特殊职业的我们面对的是非常稚嫩的孩子,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必须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再考虑自己的美。

2、热情接待每一个孩子,主动问候并及时鼓励幼儿的细微进步,让幼儿感受老师的关怀与爱。

* 新生来园,老师先问好。大班引导孩子主动叫,聪明地叫,并积极回应。(以上一些内容不是割裂呈现的,可能同步呈现,所以教师要灵活处理。)

3、观察并鼓励幼儿主动与家人告别,愉快地说“再见”。 4、仔细观察幼儿的晨检情况、精神状态和随身携带的物品,如发现异常及时了解原因并妥善处理。

* 了解晨检、衣着情况、携带的物品、吃药的(例如对晨检情况及时处理。幼儿指甲没有剪,教师可帮助清理,方便幼儿活动并保证安全。如协助保健老师做好药品交接,了解药品剂量、时间、方式,保证幼

儿用药安全。另外,及时在晨检表上记录并做好交接)。(为什么要仔细观察携带物品?案例2“祖传挂件不见了”)

案例2:祖传挂件不见了

离园时分,轩轩的妈妈接好孩子突然转身对老师说:“我儿子脖子里的挂件不见了,老师麻烦你帮忙找找。”老师赶紧询问轩轩何时不见的,并立刻在教室各个地方寻找。然而结果非常失望,没有找到轩轩的挂件。轩轩妈妈焦急地说:“老师,还可能去哪里?你仔细找

乐吗?我这个是祖传的挂件啊!”一句话,让老师一下子头发晕,这祖传挂件可赔不起啊。老师问:“是否会在家里?”妈妈肯定地说:“不可能,我们每天戴脖子里的。”就在大家万分着急再次搜寻时,另一位搭班老教师正好看见,当她知道发生的事情后,马上对轩轩妈妈说:“你的孩子今天没有带挂件。”妈妈说:“不会的。”老教师说:“我肯定他没有带。你的儿子每天戴名贵挂件,所以我一直很注意,每天他来的时候会在他脖子里摸一下,看一次,今天我也摸了,没有挂件。我建议你回家找找,很可能在家里。”听了老师的话,妈妈将信将疑地带着孩子回去了。第三天,妈妈反应在家里的床底下找到了挂件。

老教师给年轻的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让她明白原来来园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如果我们在孩子来园时细致些,就给给离园带来很多方便。

5、引导幼儿自主管理。例如,引导幼儿有序摆放物品、观察幼儿选择的值日生内容以及是否有清晰的任务意识。鼓励并指导幼儿参与来园后衔接活动的材料摆放。

* 根据各园早晨活动安排摆放区角、角色、运动等不同游戏内容。 * 如离开教室,应该在门口挂出提示牌,告知幼儿活动地点。 6、与家长进行简单的沟通,及时记录幼儿的特殊情况。记录家长的嘱托和要求,以便在后续活动中继续观察。(为什么是简单的沟通?)* 简短并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了解孩子生活、健康情况、季节变化的时候的身体状况等。

7、仔细观察每一个孩子选择活动内容与活动伙伴的情况,并给予

适宜的引导。

* 考虑站的位臵,关注正在来园和正在活动的孩子。 (对于新小班入园您有什么经验?案例3“新生情况表”) 案例3:新生情况表 幼儿基本情况调查表 幼儿姓名小名:年龄: 一、生活习惯 1、饮食习惯

定时定量会自己吃饭成人喂挑食 食欲:较好一般较差

一餐饭所用的时间:半小时 1 小时 1 小时以上 2、睡眠习惯

定时每天午睡一天睡眠时间独自睡 有无不良习惯(详细描述) 3、大小便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