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国内文博电视节目与受众需求

2020-05-15 来源:钮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国内文博电视节目与受众需求

作者:张琳笛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3期

摘要:在建立小康社会取得阶段性的成功后,很多中国的老百姓在拥有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选择通过文博电视节目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就是其中一种体现。文博节目的兴起是因为受众的需求,节目的发展使受众的需求越来越多,受众越来越多的需求也迫使文博节目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文博节目的发展和受众的需求在良好的循环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关键词:文博节目;受众需求 一、国内文博电视节目和受众需求 (一)文博电视节目

近百年来,政府部门一直都对历史文物的挖掘和保护高度重视。有了媒体后,更是对文博类的活动加以关注。1972年西汉长沙国轪侯夫人辛追的墓葬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这是一个震撼考古界的奇迹,立刻轰动了全世界。据新华社统计,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报纸对这次重大发现进行了报道。然而,当时中国的媒体还在黑白电视信号阶段,电视工业才刚刚发展,在那样艰苦的状态下还依然将这次的考古工作进行的报道,这也应该是我国文博电视节目的雏形。

之后,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但凡国内有大型的考古项目,电视上都会进行现场直播或跟踪报道。随之记录考古过程的纪录片节目也应运而生,一直到今天多样化的文博节目层出不穷。本次论文中所提到的文博节目,只包括以介绍历史文化、出土文物、考古过程为主题的电视节目。 (二)受众需求

受众,是指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受众需求,则是指受众对于大众传播中,与受众现实生活所需要与追求的物质目标或对象直接相关的那部分信息的需要。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电视节目就能满足受众的特定需求,因此人们会选择通过节目来了解信息。人们在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获取信息后,会出现两种结果,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都将影响到以后对该媒介的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受众需求在电视节目中都得到了体现。很多电视节目都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看节目的动机,以及看节目能满足受众的什么需求,来研究节目还能为受众做哪些事情。 (三)国内文博电视节目与受众需求的关系

我国的文博节目先是以为受众介绍出土文物为主,让受众通过节目认识文物、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使观众身临其境,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朽价值与魅力。之后,随着我国民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受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不断增高,于是在今天的荧屏上看到了形式多样的电视节目,也包括特色鲜明的文博节目,有纪录片式的、有讲述介绍式的、更有剧情式的。也正是因为受众有这样的需求,才带动了文博电视节目往多种类型的方向上发展,从而打破了文博节目原有的单一的节目形式。可见,受众需求是能影响和带动节目不断的发展变化。 二、国内受众需求与文博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 (一)国内受众对文博电视节目需求的转变

据了解,国内受众最早选择收看文博电视节目,是出于对文博知识的热爱,想从节目中了解一定的文博知识,或者通过收看文博类节目来代替自身走进博物馆等原因。而随着我国媒体业的飞速发展,和国内受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博节目单一的播出形式以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需要的是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要在电视节目中得到视觉的享受,因此受众对文博电视节目也有了特殊的要求。

1、早期文博电视节目的受众对象及受众的需求

电视,这个每家都有,甚至不止一个的通信工具,在刚刚走进千家万户时,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电视普及之前,中国的受众大多是通过收音机和报纸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小情,对于国内的受众而言,这些只停留在听觉或视觉单一的感官条件下,缺乏视听的共鸣感受。文博节目也是如此,在观众的需求下走上荧屏。

那时通过电视收看文博节目的受众,大多数不是主动来选择收看哪种文博节目,而是被动的。一是因为当时的文博节目有限,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给受众。二是那时的受众对文博电视节目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或者说对文博电视节目没有额外的要求,只要能传达准确的信息就可以了。那时文博节目的受众,除了自身从事于文博相关行业以外,就以文博爱好者为主,年龄在25至50岁间,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中年人。 2、发展中文博电视节目的受众对象及受众的需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然而,随着受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渐渐对文博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受众开始主动选择文博节目来收看。这时的受众会主动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的文博节目来收看,对于不感兴趣的文博节目,受众也学会了放弃。

同时,媒体在不断进步,由于受众的审美观在变化,使得文博类的电视节目种类也开始不断丰富。各种类型的文博电视节目在荧屏前争奇斗艳,所包含的文博节目内容也层出不穷,这恰恰就满足了受众审美多样性的需求,使受众从被动收看文博节目,转变为主动性的收看文博节目。

并且,互联网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博电视节目的发展,更是满足了受众随时观看文博节目的需求。很多文博类的电视节目都让人百看不厌,值得让受众反复观看、慢慢体会。但是电视上的文博节目播过一次后,很难得才会重播,这就不能满足受众随时观看的需求。而互联网就可以弥补电视节目的这个缺陷,它会在网络上存储播放过的文博电视节目,如有观众想看可以随时上网点击即可。

发展中的文博电视节目吸引了更多受众的瞩目,基本覆盖了大多数观看文博电视节目的受众。

3、现在文博电视节目的受众对象及受众的需求

现在的受众,已经不能满足与文博电视节目过硬的内容需求,更需要在观看节目时,能被精美的节目制作手法所吸引。单纯的介绍文物、历史文化知识的方式,以让受众觉得疲惫,尤其是年轻的受众。

青少年对新鲜的实物充满好奇心,不寻常的实物会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了使青少年的受众尽量多的收看文博类电视节目,有些文博节目也开始做出调整,尽量符合年轻人的视觉感受。通过目前的实践开来,这样的方法很有效果。 4、受众需求转变的结果

如今,受众从文博电视节目中,除了可以了解到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被动收看文博节目到主动收看文博节目,再为了满足受众的视觉享受,使今天荧屏上的文博节目种类丰富,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二)国内文博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

在我国,文博类节目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一直做到现在,这就说明中国文物资源的博大精深。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博电视节目,常见的、有代表性的暂可分为以下三种:纪录片式的文博节目、讲述式的文博节目、剧情式的文博节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纪录片式的文博节目

最早在荧屏上看到的文博类的节目主要是新闻报道和资讯的形式,直到1998年6月,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走近科学》的开播,它本着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的宗旨,将生活中的热点、疑点的事件进行科学解析,其中也包括了文博类的知识。不过那一时期的文博类节目在整个《走进科学》节目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只占21%(抽样统计),为文博节目形成规模奠定了基础。

受Discovery探索频道的影响,2001年7月《探索·发现》栏目开播了,它是中国电视史上一个大型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类的纪录片栏目。这个参考国外节目类型,再融入本土元素的栏目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一经播出深受中国受众的欢迎。在这档栏目中,文博类的节目则成为了主角,占69%(抽样统计),也开拓了纪录片式文博节目的道路,使其拥有鲜明的特色。

这样以纪录片的手法,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弘的节目,所倡导的“娱乐化”纪录片的理念,采用讲述精彩故事,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并运用生动的电视声画手段,恰恰满足了受众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同时呈现出一部部既有较高文化品位、知识内涵的文博节目。 2、讲述式的文博节目

2004年10月,央视第一次以电视栏目的形式,为国宝级文物重器进行揭秘建档的栏目《国宝档案》在中央4套开播了,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题式的文博节目,文博节目从此形成规模。

节目以介绍具体的国宝文物为主,这些传世国宝文物有的受到政府保护收藏在祖国大陆各个博物馆中的,也有的收藏于民间被国人精心呵护的,还有因历史原因东渡海峡存于宝岛台湾的,更有历尽磨难流失海外漂泊他乡的。该栏目通过对国宝级文物的去向和传承轨迹进行实地跟踪拍摄,以强烈的纪实感和现场感给观众第一手的资料,带领观众走近国宝,探寻国宝的秘密。主持人演播室实物举证、故事讲述为主,穿插器物展示、情景再现、专家点评,讲述巍巍中华灿烂文明,成为中文国际频道集权威性、故事性、观赏性为主的特色栏目,让遥不可及的国之瑰宝不再陌生。为了保证高质量和高水平,栏目专门聘请了国内文博界10多位专家成立了顾问组,使节目既具有观赏性,又保持了权威性和严肃性。

《国宝档案》栏目的最大特点是在介绍国宝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同时,着重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使观众身临其境,领略中华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 3、剧情式的文博节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了满足受众更为广泛的需求,今年3月,一档全新的完全颠覆传统节目形式的专题类文博栏目《博物馆奇妙夜》在湖南卫视开播,它为我国的文博电视节目又添新彩,使我国的文博电视节目的类型更为丰富。

这档围绕博物馆文物和历史谜案的,看似美剧的大型文博类电视节目,使用戏剧化的手法,以解密历史谜案为起点,将文博及历史相关知识贯穿在揭秘的整个过程中,将历史谜案用侦探揭秘推理的形式逐层递进剥茧抽丝展现出来。节目完全颠覆传统的文博类节目讲述为主的方式,形态新颖,寓教于乐。节目成季播出,被定义为中国版的文物美剧。

并且首次引入四人历史侦探小组的概念。历史侦探小组由四个来自社会不同行业的侦探小组的成员组成,每当有历史迷案出现,他们都会聚到一起进行侦破。并且,在揭秘历史迷案的过程中又掺杂了很多人物关系,使侦探组的成员都附有鲜明的个性,是整个剧情看起来真实又有趣味。这些一反常规的说教套路,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系列情节紧密人物形象饱满的文博大餐。该节目使年轻一代的受众更了解中华文化遗产、热爱中华文化遗产,更主动地走进博物馆,做到了严肃性与娱乐性兼备。 (三)国内文博电视节目有哪些不足

虽然国内的文博节目在各个方面都在努力升级和不停的发展,尽最大的能力去满足受众的需求,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1、节目内容存在争议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就是明天的回忆。文化和历史,每一天都在进步,每一天都在改变。在文博类的节目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有争议的说法和矛盾相左的意见,所以在专题性的文博节目中则要避免涉及到这些问题。毕竟历史都弄不清楚的事儿,电视节目就能说清楚了么,还是与受众说清问题的所在,让受众自己评断为好。 2、拍摄剧情做作

大多数文博类电视节目,都会为了让历史事件看起来更真实,给受众一种历历在目的感受,就会拍摄些模拟探索历史奥秘的过程。但演员毕竟是演员,他们的言语和神情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显得有些不自然,有明显的做作的痕迹,观看起来很突兀,会是受众的收看节目时脱离情境。

三、国内文博电视节目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

现在国内的文博电视节目的类型真是精彩纷呈,各栏目为了满足受众的口味,也使出浑身解数。可以看出,我国的文博电视节目正逐渐从单一的节目样式转变成多样性的,从曲高和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展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国内文博电视节目的受众对节目而言,从漫无目的的被动的看到有目的的主动去收看节目,再升华到对节目有更高规格、特殊的要求。

任何一种节目的进步都不是取决于制作者的奇思妙想,而是为了跟上受众的欣赏步伐,因此受众在进步,节目也要加速前进,而受众从越来越精美的节目中获知,又对节目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节目和受众两者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彼此的作用下都在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博电视节目正处于发展稳定正迈向成熟的阶段,我国文博电视节目的未来发展前景是充满希望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