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基层工作中对解放思想的几点体会
汪洋书记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解放思想已成为当前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或许会不自觉地把“解放思想”看作一条政治口号。“解放思想”,虽然简短通俗,但内涵丰富,它是有力的思维武器,也是有益的行动标竿。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领导干部,对于如何主动解放思想,并带领干部群众积极解放思想,我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营造氛围是前提
解放思想的前提是营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思想本来就是自由的,只要言者无罪,自然言无不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思想得到解放,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就很容易充分发挥,从而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只要我们学会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干部群众,善于沟通协调,形成良性互动,就会实现双赢。
二、解放自我是根本
人是思想的主体,解放思想就是要让人的观念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每一个人的创造力。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尚待释放的潜能,之所以这些潜能还没被我们释放,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尚未被突破的思想障碍。当然,解放思想并不等于放纵思想,发挥创造力不等于胡来。解放思想需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就是要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要少说“不能办”,多想“怎么办”。现实中,很多领导更多地要求别人或下属解放思想,而自己
1
却突不破一些经验条款的限制。就我本人而言,深感思想不够解放,没有足够的“闯”的胆识和“破”的勇气,思考问题离不开条条框框,开展工作跳不出老套路、老办法,遇事首先考虑“能不能办”,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显而易见,拘泥于“能不能办”看到的往往是一大堆困难,很容易找到许多“不能办”的理由;而立足于“怎么办”,却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抓住新机遇,使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把那些看上去似乎“很难办”甚至“办不成”的好事变为现实。
三、干部带头是关键
解放思想,干部带头是关键。不可否认,现在有极少数干部不是心里不清楚、不明白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而是信奉“难得糊涂”的做人原则,把保住自身利益看得过重。只要有利于自己,思想要多“解放”就多“解放”,甚至不惜挑战党纪国法;只要不利于自己,思想就变得特别保守。改革就是要制约权力的滥用,遏制非法的利益,培养干部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出发点,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公仆”。实际上,人民群众的思想和实践都很解放,对关乎民生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要解放思想、扩大改革,必然会削弱少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当然就会遇到阻力。有阻力就有风险,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克服“求稳怕乱”的思想,树立敢为人先的理念。思想解放从来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作为领导者,就应该不惧风险,以天下为己任,大胆破旧立新,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
四、落到实处是目的
第一,解放思想要把维护群众利益当作落脚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是共产党人的使命所系。我们要彻底地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化,扎实推进创业创新,必须遵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
2
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花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既是改善民生的必要条件,也是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作为党的基层领导干部,要充分运用解放思想的成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保、文化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满足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基本需求,让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安康,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第二,解放思想要把挣脱利益束缚当作突破点。此前的思想大解放,都在于对以往意识形态迷信的突破,而此次思想大解放,已转为对既定利益束缚的突破。我认为在这一轮大讨论中,更多的是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更难的是对具体利益格局的调整与突破。具体利益格局一旦形成,要想打破就十分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魄力和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既是思想领域的一次重大洗礼,也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等活动的具体要求,把解放思想运用于具体工作实践中,转变思维方式,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从而更好地实现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大活动。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