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判三缓三是否需要坐牢?

2021-11-16 来源:钮旅网

缓刑并非免除坐牢,而是在考验期内接受社区矫正。如果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违反监管规定,缓刑将被撤销并执行原判刑罚。若无违规行为,缓刑考验期满后刑罚不再执行。犯罪分子需积极改造,违反规定或不改正将导致缓刑撤销并收监执行。撤销情形包括违反禁止令、不报到、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受处罚不改正、两次警告不改正等。法院将根据事实依法撤销缓刑。

法律分析

判处缓刑不等于无需坐牢。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如果没有上述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犯罪分子的大部分生活都将被监管,也要积极参加学习改造,若是稍有差池,法院也会撤销缓刑,立即对犯罪分子收监执行:

(一)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社区矫正机构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情形。法院经查证属实,将依法撤销其缓刑。

拓展延伸

三缓三判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三缓三判决是指在某些刑事案件中,法院根据被告人的个人情况和犯罪事实,对其判处缓刑的一种刑罚决定。三缓三判决的法律后果是被告人可以避免实际入狱,但需要遵守一定的缓刑考验期限和缓刑条件。在缓刑考验期内,被告人需要定期报到、接受监督,并且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如果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再次犯罪或违反缓刑条件,缓刑将会顺利完成;但如果被告人再次犯罪或违反缓刑条件,法院有权撤销缓刑,将其判处实际刑罚,可能需要入狱服刑。因此,三缓三判决的法律后果是被告人需要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法律规定,否则将面临实际刑罚的可能性。

结语

缓刑并非意味着免于监禁。被判缓刑的罪犯需在考验期内接受社区矫正。如在此期间再犯或发现未判决的罪行,缓刑将被撤销,根据数罪并罚规定执行相应刑罚。严重违反缓刑监督管理规定、法院禁令的,亦将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刑罚。若无上述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将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告。罪犯在大部分时间将受监管,需积极参与改造,稍有差池,法院将撤销缓刑,立即收监执行刑罚。三缓三判决可使被告人避免实际入狱,但需遵守缓刑考验期限和条件。若未再犯罪或违反缓刑条件,缓刑将顺利完成;否则,法院有权撤销缓刑,判处实际刑罚,可能需入狱服刑。因此,三缓三判决要求被告人在考验期内遵守法律规定,否则将面临实际刑罚的可能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刑法》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