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要看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即使无合同也可认定。《工伤保险条例》明确了工伤的情形,包括工作时间内事故伤害、工作前后预备性工作受伤、履职受暴力伤害、职业病、工作外受伤或失踪、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伤害,以及其他法规规定的工伤情形。
法律分析
1、是否算工伤,要看工人与工地之间是否属于劳动关系,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能够认定为工伤,不存在劳动关系的,无法认定为工伤。
2、《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工人在无签劳动合同情况下受伤,雇主是否负有责任?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应当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确立。然而,即使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雇主仍然对工人的安全和健康负有责任。工人在工地受伤,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雇主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法律原则,雇主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工作安排和必要的防护设施。如果工人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受伤,雇主可能面临赔偿工人医疗费用、赔偿工伤损失等法律责任。因此,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雇主都应对工人在工地受伤负有责任。
结语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人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并不仅仅依赖于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工人在工地受伤都可以被认定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在工作时间前后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都应被认定为工伤。此外,还包括其他情形,如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等。因此,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雇主都应对工人在工地受伤负有相应的责任。雇主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工作安排和必要的防护设施,否则可能面临赔偿工人医疗费用和工伤损失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