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取保候审后不一定缓刑,缓刑需同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法律分析
法院取保候审后不一定缓刑。缓刑是有条件的,根据规定,缓刑应符合下列条件:
1、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2、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缓刑实用的上述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一般来说取保候审的很大可能会判缓刑,但是具体还需要根据案件进行分析。法律依据:《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刑法》第七十四条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后法院开庭判一年,是否有可能获得减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后法院开庭判处一年的情况下,获得减刑的可能性存在。减刑是指在刑期执行过程中,根据罪犯的表现和情况,减少原判刑期的一种法律程序。在您的情况下,如果您在取保候审期间表现良好,无其他犯罪行为,且能提供有力的辩护证据和理由,法院可能会考虑将原判刑期减少。但减刑的具体决定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定,因此并不能保证一定会获得减刑。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详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提供相关证据和理由以增加减刑的可能性。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取保候审后不一定会判缓刑。缓刑是有条件的,必须同时符合一系列规定。一般来说,被取保候审的案件有较大可能判缓刑,但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案件分析。而在您的情况下,如果您在取保候审期间表现良好、无再犯罪行为,并能提供有力的辩护证据和理由,法院可能会考虑减少原判刑期。然而,减刑的决定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裁定,无法保证一定会获得减刑。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详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提供相关证据和理由以增加减刑的可能性。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五条 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请批准逮捕:
(一)涉嫌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干扰证人作证、串供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四)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的;
(六)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七)经传讯无正当理由不到案,情节严重的,或者经两次以上传讯不到案的;
(八)违反规定进入特定场所、从事特定活动或者与特定人员会见、通信两次以上的。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三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提请批准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提请批准逮捕。
公安机关在根据第一款的规定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具有社会危险性说明理由。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一百零二条 被取保候审人没有违反本规定第八十九条、第九十条规定,但在取保候审期间涉嫌重新故意犯罪被立案侦查的,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暂扣其交纳的保证金,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根据有关判决作出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