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长城赞》语文教案

2023-11-29 来源:钮旅网

  《美猴王》

  教学目标:

  1、扫除文字障碍,理清结构层次,围绕课后思考与练习学习课文。

  2、培养联想能力,想象心目中的美猴王形象。

  3、了解美猴王天地生成,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的特点,能有层次地复述课文,做到连贯、流利、清楚。

  4、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美猴王天地生成,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的特点,能有层次地复述课文,做到连贯、流利、清楚。

  2、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能有层次地复述课文,做到连贯、流利、清楚。

  跟老师一起学:

  1、孙猴子是我国家喻户晓、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美猴王——孙大圣——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本身有个发展过程。他是神、猴、人 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最初是石猴,由于本领高强,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便成了猴王,而且前面加了重要的字:美。那么美猴王究竟“美”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文。

  2、了解有关作者吴承恩以及神话小说《西游记》的简介。

  3、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词语:

  镌   迸裂     麋鹿     瞑目      石碣      天造地设  力倦神疲 

  拖男挈女    瞑目蹲身   喜不自禁   抓耳挠腮      滔滔不绝

  4、课文虽是节选,但情节清晰,内容完整。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这是情节的开端,写石猴的出世。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这是情节的发展,写石猴的山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石猴的山间生活。

  第二层:(第3自然段),写众猴玩耍,以及发现了瀑布。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好猴”到“省得受老天之气”),写石猴发现水帘洞。

  第二层(从“众猴听得”到完),写石猴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被拥戴为王。

  5、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 “美”在哪里?

  他有哪些性格特点?

  6、这个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特点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体,怎样理解?

  7、从石猴的身世、行为、语言等几个方面:美猴王的“美”表现在:身世美、行为美和言语美这三个方面,作者通过这三方面生动的描写,主要通过石猴发现水帘洞和带领群猴进洞居住这两件事的描述,刻画了美猴王这个令人喜爱的形象。这是个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的猴王。

  8、美猴王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现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现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了他的传奇性。

  9、思考:美猴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美猴王的性格特征。

  明确: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他是猴,是人,又是神。

  猴,表现他的生物性;人,表现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他的传奇性。

  10、我们看《西游记》时,都会对识妖降妖的孙悟空赞叹不已,也常常会发出做孙悟空的奇想。假如你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你将如何?请你以“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为题,充分发挥想象写一写。

  1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美猴王》,不仅了解了神话的特点,认识了“美猴王”美在哪里,对这一形象也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大家发挥了想象力,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像美猴王那样积极主动,增强自我表现欲,把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长城赞》

  教学目标:

  1、介绍长城的知识;

  2、了解对联的常识。

  教学重点:

  1、对联的常识;

  2、说明的顺序。

  跟老师一起学:

  1、检查预习情况:

  1)介绍长城的知识。

  2)对对联的了解。

  2、课文分析

  《长城赞》

  (1)这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对联,是对联中的珍品。

  (2)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接着指出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将帅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远的历史、现实意义。

  (3)下联从空间入笔,描绘长城的雄姿: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如玉带,似明珠,最后指出长城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式的地位。

  (4)全联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意义深远;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

  3、朗诵课文。

  《索桥的故事》

  1、教学目标

  生字:

  堰yàn         岷mín               坪píng          葺qì

  多音字:

  正音字:堤dī不读tí           摔shuāi 不读suāi

  词语:

  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

  雪冤:洗刷冤屈。

  2、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设计>文章的脉络层次。

  难点: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

  跟老师一起学:

  1、作家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解放后曾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及多家杂志主编。

  2、课文分析:

  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1)介绍索桥的位置、名称、桥面、桥栏、桥墩。

  2)写我走索桥的经过及所见。

  3)写“鱼嘴”的意义。

  4)写何先生夫妇造桥的经过。

  5)写走下索桥的感受。

  6)收束全文,揭示全文主旨。

  3、从上述内容看,本文不在写“桥”,而重点是写与索桥有关的故事,通过写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揭示全文的主旨。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也就是上文所说的“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

  4、本文以索桥为线索,以故事为内容,以人物的精神为主题。

  第一段写一个乡下人和两个孩子过桥有什么作用?

  表现索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5、作者着重写“鱼嘴”有什么作用?

  交待“鱼嘴”的作用。引出下文的都江堰。

  6、文题是“索桥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