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

2021-10-21 来源:钮旅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著名的北大校园里,有这样一个老人,穿一身旧式中山装,整个就是个看门人。于是,一个扛着行李正前来报道的新生请他帮忙看会行李,自己好去报道,老头答应了并认认真真的在那里守着。过了好半天,学生回来了,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三天后的开学典礼上,学生吃惊的发现那个老头竟然坐在主席台上,还是一位副校长,大名鼎鼎的教授。有没有谁知道这位老人是谁?(生答:季羡林)你是怎么知道了呢?对,他(出示照片)就是季羡林老先生。季老先生不仅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还是一位散文大家呢!几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出示课题: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二、初读感知

  1、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    (齐读。)

  2、同学们通过预习知道是谁种花给别人看吗?(德国人)德国人养花给季老先生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文后汇报。

  (引学生用书中的话说出来。)

  4、是啊,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板书:

  奇丽、奇特

  三、品读感悟

  师:到底是怎样一番奇丽的景色,一个怎样奇特的民族呢?让我们一起随着季老先生来到德国,自由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用 波浪线画出德国人爱花、养花的句子。

  师:我刚才看见许多句子都被同学们划上了记号,谁先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

  师:你找的是这段话(出示句子)。

  师:从这段话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生:他们都很爱花。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呢?

  生:家家户户。

  师:(家家户户变红)透过家家户户你有感受到什么?

  生:不是一个,而是每家每户。

  师:是啊,好一个爱花的民族!从这段话中还体会到什么?

  生:他们养花很奇怪,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见花的脊梁。

  师:你真会读书,请大家注意这个词(脊梁变红)a:音;b:形,脊还是个生字,可不好写呢,来抬起手来我们一块儿写一写;c:义,我们的脊梁在哪里呢?摸摸看,想想看,在屋子里看到花的脊梁,实际上看到的是什么?

  (生答。)

  师:为什么只能看见花的脊梁呢?

  生:因为他们都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

  (临街窗外,朝外变红。)

  板书: 

  临街窗外

  师:那么爱花,那么爱养花,却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自己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啊!谁来把德国人爱花、养花的真情读出来?

  (指名读。)

  师:为什么德国人把花都养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呢?这不禁引起了我的猜测,谁来当我的女房东,帮我解答我心中的疑惑?(指名上台)允许你把书带上来,知道依据课文的哪里做准备吗?(生指文)好极了。

  师:可以开始了吗?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生:正是这样。

  师:大家来评评这位女房东当的怎么样?

  生:她的表情做的好,做出了莞尔一笑。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莞尔一笑”是什么样的呢?

  生:淡淡的,微微的笑。

  师:来我们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莞尔一笑。(互动)老师刚才看见好多女同学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微的一笑,真美。

  师:刚才同学注意到了“莞尔一笑”这个词,1、音:变调;2、多音字东莞。

  师:老师很想知道是什么样的感情让你刚才莞尔一笑说的那么好?

  生:我觉得这在我们德国很平常啊,同时,能让别人欣赏到自己种的花,我也有一点点自豪。

  师:好一个自豪的女房东!(老师带头鼓掌)请上位。

  师: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家家户户都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那么,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句子,出示句子。)

  师:从这段话你们体会到了什么?(美)你们从哪些词体会到美的呢?

  生: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出示词)。

  师:姹和嫣都是生字,仔细观察,看看发现什么了?

  生:都是女字旁。

  师:对,你观察的真仔细,你注意到了这两个字都是女字旁。大胆的猜猜看,那这两个字都是形容什么的?(女子)好样的,在字典里。“姹”是美丽的意思, “嫣”是娇艳的意思。都是形容女子的没有的。看,古人造字就是这么有意思,总是把字音、字型、字意结合起来,掌握这个规律了,以后再来学习这方方正正的汉字就不会觉得难了。但是,在“姹紫嫣红”这个词里就不是形容女子而是形容花了。想象一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什么样的?

  (指2、3人答。)

  师:还从哪里能感受到花的多呢?

  生:花的海洋、应接不暇。

  师:那么,“花的海洋,应接不暇”又是什么样的呢?

  (指2、3人答。)

  师:好一片花的海洋啊!这是多么美的画面啊!闭上眼睛静静的听老师读,并在眼前想象画面。

  (配乐师范读。)

  板书:

  花的海洋

  师:刚才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答。)

  师:你的描述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画前,谁能把我们带进画里呢?谁来读读这段话?

  (指2、3人答。)

  师:你读的真好,老师和全班同学都被你的朗读给陶醉了。大家想读吗?(想)好,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配上画面,我们一块儿来读 。

  (齐读,配上音乐、画面。)

  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如同走进了花的海洋呢?谁来为大家读读这段话呢?

  (出示句子。)

  师:这些句子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再细细品读这段话,看看每那句话打动了你?

  (自由读。)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你真会读书。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答。)

  师:是啊正因为每一家都把花种在外面,自己的花让别人看,所以,走在街上又能欣赏到别人的花。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儿的每一个人早已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化做了无声的行动,化做了满街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已经成为了德国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啊!

  板书: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呢?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生举例子。)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在生活中理解了这句话的真真含义。是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首先要为别人着想,如果大家都为别人着想,反过来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的。所以,只要我为人人就会换来人人为我,就会换来花香满街,就会换来美好的人间。

  师:在四五十年之后,这位老人又一次来到了这条街上,他又看到了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我们一块来读读第4自然段。(齐读第 4段)老人不禁感叹“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出示句子)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什么变了?(生答)那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呢?

  (生答。)

  师:是的,四五十年后,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但奇丽的景色没变,那奇特的民族没有变。这是一个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啊!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齐读)与此同时,老人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猜一猜是什么?

  (生答。)

  四、小结拓展

  师:多么美好的梦啊!今天,季老先生带着我们去了一趟德国,让我们收获了满街馨香的愉悦,更让我们收获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一份心灵的充盈。让我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带着对德国这个伟大民族的敬重,再次齐读课题。(齐读课题)老师知道,课前,很多同学收集了关于德国和季老先生的资料,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能在这一一交流了。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给大家欣赏一下。(出示图片)下去之后,同学们可以把你收集到的资料举办一个专题汇报吧!

  【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就被深深地吸引,当得知是季羡林先生的文章时就更加爱不释手,反反复复读过多遍,越来越觉得季老就在眼前,伟人的形象随之高大;越来越感觉到季老的文品如其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人生的一种崇高的境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不仅仅是季羡林先生在介绍德国的民俗风情,更重要的是在赞扬一种精神!精美隽永的短文不难理解,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国学大师油然而生敬仰、崇拜之情。所以,“走进季羡林”成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走进季羡林”,让学生会议起季老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亲切的话语,孩子们对提出的“中西贯通,文理贯通,古今贯通”记忆犹新;“走进季羡林”,让学生在季老的散文 《怀念母亲》、《月是故乡明》中,体会了魂牵梦绕的思乡情和赤子深情;“走进季羡林”,让学生被字里行间弥漫的真情挚意所打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种植。

  今天,孩子们也许还不太懂,但是这位鸿儒长者一定会在他们的心灵树起一道丰碑!这行云流水搬的散文,自然天成,其背后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这不仅仅是说给孩子们听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是多么令人向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