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课时研讨时,我上的是《青海高原一株柳》。这次去无锡有幸又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这一课。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迥异,正如李伟平校长在评课时所说的锡师附小承老师的课精致、细腻;而南京百家湖小学王老师的课粗犷、豪放。
承老师的课可以说是扎扎实实的课,他把教学设计成五个环节:一、复习,回顾灞河边柳;二、对比,感受柳树形象;三、品味,感受高原特点;四、想象,感受生命奇迹;五、回归,深化课文主题。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地学,在说课的反思过程中他意识自己的问题,觉得自己扶得太多,没有放手让学生去学。如果用新基础的理念去评这节课,我想这一定不是一节好课,因为老师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但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去讲,这无疑又是一节好课。
承老师的课堂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我想就我感受最深的多媒体的使用来聊聊承老师的课。
如何使多媒体的使用恰到好处是我们每个老师所追求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为什么时候使用多媒体而困惑,我们常常发现当给孩子们展示多媒体课件时,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会过多地集中到课件上,不但没有对教学起到帮助,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李伟平校长对多媒体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倡用多媒体,画面少用,音乐多用。”
画面少用 就拿承老师的课件来说,课文中的那一株柳树,书上描述的是“大约有两合抱粗”、“树阴覆盖了百十余平方米”。承老师在搜索了许多的网站后,仍没有找到这样一株柳树,最后勉为其难地扫描了课文的插图,其实插图跟所描述的也相差甚远。李伟平校长建议:既然找不到这样一株柳树,何不让学生去自由地发挥想象,有了老师给出的图片,不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定势了。
音乐多用 在教学第三部分,感受高原特点时,课件展示了一幅苍凉的高原景象,同时一种悲壮的音乐响起,老师和学生一起朗诵起古典的边塞诗词。我想经过这样的渲染,学生对文章中作者所描述的青海高原“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会有更深刻的感悟,同时诗词的出示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在教学第四部分,感受生命奇迹时,针对抽象的“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承老师把这异常抽象的自然现象变得十分形象,他播放了一段音频资料,让学生对高原的恶劣气候可以说有了切身的体会,从而对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顽强毅力和韧劲有了更加直观和强烈的感受。
在教学最后一部分,深化课文主题时,这一部分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承老师更是没有忘记音乐的渲染作用,激昂的音乐配合着充满朗诵,把教学推向了高潮。在老师的范读后,从学生的再次朗读中让人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多媒体要用,但也不能滥用。如何使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