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搭配中的学问

2020-10-09 来源:钮旅网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26-27页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各种菜卡片、衣服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为了让家远的同学中午吃上可口的饭菜,我校与市里二院食堂合作开设了“营养小餐桌”

  请看今日的菜谱:荤菜  肉丸子

  素菜  白菜

  冬瓜

  今日盒饭中的菜只限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菜搭配好,我店服务员将热情为大家服务。

  二,探究阶段

  活动1:学生动嘴说一说

  学生自由配菜。

  师:你们想买什么菜?

  生1:我买肉丸子和白菜。

  生2:我想买肉丸子和冬瓜。

  生3:也可以买冬瓜和肉丸子,或者买白菜和肉丸子。

  师:通过刚才的配菜,大家可以看出,一个荤菜和两个素菜可以有几种配菜方法呢?

  生4:有2种。 白菜

  师板书:肉丸子 

  冬瓜

  活动二:学生动手写

  师:大家不仅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菜,还学会了配菜,现在本店已贴出了明天的菜谱,请大家看一看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如能帮助本店搭配好全部的菜,你将被聘请为本店的服务员。

  明日菜谱:

  荤菜:牛排    素菜:豆腐

  鱼        油菜

  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配菜,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然后把你的配菜方法写在练习本上,再全班交流。

  生自由配菜后动手写一写

  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的配菜方法说给大家听。

  豆腐 豆腐

  生1:我们有4种配菜方法:牛排       鱼  

  油菜      油菜

  牛排 牛排

  生2:也可以这样配菜: 豆腐       油菜  

  鱼        鱼 

  师:刚才这两个小组的同学说得都挺好,已被聘请为本店服务员。

  活动三:学生自由做菜、配菜

  师:看来大家都学会了配菜,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做菜然后搭配,比一比哪组做的好。

  学生小组合作,组长负责写。

  全班交流,让每一组的一个学生到讲台上展示做的什么菜,是怎样搭配的。

  师:通过刚才的自由配菜, 同学们已经学会配菜这个知识,看来,搭配还真是一门学问。板书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活动四:搭配服装。

  师:不仅菜要搭配,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搭配。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衣服(师挂出2件上衣、2条裤子、1条裙子)。我要配成1套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搭配,然后把你的搭配方法说给同桌听。

  学生试着搭配后和同桌交流。

  让学生到前面演示后说出有几种搭配方法。

  师: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都有非凡的表现,学会了不同的搭配方法。为了奖励大家,本周末将带大家到动物园去参观。愿意吗?

  生:愿意。

  出示由学校到动物园的路线图。

  看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从学校到动物园要经过少年宫。

  生2:从学校到动物园有许多条路可以走。

  师:共有几条路可以走,大家数一数。

  学生数后到小组交流。 3 3

  找生交流,师板书。 1 4 2 4

  了解到去动物园一共有6条路可以走。

  三、实践作业

  回家后挑选几件自己的衣服试着搭配,看一看有几种搭配方法。

  说 课

  “搭配中的学问”是第三单元“千克、克、吨”中最后一课的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这个主题实践活动主要目的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安排了“配菜”这一主题活动。出示了三个情境,由易到难,让学生了解搭配的方法与策略。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可以借助摆学具、小组交流等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体过渡到抽象。

  教材还安排了“练一练”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搭配,搭配是一门学问,要学会正确的搭配方法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这节课我紧紧围绕“合作开营养小餐桌”这一情境,通过让学生配菜,了解到配菜的方法和策略。在配菜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了招聘服务员、聘配菜部经理的活动。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更多搭配中的学问,我还设计了“搭配服装”“搭配路线”两个活动,让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

  上完这节课,感想颇多。除了对本课教学环节,学生活动安排进行反思之外,最多的还是对如何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的反思。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教学更具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有助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在情境的创设上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关注的情境出发,允许不同学生有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师不强求统一,只要方法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