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多媒体为语文课堂增色——《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汉滨区东坝小学朱继娟
【案例题旨】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全篇课文充满童真、童趣,我们应让孩子在反复地吟咏和各种表演中体会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们的快乐心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这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本案例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背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具体,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借助多媒体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去多讲,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案例描述】
片段一:读悟结合,相互促进
师:在朗读中,我们已经发现原来荷叶中藏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呢!(出示四幅图。)多有意思啊!那么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把荷叶当作什么呢?快到课文里找找吧.
(请同桌一起再把课文读一读。)
生:四个调皮的小伙伴分别把荷叶当作了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
师:那么,它们是怎样在荷叶上玩的?
生:读出课文四句话
师:再指名用完整的话回答,做动作,贴卡片。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以学生的阅读为主,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片段二: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并配上音乐。
师:看来,小朋友读得很不错,现在老师也想读读课文,好吗?
生:好!
师:要想赛过老师,你们的眼睛可要看好每一幅图,注意老师的手势,看谁接得好!
出示课件图片学生读文。
出示头饰。
师:老师这里有4顶神奇的帽子,是什么呢?
生:蜻蜓、青蛙……
师:它们可神奇了,只要你戴上它就能变成这个小伙伴。
谁喜欢小水珠?
生:我!我!我喜欢!
师:(指名戴上)现在你戴上小水珠的头饰就变成谁了?想想,小水珠的声音、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师:(生走上台)你把荷叶当作摇篮玩得开心吗?现在就请你表演,下面的小观众注意听他是否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有没有动作和表情。表演,生评价。
师:谁喜欢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指名3个同时上台,戴上头饰,你们在荷叶上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那你们也要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现在你们想一想,该怎样出场,怎么读,怎么做动作。分别表演,师生合作相互评议。
师:其他小朋友想来表演吗?现在老师请刚才四位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朗读,表演。一会我们进行比赛,看谁最会表演。
学生分组练习。分组上台表演。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以上多样化的朗读训练,激活了课堂教学气氛,点燃了学生想象的火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已是水到渠成。这样不仅能唤起学生全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使学生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教师的领读,也能给学生建立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片段三:引导学生看画面,培养背诵能力。
把课文读出了味道,才能体会到文字的美。其实,一段优美的文章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表演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课文背下来啦!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合上书来给这些优美的画面配配音,你们想试试吗?(配乐全班背诵课文)
(在进行多样化的朗读基础上,学生已初步尝到朗读的滋味与乐趣,也懂得了如何“美读”课文的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直至背诵,也显得自如多了。在教《荷叶圆圆》课文最后一个环节“感情朗读,指导背诵”时,我没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直接朗诵,而是运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背。音乐能使人在浓郁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针对小学语文不同类型的课文,我常常选择与课文内容的感情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伴读,使学生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我指着板书问学生喜欢哪个“朋友”时,他们自然把自己喜欢的“朋友”复述出来或表演读出来,学生基本上能把握课文的感情,特别是对精彩的片段更是感悟深刻,获得各自独特的感受。通过这种演示法,便于学生记忆,容易背诵,而且记得快,记得牢。)
【案例后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时,我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初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在学完全文后,我又温习“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和荷叶交朋友?”学生马上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说出了很多的答案:“荷叶是我们的凉伞”,“荷叶是蚂蚁的小船”,“荷叶是小鸟的水杯”……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案例分析】
在《荷叶圆圆》的课堂上,看着学生童趣盎然的表演,听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我感受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快乐,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积极的情感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素,而教师的教学激情,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中设计的情景表演、抢答字卡,学生兴趣很大,争先恐后的参与,这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
2.合作表演,共享阅读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这堂课上教师转变角色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合作读书、表演,实现了师生的零距离交往。教师还抓住各种机会培养学生互相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发展了合作精神。
3.利用多媒体,拓展课文激发想象。
开放拓展,让快乐走出课本,飞向课外。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最佳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利用各种条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课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只围绕教材进行教与学的现象,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自我调节,变封闭为开放,让学生的阅读快乐从课本延伸到想像的空间,从课堂飞向课外,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