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

2020-05-06 来源:钮旅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使学生体会到爱与信任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教学重难点:通过读课文,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

  教学准备:散文《背影》、古诗《游子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情导入:(教师板书:地震)

  1.师:同学们看到地震一词,你会想到什么?

  2.请同学们讲述在四川大地震中发生最让你感动的画面?

  3.揭示课题

  过渡:是啊,地震就是这样残酷,这样无情,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灾难都显现着人性的光辉,同样,在美国洛杉机的一次大地震中,有一对父子也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生字词。(出示生字词)

  (1)指名学生领读。

  (2) 开火车读。

  (3)交流收获

  3、播放地震场景视频

  学生用一个词形容你的感受!

  师:就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地震中有这样一对父子,请你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在这对父子之间发生了怎样一件事!

  三、再读课文,重点认知

  师:你们觉得这是怎样一对父子?(板书:了不起)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

  1.师:为什么这是个了不起的父亲?(板书:父亲)

  重点品读这句话

  (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理解为什么作者要写“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而不直接写“36小时”体会父亲寻找儿子过程的漫长及艰难;让学生想象父亲当时的样子,感受父亲的艰难和伟大,以及联系上下文体会父亲为什么能这样坚持下去!)(板书: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2)通过教师范读、引读、配乐读等形式,品读这句话。

  2.请同学们把书端好,教师和学生配合朗读父亲找到儿子后的对话(课文12-23自然段)

  师:这是个什么样的儿子?(板书:儿子)为什么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儿子,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a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从中体会儿子的坚强和镇定,以及对父亲的信任)

  b“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体会儿子身上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他读一父亲的信任。)

  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齐读

  师:是什么把他们父子紧紧地连在一起?(板书:父子情深)

  (2)教师引读:

  1.当父亲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时,是这句话让他坚持了下来。(课件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们总会在一起。”)学生齐读

  2.当儿子面对恐惧和危险,艰难等待时,是这句话给了他希望,他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不论发生什么,我们总会在一起。”)齐读

  3.让我们记住这对了不起的父子,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们总会在一起。”)齐读

  四、写法指导 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课文中没有一处直接写到父亲的伟大,儿子的了不起,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从哪体会出来的呢?

  (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细致刻画,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父与子间深厚的情谊。)

  2.师:这正是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习作中也能掌握这种方法。

  (课件出示:用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种表达方法写一写我们的父母平时做了哪些微不足道,却又饱含深情、饱含爱的事,有信心完成好吗?)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               子

  决不放弃          坚忍不拔

  恪守诺言          舍己为人

  不论发生了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自己年级组,执教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与坚定。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作为“引语”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进行朗读训练时,我巧妙地运用搭桥性的语言,在层层推进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

  一、挥想像,升华情感。

  面对不同的课文,我们都应该寻找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用综合性的语文练习促进学生的阅读,以训练促人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这节课中,我引入“想象”:在学生的朗读中,请学生想象,在漫长的36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 “想象写话”:

  在这36小时里,可能会_________,可能会__________,但父亲还是坚持着,因为他相信____________.

  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教学中让学生读的太少了,忙于完成任务,而忽视了多层次的去读,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