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2-04-01 来源:钮旅网

  一、教学准备:

  老师:北大荒的相关图片、《秋日私语》配乐、多媒体。

  学生:朗读课文、查字典理解难解的词语、上网和课外书上搜集北大荒的相关资料。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四、板书设计:

  天空

  景色优美          小河

  北大荒的秋天                                   原野

  物产丰富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诗人眼中,秋天是一首诗;在画家眼中,秋天更是一幅画;而在农民眼中,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它不仅有迷人的景色,更有丰收的喜悦。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我国东北的一个名叫“北大荒”地方。

  2、请学生介绍北大荒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师问:北大荒过去是什么样子呢?如今又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课前搜集了很多资料,家长还帮孩子用纸打印出来,上课时因为时间关系,我没能给孩子好好呈现,我想明天的课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走上讲台,要不就会挫伤孩子搜集资料的兴趣)

  3、板书:5、北大荒。(点拨荒字的书写:看老师写荒,长满了野草,没有人耕种,所以这有个草字头,“亡”表示什么也没有,能给荒组个词吗?

  (这个地方师傅交待过要板书,结果时间仓促,紧张得忘掉了,非常后悔,导致最后的第一课时,居然没有留够给孩子的写字时间,本来的范写也没及时示范)

  二、初步感知。

  1、师过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大荒的秋天吧!

  生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读正确,读通顺。

  思考: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大荒的秋天。

  师生交流: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这个地方学生完成的很快,也能及时找出课文中心句)

  2、扫除生字词障碍:

  ①锦缎   明镜

  铃—岭   荒—茫

  ②哗啦啦 乐呵呵 沉甸甸

  ③一碧如洗 清澈见底 热闹非凡 五彩斑斓

  (这里课后陈特指出:我的提问指向性不明,我的提问是:“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呈现的三组字有什么特点?”孩子们站起来有的提到读音,有的提到字形,我的无效设问,导致孩子们的回答有的都达不到重点,这是我要反省的地方,他提到我可以提示孩子第一行抓住读音和字形,第二行是构词方式,第三行的让孩子说出这些是描写什么的词语,孩子们在三上是不容易答出的)

  3、指导读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师点拨:转是多音字

  师问:句子中的银灰、橘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转的读音和银灰、橘黄、绛紫等表示颜色词语的理解和举例,孩子们基本完成很好,但是在后面的写话中,我想提前让孩子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去描绘他看到的天空,可是我没有和孩子讲构词方式,橘黄、银灰都是前面是是事物后面是颜色,如果告诉孩子了,孩子可能能够联想到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也不会在后面理解天空时卡壳了)

  4、指名分自然段读,理清课文,把握脉络。

  师问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北大荒景色优美的?

  师点拨:

  景美:天空  一碧如洗

  小河  清澈见底

  原野  热闹非凡

  物产丰富:“大豆摇铃千里金”

  (这个地方景色优美的地方是孩子们能快速找到的地方,但是在物产丰富,我没有仔细分析学生情况,刚刚三上的孩子是无法说出这四个字的,后来听课的张老师也提到,可以给孩子,但是带着孩子理解,去看看丰收时的农作物在一起时,学生就应该可以理解了。)

  5、指导书写、学生描红:

  “灰”字先写两点,再写撇

  “燃”、“烧”火字作偏旁点变提

  (这里是我最遗憾的地方,没有留够时间,我把过多的时间都浪费在无效设问上了)

  二、品味天空的美。

  1、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知道秋天的北大荒天空很美,(出示图画)瞧,这就是那美丽的天空。那它究竟美哪里呢?请你自读第二自然段,用笔圈画出你认为美的地方。

  2、合作探究天空之美。

  ⑴ “天空”

  出示: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

  师问: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师点拨:“一碧如洗”蓝天仿佛被冲洗过一样,非常亮丽。“只有在傍晚”说明了其他时间的天空都是很纯净、透亮的。

  (在这里,我问孩子天空的特点,孩子说到一碧如洗,张老师建议我或许可以先出示天空图片,让孩子们去形容,然后引出一碧如洗,而不是孩子直接站起来说一碧如洗的解释了,下次一定注意图片和文字的呈现先后问题)

  ⑵“流云”

  师:北大荒的天空不仅仅是一碧如洗的,它还多姿多彩。读课文,你看到的傍晚天空是怎样的?

  师:西边的天上会有什么?生:流云

  (师出示流云图片)天空的颜色是不断发生变化的,细细品读,你能找到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生:“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

  师: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颜色?(金黄、茄紫、粉红、浅红、玫瑰红、葡萄紫、梨黄、天蓝、雪白等)

  (这里,我预设的孩子积累的颜色词语会很多,没想到,孩子的回答老是停留在蓝色、白色等等,下次上这课时就该帮孩子们分析下构词方式,或许可以让孩子们联想很多,当然陈特和周主任也提到,这些颜色是流云的颜色,孩子们常会把它理解为天空的颜色,所以孩子没有拓展开思维)

  师过渡:色彩真多呀!你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它吗?(五彩斑斓、五颜六色等)

  师:请你再读读这句话,除了感受到色彩多,你还从中感受到什么?

  生: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流云是五彩斑斓的,还像锦缎很美。

  师: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这些流云的?(打比方)把( )比作了( )。(师点拨:锦缎的轻薄、光滑、色彩鲜艳。“几缕”表示很薄,能随风吹散,色彩变化也多,不停地移动)。

  (    这里,我提到“锦缎”这个词时,让孩子们起来讲锦缎的特点,孩子们都不太了解,导致有点卡壳,陈特提出若可以出示一张锦缎的图片,尤其是咱们南京的云锦时孩子们通过比较,我想他们理解流云的轻、颜色艳丽的特点会更直观。

  陈特和周主任都提到流云的变化快应该抓住“转眼间”和“抖动”,通过这两个词语可以说明流云变化之快,我只一笔带过“转眼间”而没有抓住“抖动”。抖动这个词有丰富的含义,而我没有抓住。周老师提到“一道”的问题,是否可以换成“一片”、“一块”等,在这里很惭愧我没有预设到,不过收获真得很大,这让我不再是单纯模仿,而是学会思考一点与众不同的东西了)。

  师:在作者眼中那些美丽的流云像锦缎,那在你眼中这些流云像什么呢?(指图)

  生:像彩虹、彩衣、彩色的阶梯…

  3、总结并指导朗读:

  师过渡: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的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绚丽、丰富,而流云不断的流动、变化更让人感到它的奇幻与神秘。这么美丽的景色,谁能读好这句话。(生练读,生配乐读)

  时隔一年我重新教这篇文章,内心十分忐忑不安,上过的文章依然不知所措,课堂上好几次的冷场让我很惭愧,大家帮我分析原因了,刚刚三上的孩子习惯于低年级轻声细语的教学,我的无效设问,孩子们会听不懂我到底问的是什么,所以在读书时孩子们误以为我让他们读后面的内容,其实我是想让他们读第二小节的后半段。

  这次上完课,听到大家的点评和帮助,让我明确了,第一课时到底该做什么,到底该如何精选问题,有效提问,完成三个步骤:

  一、识字写字。

  二、正确、通顺地读课文。

  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看似简单的内容,我下了课比较了下,才明白自己的效率太低了,或许我可以在课前该思考下孩子们到底我要教给他们什么,我要做些什么等等。也许课上不会那么局促了。

  陈特提到三上的这篇文章,是一片优美的写景的散文,或许我可以给他们配乐朗读的机会,重要的是感受情境,而非把课文肢解开来。

  想到上课前一天,我有幸参加了“清晰目标、精选内容、有效设问”系列研讨会。我第二次听到宋老师的课,依然是那样亲切,很佩服她的大胆创新精神,也非常喜欢她课前的那段独白,有自己的挣扎,自己的矛盾、自己的迷惘、自己的无奈、自己的不知所措。很欣赏她可以在会场不安静的情况下把课上完,认真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发言,她自始至终面带着微笑,包括她会后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急切心情都让我动容,我期望自己可以也成为一个亲切地老师,真正把教学当做一种事业,而不是维持生计的手段。

  当然也很喜欢第一节的古诗两首,虽然大部分人说,这两首诗给孩子们讲得太多了点,似乎她的讲解更适合中学生,但我觉得,她或许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灌输一些意境和想法,包括小学生们听不懂的人生想法,或许时间长了,诗歌就会在孩子的心灵扎下种子,慢慢长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