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名誉侵犯可判刑吗?

2023-05-02 来源:钮旅网

侵犯名誉可判刑,暴力或捏造事实公然侮辱他人或诽谤,构成犯罪,可处三年以下刑罚。侵害名誉权与侮辱罪、诽谤罪的区别在于主观要件和行为情节。侵害名誉权可由过失构成,而侮辱罪、诽谤罪只能由故意构成,且加害行为情节需严重。

法律分析

一、侵犯名誉能判刑吗

1、侵犯他人名誉的,构成犯罪的,可以判刑。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行为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以侮辱、诽谤形式侵害名誉权和侮辱罪、诽谤罪的区别是什么

1、行为人的主观方面的要件不同。在侵害名誉权中,不法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即不法行为人过失损害他人名誉也可以构成侵害名誉权。在侵权赔偿中,确定赔偿范围一般不考虑不法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即行为人主观状态一般不影响其责任范围,只有在精神赔偿中才考虑不法行为人的过错类型和程度。而在侮辱罪、诽谤罪中,不法行为人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侮辱罪和诽谤罪。而且行为人主观恶性的程度对量刑有圈套的影响,主观恶性越大,被判处的刑罚就越重。

2、侵害行为的情节不同。侵害行为的情节,即加害行为的性质、手段、方式和由此产生的结果。构成侮辱罪、诽谤罪要求加害行为情节严重。例如,在大街上强行脱掉妇女的衣服,故意捏造并散布他人收受了大量贿赂的虚假事实等。而构成侵害名誉权并不要求“情节严重”。

结语

侵犯名誉的行为构成犯罪时,可以判刑。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并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被害人可以向法院告诉,如提供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侵害名誉权与侮辱罪、诽谤罪的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和侵害行为的情节不同。侵害名誉权主观方面可为过失,而侮辱罪、诽谤罪只能为故意,并且侵害行为情节严重要求加害行为严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19修订):第七章 法官的职业保障 第五十六条 法官因依法履行职责遭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侮辱诽谤,致使名誉受到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三章 人身和人格权益 第二十八条 妇女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人格权益受法律保护。

媒体报道涉及妇女事件应当客观、适度,不得通过夸大事实、过度渲染等方式侵害妇女的人格权益。

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形式使用妇女肖像,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其他规定 第一百零一条 本法总则适用于其他有刑罚规定的法律,但是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