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
特级教师窦桂梅《落叶》教学
在去年“金帆杯”教科研活动中,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落叶》,窦老师精彩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这堂课,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教师的热情与激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点燃了学生自信的火花。
窦老师生在东北,有着北方人的热情与豪爽,在她的教学中也无时无刻不流露着她生命中固有的那份“激情”。下面是上课前的一段师生对话:
师:我送给同学们三句话,第一句“我很棒”。请你大声地对自己说“我很棒”。(生齐说“我很棒”)
师:第二句请你送给你的同伴,把手搭在你同伴的肩上,对他说:“你真的很棒”。(生互相搭着肩说:“你真的很棒”。)
师:这个课堂与以往不一样,上看看,下看看,左看看,右看看,有什么?
生:很多听课老师。
师:把这句话送给老师:“你们很棒,你们真的很棒,你们真的真的很棒”。
(台下老师鼓掌)
师:老师给你掌声,你感到怎样?
生:我觉得光荣。
生:我感到温暖。
师:找到感觉没有?什么感觉?温暖中觉得很棒,就带着这种感受走进课堂……
窦老师充满激情的语言不但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犹如一缕明媚的阳光照亮了学生心灵的阳台”(窦桂梅语),点燃了学生自信的火花,当学生带着“我很棒,我们大家都很棒”的心态走进课堂时,他的那种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也就油然而生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窦老师经常对学生竖起大拇指,并送给他一句“你很棒”,当教学结束时,窦老师再一次要求同学们齐说“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可以说,学生带着自信走进课堂,又带着更大的自信走出课堂,或许,这样的自信会一直伴随着学生走上今后的人生道路。
二、文本的“转换”与“拓展”——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窦老师认为“有些课文,即使你‘掘地三尺’也未必能挖出‘水’来,可当你回过头来看时,没想到,‘水’就在井边。”课文仅仅是教学的一个载体,教师应该利用教材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窦老师注重了对文本的“转换”与“拓展”,进而为学生营造了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窦老师在让学生朗读“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躲在里面,把它当做屋子。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上来,坐在当中,把它当做船。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做伞。”这三句话时,并没有满足于学生将这三句话读好,而是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将课文中的“小虫”、“蚂蚁”、“小鱼”换成“我”,而且要发挥想象,说的句子要与课文中的不一样。在窦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迸发出无数创新的火花。有的学生说:“树叶落在地上,我爬过来,躲在里面,把它当做温暖的被子”;有的学生说:“树叶落在沟里,我爬上来,坐在当中,把它当作小竹筏”;有的学生说:“树叶落中河里,我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一顶帐篷”。文本的转换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使学生在想象说话中获得了新的体验。在注重文本转换的同时,窦老师还注重了对文本的拓展。如,让学生想象秋天都给哪些小动物发来了“电报”?“电报”上写的是些什么内容?最后,窦老师说:“落叶装扮了美丽的秋天,给小动物们带来了欢乐,又会给小朋友带来什么呢?”接着幻灯出示两首与落叶有关的儿歌,让学生放声朗读。在想象说话,放声朗读儿歌的过程中,更加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而且,这个时候,学生所感受到的已不仅仅是文本了!
三、广泛的“对话”与“交流”——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话”与“交流”应该是课堂的灵魂。那种师生间的对话,生与生之间的对话往往会使对话与交流的各方产生互动效应,或唤起认同,或触动联想,或产生争议,从而使交流内容“增值”,更趋于丰富、生动、全面、准确和深刻。在指导朗读——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飞来看见了,低声说:“电报来了,催我们到南方去呢。”——这句话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师:好远好远有只燕子,我们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它,该怎么说?
生:“电——报——来——啦——”
师:一起来,把手拿出来,离你那么远呢!
生:读最后一句话(拉长声调)
师:有只燕子离我们不远不近,你怎么告诉它?
师:有只燕子就在我们跟前,你怎么告诉它?
(生读出不同的语气。)
在注重与学生进行言语对语的同时,窦老师还注重与学生进行肢体语言的“对话”,通过表演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在引导学生理解“爬”、“游”、“飞”、“坐”、“躲”这几个动词时,课堂上活跃起来:
师(将一片叶子贴在身上):现在我们就体验体验,现在你们就是可爱的小动物,我好喜欢你们这群可爱的小动物。注意了,一片叶子落下来,有的爬来……
生:(爬)
师:动作真美啊!有的游来……
生:(游)
师:小燕子飞来了。飞~
生:(飞)
师:蚂蚁坐上去,坐在叶子上……
生:(坐)
师:刚才我们是慢动作,现在快,游、飞、坐、爬、游、飞、坐、躲……
生:(按老师的口令做着不同的动作。)
师: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去抓你……哈哈,听好了,藏~
生:(纷纷往桌子底下藏)
师:我可明白了,你们哪,这些小动物可太了不起了,刚才你们做的躲和藏的动作一样的,看来躲和藏有时放在一起可以表示一个意思。现在我把藏换个动作——躲开~
生:(躲开)
……
在这种师生其乐融融,高潮不断迭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心灵放松了,情感释放了,思维活跃了,想象放飞了,课堂也变得充满生命的活力了。
在这堂课上,听课的老师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看到窦老师与学生的那种默契,那种陶醉,我们也似乎年轻了许多,是的,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语文课(尤其是低年级语文课)就应该这样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