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说明】
《蜡烛》写的是1944年9月19日,红军决定偷袭贝尔格莱德萨伐河上的一座桥,一位名叫契柯拉耶夫的战士牺牲了,为了尽快攻占那座桥,红军没来得及埋葬他,一位老妇人亲手埋葬了他。本文特点是人物思想感情集中于一点,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作品感人之处是诗意般的表现出这种感情的深度和浓度。所以宜从各方面体会这种情感的深度。看炮火连天,想老妇人不顾生死;看年老体弱,想老妇人力量的源泉;看保护遗体,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看烛光闪烁,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如果停留在概括人物思想感情上,作品的感染力就会大大减弱,另外本文意蕴丰富,有许多意味深长的句子,宜细细揣摩探究,每一部分将注意力放在意蕴丰富之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可以让学生提问,也可以向学生提问,确立探究方向后,逐一研讨,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本课时设计如下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二、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2、复述课文情节,小组讨论老妇人是怎样的人。
四、研读欣赏
1、文章非常感人,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感人的因素有哪些?
2、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动的原因。
3、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
五、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
六、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教学片断】
师: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
生:课文写的人物有五个红军,一个老妇人,还有德国人。
师:他们做了哪些事?
生:五个红军做的事情是决定偷袭一座桥。
生:德国人做的事情是阻止他们偷袭,不断用炮袭击他们。
生:老妇人做的事情是埋葬一个牺牲了的红军。
师:大家分别说出了文中人物各做了什么事情,但这些人物、事件之间是有联系的。请你们考虑。如果把文中所有人物和事件综合起来,想想他们之间的关联,该如何叙述这件事情?
生:五个红军决定偷袭一座桥,德国人吓坏了,不断地用炮轰击他们。
生:德国人的炮火很猛烈,五个红军,两个轻伤两个重伤,还有一个牺牲了。
生:为了尽快攻占那座桥,红军没有时间埋葬牺牲的战士,老妇人就亲手把他埋葬了。
师:不错,大家的表述已经综合地反映了人物和事件之间的联系,这还不够,希望同学们能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既能表达出文中所有人物、事件之间的联系,又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该怎么说?
生:五个红军决定偷袭一座桥,在德国人猛烈的炮击下,两个轻伤两个重伤,还有一个牺牲了。附近的一位老妇人亲手埋葬了死了的那位红军。
师:正确,概括比较全面,如果能加上时间,地点就更好了。
生:1944年9月19日,红军决定偷袭贝尔格莱德萨伐河上的一座桥,德国人为了阻止他们的偷袭,用炮火不断地轰击他们,在德国猛烈的炮击下,一位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了,为了尽快攻占那座桥,红军没来得及埋葬他,一位老妇人亲手埋葬了他。
师:很好,这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比较清楚了,大家再想一想作者着力写的是什么?
生:作者着力写的是老妇人埋葬契柯拉耶夫的经过。
……
【教学反思】
复述课文,从而提炼课文梗概是语文教学中经常进行的环节,而这个环节往往是令学生不感兴趣的,且语言组织的也不恰当。要想让学生如行云流水般说出,除了加强朗读,在朗读中感知,在诵读中品味,在朗读中揣摩外,还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即像上面的教学片断那样,师做恰当的提问,适时的引导。使问题由浅而入,由深而出,把“复述梗概”这样一个大问题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化大为小,而且又层层相联,环环紧扣,最后得出课文梗概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素质教育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这说的再恰当不过了。而上面的片断体现的再完美不过了。教师的提问恰是引导学生做主体的关键,只有教师引导好了,学生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正是我以后的教学中所追求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