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海伦·凯勒》主要写海伦一岁半的时候遭到了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的不幸以后,在沙利文、萨勒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刻苦的学习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目标预设]:1、能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朗读,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适度拓展,让学生与海伦凯勒对比,让学生知道自己虽然身有残疾但一样可以成为残而不废的人。
[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想象,感受、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下面一句话:人走多远,不是问双脚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是问双手而要问毅力。
联系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老师为什么要出示这句话呢?
(这句话是对海伦一生的赞美。海伦是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但她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阅读写作说话,写了14部著作。)
2、她走得远吗?她攀得高吗?
她靠的是什么?(是志向,是毅力。)
3、这种毅力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讲就是——不屈不挠。
让我们一起举手写下这个感动人心的词语(板书:不屈不挠)。
让我们一起呼唤这个顶天立地的名字—(齐读课题)海伦·凯勒。
二、精读品悟第二段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课后第四题的学习要求。(指名生读)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画下来,再读一读。
a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
2、ppt(第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仅仅读一遍是不够的。大家再读读,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品味。
(不分昼夜,拼命、不停地,如饥似渴,摸出了血)
a“不分昼夜”说明海伦学习时间之长,白天学了还不够,夜晚还接着进行。
海伦学习不仅时间长,还十分投入。是拼命地摸读,不停地书写。
b是的,海伦十分地渴望知识,学习非常投入,用课文里的词讲就是(如饥似渴)
c如同饥饿的人看到了食品,如同干渴的人看到了水源,怎么样?
扑上去。扑上去干什么?
(吮吸,吮吸知识的甘霖)。
3、同学们注意了吗?这里用的是“甘霖”,为什么不说“甘露”呢?——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露”。
“露”是什么?(露水) 太阳一出就—— 消失了。
“霖”是连续下几天的雨。
(虽然它们都是甘甜的知识,但“露”就在草皮上一点点,太阳一出来也就没了,“霖”是下了几天的雨,量很大,也就是说,不管有多少知识,海伦也能像干燥的海绵一样把它吮吸干净,对于学习她始终没有满足的时候,没有懈怠的时候。)
4、这就叫“如饥似渴”,对知识保持强烈的渴望。“不停地” 在——(生:书写)。“拼命地”在——(生:摸读盲文)。以到于小小的手指头都——(生:都摸出了血)。
5、什么叫“都”?
(不是一个手指头,可能是十个手指头。)
有根据吗?下面有一句,“沙莉文老师心疼地将的手指头一一包扎起来”。
6、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书写盲文吗?
出示资料,学生朗读:盲人的书写也比我们困难多了,需要用食指的指节用力扣击盲文笔,在厚厚的纸上扎下一个个突起的盲文点。长时间书写,手腕手指都会酸痛、甚至变形。(师手势比划。)请你们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敲桌子,体会有什么感受?
海伦是在五六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拼读盲文的。五六岁的孩子,皮肤是很柔嫩的。难怪沙莉文老师心疼。
三、品悟第一段
1、她为什么这样拼命地学?她不觉得苦累吗?(稍停顿)我请两位同学来读课文1-3小节,读完后,同学们心里也许就有答案了。
(她生活在一个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课文中的“暴躁”一词说明了她当时内心的痛苦。她拼命地学习,知识给了她重生。)
2、世界是有声有色的,都有哪些美妙的声音?你的脑海里浮现哪些词语?
(鸟语花香 ,泉水叮咚 ,莺歌燕舞 ,欢声笑语 ,谈笑风生)
这个世界还有哪些美丽的色彩和景色?
(小桥流水 ,亭台楼阁 ,青山绿水 ,五彩缤纷 ,百花盛开)
3、还有太多的词可以来形容这个精彩的世界,然而对于海伦凯勒来说,
她看不到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看不到青山绿水、百花盛开的美景,她的眼前只有—— (眼前只有无边无际的黑暗)
她听不到婉转的鸟语,动听的莺歌,听不到欢乐的笑声,动情的歌唱;她的耳畔只有——(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
4、读读课文中海伦认识“水”后内心的喜悦吧。
(海伦猛然醒悟,…
师问:同学们,你们都接触过水,你见到的水是怎样的?接触到水时你有特别的感受吗?
(透明的,清凉的,接触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无色无味的)
a对于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的水,海伦为什么觉得它清凉而奇妙?(指名答)
因为海伦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水
因为她一直都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看不见也听不见。
b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生读、评)
c我们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海伦·凯勒的新生命也是从“水”开始的呀!是知识之光照亮她黑暗的心房。这一天她学会了父亲、母亲和老师等30个字,这一天学的比以前5个星期学的还多。所以——(指屏幕)
ppt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过渡)摸出了血算什么?她要让她的生命开出更美的花儿。十岁时,她强烈地渴望开口说话,可这对于一个失聪失明的她来说,谈何容易?
5、ppt“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 ……难吗?具体说说?
(萨勒发音时 ,要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与喉咙颤动的情况,以此体会怎样发音)。
a注意句子里的破折号了吗?“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我们知道,作为伙伴经常生活在一起,一个手势眼神都能明白彼此的意思,更何况说话呢?而海伦为了让自己的最亲密的伙伴明白自己的意思,常常为了一个词一句话反复朗读几个小时。最亲密的伙伴尚且如此,不是伙伴的外人呢?难啊!
b“练习”后面的省略号也说明海伦是在无止境“坚持”。
这里的逗号换成顿号行不行?
(不行,只有用逗号才更能说明每一次练习都是漫长的过程,一个痛苦的过程。
是的,但这也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幸福过程。你看,当夏天来临,海伦回到家就大声呼)
c(接读)“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了海伦,流下了兴奋的泪水。
多少日想念祈祷,多少次模仿坚持,生命里幸福的花朵就在这一刻绚丽绽放了
四、品悟第三段
1、课文前面还写了一个“说话”,在哪儿?
ppt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是真的说话吗? (是用手指拼写盲文,与人交流。)
所以这里引号的作用是—— 表示特殊的含义。
2、课文里就有一段海伦用手指说出的令人感动的话。
ppt“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a(接)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读时强调“看”)
这里的“看”也是特殊的含义,其实是心里的想象。
b我们来把答案写下来,翻开书,看课后第三题:说说下面引号的用法。后面的“说话”“看”我们知道都表示特殊的含义。第1句呢?
c“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这里“泥土”“种子”上的引号表示强调,突出来一下。
有一点同学们一定没有想过,这里为什么恰恰列举“泥土”“种子”,而不说“蔬菜”、“水果”?种子需要在泥土里生长。这“种子”让我想到了海伦,海伦就是在沙莉文老师关心、指导爱的土壤里发芽、长叶,长成参天大树的。
这种子也许就是知识的种子,是爱的种子,是沙莉文老师播下的,在海伦渴望知识适宜的泥土里快速生长。
3正是心中充满了“爱”,海伦才会写出那样多感动世界的文字。我们来读一读:
ppt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冲出黑暗》
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还记得开头我们听写的那句话吗? (齐)人走多远,不是问双脚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是问双手而要问毅力。
五 作业
推荐学生读书:《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板书设计
8海伦·凯勒
不屈不挠
生病——失聪失明
奋斗——复聪复明
奉献——永生留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